主演:松隆子阿部隆史田中丽奈铃木砂羽木村多江安藤玉惠矢部享佑大堀幸一仓科加奈伊势谷友介古馆宽治小林胜也香川照之笑福亭鹤瓶
类型:剧情犯罪导演:西川美和 状态:正片 年份:2012 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豆瓣ID:6535907热度:245 ℃ 时间:2024-08-15 14:57:06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谢谢大家。这部电影是2012在日本上映的,后来过去12年了,我一次都没有看过(笑)。所以我有点不放心我能不能回答你们的问题。
Q:本片是先有小说还是先有电影?
A:开始我只想拍一部关于骗人的故事,什么类型的呢?我觉得还是结婚比较有意思,因为经常听到这样的新闻。被骗结婚跟人寂寞的感情有关系,所以想拍这样一个题材。
Q:所以这部电影没有原著对吗?
A: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写。(笑)我不是所有电影都有小说版的,《蛇草莓》也没有。不过后来关于这个故事,我又写过一个短片。这个短片叫《绿的春天》,绿也是被这个男人骗的,但没有出现在这个电影里。是从绿的好朋友的角度讲的。
Q:关于片名,卖的是什么梦?是谁的梦?
A:有两个意思:一、夫妻的梦想:想开一个很好的店;二、被骗的女孩子们找到一个很好的男人。对这对夫妻来说,相当于把梦想卖掉吧,我觉得。
Q:您认为这些女性的困境是什么呢?她们有什么共性呢?
A:以前一直拍男性主角的故事。很多人也问我,为什么作为女性导演不拍女性故事。我想虽然我是女性导演,我也可以自由地拍男性故事。但是已经拍了三部之后,我想,也许到了拍一部女性故事的时候了。在日本,女性很早就可以开始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和人生了。所以这个电影里有各种各样类型受骗的女人,她们都相信这是自己选择的人生,是非常完美的。但是一方面还是很多人认为找到一个男人结婚才是幸福的。所以也有很多人问你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幸福呢?所以虽然现在人生的选择已经非常多样了,但传统观念的压力仍然存在,尤其对于过了三十岁后的女孩子。这些女孩的心态经常是没有信心的。对于她们来说,怎样算是幸福的人生呢?我想拍一个讲述她们幸福的故事。
Q:关于体重运动员这种不同寻常的职业,您在拍摄时做了怎样的准备呢?
A:我想在这个电影里面拍一个运动员。想什么类型的运动员好的时候,觉得练习时候需要比较多力量的比较酷,所以选择了这个职业。而且我也比较喜欢看举重,那时候我也做了很多调查,见了很多奥运选手,跟她们聊天,参观她们训练的场地。我选演员的时候,找了一些体重超过80kg的演员。那时候选中了一个剧团演员,她也为此做了举重练习,她非常有才华,甚至得到了专业教练的肯定,如果不是参加我们这部戏,她也可以参加奥运。她后来也在很多比赛里拿了奖。
Q:关于您和松隆子考叉车驾照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
A:拍这个镜头的时候也很多人过来看,要是他们拍下来说看她们是没有驾照的,会很麻烦的。所以我们也花了四天去考。松隆子在日本是比较顶级的演员,但她不拍戏的时候走在街头,也能不被人发现。所以那四天我们在教室里一起学习,五六个人一个组轮流开车,但也没人发现她是松隆子。直到考完试,他们才得知实情,都很惊讶。
Q:所以教练也没有放水?
A:一起学的都是男的,他们都是工作需要,学的非常认真。
Q:关于片子结尾海鸥的意象,您有怎样的阐释。
A:我已经不太清楚了。但是两只一起飞的海鸥,一只不在了,剩下的也还是可以继续飞,关于那时妻子状态的隐喻吧。
Q:看您的随笔得知您对胶片非常信奉,而这部电影是您第一部数字摄影机拍摄的作品是吗?
A:那时数字技术一直在进步,已经达到跟胶片差不多的水准的。我的确对胶片有信仰,但那时候我也发现我已经分不清哪个是胶片,哪个是数字拍摄的。用了数字的好处,一个是我们拍夜戏比较多,胶片需要很多灯光,数字能减少比较多,成本降低了;二是可以调色,本片中的树叶可以变黄、变红,都是后期可以做的。
Q:您对大银幕有执着吗?如何看待观众观看方式的变化呢?
A:真正好看的电影用手机看也是好看的(观众零星鼓掌),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鼓掌(笑),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声音吧。在家里的音响也是很好的,但很多电影都是考虑声音系统的效果的,所以在电影院看跟在手机看体验也是不一样的,跟手机看也是不一样的。
Q:女性换卫生巾和自慰的画面好像跟剧情没有直接的关系,您是如何考虑放入这样的镜头的?
A:那个镜头表达的是他们夫妻之间已没有性关系。虽然工作也忙,但是也会想要孩子吧。男主在外面找很多女人也是妻子让他做的,但最后他们不再做爱,也不会有孩子了。
Q:女主在餐厅的时候,看到了一只老鼠,它跟《亲爱的医生》里的青蛙一样,也是经过训练的吗?
A:那个老鼠也是副导演养的。这个副导演养了两只老鼠,因为拍完之后也不能放掉,所以他养到老鼠去世。副导演是单身的,他悉心照顾老鼠,拍摄的时候关系已经非常好了,老鼠一直在他膝上。
Q:如何理解女主对男主又爱又恨的关系,以及她的复仇最后受害的都是女性。
A:这个主人公不应该恨其他的女人吧。虽然这个里子是很强的女人,但是她也很依赖自己的丈夫,把人生都托付给丈夫的梦想了。如果把自己的梦想寄托给别人的话,感觉自己牺牲了。一旦发生问题和矛盾,她一直坚持的力量就会有逆反,可能开始恨自己的丈夫,恨周围的人。所以她心理上黑暗的部分不是因为她丈夫的背叛,而是她自己内心本身的黑暗。
Q:您怎样看待家庭在这个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在您作品中有怎样的反映?
A:日本的女性也变了吧。但是我这次来北京的三天,我也听了很多中国女性比日本女性沉(重?)很多,所以我也很惊讶。日本还是比较传统的结构:男人在外工作,女人负责家务、养孩子、照顾老人。一直是这样的价值观,虽然后来也发生了变化。我觉得在最近五到十年间,男生变了,可能最后会像中国男人一样做家务吧。(笑)
Q:男主阿部先生的颜值来扮演这样的角色,让我觉得有点出戏(笑),您有考虑过其他男性演员吗?
A:我也不好告诉阿部先生他不帅(笑)。当初我也想如果找一个很帅的男演员来演这个角色是合适的。那我在调查过程中,我找了侦探,解决了很多骗结婚的事件。他告诉我很多案件里骗人的男子都长得不怎么样。其实长得普通的男人可能更好骗女人,因为很帅的男人女生潜意识里就会有戒备。所以我想找一个很普通的面孔更适合。但是我也不能说阿部是这样的人。
真实身份 正体
蛟龙行动
谈途人生
古剑飘渺录
监狱疑云
三
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一个作家为了逃避越战征...
播放指数:988℃
谢谢大家。这部电影是2012在日本上映的,后来过去12年了,我一次都没有看过(笑)。所以我有点不放心我能不能回答你们的问题。
Q:本片是先有小说还是先有电影?
A:开始我只想拍一部关于骗人的故事,什么类型的呢?我觉得还是结婚比较有意思,因为经常听到这样的新闻。被骗结婚跟人寂寞的感情有关系,所以想拍这样一个题材。
Q:所以这部电影没有原著对吗?
A: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写。(笑)我不是所有电影都有小说版的,《蛇草莓》也没有。不过后来关于这个故事,我又写过一个短片。这个短片叫《绿的春天》,绿也是被这个男人骗的,但没有出现在这个电影里。是从绿的好朋友的角度讲的。
Q:关于片名,卖的是什么梦?是谁的梦?
A:有两个意思:一、夫妻的梦想:想开一个很好的店;二、被骗的女孩子们找到一个很好的男人。对这对夫妻来说,相当于把梦想卖掉吧,我觉得。
Q:您认为这些女性的困境是什么呢?她们有什么共性呢?
A:以前一直拍男性主角的故事。很多人也问我,为什么作为女性导演不拍女性故事。我想虽然我是女性导演,我也可以自由地拍男性故事。但是已经拍了三部之后,我想,也许到了拍一部女性故事的时候了。在日本,女性很早就可以开始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和人生了。所以这个电影里有各种各样类型受骗的女人,她们都相信这是自己选择的人生,是非常完美的。但是一方面还是很多人认为找到一个男人结婚才是幸福的。所以也有很多人问你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幸福呢?所以虽然现在人生的选择已经非常多样了,但传统观念的压力仍然存在,尤其对于过了三十岁后的女孩子。这些女孩的心态经常是没有信心的。对于她们来说,怎样算是幸福的人生呢?我想拍一个讲述她们幸福的故事。
Q:关于体重运动员这种不同寻常的职业,您在拍摄时做了怎样的准备呢?
A:我想在这个电影里面拍一个运动员。想什么类型的运动员好的时候,觉得练习时候需要比较多力量的比较酷,所以选择了这个职业。而且我也比较喜欢看举重,那时候我也做了很多调查,见了很多奥运选手,跟她们聊天,参观她们训练的场地。我选演员的时候,找了一些体重超过80kg的演员。那时候选中了一个剧团演员,她也为此做了举重练习,她非常有才华,甚至得到了专业教练的肯定,如果不是参加我们这部戏,她也可以参加奥运。她后来也在很多比赛里拿了奖。
Q:关于您和松隆子考叉车驾照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
A:拍这个镜头的时候也很多人过来看,要是他们拍下来说看她们是没有驾照的,会很麻烦的。所以我们也花了四天去考。松隆子在日本是比较顶级的演员,但她不拍戏的时候走在街头,也能不被人发现。所以那四天我们在教室里一起学习,五六个人一个组轮流开车,但也没人发现她是松隆子。直到考完试,他们才得知实情,都很惊讶。
Q:所以教练也没有放水?
A:一起学的都是男的,他们都是工作需要,学的非常认真。
Q:关于片子结尾海鸥的意象,您有怎样的阐释。
A:我已经不太清楚了。但是两只一起飞的海鸥,一只不在了,剩下的也还是可以继续飞,关于那时妻子状态的隐喻吧。
Q:看您的随笔得知您对胶片非常信奉,而这部电影是您第一部数字摄影机拍摄的作品是吗?
A:那时数字技术一直在进步,已经达到跟胶片差不多的水准的。我的确对胶片有信仰,但那时候我也发现我已经分不清哪个是胶片,哪个是数字拍摄的。用了数字的好处,一个是我们拍夜戏比较多,胶片需要很多灯光,数字能减少比较多,成本降低了;二是可以调色,本片中的树叶可以变黄、变红,都是后期可以做的。
Q:您对大银幕有执着吗?如何看待观众观看方式的变化呢?
A:真正好看的电影用手机看也是好看的(观众零星鼓掌),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鼓掌(笑),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声音吧。在家里的音响也是很好的,但很多电影都是考虑声音系统的效果的,所以在电影院看跟在手机看体验也是不一样的,跟手机看也是不一样的。
Q:女性换卫生巾和自慰的画面好像跟剧情没有直接的关系,您是如何考虑放入这样的镜头的?
A:那个镜头表达的是他们夫妻之间已没有性关系。虽然工作也忙,但是也会想要孩子吧。男主在外面找很多女人也是妻子让他做的,但最后他们不再做爱,也不会有孩子了。
Q:女主在餐厅的时候,看到了一只老鼠,它跟《亲爱的医生》里的青蛙一样,也是经过训练的吗?
A:那个老鼠也是副导演养的。这个副导演养了两只老鼠,因为拍完之后也不能放掉,所以他养到老鼠去世。副导演是单身的,他悉心照顾老鼠,拍摄的时候关系已经非常好了,老鼠一直在他膝上。
Q:如何理解女主对男主又爱又恨的关系,以及她的复仇最后受害的都是女性。
A:这个主人公不应该恨其他的女人吧。虽然这个里子是很强的女人,但是她也很依赖自己的丈夫,把人生都托付给丈夫的梦想了。如果把自己的梦想寄托给别人的话,感觉自己牺牲了。一旦发生问题和矛盾,她一直坚持的力量就会有逆反,可能开始恨自己的丈夫,恨周围的人。所以她心理上黑暗的部分不是因为她丈夫的背叛,而是她自己内心本身的黑暗。
Q:您怎样看待家庭在这个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在您作品中有怎样的反映?
A:日本的女性也变了吧。但是我这次来北京的三天,我也听了很多中国女性比日本女性沉(重?)很多,所以我也很惊讶。日本还是比较传统的结构:男人在外工作,女人负责家务、养孩子、照顾老人。一直是这样的价值观,虽然后来也发生了变化。我觉得在最近五到十年间,男生变了,可能最后会像中国男人一样做家务吧。(笑)
Q:男主阿部先生的颜值来扮演这样的角色,让我觉得有点出戏(笑),您有考虑过其他男性演员吗?
A:我也不好告诉阿部先生他不帅(笑)。当初我也想如果找一个很帅的男演员来演这个角色是合适的。那我在调查过程中,我找了侦探,解决了很多骗结婚的事件。他告诉我很多案件里骗人的男子都长得不怎么样。其实长得普通的男人可能更好骗女人,因为很帅的男人女生潜意识里就会有戒备。所以我想找一个很普通的面孔更适合。但是我也不能说阿部是这样的人。
"卖梦"不过是行骗的一种褒义叫法。本来是一对幸福的酒馆夫妻档,一场大火夺去两人所有。然后,妻子指示丈夫开始骗情偏色又骗钱的行当。尽管是个道德沦丧的故事,却被女导演西川美和拍的温情满满。最终逻辑混乱,自己把自己套死。
一、恋爱再甜蜜也布满暗疮
玲子认为的恋爱,在世人眼中恐怕只是婚外恋。男人在临死前留下的分手费,让玲子觉得自己充其量只不过是深爱的男人在生活外的放松剂。心生怨恨又劳累的她最后把钱给了市泽。心底认为与其让自己心里恋爱的梦想腐烂,不如让市泽开店梦想继续成长下去吧。
二、星星黯淡太阳也无法照亮
田中丽奈饰演的OL,让我眼前一亮。正当我在怀疑日本人民对于市泽里子两人近似诈骗的行为,毫无指责懊悔时,田中丽娜找私家侦探的行为拯救了我的三观,也将此片拉回到一个正常的现实轨道上。
现今社会,单身OL甚多。不能单说她们眼光过高,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很多人失去勇气望而却步。就算再怎么曾经光亮的星星,经过了数万亿光年,光芒也渐渐消失,在我们无法直视的背后已经光秃遍布人生的阴影。所以哪怕仅仅是擦眼角泪水的小动作,也感觉倍加温暖。不要太优秀,只希望对自己好一点。只是这样简单的梦想也是奢望。
或许,就是因为觉得有些女性可以很幸运地结婚,所以自己才找不到自己的幸运转盘。
三、你的出现,才让我有放弃举重梦想的理由
喜欢一个人,可以让奇迹出现。
比如,举起自己早已举不起的140公斤的重量。
喜欢一个人,才可以做普通人。
比如,不想被当做怪物。结婚生子才是向往的梦想。
就算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但如果没有注视的目光和殷切的鼓励。梦想,又怎能继续下去。
毕竟,和一个人在一起,帮助他才是自己的梦想。
四、出国学习是独立生活的勇气
在电话亭里,摆弄着叮当作响的硬币,滔滔不绝的说着什么。电话那头没有声音,多希望是父亲。
说自己过得很好,已经存了一笔钱准备去加拿大。可前夫仍找自己想付玛莎拉蒂跑车的钱。即便觉得自己并不富裕,但和市泽说的医治疾病相比,起码自己是健康的生活着。职业没有低人一等,自己是自食其力的。同样,生活艰辛,但乐观也是一种力量。
梦想遥遥无期,但仍在努力的路上。
五、市泽里子的卖梦之旅
十年太长,只争朝夕。
市泽在万般无奈情况下,靠谎言来获得开店资金。虽然立下字据,假以时日会奉还,但是本质上还是诈骗别人。严重来说,其实诈骗了很多人的梦想。
在接触很多人之后,市泽的心态有了变化。最大的转折点是在遇到举重女之后。他发现梦想其实很沉重,一点也不是仅仅建立在金钱上可以衡量的。但同样的,明明想对里子好,但是却无法付出行动。在我看来,是梦想和关爱支出过度的结果。
仅仅是十年而已,我们还是可以努力的。
里子很坚忍,也很乐观。万般无奈下募集资金的举动,其实是不想看到市泽整天喝酒度日的爱。
但是追逐梦想的道路并不轻松,里子有了妒忌之心,虽然表面上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但是连起码的肌肤之亲都没有了。里子从未想过离开,甚至是面对和老板二人差点就要发生肉体关系的情况下,里子也理智战胜了冲动。
可是里子仍然很伤心,她说:“或许是因为我没有吸引别人的力量。”
影片的最后,两人望着海鸟飞翔,里子脸上有些淡淡的愁容好像在诉说着梦想没有捷径。
梦想可以让人哭花了脸,但也同样,会让人哭完之后抹去泪花,继续前进。
电影开场没有直奔主题,而用平静温婉的镜头交代了随后展开的欺诈者与被欺诈者几人的生活片段,只是寥寥几笔,每个人的生活姿态便都明了:贯也(阿部隆史饰)和里子(松隆子饰)夫妇在早市上温馨地采购食品原料;办公室单身女郎咲月(田中丽奈饰)寂寞地啃着早餐,身边是拥有美满婚姻的妹妹带来的阴影;部长(香川照之)的小三玲子(铃木砂羽饰)在街头与其吻别,转身确是部长的车祸;举重选手(江原由夏饰)在温柔的阳光中有条理地练习着力量与吐纳;风尘女子纪代(安藤玉惠饰)在浴室里像个骑士一样疯狂地做爱。生活看似静如止水,实则风暴将临,画外,玲子情夫的车祸声便是提示,方寸在一开始便乱了。所以贯也夫妇的小店所遭遇的火灾可以一笔带过,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梦想的基地。没有退路,要重新开始,为了筹钱,各自在饮食店打工。夫妻的戏至此,还是一个励志的外壳。接着,贯也在打工中遇到的挫折,再加上失去梦想基地的悲痛,使他开始沉湎于酒精,并在地铁偶遇被部长家属以分手金打发而伤心醉酒的玲子。在玲子家一番并不酣畅的云雨后,玲子把巨额分手金给了贯也。这是第二个欺诈的契机,玲子不是对象,而是一个不自觉的始作俑者。
欺诈可分为两段,松隆子在浴室拷问中发挥《告白》延续来的暗黑系风格,策划了对单身办公室女郎咲月的欺诈计划。这里夹杂着因丈夫偷情而产生的嫉妒与恶作剧的心态,手段也是直白地告诉对方真实历史,无论是柜台里主动递给贯也毛巾,还是地铁上躲在报纸后面的那双充满得逞快感的眼睛,以及略显做作的独白,都表明里子才是这次欺诈内在的主线,她的注视,她的穿针引线,把丈夫一步步推向对方的怀里。紧接其次的一批女人则做了省略处理。这是第一段,顺理成章,顺水推舟,总之,流畅。但接下来,与风尘女纪代,和与举重女郎的关系发展开始出现阻扰与挫折,使贯也产生质疑,他对举重女郎的受伤应该是心存愧疚的。直到遇见单亲妈妈滝子(木村多江饰),贯也把自己从火海中唯一带出来的刀具也拿到了她家,他是真的想与他们一起生活了吧,里子内心充满了摇摆和疑惑,这种摇摆和疑惑外化为里子在雨中走向滝子家时戴的那把红伞,它飘摇在风雨里,被一个俯瞰镜头所捕捉,使贯也、里子、被骗女性三者异样的关系达到一个张力的高潮。回到开场段落,发现滝子的生活并未做交代,这故意为之的“藏”,是西川美和结构意识的进步。
西川美和对道具的使用值得称赞,以之作辅来描写主角细腻的心理,如上文提及的雨中红伞。而贯也从火灾里带出的唯一物件:刀具,则有贯穿性,那是贯也的魂。这把刀是希望,是贯也梦想赖以重新启程的主轴,也是凶器,断绝欺诈之路,把自己送进了监狱,亦差点斩断夫妻之间绵绵爱意。滝子屋下的两段刀戏,此在场彼不在场,彼在场此又不在场,互相呼应,又更上高潮,是心理描写的高明段落。里子蹲身所见的那只老鼠也是个心理道具,这是条伏线,昭示着不安和丑陋,点出了里子内心对于欺诈行为的肮脏感。
结尾段落,又回到开场的并列描写,所有人在经历了欺诈后,重归于生活的平静,仿佛一切没有发生,生活依然要继续,在形式感上达到呼应。狱中的贯也本看不到那只翱翔的海鸥,那只不过是在早市上工作的里子的所见,然而导演给了他们俩一个视线的连接媒介,这是希望的隐喻,也是俩人之间爱的存留。宛如一部打上人道主义烙印的日本战后黄金时期的电影。西川美和当年在一次电视节目的面试中得到担当评委的是枝裕和的赏识,由此进入了《下一站,天国》剧组,作品的主题和风格都在一定程度上师承了是枝裕和,而是枝裕和又吸收了战后人道主义电影的养分,因此,不难理解西川作品里的一脉相承。
电影的最后,松隆子注视着摄影机,这种直视观众的视线运用,再加上松隆子在片中暗黑的表演,不禁会使观众为之一震,震到我们内心深处最隐秘、最丑陋的那部分,温柔的眼神又使我们觉得,希望不减。不得不提的是松隆子片中卖力的演出,脸露凶相狂吃面包、浴室步步紧逼的拷问、细汗密绵的自慰、换内裤、露臀••••••而在这反面,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戏,分明再说,看,我的背影都是戏啊。
导演的审美倾向及人生观是如此宽坦、淡泊,她的视角于是便广阔得吓人,此片一开场就撒下一张大网,把业力相同的众生慢慢聚拢到一起。从这宏观的主题上着眼,这绝不是一部宣讲道德的电影。两位主人公无疑在做非常不好的事情,但导演通篇没给他们贴上善、恶的标签,故事的进行仿佛混沌初开,清者上升,浊者下降。正邪易位,只在倏忽之间,又极其自然。丈夫屡次良心发现,但每次还是卷走了人家的钱,我只能说:这就是业力的不可思议。有一幕戏,是他们俩看到电视新闻中播报一对夫妻虐待亲子,他们同声说这样的父母该受报应,而完全没想到反观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明愚痴的意味很明显了。西川美和是悲悯的,只是她的悲悯出脱得极为简约,总带着一些冷意。
导演的成熟,还表现在她的克制上,总是能收得住。她的字典里,你绝对找不到日本导演惯用的“残酷”、“厌世”这一类词汇。她的克制之道可说是严格的、中庸的:当丈夫当面揭发妻子策划这一切的阴暗心理时,妻子眼看就要发飙(且按一般规律来说,她发飙完全合乎情理),然而,妻子竟硬生生刹住了车,她马上藉着投入生活的常态来掩盖、平息这场风暴。这实在是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人生态度,你或许会说她是一个顾全大局的阴谋家,但我认为不是的。导演从内心深处对“克制”的认同尽显于此:那是一种本能,是人心和世间界赖以维持平衡的微妙力量。“克制”不是消极的忍让退缩,而是积极的以退为进。
那么,电影是否有为骗子开脱之嫌呢?刚开始行骗时,妻子那一大段内心独白确实有点救世主似的冠冕堂皇。但细想一下,他们之所以会乐此不疲地一直骗下去,乃至想停都停不下来,不得不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那种与陌生心灵坦诚相见的、暂时性的释放之感。只看到眼前的一点闪光,而忽略未来的无边黑暗——受骗的如是,行骗的亦如是。
面对命运这道似乎无解的谜题,立场永远比策略来得重要。影片中一个个可怜的失败者,都无非是被层出不穷的策略迷花了眼,而无暇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立场。一味地向前,等于是一味地逃避问题之根本。失败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彻底的失败——罪人要不是进了监狱,也发现不了飞鸟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