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元斌申河均金海淑
类型:剧情家庭导演:安权太 状态:HD 年份:2004 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豆瓣ID:1415573热度:556 ℃ 时间:2023-12-06 07:35:57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真实身份 正体
蛟龙行动
谈途人生
古剑飘渺录
监狱疑云
三
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一个作家为了逃避越战征...
播放指数:988℃
等再次注意到他的时候,人们已经叫他元斌了,时间已经过了整整14年。我这才发现,这个因为2010年一部韩片《大叔》而封神的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跨度内,只出了四部电影——2004年的《太极旗飘扬》和《我的哥哥》,2009年的《母亲》以及2010年的《大叔》。产量之少,质量之佳,均令人咋舌。我很快就用了几天时间,把这十年四个作品看了一遍,最后看的是《我的哥哥》。
不得不说元斌挑戏的眼光很大牌,十年四个作品的导演大多是韩国掷地有声的人物,而面如冠玉却沉默慎言的他,在大银幕上的十年四次出场均可圈可点,从04年两个弟弟式的动情肺腑,到04年后服兵役销声匿迹09年以智障儿子形象重回观众视野而惊艳,直至10年一部《大叔》一锤定音。
2004年的《太极旗飘扬》,导演是《生死谍变》的姜帝圭,姜帝圭的风格属老派经典大制作,催泪动人。就像鲜少有人不被《太极旗飘扬》的原声音乐震撼一样,也鲜少有人不被张东健和元斌饰演的兄弟两人在战场重逢的最后一幕打动而飙泪。《太极旗飘扬》作为战争片佳作的原因有多种,不再一一细说,尤其记得全片结尾是元斌扮演的弟弟跛着腿带着孩子们走在已经拨云见日后的废墟城中,这和《我的哥哥》结尾有种殊途同归的味道。
04年同年的《我的哥哥》,导演是暴力见长的《朋友》的安权泰,所以《我的哥哥》里会有不少小混混打架斗殴的戏份。《我的哥哥》基本中规中矩,全片以元斌扮演的弟弟的口吻娓娓道来,哥哥的戏份略少,该片属十年前比较典型的一类韩片(总体打分三星半)。元斌这一次的弟弟形象和《太极旗》里差别较大,叛逆,也矛盾。但在全片结尾,从躺在叶子丛中对天说话到从照相馆取出照片走向大街,我还是隐约看到了《太极旗》里经历过挚亲离去和死亡握手言和重新开始的那个弟弟。
09年是相隔多年后元斌重回观众视野,出演奉俊昊的《母亲》,奉俊昊——因执导《杀人回忆》而技惊四座直至今天,在韩国电影界振聋发聩的一个名字。《杀人回忆》好像无数次被奉为韩国影史最佳,但实话实说,奉俊昊的风格我并不感冒,总感觉诡异感略重了一点,这也是《母亲》给我的最大观后感受。金惠子的母亲一角大放异彩,而元斌的智障儿子形象也没有打任何折扣。也许是元斌太久没有出现过,也许是这次的形象和以往反差太大,很多人甚至完全没有把这个智障儿子和那个叫元斌的人联系在一起。
《母亲》在韩国内外引起轰动,直接导致第二年《大叔》的出现。导演李桢凡。《大叔》的故事情节并不特别,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元斌。动作戏情感戏内敛,利落,清晰规整,不落俗套。《大叔》和元斌因此坐拥大钟奖,拿奖到手软,只差没擒下当年青龙奖,否则就大满贯了。
十年元斌,很多人因为他的容貌过于出挑而忽视了他的演技,忘记了正是他的每一次优质出演,才在不经意间,让有他出现的作品提升了一个空间:同样是李桢凡,2014年的《哭泣的男人》,主演张东健,影片的口碑却变成了直线下降;到目前为止,元斌一共演过五部电影作品全部入选多家电影专业机构评选的韩国影史百佳,包括2001年的首次电影处女作《杀手公司》。14年前的韩剧《蓝色生死恋》里,元斌曾扮演过一个在现在的韩剧中俯身皆是随手一抓一把的富家少爷,而他自己说自己是个乡下人,是在偏远地方长大的,这可能也是他的面孔中总隐隐含带着沉静甚至孤独的原因。而自《蓝色生死恋》后,他与这种贵公子的角色甚至韩剧做了类似永久性的告别。十几年中,他再没有以这种形象出现过银幕上,更勿需说电视荧屏。遥想十几年前的所谓韩国四大天王,李秉宪张东健宋承宪和元彬,其中人有涨有落,而能在漫漫岁月中慢慢等待破茧成蝶的也只有元斌。再见元斌,不知又是何年何月。
我不懂韩文, 不知道这部片名按照韩文直译的意思应该是什么, 但是我很喜欢这个中文翻译的名字--- “天使的印记。不是因为应和的唇腭裂的哥哥,而是因为应和了这部影片的基调。孩子是父母的天使,父母是孩子的天使,哥哥是弟弟的天使,弟弟是哥哥的天使。尽管,都是天使,可是每个天使都有各自不同的使命。也不是每个天使都甘心的接受自己的使命。
妈妈,作为寡母辛勤抚养着两个儿子。她要泼辣,不讲情面的要账,是为了给她兔唇的大儿子一次又一次的做手术。对这个出生之后,曾被自己丈夫送人,又被自己找回来的儿子,她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正是因为这样的倾注,她忽略了自己那个健康的不能再健康的小儿子。因为他那么健康,他不需要人照顾,因为他那么强悍,他足以当丈夫一样的男人去依靠。
哥哥,于心不安的接受着妈妈的百般呵护,和弟弟的酸楚嫉妒。哥哥曾经说每当一次次看到手术后镜子里的自己,就会想为什么要花钱做这些手术,一点用都没有,还不如用这些钱给弟弟买足球鞋,给妈妈买件像样的衣服。可是,对于这么厚重的承载,他又有什么颜面来抱怨呢。他安静的接受他的不同,努力去满足母亲对他的期望,微笑着顺从那个从不把他当哥哥的弟弟的使唤。
弟弟,全片的亮点。因为自小缺少了关注,而散养成吊儿郎当的臭小子。打架闹事都是一流,学习自然是顶拿不出手的。但是,就是这样的臭小子,他会因为不原意伤害哥哥,而放弃爱情;会一边怒斥着妈妈的偏心,一边偷偷将钱塞给哥哥,让哥哥带妈妈去看牙。他不原意看到妈妈受苦,只是为了那个哥哥。他也不愿意看到他讨厌的哥哥受到任何伤害。他渴望爱,也渴望被爱,他嫉妒哥哥得到了一切,而这个一切,就是妈妈!于是,他选择用满不在乎的表情,欺负哥哥的小把戏,吊儿郎当的放肆,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情感,他掩饰,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情感没有人在乎。
妈妈的偏心,哥哥的善良,弟弟的不羁,这样三个人的家庭,自然充满了矛盾。在这部影片的故事中,这矛盾冲击出的不是仇恨,而是爱。是深刻的藏在每个人心里,都没来得及说出来的爱。
每一天你都不知道是意外来得快,还是明天来得快。藏着的爱,该怎么表达?怎么表达,才会不让对方感到负担,又不让自己感到委屈?影片的最后,弟弟独自爬上他曾和哥哥来过的屋顶,对着天空,说了那天本来想说又咽回去的话,那本是多么简单的一句鼓励的话,可是在这样深藏的爱里,却无能表述,不知道该怎么表述才是贴切的,才会不暴露自己内心那份藏着的关爱。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如果你没有,那你多幸运啊!!
**********************************************************************************
PS: 妈妈对两个儿子说:“记住,任何时候,有人欺负你们其中任何一个的时候,你们要一起上去凑他,这才是兄弟!”
在这部片子里元斌的角色是最有看头的,表面上有名的打架王,与模范生哥哥格格不入,嫉妒妈妈对哥哥的偏爱而欺负哥哥,自尊心和好胜心都很强的他总不肯叫“哥哥”,但事实上他却很爱哥哥和妈妈,不止一次告诫哥哥对妈妈好,规劝妈妈看医生,当他意识到他拿哥哥的情诗和画追校花伤害了哥哥的心时,断然向mn提出分手,这点很是欣赏。有人说元斌的演技越来越好,但从表演上,我似乎还是看到《蓝色生死恋》里的那个有点桀骜、有点自以为是、情窦初开就变得有点花痴的孩子。
懂事听话的哥哥也因为角色本身的平淡而无法闪光,一副老好人的面孔从头戴到尾,一开始搞错了还以为他是弱智妈妈才偏爱他的呢。这个天生兔唇的儿子从出生就被妈妈倾注了太多的爱,这才使被忽略的弟弟走了另一条路,妈妈对他更加不喜欢也就是恶性循环了。
最喜欢的还是妈妈的演技,韩国的诸多老戏骨都那么让人喜欢,演技出众,感情真实,各有特色,这位妈妈从贤良温柔到刁钻泼辣,对大儿子慈祥体贴溺爱有加,对小儿子冷眼横眉打骂有余恨铁不成钢,两者之间的变化表现的游刃有余,面对大儿子的死万念俱灰的样子,还有最后读大儿子的信时心潮澎湃的克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傻子,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多却演得太好了,当时从元斌痛打他和他妈时他的眼神和嘶吼就感到不会善罢甘休,傻子的思想很简单,就像某些动物,你对他好他会记得一辈子,对他不好他会怨恨一辈子然后伺机报复,结果却杀了对他好的哥哥,酿了又一出悲剧,在大雨中杀了人后却遇到了杀人目标,他躲到床上时的惊恐没有过多歇斯底里,却能感受到内心极其强烈的冲击和矛盾,这个可怜的角色恐怕一辈子也不得安宁了吧。
一个坚强辛劳的寡妇妈妈,一个温柔瘦弱的兔唇哥哥,一个青春阳光而又躁动的弟弟。
故事从一幅幅泛黄的旧照片说起。
早逝的爸爸有一台宝贝照相机,他希望将所珍惜的人的笑容永远铭记。
哥哥很害怕照相,妈妈一遍遍地教他要坐直要微笑,可是每当闪光灯闪过时,哥哥就羞怯地偏过头去,遮挡住他的唇上的裂痕。
健康强壮的弟弟小时候嫉妒瘦弱的哥哥得到妈妈太多的关爱,总不开心地撇撇嘴。
他说,妈妈,如果我的腿断了,要做手术了,你会不会给我买双新鞋呀?得到又是妈妈的一个拳头。
哥哥安静善良而又学习发奋,弟弟率真霸道又打架一流。
弟弟总是喜欢欺负哥哥,抢去妈妈给哥哥买的衣服,一穿就不愿脱下来;上学的时候把妈妈的嘱咐丢在脑后,骑上自行车把哥哥独自甩在后面;被老师惩罚时,让哥哥代替自己去洗厕所;总喜欢挤兑哥哥演讲时结巴。但是他决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的哥哥,更不允许别人嘲笑哥哥的兔唇。在厕所里弟弟对那群欺负哥哥的坏小子发火时,心里不禁一阵温暖,心想这个小子真是不坦率呀。
善良的哥哥眼中充满了包容,是因为胸中充满了亏欠。母亲的偏爱使他觉得对弟弟亏欠太多,只能温柔地包容弟弟的犟脾气,在弟弟被打伤的时候会奋不顾身地用瘦弱的身躯为他抵挡。喜欢的女孩和弟弟在一起,心中的痛苦也化作沉默独自承受。
妈妈坚强得让人心疼。在她的心里,强壮的弟弟更像一个丈夫,而瘦弱的哥哥像一个孩子。对这个听话懂事而又瘦小的孩子,忍不住在饭盒里给他多加香肠和鸡蛋,忍不住给他买更好看的衣服,省下治牙疼的钱,穿一块钱两条的内裤,也要攒钱为哥哥的兔唇手术准备。这样的偏爱确实不太公平,但她调皮捣蛋的小儿子在吃醋的背后还是能够理解她。
一家人相濡以沫度过了多少似水年华,温情自哥哥安静而灿烂的微笑和弟弟调皮而清澈的眼眸中静静宣泄。
平静的日子里,总有那些动人的瞬间。
在阳光灿烂的午后,兄弟俩躺在学校屋顶上的草坪里看着蓝天,弟弟笑着没有说出心里的话。
哥哥一直想听弟弟亲口叫他一声哥哥,虽然他的心中认为自己亏欠得太多。在那个喝醉的夜晚里,终于说出心中的这个小小的愿望。弟弟微笑着轻轻为他披上一件外套,不言语。
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喜欢这样的点滴的瞬间。一颦一笑都有着浓浓深情,幸福在生命中美丽而安静的日子里流淌着。
最终的结局让人无比伤心。当一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中时,哥哥因为弟弟以前惹的祸而遇害了。万分不愿看到的结局,但是又无可奈何,谁让这是电影呢。
在哥哥迟来的玫瑰花和信件里,妈妈第一次流泪。哥哥述说着对她恋恋不舍的深情,述说着对弟弟的想念与亏欠。
一切的眷恋与思念定格在那张明媚的相片中。
哥哥在家里,用爸爸的相机,和被弟弟抢去穿的大衣照了一张相。他的笑容在灿烂的阳光中显得那般明媚那般温暖,如同五月吹拂在柳荫间温柔的风。
这个纯朴而悲伤的故事落幕了。
这样的一个简单不复杂的故事,悄悄地触碰到了心中的一丝丝牵绊,温柔地抚摸着。
夜凉如水,一夜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