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纪录片  »  一路平安

一路平安  Safe Journey

414人已评分
还可以
5.0

主演:LaCaita

类型:纪录片音乐记录导演:托尼·加列夫 状态:HD 年份:1993 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豆瓣ID:1471586热度:524 ℃ 时间:2022-05-25 12:42:32

简介:详情  《一路平安》是一部關於歷史上吉普賽民族遷徙和吉普賽音樂的影片,由一系列音樂片段組成。開篇是拉賈斯坦邦的婚禮慶典場景,結束卻是在西班牙半山腰哀悼的場景。片中沒有主要人物,而是劇組偶然遇到的無數鄉村或都市中的人群...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一路平安》是一部關於歷史上吉普賽民族遷徙和吉普賽音樂的影片,由一系列音樂片段組成。開篇是拉賈斯坦邦的婚禮慶典場景,結束卻是在西班牙半山腰哀悼的場景。片中沒有主要人物,而是劇組偶然遇到的無數鄉村或都市中的人群
  • 头像
    seamouse
    因为长期不予余力地以影像为载体推广本民族文化,法国吉普赛人托尼.加列夫在2004年的戛纳加冕了最佳导演。而他真正全景式地再现吉普赛音乐文化地图则早在1993年就已完成,这就是纪录片《一路平安》。
    现自称为罗姆人的吉普赛人于1000多年前,从印度拉贾斯坦开始了迁徙,并散居于世界各地。这1000多年来,这个车轮上的民族在保留大部分生活习惯同时,也因为不同的生存环境,主动协调周围,改变着从服饰到音乐和舞蹈的种种文化。影片以音乐文化推广为己任,通过导演田野调查般地宽广视觉,从印北到伊比利亚半岛,随碾过欧亚大陆的车轮印,带观众体验吉普赛人篷居生活,聆听呐喊般的流浪悲歌,呼吸弥漫该民族那凛冽的命运空气。
    途中,他们在印北沙漠随西塔琴和手鼓,在让人眩晕的柴火堆前跳起带脚铃的踢踏;响板和五弦胡则在阿拉伯城堡和尼罗河畔带来悠长意境;在小亚细亚半岛讨生活时,铜管乐器介入,并随即兴舞蹈带来弗拉门戈的雏形;配合上小提琴、吉他和手风琴,这是巴尔干和东欧地区吉普赛人自己的布鲁斯;将奥斯威辛的悲痛记忆带入法兰西,在教堂里,通过吉他齐奏去消散;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山区,弗拉门戈似乎就是他们所有的日常生活。托尼.加列夫以此片为自己的民族送上祝福:一路平安。
  • 头像
    身似
    一路平安(Latcho Drom)



    在匈牙利
      冰封的荒原上列车在行进,车厢里的小女孩轻声吟唱着,而在前方到达站,一群接站的吉普赛人生起了篝火,远处坐着一对白人母子,母亲在莫名的哭泣,男童则困惑地坐在一旁。他掏出两枚硬币给吉普赛舞者,引来大家友好的嘲笑,于是他们开始唱歌了,小男孩则随着节奏扭动,哭泣的母亲止住了泪水,欢乐的情绪感染了她。

    母亲:被全世界讨厌的自己
    被全世界迫害的自己
    被诅咒的命运
    活着的全部时间
    被追赶 放逐

    女儿:山上覆盖深绿
    森林的绿色也深
    幸运的是我逃脱
    然后回去
    不安的心情刺痛肌肤
    恐怖之剑贯穿肌肤

    充满伪善的这个世界
    阻挡我们前进的这个世界(仰拍镜头:一群大雁)
    让我们穿湿衣服(火车轨道行进中)
    象小偷一样被对待
    在流血的耶稣基督像前

    神啊
    发发慈悲
    让我们的旅程结束





    在斯洛伐克
      冰雪消融的早春,一个老妪的歌声悲怆,男孩们拣拾干柴,
    人们像猴子一样住在树上,并在那里唱出夜莺一样的歌声。


    在奥斯威辛饿死
    被关闭在巨大的小屋

    奥斯威辛的残酷世界
    看不见一个面包
    没有生存的希望
    只有死亡的靠近

    黑鸟 突袭我的心脏





    在德国
    少年在游戏机前玩着赛车游戏,游戏里他驾驶的那辆小汽车风驰电掣
    熟练的越过一道道障碍驶向没目的地的远方。他的声音如此高亢有力,纯真有如天籁。



    吉普赛人像迷途的小羊
    我们的生活谁也不能改变
    走在没有尽头的路上
    在河边欣赏音乐

    满月之夜 载歌载舞者
    今晚是女儿的结婚仪式
    用吉他和鼓掌 演奏弗拉明戈
    戴着丝绸头巾的女儿

    我们尊重民族的习惯
    遵守以前的传统
    被神所给予的习惯
    流淌在民族之血中的弗拉明戈






    在西班牙
    一群妇女的弗拉门戈聚会,在走过这么多国家以后,你会知道弗拉门戈的来历,有多少是来源于吉普赛文化,他们舞姿刚健,歌声嘹亮,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的房子被堵上了门窗,女歌手和儿子来到城市外的山岗上,歌声响彻云霄,悲怆而又无奈。一个女人的声音高喊着什么,如果不是召唤,就是告别时说的再见,或许就是一路顺风吧,送给即将启程的旅人。

    你是科乌诺特里
    降落地面的科乌诺特里
    科乌诺特里
    我是害怕逃走的黑鸟


    为何向我吐唾沫
    我的肌肤和黑色的,为何会困扰到你
    为何向我吐唾沫

    伊丽莎白女王
    从希特勒到弗拉戈
    我们一直牺牲,和他们争斗的牺牲

    偶尔的到了傍晚的时候
    和平时的傍晚一样
    很羡慕傍晚时分
    被人饲养的狗的待遇
    ……


    (镜头摇,上。
    字幕 和 风声起)







    差点被错过的一部好电影,依然是半个吉普赛人血统的导演汤尼 加里夫描写流浪的吉普赛人的电影。
    不同的是这是一部由音乐歌声舞蹈谱写的漂泊旅程。
    听完最后一首歌,我竟然又重新看了电影三遍。其中的那些歌声带让我深深感动,久久不能平息。
    没有一个民族像他们一样,生活在琴弦上,吟风诵雪,蹈踏高歌。他们的民族和故事以音乐的形式保存在民族记忆里。
    1993年,时年汤尼45岁,他在片中说:
    “在罗马尼亚语中,Latcho drom的意思是‘一路顺风’,
    这是我最想对全世界吉普赛人说的话。”



    导演作品:

    《一路平安》(Latcho Drom)(1993)
    《只爱陌生人》Gadjo dilo (1997)、
    《摇摆吉普赛》Swing (2002)、
    《复仇者》Vengo(2000)
    刚刚获得嘎纳最佳导演奖的《优越者》(Exils)
  • 头像
    dance of siva
    看到一个blog,说那个深圳的民谣节。blog里面说到张全,说他要去唱歌卖碟。张全,河,野孩子。那曾经是北京的一段美好时光。

    忽然很想把两部电影送给他。这两部片子是一个叫做Tony Gatlif的人拍的。一部叫做“流放(Exils),一部叫做“一路平安(Latcho Drom)”。这是一部关于流浪的电影,关于吉普赛。电影里面没有表演。因为音乐不是什么艺术,对于在路上的他们来说,一切都是生活,他们不是艺术,他们是本来面目。

    厌倦舞台么?厌倦那些头发象被狗舔过一样的人出现在舞台上,跳什么服拉闷鸽?……吉普赛是不能在那样的灯光下演奏的。

    电影的开始,孩子唱着歌,在沙漠里行走,前面的队伍,有瘦骨嶙峋的牛,有羊。他们停下来,修整队伍。人们停下来喝水,磨豆子,打铁……。小女孩开始学着跳舞。

    然后女人们穿上最美的衣服,对镜梳妆,戴上最贵重的首饰。男人们准备好了乐器。今晚他们要向神祷告,或者,今晚他们要赞美神,也或者,他们要讲述神的故事。今晚,在一棵树下,点燃香,神将与我们共舞。虽不知是不是人神合一,但至少,他们总是邀请神。要知道,神是不会拒绝真正的邀请的。

    他们带着鹅,在火车上。
    他们去火车站接站的那一小会,竟然在火车轨道旁边点了火取暖。他们还拿着水壶,勺子,小提琴。就这一会功夫,他们拉琴,唱歌,跳舞,等人,还顺便拯救了一个资产阶级的绝望妇人。

    不知道是在北上,还是南下。电影中的他们,不是一种肤色,也不说一种语言,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祖先。反正,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他们不讨论什么资产阶级和奴隶社会的分别。也不争论物质和精神的永恒。在他们的诗歌,音乐里面,有一切。不仅仅有哲学,历史,文化还有星星,太阳,马上的战士。

    是的,再绝望一点就能笑出来了。

    可是看到好能帮助我们承受坏么?

    看到本来面目,就能脱下假面具么?

    原来是运输业的发达,交通工具的先进谋杀了流浪。我们身边天天有火车呼啸而过,却再也去不了远方。我们的祖先一路都是流浪着过活。李白仗剑出川,30年没有回家。唐僧取经,一去又是多少年?我们的祖先不叫这样的生活流浪,叫云游天下。云游……看看现在的960万平方公里跟这个“云游”的浪漫民族,好像蛋鸡八关系都没有。

    是的,我们一直在奔波,但我们却从来都不在路上。我们已经从生活的路上远远的被抛开了,我们都被钉在机器上。甚至,我们还创造了音乐工业。音乐从此也不能飞翔了。music video kill rock'n roll. 我们不想当机器,却也仍然没有生活。人类已被机器下了毒。摇滚不拒绝商业化,世界音乐不拒绝商业化。可是我们不是为了商业化,才唱歌的,不是为了商业化,也不是为了经济发展,才到世界上来的。如果要改变本来面目,我们宁愿不再传播。印第安人,曾经对欧洲的侵略者说“我们这个民族,宁愿从宇宙中永远消失,也不会屈服于你们的生活方式。”

    虽然听到张全要去地铁歌唱,一点都不令人高兴。但至少没有“让摇滚商业化”那么令人作呕。

    是的,再绝望一点就能笑出来了。

    看着在路上的他们,让我想起了多少个前生的事,原来,不曾忘记么?他们从几千年前,离开了家,用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顽固的生活了下来。他们乱七八糟的头发,总是有泥的指甲,灵魂却保护的那么好。而我们是如此干净,如此灵活,如此先进……我们有各种各样香味的美丽的润滑的闪着光的嘴唇,但我们再也没有了女人的亲吻。

    当然,我们与机器为伍,我们不敢承受一切,却拥有了摧毁一切的能力。我们这场和工业的赌博,我们已经输了。包括吉普赛人。不过,吉普赛人早已知道这样的结局,他们早已做好了消失的准备,好像一颗美丽的流星。既然星星都可以消失,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在路上的人,接受被摧毁。

    电影中,警察封上了废墟的窗户,因为那里夜夜传出我们承受不了的歌声,我们已经没有生活,也不想听到生活对我们的召唤。

    吉普赛人看着我的绝望唱歌。我告诉他们,我已经被钉上了机器,无论我能走到哪里,我都不能去流浪了。其实,要去地铁站唱歌的张全也不能。中国民谣也不能。流浪已经不能让生活回到土地和农民那里。我们只有一路杀将过去,因为同一首歌早已先行一步,比我们敏捷而迅速。他们前方屠杀着音乐,生活可以存在的土壤,后方用无耻的商业诱惑我们投降和妥协。他们为了切断一切最直接的交流而制造了商业这个怪物。媒体不是为了沟通,是为了谋杀沟通而存在的。屠杀印第安人,封杀吉普赛人。是因为他们是敌人。原来战争里面,我们没有那个叫做中立的东西可以选择。


    他们让我再绝望一点,他们说,姑娘,再绝望一点,你就会懂得怎么微笑了。他们告诉我,其实我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做一个赌徒。因为没有什么能阻止一个赌徒。真正的赌徒明白,在赌场上总能放声大笑的赌徒,从来不是为了输赢而来。
  • 头像
    嗨!
    一千多年前,由于未知的原因,这个民族开始迁徙,事件未见诸史籍,迁徙的规模显然不大,他们几乎是悄悄地离开了家园,开始漂泊世界的旅程。他们从拉贾斯坦出发,三五成群地走遍了欧亚大陆,最远则到达非洲北部,他们没有文字,口口相传,留下了很多圣歌和传说,以音乐的形式保存在民族记忆里。他们在世界各地拥有不同的名字,广为人知的就是题中这四种称谓,他们居无定所,永远生活在边缘,处于被屠戮、被驱赶、被冷落、被同情的地位,在长达千年远至万里的时空里,没有一个民族像他们一样,生活在琴弦上,吟风诵雪,蹈踏高歌。在流浪的沿途,他们与原住民交流、妥协甚至斗争,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形态,包括服饰、叙事作品、诗歌、音乐和舞蹈等等,是这群文化传播者自酿的甜蜜,这些原生态的文化越来越被看重,但是吉普赛人的生存状态并未得到本质改善。汤尼 加里夫,1/2血统的吉普赛人,一直专注于发掘和表现吉普赛文化,我们看过他的《只爱陌生人》Gadjo dilo (1997)、《摇摆吉普赛》Swing (2002)、《复仇者》Vengo(2000)以及刚刚获得嘎纳最佳导演奖的《优越者》(Exils),无一不是跟吉普赛人的生活有关,在他的故事片里,我们曾经领略过,罗马尼亚、法国以及西班牙等地吉普赛人的歌舞、忧伤和悲情,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形态,或许吉普赛人都应该感到欣慰,他们有一个多么有力的代言人。

    其实吉普赛人现在自称为罗姆人,由于有了汤尼加里夫这些志士仁人,他们现在有了世界罗姆人大会,在国际上为本民族争取更多的生存发展空间。他们已经部分地定居下来,在河流的两岸,在城市的边缘,除了与先祖不太一样的谋生方式,他们仍然聚会欢歌,也仍然使用响板,歌声高亢,有些元素已经融化到这个民族的骨髓里了,音乐、舞蹈和泪水,在这部横跨三大洲八个国家的纪录片中,这三样东西几乎代表了他们的全部。1993年,时年汤尼45岁,他在片中说:“在罗马尼亚语中,Latcho drom的意思是‘一路顺风’,这是我最想对全世界吉普赛人说的话。”

    Rajasthan 拉贾斯坦邦,
    印度西北部的这块土地被认为是罗姆人的发源地,一群罗姆人为了一个节日长途跋涉,聚集在一棵大树下,点燃烛火并歌唱到天明,姑娘的舞姿缦妙,脚踝上的银铃和鼻饰,几与印度其它邦的姑娘一样。影片开始时的少年歌手令人难以忘怀,他的声音如此高亢有力,纯真有如天籁。

    Egypt埃及
    孩子们兴奋地跑到一座建筑旁边,那里正在举行一场聚会,大人们唱歌跳舞,坐在墙头的少年摆弄着自己的胡琴,显示音乐传统代有传人。

    Turquie土耳其
    漂亮的妈妈和一双儿女,坐船来到拜占庭,贩卖鲜花和成串的辣椒,男孩子给人擦鞋,茶馆里的吉普赛人乐队,给了小女孩无尽的快乐,而街头的手鼓课,也对男孩颇有启发。

    Roumanie罗马尼亚
    清晨的薄雾中,爷爷正在树下拉琴,大约是老人的晨练,父亲带着儿子观看了一座大型建筑,其雄伟和面目可憎,显示这个国家曾经有过的文化灾难。大约是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乐器集中到了村头,一场虽不盛大但是欢快的音乐会。

    Hongrie匈牙利
    冰封的荒原上列车在行进,车厢里的小女孩轻声吟唱着,而在前方到达站,一群接站的吉普赛人生起了篝火,远处坐着一对白人母子,母亲在莫名的哭泣,男童则困惑地坐在一旁。他掏出两枚硬币给吉普赛舞者,引来大家友好的嘲笑,于是他们开始唱歌了,小男孩则随着节奏扭动,哭泣的母亲止住了泪水,欢乐的情绪感染了她。

    Slovaquie斯洛伐克
    冰雪消融的早春,一个老妪的歌声非常悲怆,男孩们拣拾干柴,人们像猴子一样住在树上,并在那里唱出夜莺一样的歌声。

    France法国
    四轮马车是橡胶轮胎,非常漂亮,与影片开始的印度牛车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在河边歇脚的时候遇到了驱逐,男人表现的很无奈。另一个开奔驰车的家伙赶来找他们,在费了一番周折后,一起来到教堂,亲吻一个带红色贝雷帽的天使塑像,并虔诚地献上了吉他协奏曲。那显然是一个盛大的宗教节日,人群簇拥着来到海边,然后是长桌聚餐和演奏,主音吉他手居然是个更棒的小提琴手,音乐随意、欢快而迷人。

    Espagne西班牙
    一群妇女的弗拉门戈聚会,在走过这么多国家以后,你会知道弗拉门戈的来历,有多少是来源于吉普赛文化,他们舞姿刚健,歌声嘹亮,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的房子被堵上了门窗,女歌手和儿子来到城市外的山岗上,歌声响彻云霄,悲怆而又无奈。一个女人的声音高喊着什么,如果不是召唤,就是告别时说的再见,或许就是一路顺风吧,送给即将启程的旅人。

    罗姆人在世界各地有着很不一样的生存状态,总体来说仍然令人同情,中国的有一句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电影中有很多可爱的音乐和舞蹈,很多可怜的老人和儿童,可恨的却不曾看到,大约不是作者有意隐瞒,实在生存哲学并不是这部电影要探讨的,总体来说这是一部歌舞片,旨在记录不一样的罗姆人文化,在体现地域特色和原住民文化特点之外,他们表现出很多共同的东西,野,边缘,不羁,随意,欢乐或者悲伤,情绪极致,又有站在边缘的冷静和从容,其内容丰富恐怕不是言语所能形容。在他们先民的语言中,罗姆的意思就是人,他们不想做浪漫的波希米亚人,他们想做回自己。

    后记:在欧洲的多个源上辛苦下载之后,却没有找到影片的字幕,连英文的也没有,好在片中很少人讲话,他们用歌舞诉情,观者也只需用心聆听。
  • 头像
    Mu
    庆幸早晨起来,推出瑜伽的光碟,放进《一路平安》,继续看完了昨天晚上剩余的大半部分。《巴黎圣母院》《浓情巧克力》《卡门》三部影片给了我鲜明的吉普赛女郎印记。《一》则是一部沿着吉普赛音乐的河流寻找这个民族的灵魂。
    他们真的是被上帝驱赶吗?穿越一个边界又一个,以树为临巢,永远在走向另一个驿站的路上。他们的音乐纯朴,带有着被风沙刮哑的嗓音。生活中的美好奇遇,是音乐的分享和共鸣。历史在音乐中追溯,文明在音乐中传承。他们在韵律中快乐,在歌声中控诉。
    没有书籍可以考究的民族,神秘而奇美。如果上帝的手真的可以左右一个流浪民族的命运,让他们延续坚韧。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