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前不久,无意中翻出一部老片——《广东五虎之铁拳无敌孙中山》。
之所以想给大家介绍这部影片,主要是考虑到如今香港的问题,两地人民在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异,导致原本和谐的相处模式出现了裂隙。
如今针对“港版国安法”的推行,港人和港星也各自抱有不同的立场。
而其中值得我们称赞的是,以成龙等巨星为首,谭咏麟、钟镇涛、陈百祥等明星都坚决拥护中央决议。
恰好后面这几位爱国港星,都是曾经“温拿乐队”的成员,又是今天要介绍影片的主演。
温拿乐队重聚只做两件事,开个唱、输出爱国正能量
“温拿乐队”后期成员共有五名,分别是:谭咏麟、钟镇涛、陈友、彭建新和叶智强。
其中谭咏麟作为香港娱乐圈里的大腕儿级人物,一度是和张国荣齐名的歌手。
钟镇涛和陈友尽管音乐领域的成就不够耀眼,但是经常在各种影视作品中出演重要角色。
观众们对二人也不陌生,剩下彭建新和叶智强则曝光度稍低。
1978年2月5日,温拿乐队成员选择解散各自发展,并相约每五年重聚一次,再为观众奉献精彩的演出。
于是在此后的日子里,“温拿乐队”开始了每五年一次的商业性重聚。
而除了重聚后演出赚钱之外,“温拿乐队”还会有不定期的重聚行为,目的是为了进行爱国宣传和进行公益活动。
比如这次疫情刚刚爆发时,乐队就重新聚首创作了《加油》一歌,鼓励国人要携手共度难关。
还有曾经香港为汶川地震的募捐演出时,“温拿乐队”就连同陈百祥一起登台筹款。
说起陈百祥,这位堪称是近年来香港曝光度最高的爱国艺人之一。
其实陈百祥早年也算是“温拿”的一员,在“温拿乐队”1971年正式成立之前。
1968年的时候,实际上陈百祥就早于钟镇涛和另外四人组成了“loosers 乐队”,这算是“温拿乐队”的前身。
只不过后来因为谭咏麟要读大学,而陈百祥则跑去中东做生意,所以乐队才宣告解散。
而说到爱国一事,谭咏麟、陈百祥和钟镇涛又几乎属于三个不同的处事类型。
譬如如今大家最熟悉的陈百祥,就毫无疑问是勇武派的爱国选手,手撕杜汶泽都属于常规操作,对自己的定位也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
而谭咏麟这边,则属于稳健派爱国。
多数时候秉承着以理服人,但是凡是有爱国活动,几乎都会到场支持,尤其和成龙这样的人大代表关系密切,时刻为国家争取利益。
最后则是钟镇涛这样威望相对低一些的,则奉行相对保守的爱国理念。
多数时候进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发言,并且尽可能从生活出发,进行理性劝导。
这两年其实在香港做艺人,想要公开发声还是会有一定的阻力。
在社会上存在不怀好意的极端分子的前提下,艺人能够站出来发声,都是值得赞扬的行为。
爱国主义好,但是也需要辩证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从名字看就知道《铁拳无敌孙中山》不是《战狼》那样纯粹的爱国主义电影。
其中甚至有不少价值观和内容,与我们平时能够接受的爱国影片也有很大差距。
但首先我们不需要去怀疑导演李力持的创作动机,尽管他的电影中存在很多讽刺和批判的内容。
但是归根结底,近些年他的种种行为都印证了,李力持导演是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影片故事的起因,是孙中山被黄秋生饰演的汉奸袁四爷绑架。
他的追随者小华(陈百祥)为了救出孙中山,联系了自己的五名好友(温拿乐队)前来救援。
而有趣的是,陈百祥和温拿理所应当的延续了现实中的立场,而黄秋生则……
片中的反派除了袁四爷,还有叫做铁拳无敌力王的日本军官。
此人手段歹毒,跟着小华找到了革命党的根据地,不由分说向屋子里扔出了手榴弹,除了小华之外,其他同志全部重伤身亡。
五名义士赶到时,根据地已经被完全破坏,就连小华为他们留下的信件也被炸成碎片。
本来上面写着:抢回、国宝、孙中山,小心铁拳无敌、破坏。
结果因为被打乱了顺序,被解读为:抢回、国宝、小心铁拳无敌、孙中山、破坏。
于是在这阴差阳错的指引下,原本营救国父的正义之举,就变成了抢夺宝物的发财大计。
革命领袖孙中山,也成了铁拳无敌的反派!
其实这样的误会,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少见。
许多原本可能是好意的行为,在经历了错误的解读和过度的执行后,就会过犹不及成为另外一种错误。
本来行动指示已经错误,执行人也没能好到哪儿去。
五名所谓义士也是各怀心事,钟镇涛饰演的钟国仁和谭咏麟饰演的杜海伦在片中为了感情争风吃醋。
陈友饰演的沈四官号称智计百出,结果是个除了歪主意没一点正形的狗头军师。
剩下两个角色则分别运气极差的费强,以及能够过目不忘,但是完全没有施展机会的彭健康。
这样堪称乌合之众的组合,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混入袁四爷府调查。
于是假装抓捕革命党前去领赏,钟国仁则凭借溜须拍马的功夫让袁四爷相信了他是很有潜质的汉奸。
两人的对话中,还总结出了所谓“汉奸基本法”:舢板充战舰,见高拜见低踩,以及相由心生等高阶汉奸技巧。
看到这里可以发现李力持对于革命党的塑造,并非传统理解中绝对正义的形象。
甚至可以说这支杂牌军里面,就没有真正像样的革命者。
一路上也都是插科打诨一般,顺便完成了革命任务。
但其实这些人,才最符合革命群众原本的样子。
本来就是一场发动民众的斗争,就好比早年间红军收编战斗力单位时,也是把很多目标相同的个体汇聚在一起才成就了大事。
而不是像如今这样,必须要求所有人统一三观,要求所有人必须带有正能量。
甚至从儿童教育时期,就开始让大家呈现同质化,就连后面对影视作品的要求也是同样,如此最大限度抹杀个人的特性。
其实最终的结果,反倒是会出现500个相同的人,成就可能不如50个不同的人来得高。
因为没有创新,没有思想,就好像被框架约束的影视作品没有灵魂一样。
李力持的无厘头艺术远比想象的深刻
尽管多数观众始终愿意将无厘头的化身认作周星驰一人,可实际上在无厘头喜剧领域,李力持的功力绝不容忽视。
即便拿周星驰的作品来对比,在《喜剧之王》前,两人合作的作品无疑在搞笑层面更有深度,且具有更纯粹的无厘头风格。
而在这部影片中,仅仅从片名的选择我们就感觉到了浓浓的恶搞意味。
再看片中的义士出场的桥段设计,杜海伦看着小华给他的信件,革命的意义说得不多,反倒最好提起荣华富贵指日可待,可见其本来革命的动机就不纯。
下一幕, 原来杜海伦连搭船的钱也没有,只能帮着船老大铲藤壶来抵船钱,爱财似乎也不是什么羞耻的事。
钟国仁第一次在街上遇到日本兵,两个人咬牙切齿对视良久,却因为都抽同一个牌子的雪茄,不但没有打起来,反倒互相欣赏起来。
彭健康在路上偷了一个地主的钱袋,结果旁边有人大喊一声“偷东西!”,整条街的人都把手举了起来。
可实际上,那个声音只是在训斥一条偷吃的狗。
片中的女性角色设计也十分有趣,陈法蓉和苑琼丹饰演的一对好闺蜜,因为爱人了同一个人明里暗里较劲。
比如苑琼丹就总是装作可怜以退为进,让陈法蓉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内心的想法。
可陈法蓉也不是省油的灯,你要威胁我,咱们就比比谁的手更黑,眼看着苑琼丹要对自己的心上人投怀送抱,那就干脆一棍子打晕解决问题。
她们去孤儿院行善时,罗慧娟客串的院长,一边说关心孤儿,一边把陈法蓉带来的礼物据为己有。
而这样表里不一的设定,在片中几乎比比皆是。
就连作为大反派存在的袁四爷,也总是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一个“爱国的汉奸”。
一边批判革命党是乌合之众,救国还得搞经济,民主自由只会把国家搞垮(这句话真的是神预言……东西方皆准)。
就连最后和日本军官摊牌时,袁四爷也自认为只是在利用日本人而已。
这一波操作,不仅让人想起了玩脱了的汪精卫……
对于观众而言,无论是温拿的粉丝,还是喜爱无厘头喜剧的观众,都不妨找影片来看看。
也可以从更加娱乐的角度,去了解一下不同文化背景的文艺工作者对于爱国的看法。
荒诞的喜剧和严肃的政治,在本片中算是达成了某种微妙的平衡。
以娱乐的心态,去看待一下如今被过度形式化的所谓正能量,也许能打开获得全新的人生视角。
比如,革命志士钟镇涛在汉奸黄秋生面前大唱颂歌:“你是我们广大人民大海中的明灯,航行中的舵手,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大救星。”然后双手高举开始演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四周的士兵全吐血了,黄秋生捂住钟镇涛的嘴巴问梁家仁:“力王,你顶得住吗?”梁家仁七窍流血地说:“顶得住!”
民国时期,革命起义,发生大大小小的事件数百起,这种题材给予故事发展的无限可能,引发没经历过革命的年轻一代们无限遐想,
边听温拿乐队边写这篇影评。
在喜剧方面,影视做的比书籍好,在我读过几百本书中几乎没有一本让我由衷笑过的,书籍还是适合悲剧的载体。看电影呢,尤其是喜剧,是一种娱乐消遣,看得欢乐笑得没心没肺就行,管他逻辑不通、承转接合和因果关系。
革命是需要本钱的,孙中山一行人为筹措起义经费向“爱国汉奸”袁四爷伸手,袁四爷早已勾结日本势力埋伏暗中捉拿,结果当然是孙中山被抓,除了小华一人逃走之外,其他人都挂了。小华回到革命据点,据点里面的同志跟小华一样半斤八两模样,日本军人铁拳无敌力王率领部下一举将他们炮灭,小华是永远侥幸逃脱那一个,也是仅次于广东五虎之一倒霉强的倒霉蛋,抓了又逃,逃了又被抓,反复逃反复被抓,他在片中就是这么个过程,做个穿针带线的角色。片中五个主角,奇人异士,广东五虎:杜海伦、钟国仁、沈四官、彭健康、阿强,五人看似身怀绝技,实则资质平平,误打误撞,将计就计,唯有钟国仁挺能打。片中的爱情可有可无,女性角色都是绿叶,真正男人的电影是不需要女人的,比如综合评价最高的《肖申克的救赎》,看完之后你会觉得没有女人是对的。
中间有一个桥段,温拿五虎在集市即兴开唱《love》,极尽恶搞之能事,我没记错的话,《精装追女仔》有一段也是模仿温拿五虎的。李力持早年在喜剧电影领域还是有才华的,他的经典作品也和百年孤独的周星驰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吧。这电影有短板,没能放开地恶搞,有影射历史和政治,但余力不足。最后殴打孙中山,想必也有点隐喻成分,让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复辟是一个错误。
当然,在更高的一个层面,它只不是建构了港人回归前心中那个落后的大陆。更多的是解构革命,革命是什么,革命为了什么,这一切其实都没有答案。喊着革命口号的五个单身汉,想解救中国,最后革命完了觉得自己什么也没有。那该干什么呢,影片的最后一幕极其嘲讽的道出了革命本身的虚无的本质。
香港喜剧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只是喜剧而已,通过一个个细节反应这个社会,作为电影人来反映社会的思潮,这一点值得我们敬礼。
温拿五虎主演的电影,但是对于我来说,除了谭咏麟和钟镇涛,其余的人就不是很熟悉了。女主陈法蓉只能说姿色一般,配角的苑琼丹和梁家仁黄秋生倒是很出彩。但是客串的人物可有很多熟脸的明星比如莫文蔚、郑嘉颖、草蜢、苏永康等等。
本片对革命可是大肆恶搞,比如钟镇涛对着黄秋生大唱东方红,太阳升,当然了这段歌词配音配字幕的时候可是被篡改了。还有里面的革命党基本是见风使舵,贪财好色,胆小猥琐,坑蒙拐骗,又倒霉透顶。所以有些爱国人士可能会有不适感。
跟东成西就比起来,我觉得搞笑程度毫不逊色。印象很深的桥段就是苑琼丹去勾引梁家仁,最后梁家仁把她当成了举重器材,这段一直记忆犹新。抢小女孩的棒棒糖,舞会上大跳男儿当自强,还有坐人力车晕车的片段,陈百祥老是被误伤然后抓回去的场景……总之很多还是蛮搞笑的。
这部电影的政治理念可谓三观不正,但是作为娱乐,却是一部难得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