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水田山葵大原惠美嘉数由美木村昴关智一三石琴乃松本保典荻野志保子金元寿子山下大辉折笠富美子悠木碧大友龙三郎早见沙织胜杏里乃村健次鸟海胜美陶山章央龟井芳子一条和矢渡边宜嗣高桥茂雄长泽雅美大泉洋
类型:动画动漫电影导演:今井一晓 状态:正片 年份:2018 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豆瓣ID:27069070热度:759 ℃ 时间:2022-10-01 12:01:52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2018剧场版《哆啦A梦:大雄的宝岛》自从3月3日上映以来公映37天,吸引观众人数达到428万,创下了该系列的最高观影人数。不仅是小孩子们,还包括哆啦A梦的大人粉丝们,让这部电影成为1980年开始的剧场版系列之中历史上排名第一。
自从1980年上映的剧场版《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以来,这个占据每年春假的国民动画品牌系列已经拍摄了38部,今年的《哆啦A梦:大雄的宝岛》导演是今井一暁、剧本是川村元気,配音演员包括大泉洋、長澤雅美、高橋茂雄。主題歌和插曲则全部是人气歌手星野源包办。“哆啦A梦之爱”从这样的超豪华阵容中满溢出来。这是一部描绘探索海洋宝藏的伟大冒险作品。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说到这部动画电影都是“很感动”,“感动得哭了”的评价。影片在日本雅虎上的评分高达3.95分,当然不仅是家庭观众,很多成年哆啦A梦粉丝们也组团去电影院观看。此前动员人数最多的该系列电影是1989年的剧场版《哆啦A梦:大雄的日本诞生》,观影人数达到420万;去年上映的同系列《哆啦A梦:大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的最终票房是44亿,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高票房。今年这集已经超过这个记录的120.8%,而且后势看上去仍然很强,最终发行收入估计能够突破50亿。
剧场版《哆啦A梦:大雄的宝岛》
2018年3月3日(土)~4月8日(日)37日間成績(東宝数据)
動員:4,281,945人、发行收入:4,878,515,400日元
剧场版《哆啦A梦》最高動員記録
剧场版《哆啦A梦:大雄的日本诞生》(1989年3月11日公開)
動員:420万人、发行收入:20.2億日元(※1980~1999年は配収発表)
真的剧情一般。
但是我要说的是,我是选择六一后面一天去看的,避开了大部分小孩。但是很不幸我还是碰到了小孩子,且坐在我后面。那个小女孩整场电影叽叽喳喳个不停。幸好她的妈妈还是一个比较有素质的人,管着小女孩。
这点勉强让我不那么烦躁。
后面高潮时候,我突然听见后面有小小声的哭声,原来是一个小男孩泪眼汪汪的在哭。
小女孩和小男孩两家应该是约着一起看电影的。小女孩见小男孩在哭,就问他为啥哭。
小男孩妈妈回说,他看得伤心了。
当时我就感觉原谅了一切。
这个小男孩简直是个有礼貌重感情还识字(我看的是日文版)的小天使啊!!!
一年一度的《哆啦A梦》剧场版又来了。
自从《哆啦A梦:伴我同行》2015年在中国引发全民热潮、创造5.3亿票房后,接下去每年都能在院线,看到新鲜出炉的“蓝胖子”。
今年的剧场版叫《哆啦A梦:大雄的金银岛》,灵感取材自英国作家罗伯特·史蒂文森的长篇冒险小说《金银岛》,一个英国少年智斗海盗,平息叛变并取得宝藏的故事。
这一次,大雄和他的伙伴们开始了前途未卜的寻宝之旅。寻宝地图道具在太平洋中心发现了一座新的岛屿,大家乘坐着巨船朝着目的地出发。然而他们遇到的海盗们拥有的科技设备比哆啦A梦还要先进,静香在混乱中被对方掳走。新一轮的冒险征程也就正式开启。
这部剧场版相比前两年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和《新版大雄的日本诞生》,质量明显提升,情节紧凑、制作精细、配乐大气,能给到60分。
那么,为何是哆啦A梦陪伴了中国一代又一代呢?
它又凭借什么,在1969年问世后,红过了将近半个世纪,至今仍火?
藤子·F·不二雄曾在采访中说“自己便是大雄”。他如此描述自己的童年:“用一句话概括,我就是个毫不起眼的孩子。性格内向,也不敢在大家面前大声说话,喜欢在角落里呆呆地沉浸在幻想中。”
显然,不二雄把自己对孤独童年的理解真切地融入了《哆啦A梦》中,哆啦A梦拯救了大雄的童年,也拯救了数不清的孩子的童年。看似奇幻的题材,却来自于对自我生活的体察。
表面欢腾,实则却包裹了对孤独的治愈的内核,是其能在日本与中国都引发广泛共鸣的本质原因。
巧合的是,在“独生子女的时代”,这股哆啦A梦的浪潮正式开始席卷中国。据研究显示,哆啦 A 梦出现在中国,最早能追溯到 1987 年,中国的几个出版社在盗版的情况下先后出版了漫画。当时的译名五花八门,分别为“机器猫”、“小叮当”、“叮当机器猫”等几种,也造成了日后传播的混乱。
在 1991 年中央电视台把《哆啦 A梦》引进前,在中国能看到的日本动画片很少,观众无法得到满足。此时,恰逢“哆啦 A 梦”以漫画、动画片双重形式进入中国,使得IP影响力在当时扩散极快。
于是乎,80后,注定期盼陪伴的一代,就成了当时看着《哆啦 A 梦》长大的一批人。对这代人而言,《哆啦A梦》IP能够立足的原因之一,便是同类认同心理的影响。
再将目光拉回到近几年,《哆啦A梦》剧场版接连在中国票房大卖、口碑优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能召唤那个时代的共鸣,也就是所谓的流行文化抵达群众心理意识的一种互通性。
当年看动画的小孩,现在已经缓缓步向了中年,经历职场历练之后,心态虽不再年轻,但看着曾经的感动与纯真,依旧会在这些光影中得到温暖与润泽。从这个层面上思考,《哆啦A梦》不仅仅是一个系列动画,更是一个能够被人的记忆轻易解码的文化符号。
与我们在四月进电影院看到《头号玩家》时的激动所相仿的是——许多观众对于曾经喜爱的东西,情感的积攒在进入电影院之前便已经完成,接下去仅需“唤起”就能被释放。与其说我们喜欢无所不能的哆啦A梦,不如说是我们在情怀上怀念那些小时候从未在现实中得到,却期望度过的没有孤独感的童年。
此外,即便已身为大人,在儿童节档期必须带着孩子进入影院选择一部电影进行观看时,与其选择自己都看不下去的某些劣质动画,《哆啦A梦》系列则无论在制作品质,还是趣味性上都处于高水准。这显然是家长与孩子双方,都能够接受并各取所需的最佳方案。
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被称为日本动漫的“空气时代”,动漫在当时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日本动漫“空气时代”登场的哆啦A梦,至今仍旧延续着巨大的IP生命力,其产业化的成功是难以想象却又摆在眼前的。
哆啦A梦凭借什么红过了将近半个世纪?其中不少原因无法被总结与套用,而可以归纳出的原因,无非是以下这几点:
1.来源于生活体验,从而引发共情。
2.结合社会文化基础上的幻想,提供有根基的奇观。
3.在恰当的时机与转折点出现。
4.受众群覆盖面广,能给予不同阶段的观众以各自的慰藉。
本文发于公众号:风影电影纪、中影指数、幕味儿
突然发现长大之后,动漫其实越来越没有小时候的日漫有正能量,小时候看的大多是灌篮高手、数码宝贝、神奇宝贝、霹雳赛车、光能使者、四驱兄弟、足球小将、网球王子这些,蕴含的都是勇气、友谊、爱心、纯真、诚实这些,然而现在的动漫已经很少看到这种热血番了,能和小时候有同样感觉的大概就是排球少年了吧。
看完了哆啦A梦·大雄的金银岛,这部动画片其实非常契合青少年的世界观,每个男孩子都有冒险梦吧,而且哆啦A梦系列动画一直有的想象力、加上亲情,其实非常棒,所以越来越不相信豆瓣的评分,用成年人所谓高评分一定要有高内涵去打分,对于某些题材并不是适用的。
超级喜欢哆啦A梦但是这部太没创意了,前四分之一几乎照搬1998年的哆啦A梦南海大冒险(豆瓣7.9),结局过于俗套,毫无悬念的亲情牌。个人感觉对于小朋友们来说问题不大,也许更容易让他们看懂,但是我(95后)感觉剧情实在是过于简单,不够精彩。
我是哆啦A梦的忠实粉丝,个人认为哆啦A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动画所创造的梦幻世界(深海、太空、南极、地下、未来世界等)以及在其中发生的奇特的冒险,观众的代入感绝对是影片成功的保证。
此外,哆啦A梦的世界观要求电影的背景一定要是与现实世界没有交集的世界,不管发生什么,不论对手多么奇怪,哆啦A梦他们的冒险经历都不能让现实世界的人发现。这也是藤子不二雄先生的原则。
综上所述,这部影片没能塑造出一个天马行空的奇幻世界,不注重冒险,打亲情牌,打情怀牌,我认为这部影片并不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