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艺  »  燃烧的月亮
632人已评分
较差
3.0

主演:未知

类型:真人秀大陆综艺综艺导演:未知 状态:更新至20250116 年份:2024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豆瓣ID:36573702热度:1186 ℃ 时间:2025-01-16 18:05:28

简介:详情自不同职业不同人生阶段的女性,将在《燃烧的月亮》中接手万亩牧场,感受大自然的四季变迁,记录真实,感受真实...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自不同职业不同人生阶段的女性,将在《燃烧的月亮》中接手万亩牧场,感受大自然的四季变迁,记录真实,感受真实
  • 头像
    荡起双桨

    1、你要吃女性红利,要写女性困境,那就别选208w,你但凡选十个正儿八经的素人,你节目差评少一半,围绕十个女素人逃离职场拥抱自然的故事,去深究职场和女性的困境,这不是现在的大热门话题,能吸引一大批非种地的女粉,不比你这没苦硬吃还要蹭种地的剧本好多了

    2、不尊重生命,死了五只羊、熬夜折磨羊,不是这几个女生的错,是你们节目组对生命没有一点的尊重,观众不是傻子,这种弱智剧本有必要吗?

    3、选人大毛病,你选种地都知道要选情绪稳定的,里面有个女生我是真的相信了她霸凌咖的传闻,还有努不努力干活真的很明显,除了一个短发女生不错,性格有趣干活利索,其他都很无趣

  • 头像
    冷眼看电视

    7月19日,《种地吧》官博发布了一则招新公告,却引发了滔天巨浪。

    当种田文成为现实,从一颗种子到“相信土地的力量”,《种地吧》的成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批劳动纪实节目的创意来源,特别是“十个勤天”,也早已成为观众心头的“白月光”。

    但从后陡门回到现实,“十个勤天”的未来已经不仅仅只与土地有关,换角风波引起全网争议。

    在如此混乱的情况下,爱奇艺推出内容极度相似的《燃烧的月亮》,虽然是全女阵容,可几乎是复刻《种地吧》的设定,但更让冷眼奇怪的是,借着《种地吧》的噱头,《燃烧的月亮》本应有很高的讨论度,但目前来看,不论是好评还是差评,这个节目都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甚至可以说是“无人问津”的状态。

    那冷眼就先起个头,理性探讨一下《燃烧的月亮》究竟做的怎么样。

    翻版

    为什么说《燃烧的月亮》是性转版《种地吧》?

    先看《燃烧的月亮》自己在豆瓣上的介绍:来自不同职业不同人生阶段的女性,将在《燃烧的月亮》中接手万亩牧场,感受大自然的四季变迁,记录真实,感受真实。

    翻译过来,就是邀请12位年轻女性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接手牧场,用放牛放羊养活自己。

    听起来非常浪漫,一群在现实生活挣扎的年轻女性抛开焦虑和烦恼,埋头到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策马奔腾,放牛放羊,看太阳东升西落,是当下观众会喜欢的题材。

    但从第一期相当破败和艰难的开局,冷眼就发现它无限接近《种地吧》。

    熟悉的大通铺,但一间房是折断的、中空的炕头,连躺人的功能都不具备,另外一间房,炕虽然平整,但上面摆满了杂物,完全无法正常居住。隔壁的仓库也是如此,到处都是垃圾和杂物,一看就是节目组直接借过来的,没有进行任何的改造。

    十几个姑娘穿过大风,摇摇晃晃地走进屋子里,还没歇下脚,就开始打扫和整理,因为她们没有什么适应的时间,第二天就要喂马、赶牛,开始操持几乎陌生的牧场生活。

    节目一开始,刘芯羽和吴玉晓就面临赶牛的问题,在不懂得如何引导,不懂得骑马放牧的情况下,几乎从天亮走到天黑,两个女孩才将偷跑的牛赶到家门口,吴玉晓更是忍不住崩溃大哭。《燃烧的月亮》就是用这样一次漫长的赶牛开启了草原的故事。

    但相似的故事由头和叙事逻辑也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种地吧》。

    一样是家徒四壁的房子,一样是急需修整的土地,一样是双眼懵懂的年轻小白,一样是手忙脚乱的开局……只有全女群体和草原放牧做出了差异点。

    而仔细一对比,种植对放牧,土地对草原,勤天对月亮,有网友说《燃烧的月亮》是《种地吧》翻版,当然也毫不意外。

    动机

    两档节目拿出来,不可避免地会进行比较,但从目前看来,《燃烧的月亮》的关注度远远比不上当时的《种地吧》,除了在设定上没有新鲜感,冷眼觉得,节目故事动机的弱化,也让《燃烧的月亮》缺少一个必须要看的理由。

    首先来谈谈女性话题。

    节目以女性力量做出差异,冷眼当然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特别是这样一个需要智慧和力量的故事,女性的敏锐和共情,与动物的相处,一定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但对于这群女孩“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到底是为自己这个人还是为放牧这件事,节目并没有交代清楚。

    先导片中,女孩们有互联网行业的都市白领,有职业模特、音乐人这样的光鲜亮丽的职业,也有面包店店主这样的自由职业,但她们都有着女性的种种焦虑,裁员危机、年龄焦虑、不被肯定……

    但问题是,这些特质与草原放牧有什么关系呢?

    像在话剧院就职的演员,为什么要抛开已有的稳定和前景而选择草原放牧?换一种生活方式?看看自己别的可能性?要证明自己?这些答案都不够具体。

    抛开这些大而空的理由,她们为什么要来到草原,或许只有作为前职业模特的张歆梦和被裁员的荆唱提到了关键。

    “已经瘦到了100斤,却仍旧因为有胸有屁股而不被接受”,“自己去谈甲方、跑工地,却因为反抗‘性骚扰’而被裁员”,被看作是纤细、孱弱、商品化的女性,因为要证明自己,而来到了草原,这才是《燃烧的月亮》最应该挖掘的故事动机。

    但可惜的是,节目对这一点蜻蜓点水般地带过,不够深入,所以一开始女孩们就缺乏亮点。

    其次,我们来聊聊放牧这件事。

    《种地吧》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双抢。

    “双抢”是和老天抢时间,10天后就要下雪,因此种地少年们需要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抢收水稻,抢种小麦,如果春节前小麦播不下去,《种地吧》也就进行不下去了。

    而《燃烧的月亮》完全没有这样一个动机,导演组给到的只是一个KPI:要在180天内把牛羊的体重从两万斤养到六万五千斤,才能获得提成与分红。

    看起来似乎都是目标,但意义却完全不同。

    《种地吧》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和老天抢时间,和土地作斗争,有着强烈的“人”的力量,包括后续的种地故事乃至开公司,都是少年们自发为自己而做的事情,土地和他们有联结,有归属感。

    《燃烧的月亮》更像是为别人做嫁衣。

    牧场属于爷爷奶奶,牛羊马也属于爷爷奶奶,她们知道自己只在这里呆100多天的时间,而她们的努力,将牛羊马养肥,也只是为了能更好地卖出去,因此她们像是“义工”,通过干活换取在草原上的生活,最终还是要离开。

    《燃烧的月亮》没有让女孩们和草原建立起强有力的联系,自然也缺少动人的感染力。

    收获

    也正因为如此,《燃烧的月亮》没有呈现出这类节目应有的“收获感”。

    最显著的一点就是“看得累”。

    像是《种地吧》,一开始用压着剪的方式刻意放慢节奏,因此虽然开局就面临“双抢”,但节目还是用大量的篇幅交代种地的缘起,让观众能更好地进入到种地的故事。

    但到了《燃烧的月亮》这里,节目组好像一直在不停追逐什么,一期一个任务,且每一个任务都有着庞大的KPI。

    第一期,女孩们刚到牧场,还来不及适应草原生活,就要赶着放牛,但简陋的围栏让牛儿们一次次地“越狱”,每一天早上都是发现牛不见了,然后花一天时间把牛赶回棚里,继续周而复始直到修缮好围栏,而放牛的事情还没熟练,一千多只羊又包围了牧场。

    第二期,女孩们不得不既要忙着放牛和放羊,又要一遍又一遍地挠羊绒完成规定的20斤KPI,甚至又因为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在抓羊的过程中挤死了几只羊,直接导致女孩们崩溃大哭。

    第三期,挠羊绒刚结束,又要在4天的时间里为600多只羊剪羊毛,女孩们甚至在最后一天为了完成剩下一半的KPI,不吃不喝剪了300多只羊……

    节目才进行到第四期,女孩们就肉眼可见地疲惫,也累到没有功夫说话,而观众们在节目中看到的也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赶牛羊,一遍又一遍地薅羊毛,这份工作的乐趣和女孩们之间的互动,甚至草原的美丽与壮阔,都在过于繁杂的劳动中错失。

    而更糟糕的是,因为女孩们无暇去感受足够治愈的牧场生活,节目也缺少了“养成与陪伴感”。

    对于这类劳动纪实类节目,其实最重要地就是给予观众“陪伴感”,让观众们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留有一丝思绪放飞在土地或草原,《种地吧》的成功就在于,观众们可以看着“十个勤天”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和探索,看到一颗种子长成粮食的过程和兴奋,看到从一块土地到一片商业版图的想象和未来。

    但《燃烧的月亮》不管是在“事”还是在“人”上,都没有让观众留有牵绊。

    一方面,放牧不同于种植,种地是一件可以看到结果的事情,从发芽到结果,它每一步的成长都是具象的,有迹可循的,而且不同的农作物种植方式也完全不一样,观众看节目的过程中充满新鲜感。

    而放牧是一件耐得住寂寞的事情,几乎是几年如一日的赶牛赶羊,喂食剪毛,只有动物们长膘或者繁殖的时候才会有那么一点成就感,而放在节目中就更加被稀释。

    除此之外,《燃烧的月亮》对畜牧业的聚焦也不是从无到有的“白手起家”,而是在已有牧民打点好一切的基础上去帮忙,主打一个体验式经营,这和以前的田园牧歌式节目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更苦了点。

    所以观众也不会在放牧的过程中产生过多的“养成感”,更难以像《种地吧》一样产生连锁的种植效应,它更多地是展现了草原真实的一面,但仅此而已。

    另一方面,这些女孩们也让观众“记不住”。

    《种地吧》会更强调用具体的事来描绘出少年的性格,比如第一期割水稻的时候赵小童损坏了收割机,节目组就将镜头对准了赵小童和收割机师傅之间的冲突和沉默,细致地呈现出少年敏感、自尊、倔强的样子,不完美,但却真实动人。

    《燃烧的月亮》却没有看到如此勾勒人物的段落,因为节奏赶,所以节目的重点基本放在放牧这件事上,对人物的叙事也是一直在跳,女孩们的言语和行为都是为放牧这件事做解释和补充,更像是一个“工具人”的角色,我们看不到多少对某个人物记忆深刻的瞬间。

    叙事的分散让观众无法把目光聚焦在某一个人身上,人物的特质没有被挖掘出来,因此到了第四期,观众们还是很难将12个女孩逐一分辨出来,自然也感受不到人物本身的魅力。

    因此,节目好像一直在“诉苦”,却给不到观众想要的“治愈”,自然也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吸引力。

    整体来看,《燃烧的月亮》确实是一档有野心也有诚意的节目,借草原表达真实有力的女性力量,不矫揉造作,不以美丽掩饰柔弱,特别是在辽阔的草原之上,磅礴与包容的力量与女性相得益彰,生命力尤其张扬。

    冷眼也毫不怀疑女孩们的真诚,能够忍受塌了的炕头、无处下脚的房间,拥挤着睡在地板上的逼仄,还有放牧的奔波和疲惫,照顾动物的肮脏和辛苦,对生命的忐忑与负责,本身就是一种坚韧和顽强。

    但是冷眼也不得不泼一盆冷水。

    珠玉在前,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本就不易,更何况大家心中都早有一种对相似内容不待见的默契,因此《燃烧的月亮》只是一味的照搬模式和设定绝对无法持续,必须要想出新的故事才行。至少目前看来,冷眼并没有看到女版《燃烧的月亮》和男版《种地吧》在内核上究竟哪里不同。

    毕竟,没苦硬吃的套路早已无法洗脑观众了。

  • 头像
    豆友8j0-mexGhI

    节目处处透漏着复制粘贴,爱奇艺是真要在打造202啊,一帮说是海选的素人,其实一个个都是想要红的糊咖,还有节目组不背调吗,听说有80姐,这都能上节目,那被欺负的孩子多惨啊,其他人看到咋想,80也没事,也会事业一帆风顺,恶心极了,根本没有体现出女性的力量,还有节目没苦硬吃,正常拍摄牧民不行吗,非得没苦硬吃,非得处处抄袭,有病一样,真的恶心极了

  • 头像
    vermouth

    刷到月亮的吐槽,去看了……对节目设计有几点感想:

    1.过度强调女性的职场困境,并非广泛问题,节目介绍词“强大与温柔并存”,标签化刻板化女性来营销。看不到女性和畜牧业的冲突和关联。

    2.对于畜牧业180天周期确实太短,节目设计也不是从零开始,可展现的内容太少。

    3.畜牧业涉及生命就决定了它的特殊性。对于牧民来说,每头牛羊都是重要资产,羊孕期5个月,牛7个月以上,然而节目设计对风险处理的缺失,造成死亡,缺乏对生命敬畏。羊踩踏死和牛生产难产的画面未后期处理,并非每个人都能接受如此冲击的画面,这也是觉得节目用生命来营销的原因。

    4.节目还是“原始”放牧模式,希望看到更多畜牧业现代化,像无人机放牧、定位项圈、智能监控、生态牧场之类。

    目前4期节目结束,只是看到辛苦和困难,还有生命的逝去,除此之外,看不到节目想表达什么。希望节目组好好讲好女孩和畜牧业的故事。

  • 头像
    颜兮和

    第一次看的时候写的标题——《年度最糟心综艺,越看越糟心!》

    ——不针对这些女孩子,单纯说节目

    首先想说的是这篇评论没有掺杂禾伙人对白月光的执念!没有!在我这里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确实是相对公正的个人真实观感!而且我本身也是有些女权主义的,所以也不会有什么性别方面的差别对待。

    只不过因为有《种地吧》珠玉在前,这些后来的类似节目免不了是要被比较的,所以会注意到和《种地吧》的区别。所以先说说和前者的对比:比如这部综艺在先导片里出现的什么“牧场承包给这些女孩”“自负盈亏”“抽成10%”“类似村长一样的牧场主人大爷”……这些——不是原话,是我凭印象想到的点——这些点和种地吧在后陡门承包土地自负盈亏真的不是照搬过来的套路吗?还有 好好的屋子里白墙、瓷砖地板、设施齐全,偏偏有个烂得很整齐的炕,第一天赶完牛锁好的门第二天早上牛出去之前就已经大开了,还刚好有一只小羊是被母羊不要的,这些很难不认为是节目组刻意安排的。其他暂时没注意到,欢迎看到帖子的大家补充。

    然后说说节目观感:

    首先,这些姐妹,分开看,每个我都觉得很棒,但是聚在一起,聚在这个节目,有种无组织无纪律盲目瞎干的感觉!

    开会就是聚众忏悔。不总结不计划一睁眼就是问题,然后吵吵嚷嚷地开始干,也不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比如羊群踩踏事件,一个棚里站了五六个人,居然没有一个人发现有问题——注意“居然没有一个人”,哪怕有一个人想到有点问题我都不会看着糟心)

    看了两期了,放牛放羊剪羊毛……每一个“任务”都有问题发生,但是关键是她们在这里的生活过了十几二十几天了,居然没有一件事有一个人能站出来说“我们哪哪做的不太对劲”“xx问题发生的原因在哪”没有一个人去反思去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怎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者怎么更好地解决问题?

    她们干的所有事情,给我的感觉就是单纯为了完成当时的一个目的去做的,导演组安排任务,让干啥就干啥——就只干啥!比如赶牛,就单纯赶牛,就一种单纯完成任务就够了的感觉,没有思考说“这些牛怎么就出来了?只是因为门没关没绑紧吗?”“怎么避免之后不会发生同样的问题?”“要不要去查看一些书籍、或者网络视频、或者网上搜一下、或者去隔壁牧场,去看一看学一学当地的牧民他们是怎么做的?”“她们这些人要不要分工?要不要轮班做某件事?”“可不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去更好地处理问题呢”(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会用工具呀!)……

    反正目前的情节让我看着很着很糟心,一点也不治愈,人脸也看不清,画面也广的很,节奏也一阵一阵的,不生活化,顾头不顾尾的,(看她们剪羊毛还要担心牛们还赶不赶,马们还喂不喂)……

    从开始看,我感到我的表情一直是一种吃了苍蝇的样子????

    ——写于2024.8.31凌晨2点多

    ------------分割线------------

    2024.9.8 晚上来更新一下:

    今天无聊,又往后看了两期,从第四期开始突然觉得好看了!

    但是剪辑的时间线好乱,镜头也乱乱的,看完五期了还没把人认全,感觉有几个都没有什么镜头。剪辑真的很烂!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