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影片没有《百万美元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 2004)那般残忍,没有结束于阿娟丢下狮头、走入晨起劳碌的众生的那一刻,而是为观众们准备了一个重燃斗志、扬眉吐气的第三幕,甚至让阿娟向那号称不可越过的擎天柱发起挑战:“你相信奇迹吗?”在为这种非凡的孤勇而动容之余,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阿娟的真实身体仍旧跌入了水中,跌入了现实的无底深渊之中,而被送上高处的,唯有那被寄托了奇迹的夙愿的狮头而已。那么到头来,这一切都只是身处命运洪流之中的渺小之人,所做出的螳臂当车一般的倔强之姿吗?创作者深知,舞狮的“变身”无论让人感觉多么振奋和鼓舞,终归也只是象征而非现实,它所能留下的最好的结果,不过是定格为工人宿舍墙壁上的几张旧照片。
异见者可以是一个电影自媒体、一个字幕翻译组、一本电子刊物、一个影迷小社群,但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通过写作、翻译、电影创作和其它方式持续输出鲜明的观点和立场的迷影组织。异见者否定既成的榜单、奖项、导演万神殿和对电影史的学术共识的权威性,坚持电影的价值需要在个体的不断重估中体现。异见者拒绝全面、客观、折中的观点,选择用激烈的辩护和反对来打开讨论的空间。异见者珍视真诚的冒犯甚于虚假的礼貌,看重批判的责任甚于赞美的权利。异见者不承认观看者和创作者、普通人和专业人士之间的等级制;没有别人可以替我们决定电影是什么,我们的电影观只能由自己定义。 n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作为《雄狮少年2》核心的意象,每当野草在台词和写意的画面中浮现,都不难使人想到鲁迅当年力透纸背的文字。连带着「草根精神」,这个今朝在公共语境下有些黯淡、落伍的词也再度被提起,倏而擦亮了观众内心的火花。
三年前,根植于岭南水土的《雄狮少年》,自点映以来收获各路好评,让人欣喜看到国产动画冲破「古典神话IP」的桎梏后,仍可以现实主义为轴,呈上不同以往的菜式。当中糅合的传统文化失落、留守儿童、农民工等议题,更是让许多像男主阿娟这样的「无名之辈」,有了在内地银幕上发声的机会。
尽管因人物造型、眼距等引发的「辱华」论战,《雄狮少年》第一部的票房最终定格于2.5亿,略低于业界预期,但在这三年间,雄狮腾跃、顽强不屈的气节仍在民间流转,人们对续作的期待也跟着涨高。不过,当新作从广东迁至上海,且「舞狮」元素减少,代之以「格斗」,看客难免担心影片会否变得水土不服,透出些膈应的别扭感。
看完成片后,方才意识到片名中的「雄狮」并未从镜头里抹去。相反,它从一门标志性的传统技艺,进化成了开放的精神性象征,和「野草」互为补笔,圆满了整部影片的价值落点:哪怕身在草莽江湖,你也可以做一头驰骋的狮,目光炯烁如火焰,发出不甘命运的咆哮。
上海折叠
将《雄狮少年2》和前脚刚上映的《好东西》放在一块儿,很容易嗅到一种时间线收束的恍然。不仅因为三年前的此时,《雄狮少年》同期撞上《爱情神话》,且作为后者平行篇的《好东西》恰好和《雄狮少年2》形同硬币的两面,勾勒出了上海这座大都会参差的群落生态。
诚然,对照的初衷并非在二者间决出高下,因为每部影片所关注的人群,必先以创作者各自最切实的生活经验、视角为基准。如果说《好东西》中展现的上海更契合于大众印象里的摩登、先进,《雄狮少年2》则弥漫着粗粝的写实意味。影片续接第一部彩蛋的内容,阿娟受老家工友启发,带着阿猫和阿狗勇闯上海滩,边打零工边设法筹足给父亲治病的钱。
略意外的是,续集的时空降落在了2009年,世博前夕,陆家嘴的「三件套」还未落成。当主角一行人回到住处时,越过逼仄而杂乱的弄堂,可以看到东方明珠高耸的剪影,视觉上的落差让外来劳动者的处境一目了然。同理还有五平米的出租屋、不锈钢饭盒里的方便面、桌角的李白诗集……通过这些符号的拼嵌,影片高效而利落地诠释了底层的挣扎和苦中作乐。
和前作一样,为了让整个故事更具现实感,讲求地域性的风味,主创结合采风和旧照素材,还原了多个上海经典的地标,除了东方明珠,还有城隍庙、外白渡桥等等。其中较为特殊的是锦江乐园的摩天轮(近年多次被传要停运),在迪士尼引进前,这里承载了许多人难忘的童年记忆,在片中亦如同「梦境」加载的装置。当摩天轮亮灯、从高处俯瞰时,是普通人离脚底下的钢筋混凝土最近也最远的时刻。
与其在空间运用上构成对照的,是阿娟练拳的荒地。作为见证了「求真拳馆」崛起和没落的遗产,这片野草没膝、布满足印的练武场毗邻学校废址,乃城市化进程里一小块供人专注和沉下心的飞地。影片后段,正当阿娟一行人在此庆祝格斗赛晋级时,施工队突然到来,预示着人物的命运失去了锚点,重回到流沙般的动荡不宁。
这种从喜到悲的跨越,师承了前作对周星驰喜剧风格的化用。至于教阿娟打拳的「张瓦特」,也是个如「咸鱼强」那般窝囊、被现实狠揍到浑噩度日的长辈形象。不过,若留心观察,便能发现续作贫嘴挠人的手段有所收敛,少了「咸鱼脚」这类强行无厘头、夸张的设定,且对笑料的调配不乏巧思。
譬如阿娟初登格斗擂台时主办方安排的哀乐,解说员的「反向毒奶」,还有张瓦特因分不清盐和糖,做出把顾客吓跑的黑暗料理——这一细节既有喜剧效果,也铺垫了其被肖张扬打坏眼睛的陈年往事。透过对不同语气的平衡和掌控,影片得以充分打通叙事节奏,捕捉到市井小民生活里颠簸的戏剧性。
另一个明显致敬周氏喜剧的「彩蛋」,是对「四大金刚」的塑造。这个当年叱咤一方的组合今离散各地,除了张瓦特,剩下的仨人也都大隐隐于市,改行做起了卖猪肉、拔火罐、变戏法的营生。在连环漫画式的人物外,影片不忘添上些务实的点缀,如操着口沪语的房东太太,和嫉妒阿娟成名,在招工时陷害背刺的工友……他们化身为背景的血肉,将城市里那些充满着算计和人情冷暖的角落扒开来,袒露在观众面前。
人生何处无擂台
放着好好的「舞」狮不拍,干嘛拍起了「武」术?想必不少人走进影院前,脑子里都装着这个疑问。
导演孙海鹏给出的解释是:「武术跟舞狮是一体的,舞狮缺了武术实际上是不完整的状态。比如我们小时候看的《黄飞鸿》,除了舞狮还有功夫。」将续作的重心挪至武术,刚好弥补了此前的遗憾。
落到文化意义上,这是种相对正统、可考的说法。而从电影的叙事张力和观赏性出发,可以得出另外两条解读的路径,一是格斗项目天然的视觉冲击力,对参赛者体能极限的试探和开发,二是传统「武术」内蕴的超越性人文精神。
先说到格斗,这项推崇竞技性、规则和要领复杂的运动与其背后扩张的财阀势力,在片中是导致传统武术式微的死对头。小雨和张瓦特协助阿娟参加 「格斗之夜」,对其展开三个月的魔鬼训练,更多揣的是私心,想保住拳馆,同时让老祖宗的手艺适应和融入现代,找到起死回生之法。
如要「格斗」将其粗略地和「拳击」划上等号,国内外近些年可以列出一长串和《雄狮少年2》撞题的作品。拳击题材的电影之所以屡拍不爽。除了比赛的快节奏、高强度能轻松调动起观众的知觉和情绪,也在于相较其他运动,打拳有着更鲜明和疼痛的底层属性。问鼎今年国内票房冠军的《热辣滚烫》,便是一个绝好的他例。
在这类电影中,主人公用血与汗织就的,通常无关标签式的励志、热血。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目的,甚至远非赢得世俗的嘉许和认可,而是以肉身野蛮的碰撞从泥沼中逃脱,完成和命运的对赌,所以阿娟才说:「打拳可能是(我)最公平的机会。」
穷苦打工仔走上格斗场为父治病,这样一个尖锐、元素堆满的设定,不仅会让人想到前些年的社会热点,且拿捏的力度稍没找准,就会滑向猎奇的小报标题和廉价「苦难叙事」,就像近来多部打着现实主义旗号的国产片所做的那样。
为了避免潜在的道德争议,主创是如何做的?答案是裁去冗余的旁枝,转而发挥出动画媒介的优势,侧重在身体能量的冲动和爆发上。影片中每帧格斗的分镜,皆是在真人实拍的基础上渲染而成。从汗水、肌肉到毛发的质感,做工都颇为精细和逼真。
同样值得说道的,还有动作戏构建的逻辑。三场主要的比赛(巴西战舞-泰拳-露天对决)在层次上不断渐进、累积成最终的爆发。而以醒狮的步形和脚法为代表,传统武术的精髓也同步渗透在了格斗技艺中。
到了揭穿反派打假拳的重场戏,擂台仿佛甩掉物理障壁,容天地于方寸间,挂满枝头的上海市花白玉兰渐次吐蕊、盛放成木棉花。这种意境悠长的演出,扣回了前作结尾阿娟纵身跃向擎天柱的画面,且更具超现实色彩。至此,影片成功铸就了一个呛俗又热烈的武林世界。
所谓「武林」,并非片中被权贵奉作生意经的格斗之夜,也绝不是以此为缩影,投射出的整个现代丛林社会。更多时候,它关乎着凝结在传统功夫的一招一式里、那种底层特有的蓬勃生命力。
关于这种生命力的表述,不止局限在主角身上。在高潮的闪回片段里,可以看到「四大金刚」用口音浓重的方言,将自己的绝学传授给阿娟。在后者用肘击完成反杀时,蒙太奇带过一张张配角的脸和砖缝里挤出的野草。「武林」的词义在此得到了扩写:正是无数个默默扎根、打拼的外乡人,在城市躁动的欲望之下,唤回了失落的精神岛屿。
所谓「求真」
如何理解《雄狮少年2》在风格定调上与前作的区别?不妨将第一部想成书法里的行书,墨痕迅疾而流畅,涌动着泥土的气息,续作则多了些行楷的端正。
这种端正,集中体现在剧本打磨的完成度上。影片中设计了许多有意思的对仗,譬如以和面跟包馅作喻,说明练拳的秘法;用被豢养的热带鱼、精心修剪的人造植物来影射背靠金主boss打假拳的肖张扬;将「野草深处有什么」的悬念烘托至最后一刻,再淋漓抖开。除了这些较显眼的机关,还有一条穿插紧贴的暗线,就是拳馆的名号「求真」。
这有如禅宗譬喻的两个字,在阿娟最初登上擂台时,指的是战胜具体的敌人,帮家里承担负累。若遵照通俗的类型化路线,他会在几度跌绊后迎来期待中「艰难的胜利」。然而影片却在此笔锋一转,用反逆袭的姿态写了出网暴戏。
「骗子」「丑人多作怪」……溢出屏幕的诋毁和造谣,既是对三年前那场骂战的回击,也复现了大众再熟悉不过的日常。在这个舆论被操纵、碎片化观点充斥的世界里,没人在乎真相。阿娟被「除名」后重返擂台,为的不再是赚奖金,而是争一口气,替自己和朋友讨回公道。
很多人诟病的点,在于第一部的阿娟还是个全身心热爱舞狮的精神小伙,有着浓郁的日漫「燃」系主人公特质,到了续集中却变得动机拧巴,在每个节点都像是被摁头推着上的擂台。
私以为,这种主流预期和角色心理之间的错位,恰说明了影片潜意识里对「真实感」的强调。毕竟阿娟不是陈真、叶问和霍元甲这样的精武英豪,对他而言,比起重振传统文化、民族自强一类宽泛的意识形态话术,更要紧的是温饱和尊严,是反复问出口的「蹭吃蹭住」,和安慰同伴的「至少这三个月房租不用愁了」。借由生活化的对白,角色的心理起伏和纠缠被刻画得颇令人动容。
忠于「求真」二字的,还有那个良心女调查记者。她的助攻似有「机械降神」之嫌,更多却是在提醒着我们早已远去、未被后真相冲刷的纯朴年代,和着老款诺基亚、闪动的QQ聊天框、超女标牌等元素一道,共同组装成梦核式的絮语,钩沉起了飞扬的时代精神和集体氛围。
只可惜,个人的力量和信念再深刻,也难抵周遭刺耳、攻击性的声音。结尾新的赞助方说:「清者自清,时间会证明一切。」奈何,15年后的环境并没有好转,一切都在加速崩坏陨落。选择在此时塑造「雄狮」这个图腾,寄寓「草笼藏狮」的态度,无疑更能催人振奋,提供慰藉和压力释放的出口。
需要承认,在高水准的工业成色和讲故事的用心之下,影片也有些可待商榷的短板。如两首原创的rap,尽管歌词颇有些辛辣的江湖气,但仍显得出戏,远逊于第一部对《道山靓仔》《莫欺少年穷》等本土金曲的运用。还有末段的编排一气呵成,跟前作中「天台舞狮」这个前置的小高潮相比,略丢了些灵感偶得和泥泞里滚打的惊艳。
不过,放在当前国产动画乃至全球动画电影的续作里,它仍旧属于市场上最稀缺的那类优品:在延用基本设定和框架的同时,对主题内核做出有效的升级,而非困在原地打转,沦为一具干瘪的艳尸。
据称《雄狮少年3》将回到广东,围绕赛龙舟运动展开。届时这一声狮吼又将激起怎样的浪花和回响,委实值得期待。但我也希望,银幕之外的「阿娟」们能多交些好运,不用非得磨坏「筋骨皮」,哪怕只略施些巧力,都能将窒闷的生活撕开一道裂缝。
这道裂缝看似不起眼,却能筛出杂质,留下对「真」的渴求。而只要我们愿去直面世间不公的黑暗,所有的相信和坚持,就断不会衹是昙花泡影。
时隔3年,我还能清楚地记得看完《雄狮少年》之后的那种兴奋感,乡村少年不服输的劲头感染了无数观众,毛不易一句“无名的人啊”也唱哭了很多人的眼泪。看完《雄狮少年2》之后,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甚至,比3年前令人振奋。
上一部的结尾,阿娟走出家乡,来到大城市上海,但想象中的爽文叙事并未出现,他在上海的生活依旧过得磕磕绊绊,蜗居在小屋子里,打工拿不到钱,父亲的病没有好转,上海繁华依旧,但与这小小的少年并无太大关系。
如何破局,是阿娟首要解决的问题。来自乡村的少年,没有背景没有关系,唯有赤诚与热切。他本来是去求真武馆要工资的,但看到女孩儿被欺负,总忍不住出手相助,于是舞狮的底子被人慧眼识珠,他冲着小雨和张瓦特的期待,也冲着包吃包住的待遇,开始练习格斗。
阿娟是什么样的人?看起来似乎个性绵软,他鲜少与人争论,经常是别人说如何就如何,也受过很多不该受的委屈。
但其实呢?他是个外柔内刚的少年,阿娟很清楚自己要什么,要怎么做,小雨有困难,工资他不急着要,但小雨有危险,该出手时就出手;他不懂格斗,也不懂打格斗有多难,但他知道,好好练、坚持练,是当下改善近况的唯一办法。
所以他从未言苦,也从不说放弃,张瓦特说怎么练就怎么练,张瓦特说该出手,他绝不迟疑。这是这个人物最有魅力的地方,他有少年心性,也有成人智慧。他是三人组中性格最内敛的那个,但我们都知道,他是所有友谊的基础。
电影拍到第二部,技术塑造已经到了令人叫绝的程度。不论是对城市的刻画、还是对街景的描绘,都到了分毫毕现的地步。动画电影的1.0时代是在用技术塑造超凡,而雄狮少年所代表的2.0时代则是在用技术塑造平凡。废弃的工地、随风摇曳的野草,那些生活中常见的景色被生动地搬上了大银幕,和阿娟一样,作为观众的我也被紧紧地融进进了训练的场景之中。
而“生于野草 活成雄狮”是这一部的核心灵魂,不仅代表着阿娟的身份转换,其实更预示着他在擂台上的一记绝杀。
作为完全不懂格斗、不懂武术招式的人,《雄狮少年2》在动作设计上的用心,也令我能够迅速get到传统武术在格斗实战中的魅力,那些玄妙的理论与深厚的底蕴居然被一部动画电影以影像的方式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以柔克刚、连消带打、见招拆招”这些概念性的理论在影片中被实体化,阿娟在张瓦特等几位师傅的指导之下,真的将概念与招数结合在了一起,他如野草一般,扎根土壤,随风摇摆,在台上让对手捉摸不透,看似要输,却始终打不倒,直到他使出能完全放倒对手的最后一招。说实话,我本以为阿娟在与泰国拳手的比赛中必输,甚至还有可能断一条腿,结果那一击实在是漂亮,满场的观众都忍不住发出庆贺,影像带给人的振奋丝毫不亚于真实的比赛。
励志、燃、热血是影视作品常常凸显的主题,但如何将度把握在最精妙的部分是个难题,热血与固执是近义词,励志与狗血仅一线之隔。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雄狮少年系列IP的精神缘起,不服输、想要赢是少年底色,所以电影特意设置了野草这个意象,用来代指阿娟的内核:
他成长在不发达的乡村,与城市格格不入,更与金鑫格斗所代表的那种伪善精英大不相同,他就是随处可见的野草,长在郊野、长在砖隙,被人看轻,但依然顽强。「疾风知劲草」是他的意志底色,比「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自如还多一层顽强。
所以很难有观众看完这部电影不感动,因为这份表达太真诚太质朴了。就像“无名的人”这首歌之所以让无数观众落泪,是因为我们都能在阿娟的生活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都是弯腰往山上走的人,真诚、善良与奋斗是写在我们心中的基准,电影中阿娟、瓦特、小雨的真诚把这个基准再度清晰体现。我们的情绪被阿娟一行人牵动着,憋在心中的一口浊气,需要用他的一拳一脚来释放。
每个人都许愿阿娟不会被努力辜负,也许愿自己不会被努力辜负。真希望这个系列一直拍下去,只要鼓点响起,心中就会有雄狮觉醒。
文 / desin排版 /desi
封面图片©官方海报
全文约4500字 阅读需要11分钟
舞狮和格斗的区别是什么?孙海鹏用两部系列动画电影,两部看似换汤不换药、实则主题有着显著区别的首作和续集,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雄狮少年》(2021)中,对于广东乡下的留守少年阿娟来说,同名但不同命的女孩随手相赠的那颗狮头,就像飘落的木棉花或者树林深处的大佛一样,是对另一个世界、另一种命运的向往和祈愿。在这里,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舞狮,无疑代表着身处底层之人对“变身”的强烈渴望:戴上狮头,就可以“病猫变雄狮”,就可以不再是昔日软弱无能的自己,而能在飘逸威风的舞姿中成为神兽的化身,哪怕只是转瞬即逝的片刻。
但到了《雄狮少年2》(2024)里,当如今已是上海万千农民工一员的阿娟,迫于生计而参加格斗比赛时,不再有任何幻想的面具可供他躲藏,而且不仅如此,他必须比平常更加赤裸,将脆弱的肉体暴露在对手的拳脚和观众的目光中。与舞狮不同的是,格斗并不与现实成对立之势,相反,不妨说它正是现实的最残酷、最鲜血淋漓的一面的缩影。在舞狮表演的高桩上,阿娟得以从生活的压抑中短暂地出逃,而在格斗的擂台上,他却要加倍地承受击打,以另一种更直接、更具象化的方式迎接生活的重拳。
舞狮=梦想=奇迹
回看《雄狮少年》的前半部分,香港喜剧片式的浮夸是显而易见的:阿娟阿猫阿狗主角三人一个弱,一个丑,一个胖,曾经技艺高超的舞狮师傅现在成了怕老婆的咸鱼铺老板,还有肌肉男村霸和奸诈眼镜弟之类的配角——所有这些所谓的“小人物”,与其说再现了现实世界里的弱者和边缘人形象,不如说是从周星驰电影中走出来的脸谱化的谐星。“去广州参加舞狮大赛”这桩全然不切实际的梦想,正是在荒诞喜剧的语境下才能成立为一个激励事件,驱动起类同于《少林足球》(2001)或《新喜剧之王》(2019)的小人物追梦神话。
从这个角度,倒可以将影片的后半部分视为对前半部分的一次反写:父亲遭遇工地事故后,阿娟不得不进城务工以负担家中的开支,原本天真的喜剧进程被突降的困境所中断,而这一困境之沉重和普遍,不再是人们凭着一股无厘头的乐观劲就能对抗的。用不着村霸来踩坏狮头,“山路望不到头”的阶级现实就足以将阿娟彻底压垮,以至于忙里偷闲的练习都已是不能承受的奢侈,只能趁着高楼间一抹朝阳的时间向梦想作别。
当然,影片没有《百万美元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 2004)那般残忍,没有结束于阿娟丢下狮头、走入晨起劳碌的众生的那一刻,而是为观众们准备了一个重燃斗志、扬眉吐气的第三幕,甚至让阿娟向那号称不可越过的擎天柱发起挑战:“你相信奇迹吗?”在为这种非凡的孤勇而动容之余,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阿娟的真实身体仍旧跌入了水中,跌入了现实的无底深渊之中,而被送上高处的,唯有那被寄托了奇迹的夙愿的狮头而已。那么到头来,这一切都只是身处命运洪流之中的渺小之人,所做出的螳臂当车一般的倔强之姿吗?创作者深知,舞狮的“变身”无论让人感觉多么振奋和鼓舞,终归也只是象征而非现实,它所能留下的最好的结果,不过是定格为工人宿舍墙壁上的几张旧照片。
格斗=现实=规则
如果说《雄狮少年》的现实主义在于对神话的拆穿,在于书写一个奇迹的同时又揭示出奇迹的虚妄,那么作为其接续者,《雄狮少年2》的现实基调却是贯彻性的,从一开始就放弃了浪漫幻想的可能。不同于讲求写意的观赏性的舞狮或武术,格斗是一项实打实的竞技,一切均从击倒对手的实用主义出发,其所仰仗的优胜劣汰、以力服人的丛林法则,恐怕正与相互戕害的底层现实如出一辙。
因此,虽然影片和前作一样遵循“训练-比赛”的体育片类型公式,但人物动机却已大为改变:阿娟一行人抱着蹭吃蹭住的心态答应参赛,王朝雨和张瓦特急需奖金来拯救拳馆,传统武术圈想要在新时代重振荣光,金鑫俱乐部则暗箱操纵比赛以便垄断牟利——对上述所有人来说,格斗都不是作为(幻灭的或实现的)理想,而是作为利益角逐的现实擂台而存在。之于阿娟,舞狮源自“我也想像他们一样”的小人物大梦想,而格斗则是为了生存必须抓住的“最公平的机会”,一如现实之中各种选拔竞争的制度(教育、职场、市场……),尽管残酷,却也是阶层流动的唯一渠道。
从幻想出人头地的中二少年,到背负重担但信念未泯的青年民工,再到如今这个筋骨皮锤炼得愈发结实、心愿却收窄至仅限于生存的格斗选手,阿娟的每一次变化都令观众几乎要认不出他的样子。恍惚间,我们已随着他来到了一个没有梦也没有奇迹、只有输赢与存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唯一能做的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取胜;哪怕是在和前作类似的先抑后扬的第三幕中,角色们“争一口气”的目的也不再是僭越规则,而是要争得规则的公平。
那么,如果实力差距客观存在,如何才能取胜呢?一点点策略,外加超乎寻常的忍耐力。片中着重展现的三场格斗比赛,固然因动作设计和场面调度的高超而十分精彩,但绝不同于前作中舞狮表演那种抒情化的表现性,而是充满了拳拳到肉的疼痛感,引人揪心;但挨打归挨打,痛苦归痛苦,只要不被对方击倒,就有反败为胜的可能——尽管从事实上看,这可能性的存在与否仍属偶然,但在《雄狮少年2》中,偶然并不表现为被祈愿的奇迹,而是以坚持到底的苦熬为筹码换来的机遇,正如在影片高潮处,胜利花苞的开绽所伴随着的竟是近似骨头碎裂的声音。
类似的差异可见于两部电影对关键意象“雄狮”的处理。在前作中,雄狮现身于阿娟跳向擎天柱的一刹那;作为高桩舞狮核心动作的跳跃,在这里既对应鲤鱼跃龙门的奇迹,同时也是一种浪漫化的、自我献祭式的纵身。相反在本片中,雄狮被刻画为潜伏在野草之后伺机而动的捕猎者;而草根翻盘的全部要义便在于,斩不断、烧不尽,能藏能忍,牢牢扎根,如此一来,即便没有制定规则的权力和打破规则的奇迹,只靠一双手臂的肉与骨,滴水穿石的受击与回击,也能最终击碎腐败的石膏。
男性气概≠新规则
“雄狮”这一意象的性别化特征也提醒了我们,整个系列从根本上是围绕男性与男性气概而展开的。《雄狮少年》中所选择的小人物形象,几乎仅限于缺乏男性气概和社会地位的底层男性(屌丝青年和落魄中年男人),与阿娟同名的女角色则被塑造为一个更高阶层的欲望客体,由是,所谓的“病猫变雄狮”除了咸鱼翻身、底层逆袭的含义外,也意指着男性气概的赎回和重建,这两个过程一体两面地构成了角色追梦的动力。
《雄狮少年2》的题材从舞狮转向格斗,只会令这一点表现得更为强烈,因为在众多高危运动之中,综合格斗未必是最危险的(较之于赛车或各类极限运动),但绝对是最暴力的,它直接以身体的对抗和搏杀为核心,是展现男性气概的绝佳舞台。不出所料地,影片开始和结束于两次大男子主义的挑衅与决斗,主角的成败、公义的实现都一目了然地取决于男性气概的比拼。
这样的理念,与当下热映的另一部华语电影《好东西》(2024)中的女性主义精神相比,显然处于水火不容的两极。两部影片之间的比较绝不是毫无缘由的:可以说,从2021年12月,邵艺辉的前作《爱情神话》(2021)与《雄狮少年》的首集接连成为口碑票房上的黑马,到整整三年后的2024年末,它们的续作/平行篇巧合般地再度同期推出,邵艺辉与孙海鹏这两位新锐创作者及其作品,已经构成了20年代华语电影史上的一对现象级的互文。从各自的类型与性别气质的亲缘性出发,《好东西》以游刃有余的喜剧姿态呈现了一种崭新的、包容互助的女性关系和社群,而《雄狮少年2》则借格斗题材重回男性气概的斗兽场,上演一场压抑与热血,受侮与复仇的正邪循环。
考虑到影片中有关传统武术的情节线,《雄狮少年2》延续的也许是华语电影里的一条功夫片脉络,《黄飞鸿》(1991)和《叶问》(2008)的类型谱系,用拳头打出公义,用武力赢回尊严。然而,这种叙事逻辑也默许了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的规则,而这种规则正是阶级命运表象之下的父权制的核心意识形态,它规定了“病猫”与“雄狮”之间的区隔,规定了弱者只有蜕变为强者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与之相反的是,《好东西》尝试质疑并解构这种规则:在塑造了王铁梅这样一个榜样式的单亲妈妈的同时,影片也反思了女强人形象的内在规训,并将希望寄托于一个“新的游戏规则”取代旧有父权制铁律的未来,在这样的未来中,登台演出与台下鼓掌将被赋予以平等的价值,才华与勇气得到嘉奖,但脆弱和无能也同样能得到宽容。
受制于规则,还是超越规则?
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看,两部电影在意识形态“进步性”上的差距当然是悬殊的。但另一方面,《雄狮少年2》无法跳脱父权制规则,可能不只是影片层面的缺陷,而是折射出了现实本身就已然受困的桎梏。除了性别气质及其意识形态之外,《好东西》和《雄狮少年2》的语境之间还相隔着另一重难以弥合的巨大裂隙,即中产知识分子与底层体力劳动者之间的视差,就像两部影片都将故事背景设定为上海(又一个巧合),但却围绕两个群体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风貌,一者由邻近的Livehouse、酒吧、艺术展和老洋房组成,另一者则分散于狭窄的亭子间、夜市摊位、建筑工地与等待拆迁的地块之间。
归根结底,就当前的社会形势而言,从父权制中抽身离开也是一种有门槛的自由,一种只属于少数人的“好东西”:“小叶们”、“茉莉们”可以搞砸、可以放弃,是因为总会有朋友和亲人支持她们、替她们兜底,而“阿娟们”一旦在男性气概的厮杀中失败,就没有别的退路。那么,在摩天轮上,那被野草挡住而无法看清也不敢想象的未来,除了房子车子旅游这些物质条件之外,是否也包括了摆脱父权制的“新规则”,包括了那个病猫不必非得成为雄狮也能保有尊严的世界?而反过来,在开放包容、互帮互助的母系乌托邦的光明未来之外,是否也存在着一个更下沉的、更加为命运所缚的现实,在那里,苦难和矛盾已经如此深重剧烈,以至于不再有沟通与调和的余裕,而必须走到头破血流、你死我活的地步?
从《雄狮少年2》的2009年(北京奥运会后一年,上海世博会前一年,集体主义的尾声与全球化的高光)到《好东西》的后疫情时代,我们的世界见证了集体叙事愈发瓦解为若干互不重叠的同温层;在这一意义上,电影之间的对立只是对外部社会的忠实映现。共识屈指可数,争议成为常态,空气中弥漫着暴力的氛围,斗争与倾轧随处可见——两部包含网络暴力情节的影片在现实中各自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网暴,足以说明问题。
面对这样的现实,邵艺辉相信流行语和童话的模范作用能带人们脱离旧规则而解放想象力,孙海鹏则在承认规则本身难以撼动的前提下,渲染一出“逆天改命”的戏剧;二者的姿态何者更恰当、更能激励人心,很难简单地判断。《雄狮少年2》在男性化视角下对底层困境相对粗浅的堆叠,有多大代表性值得商榷;而《好东西》也未必就更加悬浮,毕竟比起前作所兜售的全然真空且刻奇的“上海神话”,此片中的诸多写作细节——街头齐唱的人们,王铁梅曾经的记者工作,不能被提及名字的女性——都体现出了创作者对更广阔的社会现实的更为精进的考察。
而这两部影片、两种姿态的坐标中点,或许正是年初春节档的《热辣滚烫》(2024):带着触达更普遍、更下沉的大众的野心,贾玲不惜以近乎真人秀的笨拙方式呈现瘦身蜕变的奇迹,在拳击场上为那些受尽屈辱和欺凌的老实人“赢一次”,但同时也没有陷入对强弱胜负的过分执着。全片最动人之处莫过于,尽管身材前后大幅变化,有了貌似凶狠的肌肉线条,但贾玲作为演员/角色的声音却依旧未变,带着极具特色的一点软弱和胆怯——我们知道这还是以前的那个她,没有因为变强而成为一头“雄狮”,也不必如此。
全文完
评分表
往期推荐
专访|向着共同的风景:《Underground》小田香专访
字幕翻译 - 38|罗伯特·克拉莫《出发地》
长评 | 框中之框
上周看完《雄狮少年2》,感觉还是挺不错的,于是写了篇影评夸了夸,然后一看评论区自然都是在嚼“眼睛”这事的,也不乏说我写的是软文。
我一想,还真是,夸得不彻底,骂得也不痛快,啥也不敢写,中庸至极,那不是软文是什么,于是这次我就写点硬的。
为啥有这么一写,就是因为气那些评论,我想着以《雄狮少年2》当前的舆论形式和票房走势,怕是和三年前一样不声不响就被年尾的炮竹声给盖过去了,如果这样的作品都必须承受这种步调一致的谩骂,都要戴这“有损国格”的帽子一回不够再戴一回,那可真算是某种耻辱。哪怕这电影最终真就不明不白被流言击垮,我觉得我也有必要捍卫一下自己喜欢的影片。
n毕竟,哪怕说破了天,《雄狮少年2》也绝对,绝对不是一部烂片。
n上周我的影评发布后,某个平台的评论区有不少回复,回复远比赞多,一看比例就知道是什么内容。但我还是一条一条都看下来,看看是哪里得罪了读者,或许是我一厢情愿觉得某些剧情很好,实际庸俗又拉胯得不行呢。
但是翻来翻去,我啥也没翻出什么,所有的差评,所有的,没有一个是针对我影评中谈论的任何观点的,唯一可能有点关系的大概就类似于“你讲的很好,但我不看”这种。
仿佛这些人就是点开了我的回答,我的影评,然后写下一条公式化的反驳,或是嘲讽一般。至于内容,谁关心呢。
评论的节奏很熟悉,就是那三板斧:“眯眯眼”,“宽眼距”,“唐氏儿”,这节奏和三年前一模一样,各种批评论调里用的图自然也是第一部《雄狮少年》里阿娟阿猫阿狗还不学无术时的模样,至于电影后面的精神小伙,或者《雄狮少年2》里面眼睛大了一圈的角色,没有人说,大概是不知道吧,仿佛只需预设立场,断章取义地攻击便就已经足够,哪管这电影实际是如何模样。
n我很快在我的评论区找出了两波人。
一波大概是看过电影的,基本都是一致好评,有几个提出了相比第一部的某些遗憾,但也并不影响总体好评的结论。
另一波人,大概真的没看过电影(哪怕是第一部)因为这些评论,除了「眼睛」之外,就再不知道别的了。
n我之前写吐槽,无论是《749局》,《小美人鱼》,《图兰朵之魔咒缘起》,再烂的片子,哪怕知道是烂片,我也会看了后然后一条一条去吐槽,因为你没有看过电影,只见宣传片,预告,海报或者屏摄,那终究是一叶障目。
如果真的看了《雄狮少年2》,哪怕如我这般喜欢的观众,苛刻一点也照旧可以提出一些可以看做槽点的内容:
最次也是主角开了挂的能力,学了几个月武术就打遍天下无敌手,这哪里是初学者的模样,分明是武学天才,未尝一败啊。
再者就是相比于第一部更类型僵化的演出,成熟但是却找不回第一部天台舞狮那种神之一笔的感触了。
吐槽音乐自然也是可以,这一部狂加rap,情绪填塞得过于饱满,比起第一部还是有些退步的。
哪怕把《雄狮少年2》最长的板子画面演出单拿出来,我也可以鸡蛋里挑骨头地说里面某某某镜头偷懒了。
n然而那些批评的言论与回答,并不会,也没有意愿去做这样的批驳,他们重复着:“眼睛”,“眼睛”,“眼睛”,所有夸赞影片的人都被打作“避重就轻的软文”,“你眼睛瞎了不代表我眼睛瞎了”,“祝你的全家都长这般模样”。
甚至我在知乎上看到个离谱的,拿了个《人兽杂交》的截图去和电影里的主角来比,这是何等的恶意啊。
n我意识到,这已经无关电影本身的质量了,完全成为了一种立场的交锋,一群人希望《雄狮少年2》去死。
为此,这舆论,这诋毁铺天盖地,足以淹没一切好评的声音,千篇一律,异口同声:“眼睛!!!”
这是他们唯一看到的,还是他们唯一想看到的,亦或这只是他们三年都没有更新手册话术上唯一的一句。
但这真的太不用心了啊,明明电影有那么多不完美,尽可以选择无数的,立体化的角度去攻击,但无数的人,异口同声,只见得眼睛,只讨论眼睛,只用眼距攻击。
大概,眼睛真的很重要吧。
nn因为在这个以「眼睛」为题预设的战场上,他们是无敌的。因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刘阿娟和小雨的眼睛
就是没有哪吒大n
也没有白娘子大
也没有李白杜甫高适大
你要拿出来迪士尼皮克斯的眼睛,那更是比不了
你说眼睛大了一点他们就说眼距宽。
哪怕把眼距眼睛都改了,他们还可以说第一部让他们吃屎,第二部不会再看了。
你瞧,一旦踏入「眼睛」的辩论之中,就一定满盘皆输,而且越是辩论,《雄狮少年2》在未来给人们的唯一印象就永远只是个“眯眯眼电影”。
nn所以我就不再说眼睛了,也不说长相,介意的观众大可不看,觉得自己被这种样貌侮辱的人,既然本来就铁心不看这部电影,何必点进来自讨无趣呢?我下面的话,说给对这部电影不怀有原初恶意的观众:
n《雄狮少年2》是一部很好的动画,放诸近几年的动画电影,质量也是绝顶上乘,其中镜头与演出呈现的“电影感”,是业界断崖式的顶峰。
相较第一部,《雄狮少年2》在剧情的编排,节奏的把控上也成熟了更多,选择了更为引人的拳击格斗题材,动画的天马行空与写实的风格融合,所展现出的格斗镜头确乎业界罕见。
《雄狮少年》第一部最打动我的就是最后的天台独舞,类似《心灵奇旅》里坐在树下感受生命的那种纯粹的感动。
不得不说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桥段,第二部确实再没有了那升华全片的一瞬,然而在快节奏的格斗与王道的成长剧情下,观感绝对不逊第一部。我推荐所有看到这里,又没看过电影的人去看一看,抛下先入为主的观点。如果看完后你仍然觉得这是一坨精心烹制的垃圾,那么欢迎回来吐槽发泄。我相信,电影本身可以平息一切争议。
但我真的想不出,如果《雄狮少年2》也是某种存心不良的垃圾,当今的中国电影市场,一年还能有几部不垃圾的作品呢。
n
被《雄狮1》彻底点燃过,对《雄狮2》有着天然期待,讲句实话,超燃的节奏和不错的动画实效依然是没有让人失望的,不过相较于热血、励志、体育竞技的关键词定义,我更愿意把它当作这是一部打开我相、众生相、天地相的一面镜子,他的故事里绝不是一头热血、只争输赢的热闹和简单。
我相,本自具足,每个人都带着某一种神性存在于世,生命里潜藏的智慧和能力无穷尽。
阿娟,从小地方到大城市的普通人,什么都没有,最大的财富就是一副好身体,练狮的功夫为他积累了一些好身手。
他代表了世间大多数藉藉无名的人。
为了一家人的生存,啥苦都能吃。身边的朋友是和他一样出身,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是这么一个人,自己一直在淋雨,却时刻想为别人撑把伞。
善良,勤奋,却才艺有限。
做一颗野草,在无名的街道野蛮生长。
从广州到上海,从工地、武馆到拳馆。
他做每一件事情的发心都很简单,为了在这个城市有个落脚的地方,为了帮爸妈治病,为了不辜负身边朋友对传统武术的热爱和守护。
简单从心,所以力量专一。
连师父都不看好,断言他拿到门票的机会微乎其微,他却一路狂飙,靠着忍耐、勤奋、对传统武术的坚守,不断破坏藏在暗处的手,打到了最后。
被人诬陷,遭遇网暴,又靠着真心铁拳,一拳一拳,击碎众人的质疑,撕开丑陋的谎言,守护了传统武术的精气神。
是真如野草不求饶,就无惧随风飘。
打到最后,只剩半条命了,也要站起来,不是为了赢,为的是,求一个大写的“真”。
我本强大,一心求真,野草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众生相,从庙宇高堂的神话传说走向了人间烟火的真实生活。
在欲望、关系、金钱和社会规则中的种种表象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课。
表面上喊着公平公正的竞技体育格斗争霸赛,实质是一场个人权力的表演秀。
台上靠着小伎俩无数次登上冠军的格斗王者,无人可知的暗面,是早已被失败的恐惧吞噬的假面人,夜夜难寐。
那些隐秘于江湖的师傅,早就过上了和传统武术毫不相干的生活,内心对传统武术的热爱却从来没有停止。
放弃国外留学生活的王朝雨,回到一个没落武馆,只是为了守护父亲对于传统武术的心愿。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对传统武术的捍卫,至死不渝。
当你彻底成功的时候,你的故事是传奇。
而在你没有成功,哪怕离成功很近,你的人生也可能随时身陷囹囵,身入舆论旋涡,脏水洗身。
人间百态,众生百相。
万般滋味,谁说,这不是生活呢。
天地相,天地有道。
风云变幻,也要坚守人间正道。
正道是什么道?是天道酬勤的道,是清者自清的道,是身如芥子,心藏须弥的道。
一日一日的苦练,从不停歇的奔跑,没有伞的异乡客,最终给自己和父母撑起了可以遮风挡雨的天。
歪曲事实的谣言,漫天飞舞。
人云亦云的人潮里,总有善意的人说出真相,总有正义的人,坚持还原事实的真相。
于是被拍卖的武馆,在众人守护下,又重新挂上了求真的字扁。
没有伞的孩子,也终于找到一双合适自己的鞋,在跑得更远的路上,继续翱翔。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原来啊,那些寂寂无名的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团火。
一路偶尔会迷失,但从未没有忘记,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见我,是知“我”的能量。
见众生,是畏人性的复杂。
见天地,是敬天地运行的规律。
《雄狮2》其实就如同芸芸众生之中的我们一般,它纵然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其所描绘的那个美好世界给我们带来炽热的力量,电影中那个永不服输的雄狮少年,一次次唤醒了我们内心未完成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