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乔尔·巴斯曼大卫·克劳斯KonstantinFrank
类型:剧情传记欧美导演:DavidSchalko 状态:更新至第04集 年份:2024 地区:奥地利 / 德国 语言:德语 豆瓣ID:36747754热度:1000 ℃ 时间:2024-08-13 18:14:57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2024年6月3日,卡夫卡逝世100周年晚上,终于追完德剧《卡夫卡》。我眼里,这部剧集是纪念他的诚意之作!
其独特处在于,它抛却了传统时间线性叙事,而是以多焦点艺术还原了卡夫卡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时点、事件和人物,展现出其人生与文学相互映照的AB面。
6集就像6个切面:让我们看到一个立体的卡夫卡,感受到到卡夫卡何以成为卡夫卡。
若你不了解卡夫卡,这部剧能让你走近他。
若你是卡夫卡忠粉,这部剧会让你更爱他!
于我而言,这部剧给我最大的启示是:
即便有诸多的不尽人意和无力回天,
面对迷途一生,也坚持在暗黑中照亮自己。
卡夫卡的小说、书信和日志,
与其说是文学遗产,更像是他生命的足迹。
他深陷一个无法走出的城堡,但始终没有止步,
寻找本身就是他生命最大的意义,这也是世代读者为之痴迷和共情的重要缘由和人格魅力。
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卡夫卡身上找到孤独和迷失的镜像,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一条出路,或许这也是卡夫卡于当下的价值所在。
附6集看点:
第一集:终身友情与文学萌芽
弗兰茨·卡夫卡与马克斯·布罗德在大学相识,建立终身友情。他们彼此极为坦率,马克斯发现了卡夫卡的文学才华,向出版社极力推荐。而卡夫卡对马克斯的逆耳忠言尴尬又不失诚意。人生遇一知己是一种幸运。
第二集:通信情人与悲伤审判
菲莉丝·鲍尔,卡夫卡第一个重要情人登场。开头重现了1912年在布罗得寓所聚餐的场景,那晚卡夫卡与鲍尔初次相识。
片尾又戏剧性重现了1914年卡夫卡在柏林旅馆,被菲莉斯及妹妹朋友组成的“审判法庭”宣判:解除婚约!
涉及作品:《观察》《审判》《判决》《在流放地》
第三集:父亲、暴君与《变形记》
这集应是了解卡夫卡性格生成与人生轨迹最重要的篇章,其实在第二集中已有所体现。
父亲“暴君”和儿子卑微的鲜明对照在这一集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高度还原了父子间那种近乎窒息的紧张又纠缠的关系。特别是《变形记》的经典情节重现极具冲击力。
第四集:健康与梦想
讲述了卡夫卡在健康和文学梦想的种种挫折。我觉得他是极度热爱生命的,从坚持做健身操和口腔咀嚼法就可见一斑。
第五集:约会大师与知心爱人
知心爱人米莱娜的重磅出场,一集约会就是一场恋爱。详见之前剧评《约会大师,卡夫卡》。链接: 约会大师,卡夫卡——《卡夫卡》第五集有感(卡夫卡)剧评 (douban.com)
第六集:告别、《城堡》与寻找
最后一集呈现了卡夫卡临终前与生命的告别,包括父母、妹妹、朋友、情人,以及他呕心沥血的手稿,虽然哀伤,但依然不减卡夫卡坦诚的本色,他一直是他自己。
这集将卡夫卡生病疗养同他名作《城堡》融合得十分精彩,后者黑暗且神秘的情境同作者前路迷惘的心境是想通的。米莱娜化身《城堡》中的弗丽达与K结合,也算圆了卡夫卡的情人梦。
最后一个少女情人朵拉压轴出场!这个青春女孩的悉心照料,让卡夫卡在最后的风烛残年中得获得了一丝爱的甜蜜与微光般的温暖,令人欣慰。
卡夫卡的一生短暂而苦痛,也是精彩与丰富的,他不停地在文学的精神世界寻找自己生命的出口,纵使命运只给了一个城堡迷阵,他也走出了自己灼热的足迹。
是的,你大可以去讨厌这样一位卡夫卡。他文字上的痛苦与他的生活而言,总好像为赋新词强说愁。家庭优渥,个人也不乏狐朋狗友,花天酒地。也许这跟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卡夫卡大相径庭,我却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对。他的痛苦与诅咒般的创想,不似真正穷困潦倒的艾伦坡,而这个剧集所展现出来的卡夫卡甚至可以是乐天的,至少他的脸上时有笑意。他那暴虐的父亲,却从未对他大打出手;他的创作总比家人阻挠,却始终死心塌地地与家人共眠。他的痛苦好像只是他创作的必要。但不如说,他是这痛苦浇灌的。他的精神已与这孩童的困境,欧洲犹太人的困境深深绑定。从这一层面说,二者并无不同。无论是往巴勒斯坦的移民,还是纳粹的“最终解决”,结果始终如一。所以那位疯狂地吸吮痛苦的K,在每一天下午去游泳的卡尔,拥有着如此病态的自洽。没有什么改变的必要。在保险公司上班,在婚宴和家庭的禁锢下写作,变成甲壳虫或是公司职员,判决始终不会到来,我们永远无法触及城堡。
骑上你的桶,快快寻找一些什么吧,无论那是什么,这不重要。没有什么会改变。
一集只拍了卡夫卡和他的情人(或者说翻译)米莱娜的一次森林约会
可见米莱娜对卡夫卡短暂的人生是多么重要!
通篇就是2人的散步、下午茶(饮料是啤酒)和对话,但就是拍出了诗情画意。
(这水准高的真不是一星半点)
卡夫卡的才情,当个约会大师绰绰有余。
在彼此的对话中感受到
米莱娜对卡夫卡的仰慕,
卡夫卡对米莱娜的需要。
从相敬如宾的羞涩,到敞开心扉的畅谈,
到亲昵爱抚的热烈,再到不可理喻的争吵,
直至最终两人无声拥吻的和解,
虽然只有43分钟,
但分明感觉他们俩已经谈了一场惊世骇俗的恋爱!
更令我激动不已的还是Ta们的对白,
这种幽默中的暧昧、脱口而出的蜜语、深邃思考的对谈,
可谓是文学大师和高阶粉丝的恋爱范本
真够我学一辈子的了。
不知不觉反复刷了N遍
看来真还得多点读书
谈恋爱才不词穷。
PS 这部剧绝对是纪念卡夫卡逝世百年的佳作!n第五集简直就是卡夫卡精神城堡里的一枝玫瑰????
反正我是当纪录片看的。
1.马克斯 2.菲莉丝 3.家庭 4.办公室 5.密伦娜 6.朵拉 每一集相对独立。第5集最精彩(也是我唯一笑出声的一集),卡夫卡与密伦娜俩人在森林里的对话组成了一场戏,棒极了。
剧本是 丹尼尔‧凯曼 (Daniel Kehlmann)写的,基于 莱纳·施塔赫 的三卷本《卡夫卡传》。卡夫卡的台词如果施塔赫觉得“他不大会这么说”就会改掉。有意思。
虽然主角选得不中我的意(很滑稽),但总体仍比我想象的好许多。有卡夫卡的生活,有卡夫卡的作品,有kafkaesque(卡夫卡时刻)。不乏优雅。或者用俗话说,诚意之作。
最妙的是剧中时不时闪现的两个神秘黑衣人,他们是Gegenkräfte(阻力),是Hindernisse(障碍),是Ängste(恐惧)。每每在卡夫卡沉浸于幸福的时候就会不请自来。(“ 我是由恐惧组成……这是我身上最好的部分 ”)后来,两个神秘“阻力人”变成《城堡》里K的两个助手,再后来又变成从朵拉家里没收卡夫卡遗产的盖世太保。
戏中戏。《判决》《城堡》《变形记》《诉讼》《在流放地》等几个名作在剧中(部分)演绎出来,如梦境,与卡夫卡的生活缠绕、交叠、呼应。
避开了“一战”。跳过了第二个未婚妻尤莉叶·沃尔泽克。也略去了守在卡夫卡身边直至最后一刻的“迷弟”罗伯特·克洛普施托克。
我的评分是4星,但作为卡迷我还会刷一遍。值得。
卡夫卡生于1883年,他所处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文化史上的转型期,古希腊以来欧洲社会建立的秩序开始受到挑战,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理性主义受到了质疑和批判。人们重新踏上了寻“根”的道路,为了探寻人类的根基问题,人们变得异常地焦虑。
这样的一个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人的异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时代,就是卡夫卡所处的时代。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价值观的崩溃、精神的匮乏等都使人感受到外部世界的不可把握和难以预知,人是如此地渺小,面对世界无能为力,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变得越来越厚。社会、文明、人性都极其复杂的这种大环境,也决定了卡夫卡的艺术创作须采用悖论和隐晦的方式去进行,他深深地体验到人类生存的困境、社会的荒诞,只能怀揣着渺茫悲怆的希望奔走在那个实则毫无希望的世界中,正如他笔下的那一个个主人公一样。卡夫卡通过他的笔杆子,透过那一个个荒诞离奇的故事,通过各种手段、各种体裁来表述那种孤独、焦虑和无奈,来表现人类社会所而临的生存困境,揭示现代社会对人性的戕害。
卡夫卡的身份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他是居住在布拉格的犹太人。1883年,卡夫卡在捷克出生,当时的布拉格仍然是波希米亚哈布斯堡帝国的一部分。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一个来自外省、来自捷克农村的移民,本应是捷克人,但他在苦心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意识到,只有和那些富裕的、说德语的犹太精英站在一起,才能够获得社会对自己的尊重,他才可能拥有美好的前程,因为他们在当时布拉格的社会生活和商业中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赫尔曼一心只想跻身德国上流社会,给卡大卡,连同其它的五个孩子都起了德语名字,并且让他们进入到德国人办的学校里受教育。
作为生活在此种大环境下的犹太人,卡夫卡的生活状况是如此微妙,他始终努力在复杂交错的网络中寻求自己能好好生活的一个支点。卡夫卡生活在捷克人的群体当中,但他使用的却是德语。“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也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工工伤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阶级;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作家;而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经历常常花在家庭方面;但是他在家里,他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卡夫卡的身份是如此地尴尬,这对他的性格产生了的巨大影响。
卡夫卡的《致父亲的信》就是一篇不折不扣的控诉,他在36岁即将去世时写下的这封信,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对父亲的残暴和专制进行了义正言辞的揭露和控诉。他在28岁时回忆道:“我何尝不想听他没完没了地讲他年轻的时候,讲他的父母,但是他以一种夸耀和争吵的语气来叙述这些,可真让人难受。”
父亲赫尔曼,在卡夫卡眼里,就是“权威”的代名词,他就是“法律”,他总是站在制高点,对自己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审判,儿子与他相异的观点和想法,在赫尔曼看来,都是不被允许存在的。处于当时社会大环境下的他,注重的也只是“有效行动的价值”,他追求的只有金钱和地位,而卡夫卡最为钟爱的写作,在父亲那儿,也被视为如此地无足轻重,父亲没法理解儿子对写作的热忱,他对于读书写作没有丝毫的兴趣,还始终认为儿子的事业和工作终会受那该死的兴趣的影响,阻碍卡夫卡的发展,在这一点上来说,卡夫卡和父亲之间是根本没有共用的语言的,父亲将写作看作是对他儿子的一种阻碍,这是卡夫卡永远也没法理解的事情,与父亲之间的这道鸿沟是永远也无法填满的。他想摆脱以父亲为象征的权势结构的枷锁,所以,他写作。
卡夫卡的母亲尤丽叶·卡夫卡优雅而随和,却常在卡夫卡试图反抗父亲的时候,将他起进父亲所打造的樊笼里,扮演着仿似猎人助手的角色。在专制的父亲那里,母亲是个“不可或缺的人,所以,卡夫卡的教育基木上就托付给了家庭女教师和没有感情的学校了。”——性爱觉醒的记忆与一个法国女教师和法国女人联系在一起。再加上卡夫卡和家里的妹妹们年龄差距太大,从小就很少和妹妹们一起玩耍,所以,卡夫卡在儿时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独自生活,一个人同奶奶、保姆、不怀好意的厨师、满脸不快的家庭女老师进行着较量。
卡夫卡始终认为,父母亲所扮演的,始终是迫害者的形象,摧毁着他的生活。对于家庭生活,他无比地害怕:“我没法和人们一起生活;我对我所有的亲人们充满憎恨,不是因为他们邪恶,也不是因为我觉得他们不好……而仅仅是因为我必须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这正是我不能忍受共同生活的理由……公允地说,我喜爱所有的人,但这种喜爱并不够,考虑到身体的需要,与其住在那个夹在父母的卧室和客厅之里的房间里,我宁愿生活在沙漠里、森林里、荒岛上,那样我反而会更快乐。”
在爱情和婚姻上,卡夫卡更是孤独的。妻子是除父母之外对人最为重要的亲人了。在卡夫卡短暂的一生里,与三位女性有过密切的交往,订过三次婚,退了三次婚,但终身未娶,卡夫卡在《致父亲的信》中说到:“我精神上实际上没有结婚的能力。这一点表现在:从我决心结婚的那一瞬间开始,我就再也无法入睡了,脑袋日夜炽热,生活已不成其为生活,我绝望得东倒西歪。”
第一段关系中,菲利斯(Felice)只希望找一个正常上下班的好丈夫,只想过着平凡的日子,生儿育女,在丈夫的阿护下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把孩子抚养长人,所以,菲利斯只是将卡夫卡当作一个保险公司的职员,觉得他只是拥有写作这一项挚爱的兴趣爱好而已。
第二段关系中,密伦娜(Milena)同卡夫卡一样也喜欢文学,所以,他能够体会和理解卡夫卡的作家身份,能够理解卡夫卡为何以作家自居,但是,她却还是未能走出现实生活对人们的桎梏,卡夫卡在她看来,也终为一个凡人,一个常人,一个为了生活不得已才去上班,但却喜爱写作的作家。
第三段关系中,朵拉(Dora)陪伴了卡夫卡的最后两年,她并不在乎卡夫卡的写作,而更担心卡夫卡的身体,她所期望的只是卡夫卡能够健康地活着,陪伴在她身边。
就这样,她们都是卡夫卡内心世界的局外者,没法与卡夫卡的内心进行直接的谈话。他没有交谈者,所以他宁愿孤独。正婚姻会构成打破他的孤独和宁静的枷锁,卡夫卡才会矛盾地游走在是否要结婚的边缘,痛苦不堪。马克斯·勃罗德(Max Brod)曾回忆:“对卡夫卡来说,光是艺术不足以建设真正的生活。但是艺术在这种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仿佛是开端,是最里面的圈子,其健康与否与其他圈子休戚相关。人们应该从这里来理解这种深刻的悲剧:周围的情况妨碍他迈出这走向充实的,即他在宗教意义上正确生活的第一步,妨碍他完全说出他觉得自己有能力说出的祈祷。假如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那么后来他做某些别的事情也就会更圆满成功。由于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强加于人、毫无乐趣的谋生职业的有害影响便渐渐达到了形而上学的深处。”
卡夫卡的一生就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大至国家社会,小至家庭,他都毫无安全感和归属感,在亲情和爱情中,他也感受不到一丝的温暖,他只能把自己囿于那个他为自己精心打造的地洞中,悲伤着,无奈着,挣扎着,坚守着自己最后的希望——写作,因为,他没有办法,他已经没有了出路。他笔下的众多人物也同他一样,都是拼命挣扎着的当局者,也是无可奈何地流着泪的孤独者。
节选自:陈岑. 论卡夫卡的“悖谬”[D].海南大学,2017.
阿尔法男 第一季
斯嘉丽小姐探案集 第五季
扯平 第一季
十字区的最后国王 第二季
塔楼 第三季
情理法的春天 第五季
暂无简介...
播放指数:984℃
2024年6月3日,卡夫卡逝世100周年晚上,终于追完德剧《卡夫卡》。我眼里,这部剧集是纪念他的诚意之作!
其独特处在于,它抛却了传统时间线性叙事,而是以多焦点艺术还原了卡夫卡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时点、事件和人物,展现出其人生与文学相互映照的AB面。
6集就像6个切面:让我们看到一个立体的卡夫卡,感受到到卡夫卡何以成为卡夫卡。
若你不了解卡夫卡,这部剧能让你走近他。
若你是卡夫卡忠粉,这部剧会让你更爱他!
于我而言,这部剧给我最大的启示是:
即便有诸多的不尽人意和无力回天,
面对迷途一生,也坚持在暗黑中照亮自己。
卡夫卡的小说、书信和日志,
与其说是文学遗产,更像是他生命的足迹。
他深陷一个无法走出的城堡,但始终没有止步,
寻找本身就是他生命最大的意义,这也是世代读者为之痴迷和共情的重要缘由和人格魅力。
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卡夫卡身上找到孤独和迷失的镜像,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一条出路,或许这也是卡夫卡于当下的价值所在。
附6集看点:
第一集:终身友情与文学萌芽
弗兰茨·卡夫卡与马克斯·布罗德在大学相识,建立终身友情。他们彼此极为坦率,马克斯发现了卡夫卡的文学才华,向出版社极力推荐。而卡夫卡对马克斯的逆耳忠言尴尬又不失诚意。人生遇一知己是一种幸运。
第二集:通信情人与悲伤审判
菲莉丝·鲍尔,卡夫卡第一个重要情人登场。开头重现了1912年在布罗得寓所聚餐的场景,那晚卡夫卡与鲍尔初次相识。
片尾又戏剧性重现了1914年卡夫卡在柏林旅馆,被菲莉斯及妹妹朋友组成的“审判法庭”宣判:解除婚约!
涉及作品:《观察》《审判》《判决》《在流放地》
第三集:父亲、暴君与《变形记》
这集应是了解卡夫卡性格生成与人生轨迹最重要的篇章,其实在第二集中已有所体现。
父亲“暴君”和儿子卑微的鲜明对照在这一集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高度还原了父子间那种近乎窒息的紧张又纠缠的关系。特别是《变形记》的经典情节重现极具冲击力。
第四集:健康与梦想
讲述了卡夫卡在健康和文学梦想的种种挫折。我觉得他是极度热爱生命的,从坚持做健身操和口腔咀嚼法就可见一斑。
第五集:约会大师与知心爱人
知心爱人米莱娜的重磅出场,一集约会就是一场恋爱。详见之前剧评《约会大师,卡夫卡》。链接: 约会大师,卡夫卡——《卡夫卡》第五集有感(卡夫卡)剧评 (douban.com)
第六集:告别、《城堡》与寻找
最后一集呈现了卡夫卡临终前与生命的告别,包括父母、妹妹、朋友、情人,以及他呕心沥血的手稿,虽然哀伤,但依然不减卡夫卡坦诚的本色,他一直是他自己。
这集将卡夫卡生病疗养同他名作《城堡》融合得十分精彩,后者黑暗且神秘的情境同作者前路迷惘的心境是想通的。米莱娜化身《城堡》中的弗丽达与K结合,也算圆了卡夫卡的情人梦。
最后一个少女情人朵拉压轴出场!这个青春女孩的悉心照料,让卡夫卡在最后的风烛残年中得获得了一丝爱的甜蜜与微光般的温暖,令人欣慰。
卡夫卡的一生短暂而苦痛,也是精彩与丰富的,他不停地在文学的精神世界寻找自己生命的出口,纵使命运只给了一个城堡迷阵,他也走出了自己灼热的足迹。
是的,你大可以去讨厌这样一位卡夫卡。他文字上的痛苦与他的生活而言,总好像为赋新词强说愁。家庭优渥,个人也不乏狐朋狗友,花天酒地。也许这跟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卡夫卡大相径庭,我却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对。他的痛苦与诅咒般的创想,不似真正穷困潦倒的艾伦坡,而这个剧集所展现出来的卡夫卡甚至可以是乐天的,至少他的脸上时有笑意。他那暴虐的父亲,却从未对他大打出手;他的创作总比家人阻挠,却始终死心塌地地与家人共眠。他的痛苦好像只是他创作的必要。但不如说,他是这痛苦浇灌的。他的精神已与这孩童的困境,欧洲犹太人的困境深深绑定。从这一层面说,二者并无不同。无论是往巴勒斯坦的移民,还是纳粹的“最终解决”,结果始终如一。所以那位疯狂地吸吮痛苦的K,在每一天下午去游泳的卡尔,拥有着如此病态的自洽。没有什么改变的必要。在保险公司上班,在婚宴和家庭的禁锢下写作,变成甲壳虫或是公司职员,判决始终不会到来,我们永远无法触及城堡。
骑上你的桶,快快寻找一些什么吧,无论那是什么,这不重要。没有什么会改变。
一集只拍了卡夫卡和他的情人(或者说翻译)米莱娜的一次森林约会
可见米莱娜对卡夫卡短暂的人生是多么重要!
通篇就是2人的散步、下午茶(饮料是啤酒)和对话,但就是拍出了诗情画意。
(这水准高的真不是一星半点)
卡夫卡的才情,当个约会大师绰绰有余。
在彼此的对话中感受到
米莱娜对卡夫卡的仰慕,
卡夫卡对米莱娜的需要。
从相敬如宾的羞涩,到敞开心扉的畅谈,
到亲昵爱抚的热烈,再到不可理喻的争吵,
直至最终两人无声拥吻的和解,
虽然只有43分钟,
但分明感觉他们俩已经谈了一场惊世骇俗的恋爱!
更令我激动不已的还是Ta们的对白,
这种幽默中的暧昧、脱口而出的蜜语、深邃思考的对谈,
可谓是文学大师和高阶粉丝的恋爱范本
真够我学一辈子的了。
不知不觉反复刷了N遍
看来真还得多点读书
谈恋爱才不词穷。
PS 这部剧绝对是纪念卡夫卡逝世百年的佳作!n第五集简直就是卡夫卡精神城堡里的一枝玫瑰????
反正我是当纪录片看的。
1.马克斯 2.菲莉丝 3.家庭 4.办公室 5.密伦娜 6.朵拉 每一集相对独立。第5集最精彩(也是我唯一笑出声的一集),卡夫卡与密伦娜俩人在森林里的对话组成了一场戏,棒极了。
剧本是 丹尼尔‧凯曼 (Daniel Kehlmann)写的,基于 莱纳·施塔赫 的三卷本《卡夫卡传》。卡夫卡的台词如果施塔赫觉得“他不大会这么说”就会改掉。有意思。
虽然主角选得不中我的意(很滑稽),但总体仍比我想象的好许多。有卡夫卡的生活,有卡夫卡的作品,有kafkaesque(卡夫卡时刻)。不乏优雅。或者用俗话说,诚意之作。
最妙的是剧中时不时闪现的两个神秘黑衣人,他们是Gegenkräfte(阻力),是Hindernisse(障碍),是Ängste(恐惧)。每每在卡夫卡沉浸于幸福的时候就会不请自来。(“ 我是由恐惧组成……这是我身上最好的部分 ”)后来,两个神秘“阻力人”变成《城堡》里K的两个助手,再后来又变成从朵拉家里没收卡夫卡遗产的盖世太保。
戏中戏。《判决》《城堡》《变形记》《诉讼》《在流放地》等几个名作在剧中(部分)演绎出来,如梦境,与卡夫卡的生活缠绕、交叠、呼应。
避开了“一战”。跳过了第二个未婚妻尤莉叶·沃尔泽克。也略去了守在卡夫卡身边直至最后一刻的“迷弟”罗伯特·克洛普施托克。
我的评分是4星,但作为卡迷我还会刷一遍。值得。
人类社会悖谬化的生存环境
卡夫卡生于1883年,他所处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文化史上的转型期,古希腊以来欧洲社会建立的秩序开始受到挑战,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理性主义受到了质疑和批判。人们重新踏上了寻“根”的道路,为了探寻人类的根基问题,人们变得异常地焦虑。
这样的一个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人的异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时代,就是卡夫卡所处的时代。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价值观的崩溃、精神的匮乏等都使人感受到外部世界的不可把握和难以预知,人是如此地渺小,面对世界无能为力,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变得越来越厚。社会、文明、人性都极其复杂的这种大环境,也决定了卡夫卡的艺术创作须采用悖论和隐晦的方式去进行,他深深地体验到人类生存的困境、社会的荒诞,只能怀揣着渺茫悲怆的希望奔走在那个实则毫无希望的世界中,正如他笔下的那一个个主人公一样。卡夫卡通过他的笔杆子,透过那一个个荒诞离奇的故事,通过各种手段、各种体裁来表述那种孤独、焦虑和无奈,来表现人类社会所而临的生存困境,揭示现代社会对人性的戕害。
尴尬的民族身份
卡夫卡的身份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他是居住在布拉格的犹太人。1883年,卡夫卡在捷克出生,当时的布拉格仍然是波希米亚哈布斯堡帝国的一部分。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一个来自外省、来自捷克农村的移民,本应是捷克人,但他在苦心经营事业的过程中意识到,只有和那些富裕的、说德语的犹太精英站在一起,才能够获得社会对自己的尊重,他才可能拥有美好的前程,因为他们在当时布拉格的社会生活和商业中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赫尔曼一心只想跻身德国上流社会,给卡大卡,连同其它的五个孩子都起了德语名字,并且让他们进入到德国人办的学校里受教育。
作为生活在此种大环境下的犹太人,卡夫卡的生活状况是如此微妙,他始终努力在复杂交错的网络中寻求自己能好好生活的一个支点。卡夫卡生活在捷克人的群体当中,但他使用的却是德语。“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也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工工伤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阶级;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作家;而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经历常常花在家庭方面;但是他在家里,他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卡夫卡的身份是如此地尴尬,这对他的性格产生了的巨大影响。
父亲的专制与暴力
卡夫卡的《致父亲的信》就是一篇不折不扣的控诉,他在36岁即将去世时写下的这封信,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对父亲的残暴和专制进行了义正言辞的揭露和控诉。他在28岁时回忆道:“我何尝不想听他没完没了地讲他年轻的时候,讲他的父母,但是他以一种夸耀和争吵的语气来叙述这些,可真让人难受。”
父亲赫尔曼,在卡夫卡眼里,就是“权威”的代名词,他就是“法律”,他总是站在制高点,对自己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审判,儿子与他相异的观点和想法,在赫尔曼看来,都是不被允许存在的。处于当时社会大环境下的他,注重的也只是“有效行动的价值”,他追求的只有金钱和地位,而卡夫卡最为钟爱的写作,在父亲那儿,也被视为如此地无足轻重,父亲没法理解儿子对写作的热忱,他对于读书写作没有丝毫的兴趣,还始终认为儿子的事业和工作终会受那该死的兴趣的影响,阻碍卡夫卡的发展,在这一点上来说,卡夫卡和父亲之间是根本没有共用的语言的,父亲将写作看作是对他儿子的一种阻碍,这是卡夫卡永远也没法理解的事情,与父亲之间的这道鸿沟是永远也无法填满的。他想摆脱以父亲为象征的权势结构的枷锁,所以,他写作。
母亲的不理解
卡夫卡的母亲尤丽叶·卡夫卡优雅而随和,却常在卡夫卡试图反抗父亲的时候,将他起进父亲所打造的樊笼里,扮演着仿似猎人助手的角色。在专制的父亲那里,母亲是个“不可或缺的人,所以,卡夫卡的教育基木上就托付给了家庭女教师和没有感情的学校了。”——性爱觉醒的记忆与一个法国女教师和法国女人联系在一起。再加上卡夫卡和家里的妹妹们年龄差距太大,从小就很少和妹妹们一起玩耍,所以,卡夫卡在儿时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独自生活,一个人同奶奶、保姆、不怀好意的厨师、满脸不快的家庭女老师进行着较量。
卡夫卡始终认为,父母亲所扮演的,始终是迫害者的形象,摧毁着他的生活。对于家庭生活,他无比地害怕:“我没法和人们一起生活;我对我所有的亲人们充满憎恨,不是因为他们邪恶,也不是因为我觉得他们不好……而仅仅是因为我必须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这正是我不能忍受共同生活的理由……公允地说,我喜爱所有的人,但这种喜爱并不够,考虑到身体的需要,与其住在那个夹在父母的卧室和客厅之里的房间里,我宁愿生活在沙漠里、森林里、荒岛上,那样我反而会更快乐。”
爱情悲剧的催化作用
在爱情和婚姻上,卡夫卡更是孤独的。妻子是除父母之外对人最为重要的亲人了。在卡夫卡短暂的一生里,与三位女性有过密切的交往,订过三次婚,退了三次婚,但终身未娶,卡夫卡在《致父亲的信》中说到:“我精神上实际上没有结婚的能力。这一点表现在:从我决心结婚的那一瞬间开始,我就再也无法入睡了,脑袋日夜炽热,生活已不成其为生活,我绝望得东倒西歪。”
第一段关系中,菲利斯(Felice)只希望找一个正常上下班的好丈夫,只想过着平凡的日子,生儿育女,在丈夫的阿护下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把孩子抚养长人,所以,菲利斯只是将卡夫卡当作一个保险公司的职员,觉得他只是拥有写作这一项挚爱的兴趣爱好而已。
第二段关系中,密伦娜(Milena)同卡夫卡一样也喜欢文学,所以,他能够体会和理解卡夫卡的作家身份,能够理解卡夫卡为何以作家自居,但是,她却还是未能走出现实生活对人们的桎梏,卡夫卡在她看来,也终为一个凡人,一个常人,一个为了生活不得已才去上班,但却喜爱写作的作家。
第三段关系中,朵拉(Dora)陪伴了卡夫卡的最后两年,她并不在乎卡夫卡的写作,而更担心卡夫卡的身体,她所期望的只是卡夫卡能够健康地活着,陪伴在她身边。
就这样,她们都是卡夫卡内心世界的局外者,没法与卡夫卡的内心进行直接的谈话。他没有交谈者,所以他宁愿孤独。正婚姻会构成打破他的孤独和宁静的枷锁,卡夫卡才会矛盾地游走在是否要结婚的边缘,痛苦不堪。马克斯·勃罗德(Max Brod)曾回忆:“对卡夫卡来说,光是艺术不足以建设真正的生活。但是艺术在这种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仿佛是开端,是最里面的圈子,其健康与否与其他圈子休戚相关。人们应该从这里来理解这种深刻的悲剧:周围的情况妨碍他迈出这走向充实的,即他在宗教意义上正确生活的第一步,妨碍他完全说出他觉得自己有能力说出的祈祷。假如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那么后来他做某些别的事情也就会更圆满成功。由于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强加于人、毫无乐趣的谋生职业的有害影响便渐渐达到了形而上学的深处。”
卡夫卡的一生就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大至国家社会,小至家庭,他都毫无安全感和归属感,在亲情和爱情中,他也感受不到一丝的温暖,他只能把自己囿于那个他为自己精心打造的地洞中,悲伤着,无奈着,挣扎着,坚守着自己最后的希望——写作,因为,他没有办法,他已经没有了出路。他笔下的众多人物也同他一样,都是拼命挣扎着的当局者,也是无可奈何地流着泪的孤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