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螳螂1978

螳螂1978  Shaolin Mantis / Deadly Mantis

187人已评分
较差
3.0

主演:姜大卫黄杏秀刘家辉李丽丽徐少强

类型:剧情动作导演:刘家良 状态:HD 年份:1978 地区:香港 语言:国语 豆瓣ID:1785255热度:30 ℃ 时间:2023-02-14 08:06:18

简介:详情  由一代武打巨匠刘家良师傅执导又一功夫之作《螳螂》,当年有刘家辉、黄杏秀、李丽丽及姜大卫坐阵演出,为观众活现「螳螂拳法」  故事背景于清朝,清官之子韦风(姜大卫饰)为了到田家找出叛变之实据,遇上了田家孙女芝芝(黄杏秀饰...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由一代武打巨匠刘家良师傅执导又一功夫之作《螳螂》,当年有刘家辉、黄杏秀、李丽丽及姜大卫坐阵演出,为观众活现「螳螂拳法」  故事背景于清朝,清官之子韦风(姜大卫饰)为了到田家找出叛变之实据,遇上了田家孙女芝芝(黄杏秀饰),芝芝最後为掩护韦风,惨死于田老拳下;韦风死里逃 生,为报仇创出螳螂拳法……
  • 头像
    本来老六

    看刘家良的电影基本没有什么好选择,我是顺着朋友的碟包看下去的,看封面觉得这个手如螳螂的人有些面熟,竟然是姜大卫。

    说姜大卫在这个里面不好看倒也不见得,小生怕怕里只有更肥,但好在会搞笑,这里他是走玉树临风路线的,咳,怎么比狄龙。

    这个戏是非常不舒服的,因为都在大义灭亲,虽然说最坏的是皇帝,但杀来杀去两个老人家一个杀死自己的孙女一个杀死自己的儿子(你看辈分有点乱吧),什么大明,简直大暗。

    刘家良始终是个很粗蛮的人,电影设置就是为了让大家打起来,虎踞凤舞奔马,大耙大刀地蹚刀,包括螳螂,如影随形,打得结实,但从电影角度上就完全不考虑人物性格逻辑,事情发展规律这种事情。打个比方,他是个很好的小学老师,但就只能教小学。

    我是跳着看的,没有想到那么好玩的孙女和丈母娘真挂了,那杀回去可以理智气壮一点,但最后在朝廷上领尚就一副黄天霸的嘴脸了,这幅嘴脸哪怕是姜大卫我都觉得恶心了,可是他老爸一口一个大明万岁就不考虑继续革命了,你儿子临别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话讲明啊,这样不又多一个分舵,小两口也可以变成小三口,不教而诛也不是这样不教法,这只能说刘家良师傅开始怕打不起来,打完了又想写肉蒲团的人最后要语重心产一番:要守妇道要守七不规范。

    扮演小姐的女孩非常甜:我要写字。这一幕的确旖旎得令人心驰,的确如三叔四叔所讲,这个老师太年轻了。我记得还是当年看《跟往事干杯》里有影评分析濮存昕摸少女一段:作为一个成熟的中年男人该知道这样的肢体接触带来的后果。这句话用来讲阿尊也不错。这里的丈母娘在《游侠儿》里可是演姜大卫的女朋友的,现在岁月过去,如蔡澜这个老不修说的:人家不养子女,我们到哪里去找年轻的情人。

    螳螂拳到底像爬虫。
  • 头像
    themagician
    刚看了一部老电影《螳螂》,姜大卫演的,是一部极具现实讽刺的电影。姜大卫演的韦风卧底到反清复明的家庭组织里勾引了小萝莉田芝芝并嫁进了田家当姑爷,为的是拿到机密文件,田芝芝和她妈妈为了保护韦风被老爷爷杀了,韦风跑了。然后韦风遇见了一只螳螂,制造了螳螂拳,回到田家杀了田家所有的人,拿到了机密文件给皇帝。韦风和父亲一起光宗耀祖的领赏,皇帝赐了两杯酒给两父子,韦风的爸爸在酒里下了毒,毒死了自己和韦风,为什么呢?因为韦风的爸爸也是希望反清复明的人……这个故事说明什么?说明利用女人和玩弄女人的男人都没有好下场。
  • 头像
    Heyson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韦风当私塾先生,正要念的是《孟子》的第一章,但被不爱读书的芝芝打断。

    孟曰取义,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被曲解成了“大义灭亲”!

    做父兄的,该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教育,孩子走错路了不帮他改正,等到把孩子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了,他才站出来表演他那矫揉造作的“大义灭亲”。

    生养出来的孩子是你表演“大义”的道具吗?

    以“大义灭亲”之名行事,从来不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它是令人唏嘘的人伦惨剧!

    韦风的父亲,田芝芝的父兄,都是这路货色。

    效忠大明,好!但杀子“就义”。你当爹的早干嘛去了?你当臣的早干嘛去了?贰臣贼子也配就义!

    反清复明,好!但你发现鹰犬不杀伐果断,姑息养奸最终落得杀死骨肉的悲剧。你怎么为人父兄的?

    小家里都行不了仁义,却想着利国利民的大使命。

    眼高手低,可笑至极。

    更滑稽的是,这群失职的父兄们到死都还自以为是英雄。

    特殊年代特殊情况下有没有真正的“大义灭亲”发生?有没有“孩子犯错,父母怎么教也教不好,等孩子成了危害国家利益的人,再把他们毁掉”的事情发生?有。

    但“大义灭亲”永远代表的是令人唏嘘的社会人伦惨剧,绝不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功勋!

  • 头像
    luc1en
    访谈编剧司徒安说,当时刘家良拍了些卖座片,便有心想离开邵氏,公司就故意给片子让他拍,留他下来,让姜大卫做小生主演。
    刘家良就给编剧司徒安说了一个火烧红莲寺其中的一段故事情节:一个男子入赘一大家族,后来才发现其中不简单,家族族人皆会武功,要离开就要过五关斩六将,其实是个很古旧的故事了(司徒对这个故事颇不以为然,但也无心反抗导演一味迁就)。
    刘导说最重要的是要姜饰演的主角被其父毒死,司徒便要反对这点,觉得把主角塑造完美却要毒死不合理。刘家良说男主练出这一身武功,也要为满清所用,父亲是只能大义灭请不能让武功为鞑子所用。然后方逸华也说不是所有戏都要大团圆的,方都这么说了这一段就是必须要拍的了,一个小编剧叽叽歪歪什么呢,司徒安就不再坚持了,因为让刘拍这部戏是为了安抚导演,是有“政治作用”的。

    其实...还是没有解释为什么会反转啊,不是么?只是司徒把矛头指向了刘家良。

    个人觉得刘家良作为南派武术大家,洪拳正宗,宗族教育中即有根深蒂固的反清洗脑教育。从南少林拍到洪熙官方世玉陆阿采至黄飞鸿及林世荣(其父刘湛师承猪肉荣),主角英雄全是一派反清复明,唯有这一部是主角乃是清廷“走狗”,只是强迫症般的要最后大义凛然一下,全不理观众是否认可。(是时邵氏又要迁就刘导,更不能驳他面子)
    刘家良导演拍片往往是将功夫世界变作电影,他拍功夫不是电影手段,而是目的。情节什么的大可不必计较。功夫的学问, 武行的规矩想甚至这些所有传说的正确正宗,才是至关重要的。
  • 头像
    葛巾

    看完《螳螂》,叹了口气。真说不清楚自己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部戏。

    我喜欢30年前时而佻脱、时而阴郁孤傲的少年,我喜欢20年前那眼底尽是深情、一笑又如暖阳的中年男子,我喜欢现在虽鬓已微霜、却依然魅惑无敌的大叔。但很多时候,我是把John的不同人生阶段,割裂成不同的人在看、在喜欢。总无法说服自己,这都是John,是同一个John。

    《螳螂》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让我看到了John的成长,看到了过渡,看到了联系。

    拍于1978年,应该是John婚后数年了吧?稳定的家庭生活,带来的是我们的John,终于不再瘦得可怜了,身板厚实了一些,不象以前那么弱不禁风;脸颊丰润了一些,不象以前那样凹陷;穿上长衫,已经有了儒雅的气质;笑容,也不再是男孩子毫无机心的笑,而是成熟男人自信、包容等等的笑。总之,《水浒传》、《十三太保》、《保镖》、《怪人怪事》这样一部部看过来,看到John逐渐在成熟,《螳螂》,对于我,就是承前启后的那一部。

    刘家良与张彻的风格迥异。以我这样的业余水平自然不足以对此作权威评述,仅从我的观感来说,就是《螳螂》明显比张彻的片子花巧,但是,对观众的冲击力则不够。

    黄杏秀的明媚,娇俏,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她把田芝芝开始的娇纵,后来的芳心可可,婚后的成熟,最后和韦风并肩作战,直至送命,演得十分自然、感人。

    韦风是靠自己悟到的螳螂拳报了仇,John在片中的身段,十分挺拔好看,螳螂拳么,臂上功夫为主,喜欢John手的HC们,可以贪婪地看个够。打斗动作设计得不错,最后半个小时几乎都是打斗,但看起来不觉沉闷、重复,我觉得这挺了不起的。要知道女性观众对打斗场面是最没有耐心的了。

    开场韦风在御前与蒙古力士的比武,俨然已是一代宗师的气势了。尤其是那起手,原来黄飞鸿哥哥是抄自这里呀。

    情节有不少洒狗血之处。比如把康熙演得非常无耻,居然把韦风全家当人质,逼韦风去找田家庄伙同吴三桂谋反得证据。我一直在想,如果韦风找了一圈,回来复命:田家庄乃是安分良民,并无谋反。那怎么办?如果你皇帝已经认准了田家庄是逆贼,干嘛不直接把田家庄围剿了得了?反正有没有田家庄吴三桂这厮都照反不误的。可惜了田家庄这老老少少好几十口子了,居然相信吴三桂,死在了反清复明的旗帜下。

    情节和对白则颇为搞笑,编剧真的挺有心思的。好多个场景都一片温馨、轻松。我们的John终于有机会谈谈恋爱了。

    韦风要扮一个不懂武功的文士,来教一身武功、刁蛮任性的田家独女田芝芝读书,自然是笑料百出。女学生一路把老师拉进来,丢到床上(无数绮念闪过,请大家不要管我),总是纵上跃下,没一分安静。田家那么大院子,偏偏把老师的卧室和书房放在一起。真是不可解啊。念书时田芝芝盯着韦风看,韦风训她:眼睛是来看书的,不是看我的!乖乖,有你这样帅的老师在眼前,学生能看得进书才怪呢。

    书房教写字一段真是风光旖旎,韦风啊,你这样轻握着她的小手,几乎是将她半抱在怀中,难怪她心肝扑通扑通跳,难怪她的目光粘着你化也化不开。从此,田家大小姐最喜欢的运动不再是练武,而是写字了。

    平白想起一句词: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可惜好景不长,田家很快看破了韦风的行藏,要杀人灭口。芝芝听说,苦苦哀求,甚至不惜自污清白,说和韦风已然那什么什么了。一家人自然很愤怒,芝芝却委屈的说:书房之内,孤男寡女……哈哈笑死我了,书房那还现成一张床呢!

    爷爷真是宠芝芝到了极点,居然愿意冒险饶韦风一命,但韦风必须入赘田家,不得踏出田家一步。

    按理说,韦风还不知道田家已经知道(瞧这话多拗口),他愿意入赘田家,我更相信,他是真心喜欢芝芝的。

    芝芝除了刁蛮没什么缺点。婚后立刻还变得贤良淑德起来,真是婚姻让人成熟啊。韦风拿到证据,急于回去复命,解救被囚禁的家人,田老爷子同意他们走,但是得闯过五关才行。明显是要韦风死。

    芝芝还真没白读那几个月书,三从四德已经牢记了。虽然知道丈夫没有武功,虽然知道凭自己是不可能过五关的,但依然义无反顾的带着丈夫,出发了。

    母亲和大娘一关最好笑,居然用的是银样蜡枪头,因为母亲和大娘根本不忍破坏芝芝的幸福,存心放他们走。四叔性情暴烈,芝芝出主意,故意激怒他,小夫妻俩配合真默契呀,一句接一句,把四叔调侃得无名火起,果然大失分寸。

    一直看到现在,我都是在微笑。这故事的前半段,明显是脱胎于京戏《得意缘》:书生无意间入赘到侠盗家,书生思母思家,但山寨规矩许入不许出,夫妻连闯数寨,打败了母亲、姐姐,到最后被老祖母拿下,经苦苦哀求后放了他们。好笑的是,每过一关,都会被忧心忡忡的告知:下一关很难过啊,你们有性命之忧啊。总之成了一出喜剧。

    我真的没料到芝芝会拼死阻拦爷爷,真的没料到田老爷子会下杀手。这里的感情戏太弱了,目睹这一幕,韦风的反应,不应当是仅仅如此的。

    逃窜出来的韦风,无意看到螳螂的动作,悟出了螳螂拳,赶回田家,拿回失落的证据。这次韦风是有恃无恐,但我觉得太辣手了些。无论怎样,这些芝芝的亲人,不应当死于韦风之手。

    结局很仓促(张彻的结局那就叫简洁,嘿嘿),田家咋被灭了俺也不知道,吴三桂有没有打草惊蛇俺也不知道,只知道韦老爷子那一嗓子“大明万岁”吓了俺一跳。太可气了,你私底下反清复明,也得跟自己儿子说一声啊,爷儿俩合计合计怎么糊弄朝廷,好嘛,儿子被逼去平了田家庄,你又说儿子杀害反清志士,一杯毒酒把儿子给杀了。这是什么逻辑啊!可怜我这韦风啊,为成全自己,老婆被老婆的爷爷给拍死了,自己好容易逃了小命出来,练就螳螂拳功夫,杀回田家庄,杀了那几个爷爷叔叔,替老婆报了仇,替朝廷完成了任务,却被自己老爸给毒死了,还给自己安个罪名“杀害反清志士”!惨啊,老爸你做满清的大学士做得有滋有味的,我哪儿知道咱家还有反清任务啊?再说,爷俩升官发财,身居高位做卧底,不是对反清复明大业更有利吗?

    这戏算毁在韦老爷子手里了。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