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爱情片  »  印度支那

印度支那  情证今生

164人已评分
还可以
5.0

主演:凯瑟琳·德纳芙文森特·佩雷斯范林丹让·雅南多米尼克·布隆亨利·马尔托杰拉德·拉缇戈休伯特·圣-麦卡里安德烈·瑟韦林梅珠朱雄蒂博·德·蒙塔朗贝尔埃里克·阮郑盛阮如琼埃德加·吉夫里光海

类型:剧情爱情导演:雷吉斯·瓦格涅 状态:正片 年份:1992 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豆瓣ID:1293285热度:10 ℃ 时间:2024-08-15 13:33:27

简介:详情  法国占领越南的最后年代里,法国贵妇艾丽亚娜(凯瑟琳·德纳芙 Catherine Deneuve 饰)在越南南部经营橡胶园,她收养了父母双亡的越南公主卡米尔(范林丹 Linh Dan Pham 饰),两人相依生活。艾丽...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法国占领越南的最后年代里,法国贵妇艾丽亚娜(凯瑟琳·德纳芙 Catherine Deneuve 饰)在越南南部经营橡胶园,她收养了父母双亡的越南公主卡米尔(范林丹 Linh Dan Pham 饰),两人相依生活。艾丽亚娜爱上年轻的越南殖民军海军军官詹·巴普蒂斯(文森特·佩雷斯 Vincent Perez 饰),但后来詹却与卡米尔陷入爱河。卡米尔誓死要嫁于詹,并离家出走追随詹去越南北方的龙岛。路途中,卡米尔因误杀一名法国军官遭到追杀,两人开始逃亡。途中,他们生下了儿子艾蒂安纳,最终两人被捕,儿子交予外祖母艾丽亚娜抚养。詹拒绝回国受审,愤慨自尽;卡米尔因大赦出狱,当艾丽亚娜前去接她回家时,卡米尔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这个家,成为一名坚定的越南民族独立共产党人。数年后,当艾蒂安纳再次见到作为越南代表团成员参加日内瓦谈判的母亲时,两人已然淡漠生分  本片获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 头像
    Sakura
    1.我不讨厌这部样板戏
    2.这部电影的众多隐喻其实很容易看,我觉得大部分人都看明白了。
    3.Vincent Perez 真是帅啊!!!(口水)

    废话少说,直接分析隐喻
    法国妈妈收养了殖民地公主很显然的就是法国站冷越南这一事实。法国对于殖民地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母亲管理着橡胶园的生意,那些工人自然是被压榨的奴隶,但是显然母亲对于奴役们偷运鸦片的事情是心存同情并且包庇的。这正如母亲对于女儿的爱,那确确实实是真心的爱,但同时也是一种管制的爱,从电影中母亲领舞中就能看出来。

    后来出现了Perez海军军官,他身上是出现两面性的,既是一名承担殖民地责任的海军军官同时又对当地人民心怀同情。从第一幕他放火烧了船只到最后他的自杀,是从矛盾的一方走向了另一方。这也应证了,他从最初被母亲(法国性)的吸引到最后选择了女儿越南公主(同情性)而收尾。从头至尾不能说他对公主的是爱情,而是一种同情和理解,所以他对孩子的爱才被显示得更为明朗。

    女儿的叛离因此有了必然性,在逃亡的路上生下了军官的孩子。这位越法混血儿正代表着殖民地的新旧交替。他在回家的路上,喝了那么多当地老百姓的奶水,说明了这个混血儿还是植根在越南本土民众的土壤之上的。但是公主明确地表示,她不愿意再回答母亲身上了(女孩要独立,民族要独立),母亲也该离开越南了,即使是这个深爱的混血儿(殖民地已经不仅仅是越南自己的了,而是加入了法国基因了)也该回法国去了,而军官,他叛离了法国,新的越南可以重生,而他这代身份就该死去了。

    剧终的时候,儿子长大了,他很希望能在越南回归的前夕再次看到妈妈,希望妈妈能热情的呼唤他,他也能热情地呼唤妈妈。但是这一页历史已经翻走了,独立自由的母亲不会再向殖民地招收。殖民地的回忆也只会留在曾经踏足这片土地的人们的心中。
  • 头像
    青子子
    《印度支那》是我很喜欢的爱情影片之一。我多年前曾反复地看而不觉厌,最近我再翻看,触动依旧。它不是一部煽情的影片,它的基调,她的爱情就如同那叶小舟漂浮的印度支那海域一样,始终平静得就像在憩息,没有丝毫波澜。
        这是一部具有恢弘时代背景的法国片,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正值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统治时期。贵妇人伊玲和她的养女卡美先后爱上了海军军官詹。她是那样的暖,而她的女儿卡美却是那么地冷,那么地坚决和倔强。我曾经几乎遗忘了该片的剧情,但是却忘不了那由小岛环绕的迷宫一样的海域,一对奄奄一息的异族情人,一叶不知道要飘向何处的小舟。
        提《印度支那》,不能避免要提到经典的影片《情人》。杜拉斯笔下那段浸入灵魂却不可告人的秘爱,其发生地就是在印度支那。詹在与伊玲相遇于拍卖会现场时,说了这样的话,没有海岸的西贡让我窒息。生活在那片殖民地上的法国人,“窒息”,也许就是各种异色爱情滋生的温床。《情人》笔墨都在于爱本山,沉溺于让人窒息的性爱;《印度支那》因为拥有更恢弘的背景,没有人可以把控爱情,没有方向的窒息感。
        伊玲爱詹,但她不能丢下世俗,“欧洲影坛第一夫人”凯瑟琳·德芙娜总让人感觉她比爱情更高,她是俯视爱情的,同时也拒绝让爱情干扰养女的正常人生。但是卡美却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她嫁入王室后逃往荒岛寻找詹,意外成为共产党,杀了一军官后,开始与詹亡命天涯。海上斑驳而摇晃的光斑,没有帆的小船,蓝得让人心悸的天空,《印度支那》对场景的精确营造,已经预示了爱情的不得善终。
        法国人的爱情总是让我不安。我不认为一个男子会同时与母女两人产生爱情,在描述此类不伦恋的影片中,其中一方往往会被视为情欲。但是《印度支那》描述的确实是爱情,而且不让人感觉不伦。相反,更像是殖民地让人窒息的气氛下,各人寻找突破的灵魂寄托。爱不成,詹最后死在了床上;伊玲卖掉一切离开回到法国,带着养女的儿子;卡美牢狱之后继续了革命之路,直至印度支那终于更名为“越南”,也从没寻找过母亲及儿子。
        每次看《印度支那》,总有很深的悲伤。这种悲伤,部分源自于主角完全无法把控的悲剧爱情,但更多的来自于爱情的无奈。如果脱掉史诗片的外套,《印度支那》其实验证了爱情和人的辩证关系,爱情可能在最不经意的时刻发生突变,原本很疯狂地爱,后来突然可以不爱了。但如果爱情依旧很疯狂依旧没有变的话,那只能是人变了,原本弱小的人去闹革命了,原本强盛的人开始逃离了。如果不让爱成为墓志铭,就只能用自我为爱奠基。
  • 头像
    彩虹印记

    通篇从上层殖民者的角度来描写的一部影片,为了让形象合法化,还特意弄了一个越南本地的有钱人明东女士(剧中的越共领导人丹的母亲)。矛盾关系变成两种: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上层阶级与下层劳工

    编故事功力是不错的,把这种殖民主义包装在美女和爱情下面,再加上漂亮的摄影,一点恶臭的味道都没有了呢,还有股香奈儿的味道呢。为了这了不起的本事,我给编剧3颗星。我们国产的编剧们,你们能不能争口气,学学人家怎么把恶臭的思想包装好一点。

    剧前介绍越南王族女孩父母是女主的好友,他们的死让女主成为了女孩的养母并继承了她父母的大笔遗产,这简单的几句话居然让女主的殖民合法化了。这种手法,这种操作,实在值得学起来。但是剧情也交代了,越南老太太明东女士是越南女孩的族人(老太太是越南女孩母亲的表亲),剧中越南老太还有一大堆亲戚,按照亚洲国家的传统,父母死了,但有大把的族人健在那么孩子的抚养自然是归族人来管的,更何况两家早就决定要结为儿女亲,怎么可能孩子最后交给一个就因为跟女孩母亲关系好的外国人收养的,最莫名其妙的是居然孩子家的土地都给外国女人继承了,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合理的。你看,没孩子的溥仪也没说我把大清家产都给我的好朋友日本人了,而溥仪的日本好朋友也只敢逼着溥仪及亲戚娶日本女人生后代让掠夺行为合法化,到这里剧情居然就简单到父母死了大笔家产就拱手让人了?解释只有一种,就是女主及他的父亲作为法国殖民者在越南是有一定的权势的(剧中其实也说明了女主是有一定能力的,男主作为海军军官,说被调职就被调职,且女主家与警察局长的关系也确实不错),作为越南本地地主的明东女士的家族需要一个外国保护伞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会被殖民者掠夺,越南女儿家的土地是这帮越南土财主趁机给法国殖民者女主递的投名状,越南女儿不过是个随赠品,让赠送土地行为合法化的工具。

    女主通篇跟各色越南人都以母亲、孩子通称,鞭打自己劳工是说你是我的孩子之类,真是虚伪,这么恶臭的思想居然可以拿高分,大部分打高分的人屁股放错位置了吧,你们就是这帮白人殖民者眼里的低等劳工。在这帮法国人眼里你们就应该受奴役,你看我们法国人用母爱一般关心被殖民地劳工,以至于鞭打你们,教育你们不要贩毒;男主更厉害了,船上还有一大一小两人呢直接烧船。哦,殖民主大大好伟光正呢,多么美好关心被殖民劳工的一对狗男女。看我们这些殖民者多大度,即使被你们这些小兔崽子抢我男人、杀我法国人、甚至把我们赶走了,你们做出这么多背叛了我们的事情,我们这些大仁大义的法国人当然还是选择原谅你们了,都不计前嫌的愿意帮你们养私生子了,我们法国殖民者是最伟大的。这片子,表面上看是殖民者对往日在越南的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失去殖民地的惆怅,但本质上是把殖民合法化,将殖民搞成了帮助本地人启蒙,传播法兰西自有平等思想,这种洗地水平我不得不说实在是高。

    女主认为这些越南本地人不能理解她的忧伤,也是呵呵了。你作为殖民者又何时理解过被殖民的越南人的苦难。每天凌晨越南劳工顶着跟根蜡烛去割橡胶;明明外头在下暴雨,女主人让司机下车等着,就因为她跟男主按耐不住要来一发;明明工厂附近起火,却被老板强迫去上工,老板的爸爸还上演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以身作则。作为老板你当然可以不要命上工了,缺一天工老板少赚一天钱,工厂大部分利润都是你们老板们的,这些劳工有什么,他们只有微薄的工资可能连家都养不活,却要被你们道德绑架拼上命在危险场所工作。想想现在欧洲人天天罢工,那罢工理由我都替他们脸红,工作场合有那么点危险、工时稍微长点引起罢工根本就司空见怪,怎么放到白人殖民者看亚洲人这些就是懒惰、胆小的了,如此双标真是不要脸。

    女主有多爱男主呢?也就是个露水情缘罢了。知道女儿被男主吸引直接找军官调走男主,可看出来薄情了。为什么要调走男主呢?除了自己的情人跟女儿搞上的愤怒外,别忘记了女主的大片土地是继承越南女孩父母的,女孩跟着军官跑了女主拥有那些土地的合法性就失去了,万一哪天女儿跟老公要回土地那可是合法合理的,唯一可以继续保证那片土地合法性的做法就是让越南女儿与明东女士的儿子结婚,继续充当那家土财主的保护伞,他们自然会心照不宣的遵守承诺让女主继续合法拥有那片应归属越南女儿的土地。女主在被男主打了之后失落的抽上鸦片,跟男主还有越南女儿真的压根没有关系,男主被调走是她自己亲手干的,女儿在学校被人孤立她漠不关心,还不如觊觎她女儿当儿媳的越南老太太关心女孩,女主更多的是觉得在一帮有钱人面前颜面尽失,被男主揭发了丑恶嘴脸面子挂不足而已吧。

    女主有多关心越南女儿呢,影片说到女儿的婚事,用一个很简单的模糊旁白带了过去,大意是越南太太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女主就按意思办了,说得好像老太太预谋很久了女主被赶鸭子上架。呵呵,女儿被军官救后明确跟女主说了自己不要跟老太太的儿子结婚,女主心里没点B数吗,为什么就这么轻易答应这事情了?男主都被赶走了,威胁解除,女儿再遇到一个喜欢的人不是不可能的,让越南老太太背这个锅,不就是编剧在明显给女主洗白开脱吗。去看望将要嫁人的女儿时,女儿再次明确告诉她自己不想跟那个男人结婚,女主说了啥,你有权掌握自己的生活。哈哈,这不就是甩锅行为吗,告诉女儿你自己负责自己的行为,我不管啊。真的很民主哦。问题是当初就是女主答应照越南老太太的意思办才把女儿推进这个火坑了,女主要是不答应婚事,越南老太太有啥能耐能抢,真要抢人家越南老太太也不会三翻四次的求女主答应自己儿子的婚事了。这种情况下女主坑了女儿却还要装白莲花,在知道女儿真实意愿情况下这么回答,妥妥的就是见死不救行为,当婊子还要立牌坊。说什么自己是母亲,也就是个卖女儿的。哦,不对,她可不是什么母亲,是殖民者,说白了就是上层有钱人的交易,标的物是越南女儿而已,与越南老太太家联姻可以实现女主的利益最大化。越南女儿也是可怜,又一次沦为殖民者跟本地代理人的交易物,最后救女儿的还是同为越南同胞的少爷丹。而女主则在越南女儿的私生子面前摆出一副女大不中留,作为母亲的我很民主随女儿去的样子,真的很恶心。综上,说白了,女主没有多爱越南女儿。

    法国人把亚洲、非洲的殖民地都丢了,为了缅怀过去的荣光,及掩盖自己丢失殖民地的没面子,所以制造了一个好理由就是:我们给殖民地人们带来了自由平等的思想,我们教会了这些落后亚洲人追求自由,结果他们真的被我们教育成果了,你看他们反抗了,你看他们起义了,我们法国人去越南殖民根本不是为了越南丰富的橡胶、便宜的劳工、还有其他生产资料,殖民只是我们传播自己思想的一个手段,你看我们自由平等思想的教育成功了后根本不需要他们闹啥独立我们就赦免他们了,我们自己主动把我们殖民的土地归还给他们的哦,可不是他们起义要求独立我们才不得不给的哦。我们法国人就像女主一样的良心大大的好,不想把土地交给银行的人,一心只想把土地留给越南女儿的儿子一样。你看为了更好的让他们启蒙我们还派出我们的军官去参与他们艰苦的革命呢,别说我们是无耻的殖民者了,我们是革命的先驱,越共领导人都是在我们的启蒙下觉醒的(越共的领导人丹对自己的娘也就是越南老太太说法国人教会了他自由平等,搞笑了,应该是殖民者的暴力压迫让本地人觉醒了吧),革命的火种是我们法国人给的你看我们了不起吧。你看那个越南公主再怎么反抗我们,还不是把她的儿子交给我们法国人培养,看我们法国人的教育多么的成功,人家即使独立了但人才都还得靠我们培养,我们土地的殖民失败了,但是我们法国人的思想殖民成功了呢。诸位看官们,我们的思想殖民成功吧,看你们中国人的豆瓣都打到八点多分了,了不起吧。

  • 头像
    Jasmine

    有人说,越南是美国人心底永远的阴影,而法国人,对于远东的这块土地却有着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正如英国人之于印度和香港,毕竟有些历史是无法让人忘怀的。犹记得《情人》里静静流淌的湄公河,西贡阑珊恢弘的灯火,缓缓驶出港湾的油轮……唯美感伤,这就是印度支那,未独立前的越南,曾经是法国人以为永远的殖民地。

    “年轻时我以为世界上有些东西是紧密联系的,男人和女人,高山和平地,凡人和上帝,印度支那和法国……”,历尽沧桑之后的平静,几乎感觉不到的惆怅,低沉的女声,含着对不可追回往昔的深深眷恋,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前一天,在日内瓦湖上的游船上,艾莉安对年轻的孩子讲述了这个故事,有关她的一生,浮生若梦。

    我印象中有关越南的影片总是优美精致,宛若一曲丝竹雅乐,恬淡悠远,就象《青木瓜之味》里那样的翠绿和宁静,那是以一个越南裔法国人的心态加以怀恋的故国,是陈英雄印象中的美丽乡土,而记忆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升华,就好像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小城,鲁迅记忆中童年的百草园,越是疏离,越是遥远,就越美丽,越迷人。

    对印度支那,法国人永远怀有浪漫的幻想,他们永远都在缅怀在这个国家度过的曾经“黄金般”的光辉岁月。而事实上,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印度支那风雨飘摇,此起彼伏的革命不息,新旧势力的更替频繁……影片却依然拍得很美,晨雾弥漫的种植园,高大耸立的橡胶树,缓缓流淌的乳白树胶……如烟般的往事,一切的影像氤氲着让人着迷的来自东方的婉约气息,弥漫着田园牧歌般的清新之风,甚至带着传奇浪漫的色彩,就像法兰西这个民族特有的个性一般。
     
    凯瑟琳·德纳芙饰演的艾莉安常常让我联想起《走出非洲》里那位独自走进东非肯尼亚的女主角,甚至连她们的经历都很相似,只是肯尼亚更与世隔绝些,没有西贡街头的流弹横飞,而卡伦和情人两心相许阴阳交错的阻隔也抵不上相对无言却遥遥无期的惆怅。德纳芙固然少了一分梅丽尔·斯特里普的亲切,却有着美国人所缺乏的高贵气质,确实最能体现法兰西女性骨子里的浪漫和典雅。艾莉安来自法国,在印度支那长大,美丽富有,坚强能干,拥有六千公顷的橡树园产业和爱着她的殖民地安全部长的垂青。她收养了父母双亡的安南小公主卡美,视为自己的女儿。

    平静的生活总是因为一次意外被打破,感情的产生不也就是因为一次偶遇、一个眼神吗?英俊的海军军官让出现在艾莉安历经波折的人生中。饰演让的法国演员凡尚·佩雷那时还很年轻,面容古典忧郁,是《芳芳》里美丽清纯的芳芳也为之着迷的浪漫情人,尤其他的眼神蛊惑人心,一瞥之下有种让人企图挣脱道德束缚的迷乱之感。也许是热带雨林炎热的气候催生的蓬勃情欲,面对让注视自己的炽热眼神,艾莉安不禁意乱情迷。这一次的突如其来终于让她不能再象以前那般满不在乎,西贡旧屋里的约会,汽车里热烈的缠绵也不可能再不留下痕迹,“我爱他,而且我知道他也爱我”,就算在艾莉安掩饰的很好的平静之下仍然可以发现眼神之间流露出心底的柔情。

    可这次情欲并没有成为主宰一切的利器,这段感情匆匆开始又匆匆结束,让选择离开。正如我不清楚当初他为什么爱上艾莉安,是因为她身上闪耀的母性光辉,她的坚强和平静还是什么?我也同样不清楚他离开的原因,是因为她慑人的资本和背景,还是相差悬殊的地位还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也许我对自由的理解始终是欠缺的,不真正懂得没有自由的生活就像没有海岸线的西贡一样让人窒息。让不想做她温顺的情人,不要她给予的一切,“我要的是整个世界,而不是坟墓的一角”,在他的理想里,这段感情有可能成为他追求自由的障碍,所以他选择放弃。

    就像鸟群掠过水面的涟漪很快又恢复平静,何况没有人知道艾莉安的痛苦,她选择了独自默默记忆,在她的平静之下隐藏着对命运的无奈和莫大的悲愁。直到有一天卡美庄严地告诉她,妈妈我不能嫁给我不爱的男人,我爱上了一个男人,他叫让·巴蒂斯。那一刻,如果可以透视内心,一定可以看到艾莉安的心正在一片片地破碎,她的爱情,她的回忆在瞬间成为不能再触碰的伤痛。

    因为冒犯她的缘故,让被海军流放到最偏远荒凉的龙湾守边,卡美也很快被宫廷指婚嫁给她不爱的男人,他在无聊寂寞中消磨日复一日,而她在新婚之夜出逃踏上寻爱之路。命运再次将艾莉安推向了最矛盾无奈的境地,她甚至无法决定自己该以怎样的姿态来处理这突来的事件。让和卡美终于在一起了,他们背叛了殖民地,开始逃亡的生涯,在颠沛流离间相爱相守,并且生下了他们的孩子。卡美对让的爱是一见钟情、毫无保留的,甚至在洞悉艾莉安和让之间的故事仍然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而让呢,经历了艰辛的逃亡,被卡美身上的勇气和坚强深深打动,就像当初被艾莉安吸引,最后他作出的选择也已经完全超越了最初的报恩和感动。

    影片准确地抓住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氛,把渺小的个人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渺小的更加渺小,宏大的更加宏大,对抗历史个人是无奈的,因其无奈,才更加凸现悲剧气氛,生命的真谛莫不如是。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故事情节的大开大阖,乱世成就的传奇,掩藏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却让本来也许平淡的一段感情变得回肠荡气,从中国边境到西贡,成千上百的戏台上重复着让和卡美的爱情,流传四方,让人感动,也更让人为艾莉安心底那段一开始就被掩抑却始终无法释怀的感情唏嘘不已。

    让死了。最初他为了自由,背叛了艾莉安的爱情,最后,也是为了自由,他背叛了印度支那的革命,政治立场上的模糊不定和首鼠两端的态度的确很不让人赞赏,所以他的死也是意料之中的。只是我觉得这个人物本来就是游离于政治之外的,在他的身上,更多地是体现了一种有关理想主义的执着,而无关其他。让毕生追求的是自由,可就像那只盘旋在哈朗湾迷宫般水域之间的苍鹰,始终冲不破重重阴霾,他和艾莉安之间的关系,似乎有着印度支那和法国关系的隐喻,这种隐喻在卡美和艾莉安身上体现得更加分明,默认的如母女一般的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家庭内部的冲突实际上就是殖民地对宗主国进行抗争的缩影。

    法国人导演雷吉·瓦格涅的立场并不完全站在殖民者一方,《印度支那》里无意宣扬法国的殖民文化,甚至有些处理还相当激进。在龙湾挑选劳工的一幕与《根》里描写的美国当年贩卖黑奴的野蛮行径如出一辙,荷枪实弹的法国士兵的严阵以待和衣衫褴褛的劳工疲惫不堪的面容的对比,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但是,导演更多地还是通过乡愁情绪来表达一种无名的失落,藉此自然地形成对殖民文化无言的质疑和批判。世外桃源一般的宁静村落,碧蓝的天,澄澈的水,这些刻意捕捉的美景和流离失所的难民、逃亡的革命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卡美并没有那么激进,最初的选择多少带有命运的推动,可在去往龙湾的一路上,沿途的“景致通过她的眼睛象血一样地流入她的心底”,最终“她心里装的是整个印度支那”,这样的转变抽象而富有象征意义。从安逸尊贵的安南公主到后来的越共党员,真实的生活让她饱尝了这个国家正在遭受的苦难和不幸,法国人教会她的自由和平等观念催生她的成长,而且再不回头。如果说抗婚出走只是出于少女对爱情梦幻的追求,那么后来她的转变已经有了厚重的现实基础,艾莉安所说的“永不死心的亚洲人”的个性,在卡美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让死后,艾莉安费劲千辛万苦终于见到出狱后的卡美,两人再次紧紧拥抱,卡美问起孩子,哭了,但仍对母亲说“去法国吧,带着他,你的印度支那已经不存在了,它死了”,是啊,印度支那已经没有了,而卡美也再不是从前温顺的女儿了。告别过去,卡美选择了一种决然的姿态,忘记过去,包括所有的恩宠、所有的快乐和忧伤,不必回首,才能重新开始和获得自由。卡美后来参加了革命,为更多人的自由奋斗去了,直到多年后作为越南谈判代表团的成员也来到了日内瓦。

    没有想象中激动人心的母子相认,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无论痛苦还是欢乐,回首只是徒添怅然,年轻的依廷选择忠于他现在拥有的一切,一种舒适的文化,他对艾莉安说“你才是我的母亲”。那艘游船上,艾莉安叹息“明天法国将永远失去印度支那了”,其实她的印度支那早已经不存在了,在卡美出走后,在让死后,有关印度支那的记忆随之片片破碎,纷飞散尽。

    浮生若梦,她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她所爱的人最终都离她而去,曾经以为永久的联系,男人和女人,印度支那和法国,都在世事沧桑变幻间瓦解崩溃。我总觉得,艾莉安才是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岁月蹉跎,韶华渐逝,人生的苦痛纹路在她不动声色的眼神和表情之间延伸不尽。
    最后她留给我们的那个凝视的背影,她在凝视什么,是如流水般流不尽的往昔,还是记忆中的印度支那,还是卡美,还是让?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