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JimAdamsErnieAlexander肯尼·亚历山大JayAllenButchBaerChrisBaerMichaelBaerRickBaerTimBaerDaveBarrAlonzoBodden
类型:纪录片家庭历史记录导演:BryanH.Carroll 状态:HD中字 年份:2013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25747689热度:107 ℃ 时间:2024-08-13 19:41:29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杰瑞斯普林格 脱口秀劲爆内幕揭秘
一代爱国高僧圆瑛
机关枪凯利的粉色人生
月球:通往宇宙之门
史前星球 第二季
英国王室人物
《本草中华》将以神奇的中华本草为切入点,带领观众...
播放指数:905℃
虽然没有片中采访的骑士们这么狂热,把摩托当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者是生命的全部,但看完他们所说的话很是感动。世界上有这么棒的一群家伙,真想认识一下,见面碰拳,分享各自骑行的见闻。接触了许多骑士们,都确实是热情的家伙们:)
想到初次对摩托产生兴趣是在高三毕业那年,独自起程搭车去滇藏的时候。在左贡时认识了一个康巴族的警察大哥,他待我和搭车的同伴很友好,收留了我们一晚,第二天还招待我们和他的朋友去耍坝子(藏民的派对),咱们弹琴跳舞,结束后他问我要不要骑摩托去晃晃,我也没多想一口答应了。开始载我在国道上时,是一种奇妙的状态,望着两旁的山和田地,觉着特别不一样,听觉视觉和情绪都在无限展开,感受着速度感受着风。噢,不过原谅当时咱们俩都没有戴头盔,藏民没这个意识,我自然也没有。然后大哥停下车,硬是要我立刻学会,自己开上路试试,国道上没有什么车,他认为很安全。我就硬着头皮听他讲怎么抓离合松离合拧油门什么的,反正不到十分钟我就轰轰地开上路了。真不是一个“啊!”或者“WOW”能形容当时的感受,而且是在如此美丽的地方,我开着摩托!刚才只是在后座都惊讶不已了,现在我是实实在在与摩托一起,行驶在路上,我看见前路,并且我在飞。
后来发现挂档什么的都不会连刹车都不大理解,不可思议地还开回了检查站,怎么停下来的我记不清了,现在想想没遇上路上突然熄火这么窘迫的事情还算幸运。
此后,心中就埋下了骑摩托旅行的一颗种子,不过沉寂了还蛮久。因为上大学后资金有限,学费生活费全靠自己,幸好兼职收入还过得去,存钱买了辆山地车,先玩起了单车长途。单车旅行我也是十分喜欢的,只要是自助旅行,都是不错的体验。
真正想要骑摩托车上路时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那时在宿舍看了《摩托日记》这部电影,格瓦拉展着飞机手和艾伯特骑摩托在沙地路上的那个画面让我无法忘怀,这次真的是点燃了导火线,立刻着手准备各种摩旅必备(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466679935/ 这个剧照下我还留了言,在摩旅出发之前,后来还来还愿哈哈哈)
不过当时身边没有一台骑式车,深圳又禁摩,只有一次驾驶摩托经历还是这么儿戏,总之一边担忧着一边拟定路线和学习摩托车计划。后来事情的发展实在超出了想象,连我这个当事者和发起者至今都摸不着头脑,反正不知为何,没有骑过摩托却计划去摩托旅行的这样一支队伍壮大到了15人,并且路线是川藏线,目的地是拉萨。这个不靠谱的伪车队最终是蛮顺利地完成了旅途,一起经历了许多不寻常也很激动的时光,并且我还继续翘课挑战完成了新藏线。其中的故事就不一一述说了,毕竟写的是影评,只是想讲讲如何接触摩托到真正拥有摩托并且上路的这段经历,和片中有差不多的感慨:上路并不要求你有多大的勇气和健壮的体格,你只需要出发,接下来信任你的摩托,然后享受旅途。虽然很神奇但是和纪录片中采访的爱好者一样,从此对摩托骑行一发不可收拾,哈哈哈哈。
和此纪录片中某姑娘说的一样:“骑行带给我太多美好的回忆和感受,无论拿什么东西来交换,我都不会换的。”
自由、爱、生命力。这是我所能想到用来概括摩托旅行的词汇。
摩托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交通工具为主,我选择它是因为它带给我更多自由,比起单车要快,比起汽车更接近周围环境。在陆地上旅行绝对是我的首选。为什么认为摩托旅行自由?引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的一段话:
“騎摩托車旅游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車裏,你只是局限在一個小空間之内,因爲已經習慣了,你意識不到從車窗向外看風景和看電視差不多。你只是個被動的觀眾,景物只能呆板地從窗外飛馳而過。
騎摩托車可就不同了。它没有什麽車窗玻璃在面前阻擋你的視野,你會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你就處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觀眾,你能感受到那種身臨其境的震撼。
沿途時不時還有小孩向你揮手,也有大人從屋裏走到廊前看看是誰經過。一旦停車問路或是想瞭解什麽當地的情况,你得到的回答往往出乎意料:他們會問你打哪兒來,已經騎了多久,熱情而又滔滔不絕地和你神侃半天,簡直比你還要興奮。
這些鄉間小路和一般的幹道迥然不同,就練沿線的居民的生活步調和個性也不一樣。他們一直都没有離開過本地,所以可以很悠閒地和你寒暄問候、談天說地,那感覺好極了。”
片中关于竞赛和越野的部分我都不大了解,对于其中用摩托环游世界的那几个哥们,就真是非常佩服也非常向往。
无论如何,摩托环游世界至今还是我的梦想,也一定会去完成的,和爱的人一起骑车,一起去看遍我们诞生的这个星球的每个角落。
如果说骑车就是为了满足清风拂面的畅快,那敞篷车也能满足,只是差了手动,脚动。如果说汽车开起来,感觉上太捂得慌,摩托更为轻松,那为什么不跑步呢?关键还是速度,能把人带离俗物的事情总是让人着迷,而人们也总是试着去满足自我的情绪,把它喂养的茁长。
通篇都没什么好说的,就是骑车唤醒了家庭的回归及亲情的和睦,或者是团队的荣誉,但人类终极的追求是什么?
我实在受不了回家后的生活,我睡在地板上,比谁在床上还舒服。我无法跟人闲聊。
我无法认同人们所着迷的事物。他们面临的所谓问题,在我眼中是很荒谬的。这有什么好烦恼的呢?任何事情,一旦不顺利他们的心情就会乱作一团,而我根本不当一回事。
因为人活着本该无所求。
我很难接受社交媒体,我完全无法了解人们为何花那么多时间关注别人的生活过的如何。我也无法想想他们对人们表现在外的肤浅行为为何如此的感兴趣。
当你真正想要完成什么梦想时,这个世界上的科技会协助你更轻松的完成。
而缺点则是,有了这些科技有时可能让人再也没有梦想了,因为跟着潮流走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你的人生经验总是和你遇到的人以及你去过的地方有关。我想人们对我的认同一部分也由此而生。
我骑车比较晚,记不起是具体的日子,好奇心的趋势,骑了朋友的踏板车,虽然操作和电动车相似,但是因为车身较重,起步速度快,还是让我害怕了下。在朋友的坚持下,骑2次后就得心应手了。本来也只是玩玩,谁曾想,偶尔的一天,我骑着朋友的踏板,他骑着他的街车,我们来了一次小短途旅行。我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味道,那迎面吹来的风,那洒在身上的阳光,那道路两边的田地(我吐了,我装不了文艺范)。我中毒了。回来以后,急忙先去考了驾照(无证驾驶很心静胆颤的)。
南京限摩,苏A大牌还是蛮贵的。为了搞定牌照,省吃俭用很久,终于买了一辆带牌照的小踏板,光阳锋利VP110。当交过钱过完户,骑到家的那一刻,那个感觉就好像上学时候第一次牵女孩子手一样。那是属于我自己的第一台车。每逢周末,我总会和三五个摩友,去周边的地方摩旅一次。
慢慢的,小踏板的弊端也出来了,虽然城市代步极其方便。但是底盘低,避震硬,油箱小,热衰,排量低。在想跑远一点都是困哪,续航200公里已经满足不了我。我存钱换了第一辆街车,性价比非常高的GW250。目前GW也陪了我1年了。我真没想到,我从一个黑摩托车的人,变成了热爱摩托车的人。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会和它一起,我还要完成我的目标,西藏,环海南,环台湾等等等!
我知道,国人的素质较低,很多骑车的人,乱串乱塞,还有很多水车无牌踏板在城里肆无忌惮。但他们代表不了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