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荣获 最第四届凤凰纪录片盛典 最佳提名奖,提名最佳传播价值奖 2016年 荣获 厦门双栖影展 最佳纪录短片奖 ,想观看全片的可联系导演版权方微信:1714371600 (QQ ) 该片是2013年纪录片《龙老一生》的续集,也是纪录片导演蒋能杰发起的抗战老兵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 龙运松:一名普通的中国远征军老兵,一直默默生活,不愿谈及英勇往事。龙老在耄耋之年,面对着镜头回顾自己一生;抓壮丁参军、转战南北、妻子另嫁、松山战役、接收日本投降等。 而今, 当年英雄疾病缠身,晚年落寞,老无所依,一直不明白,当年就是抗日了,怎么就成了反革命和兵痞了,还想着晚年能得到国家的认可,2014年龙老归队,而葬礼的悼词让我们反思。 A veteran, Mr. Long’s life was full of legend. Yet, he lived his life in silence and never told others about his experience in the battlefield. There were many scars on his body and he got three shots only in the Songshan Battle. One of them went through between the bones and the scar had been apparently seen so far. Mr. Long went to the battlefield in the year he got married, where he received a letter from his wife. It read,” I’m going to remarry, may I get your approval?” Later on, Jiang Kai Sing was defeated and asked them to go to Taiwan together. Mr. Long refused,” No, I haven’t seen my parents for years.” However, when he got back to his hometown, his parents passed away soon and his wife had got remarried for two years. After that, he never got married again and lived his whole life in loneliness. Mr. Long was defined as a bad guy or solider riffraff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eriod. Afterwards, when people asked him about his experience in the battlefield, he got scared as political investigation came to his mind immediately. “I’ve explained everything in those years, why you’ve come to ask me again? I’ve explained so many times.” To get rehabilitated, he kept visiting leaders of relevant institutions. All his family persuaded him not to do so, because “You’re the Kuomintang’s solider.” He wa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 with severe stomach problems, no care from children and high medical fees. He said,” I can’t get cured. If I don’t die this year, I’ll die next year. There’s no point living for a few more years. I’d better die today and I don’t want to be human being next life. It’s too tough.” Only until 2013, the national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announced official documents to rehabilitate the anti-war soldiers. Meanwhile, the ministry promised that there were funds to deal with difficulties in their old ages. When Mr. Long heard this, he could not conceal his excitement with trembling all over. He kept asking,” Is it for real?” However, he had passed away before he received the pension. In Mr. Long’s funeral, a villager announced the memorial speech loudly, which drew us into deep thought……
第四部年度十佳,我的眼泪不值钱。
n看到这部纪录片的过程是比较不容易的,我先是在各大视频软件里搜索,但都没有找到。而后在豆瓣里私信了蒋导,没想到可以得到他亲自的回复,然后加了微信,如下。n
我真的很感动,我没想到他会亲自发给我这么多,然后还会细心地语音提示如何观看。如此负责的导演却又不得不如此不辞劳累,国内的影视环境真是一言难尽。
n个人认为,蒋能杰导演最厉害出色的地方不仅是在于他敢于拍这些题材、内容,也不仅是在于他能够翔实的记录真实的生活,更是他出色的剪辑。纪录片内容的安排是细心地铺垫,而后冷峻的转折,点滴都是血淋淋的深刻审视,是把真实的生活中的事件安排在我面前,但却让我每一根神经都高度集中、感触深受。
n片子以龙老穷困的生活开始,生活的艰辛与窘迫在他那一碗苍白的方便面全部显出。但龙老也有他珍贵的宝物,就是他曾经光荣抗击倭寇的一些证明、勋章。同时也得知,原来他是国民党兵,生活的潦倒有了缘由。“不想活了”是他唯一的愿望
由于身份证办理的错误,原本将近九十岁的他得不到相应年龄的补助,每个月只能领着七十岁该领的五十几块钱。
n他并不坏,正如当初同意家中的妻子改嫁,因为担心自己回不去让她守活寡。他对现在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埋怨。我并不赞同所谓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说法,至少在这不纪录片中龙老的悲惨多半是由于体制的错误或是人心的冷漠,他只是受害者而已。
n纪录片在后半段达到顶峰。九十岁左右的龙老等着民政部好不容易传达下来了红头文件、相关“精神”,又得等着县民政开会学习相关“精神”,讨论用什么标准来发放补助。虽然没有资金的补助,但是听到自己这些国民党兵被平反,我能看出老人的高兴,平时颤抖着的双手恢复平静,平时不动的头部却开始了颤抖,干涩的眼角也变得湿润。
但结果却是等了半年时间也没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一件早就应该做的事情拖到了这些老兵的将死之际才总算有了相关的关注,而且也只是“关注”而已,这难道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吗?n2014年5月16日,龙老离开了人世,他终究还是没能等到那一份虚无的补助,最后的一场悼词是他光荣又悲惨的一生的称赞与哀伤,而长长的葬礼送行队伍当中,又有几个人感到真正的悲伤呢?他就这么离开了。n
我所有的眼泪瞬间涌出。
尘封多年的心门,终于肯在镜头前打开双唇。
“我,曾经是个坏家伙”
我是一个光荣的士兵,
但是我不能留下属于那些年代光辉记忆的证据。
所有的过去,
只能埋藏在我佝偻着身躯的晚年回忆里。
我,不想对任何人提起。
死神在慢慢地接近,
我不想挣扎,
但我的回忆开始喘息。
在老兵风烛残年之际,
是摄像机后的人,
让他相信,
自己曾经的战斗是光荣的,
是被历史承认的。
我对这部片子表示敬意,
这是一部纯粹的纪录片
——无添加,无立场,
只有记录!
是作者一贯的风格,
一贯的坚持,一贯的态度。
是淳朴的乡土里孕育出来的可贵品格,
是执着的品格里坚持出来的不朽之作。
也许,画面粗糙。
眼看着老人颤抖着双手把开水注入泡面,
镜头怎能不有所动容;
这不是演出来的大片,
这是在有血有肉的记录者面前所展现的真实现状。
也许片段的链接把叙事拉得太长,
但正是在这样一种状态里,
我,泪流满面,
你,扼腕叹息。
音乐很淡很淡,
淡到没有。
但情感很浓很浓,
浓到血液。
英雄已逝,
我激动得只能大口大口地喘息。
龙运松老人是国民党老兵,他幼年丧母,作为家中老大被抓去当壮丁,很多人为了不当兵都把右手食指砍掉了,这样就不能打枪。他跟从国民党部队打仗,到云南、缅甸、印度等地,参加了松山战役,身上中了三枪。当时战争特别惨,到处都是死尸,他们吃饭连站的地方都没有,死活都顾不上了,哪还管得了香臭。就把战士的胳膊腿捡一捡,扔到坑里埋了,很少有全尸,用小木块做个名牌就算是墓碑了。
后来抗战胜利,他们对待日本投降战俘既不打也不骂,只是缴了枪,还把他们送回日本,不像日本人对待中国战俘,非常残忍。那个时候有美国支援,他们也曾经过上一段好生活,全都换上了新军装。后来又开始内战。有的时候共产党把国民党堵在那,一个多月僵持不下,每天做工作,同志们不要打啦,你们也是中国人,我们也是中国人,谁死了都不值。有的时候吃的不够,他们就跑去共产党那边一起吃饭,然后再回来。老龙觉得抗日战争他都没被日本人大死,内战死在中国人手里太不值了,所以他也不怎么积极作战,最后就都解放了。共产党招安,老龙递交了申请,但是因为有病在身,共产党没要他。本来可以把老龙送到台湾,他不去,他想回家乡看看五六年没见面的老父母。在这之前他已经给妻子写信,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打仗就死了,不想连累妻子守寡,就让她改嫁了。后来回家,前妻来看过他,还给他做了双鞋,带了些东西,他怕人家说闲话,手下东西没让她进门。
几年后,龙老又娶妻生了一个儿子。文革时期,好多人来斗他,说他是“坏家伙”,兵痞,把他之前的军功章都没收了。他特别能忍,无论他们怎么斗,他就是不说话。骗他们不会写字,没有当过大官。实在没办法,也就那么地了。这样老龙才保了一条命。
龙老住在湖南一个小村子里,家里很破,生活条件相当不好,这么多年每个月只能凭借年龄拿到几十块钱。只有八十岁以上才一百多点。他有胃病,后腰关节也不是很好,总疼,每天都吃药。但是没钱治病,也不想花子女的钱。他儿媳妇管他叫老不死的,他其实也盼着死。国家给他们平反,一开始龙老还因为相关物品都被没收,而无法证明自己参加国民党抗战的经历。问龙老有什么愿望,龙老只想国家分点钱让他看看病。但是直到龙老死国家的补贴金也没有到他们手里。长沙的都有,但是打电话给当地县里问就是没有……
龙老说如果没有国民党,中国抗战根本不可能胜利。他们真的出了好多力,只可惜现在是共产党的天下,但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毕竟他们也杀过好多日本鬼子,这点是无法抹杀的。对比现在解放军的抗战老兵的待遇,简直是天壤之别。
纪录片结束后,有几位嘉宾来分享,其中一位女士的父亲和龙老情况差不多,他长着六根手指,十五六岁就凭借一身功夫徒手打死一个日本兵而遭到通缉,从北京逃到了陕西,没办法加入了国民党。现在统一称他们为国民革命军。后来回到北京他一直没有说自己是国民党军,女儿还是通过周围邻居闲言碎语了解一些。胡锦涛那年承认了国民革命军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老人看完电视哭的像个孩子。为了证明,她后来又陪父亲到陕西,父亲好不容易才一点一点回忆起当时的一些事儿,用的什么枪,在哪儿有什么建筑,这样才完成了证明。但是后来国家一直没有办法军功章。她偶然通过别的途径弄了一枚,当老人得知不是国家正规颁发的,他说他不要,后来一直到死也没有满足这个心愿。今年70周年,她又打电话向民政部门申请,得到的反馈是,他们只颁发给在世能来参加活动的,死的人不管。反正大陆和台湾对处理这样的事情态度还是很不一样的,而且好多人也不接受大陆这边发的纪念章。她已经向台湾那边递交了申请,所有参加过抗战的老兵,无论在是与否都能得到认可。
历史应当得到认可,我们没有资格歪曲历史,抹杀他们的功绩,真的是没有这些老兵,我们现在哪能过上这样好的生活。他们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2015年10月14日 20时56分
来源:http://cb.whmc.edu.cn/xyxw/1413903.html
新闻中心网讯(记者/陈思 摄影/刘萌雪 编辑/蒋静 余欢 见习记者/乐舒静 宋东煜 )10月13日晚上7时,我校承办了抗日老兵题材纪录片《龙老》在武汉的首映。并有幸请到了蒋能杰导演,这也是蒋导第三次到我校进行访问交流。《龙老》是蒋导演继《村小的孩子》、《初三》等纪录片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出席嘉宾有我校屈定琴、程以鹏、夏春秋等老师和华中科技大学肖海鸥老师以及华影协会成员和各年级学生。
本次巡演分为观片、导演发言、嘉宾讨论、观众提问、上台合影等几个环节。活动伊始,主持人为我们放映了时长为58分钟的抗战系列纪录片《龙老》。该片记录了一位被扣上“坏家伙”“兵痞”的国名党抗日老兵龙运松的晚年生活和他不平的一生。1920年出生的他经历过抗日战争,文革,妻子改嫁等社会生活的变故。而正因为他是一名国名党老兵,社会对他的抗战英雄身份保有质疑和不被承认。随着历史真相的不断还原,龙老却于2014年5月不幸逝世,未能见证2015年9月3日的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的举国欢庆。
观赏完影片,主持人随即邀请了程以鹏老师的学生张毅与蒋能杰导演进行了交流。提及国民党抗日老兵这个群体,导演表示涉及政治问题无法回避。“在抗战中每一个抗日老兵都牺牲、付出了太多,而龙老晚年的悲惨境遇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古训“尊老爱幼”也淡化成“爱幼”,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多关注老人这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给与他们尊重与温暖。”
对于屈定琴老师在拍摄技术上的提问,蒋能杰导演表示拍摄中重要的是应与被摄对象形成高度的信任,让被拍摄者真实、自然的呈现。然而拍摄中并没有过多追求效果,手机、手电筒的打光也是因为屋子太暗。由此需要重视后期的制作,做到边拍边剪,保证能更好的发现错误并及时修改。提及这些,蒋导也打趣自己的口头禅“拍片子不是拍马屁,需要的是讲真话”。
随后,作为蒋导的朋友,华中科技大学的肖海鸥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个片子选题很好,虽然以抗战老兵为切入点,但是片子侧重讲述的是这位耄耋老人,他更重要的身份是‘老人’,突出了时下乡村的空巢‘老人’现象,也通由这部纪录片倡导大家多去发现和关注老人这个群体。”会场同学也以热烈掌声表示认同。
激烈讨论过后,活动接近尾声。蒋能杰导演再次向老师同学们表示感谢,并期待学生们将来拍出更优秀的作品。最后大家纷纷上台与蒋导、老师们合影,以此来致敬抗战老兵。
曾悲叹抗战八年,死伤遍野,良人无归;又感怀山河巨变,尘埃落定,伤者得其所,功者获其勋。 然君不见七十载春秋,亦有十九从军儿郎血战沙场,九死一生却无人待其还乡,无亲无友亦无国,无赞无誉无人记。
导演蒋能杰以别具一格的视角对不被大众所了解的战后遗留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思考,使当今的民众甚至政府重视老兵安置问题。真实地反映了部分抗战老兵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孤苦的生活经历,把这个始终存在却被人们忽视的社会问题无保留地展现出来,通过新媒体的方式使其得到关注,并由此寻求社会各方面的帮助。
电影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以龙老为代表,反映了抗战后国民党老兵群体的生活困境,让当代中国从抗战胜利民族崛起的光鲜外表下清醒过来,认识到为我们铸就如此盛世的英雄们其实也许正在某个穷乡僻壤无依无靠,缺衣少食。作为负有责任感且铭记历史的华夏儿女,并不缺乏解决问题的执行力,缺乏的是发现问题的契机。而蒋导的抗战老兵系列纪录片,正好给了我们看清现实的钥匙。让我们聆听他们的孤独,让社会抚平他们的伤痛。
抗战老兵系列纪录片如今已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多个地区进行展映。不管是在独立放映场所还是在中学高校,这部电影都给了观影者心灵上的巨大冲击。我们的所闻所见与真实上演着的生活的巨大反差,使这个灰色的现实让人分外痛心。死亡也许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冷漠和遗忘。铁与血的峥嵘岁月不应消散在暮年飘散着叹息的风里。抢救历史,刻不容缓。
当身挂勋章的耄耋老人只能对鸡鸭野狗诉说曾经的沙场荣光,当他们为国舍身幸能保全却遭受误解,八年功苦一朝湮灭,当昔日好儿郎如今恶疾缠身,晚年孤独,我们是否还可以心安理得地安享盛世?龙运松老人英魂已逝,却留给我们深沉的思考,剩下的困境老兵何其多,何不让他们在人生迟暮之时感受难得的温情,一抚78年的伤痛,至少让他们觉得,这一生,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