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宋洋苏可齐溪聂远张博吴樾黄维德
类型:纪录片历史国产导演:金铁木 状态:第3集 年份:2022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ID:36071994热度:713 ℃ 时间:2024-08-15 13:35:42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长平,今天山西高平市永录村。
公元前260年,秦赵为争夺上党,在此展开了战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长平之战。赵军战败,数十万降卒遭坑杀。
原文: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两千多年后的1995年,永录村村民在修整田地时发现尸骨坑。1号尸骨坑发现130多具骸骨,这些骸骨摆放得杂乱无章,纵横相叠,有明显的刀伤、箭伤等创伤,甚至有的只剩躯干没有头骨。而这些,仅是潜在尸骨数量的冰山一角。
两千年来,人们对于这场发生在长平之战尾声的血腥屠杀,众说纷纭。
是白起生性残暴,有意为之?还是局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历史最复杂的地方,恐怕就在于它没有定论,有很多值得探究之处。历史如果非黑即白,就像一个人非善即恶,失去了深度和蕴意。
在漫长的人类战争史上,君王和将领是被人反复提及的主角。作为失败一方的战俘,往往只是史册上,战胜国拿来标榜战绩的数字。他们无名无姓,只是悄无声息地参与了某次战斗,甚至有可能献祭自己的生命,正如长平之战中的数十万赵军降卒。
直到永录村尸骨坑的发现,世人才切实地感受到,那些深埋地下的累累白骨,曾经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类。唐人李华在《吊古战场文》中曾有一句质问,“生也何恩,杀之何咎”,就是感伤那些被弃尸荒野的普通士兵,他们活着的时候享受过什么恩惠吗,又是犯了什么大错要这样被杀掉呢?
在历史上,一直有"杀降不祥"的说法。在战国时代,战俘大概有两种命运。第一种,就是被释放回国。第二种,就是成为战胜国的奴隶。第三种则是被编入战胜国的军队,为战胜国效力。这大概是当时赵军降卒能想到的所有可以活命的结局。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将战俘收编整顿还是比较常见的做法。比如秦灭六国之后,便将大量六国战俘投入到进攻百越的战争中,让这些士兵一边征讨一边拓荒,即消耗了大量战俘,同时也使得秦朝疆域得到了极大开拓。
不过历史上的很多事也不能一概而论。长平之战不是一场普通的战役,而是一场关乎秦赵两国赌上国运的生死较量。如果将赵军降卒安插到秦国一线部队,赵人不但无法心服口服地做秦国臣民,还很可能引起军中内乱。
可若是将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兵放归赵国,重新休整武装,等于是又给了赵国抵抗秦国的机会,那这场胜利又有什么意义呢?
长平之战打到最后,赵军的军粮早已告急,数十万赵军降卒饥肠辘辘,只能以秦军的粮食养活他们。这么多人的伙食供应,让秦军大营的粮草非常紧张。如果白起再不做出决定,秦军就会被拖垮,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长平之战的战俘规模是空前的,在白起之前的名将从未遇到过类似情况。之于白起这样战场经验丰富的武将来说,一切军事行动都是为了完成战略目标,最终打赢战争。他能做的就是从秦国的国家利益出发,去做最合理的决定。
哪怕是用一种最直接、最残酷的手段,杀降。
除240名未成年者被放归赵国,其他数十万赵军降卒悉数阵亡。赵国举国大震,短时间内都无力与秦国抗衡。其他国家看到这样的结果,也对残暴的秦国避之不及。
长平之战成了白起军事生涯的巅峰,也使他坐实了“人屠”的恶名。数十万赵军降卒的性命,是白起的成名作,亦成了他的招魂幡。
司马迁对白起,略有同情之心。史记中一些词汇的使用,给了后世很多想象空间。比如白起死前说“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这个“诈”承认自己背弃了对赵卒降者的承诺,又能感受到混杂其间微妙的阴谋感。
原文: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一种怀疑也逐渐成型,那就是秦昭襄王比白起更坚持杀降这件事。白起并非真心要杀这数十万降卒,他更愿意在战场上杀敌,不愿意背弃赵军已经归降的承诺。然而秦昭襄王为了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以他的方法给白起施加压力,让其背下杀降的锅。因为他是王,谁又敢说出王的本意呢?
《史记》中的一个“诈”字,或许表达了白起对杀降事件的不甘,这也成为后来白起拒绝再为秦昭襄王出战的伏笔。秦昭襄王何许人也?在位五十余年的一代雄主,可以说他是秦始皇一统天下霸业的奠基者。翦伯赞先生说:昭王末年,秦对六国的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作为宣太后之子,他经常被说成“傀儡”,“半辈子没能亲政”,那可是太小看他了。事实上,他集野心、能力、腹黑、无赖于一身,是最适合做王的人。
从魏冉到范雎到白起,秦昭襄王擅用野心勃勃的大才,却又拿捏得住那份贪婪,无一让他们有好结果。这不正是同时代的思想家们,韩非子、荀子等人所寻求的理想君主,一位不专权却能决断的君主,一位可放权却又必须时刻控制臣下私欲使之不足以形成对国家危害的君主。
原文:夫为人主而身察百官,则日不足,力不给。且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饰声;上用虑,则下繁辞。先王以三者为不足,故舍己能而因法数,审赏罚。先王之所守要,故法省而不侵。独制四海之内,聪智不得用其诈,险躁不得关其佞,奸邪无所依。远在千里外,不敢易其辞;势在郎中,不敢蔽善饰非;朝廷群下,直凑单微,不敢相逾越。故治不足而日有馀,上之任势使然之。出自《韩非子·用度》
这样的一个人,必然是心狠手辣、能屈能伸的。秦昭襄王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邀楚怀王在武关会面结盟,途中突然劫持楚怀王到咸阳,强迫楚怀王割巫郡、黔中郡给秦国。楚怀王愤然拒绝,秦昭襄王便囚禁了楚怀王。这个故事,《风云战国之列国》的楚国篇有提及。这些都是秦昭襄王无赖的一面,也是他政客的一面。从他的人物个性上来看,他坚持要白起杀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杀降之后,他有担心白起功高盖主,听取范雎的意见开始议和,这就是权力的制衡。反正赵国的有生力量已经干掉了,我派谁来打邯郸不都一样吗?事实证明,他还是小看了刚烈的赵人。
白起不是没有杀降的纪录。华阳之战白起大败赵军,将赵军俘虏两万人沉入黄河。他的暴烈与残酷,闻名于战国,是秦国虎狼之师的代言人。
但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史册中的字里行间,再去看看前因后果,把白起当做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来理解,或许可以看到他那0.01%的动摇。
长平之战后,秦军经过近一年的休整,便重新计划攻打邯郸。秦国上下都对这场战役充满信心,可是只有白起,不仅拒绝挂帅出征,还成为了这场战争的反对者。
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放弃攻打赵国,让人民养精蓄锐。同时,要安抚那些因长平杀降之事而恐惧秦国的诸侯,分化六国合纵联盟,伺机攻打骄傲轻敌之国,伐灭无道之国。
原文:武安君顿首曰:“臣知行虽无功,得免于罪。虽不行无罪,不免于诛。然惟愿大王贤臣愚计,释赵养民。以诸侯之变,抚其恐惧,伐其骄慢,诛灭无道,以令诸侯,天下可定,何必以赵为先乎?此所谓为一臣屈而胜天下也。大王若不察臣愚计,必欲快心于赵,以致臣罪,此亦所谓胜一臣而为天下屈者也。夫胜一臣之严焉,孰若胜天下之威大耶?臣闻明主爱其国,忠臣爱其名。破国不可复完,死卒不可复生。臣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愿大王察之。”王不答而去。——出自《战国策·中山策》
当初谋划和执行杀降的白起,成为秦国反思杀降的第一人。对此,朱绍侯先生指出:“白起是秦兼并战争中杀人最多的将领,但他最终看到了大屠杀给秦国带来的危害,因此想要改弦更张。”
白起的忧虑不是毫无道理。杀降一世震惊六国,也加深了六国对秦国的仇恨。赵国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并且联合了魏、楚、齐多国准备对抗秦军。可是白起的劝谏,不仅没能成功劝住秦昭襄王,甚至给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白起有功,他将自己大半生的聪明才智,献给了秦国的统一大业。
白起有罪,无数赵国人因为他,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儿子和丈夫。
世人尊敬他,也永远不会原谅他。
编剧是不是想宣扬人性本善?
秦王杀太子丹是被逼无奈的????
荆轲刺秦是因为他想活捉????
赵括伟正光没缺点就运气不好????
年度最大笑话——白起是个君子,坑杀几十万手无缚鸡之力的俘虏不是他想的,是他背黑锅的。???? 可惜我小学时就知道了秦国军功按人头算,白起之心,小学生皆知。
给白起立君子人设你是要笑死谁?
白起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打仗从不用卑劣手段,那么请问在楚国倒灌河水淹城无差别弄死百姓的是谁?长平坑杀几十万降兵的是谁?
编剧标新立异想给白起满身人性光环,写得好,下次别写了。给谁立牌坊不好要洗白人屠。
先不说三观不正,就说剧情有多么降智+自相矛盾吧?
1. 赵军断粮,饿肚子已久。吃了最后一餐,败给秦军
2. 白起俘虏二十万降兵,旁白说他无权决定是杀是放是养,奏明秦王请求定夺。
3. 白起转身就跟赵俘说,说有秦人一口粮食,就少不了你们赵人的。哦豁,这里倒不记得只有秦王能定夺了?
4. 而且秦军自己都快揭不开锅了,剧里再三强调还剩十日粮草,屡次催秦王补给没盼到。白起主帅当着所有下属说这个……希望十天之后你部下不要恨死你。
5. 咋滴把俘虏喂饱等他们来反扑啊?我只听说过故意饿俘虏,没听说过和我军一个待遇。白起你真傻白甜
6. 赵俘宛如豆瓣五毛氵军,立马感恩戴德高呼:白起你是个真君子。yue。???????????? 赵俘都是白痴吗?长平之战是人家白起初舞台首秀吗?人家在韩楚的残暴事迹没听过?人家都是武安君了好吗?!孙子教你们的知己知彼你们都当耳旁风了是吧?他立人设你就信啊?而且那么多将士无、一、例、外全都信啊!白起是人民币还是你们邪教的神啊?
7. 然后一转场,变成秦军自己粮食短缺还充满人性光环地施粥喂赵俘……???? 据说是和秦打之前就饿了好久肚子的赵俘,身为阶下囚,像大爷一样把碗全!砸!了!并且像秦叫嚣让白起放他们回国。编剧你饿过肚子吗?你饿个十天半月别人给你一碗粥你的第一反应是把粥砸了?这么嚣张是不是替秦军发愁没理由杀了你们?这时候的状态难道不是难过,怕死,如履薄冰且想吃饭吗?
导演,编剧,你开心就好……
还给白起洗白说都是秦王要坑人????????????
哪来一堆氵军说这个剧比那些神剧好了。
公元前238年,嫪毐在秦国发动叛乱。相邦吕不韦、昌平君和昌文君奉命平定嫪毐之乱。事后,吕不韦受到牵连,被免去职务。
从吕不韦免相到秦国统一天下,其间整整十六年里。然而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史书上却没有记载任何关于丞相继任者的信息。
直到看到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的注解,这位下落不明的丞相才有了清楚的指向:“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为相,后徙于郢,项燕立,史失其名。”而这寥寥数语,也描绘出了昌平君不凡的人生轨迹——从秦国丞相到楚国君主的身份转变。
但即便如此,《史记》依旧没有明确交代昌平君的身世,姓甚名谁,担当什么官职,这未免过于蹊跷。对于这件事的唯一解释,就是昌平君的事迹遭到了刻意隐瞒。等到司马迁撰写《史记》之时,根本对他无从查起。
幸运的是,真相总会以某种方式若隐若现。当我们串联起那些只言片语的记载,以及那些隐藏在历史缝隙里的线索,昌平君的故事,终于从历史的黑洞里浮现了出来。
复杂而神秘的身世
在《史记索隐》为《史记·春申君列传》做的注解中,有一条资料如下:楚悍有母弟犹,犹有庶兄负刍及昌平君。
这条资料中的悍和犹,指的是楚考烈王的之子熊悍和熊犹,而负刍和昌平君都是熊犹的庶兄,而这也进一步确立了昌平君的楚国公子身份。
嫪毐发动叛乱这一年,秦国政坛进行了大规模的洗牌重组。也是在这一年,彼时的楚国也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政局的事件: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黄歇被权臣李园所杀,楚幽王熊悍即位,楚国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消耗着楚国剩余不多的有生力量。
就在楚国政局发生如此大变动的时刻,身为楚考烈王之子的昌平君,非但不在楚国,却在秦国的政权中枢,为秦王嬴政浴血奋战,肃清敌对势力,这件事实在太不寻常。
这就不得不追究到楚考烈王熊完的年轻时代。
公元前272年,还是楚国太子的熊完到秦国做人质,这一去就是十年。在战国时代,在外国的质子往往会在当地娶妻生子,而昌平君很可能就是熊完在秦国娶妻生下的儿子。那时控制秦国政权的,是楚系出身的宣太后和楚系外戚势力,楚国自然成了秦国最重要的盟国。因此,身为楚国太子的熊完在秦国娶妻,是关系到秦楚两国的大事。熊完的妻子若出身于秦国王室,才称得上与熊完门当户对,这也是古代王室间通婚的礼仪秩序。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特殊的身份,才决定了昌平君既有楚国的王位继承权,又有资格在秦国的政权中枢活动。
但是昌平君为什么没有跟随父亲回到楚国,而是选择留在秦国发展了呢?这又是另一番故事了。
秦王嬴政的御用监护人
自战国开始以来,秦国不断扩张,增加人口,吸引更多地区的人才来到秦国,可以说是秦国的基本国策。从湖北云梦县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可以了解到,秦国法律明确规定,秦国女性与外国男性所生的子女,从法律名义上属于秦国人,这也是昌平君可以留在秦国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昌平君能够跻身秦国权力中枢,还离不开一个人,就是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是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的侄孙女,宣太后去世后,楚系外戚势力的中心就转移到了华阳夫人身上。华阳夫人嫁给了当时的太子嬴柱,之后又在吕不韦的推动下,收了秦始皇的父亲嬴异人为嗣子。丈夫秦孝文王嬴柱在位三日去世,之后嬴异人继位,史称“秦庄襄王”,华阳夫人被尊为华阳太后。
从血缘关系上来说,华阳夫人出身于楚国王族,与昌平君的父亲熊完本就是亲属,而华阳夫人的丈夫嬴柱又是昌平君母亲的兄弟。不管从什么层面上来讲,昌平君与华阳夫人的关系可以说是亲上加亲,而且利害一致。他自然极有可能代表楚系外戚势力,辅助秦王执政,
而这也包括参与平定嫪毐之乱这样的重大政治事件。
《史记》对嫪毐之乱的记述中,有这样一句话:
“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这道命令,是秦王命令的略写。接受命令的三位大臣,第一位是相邦吕不韦,第二位是昌平君,第三位是昌文君。根据学者专家的研究,秦汉帝国的法律制度非常严密。最高政令的发布以各种诏书的形式下达。而诏书的接收方,第一位是丞相,其次就是相当于副丞相的御史大夫。
事后在追究责任的调查中,吕不韦因为与赵太后、嫪毐的关系特殊,被罢免相邦的职位。可那时秦王嬴政迫切地想要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他需要一位值得信任的帮手帮助他完成自己的雄图大业。这个时候,昌平君作为他的表叔,华阳太后的侄子,平定内乱的功臣,又是官职仅次于丞相的御史大夫,由他来接任丞相,是最顺理成章的事情。
自此之后,昌平君辅佐秦王嬴政先后攻灭韩国、赵国和燕国。直到公元前226年,也就是秦王政二十一年,昌平君突然被派往秦楚交界,也是楚国旧都郢陈,也就是现在河南淮阳县。
原文:新郑反,昌平君徙于郢。《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料中的“徙”意为迁徙,在古文中本身就带有贬斥的意思。昌平君与秦王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才让秦王做出另外这样的决定?
秦国丞相的公然倒戈
史书上没有记载昌平君被贬斥到淮阳的原因和过程,只告诉我们一个意外的结果:项燕拥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南起兵叛变。做了几十年秦人的昌平君,竟突然觉醒了自己身上楚人的血液,对秦国发起抵抗。
原文: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史记·秦始皇本纪》
原本这段历史就这样在史书中不清不楚地含混过去了,直至《睡虎地秦简》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出土的秦简中有一份关于墓主生平的履历书,被称为《编年纪》。在这份《编年纪》中,有一条关于昌平君的记载:
“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屈。”
也就是说,在秦王政二十一年,韩国末代君主韩安去世。随后,昌平君带着敢死之士来到了韩安死去的地方。结合《史记》的记载,韩王安去世的地方不是别处,就是昌平君被贬斥之地淮阳。韩王安为何会从自己的都城新郑,跑到淮阳去呢?据史学家推测,这是秦王为了切断韩王安与当地人民的联系而刻意为之的。但是他没想到,这件事反而成了韩国人抵制秦国的导火索。就在韩王安被带到淮阳的次年,新郑爆发可大规模叛乱。
以此看来,秦王嬴政因为新郑叛乱和韩王安之死,很可能派遣昌平君去淮阳收拾残局。
但是,这或许只是昌平君前往淮阳的表象。
就在同一年,《史记》特意记载了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的会议。王翦认为攻打楚国“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嬴政听了认为王翦老不堪用,让他退休回到故乡频阳去安度晚年。
而于情于理,拥有楚国血统的昌平君,看到楚国灭亡在即,不可能没有任何动摇。他很可能在这次会议中与王翦一样,站在秦王的对立面,甚至另执一词,反对秦王激进的进攻策略,结果和王翦一样被贬斥出京。其实于秦王嬴政来说,这么做就能摆脱老臣子们的束缚,建立起完全听命于自己的班底。
不过出乎秦王意料的是,被拥立为楚王的昌平君联合楚将项燕,大败李信率领的二十万大秦军,这也是秦灭六国战争秦国最惨痛的失败。
事实上,昌平君的反叛也是在情理之中。他虽然受到秦王的重用,但他毕竟拥有楚国王室的血统,在他看到楚国遭到袭击,血流成河之时,如何能做到完全的袖手旁观?在家国大义面前,他放弃了自己在秦国的身份和地位,毅然决定支持弱势的楚国。
但是,大败李信,成了昌平君最后的绝唱。吃了败仗的秦王立刻选择卷土重来,请求老将王翦出马,用六十万重兵以排山倒海之势攻打楚国。在王翦的指挥下,楚军被打得七零八落。最后,昌平君和项燕都战死沙场。
血缘成就了昌平君,更毁灭了昌平局。
他的叛变,可以说是战国后期最富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一幕。面对秦一统天下的大局,昌平君是分裂的,又是矛盾的。他不忘故国的初心,是他的可贵之处,却也因此酿成了自己的悲惨结局。遭到背叛的秦王嬴政很可能怀恨在心,刻意让史官删去了有关于他的重要事迹。
然而,就在昌平君战死的2000多年后,后人终于在一把残破的铜戈上找到了他的真名——熊启。史书虽然没有详细记录下他的故事,但至少这把铜戈告诉我们,在那个战火纷飞群雄并起的年代,他也曾真真切切地来过,存在过。
他是天才的指挥官,是赵国最后的名将。
他的征战历程主要分成了两部分:前半程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以逸待劳,一战歼灭匈奴10万人。顺带灭了襜褴,打败东胡,收降林胡。换得赵国十多年的边境安宁。
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后半程,南下抵御秦国,两次大胜秦军。一己之力,延缓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他在宜安进攻秦军,赶走曾斩杀十万赵军的秦将桓齮。史称:肥之战。
这一战李牧封神,被封武安君。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最早出自西周,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
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於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於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但在战国时期,这个封号却像诅咒一样。获得这个封号的人:白起、苏秦、李牧,没有一人善终。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苏秦被齐闵王车裂。今天故事的主角李牧,最后也同样悲剧收场。
作为边军抗击匈奴时,他远离赵国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不受上层的掣肘和干扰,收放自如。但当李牧率领着和他已经形成血肉联系的士兵一起南下抗秦时,面对的不止是陌生的敌人,还有一群更陌生也更危险的“自己人”。
悲剧的命运也就此开始了。
1、族姓传统:勇而气躁,烈而尚乱
周穆王时期,远走北方的秦人,其首领造父有驯马驾车之异能,被周穆王发现而成为王车驭手。很快,造父因驾车辅助周穆王平乱有功,被封于赵城。这支秦人以封地为姓,就成了赵人。从此,历史正式有了赵人族群。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史记·赵世家》
秦赵族性之要害,是尚乱二字。《史记·赵世家》记载的韩厥说屠岸贾之言。韩厥云:“妄诛,谓之乱。”妄杀便是乱。何谓妄杀? 其一,不报国君而擅自杀戮政敌;其二,不依法度而以私刑复仇。
历史的发展中,秦国因经历了亘古未有的一次重大事变--商鞅变法,革除了痼疾,再生出一种新的国风,成功避免了与赵国如出一辙的乱政危局。
在赵灭亡之前历经十二代国君,光大规模内乱就有十一次之多。
以胡服骑射,将赵国推向鼎盛的赵武灵王本人,就是在政变中,被困行宫活活饿死。
罕见的将帅互相攻杀事件同样发生在赵国。赵悼襄王命乐乘代廉颇为将攻燕,廉颇不服生怒,率军攻击乐乘,乐乘败走,廉颇无以立足而逃亡魏国。
大将公然抗命在战国时代是极其罕见的事件,但在赵国朝野却视为寻常。
妄杀之风滥觞,在国家庙堂,即是无可阻挡的兵变政变之风。动辄以密谋举事杀戮政敌的方式,以求解脱政治困境,或为实现政治主张、清除阻力。在庶民行为,则是私斗成风,不经律法而快意恩仇的社会风习。刚烈武勇、乱政丛生,极不稳定的社会格局成了赵国的时局日常。
赵国亡国前的最后一次兵变,即是:公元前236年赵迁即位。郭开当道,李牧被陷害诛杀。
2、政局混乱:李牧究竟因谁而死?
“李牧死,赵国亡”,一位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东方六国都要仰仗的将领。为何不是死于战场,而是被“自己人”所害?
这个害他的“自己人”首先指的是郭开,他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缪王(赵王迁)两代君主,拜为相国。是赵王迁的宠臣。
赵迁从小在宫中长大,骄横任性,品行不端。他在朝中最信任的人就是相国郭开。他在郭开那里学到了许多他从前不懂的事情。比如说如何饮酒不醉,如何赌博不输,如何玩弄女人,如何整治仇人等等。在他心目中郭开才是真正知识渊博的人。
在陷害李牧之前,他就凭着搬弄是非的嘴巴,让廉颇不能重返沙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出自此处。廉颇逃往魏国后,赵王想起廉颇,派使节去看望。郭开拿了重金给那位使节,叫他说廉颇身体不好,虽然饭还是能吃很多,但吃顿饭就如厕三次。赵悼襄王听后作罢。
灭赵战争,是秦国整个统一战争打开局面的关键。李牧统帅下的赵军战斗力强劲,胜负难成定局,王翦棋逢对手,并不想和李牧正面对决。于是选择了不惜用重金收买郭开,致使赵王杀死李牧。在李牧死后,王翦才发起猛攻,不到三个月就消灭了赵军主力,灭亡了赵国。
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另一位可能与李牧敌对的人这里推测是,春平侯。春平侯是爵位名,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他真实的姓名。他是赵王迁的伯父,上一任赵悼襄王的哥哥。因被派到秦国为质,而错失赵王之位。作为赵国大贵族的代表,春平侯与李牧并不相和的原因在于,拥有了李牧的支持,
春平侯是可以做王的。但李牧却并没有站在他这边。
春平君者,赵王甚爱之,而郎中妒之。故相与谋曰‘春平君入秦,秦必留之’,故相与谋而内之秦也。--《史记·赵世家》
郭开是直接陷害李牧的人,春平侯是敌对力量,那么最终起决定权的是谁?
公元前236年即位的赵王迁,当时也就十几岁,真正的王权是在太后手里。
赵太后,本是名倡女,后嫁于赵王宗族,丈夫死后寡居。赵悼襄王因为爱其貌美立其为后。李牧在此时,就以此女出身不正、扰乱宗族血脉,能导致社稷倾覆为由,劝说赵悼襄王。李牧曾是反对立太后、反对立赵王迁的人。
所以,太后本身对李牧应本就心存不满,再加上被秦国收买的郭开,以及其他敌对与李牧的内部力量。最终,李牧被不同的国家势力联合起来害死。
他为何不是死于战场?是因为他过于强悍,对手更愿意选择在战场之外,将他置之死地。
而利益权衡,人性的漏洞,直接将他推向死路。
《史记·赵世家》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也,嬖于悼襄王。悼襄王废适子嘉而立迁。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
3、性格原因:战场上的“孤傲者”
两个不同时代的超级将领,白起与李牧。两个人最终都以悲剧结尾。
秦昭王赐死白起,理由是白起违抗王命。忠于自己的判断,永远大于遵从王命,这是两位战国时期的战神相似的地方。
长平之战后,白起主张趁大胜之机,但当时的秦国相邦范睢却嫉妒白起的军功,主张退兵。同时秦王在赵国的游说下,同意赵国割地求和,最终秦国退兵,为此白起不满。
一年后,秦军重新攻打赵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秦王想要白起带兵打仗,白起以生病为理由,拒绝出战。
此战,秦王派出了两大名将王陵和王龁,极大损失的情况下,仍无法攻克邯郸。此时秦王再次任命白起为主帅攻打赵国,可白起又一次拒绝了,并且当面指出秦王的错误。
白起的晚辈,李牧也有着同样的操作。
李牧当初镇守北境、抵御匈奴。上任之初,就是宣布雁门郡的税收由军方接管。这个改革举动极为大胆,但当时的赵王明白“非常之事、非常之法”的道理,所以应允。
李牧的另一条改革措施,在当时却让很多人觉得大跌眼镜:李牧向全军下令,避免和匈奴人交战,遇到来袭,赵国军民就把各种家当、粮食收好藏好,然后大伙一起退守到城里--也就是所谓“坚壁清野”。十分渴望与匈奴交战的赵王不能理解,随下令换人。但连败后,又只得请回李牧,而条件就是赵王再不干涉边疆的军务。
抗秦的这场仗则表现出了他的另一种决绝。这场仗,打不下来,我就不去打。
他们是战场上的神,两个人同样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自负和自信是他们身上共有的性格特点,但同时,这样的适才傲物也给他们带来了杀身之祸。
李牧延长了赵国的寿命,却并不能力挽狂澜。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到赵国灭亡的近百年间,赵国始终都是山东六国的巍巍屏障。在与秦国对抗的历史中,赵国独对秦军作长期奋争。
一代战神的悲剧收场,在于时代、在于时局。强秦之下,赵国也许有着必亡的命运,但抗争的历史让“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格外鲜明耀眼。
成为国家公敌也好,赴死也罢。如果孤傲的底色改了,李牧也不再是战神。
夕阳武士赴死的黄昏,留给世人的是另一个黎明。
中国战争史上,有个大意外不得不说。
公元前284年,燕国将军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对于燕国来说,这不仅仅是来攻打齐国,更是来复仇,来彻底灭亡齐国。
30年前,齐宣王时期,齐国就曾四处出击,攻破了燕国国都,并占领燕国两年多。燕昭王为报杀父之仇,励精图治,广招天下贤士,终于由乐毅带领五国联军,一口气攻下齐国都城临淄,又于半年内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仅剩莒城和即墨两座孤城岌岌可危。
这个紧要关头,超级英雄剧本中情节出现了。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管小吏意外出现,用出人意料的“火牛阵”攻破燕军的包围,一口气收复了七十余城,乘胜追击光复了齐国。
他就是田单。
小吏出奇迹,一人救一城?
田单何许人也?
他是齐国宗室的远亲,也只是临淄的一个管市场的小官,相当于现在的城管。
在齐国不敌五国联军节节败退时,田单带着自己的族人逃往即墨。即墨成为田单人生也是齐国命运的转折点。
在燕军的围困下,即墨的守城将军在出城迎击时战死,守军失去了主心骨,田单就在这时被众人推举为新的守城将军。
原文: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出自《史记•田单列传》
田单仅仅因为是田氏宗亲,就被委以重任吗?
有一个事件不得不说,在逃往即墨的路上,田单很有远见地让族人事先锯断了车轮上向外突出的车轴,并且用铁皮包裹起来。仓皇逃跑时,别人的马车因为突出的车轴相撞导致马车散架,只有田单的车队安然无恙,看起来只是田单的一个小巧思,但展现的却是大智慧,也为他带来走上人生高光时刻的机会。
原文: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出自《史记•田单列传》
何为历史上著名的火牛之战?
历史上其实不乏利用“装扮”动物或其他物体来“虚张声势”的案例:
比如城濮之战时,晋国下军曾经把战车的战马都蒙上“虎皮”,吓唬对面楚军的马和士兵;平阴之战中,晋军曾在山泽险要之处虚张旗帜为阵,同时用战车来回拖柴扬尘,伪造出大军驰骋的阵势,以此来吓唬齐军。
田单或许是在兵书上看到过这种“虚张声势”的战术,又因为自己曾经是城管,深知公牛的脾气爆裂,正适合用在“火牛阵”。于是又对牛进行“加工”:给牛披上红色斗篷,斗篷上描绘出神兽的模样,增强了牛的气势;在牛角上绑上长匕首,增强战斗力;在牛尾绑上淋了油脂的芦苇,不仅能驱赶牛一直向前奔跑,气势上则更加有威慑力。
在城墙上挖出通道,不仅是为了放牛出城,更是防止牛在混乱中冲向齐军造成“反噬”,这一点无比高明。后世也有人模仿“火牛阵”,但基本都失败了,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失控的火牛胡乱奔跑,甚至攻击本方军队。
最后再配合上即墨城中留守的老弱百姓,在城中敲击铜器,制造出震天响的气势,不仅为齐军鼓舞士气,更刺激了火牛一路狂奔,直指燕军大营。
原文:田单乃收城中得千馀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後。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燿,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譟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出自《史记•田单列传》
除了“操控”火牛,还有一个决胜关键就是“操控”人心。
齐国人非常富有,有钱有闲,热爱音乐,对打仗立功这种事毫无兴趣,被围困时还觉得:同样都是过日子,那我们为什么不投降呢?反正乐毅也会对我们很好。城外燕军虎视眈眈,城内百姓时不时就要摆烂,田单想要操控人心,这叫一个难呀。
操控人心第一招:离间
围困即墨期间,燕昭王离世,继任的燕惠王与乐毅不和,田单利用这点,派人在燕国散布乐毅要在即墨自立为王的假消息,燕惠王立刻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乐毅只能逃往赵国。
原文: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於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出自《史记•田单列传》
操控人心第二招:鬼神论
田单让城内百姓在吃饭时摆出食物祭祀祖先,引得飞鸟集聚,他解释说这是神迹,咱们有神人保佑,让对面的燕军害怕。田单还找了一个普通士兵充当神使,所有的命令都让“神使”来“转发”,用迷信的手段实施精神胜利,让军民坚信有神明保佑,自己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原文:而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於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因反走。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卒曰:“臣欺君,诚无能也。”田单曰:“子勿言也!”因师之。每出约束,必称神师。---出自《史记•田单列传》
操控人心第三招:引导情绪
田单为了让即墨百姓愤恨燕军,派人忽悠燕军割掉俘虏的鼻子,挖毁齐人的祖坟。燕军这些举动被即墨百姓看得清清楚楚,让齐国军民战意高涨。又让老弱妇女上城墙巡逻,武装精良的士兵躲在城墙下,使得燕军以为即墨城只剩下老弱兵力,逐渐放松警惕。还派人去燕军大营诈降,打算里应外合,开城投降。这样原本就疲惫的燕军彻底放下戒备,坐等即墨自己打开城门投降。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控制人心的操作,即墨军民没有高涨的战意,燕军依旧警惕不懈,那么田单的火牛阵再厉害,或许也无法达到一举击溃燕军,迅速收复失地的效果。
如此人杰,结局竟然是客死他乡?
田单作为一个小城管,最后光复了齐国,本身也是王族宗亲,这样的能力、号召力,其实足以支撑他自立为齐王。
《战国策·秦策三》中记载:范睢说,“臣居山东,闻齐之内有田单,不闻其王。”
但田单还是放弃了上位的机会,从民间迎回了隐姓埋名当上园丁的齐襄王,扶持正统,自己则当了个相邦,被封“安平君”。
一边是对复国毫无作用的齐襄王,另一边是立大功的安平君,功高盖主是再明显不过了。正巧战国著名养老院——赵国向田单抛来橄榄枝,想用“济东三城令卢、高唐、平原陵地封邑市五十七”换安平君。对于齐襄王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不仅收获57座城池,还能送走田单这个功高震主的“烫手山芋”,换个齐赵交好。田单救这样被换到了赵国,不过花了这么大代价的换来的田大将军,后来也只为赵国攻下3座城池,最后客死他乡。
太史公在《田单列传》中曾说: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適人开户;後如脱兔,適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战争就应该像田单这样,用出其不意的奇兵取胜。在战略上,田单是个天才,但或许对他来说,当一个热爱音乐的小城管,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命运使然,他站上了即墨的城墙,完成复国使命,便远走他国。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最后在赵国的夜晚,他或许也会想念齐国的乐声吧。
国色芳华
三叉戟2
心动千年
过年好之花馍馍与马卡龙
战火四千金
封神演义
该剧讲述了一名奇女子由牡丹培育而起,终达济民...
播放指数:1963℃
长平,今天山西高平市永录村。
公元前260年,秦赵为争夺上党,在此展开了战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长平之战。赵军战败,数十万降卒遭坑杀。
两千多年后的1995年,永录村村民在修整田地时发现尸骨坑。1号尸骨坑发现130多具骸骨,这些骸骨摆放得杂乱无章,纵横相叠,有明显的刀伤、箭伤等创伤,甚至有的只剩躯干没有头骨。而这些,仅是潜在尸骨数量的冰山一角。
两千年来,人们对于这场发生在长平之战尾声的血腥屠杀,众说纷纭。
是白起生性残暴,有意为之?还是局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历史最复杂的地方,恐怕就在于它没有定论,有很多值得探究之处。历史如果非黑即白,就像一个人非善即恶,失去了深度和蕴意。
战俘:是人还是数字?
在漫长的人类战争史上,君王和将领是被人反复提及的主角。作为失败一方的战俘,往往只是史册上,战胜国拿来标榜战绩的数字。他们无名无姓,只是悄无声息地参与了某次战斗,甚至有可能献祭自己的生命,正如长平之战中的数十万赵军降卒。
直到永录村尸骨坑的发现,世人才切实地感受到,那些深埋地下的累累白骨,曾经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类。唐人李华在《吊古战场文》中曾有一句质问,“生也何恩,杀之何咎”,就是感伤那些被弃尸荒野的普通士兵,他们活着的时候享受过什么恩惠吗,又是犯了什么大错要这样被杀掉呢?
在历史上,一直有"杀降不祥"的说法。在战国时代,战俘大概有两种命运。第一种,就是被释放回国。第二种,就是成为战胜国的奴隶。第三种则是被编入战胜国的军队,为战胜国效力。这大概是当时赵军降卒能想到的所有可以活命的结局。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将战俘收编整顿还是比较常见的做法。比如秦灭六国之后,便将大量六国战俘投入到进攻百越的战争中,让这些士兵一边征讨一边拓荒,即消耗了大量战俘,同时也使得秦朝疆域得到了极大开拓。
不过历史上的很多事也不能一概而论。长平之战不是一场普通的战役,而是一场关乎秦赵两国赌上国运的生死较量。如果将赵军降卒安插到秦国一线部队,赵人不但无法心服口服地做秦国臣民,还很可能引起军中内乱。
可若是将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兵放归赵国,重新休整武装,等于是又给了赵国抵抗秦国的机会,那这场胜利又有什么意义呢?
长平之战打到最后,赵军的军粮早已告急,数十万赵军降卒饥肠辘辘,只能以秦军的粮食养活他们。这么多人的伙食供应,让秦军大营的粮草非常紧张。如果白起再不做出决定,秦军就会被拖垮,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长平之战的战俘规模是空前的,在白起之前的名将从未遇到过类似情况。之于白起这样战场经验丰富的武将来说,一切军事行动都是为了完成战略目标,最终打赢战争。他能做的就是从秦国的国家利益出发,去做最合理的决定。
哪怕是用一种最直接、最残酷的手段,杀降。
除240名未成年者被放归赵国,其他数十万赵军降卒悉数阵亡。赵国举国大震,短时间内都无力与秦国抗衡。其他国家看到这样的结果,也对残暴的秦国避之不及。
长平之战成了白起军事生涯的巅峰,也使他坐实了“人屠”的恶名。数十万赵军降卒的性命,是白起的成名作,亦成了他的招魂幡。
秦昭襄王:雄主还是无赖?
司马迁对白起,略有同情之心。史记中一些词汇的使用,给了后世很多想象空间。比如白起死前说“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这个“诈”承认自己背弃了对赵卒降者的承诺,又能感受到混杂其间微妙的阴谋感。
一种怀疑也逐渐成型,那就是秦昭襄王比白起更坚持杀降这件事。白起并非真心要杀这数十万降卒,他更愿意在战场上杀敌,不愿意背弃赵军已经归降的承诺。然而秦昭襄王为了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以他的方法给白起施加压力,让其背下杀降的锅。因为他是王,谁又敢说出王的本意呢?
《史记》中的一个“诈”字,或许表达了白起对杀降事件的不甘,这也成为后来白起拒绝再为秦昭襄王出战的伏笔。秦昭襄王何许人也?在位五十余年的一代雄主,可以说他是秦始皇一统天下霸业的奠基者。翦伯赞先生说:昭王末年,秦对六国的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作为宣太后之子,他经常被说成“傀儡”,“半辈子没能亲政”,那可是太小看他了。事实上,他集野心、能力、腹黑、无赖于一身,是最适合做王的人。
从魏冉到范雎到白起,秦昭襄王擅用野心勃勃的大才,却又拿捏得住那份贪婪,无一让他们有好结果。这不正是同时代的思想家们,韩非子、荀子等人所寻求的理想君主,一位不专权却能决断的君主,一位可放权却又必须时刻控制臣下私欲使之不足以形成对国家危害的君主。
这样的一个人,必然是心狠手辣、能屈能伸的。秦昭襄王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邀楚怀王在武关会面结盟,途中突然劫持楚怀王到咸阳,强迫楚怀王割巫郡、黔中郡给秦国。楚怀王愤然拒绝,秦昭襄王便囚禁了楚怀王。这个故事,《风云战国之列国》的楚国篇有提及。这些都是秦昭襄王无赖的一面,也是他政客的一面。从他的人物个性上来看,他坚持要白起杀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杀降之后,他有担心白起功高盖主,听取范雎的意见开始议和,这就是权力的制衡。反正赵国的有生力量已经干掉了,我派谁来打邯郸不都一样吗?事实证明,他还是小看了刚烈的赵人。
白起:战神还是人屠?
白起不是没有杀降的纪录。华阳之战白起大败赵军,将赵军俘虏两万人沉入黄河。他的暴烈与残酷,闻名于战国,是秦国虎狼之师的代言人。
但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史册中的字里行间,再去看看前因后果,把白起当做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来理解,或许可以看到他那0.01%的动摇。
长平之战后,秦军经过近一年的休整,便重新计划攻打邯郸。秦国上下都对这场战役充满信心,可是只有白起,不仅拒绝挂帅出征,还成为了这场战争的反对者。
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放弃攻打赵国,让人民养精蓄锐。同时,要安抚那些因长平杀降之事而恐惧秦国的诸侯,分化六国合纵联盟,伺机攻打骄傲轻敌之国,伐灭无道之国。
当初谋划和执行杀降的白起,成为秦国反思杀降的第一人。对此,朱绍侯先生指出:“白起是秦兼并战争中杀人最多的将领,但他最终看到了大屠杀给秦国带来的危害,因此想要改弦更张。”
白起的忧虑不是毫无道理。杀降一世震惊六国,也加深了六国对秦国的仇恨。赵国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并且联合了魏、楚、齐多国准备对抗秦军。可是白起的劝谏,不仅没能成功劝住秦昭襄王,甚至给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白起有功,他将自己大半生的聪明才智,献给了秦国的统一大业。
白起有罪,无数赵国人因为他,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儿子和丈夫。
世人尊敬他,也永远不会原谅他。
编剧是不是想宣扬人性本善?
秦王杀太子丹是被逼无奈的????
荆轲刺秦是因为他想活捉????
赵括伟正光没缺点就运气不好????
年度最大笑话——白起是个君子,坑杀几十万手无缚鸡之力的俘虏不是他想的,是他背黑锅的。???? 可惜我小学时就知道了秦国军功按人头算,白起之心,小学生皆知。
给白起立君子人设你是要笑死谁?
白起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打仗从不用卑劣手段,那么请问在楚国倒灌河水淹城无差别弄死百姓的是谁?长平坑杀几十万降兵的是谁?
编剧标新立异想给白起满身人性光环,写得好,下次别写了。给谁立牌坊不好要洗白人屠。
先不说三观不正,就说剧情有多么降智+自相矛盾吧?
1. 赵军断粮,饿肚子已久。吃了最后一餐,败给秦军
2. 白起俘虏二十万降兵,旁白说他无权决定是杀是放是养,奏明秦王请求定夺。
3. 白起转身就跟赵俘说,说有秦人一口粮食,就少不了你们赵人的。哦豁,这里倒不记得只有秦王能定夺了?
4. 而且秦军自己都快揭不开锅了,剧里再三强调还剩十日粮草,屡次催秦王补给没盼到。白起主帅当着所有下属说这个……希望十天之后你部下不要恨死你。
5. 咋滴把俘虏喂饱等他们来反扑啊?我只听说过故意饿俘虏,没听说过和我军一个待遇。白起你真傻白甜
6. 赵俘宛如豆瓣五毛氵军,立马感恩戴德高呼:白起你是个真君子。yue。???????????? 赵俘都是白痴吗?长平之战是人家白起初舞台首秀吗?人家在韩楚的残暴事迹没听过?人家都是武安君了好吗?!孙子教你们的知己知彼你们都当耳旁风了是吧?他立人设你就信啊?而且那么多将士无、一、例、外全都信啊!白起是人民币还是你们邪教的神啊?
7. 然后一转场,变成秦军自己粮食短缺还充满人性光环地施粥喂赵俘……???? 据说是和秦打之前就饿了好久肚子的赵俘,身为阶下囚,像大爷一样把碗全!砸!了!并且像秦叫嚣让白起放他们回国。编剧你饿过肚子吗?你饿个十天半月别人给你一碗粥你的第一反应是把粥砸了?这么嚣张是不是替秦军发愁没理由杀了你们?这时候的状态难道不是难过,怕死,如履薄冰且想吃饭吗?
导演,编剧,你开心就好……
还给白起洗白说都是秦王要坑人????????????
哪来一堆氵军说这个剧比那些神剧好了。
公元前238年,嫪毐在秦国发动叛乱。相邦吕不韦、昌平君和昌文君奉命平定嫪毐之乱。事后,吕不韦受到牵连,被免去职务。
从吕不韦免相到秦国统一天下,其间整整十六年里。然而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史书上却没有记载任何关于丞相继任者的信息。
直到看到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的注解,这位下落不明的丞相才有了清楚的指向:“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为相,后徙于郢,项燕立,史失其名。”而这寥寥数语,也描绘出了昌平君不凡的人生轨迹——从秦国丞相到楚国君主的身份转变。
但即便如此,《史记》依旧没有明确交代昌平君的身世,姓甚名谁,担当什么官职,这未免过于蹊跷。对于这件事的唯一解释,就是昌平君的事迹遭到了刻意隐瞒。等到司马迁撰写《史记》之时,根本对他无从查起。
幸运的是,真相总会以某种方式若隐若现。当我们串联起那些只言片语的记载,以及那些隐藏在历史缝隙里的线索,昌平君的故事,终于从历史的黑洞里浮现了出来。
复杂而神秘的身世
在《史记索隐》为《史记·春申君列传》做的注解中,有一条资料如下:楚悍有母弟犹,犹有庶兄负刍及昌平君。
这条资料中的悍和犹,指的是楚考烈王的之子熊悍和熊犹,而负刍和昌平君都是熊犹的庶兄,而这也进一步确立了昌平君的楚国公子身份。
嫪毐发动叛乱这一年,秦国政坛进行了大规模的洗牌重组。也是在这一年,彼时的楚国也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政局的事件: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黄歇被权臣李园所杀,楚幽王熊悍即位,楚国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消耗着楚国剩余不多的有生力量。
就在楚国政局发生如此大变动的时刻,身为楚考烈王之子的昌平君,非但不在楚国,却在秦国的政权中枢,为秦王嬴政浴血奋战,肃清敌对势力,这件事实在太不寻常。
这就不得不追究到楚考烈王熊完的年轻时代。
公元前272年,还是楚国太子的熊完到秦国做人质,这一去就是十年。在战国时代,在外国的质子往往会在当地娶妻生子,而昌平君很可能就是熊完在秦国娶妻生下的儿子。那时控制秦国政权的,是楚系出身的宣太后和楚系外戚势力,楚国自然成了秦国最重要的盟国。因此,身为楚国太子的熊完在秦国娶妻,是关系到秦楚两国的大事。熊完的妻子若出身于秦国王室,才称得上与熊完门当户对,这也是古代王室间通婚的礼仪秩序。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特殊的身份,才决定了昌平君既有楚国的王位继承权,又有资格在秦国的政权中枢活动。
但是昌平君为什么没有跟随父亲回到楚国,而是选择留在秦国发展了呢?这又是另一番故事了。
秦王嬴政的御用监护人
自战国开始以来,秦国不断扩张,增加人口,吸引更多地区的人才来到秦国,可以说是秦国的基本国策。从湖北云梦县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可以了解到,秦国法律明确规定,秦国女性与外国男性所生的子女,从法律名义上属于秦国人,这也是昌平君可以留在秦国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昌平君能够跻身秦国权力中枢,还离不开一个人,就是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是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的侄孙女,宣太后去世后,楚系外戚势力的中心就转移到了华阳夫人身上。华阳夫人嫁给了当时的太子嬴柱,之后又在吕不韦的推动下,收了秦始皇的父亲嬴异人为嗣子。丈夫秦孝文王嬴柱在位三日去世,之后嬴异人继位,史称“秦庄襄王”,华阳夫人被尊为华阳太后。
从血缘关系上来说,华阳夫人出身于楚国王族,与昌平君的父亲熊完本就是亲属,而华阳夫人的丈夫嬴柱又是昌平君母亲的兄弟。不管从什么层面上来讲,昌平君与华阳夫人的关系可以说是亲上加亲,而且利害一致。他自然极有可能代表楚系外戚势力,辅助秦王执政,
而这也包括参与平定嫪毐之乱这样的重大政治事件。
《史记》对嫪毐之乱的记述中,有这样一句话:
这道命令,是秦王命令的略写。接受命令的三位大臣,第一位是相邦吕不韦,第二位是昌平君,第三位是昌文君。根据学者专家的研究,秦汉帝国的法律制度非常严密。最高政令的发布以各种诏书的形式下达。而诏书的接收方,第一位是丞相,其次就是相当于副丞相的御史大夫。
事后在追究责任的调查中,吕不韦因为与赵太后、嫪毐的关系特殊,被罢免相邦的职位。可那时秦王嬴政迫切地想要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他需要一位值得信任的帮手帮助他完成自己的雄图大业。这个时候,昌平君作为他的表叔,华阳太后的侄子,平定内乱的功臣,又是官职仅次于丞相的御史大夫,由他来接任丞相,是最顺理成章的事情。
自此之后,昌平君辅佐秦王嬴政先后攻灭韩国、赵国和燕国。直到公元前226年,也就是秦王政二十一年,昌平君突然被派往秦楚交界,也是楚国旧都郢陈,也就是现在河南淮阳县。
史料中的“徙”意为迁徙,在古文中本身就带有贬斥的意思。昌平君与秦王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才让秦王做出另外这样的决定?
秦国丞相的公然倒戈
史书上没有记载昌平君被贬斥到淮阳的原因和过程,只告诉我们一个意外的结果:项燕拥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南起兵叛变。做了几十年秦人的昌平君,竟突然觉醒了自己身上楚人的血液,对秦国发起抵抗。
原本这段历史就这样在史书中不清不楚地含混过去了,直至《睡虎地秦简》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出土的秦简中有一份关于墓主生平的履历书,被称为《编年纪》。在这份《编年纪》中,有一条关于昌平君的记载:
也就是说,在秦王政二十一年,韩国末代君主韩安去世。随后,昌平君带着敢死之士来到了韩安死去的地方。结合《史记》的记载,韩王安去世的地方不是别处,就是昌平君被贬斥之地淮阳。韩王安为何会从自己的都城新郑,跑到淮阳去呢?据史学家推测,这是秦王为了切断韩王安与当地人民的联系而刻意为之的。但是他没想到,这件事反而成了韩国人抵制秦国的导火索。就在韩王安被带到淮阳的次年,新郑爆发可大规模叛乱。
以此看来,秦王嬴政因为新郑叛乱和韩王安之死,很可能派遣昌平君去淮阳收拾残局。
但是,这或许只是昌平君前往淮阳的表象。
就在同一年,《史记》特意记载了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的会议。王翦认为攻打楚国“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嬴政听了认为王翦老不堪用,让他退休回到故乡频阳去安度晚年。
而于情于理,拥有楚国血统的昌平君,看到楚国灭亡在即,不可能没有任何动摇。他很可能在这次会议中与王翦一样,站在秦王的对立面,甚至另执一词,反对秦王激进的进攻策略,结果和王翦一样被贬斥出京。其实于秦王嬴政来说,这么做就能摆脱老臣子们的束缚,建立起完全听命于自己的班底。
不过出乎秦王意料的是,被拥立为楚王的昌平君联合楚将项燕,大败李信率领的二十万大秦军,这也是秦灭六国战争秦国最惨痛的失败。
事实上,昌平君的反叛也是在情理之中。他虽然受到秦王的重用,但他毕竟拥有楚国王室的血统,在他看到楚国遭到袭击,血流成河之时,如何能做到完全的袖手旁观?在家国大义面前,他放弃了自己在秦国的身份和地位,毅然决定支持弱势的楚国。
但是,大败李信,成了昌平君最后的绝唱。吃了败仗的秦王立刻选择卷土重来,请求老将王翦出马,用六十万重兵以排山倒海之势攻打楚国。在王翦的指挥下,楚军被打得七零八落。最后,昌平君和项燕都战死沙场。
血缘成就了昌平君,更毁灭了昌平局。
他的叛变,可以说是战国后期最富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一幕。面对秦一统天下的大局,昌平君是分裂的,又是矛盾的。他不忘故国的初心,是他的可贵之处,却也因此酿成了自己的悲惨结局。遭到背叛的秦王嬴政很可能怀恨在心,刻意让史官删去了有关于他的重要事迹。
然而,就在昌平君战死的2000多年后,后人终于在一把残破的铜戈上找到了他的真名——熊启。史书虽然没有详细记录下他的故事,但至少这把铜戈告诉我们,在那个战火纷飞群雄并起的年代,他也曾真真切切地来过,存在过。
他是天才的指挥官,是赵国最后的名将。
他的征战历程主要分成了两部分:前半程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以逸待劳,一战歼灭匈奴10万人。顺带灭了襜褴,打败东胡,收降林胡。换得赵国十多年的边境安宁。
后半程,南下抵御秦国,两次大胜秦军。一己之力,延缓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他在宜安进攻秦军,赶走曾斩杀十万赵军的秦将桓齮。史称:肥之战。
这一战李牧封神,被封武安君。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最早出自西周,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
但在战国时期,这个封号却像诅咒一样。获得这个封号的人:白起、苏秦、李牧,没有一人善终。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苏秦被齐闵王车裂。今天故事的主角李牧,最后也同样悲剧收场。
作为边军抗击匈奴时,他远离赵国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不受上层的掣肘和干扰,收放自如。但当李牧率领着和他已经形成血肉联系的士兵一起南下抗秦时,面对的不止是陌生的敌人,还有一群更陌生也更危险的“自己人”。
悲剧的命运也就此开始了。
1、族姓传统:勇而气躁,烈而尚乱
周穆王时期,远走北方的秦人,其首领造父有驯马驾车之异能,被周穆王发现而成为王车驭手。很快,造父因驾车辅助周穆王平乱有功,被封于赵城。这支秦人以封地为姓,就成了赵人。从此,历史正式有了赵人族群。
秦赵族性之要害,是尚乱二字。《史记·赵世家》记载的韩厥说屠岸贾之言。韩厥云:“妄诛,谓之乱。”妄杀便是乱。何谓妄杀? 其一,不报国君而擅自杀戮政敌;其二,不依法度而以私刑复仇。
历史的发展中,秦国因经历了亘古未有的一次重大事变--商鞅变法,革除了痼疾,再生出一种新的国风,成功避免了与赵国如出一辙的乱政危局。
在赵灭亡之前历经十二代国君,光大规模内乱就有十一次之多。
以胡服骑射,将赵国推向鼎盛的赵武灵王本人,就是在政变中,被困行宫活活饿死。
罕见的将帅互相攻杀事件同样发生在赵国。赵悼襄王命乐乘代廉颇为将攻燕,廉颇不服生怒,率军攻击乐乘,乐乘败走,廉颇无以立足而逃亡魏国。
大将公然抗命在战国时代是极其罕见的事件,但在赵国朝野却视为寻常。
妄杀之风滥觞,在国家庙堂,即是无可阻挡的兵变政变之风。动辄以密谋举事杀戮政敌的方式,以求解脱政治困境,或为实现政治主张、清除阻力。在庶民行为,则是私斗成风,不经律法而快意恩仇的社会风习。刚烈武勇、乱政丛生,极不稳定的社会格局成了赵国的时局日常。
赵国亡国前的最后一次兵变,即是:公元前236年赵迁即位。郭开当道,李牧被陷害诛杀。
2、政局混乱:李牧究竟因谁而死?
“李牧死,赵国亡”,一位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东方六国都要仰仗的将领。为何不是死于战场,而是被“自己人”所害?
这个害他的“自己人”首先指的是郭开,他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缪王(赵王迁)两代君主,拜为相国。是赵王迁的宠臣。
赵迁从小在宫中长大,骄横任性,品行不端。他在朝中最信任的人就是相国郭开。他在郭开那里学到了许多他从前不懂的事情。比如说如何饮酒不醉,如何赌博不输,如何玩弄女人,如何整治仇人等等。在他心目中郭开才是真正知识渊博的人。
在陷害李牧之前,他就凭着搬弄是非的嘴巴,让廉颇不能重返沙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出自此处。廉颇逃往魏国后,赵王想起廉颇,派使节去看望。郭开拿了重金给那位使节,叫他说廉颇身体不好,虽然饭还是能吃很多,但吃顿饭就如厕三次。赵悼襄王听后作罢。
灭赵战争,是秦国整个统一战争打开局面的关键。李牧统帅下的赵军战斗力强劲,胜负难成定局,王翦棋逢对手,并不想和李牧正面对决。于是选择了不惜用重金收买郭开,致使赵王杀死李牧。在李牧死后,王翦才发起猛攻,不到三个月就消灭了赵军主力,灭亡了赵国。
而另一位可能与李牧敌对的人这里推测是,春平侯。春平侯是爵位名,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他真实的姓名。他是赵王迁的伯父,上一任赵悼襄王的哥哥。因被派到秦国为质,而错失赵王之位。作为赵国大贵族的代表,春平侯与李牧并不相和的原因在于,拥有了李牧的支持,
春平侯是可以做王的。但李牧却并没有站在他这边。
郭开是直接陷害李牧的人,春平侯是敌对力量,那么最终起决定权的是谁?
公元前236年即位的赵王迁,当时也就十几岁,真正的王权是在太后手里。
赵太后,本是名倡女,后嫁于赵王宗族,丈夫死后寡居。赵悼襄王因为爱其貌美立其为后。李牧在此时,就以此女出身不正、扰乱宗族血脉,能导致社稷倾覆为由,劝说赵悼襄王。李牧曾是反对立太后、反对立赵王迁的人。
所以,太后本身对李牧应本就心存不满,再加上被秦国收买的郭开,以及其他敌对与李牧的内部力量。最终,李牧被不同的国家势力联合起来害死。
他为何不是死于战场?是因为他过于强悍,对手更愿意选择在战场之外,将他置之死地。
而利益权衡,人性的漏洞,直接将他推向死路。
3、性格原因:战场上的“孤傲者”
两个不同时代的超级将领,白起与李牧。两个人最终都以悲剧结尾。
秦昭王赐死白起,理由是白起违抗王命。忠于自己的判断,永远大于遵从王命,这是两位战国时期的战神相似的地方。
长平之战后,白起主张趁大胜之机,但当时的秦国相邦范睢却嫉妒白起的军功,主张退兵。同时秦王在赵国的游说下,同意赵国割地求和,最终秦国退兵,为此白起不满。
一年后,秦军重新攻打赵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秦王想要白起带兵打仗,白起以生病为理由,拒绝出战。
此战,秦王派出了两大名将王陵和王龁,极大损失的情况下,仍无法攻克邯郸。此时秦王再次任命白起为主帅攻打赵国,可白起又一次拒绝了,并且当面指出秦王的错误。
白起的晚辈,李牧也有着同样的操作。
李牧当初镇守北境、抵御匈奴。上任之初,就是宣布雁门郡的税收由军方接管。这个改革举动极为大胆,但当时的赵王明白“非常之事、非常之法”的道理,所以应允。
李牧的另一条改革措施,在当时却让很多人觉得大跌眼镜:李牧向全军下令,避免和匈奴人交战,遇到来袭,赵国军民就把各种家当、粮食收好藏好,然后大伙一起退守到城里--也就是所谓“坚壁清野”。十分渴望与匈奴交战的赵王不能理解,随下令换人。但连败后,又只得请回李牧,而条件就是赵王再不干涉边疆的军务。
抗秦的这场仗则表现出了他的另一种决绝。这场仗,打不下来,我就不去打。
他们是战场上的神,两个人同样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自负和自信是他们身上共有的性格特点,但同时,这样的适才傲物也给他们带来了杀身之祸。
李牧延长了赵国的寿命,却并不能力挽狂澜。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到赵国灭亡的近百年间,赵国始终都是山东六国的巍巍屏障。在与秦国对抗的历史中,赵国独对秦军作长期奋争。
一代战神的悲剧收场,在于时代、在于时局。强秦之下,赵国也许有着必亡的命运,但抗争的历史让“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格外鲜明耀眼。
成为国家公敌也好,赴死也罢。如果孤傲的底色改了,李牧也不再是战神。
夕阳武士赴死的黄昏,留给世人的是另一个黎明。
中国战争史上,有个大意外不得不说。
公元前284年,燕国将军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对于燕国来说,这不仅仅是来攻打齐国,更是来复仇,来彻底灭亡齐国。
30年前,齐宣王时期,齐国就曾四处出击,攻破了燕国国都,并占领燕国两年多。燕昭王为报杀父之仇,励精图治,广招天下贤士,终于由乐毅带领五国联军,一口气攻下齐国都城临淄,又于半年内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仅剩莒城和即墨两座孤城岌岌可危。
这个紧要关头,超级英雄剧本中情节出现了。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管小吏意外出现,用出人意料的“火牛阵”攻破燕军的包围,一口气收复了七十余城,乘胜追击光复了齐国。
他就是田单。
小吏出奇迹,一人救一城?
田单何许人也?
他是齐国宗室的远亲,也只是临淄的一个管市场的小官,相当于现在的城管。
在齐国不敌五国联军节节败退时,田单带着自己的族人逃往即墨。即墨成为田单人生也是齐国命运的转折点。
在燕军的围困下,即墨的守城将军在出城迎击时战死,守军失去了主心骨,田单就在这时被众人推举为新的守城将军。
田单仅仅因为是田氏宗亲,就被委以重任吗?
有一个事件不得不说,在逃往即墨的路上,田单很有远见地让族人事先锯断了车轮上向外突出的车轴,并且用铁皮包裹起来。仓皇逃跑时,别人的马车因为突出的车轴相撞导致马车散架,只有田单的车队安然无恙,看起来只是田单的一个小巧思,但展现的却是大智慧,也为他带来走上人生高光时刻的机会。
何为历史上著名的火牛之战?
历史上其实不乏利用“装扮”动物或其他物体来“虚张声势”的案例:
比如城濮之战时,晋国下军曾经把战车的战马都蒙上“虎皮”,吓唬对面楚军的马和士兵;平阴之战中,晋军曾在山泽险要之处虚张旗帜为阵,同时用战车来回拖柴扬尘,伪造出大军驰骋的阵势,以此来吓唬齐军。
田单或许是在兵书上看到过这种“虚张声势”的战术,又因为自己曾经是城管,深知公牛的脾气爆裂,正适合用在“火牛阵”。于是又对牛进行“加工”:给牛披上红色斗篷,斗篷上描绘出神兽的模样,增强了牛的气势;在牛角上绑上长匕首,增强战斗力;在牛尾绑上淋了油脂的芦苇,不仅能驱赶牛一直向前奔跑,气势上则更加有威慑力。
在城墙上挖出通道,不仅是为了放牛出城,更是防止牛在混乱中冲向齐军造成“反噬”,这一点无比高明。后世也有人模仿“火牛阵”,但基本都失败了,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失控的火牛胡乱奔跑,甚至攻击本方军队。
最后再配合上即墨城中留守的老弱百姓,在城中敲击铜器,制造出震天响的气势,不仅为齐军鼓舞士气,更刺激了火牛一路狂奔,直指燕军大营。
除了“操控”火牛,还有一个决胜关键就是“操控”人心。
齐国人非常富有,有钱有闲,热爱音乐,对打仗立功这种事毫无兴趣,被围困时还觉得:同样都是过日子,那我们为什么不投降呢?反正乐毅也会对我们很好。城外燕军虎视眈眈,城内百姓时不时就要摆烂,田单想要操控人心,这叫一个难呀。
操控人心第一招:离间
围困即墨期间,燕昭王离世,继任的燕惠王与乐毅不和,田单利用这点,派人在燕国散布乐毅要在即墨自立为王的假消息,燕惠王立刻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乐毅只能逃往赵国。
操控人心第二招:鬼神论
田单让城内百姓在吃饭时摆出食物祭祀祖先,引得飞鸟集聚,他解释说这是神迹,咱们有神人保佑,让对面的燕军害怕。田单还找了一个普通士兵充当神使,所有的命令都让“神使”来“转发”,用迷信的手段实施精神胜利,让军民坚信有神明保佑,自己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操控人心第三招:引导情绪
田单为了让即墨百姓愤恨燕军,派人忽悠燕军割掉俘虏的鼻子,挖毁齐人的祖坟。燕军这些举动被即墨百姓看得清清楚楚,让齐国军民战意高涨。又让老弱妇女上城墙巡逻,武装精良的士兵躲在城墙下,使得燕军以为即墨城只剩下老弱兵力,逐渐放松警惕。还派人去燕军大营诈降,打算里应外合,开城投降。这样原本就疲惫的燕军彻底放下戒备,坐等即墨自己打开城门投降。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控制人心的操作,即墨军民没有高涨的战意,燕军依旧警惕不懈,那么田单的火牛阵再厉害,或许也无法达到一举击溃燕军,迅速收复失地的效果。
如此人杰,结局竟然是客死他乡?
田单作为一个小城管,最后光复了齐国,本身也是王族宗亲,这样的能力、号召力,其实足以支撑他自立为齐王。
但田单还是放弃了上位的机会,从民间迎回了隐姓埋名当上园丁的齐襄王,扶持正统,自己则当了个相邦,被封“安平君”。
一边是对复国毫无作用的齐襄王,另一边是立大功的安平君,功高盖主是再明显不过了。正巧战国著名养老院——赵国向田单抛来橄榄枝,想用“济东三城令卢、高唐、平原陵地封邑市五十七”换安平君。对于齐襄王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不仅收获57座城池,还能送走田单这个功高震主的“烫手山芋”,换个齐赵交好。田单救这样被换到了赵国,不过花了这么大代价的换来的田大将军,后来也只为赵国攻下3座城池,最后客死他乡。
太史公在《田单列传》中曾说: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適人开户;後如脱兔,適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战争就应该像田单这样,用出其不意的奇兵取胜。在战略上,田单是个天才,但或许对他来说,当一个热爱音乐的小城管,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命运使然,他站上了即墨的城墙,完成复国使命,便远走他国。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最后在赵国的夜晚,他或许也会想念齐国的乐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