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艺  »  Take One:终极一曲
212人已评分
还可以
6.0

主演:郑智薰曹秀美任宰范柳熙烈朴正炫AKMUMAMAMOO

类型:音乐真人秀日韩综艺导演:未知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22 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豆瓣ID:36093553热度:915 ℃ 时间:2022-10-14 16:29:05

简介:详情  Imagine you had one shot to give the performance of a lifetim  Renowned artists take center stage live  With...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Imagine you had one shot to give the performance of a lifetim  Renowned artists take center stage live  With a song of their choice  Witness dreams come true  All in a single take  Take 1 | October 14, only on Netflix
  • 头像
    neboa

    曹秀美-高雅艺术家,世界级歌唱家;AKMU-Si-Fi很有自己一套想法的哥哥;任宰范-大神,苦难感,沧桑感,关心社会;rain-华丽国家级舞台,争取做第一人;朴正炫-浪漫柔情,抒情歌王者;柳熙烈-南韩著名作曲家,专注于曲子;mamamoo-很一般的舞台,想法像是被关在某个框架内,和前面的形成鲜明对比,魅力没有体现出来。

    大家都是唱得之人(柳熙烈作曲由烟雨神代表唱,rain舞台比较注重舞蹈表演),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这里可以看到视界的不同与大。舞台构成也是很重要的。整个节目可以说是呈现了幕后工作,每个环节,每个参与者都很重要。

    节目令我有这些的感想:想法与执行落实的差距是巨大的。不怕你想,就怕你想不到。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有想法要表达出来,不要怕麻烦,要做的最好就不要扭捏,不要怕麻烦别人。

  • 头像
    keejiulee

    在b站看了AKMU的那一集,lz是????社家族粉,AKMU平时听歌比较多,只看过一点点综艺。

    可能是lz本身在备考的缘故,看到一些话忽然热血中二起来了☺️

    听说哥哥退伍后也开始搞艺术画画啥的了,片子里感觉到艺术家的swag啦hhh

    忽然鸡血到了!
    莫名其妙觉得酷毙了
    好自信好喜欢
    只要花一点点时间琢磨灿赫,就会陷进他的swag啊

    可能前面的铺垫太长了,把脐带拉的很满,但是个人来说最终的表演也不是很能get有些画面和音乐配合得很好,但是有些画面又透露出钱不到位的感觉…(不过拍摄条件也有限,哥哥的想法多少带点天马行空,真正表现出来还是有难度哒)

    (水印也没去 ,侵删

  • 头像
    祭之残像

    其实只是没人买单而已,欣赏的人可能也只是小众

    目前只看了兄妹那几集,真的感动到哭

    弹幕很多人说国内没有这种执行力

    想象奥运开幕式,为什么把张艺谋叫国师,就算有时间限制,也不可能说国内没有这种实力

    弹幕又说国内没有艺术家有这些想法

    其实并不是,只不过这些艺术家做的事发的歌越来越少人关注而已,而且他们应该都是老艺术家为主了,新声代像乐童这个年纪的的确不够多,他们可能有想法但是没有经验也没有这个机会,想想以前歌坛群雄割据的时代,哪个歌手没有点自己独特的技术和想法

    那么国内缺的到底是啥

    首先就是 没人买单 而没人买单的前提又是 收视率

    到底有多少人能欣赏这种舞台艺术

    为什么我们能欣赏乐童 Rain 等等人的舞台艺术呢

    最重要就是歌好听

    说实话只要有妹妹的嗓音和哥哥的制作 两个人就站在PPT里我都觉得好听 不管他们做什么舞台设计都不会影响我的观看 只会觉得更牛 而多达200多人的共同合作又让我的感动上了一层楼 可以说只要项目完成 不管有没有失误大家都看的开心听的开心

    可国内 有多少音乐是值得这样检验的呢 当然也有很多 但是都有点“小众“ 撑不起来流量 这点大概是我们跟KR最大的不同点 国内好听的音乐流量真的太差了

    以前周董陶喆王力宏林俊杰那个年代 如果有这种节目 我不信没人愿意看

    ——————————

    我又突然想到王菲之前那个综艺是不是就是这个idea?但我没看过

  • 头像
    冷眼看电视

    音综作为“综艺大户”,向来是每年各大平台的必争之地。

    但我们不难发现,在近两年来,音综逐渐出现了疲软状态。

    虽然各大平台的音综“综N代”都在稳中求近,各类“音综+”的节目也在持续创新,但观众似乎越来越难讨好,市场已经很难再通过新花样来掀起波澜。

    冷眼今天想和大家推荐一档Netflix最新推出的韩综,《Take one:终极一曲》。相较于目前国内音综普遍的“音综+”模式,《Take one:终极一曲》明显要简单得多。节目只有一个规则,即每期邀请一位知名音乐人,全力演绎他们自选的一首曲目,呈现最精彩的表演,而他们只有一次机会。

    “去繁就简”是冷眼始终在呼吁的一件事,我们来看看《Take one:终极一曲》是怎么做的。

    一首歌,一场表演,一次机会

    一首代表人生的歌。

    一场最完美的表演。

    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机会。

    节目将规则简化为这样“三个一”的概念。

    而这看似简单,却充满着风险。

    节目给予表演者极大的自由度,节目中的表演者拥有选择表演曲目、表演形式、表演场地、观众等的几乎所有权力。这意味着选角成为节目成败的关键。

    《Take one:终极一曲》中选择曹秀美、乐童音乐家(AKMU)、任宰范、Rain(郑智薰)、朴正炫、柳喜烈、MAMAMOO等音乐人来诠释「终极一曲」。这些表演者无一不是韩国重要音乐人的代表,要么就是有着超强的实力,如世界级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要么就是有着极致的表演,如乐童音乐家,要么就是有着动人的故事,如传奇歌手任宰范。只有这样,节目才能成立,才能展开。

    节目选择放权给表演者,那么表演者也必须接得住这些权力,他们需要有足够的生命厚度和想法才能撑得起这样一场极致的舞台。

    确定极致的表演者只是第一步,用「一首歌,一场表演,一次机会」的概念讲清楚歌手的人生故事和歌曲的创作过程,节目必须在叙事上下功夫。

    「选择」和「呈现」成为《Take one:终极一曲》叙事的两个关键。

    首先,哪首歌可以代表表演者的人生?

    或许是最有名的一首,或许是最早的一首,或许是最难的一首,又或许是最新的一首。

    对于一位音乐人来说,每首歌都代表了人生的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表演者选择歌曲的过程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入对表演者人生故事的讲述。

    节目第一期就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歌唱家曹秀美的音乐选择。对于曹秀美来说,她拥有无数经典作品,而这些经典作品都已经在世界级舞台上表演过,因此对于她来说,舞台级别已经不再重要,她的选择是为了突破自己。

    节目在曲目选择的叙事过程中融入曹秀美音乐生涯的故事,最终她决定将西洋乐和韩国民乐结合,做出一个目前绝无仅有的韩国版的《木偶之歌》。

    节目将「选择」看得无比重要,是因为「好」和「终极」是有距离的,节目想表现的不仅仅是「好的音乐」,更想呈现的是「终极一曲」,也就是节目追求的「极致」。

    而呈现一场极致的艺术表演绝不仅仅只靠表演者自身。

    以往的音综节目更多集中于舞台的呈现,而《Take one:终极一曲》则让我们看到了舞台的幕后。从歌曲的选择到最终舞台的呈现,其中要经历编曲、编舞、服装、场景、舞台布景、排练、走位等多个流程,节目将这部分重点呈现,挖掘「终极一曲」背后的故事。

    节目第二期乐童音乐家中的李灿赫对于「极致」有着独特的想法,他告诉导演组开场想要从直升飞机上跳下,在一个空旷的地方搭建两个巨大的舞台组,需要200多人的舞者配合表演。

    每一个点子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再加上「一次成功」的限制,“到底能不能实现”成为贯穿这期节目的核心问题。

    因此,节目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乐童音乐家对于舞台的构思,导演组的协调过程,舞蹈演员的排练和调度,舞台布景的搭建和彩排时遇到的困难,层层推进的矛盾冲突成为节目的核心看点。

    为了凸显极致、纪实的质感,节目也采取“真实记录”的方式,用「倒计时」的线索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将叙事的节奏变得更紧凑,营造出了一种电影中“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质感。在这样的铺垫之下,观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表演的呈现会更加极致和震撼。

    这让冷眼觉得,节目想要表现的不仅仅是乐曲本身,而是从音乐到人,从人到社会,通过讲述表演者的人生故事和极致艺术创作背后的过程,来表达音乐的力量,充满着厚重的人文情怀。

    打造极致舞台,音综可以做得更纯粹

    其实,在舞台上,国内的音综已经具备了极强的质感。

    比如《披荆斩棘的哥哥》中的荒野舞台《凄美地》、末日海岛舞台《新地球》等,都让冷眼觉得印象深刻。国内的音综舞台已经将声光电的配合、电影感的运镜运用地越来越成熟,我们同样拥有观感燃炸的爆裂舞台。

    另外,从「音乐+竞技」、「音乐+团秀」,再到「音乐+说唱」、「音乐+乐队」、「音乐+代际」,甚至「音乐+元宇宙」,我们的音综创作者也在尝试混搭多种元素进行探索,不断创新。

    但不管舞台和赛制如何升级,国内的音综节目好像总是绕不开「竞演」的主框架,围绕「竞技」展开歌手群像叙事,围绕「表演」拟写出圈话题,可真正让人记住的歌曲又有几首?

    《Take one:终极一曲》给国内专注「竞演」的音综节目带来了新的思考。

    我们会发现,《Take one:终极一曲》跳脱出以竞技作为核心看点的模式怪圈,开始做减法。

    减去群像叙事,只保留核心人物的故事;减去多首不同风格的曲目呈现,只保留代表表演者人生的一首歌;减去不同舞台表演的竞技pk,只保留一场表演的极致呈现。

    这样的减法,其实是把焦点全部转移到「人」的身上。

    第三期传奇音乐歌手任宰范从离开舞台到重返舞台,中间经历了什么?

    筹备表演的过程中,任宰范把蓄了四年多的头发和胡须全部剪掉,象征着从原有的生活到新生活的跨越和转变,这个过程蕴含着任宰范复杂又厚重的人生际遇。

    《Take one:终极一曲》所做的减法并不是“取巧”的手段,而是一种从广度到深度的跨越。

    这种减法由人物带出情感,再将情感投入到最后的表演之中,比起一场单纯酷炫的秀,充满情感的音乐表演才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Take one:终极一曲》给国内的音综节目一个提醒:「人」才是节目的核心。与其孜孜不倦探索新的模式,不如回过头来,尝试“返璞归真”,用最纯粹的方式来演绎音乐,打动人心。

    其次,《Take one:终极一曲》也给追求“降本增效”的综艺市场一个新的方向。

    在当下并不算稳定的商业环境之下,「明星群像」成为收视率保证的定海神针。

    明星群像之所以具有看点,是因为他们成熟的表演能够满足观众的观看期待,嘉宾之间的竞争也给节目带来更多的趣味性。

    但冷眼却在担忧,过多的嘉宾参与反而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场场炸裂的舞台反而会让观众产生视觉疲惫,观众看惯了明星云集的竞演节目,自然会对节目的质量更加挑剔。

    从商业角度来说,「明星群像」的性价比将会越来越低。

    《Take one:终极一曲》的思路是「在精不在多」

    每期邀请一位歌手,一共只有七期节目。但这七位音乐人都是特别的,极致的,没有相似的「可替代者」。

    节目选择为极致的表演者创造极致的音乐表演,目的就是追求「独一无二」和「不可复制」。这样独特的设置能够在众多的音综节目中脱颖而出,给观众带来更极致的观看体验。

    将多场表演的成本聚焦于一场极致表演的呈现,或许能够在有限的成本下让节目具有更好的质感。

    再次,《Take one:终极一曲》给「怀旧向」风格的内容呈现一个新的尝试。

    当下音乐舞台对怀旧风的追捧实际上也是对优质舞台的怀念,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户外音乐表演的缺失其实给现在的流行音乐市场带来了重创。“没有好听的新歌”成为当下观众的痛点所在。

    国内的音综节目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邀请离开观众视线较长时间的歌手来演绎经典老歌,引发观众的“回忆杀”,但这样的经典回顾没有持续性的支撑力,更多的是在消耗歌手的作品内容和影响力。

    其实,观众对经典歌手的怀旧不仅仅是人和歌本身,同时也是对「时代」的怀念。

    《Take one:终极一曲》就抓住了「时代故事」的核心,它在邀请表演嘉宾的时候,不仅仅是看实力和影响力,其实也有意在时代上作区分,挖掘人物的时代意义。

    比如任宰范代表着80年代的韩国摇滚全盛时期,Rain(郑智薰)代表着00年代韩流开始走向世界,乐童音乐家(AKMU)则代表10年代韩国音乐的年轻化、创新化……

    或许,我们在做怀旧向舞台的时候,不仅仅是在形式、舞美、选曲上下功夫,更要扣住怀旧的核心——人物的时代故事和共鸣感,在「情」的基础上作出「秀」,才能真正地打动观众。而这样的情并非是刻意的煽情,而是寻找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共情。

    国内其实很适合做这样的个人式的怀旧舞台,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是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两岸三地出现了太多的经典作品和实力歌手,成为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但现在这些歌手慢慢隐出观众的视线之外,充满遗憾。

    如果有一档音综节目能邀请到这些有故事的表演者,并且呈现一场无与伦比的极致表演,那将会成为国内乐迷的一场狂欢。而这样聚焦于一位歌手和一场表演的诚意也许可以打动这些隐士般的音乐人,续写“有生之年”系列。

    《Take one:终极一曲》其实并没有在赛制模式上做出实验性的创新,而是将音乐表演的经典手段组合,把重点放在人和音乐背后的故事,聚焦于音乐的精品化呈现上。

    这样的方式或许不能像一些竞技类音乐节目那样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和紧张感,它节奏较为平缓,以人物传记式的纪录片形式推进,但这种娓娓道来的叙事反而给节目增添了韵味,真正做出了余味悠长的音综质感。

    这其实给了国内的综艺节目一个很好的思路,在不断探索“音综+”的边界之外,我们能否往里看看,从音乐本身出发,去寻找打动人的音乐故事,把音乐做的更纯粹一些?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