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艾恩·格拉法德米拉·福尔克斯瑞米·许安娜·丽丝·菲利普斯艾拉·纽顿乌利·拉图基孚托尼·巴里达伦·吉尔希南亨特·佩奇-洛哈德
类型:剧情欧美导演:托尼·克拉维茨丹尼尔·奈西姆彼得·萨蒙托尼·蒂尔斯凯特·丹尼斯卡特里奥娜·麦肯齐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18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27087648热度:300 ℃ 时间:2024-08-13 19:38:29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最近新剧(美剧、英剧、日剧...)比较多,按着惯例,个人会实时跟进,逐一分享。
澳剧《Harrow》(神秘法医)
作品类型:剧情、悬疑
主要演员:Ioan Gruffudd(饰演法医Harrow)
故事概述:讲述法医Harrow的探案人生(探索他人的案件,解析自己的人生)
开播时间:2018年3月9日在澳洲开播,共10集(截止发稿,连载至第6集)
自从《不死法医》(Forever)下架后,同题材作品陆续迈入低谷,徘徊不前。时隔数年,下行颓势终得扭转,年初伊始,随着日剧《Unnatural》、美剧《The Alienist》、澳剧《Harrow》的陆续上映,追剧迷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n
话不多说,快速进入介绍环节。n
(郑重声明:此文不是影评,所以部分观点、论调相当主观,不喜勿喷)n
I,演员演绎(驾轻就熟)
2014年,《不死法医》中的Henry(法医)
2017年,《谁在说谎》中的Andrew(外科医生)
2018年,《神秘法医》中的Harrow(法医)
出演医生上瘾的英伦帅哥Ioan Gruffudd又来了。这次还是演法医(业务好、城府深,神秘、洒脱),相同的角色,类似的题材,如出一辙的探案、解谜过程,驾轻就熟,老司机,稳稳的。n
II,剧情铺陈(一尘不变)
一集一个案件(“名侦探柯南”模式)
明暗两线(探案一条线,生活一条线)
虽然说,随着剧情的推进,harrow自身的故事线开始慢慢显现,也渐渐地与剧情线索衔接了起来,但是,由于套路过于陈旧,严重打压了人们的看片兴致,导致不少观众在看了一两集后就放弃了。
所以说,“套路”这东西还是要用对地方,不能无的放矢。n
III,后续推断(日趋平庸)
聊了聊演员与剧情,再来推测一下作品接下来的走势。平心而论,个人并不看好此剧的后半程,何出此言,原因有三。
1,故事主线太弱(纯探案,毫无新意),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不被砍档已是幸事。(竟然续订了,奇迹)
2,人物塑造,不够出挑。除了主角Harrow,其他人物都是浮云,存在感全无,鸡肋感太浓。
3,悬念营造,不够讨巧。看了开场,猜到结尾。这里谈及的“开场”、“结尾”不是指整个系列剧,而是针对于每一集。由于作品套路太明显,犯罪、推理、好人、坏人,一目了然(比较刻意),直接影响了剧情的悬念度,不明智。
写在最后。或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个人感觉这部澳剧与新晋完结日剧《Unnatural》颇为相似。从人物个性到案件排查,从线索堆积到回忆碎片,雷同点不少,这种似曾相识之感,直接导致本人看低了本作。n
导演★★★☆☆(多人联合导演,意见不够统一,作品不够友好)
演员★★★☆☆(看一看帅哥算了,至于演技,就那样了)
剧情★☆☆☆☆(水准参差不齐,总体偏中下,套路太多,诚意太少)
视效★★★☆☆(一般般)
音效★☆☆☆☆(作为一部悬疑剧,本作配乐不合格)
推荐度★☆☆☆☆(闲来无事,可以看一看)
有些评论说主角犯下滔天大罪这剧三观不正给低分的我纳闷了,汉尼拔电影电视系列三观正吗?水浒传三观如何?都是烂片烂书了?这个标准看来新闻联播是历史最佳连续剧啊。
说正题,这片子让我最无语的地方是主角的虚伪。其中一集中国某个企业高管为了掩盖丑闻杀人的,主角单枪匹马大义凛然的跑去对质,义愤填膺的谴责对方:你可以拥有全世界的钱,但你无权决定他人的生死。我无语了,你自己本身不就是个杀人犯?这时候不应该会心一笑称兄道弟交流心得加个微信日后联系吗?还站上道德制高点了,旁边又没别人,一对一的你秀给谁看啊?那个华人怼他怼得爽,我就是有权咋地。不开玩笑,这两个人本质一点区别都没有。据主角交代自己是正当防卫杀人(事先用匿名电话约人家过来其实就是谋杀)你要是这么相信这个系统的话如实交代不就得了,反正死者是全世界都不待见的人外加恋童癖,自己司法行政系统各种人脉,还怕洗不掉么,直接一句对方擅闯民居加上女儿的证词按照西方的那一套这人还不随便合法宰掉。毁尸灭迹的时候也不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权力。可能不敢去看心理医生是因为知道自己有精神分裂吧。
最后单集质量还是很高的,其中一集还反映了澳大利亚种族歧视、排外问题严重,赞一个,而且第二季女主很养眼,反正娱乐而已,推荐。不过编剧貌似是编了一集忘了上一集,塑造了一个为了追寻真相奋不顾身的法医,编到最后估计只有精分能解释了,双面法医这个译名比较贴切。
当年也是为《不死法医》痴迷的人,虽说大部分是因为男主的潇洒帅气与不拘一格又偏颓且忧郁中透着不羁与才华的气质。总之是光看男主表演就能撑到最后的花痴本花了。
看到大家有诟病剧情三观不正的,最大的原因就在这个男主不是完美人设,不是伟光正的绝对好人形象。
男主身为法医,既追求正义与良善,致力于破解谜团、找出凶手、伸张正义,同时也确实犯下了杀人的罪恶之举,最后却在良师益徒掩护下逃脱法律制裁,确实令人不舒服,起码主角也应该是个敢作敢为正气凛然的正面形象吧,这样对别人一套自己一套是不是有点太双标?杀人却逃脱惩处,是否三观不正,对社会道德产生不良影响?
不可否认,男主杀人后没有报警却毁尸灭迹,后期更是屡屡干扰调查、掩饰罪行确实令人心里不舒服。但人无完人,不说现实,即使作为一个虚构的电视剧,给男主安这些污点也实在有些过,毕竟观众很难接受有缺点的主角。
所以就安排了个令人有些不爽的女主。女主是剧中唯一一个致力于寻找真相、证据来证明男主犯罪事实的角色。没看最后男主被判无罪后她那失望的眼神,分明就是在说:不可能,你绝对是凶手!我这么信任你、我这么努力找证据,最后你竟逃脱法外?你太令我失望了,你应该自首承认自己的罪行!
女主见男主无罪却生气失望,其实不难理解。
在艺术作品中,除了主角之外的所有角色,都有品评主角的权利,可以赞美或批判,那些配角,其实就代表了观众。
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
毫无疑问,女主代表的是公序良俗,即指认此剧三观不正的观众。总得有人站在正义的角度指出这是错的,什么是公理道德,才能让故事继续附着在人类社会这个层面上,否则,那就不是人类世界的故事了。
而师父与徒弟,他们爱着男主,就如同男主爱自己的女儿所以会犯下罪行一般,他们心甘情愿包庇男主为他打掩护。大义灭亲需要极大的勇气以及对道德正义近乎绝对的冷酷执着追求,毕竟对很多人来说,“情”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之所在。孔子有言: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虽明知包庇罪行有违道德,却符合人之常情。
女上司则是另一种态度。她不主动追寻真相,也就不用面临两难的选择,就像个啥事都跟我没关系的局外人一样,只管:我相信他为人,我对他无条件信任,我只管结果不管过程,他无罪我就安心了。
古语有云:法理不外乎人情。大多数观众还是希望男主的罪行能更好更合理地圆过去,毕竟主角是观众感情代入的首要人选。虽然最后圆得不是很令人满意(毁尸灭迹这咋也说不过去啊),但他起码中了一枪……算了,别苛求了。
当然我也很疑惑他女儿明明贩毒还造成人死亡了最后却啥事没有,剧情不够严谨,漏洞也多,不过我看剧就是为了开心,也不是要学专业知识断案手法,纯属轻松休闲,一些bug就不较真了,反正剧情整体说得过去,影响不了我吸男主的颜,管它呢!
哦还有,西蒙的男友戴维从头到尾只存在于他口中,甚至我一度认为“戴维”只是为了掩饰他喜欢男主的借口其实根本没那个人
还有,不喜欢女儿的男朋友,原因无他,传统、保守思维使然!那小子四处流浪不务正业饱一顿饥一顿的,有什么前途,生存都成问题还能生出爱情?怕只是为了有个能在落魄逆境陪自己的人吧!
最后,反正这剧我看得很开心,反正这剧要不是这个男主我绝没兴趣,要回去重温《不死法医》了,至于第二季……要延迟满足感嘛,下回再看啦~
我真的觉得我这个是短评。因为只是针对一两点来说的。
坚持看完了感觉还挺好看的,但是开头好难看进去,我点开了好多次,都看不进去,后来逼着自己看了,看了两三集,慢慢能看进去了。nn以下有剧透。nn老实说,中间有一集,真的让我看的挺气愤的。看过的人,应该都能感觉到,全剧虽然充斥着死人,但是人死总归是各种各样的感情问题,或者仇恨或者因为爱等等等等,但是,只有一集,????????出场的那一集。受害者遗体因为????????某公司要来签什么协议,涉及到国际形象问题,所以连抛尸现场都不能完全检查,就要把遗体收走。最后通过推测公司代表是凶手,重现了犯罪过程,又是sm,又是代表和一男一女一起玩,把男的玩窒息了还要扔到同志街甩锅给同性恋,哈罗医生查完了前因后果还被代表的手下绑架,以女儿和妈妈的性命威胁,最后这集当然是在强权下不了了之啦。n我也不想在一个外国剧里看到????????,就怀疑在抹黑形象,但是这集放在那里真的很怪!和前面的那些完全画风不搭,这集纯粹就是展现人性的恶,还要用强权来压制,所以我看到这集真的太气了。nn以下谈论的是结局,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并且我提出的一些观点不能对所有剧一概而论。n我觉得这个剧讨论的不该是三观问题,而应该是情与法的问题。n难道“我”女儿的继父在她还是未成年的时候猥亵她和恐吓她,让“我”的女儿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甚至影响到她的正常生活,“我”不该想杀了女儿的继父吗?难道“我”要等到女儿做出来自杀等等不可挽回的行为“我”才能去采取行动吗?(这里涉及到如果为了继父猥亵女儿而报警,那女儿会不会受到伤害,会不会因为走漏风声了而被他人说闲话,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很多女性被强暴了却不敢告诉父母和报警的原因之一)何况哈罗医生的本意也并不是为了杀奎因,充其量他是反杀。所以我觉得不该谈三观问题。n我看很多电视剧也会陷入矛盾之中,因为犯罪的人逃脱了,因为犯罪的人更吸引人(比如某些反派大受欢迎),后来我看到一部韩国电影,里面因为主角的性格算是大好人,却又因为过于好心在电影里显得没脑子,而被一些观众骂,看到这部电影我就突然明白了,看影视作品如果光从结果来谈,那很多作品都该直接被打负分。所以应该辩证的看待,比如这部剧,哈罗医生因为女儿,所以选择约谈奎因,哈罗医生因为奎因要杀他,所以反击,因为前两个原因加起来的愤怒,所以杀了奎因,如果这样,那我接受。但是,奎因要杀哈罗,是最终导致我接受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我想我也会觉得,这段剧情写的很烂,朋友的帮助我也会觉得是在卖弄温情。
以上所说,所以打个三星吧,算是中立,其实我主观的想法还是占大多数。我给很多剧评分就是这样吧,虽然有很多的好,但是有一两点我不喜欢,就会影响我全部的判断。
第一部开始可能会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剧情越看越吸引人,哈罗像一个矛盾共存体,和所有父母一样都想和小孩处好关系,但是他又痴迷于专业工作,还有为了保护小孩而不得不守护的秘密,每一集都是独立的故事,但是隐藏线剧情又是跟着每一集层层推进,最后解开谜底。一贯的美剧拍摄手法,男主演技过硬,芙恩挺漂亮的,这个剧还是值得一看的。
阿尔法男 第一季
中情局律师 第二季
主要目标
阿穆的生存之道 第二季
大西洋帝国 第三季
星期五晚餐 美版 第一季
一部犯罪悬疑类剧集,由英国BBC制作,由罗伯特·...
播放指数:943℃
最近新剧(美剧、英剧、日剧...)比较多,按着惯例,个人会实时跟进,逐一分享。
澳剧《Harrow》(神秘法医)
作品类型:剧情、悬疑
主要演员:Ioan Gruffudd(饰演法医Harrow)
故事概述:讲述法医Harrow的探案人生(探索他人的案件,解析自己的人生)
开播时间:2018年3月9日在澳洲开播,共10集(截止发稿,连载至第6集)
自从《不死法医》(Forever)下架后,同题材作品陆续迈入低谷,徘徊不前。时隔数年,下行颓势终得扭转,年初伊始,随着日剧《Unnatural》、美剧《The Alienist》、澳剧《Harrow》的陆续上映,追剧迷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n
话不多说,快速进入介绍环节。n
(郑重声明:此文不是影评,所以部分观点、论调相当主观,不喜勿喷)n
I,演员演绎(驾轻就熟)
2014年,《不死法医》中的Henry(法医)
2017年,《谁在说谎》中的Andrew(外科医生)
2018年,《神秘法医》中的Harrow(法医)
出演医生上瘾的英伦帅哥Ioan Gruffudd又来了。这次还是演法医(业务好、城府深,神秘、洒脱),相同的角色,类似的题材,如出一辙的探案、解谜过程,驾轻就熟,老司机,稳稳的。n
II,剧情铺陈(一尘不变)
一集一个案件(“名侦探柯南”模式)
明暗两线(探案一条线,生活一条线)
虽然说,随着剧情的推进,harrow自身的故事线开始慢慢显现,也渐渐地与剧情线索衔接了起来,但是,由于套路过于陈旧,严重打压了人们的看片兴致,导致不少观众在看了一两集后就放弃了。
所以说,“套路”这东西还是要用对地方,不能无的放矢。n
III,后续推断(日趋平庸)
聊了聊演员与剧情,再来推测一下作品接下来的走势。平心而论,个人并不看好此剧的后半程,何出此言,原因有三。
1,故事主线太弱(纯探案,毫无新意),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不被砍档已是幸事。(竟然续订了,奇迹)
2,人物塑造,不够出挑。除了主角Harrow,其他人物都是浮云,存在感全无,鸡肋感太浓。
3,悬念营造,不够讨巧。看了开场,猜到结尾。这里谈及的“开场”、“结尾”不是指整个系列剧,而是针对于每一集。由于作品套路太明显,犯罪、推理、好人、坏人,一目了然(比较刻意),直接影响了剧情的悬念度,不明智。
写在最后。或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个人感觉这部澳剧与新晋完结日剧《Unnatural》颇为相似。从人物个性到案件排查,从线索堆积到回忆碎片,雷同点不少,这种似曾相识之感,直接导致本人看低了本作。n
导演★★★☆☆(多人联合导演,意见不够统一,作品不够友好)
演员★★★☆☆(看一看帅哥算了,至于演技,就那样了)
剧情★☆☆☆☆(水准参差不齐,总体偏中下,套路太多,诚意太少)
视效★★★☆☆(一般般)
音效★☆☆☆☆(作为一部悬疑剧,本作配乐不合格)
推荐度★☆☆☆☆(闲来无事,可以看一看)
有些评论说主角犯下滔天大罪这剧三观不正给低分的我纳闷了,汉尼拔电影电视系列三观正吗?水浒传三观如何?都是烂片烂书了?这个标准看来新闻联播是历史最佳连续剧啊。
说正题,这片子让我最无语的地方是主角的虚伪。其中一集中国某个企业高管为了掩盖丑闻杀人的,主角单枪匹马大义凛然的跑去对质,义愤填膺的谴责对方:你可以拥有全世界的钱,但你无权决定他人的生死。我无语了,你自己本身不就是个杀人犯?这时候不应该会心一笑称兄道弟交流心得加个微信日后联系吗?还站上道德制高点了,旁边又没别人,一对一的你秀给谁看啊?那个华人怼他怼得爽,我就是有权咋地。不开玩笑,这两个人本质一点区别都没有。据主角交代自己是正当防卫杀人(事先用匿名电话约人家过来其实就是谋杀)你要是这么相信这个系统的话如实交代不就得了,反正死者是全世界都不待见的人外加恋童癖,自己司法行政系统各种人脉,还怕洗不掉么,直接一句对方擅闯民居加上女儿的证词按照西方的那一套这人还不随便合法宰掉。毁尸灭迹的时候也不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权力。可能不敢去看心理医生是因为知道自己有精神分裂吧。
最后单集质量还是很高的,其中一集还反映了澳大利亚种族歧视、排外问题严重,赞一个,而且第二季女主很养眼,反正娱乐而已,推荐。不过编剧貌似是编了一集忘了上一集,塑造了一个为了追寻真相奋不顾身的法医,编到最后估计只有精分能解释了,双面法医这个译名比较贴切。
当年也是为《不死法医》痴迷的人,虽说大部分是因为男主的潇洒帅气与不拘一格又偏颓且忧郁中透着不羁与才华的气质。总之是光看男主表演就能撑到最后的花痴本花了。
看到大家有诟病剧情三观不正的,最大的原因就在这个男主不是完美人设,不是伟光正的绝对好人形象。
男主身为法医,既追求正义与良善,致力于破解谜团、找出凶手、伸张正义,同时也确实犯下了杀人的罪恶之举,最后却在良师益徒掩护下逃脱法律制裁,确实令人不舒服,起码主角也应该是个敢作敢为正气凛然的正面形象吧,这样对别人一套自己一套是不是有点太双标?杀人却逃脱惩处,是否三观不正,对社会道德产生不良影响?
不可否认,男主杀人后没有报警却毁尸灭迹,后期更是屡屡干扰调查、掩饰罪行确实令人心里不舒服。但人无完人,不说现实,即使作为一个虚构的电视剧,给男主安这些污点也实在有些过,毕竟观众很难接受有缺点的主角。
所以就安排了个令人有些不爽的女主。女主是剧中唯一一个致力于寻找真相、证据来证明男主犯罪事实的角色。没看最后男主被判无罪后她那失望的眼神,分明就是在说:不可能,你绝对是凶手!我这么信任你、我这么努力找证据,最后你竟逃脱法外?你太令我失望了,你应该自首承认自己的罪行!
女主见男主无罪却生气失望,其实不难理解。
在艺术作品中,除了主角之外的所有角色,都有品评主角的权利,可以赞美或批判,那些配角,其实就代表了观众。
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
毫无疑问,女主代表的是公序良俗,即指认此剧三观不正的观众。总得有人站在正义的角度指出这是错的,什么是公理道德,才能让故事继续附着在人类社会这个层面上,否则,那就不是人类世界的故事了。
而师父与徒弟,他们爱着男主,就如同男主爱自己的女儿所以会犯下罪行一般,他们心甘情愿包庇男主为他打掩护。大义灭亲需要极大的勇气以及对道德正义近乎绝对的冷酷执着追求,毕竟对很多人来说,“情”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之所在。孔子有言: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虽明知包庇罪行有违道德,却符合人之常情。
女上司则是另一种态度。她不主动追寻真相,也就不用面临两难的选择,就像个啥事都跟我没关系的局外人一样,只管:我相信他为人,我对他无条件信任,我只管结果不管过程,他无罪我就安心了。
古语有云:法理不外乎人情。大多数观众还是希望男主的罪行能更好更合理地圆过去,毕竟主角是观众感情代入的首要人选。虽然最后圆得不是很令人满意(毁尸灭迹这咋也说不过去啊),但他起码中了一枪……算了,别苛求了。
当然我也很疑惑他女儿明明贩毒还造成人死亡了最后却啥事没有,剧情不够严谨,漏洞也多,不过我看剧就是为了开心,也不是要学专业知识断案手法,纯属轻松休闲,一些bug就不较真了,反正剧情整体说得过去,影响不了我吸男主的颜,管它呢!
哦还有,西蒙的男友戴维从头到尾只存在于他口中,甚至我一度认为“戴维”只是为了掩饰他喜欢男主的借口其实根本没那个人
还有,不喜欢女儿的男朋友,原因无他,传统、保守思维使然!那小子四处流浪不务正业饱一顿饥一顿的,有什么前途,生存都成问题还能生出爱情?怕只是为了有个能在落魄逆境陪自己的人吧!
最后,反正这剧我看得很开心,反正这剧要不是这个男主我绝没兴趣,要回去重温《不死法医》了,至于第二季……要延迟满足感嘛,下回再看啦~
我真的觉得我这个是短评。因为只是针对一两点来说的。
坚持看完了感觉还挺好看的,但是开头好难看进去,我点开了好多次,都看不进去,后来逼着自己看了,看了两三集,慢慢能看进去了。nn以下有剧透。nn老实说,中间有一集,真的让我看的挺气愤的。看过的人,应该都能感觉到,全剧虽然充斥着死人,但是人死总归是各种各样的感情问题,或者仇恨或者因为爱等等等等,但是,只有一集,????????出场的那一集。受害者遗体因为????????某公司要来签什么协议,涉及到国际形象问题,所以连抛尸现场都不能完全检查,就要把遗体收走。最后通过推测公司代表是凶手,重现了犯罪过程,又是sm,又是代表和一男一女一起玩,把男的玩窒息了还要扔到同志街甩锅给同性恋,哈罗医生查完了前因后果还被代表的手下绑架,以女儿和妈妈的性命威胁,最后这集当然是在强权下不了了之啦。n我也不想在一个外国剧里看到????????,就怀疑在抹黑形象,但是这集放在那里真的很怪!和前面的那些完全画风不搭,这集纯粹就是展现人性的恶,还要用强权来压制,所以我看到这集真的太气了。nn以下谈论的是结局,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并且我提出的一些观点不能对所有剧一概而论。n我觉得这个剧讨论的不该是三观问题,而应该是情与法的问题。n难道“我”女儿的继父在她还是未成年的时候猥亵她和恐吓她,让“我”的女儿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甚至影响到她的正常生活,“我”不该想杀了女儿的继父吗?难道“我”要等到女儿做出来自杀等等不可挽回的行为“我”才能去采取行动吗?(这里涉及到如果为了继父猥亵女儿而报警,那女儿会不会受到伤害,会不会因为走漏风声了而被他人说闲话,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很多女性被强暴了却不敢告诉父母和报警的原因之一)何况哈罗医生的本意也并不是为了杀奎因,充其量他是反杀。所以我觉得不该谈三观问题。n我看很多电视剧也会陷入矛盾之中,因为犯罪的人逃脱了,因为犯罪的人更吸引人(比如某些反派大受欢迎),后来我看到一部韩国电影,里面因为主角的性格算是大好人,却又因为过于好心在电影里显得没脑子,而被一些观众骂,看到这部电影我就突然明白了,看影视作品如果光从结果来谈,那很多作品都该直接被打负分。所以应该辩证的看待,比如这部剧,哈罗医生因为女儿,所以选择约谈奎因,哈罗医生因为奎因要杀他,所以反击,因为前两个原因加起来的愤怒,所以杀了奎因,如果这样,那我接受。但是,奎因要杀哈罗,是最终导致我接受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我想我也会觉得,这段剧情写的很烂,朋友的帮助我也会觉得是在卖弄温情。
以上所说,所以打个三星吧,算是中立,其实我主观的想法还是占大多数。我给很多剧评分就是这样吧,虽然有很多的好,但是有一两点我不喜欢,就会影响我全部的判断。
第一部开始可能会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剧情越看越吸引人,哈罗像一个矛盾共存体,和所有父母一样都想和小孩处好关系,但是他又痴迷于专业工作,还有为了保护小孩而不得不守护的秘密,每一集都是独立的故事,但是隐藏线剧情又是跟着每一集层层推进,最后解开谜底。一贯的美剧拍摄手法,男主演技过硬,芙恩挺漂亮的,这个剧还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