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恐怖片  »  维多利亚一号国语

维多利亚一号国语  维多利亚的港湾 / Dream Home

452人已评分
很差
2.0

主演:何超仪陈奕迅周俊伟曾国祥单立文王青卢海鹏麦浚龙叶璇徐少强鲍起静宋小澄周楚濋骆应钧陈伟雄

类型:剧情恐怖犯罪导演:彭浩翔 状态:HD 年份:2010 地区:香港 语言:国语 豆瓣ID:3642866热度:722 ℃ 时间:2022-09-05 23:16:16

简介:详情  某银行话务员邓丽嫦(何超仪 饰)自幼生长在一个平民家庭,她始终有一个情结,那就是努力赚钱买一套可以看得见大海的房子。为了这个目标,阿嫦努力工作,下班后还干着两份兼职,甚至和同事利用职务之便聚敛外快。眼看就要存够豪华大...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某银行话务员邓丽嫦(何超仪 饰)自幼生长在一个平民家庭,她始终有一个情结,那就是努力赚钱买一套可以看得见大海的房子。为了这个目标,阿嫦努力工作,下班后还干着两份兼职,甚至和同事利用职务之便聚敛外快。眼看就要存够豪华大厦维多利亚一号的首付,但是偏偏赶上楼市疯涨的时候,签合 同当天房主反悔,宁可赔付违约金也不愿按原价出售。为了房子而不懈努力的阿嫦遭受巨大打击,在万圣节前夜,这个几近崩溃的女子带着一身杀意走进了维多利亚一号…
  • 头像
    大奇特(Grinch)
    今年,彭浩翔拿出了两部三级片,《志明与春娇》和《维多利亚一号》。如果说《志明与春娇》是小清新的黑色幽默,那么《维多利亚一号》就是重口味的黑色暴力,两者同属从社会现状出发,后者则更加辛辣鲜明。彭导仿佛是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级片的传承与致敬,虽以B级片形式包裹,毫不避讳的充斥着血肉横飞,但思想上却折射出楼价暴涨大潮中个体的彷徨与无能为力,着实让这部三级片显现出了深度。

    如果你要生存在这个疯狂的楼市,你就必须变得更加疯狂。人都是被社会现实逼疯的,郑丽嫦的连环凶杀是有形的杀戮,而楼市的飙升和业主的哄抬则是种无形的杀戮。影片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惊悚凶杀片,虽然也能看出导演对此类电影的热衷。几场凶杀戏都很有布莱恩.德.帕尔玛和达里欧.阿金图式的场面调度,但彭导显然不想拍成以往的通俗变态杀人狂电影,而是以别开生面的手法使惊悚片显露出社会批判意识,也让观众对主角的心理历程有脉络可寻,两条故事线平行穿插发展,能够在感官刺激的同时再一步一步剥茧抽丝。

    影片始终用同情的目光去注视郑丽嫦,挖掘她的尴尬处境与潜在动机,同时也无休止地操纵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感。这种矛盾情绪,即观众一方面为她的冷血杀人手法倍感震惊,另一方面则为她的现实境遇表示同情。这种手法是希区柯克自称的,也是惯用的 “罪孽转移法”。

    丽嫦是香港任何一个低收入男女的缩影,在这个物价翻涨的社会中,弱势群体总是处处居于下风。影片以她成长期的经历穿针引线 - 曾是海员的爷爷希望能有一栋面朝大海的房间,儿时最好的玩伴被强逼搬走,母亲早逝(不满于没能让母亲住上好楼盘),父亲患病急需手术,向男友借钱未果,业主哄抬楼价…尤其是后者彻底毁去了她的美梦。而这些与维多利亚一号中的那些富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那些人属于有房无「家」 - 即将临产的妻子独守空房,丈夫在外养小三儿,青年男女则把房当成了酒色场所,和丽嫦这种有家无「房」的穷人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穷富事态。理想总是与现实格格不入,互不相容,她心中复仇的火焰愈燃愈炽,逐渐失去了理性,不再冷静,残酷的暴力遂如决堤之水,四处泛滥。连环凶杀也是她对社会加诸自己的冷漠和歧视的一种报复手段,她的力量就来自于病态的社会和疯狂混乱的反差之上。她用夸大声势来武装自己,只是意在掩饰情感的枯乏孱弱。

    动机清楚了,终极原因是想通过连环凶杀案,令维多利亚一号变为凶宅,逼使业主低价求售。她谋杀的对象好似有针对性,但我始终不能理解为何谋杀那位即将临盆的妇女,影片只用一个闪回片段交代了她在电梯间听闻那女人在电话里讲她整夜都是独守空房(也许如果她知道此女已经怀有身孕,就不会选择将她作为谋杀对象了?)。尽管丽嫦的这种杀人买房的行为看起来极不合理,但彭浩翔始终给大家灌输一种主角身上那种“此楼不买非淑女”的秉性,再加上性格上的的弱势被诸多不顺与外来刺激反射出极端相反的人格等因素,让其行凶动机能够合理一些,不过仍感觉是彭导在自圆其说。

    她的男友有妻儿,是个同维多利亚一号里不忠的丈夫一样的男人。丽嫦在他的世界里完全成了第三者,他们的关系只是遮遮掩掩于酒店内的偷情、汽车内的口交。不过她满足于这些,因为只有这片刻温存,她才能找到片刻的快乐 – 唯一能与之媲美的就是后来的连环凶杀,因为两者皆是有快感之事。

    影片结尾,丽嫦的计划终于成功,她以低价买下维多利亚一号的公寓。而男友再度出现提出去酒店开房时,她提出了分手。她把那只纸杯放在男友的车顶,这纸杯似乎是一种符号化的元素。她童年时曾用纸杯做成一线电话与对面楼上最好的小男孩互诉衷肠,他们把“over”说成是“混蛋”,似懂非懂的小丽嫦说着“混蛋”却不知这到底是不是脏话,当她终于明白了“混蛋”的含义时却已步入了而立之年,她并没向男友道出这两个字,只是将纸杯放于他的车顶,意为“混蛋”也表示两人关系的“over”。分手不仅宣告了丽嫦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新家」,也在精神世界上找到了「新归宿」。

    影片的缺憾感觉是倒叙和穿插有些零散,虽用不少篇幅展开了成长时期的诸多不顺,但仍缺少挫败感和心理过渡,所以最后的爆发仍有些不能令人信服。而彭导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凶杀戏的血腥细节上,使得形式大于内容,主题并不均衡。
  • 头像
    ECHO飞行日记
    很偶然的机会,UC发试映票张,某君很有爱地领到两张,就很期待得去了。

    尽管前一天看过了已经很重口味的宣传片,到影院的时候还是被第一个被杀的保安窒息后紫色的面孔和挣扎的躯体给吓到了。紧接着全场被杀者共计11人,各种死法,特技做得相当专业,血腥的效果几乎可以令人当场呕吐。(我真的差一点呕了。)

    影片描述的还是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影评人甚至还为止扣上了八零后症候的帽子。

    关于买楼,在香港,买一座维港海景房。

    刚刚大学毕业收入不高的女白领,为了一个童年对家的期许情结,勉力去买一座月供万八的海景楼盘——维多利亚一号,8B。

    她为此付出太多,以至于到最后,放不下已经透支的梦想,间接杀父,附上了房子的首期。

    最后,业主突然涨价,返回,推约,她。。。。。。众望所归地崩溃了。

    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惯犯(这点是整部片子最bug的地方),她杀了8B当下住的主人,然后就是完美的三级片理论:有人无意间看到这个不速客,杀手本能地结束了这群正在玩香艳四P的男男女女。

    翌日《壹周刊》登报,维多利亚一号11尸12命(其中有叶璇演的孕妇),瞬成凶宅。

    电话这头和买房经纪人压价的女主角,嘴角的伤疤上翘,淡定得令人触目。。。

    然后就结束了,收梢干净的可怕,不亏三级,除了血腥和色情绝少掺杂其他。

    演后有座谈,女主何超仪出现,中大新闻系某教授出现。

    于是大家的注意力完全被拉出了那些血腥到“唯美”的屠杀场面,

    开始讨论属于八零后的楼盘人生。

    为一套房,可以放弃30年的自由去还贷,

    可悲哀得是,房价永远比人工涨得快。

    那些曾经拆掉的房子里的眼睛,

    看着这片只属于富人的海景,

    连愤怒的资本都攒不起。

    女主说:“我不在乎什么定金的啊,我只是想买楼啊..”

    但是整个香港的空楼盘都在等着自抬身价,谁肯踢开红利给这些蚁民们一个蔽所?

    这是个疯狂的城市,

    要生存,

    唯有比它还疯狂。

    我无法想象,

    当我们也面临这一天,

    会不会,我们的生活,也变成三级片?
  • 头像
    TORO VAN DARKO
           虽然《志明与春娇》和《维多利亚一号》在短时间内相继上映,但在查了资料后得知其实《维多利亚一号》很早就已拍好,只是迟迟未能上映。不过也因此我们能在《志明与春娇》里面看到许多与《维多利亚一号》相关联的小“彩蛋”。
         《志明与春娇》片头停车场恐怖故事的三个巡警中由骆应钧扮演的军装巡警同时也在《维多利亚一号》里面出现;春娇陪朋友见网友,约志明在维多利亚公寓对门见面;而最明显的就是当春娇问志明,为什么香港看不到UFO而国外经常看到,志明回答说,香港高楼太多了...这时数个香港公寓大厦密布的镜头快速剪辑一闪而过,而这几个镜头是否在相似镜头层出不穷的《维多利亚一号》中则仍待查证。

           在《维多利亚一号》中多次出现了何超仪与香港的高楼耸立“对峙”的镜头。她与有妇之夫陈奕迅在小旅馆过夜后的早上坐船,一个人孤独的喝着凉飕飕的隔夜粥,背景则是清晨苍白的石屎森林;她也多次站在维多利亚一号公寓上隔窗凝视色彩斑斓的对岸夜景,她茫然的面目映在窗上与对岸美景相融。类似的镜头语言在《维多利亚一号》中随处可见,例如镜子中总是会有两个何超仪的倒映以暗示她的心理状况。在讲述何超仪从小到大如何变成香港楼市牺牲品的这条故事线中,彭浩翔用严肃甚至压抑的语言来揭示小人物追赶不上城市发展脚步的辛酸,有好几场戏都还挺感动;与之平行的故事线则在上演被逼到走投无路的何超仪在维多利亚一号公寓大开杀戒。

           杀戮戏这条故事线则与严肃压抑丝毫沾不上边,取而代之的是夸张大胆甚至还有“彭式幽默“,通过两个角色的对白或者一场戏来给观众讲荤笑话。早已变成噱头的那些情色血腥暴力场面则全部”挤“在这条叙事线中。可能是一周前才看了《食人鱼3D》,因此觉得片中的桥段和镜头还不至于谣传的那么恶心刺激。
           电影开场彭浩翔就奉上《电锯惊魂》似的割喉戏,公寓保安为了切开紧锁喉咙的塑料链条,不惜用刀割喉,最后流血过多身亡。这个开场营造的惊悚感给了观众一个”下马威“,随即而来的是保姆爆头戏,钢管从保姆后脑插入右眼插出,其右眼珠被爆飞不知去向,其实这个场景及其不合”原理“,而这种夸张的杀戮手法则就此贯穿全片始终。孕妇的死倒是颇有新意,她的头被密封在真空袋中,何超仪将吸尘器插入真空袋并吸光所有空气,这种手法无需凶手费更多的力,只需站在一旁观赏受害者如何因缺氧暴毙而死。第四个被害者是孕妇的老公,他的死亡过程非常曲折充满了偶然的戏剧性,这是杀戮戏显得夸张不真实的另一个原因。孕妇老公先是被熨斗砸晕,接着摔倒时下巴卡在了茶几上断颈而死。值得一提的是孕妇老公刚回家时不小心踩爆了保姆掉在地上的右眼球,这算得上是全片最刺激的几个镜头之一。
           在压轴的性爱派对屠杀开始前,彭浩翔用希区柯克式的经典悬念手法来做铺垫。首先他让观众知道拿着长刀的何超仪就在门外等待机会,接着再用很长一段时间来描述屋内派对的情况,谁跟谁在上床,谁跟谁在讲荤笑话,谁在吸High粉谁又宿醉不醒,但观众始终惦记着的还是门外迟迟没行动的何超仪。这场屠杀的第一个受害者四根手指被割断不说,肠子涌出来满地都是,非常夸张,而奄奄一息并未身亡的他还顾着想要再抽最后一口大麻,很有喜感。第二个受害者反攻何超仪未遂,被她用试管插喉。第三个受害者是一个宿醉的裸体女人,她完全不省人事就算周围已经杀的血肉模糊她也全然不知,何超仪趁她在马桶边呕吐时抓住她的头往马桶上撞直至马桶被撞的稀巴烂。(说来奇怪,片中受害者头颅的硬度参差不齐,有的一刀刺穿,有的连马桶碎了头颅还完好。)
           房间内还有正在做爱的一男一女,男人在后背式插入时被偷偷潜入的何超仪连捅四刀,发出的痛苦呻吟声让趴着的女人以为他倾泻了。何超仪将刀上的血挥洒在女人背上,不知情的女人说了句:你的量真大啊...(囧)何超仪把割下的男人生殖器扔在女人面前她随即才反应过来。接下来的两女肉搏战各自负伤累累,何超仪脚踝被刀刺穿,受害者被木板插嘴。就在这时,因为邻居投诉噪音太大而来的两个警察按下了门铃。警察见何超仪伤痕累累以为她被殴打,突然,被木板插嘴的女人拿着刀向何超仪冲来,两个警察随即掏出枪企图制服两个女人,混乱中被木板插嘴的女人用刀划开了警察A的喉咙并摔倒在地,木板从后脑插出。喉咙飙血的警察A 乱开几枪却射中了警察B的脸颊。
           混乱结束后,何超仪发现第一个肠子满地的年轻男人还没死,于是准备用枪爆他头。在他顽强抵抗时何超仪用空出来的左手伸进他的身体掏他的大肠以此顺利制服对方并一枪成功爆头。
           就这样,包含孕妇肚中的孩子一共12人间接或直接被何超仪屠杀。

           如果彭浩翔采用单线叙事结构,按照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先讲述何超仪如何走投无路,最后再上演发泄似的屠杀,或许效果会更好(参见《人皮客栈》《隔山有眼》《食人鱼3D》等),但《维多利亚一号》将本是噱头+重头戏的杀戮分散在全片各处,本来效果很棒的虐杀戏却因被剪成数个段落而刺激度大减,只剩单纯的视觉刺激却没有气氛营造,对于嗜血影迷来说实在不够过瘾,而同时他仍然很在意另一条故事线由严肃压抑和镜头语言展示的现实性,于是出现了血腥刺激度和故事主题两者严重分裂,导演两头都想照顾却最终适得其反的结果,这导致《维多利亚一号》就像由两部女主角相同,风格却截然不同剧情毫无关联的电影杂糅而成。

           演员方面何超仪的表演实在不错,有一场戏是她刚杀完保姆,正要潜入孕妇房间,突然陈奕迅打来了电话,就在与情人三言两语时孕妇突然走出房间看到了她,何超仪立马挂掉电话,本来甜蜜微笑的双眼瞬间散发出阴冷的凶光,让人记忆深刻。陈奕迅果然如之前谣传的自毁形象,不过车上的口交戏Eason的表情让我忍不住笑出了声,不是演得不好只是太有喜感了...影片的特效化妆非常棒,夸张却又逼真的效果能赶得上欧美同类型虐杀片。

          恐怖电影在华语电影市场几乎快灭绝,而B级式虐杀片更是稀缺。因此就算《维多利亚一号》有诸多不足和遗憾,但贵在让我们知道还有一个不担心政治正确的影迷彭浩翔在努力地做出这样的尝试。今年巴黎Forum des images举办的第十六届国际恐怖电影节上也因为彭导,我才在长达四页的片单上看到了“hongkong, china”的字样并因此而兴奋不已。
       
         《维多利亚一号》就是来自中国香港的UFO。
  • 头像
    又又
    一个长得不错的女子,白天在银行不厌其烦地给客户打电话推销,晚上又去做好几份兼职,为了童年时要住海边的情结,拼命赚钱想买一间维多利亚一号里的房子,结果房子就要到手那天,业主突然改变主意不卖了,崩溃的她拿起工具展开杀人之路。

    并不复杂的故事,但却是很少会有人触及的题材。彭导是鬼才的确不是吹的,他总能从身边的故事出发,拍一些无人会拍的题材,然而却又是观众所熟知而关注的。比如前些日子的《志明与春娇》,从香港室内禁烟的规定开始构思一段小巷子里的爱情,连接吻镜头都没有却因为频频爆粗口而被列为三级,这就是所谓的软色情吧。这次彭导又玩起了暴力血腥的新花样,把他从小喜欢看的美国B级片里的招数运用在电影里,并且这一次由一位看似柔弱的女人完成一系列的变态杀人,着实让人感到刺激新鲜。

    政治不正确从来就不是彭导的障碍,爆粗口也好,做爱也好,赤果果的杀人过程也好,一地大肠也好,这个智商135的鬼才总能肆无忌惮地把自己想拍的东西拍出来,三级就三级吧,内地不能映就不能映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香港楼市的确已经到了疯狂的阶段,地少人多,一间50多平米的房子就要七百多万,海景房更是天价,而 07年香港人平均月工资也只有一万多,这样下去,怎么可能会有人买得起房子?说到底就是因为香港这座城市本身就是疯狂的,几乎没有哪个工作不用加班,朝八晚十已是常事,就连假日人们最多的休闲运动也还是逛街购物,拼命赚钱,然后拼命花钱,这就是港人的生活。有钱的出国,没钱的在挣扎,人们的眼中除了钱还是钱。但就是这样疯狂地赚钱使香港成为了国际大都市,又吸引更多的人来港,人越来越多,想要在这寸金地上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房子也越来越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说回这部片子,女主角从小到大的经历也许再平凡普通不过,是一代代奋斗的香港人的真实写照。她为了买楼可以把亲身父亲推向死路,也为后面她一步步走上疯狂杀人之路作了铺垫。片中时间点不断穿梭,将女主角从小到大的故事和杀人计划结合在一起,让观众看的时候真的好像在坐过山车般,一会儿惊悚一会儿又平静,这一点是这部片的巧妙之处。不过在讲述她成长的故事时,时间有些混乱,一会儿小时候一会儿长大一点一会儿又是现在,虽然有显示年份,但仍让观众感到有些乱。

    其实我倒宁可相信这一切杀人都是女主角的幻想,也是每一个在城市里苦苦挣扎的人的幻想。且不说单凭女主角一个人的力量就能连杀11人,包括几个大男人,几次和人搏斗时也是其他的东西刚好助她一臂之力,这样说来她的运气也太好了吧,那两个警察上来查房时竟然没有发现已死的门卫?而且出事后也没有警方来找她,只看见报纸上的凶案报道,她也没有精心准备过杀人计划,应该到处都是指纹吧,很容易就能找到凶手,但片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所以我在想有没有可能这一切其实都是她自己的幻想,为了买楼她想这么做,但最终都是不现实。片尾搬家的人对她说:这个房间里放了衣柜就放不下床了,怎么办?她的脸上流露出遗憾,并没有回答,而是转向了窗外的海,这时广播里传出金融危机仍将继续的新闻,影片到此戛然而止。这是不是也在暗示着女主角的杀人计划并没有完全成功,没有彻底达到她的目的,因为整个香港疯狂的楼价并不是杀几个人就能全部降下来的,被杀死的那些人是无辜的,但城市并没有因为它们的死而停止疯狂。就像这间房一样,虽然最终到手,可是小得连一张床和衣柜都不能同时放进去。

    片头说这是一座疯狂的城市,想要生存,就得比它更疯狂。然后到了结尾我才豁然发现,人再怎么疯狂都抵不过城市的疯狂,一个人只会一时的疯狂,而这座城市,是一群人的疯狂,才是永恒的疯狂。

    再来看看女主角杀的那些人,其实也不全部无辜,男人北上拈花惹草,女人也放任他包二奶,隔壁玩4P的男男女女更是奢靡之极,毒品性爱无所不作,还放那么大声的音乐吵到邻居,死了也并不是那么可惜吧。(突然联想到女主角以前去邻居那儿叫他们开小点声结果被无视了,这大概也是后来她想杀那一屋子人的初衷吧,对制造噪音的人深恶痛绝。)

    何超仪演的非常不错,陈奕迅彻底自毁形象演一个猥琐小气包二奶的男人,勇气值得佩服,另外那些被杀死的人死前的绝望害怕也很真实。当然,这部片最牛逼的还是道具,据说那些逼真的大肠是彭导特意去买的新鲜猪肠,被阉掉的阳具也非常真实,很有质感,据说片场有个工作人员看到这么真实的杀人场面当场就吓哭了。

    一想到自己还要在这座疯狂的城市生活两年,心里就不寒而栗,我想我大概一辈子都买不起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吧。

    彭导就一牛逼的人,把所有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喜爱重口味B级片的观众不容错过,一地大肠等待着你。
  • 头像
    LOOK

    彭浩翔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香港电影处于崩盘阶段涌现出来的一位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导演,恶搞是彭浩翔最鲜明的个人标签。我绝非彭浩翔粉丝,他的一系列恶搞作品在我看来水平不一。自我指涉强烈的《买凶拍人》算是成功的黑色幽默;恶搞黑帮片的《大丈夫》则显得刻意为之,效仿周星驰的痕迹很浓,不够自然洒脱;《青春梦工场》有创意,但影像层面不太够格。香港本土市场大获成功的《低俗喜剧》,则有些意气之争,以至于有贩卖低俗的民粹嫌疑,很不高明。影片的意识形态指涉过于直露,这也影响到整体的美学表达,整部电影看上去就像是段子合集。在香港和大陆都很受欢迎的《志明春娇》系列则是让我相当厌烦的彭浩翔电影,这套系列非常像贾德·阿帕图(Judd Apatow)的那些爱情喜剧片,两位都会男女主角表明上放荡不羁,张口闭口都是荤口粗口,但事关家庭、爱情大事,则极度保守,患得患失,唯唯诺诺。对于爱情神话,二人其实深信不疑,但轻易不敢放手一搏。彭浩翔真正让我觉得别具一格的作品是《人间·小团圆》与《维多利亚一号》。前者里的彭浩翔一反常态,对于家庭结构作了非常深沉的思索,同时嵌入了有涉香港历史的思考,也颇具启迪。但公映之时,因为杜汶泽的原因,遭遇如潮恶评,时光网只有4.6分,豆瓣也才5.4分。我认为《人间·小团圆》与《摆渡人》是新世纪以来遭受最严重不公平待遇的两部华语片。《维多利亚一号》外界评论虽然不至于像《人间·小团圆》那般惨烈,但豆瓣7.2分的成绩只能算一般偏上了,有不少观众忌惮于影片中令人瞠目结舌的虐杀场面,但这一次彭浩翔是有的放矢,绝非消费暴力。

    《维多利亚一号》的主题不禁会令我们想到最近十多年韩国电影界非常流行的抗暴题材电影。个体受制于威权政权的压制,忍无可忍之下进行绝地大反击是韩式抗暴电影大的叙事脉弱,个体无限的悲情、超强度的受虐心理是这类电影最鲜明的特色。《维多利亚一号》主题直指香港最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座全球房价最难负担城市对于平民百姓的个体生活造成的难以估量的摧毁性重压。影片中何超仪扮演的女主角邓丽嫦被房价一步步逼至疯狂后,终于展开了令人匪夷所思又极端疯狂的报复方式──让心念念要购买却无力购买的房子变成降价出售的凶宅。这种报复方式,疯狂之余却充满了黑色幽默感。而影片妙就妙在,不仅仅是空有这个黑色主题,而是充满了巧妙的叙事表达机制。这不是一部空有发泄情绪的抗暴电影。

    彭浩翔的思路迥异于拍摄韩式抗暴题材的导演之处是,他没有把重心放在放大个体的痛苦与悲情,政府与社会的无情与不公不义,以此去激化、煽动影院观众的情绪。彭浩翔是用巧妙的叙事结构去放大这种不公不义的荒谬性,只有最难以理解的荒谬才能激发最长久的反思。影片的叙事结构并非传统的线性结构,而是在线性的大屠杀叙事过程中不断的插入闪回。闪回是目的是补足人物的前世今生,由闪回再腾挪到当下的屠杀,构成了叙事的张力──女主角是否能完成屠杀。最巧妙的一点是,一直到影片的收尾部分,彭浩翔才揭示女主角真正的杀人动机。这种安排一方面是打破按部就班的传统叙事机制,试想如果一开始就揭橥,叙事悬念方面的强度必然削弱不少,另一方面直至结尾才道破的屠杀原因,其不可思议性也值得其最终才揭晓。如果是无足轻重或者并不令人讶异的屠杀原因,放置最后揭晓就没有这效果。而屠杀原因的不可思议性与房价压力的荒谬性之间亦构成了最好的配对联结。而对插入闪回段落的时机选择,影片的处理方式也非常用心。如果是插入段落比较长的时段,便是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杀戮之后插入。虐杀的强度与回忆的戏剧性强度成正比。譬如警察最终的介入也就是杀戮戏的收尾高潮,其插入的是戏剧性极强的关于压垮女主心理承受极限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回忆──女主眼看杀父获得了200万的赔偿金可以付得起买楼的首付,结果楼主却又要提价。影片的最终收官部分也不像韩国抗暴题材电影那般不成功便成仁式的悲情色彩,女主虽然如愿以偿买楼成功,却未曾想到买的床放不进海景房,而金融市场亦是瞬息万变,房市又突然萎靡了。换句话,这不是一个满足宣泄欲望的结尾,而是一个充满了反讽思索的开放性结尾。

    作为一部超尺度的大屠杀电影,影片的暴力场面当然亦值得讨论。影片中每一位死者的死法都不尽相同。开场建制部分即是暴力大戏,女主角进入大楼,用扎带套紧保安脖子。整个勒紧的过程被放大表现,保安忍无可忍试图割喉以切断扎带,结果却是饮鸩止渴,自残而死。这场戏放在开场部分,既预示了大屠杀的开始与整个过程的惨烈,同时也充满了象征意涵。脖子被扎带紧紧勒住的场面,相当程度可以理解成香港的平民个体被难以承受的超高房价的钳制。无力防抗,亦无从防抗,反抗的结果便犹如饮鸩止渴。也只有女主这般匪夷所思的反抗方式幸许获得一线生机。之后各位死者的死亡方式有锥子插破眼球、塑料袋薄膜窒息、脖子撞断、开肠破肚、钢瓶插脖、头撞马桶、斩断阳具、木板插口、子弹爆头、割喉。从感官接受度来看,这些设计并非简单的宣泄暴力,满足特定重口味观众的恶趣味,而是灵活多变的叙事技巧的一部分。花样百出的死亡方式慢慢地将叙事推往高潮,而这高潮所代表的悬念也是别出心裁──为何要这么干?!除此之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的屠杀/反抗工具,是身为建筑工人的父亲留给她的身后遗产:一堆建筑工具。反抗来自最底层,如此暴虐,如此不可思议。

    最最不能遗忘的当然还有本片强烈的性别意识。一位男性导演居然会拍出如此意识的女性反抗主题的作品,实在有点意外(何超仪参与了本片的投资,不知道对剧本的走向有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维多利亚一号》中的女主角反抗意识如此强烈,屠杀如此果断,除了房价之外,还与女性的惨烈处境有关。影片中所有的女性角色都处于被物化的状态。女主对于陈奕迅扮演的情人来说,只存在性方面的剥削利用价值。女主的父亲重男轻女,过于偏向弟弟。女主的某位女同事,之所以能掌控其男友,不过是因为“夜晚服侍的好”。叶璇扮演的女性角色,丈夫整夜不归,不是去与小三乱搞,就是去大陆招妓。两位大陆女性角色,互相舌吻后,成功挑动起了两位港男的性欲。影片中陈奕迅扮演的角色还引用了韩国客户嘲笑韩国女人的段子,更强化了女性的弱势地位。统而言之,在本片中,女性只有依附于男性、被男性完全宰制才有生存的空间。所以,女主疯狂砍杀的过程中,斩断某男的阳具是丝毫没有迟疑的。阳具的出现其实是最反色情电影的标志之一,因为这代表了对色情片通常的男性观看机制的强大破坏。大岛渚《感官世界》中大特写阳具镜头之所以令人难忘,便是其强烈的性别政治意涵:这不是一部满足(异性恋)男性观众需求的色情电影。影片中某位大陆女性角色,死亡过程是被木板插喉而死,惨烈之极。这种设计其实可以视为某种反向的报复。这位大陆女性角色之前3P的主角,是激烈的为男性服务的对象,最后因为深度插入的行为受死,不啻为另一种荒诞。

    《维多利亚一号》亦是彭浩翔影像语言最为精细的一部。影片中有很多精彩的影像构思。影片中偶尔会出现双重甚至三重的人物镜像,这是人物身份的分裂或转变的象征。屠杀的过程中亦会出现俯拍的取景角度,有着强烈的审判意味。

    以上这张构图相当精彩。这是实景拍摄的图,但看上去犹如微缩模型玩具,汽车行驶在犹如密闭森林的高楼环境中,有超现实主义的意味。而微缩模型的幻觉联想,仿佛又是女主童年回忆的闪烁,毕竟买维多利亚一号的楼宇是她的童年情意结。车的行驶又有未来意味暗示。记忆、现实、未来仿佛连为一体,指向的却是不曾变化的恶劣生存处境。这是彭浩翔为观众勾画的香港镜像。

    《维多利亚一号》是彭浩翔式对香港现实的最系列的批判,社会最汹涌澎湃的暴力现象背后必然有着最荒诞无情的本质。暴力影像的批判功能在此终于得到了最合法的释放。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