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未知
类型:纪录片海外导演:彼得·哈特尔AnnettevonderHeyde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13 地区:其它 语言:其它 豆瓣ID:25843287热度:546 ℃ 时间:2022-09-05 09:49:35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电影以主人公威廉的讲述缓缓展开。nn 五个人,五个好友。热情活泼烂漫的五张笑脸被无情的置之于战争中。残酷的战争带来的巨大伤痛无一人幸免,美好的五人最后只剩三个残缺的灵魂祭奠已逝的老友,可悲、可叹。nn 战争,它让恶魔展露本性并且更加獠牙可怖;它让善良的人变得懦弱,逼迫自己与恶魔为伍,成为自己最厌恶的人;它逼迫幼小的孩童长大,变成冷血的杀人机器。人间、地狱只是一瞬。在这里,被卷入其中的人们都被无情的吞噬着。手无寸铁的百姓在地狱呐喊,鲜有回音;满怀忠诚的战士们最后不知为谁而战,失去了自我,怀恋家园亲人。人人都不知何时能够抵达终点,因为或许下一秒就会和身边鲜活的生命告别,甚至来不及说声再见,连名字都不曾知晓。nn 弗莱德海姆,那位喜欢读荣格的明朗善良的少年。厌恶战争却不得不上战场,内心的挣扎现实的逃避,结果是被战友无情的嘲笑与殴打;目睹无辜少女惨遭杀害,自己却无能为力。原本鲜活的生命被现实压榨的麻木干枯,眼神冷酷而严厉,现实得不能再现实,干净利落执行着上级的指令,面对着似乎是曾经的自己也只是止于了解没有过多的共情,因为他知道在战场上,活着就是件奢侈的事情。夏洛特,起初救助伤员是为了国家,而慢慢地发现救赎他人就是救赎她自己。其实,对错在战争年代不会评判的那么客观,因为环境因素、意识原因人会不知不觉被同化,为了保护自己而不得被“乌合”,即便是违背自己的初心,但无论何时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住自己的善良。其实,不是真正的感同身受也无法批判什么。善恶都存在,人都如此,用整体的全面的眼光来看就会好些。格雷塔,真性情、聪明伶俐但又世故圆滑,将自己与本质并不好的男人绑在了一起就注定结局不会那么美好,虽然有短暂明亮的时刻,鲜艳明亮的礼服与灰暗无色的囚服形成鲜明对比,无形之中给结局增添了一抹悲凉色彩。维克多,即便最早看清了德国对犹太人的实质,但是也无力改变什么,自己历经万险活了下来,拯救他的不是所谓的运气而是他始终坚持的东西,看似渺小却很有力量。威廉,帅气优秀的中尉,拥有可以让弱小的士兵变得强大的力量,在战场上经验丰富的他因为心中有相信的事物,有掌控战场的局面和可以信任的战友,但随着战争的本质渐渐暴露,他心中的信仰一点点瓦解着,与其说他是逃避战场到不若说他是看清了,原本让自己坚信不疑的东西消失了,痛苦、死亡、毁灭让再强大的将士也会因此崩盘。nn 一部可以像纪录片一样的电影。回味无穷,引人沉思。如今的和平生活在当时真的是奢侈之物。严密的逻辑,冷静的叙述,完美逼真的呈现方式,德国人用自己的方式缅怀那段残酷的岁月,战争给身在其中的每个人每个民族勇于面对历史,正视曾经的错误永远叫人尊敬。nn
我们是那么的年轻n整个世界就在我们眼前。 nn ——《我们的父辈》Friedhelm 那个一开始就看到结局的人,却也是挣脱不了这盘棋的“局中人”。向往和平主义,喜欢哲学,相信战争会改变人性。最终,确实如此。
nGreta 生活不是戏剧,地上的六便士与天上的月光,“她”只能选择一样。n生活覆灭只需一瞬间,从一代歌星到被枪决只在别人的一念。
nWilhem 对于普通人战争没有胜者。到最后,他变成了战争的“遗孤”。
nCharlotte 最后,她知道自己并不是在救死扶伤,只是把人再一次推向死亡。
nVictor 生于这个复杂的年代,作为一个犹太人的悲哀,没有什么能改变初心。nn或许当我们不太去顾及自己选择的正确与否的时候,就是我们弄清楚正确与否的开始。
用了见习一天的时间看完了我们的父辈系列的电影,虽然不是一次性看完的,是间歇性的,但却一点也感受不到那种思维的间断,说实话,冲击挺大的,总是想着该写些什么了。nn “战争会将我们最丑恶的一面展现出来”弗雷德汉姆最开始说这句话的时候或许并不懂它的真正含义,但一语成谶,大部分人最终都沦为了战争的杀人机器,人性在这里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就如弗莱德汉姆一样从一个正直的文艺男孩变成一个毫无感情可以冷血的杀掉平民的战争机器,因为他明白想要在战争中活下去就只能麻痹自己,放弃自己从前的一切,这也是为什么到影片的最后他的哥哥崩溃了,而他没有崩溃的原因,因为他早当自己死了。无论对德国,苏联,还是欧洲各国,战争没有对错,只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但在这场毁灭人性的战争中,没有胜利者,所有人都输了,无论是“我们的父辈”中当年怀着满腔热血登上别国领土,扬言要在莫斯科狂欢的德国少年,还是《战争哀歌》里志愿参军保家卫国的阿坚,他们都被战争的残酷改变了,战争的起初他们都是为祖国而战,心中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后来有些动摇他们就为战友而战,如果没有一些舍己为人战友的掩护,或许他们早就死了几千回了,但是当战友也都死了以后,他们又为了谁而战呢……nn 所有被战争荼毒的人都几近毁灭,弗莱德汉姆选择了冲锋式自杀来唤醒当初和他一样单纯热血的孩子,这何尝不是他对自己的一种解脱和救赎,他已经无法接受现在的自己了,即使活着也融入不进现实的生活,而他的哥哥威廉汉姆人性尚存,但也带着逃兵的“耻辱”回到家乡,阿坚赢得了战争,却也再也没有了往日期盼的荣耀,因为战争他失去了他心爱的女人阿芳,而关于战争的残酷回忆每日在他的脑海里播放,令他生不如死,犹如行尸走肉般。nn 在这个世界上损失可以弥补,破坏的东西可以重建,伤口也会愈合。但是战争给人带来的心灵深处的伤疤却是永远无法被忘记的。战争的苦痛将会越来越深入人心,无论何时都无法消散……nn
落泪了。
这纪录片拍的是真的好,和正剧结合起来看简直如虎添翼,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真是神仙一般浓缩了二战时期德国视角下不同的人所发生的不同的故事。。????
欸!!!这个民族实在是太他妈可怜了。。
说到莫斯科保卫战那里,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广播里响起了莉莉玛莲,在苏德两军之间回响着,士兵们都忍不住抱头痛哭,我他妈直接????????莫斯科郊外的冬天太冷了呃呃啊啊啊好想回家啊啊啊
他们才多大,二十岁出头的年纪?第一次出国是为了攻打别的国家,根本没见过多少世面,生命里的大事也就是这场战争,最后死在这场战争中。。
那个老兵说着“都是我们咎由自取”,我真的可难过。。所有其他国家都在为二战自己国家的英勇事迹大肆歌颂赞美,只有他们在不断自我反省。。这他妈比小日本强你妈99999倍。
看见烧房子那里,我忽然想起那个电影《自己去看》,一下子就深刻体会到那些画面有多么恐怖瘆人,那是什么样的地狱绘图啊????我真的要得烧房子ptsd,特别是那种几乎没窗的密闭屋子,真的会让我想起集中营,毒气室,焚烧炉。。
辣脆根本就没把士兵当人,他妈的让逃兵去埋死人,有些人受了重伤还没死,说是节约子弹不给痛快,让人用铁锨砸脑袋砸死。。这他妈是人干的事??
他妈的气死我了????????。
还有那个歌手唱了一首讽刺Hitler的歌,结果就在解放十一天前被吊死。。欸,他们太可怜了,内心该有多么悲凉才会去反自己的国家。。????????
他们的心路历程实在是太独特了,那种对自己国家的失望我想很少有人能体会得到吧。
生为辣脆,我很抱歉()
可怜的民族啊,不能像其他国家一样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饱受战争的荼毒与创伤,在废墟之上又一点点重建起这座城邦。。
而那,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
加油,你还是我们爱的那个工业强国。。
(说一句不相干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爱屋及乌了,德国制造的工业金属乐他妈好听的不行,我靠)
看完《Unsere Mütter, Unsere Väter》之后消化了几个小时看的。
不错的纪录片。看到那些曾经青春的脸庞爬满了皱纹,曾经充满憧憬的赤诚的灵魂被刻上一道道一辈子甚至几代人都无法消弭的创伤,难以相信会有人不被打动。
扣了一星。看之前期待更深的向上、向内的反思。但是好像大部分经历过真正磨难的人,哪怕已经在“正视”和“反思”经历,好像都会有一种主体出走的游离感——他们在反思,我能感到真诚,同时我只看到反射。
说回到“反思战争”。其实我对“侵略者后代”没有特殊的要求,这么说可能会被骂,但是我觉得该真正反思、甚至该感受同等痛苦的一直是那些权力阶层。普通人不论立场,在天灾人祸面前永远是受害者,是没有机会看清真相甚至被蒙上双眼不得不“主动”牺牲自己的“大众”,是脆弱的普通人。而寻根溯源,每个人都有视生灵如草芥、唯权力和财富为追求的祖先,所以我存在,所以我们存在。
我很抱歉,对一切身为普通人的受害者。
可能有点类似《Unsere Mütter, Unsere Väter》里的弟弟,我相信对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曾经伤害过别人,但已经无法向受害者本人道歉和请求宽恕的人来说,唯一有用和可能被谅解的方式是,更加重视每个人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包括自己的,创造实现自己的价值,珍惜先辈们本应享受的和平,努力维持和平,把它传递下去。这是反战作品背后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不止对历史和战争反思,也应该有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阿尔法男 第一季
中情局律师 第二季
情理法的春天 第五季
主要目标
阿穆的生存之道 第二季
我女儿的妈妈第三季
一部犯罪悬疑类剧集,由英国BBC制作,由罗伯特·...
播放指数:943℃
电影以主人公威廉的讲述缓缓展开。nn 五个人,五个好友。热情活泼烂漫的五张笑脸被无情的置之于战争中。残酷的战争带来的巨大伤痛无一人幸免,美好的五人最后只剩三个残缺的灵魂祭奠已逝的老友,可悲、可叹。nn 战争,它让恶魔展露本性并且更加獠牙可怖;它让善良的人变得懦弱,逼迫自己与恶魔为伍,成为自己最厌恶的人;它逼迫幼小的孩童长大,变成冷血的杀人机器。人间、地狱只是一瞬。在这里,被卷入其中的人们都被无情的吞噬着。手无寸铁的百姓在地狱呐喊,鲜有回音;满怀忠诚的战士们最后不知为谁而战,失去了自我,怀恋家园亲人。人人都不知何时能够抵达终点,因为或许下一秒就会和身边鲜活的生命告别,甚至来不及说声再见,连名字都不曾知晓。nn 弗莱德海姆,那位喜欢读荣格的明朗善良的少年。厌恶战争却不得不上战场,内心的挣扎现实的逃避,结果是被战友无情的嘲笑与殴打;目睹无辜少女惨遭杀害,自己却无能为力。原本鲜活的生命被现实压榨的麻木干枯,眼神冷酷而严厉,现实得不能再现实,干净利落执行着上级的指令,面对着似乎是曾经的自己也只是止于了解没有过多的共情,因为他知道在战场上,活着就是件奢侈的事情。夏洛特,起初救助伤员是为了国家,而慢慢地发现救赎他人就是救赎她自己。其实,对错在战争年代不会评判的那么客观,因为环境因素、意识原因人会不知不觉被同化,为了保护自己而不得被“乌合”,即便是违背自己的初心,但无论何时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住自己的善良。其实,不是真正的感同身受也无法批判什么。善恶都存在,人都如此,用整体的全面的眼光来看就会好些。格雷塔,真性情、聪明伶俐但又世故圆滑,将自己与本质并不好的男人绑在了一起就注定结局不会那么美好,虽然有短暂明亮的时刻,鲜艳明亮的礼服与灰暗无色的囚服形成鲜明对比,无形之中给结局增添了一抹悲凉色彩。维克多,即便最早看清了德国对犹太人的实质,但是也无力改变什么,自己历经万险活了下来,拯救他的不是所谓的运气而是他始终坚持的东西,看似渺小却很有力量。威廉,帅气优秀的中尉,拥有可以让弱小的士兵变得强大的力量,在战场上经验丰富的他因为心中有相信的事物,有掌控战场的局面和可以信任的战友,但随着战争的本质渐渐暴露,他心中的信仰一点点瓦解着,与其说他是逃避战场到不若说他是看清了,原本让自己坚信不疑的东西消失了,痛苦、死亡、毁灭让再强大的将士也会因此崩盘。nn 一部可以像纪录片一样的电影。回味无穷,引人沉思。如今的和平生活在当时真的是奢侈之物。严密的逻辑,冷静的叙述,完美逼真的呈现方式,德国人用自己的方式缅怀那段残酷的岁月,战争给身在其中的每个人每个民族勇于面对历史,正视曾经的错误永远叫人尊敬。nn
我们是那么的年轻n整个世界就在我们眼前。 nn ——《我们的父辈》Friedhelm 那个一开始就看到结局的人,却也是挣脱不了这盘棋的“局中人”。向往和平主义,喜欢哲学,相信战争会改变人性。最终,确实如此。
nGreta 生活不是戏剧,地上的六便士与天上的月光,“她”只能选择一样。n生活覆灭只需一瞬间,从一代歌星到被枪决只在别人的一念。
nWilhem 对于普通人战争没有胜者。到最后,他变成了战争的“遗孤”。
nCharlotte 最后,她知道自己并不是在救死扶伤,只是把人再一次推向死亡。
nVictor 生于这个复杂的年代,作为一个犹太人的悲哀,没有什么能改变初心。nn或许当我们不太去顾及自己选择的正确与否的时候,就是我们弄清楚正确与否的开始。
用了见习一天的时间看完了我们的父辈系列的电影,虽然不是一次性看完的,是间歇性的,但却一点也感受不到那种思维的间断,说实话,冲击挺大的,总是想着该写些什么了。nn “战争会将我们最丑恶的一面展现出来”弗雷德汉姆最开始说这句话的时候或许并不懂它的真正含义,但一语成谶,大部分人最终都沦为了战争的杀人机器,人性在这里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就如弗莱德汉姆一样从一个正直的文艺男孩变成一个毫无感情可以冷血的杀掉平民的战争机器,因为他明白想要在战争中活下去就只能麻痹自己,放弃自己从前的一切,这也是为什么到影片的最后他的哥哥崩溃了,而他没有崩溃的原因,因为他早当自己死了。无论对德国,苏联,还是欧洲各国,战争没有对错,只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但在这场毁灭人性的战争中,没有胜利者,所有人都输了,无论是“我们的父辈”中当年怀着满腔热血登上别国领土,扬言要在莫斯科狂欢的德国少年,还是《战争哀歌》里志愿参军保家卫国的阿坚,他们都被战争的残酷改变了,战争的起初他们都是为祖国而战,心中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后来有些动摇他们就为战友而战,如果没有一些舍己为人战友的掩护,或许他们早就死了几千回了,但是当战友也都死了以后,他们又为了谁而战呢……nn 所有被战争荼毒的人都几近毁灭,弗莱德汉姆选择了冲锋式自杀来唤醒当初和他一样单纯热血的孩子,这何尝不是他对自己的一种解脱和救赎,他已经无法接受现在的自己了,即使活着也融入不进现实的生活,而他的哥哥威廉汉姆人性尚存,但也带着逃兵的“耻辱”回到家乡,阿坚赢得了战争,却也再也没有了往日期盼的荣耀,因为战争他失去了他心爱的女人阿芳,而关于战争的残酷回忆每日在他的脑海里播放,令他生不如死,犹如行尸走肉般。nn 在这个世界上损失可以弥补,破坏的东西可以重建,伤口也会愈合。但是战争给人带来的心灵深处的伤疤却是永远无法被忘记的。战争的苦痛将会越来越深入人心,无论何时都无法消散……nn
落泪了。
这纪录片拍的是真的好,和正剧结合起来看简直如虎添翼,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真是神仙一般浓缩了二战时期德国视角下不同的人所发生的不同的故事。。????
欸!!!这个民族实在是太他妈可怜了。。
说到莫斯科保卫战那里,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广播里响起了莉莉玛莲,在苏德两军之间回响着,士兵们都忍不住抱头痛哭,我他妈直接????????莫斯科郊外的冬天太冷了呃呃啊啊啊好想回家啊啊啊
他们才多大,二十岁出头的年纪?第一次出国是为了攻打别的国家,根本没见过多少世面,生命里的大事也就是这场战争,最后死在这场战争中。。
那个老兵说着“都是我们咎由自取”,我真的可难过。。所有其他国家都在为二战自己国家的英勇事迹大肆歌颂赞美,只有他们在不断自我反省。。这他妈比小日本强你妈99999倍。
看见烧房子那里,我忽然想起那个电影《自己去看》,一下子就深刻体会到那些画面有多么恐怖瘆人,那是什么样的地狱绘图啊????我真的要得烧房子ptsd,特别是那种几乎没窗的密闭屋子,真的会让我想起集中营,毒气室,焚烧炉。。
辣脆根本就没把士兵当人,他妈的让逃兵去埋死人,有些人受了重伤还没死,说是节约子弹不给痛快,让人用铁锨砸脑袋砸死。。这他妈是人干的事??
他妈的气死我了????????。
还有那个歌手唱了一首讽刺Hitler的歌,结果就在解放十一天前被吊死。。欸,他们太可怜了,内心该有多么悲凉才会去反自己的国家。。????????
他们的心路历程实在是太独特了,那种对自己国家的失望我想很少有人能体会得到吧。
生为辣脆,我很抱歉()
可怜的民族啊,不能像其他国家一样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饱受战争的荼毒与创伤,在废墟之上又一点点重建起这座城邦。。
而那,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
加油,你还是我们爱的那个工业强国。。
(说一句不相干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爱屋及乌了,德国制造的工业金属乐他妈好听的不行,我靠)
看完《Unsere Mütter, Unsere Väter》之后消化了几个小时看的。
不错的纪录片。看到那些曾经青春的脸庞爬满了皱纹,曾经充满憧憬的赤诚的灵魂被刻上一道道一辈子甚至几代人都无法消弭的创伤,难以相信会有人不被打动。
扣了一星。看之前期待更深的向上、向内的反思。但是好像大部分经历过真正磨难的人,哪怕已经在“正视”和“反思”经历,好像都会有一种主体出走的游离感——他们在反思,我能感到真诚,同时我只看到反射。
说回到“反思战争”。其实我对“侵略者后代”没有特殊的要求,这么说可能会被骂,但是我觉得该真正反思、甚至该感受同等痛苦的一直是那些权力阶层。普通人不论立场,在天灾人祸面前永远是受害者,是没有机会看清真相甚至被蒙上双眼不得不“主动”牺牲自己的“大众”,是脆弱的普通人。而寻根溯源,每个人都有视生灵如草芥、唯权力和财富为追求的祖先,所以我存在,所以我们存在。
我很抱歉,对一切身为普通人的受害者。
可能有点类似《Unsere Mütter, Unsere Väter》里的弟弟,我相信对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曾经伤害过别人,但已经无法向受害者本人道歉和请求宽恕的人来说,唯一有用和可能被谅解的方式是,更加重视每个人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包括自己的,创造实现自己的价值,珍惜先辈们本应享受的和平,努力维持和平,把它传递下去。这是反战作品背后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不止对历史和战争反思,也应该有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