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JacobMatschenz安德鲁·巴肯KenDuken托马斯·克莱舒曼
类型:剧情历史欧美导演:UweJanson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10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4018041热度:528 ℃ 时间:2022-08-22 13:30:19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2022.05.25
拉科尼亚号是一艘被盟军用做运兵的客船,船上的舰炮都是从一战传下来老掉牙的古董,德国潜艇隔着老远监听他们训练发射的炮弹就一脸不屑“如果他们就这点实力,恐怕连海马都吓不死”。
穷凶极恶的光头波兰看守殴打、枪杀意大利战俘,见船要沉了,跳海逃生,真是老天有眼,三副扔下来一个大包正砸中他的光头,这也算是报应吧。
德国潜艇艇长和轮机长政见不合,轮机长拿落难的同行来调侃,让艇长非常不爽。虽然客船改装的运兵船也属于德国潜艇的打击范围,更何况船上还有大炮,击沉是必须的,但是善良之心人皆有之,起码不应该幸灾乐祸。不过轮机长倒是个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好兵,这一点艇长很欣赏。
发现周围没有别的船只,潜艇接近被伏击炸毁的运兵船,想活捉几个军官,不想眼前的一幕让艇长惊呆了,救生船上和海里漂浮着儿童和妇女,大量的平民,还有意大利战俘。“即造就死亡又拯救生命,这是全世界水手都应该做的事情”,艇长下令救人。
被救上艇的英国人惊奇发现德国潜艇上“没有纳粹黑十字,没有向希特勒致敬,没有酷刑,也没有洗脑宣传”。看来英国的战争宣传非常到位。
艇长向巴黎德国潜艇基地如实汇报了抢救敌船落水人员情况,接着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事,用英语播发了德国潜艇求助接收拉科尼亚号船员的消息和所在位置,一下子将自己和刚刚被救的船员置于危险境地。
德国潜艇的“善举”让英国人左右为难,派船去救援怕是个陷阱,那可就羊入虎口,成了全世界的笑柄。置之不理或袭击潜艇那就陷入不义之举,和德国人一样被世界指责残忍和没有人性。关键时刻,英国人的搅屎棍风格又开始发挥出来。
英军住非洲塞拉利昂的上尉指挥官根本不相信德国人的爱心和友谊,认为都是骗人的狗屁。他告知秘密驻守在阿森松岛上美军拉科尼亚号失踪的消息,请求协助搜寻,故意隐瞒了德国潜艇的事,把这个烫手的山芋送给了美国人,英国人奸诈狡猾的本性再次显露出来。
与之相反,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司令官邓尼茨却在实打实的做事,他一面安排人去协助潜艇安置落难船员,同时联系意大利海军接走意大利俘虏,又和法国维希政府协商去一艘非武装船接走幸存者,盖世太保对这个决定不太满意,因为严重违背了元首希特勒的旨意“潜艇不应该是救生船或者度假营,它的目的就是破坏和杀戮。”
那个年代,一个反纳粹的德国人是很难活下去的,全家人先后被捕后枪毙,下一个就是她,她只好销毁德国护照,手持一本英国护照抱着几个月的的婴儿离开了埃及,港口邂逅三副,得以顺利登船,不想落难失去了孩子,沉船前三副已经获悉家人已经全部死在了纳粹的轰炸机的炸弹下。此时此刻,两个无家可归的人孤独的心连在了一起。
潜艇想在如此超载状态下测试下潜能力,说好最多45米,不想动力系统出问题,一下子潜到了170米的最大极限,吓得所有人一头“马海毛”,还好有惊无险,德国造再次通过了实践考验。
“我不充当任何政治角色,唯一关心的事就是保卫我的国家和我手下人的安危”,艇长一席话道出了他是个非纳粹分子,正直的德国人。所以他才能不顾希特勒的不满和发怒,冒着危险救助被自己击沉船上的幸存者。善良之人都有一颗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金子般的心。
父亲在紧要关头,撇下还在寻找两个孩子的母亲,独自上了救生船逃走,在德国潜艇上和两个孩子重逢悲喜交加,当孩子问起“我妈妈呢?”父亲无言以对,羞愧不已,只能解释“我把你妈妈落下了”,面对孩子们质疑的眼神只能实话实说“但是她很勇敢,搜遍全船来找你们,她只在乎你们俩,她一直留在那里找你们”。在场人感动的潸然泪下。可是这时候小男孩却突然来了一句“勿忘你是德国人,孩子”,又把在场的人听愣了,这都哪跟哪呀,只有一旁偷听的德国潜艇轮机长偷着乐了。
一艘意大利U型潜艇率先赶到,接走意大利战俘,这让德国潜艇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不少。友谊不分国籍,患难更见真情。分别时还出现了意大利战俘和英国人相拥而别的感人场面。意大利艇长和德国艇长两个同行也是惺惺相惜,真诚的祝福和告别。
美军轰炸机不期而至,不顾红十字标志和艇上站名满挥手的人,海面上的救生船,还有信号灯打出的SOS求救信号,认定是德国U型潜艇后投下了炸弹,艇长急令割断连接救生船的揽绳,潜艇被炸受损无法下潜,艇长命令艇上所有英国都要马上离开,包括女人和孩子都上救生船。同时发报告知事情,放弃救援。艇长送走了所有人,独独留下了负伤的运兵船三副。
艇长突然感觉到周围有些异样,艇员们都一脸严肃的围拢过来,译电员递给艇长一纸电文。艇长接过电报一看,原来是邓尼茨司令发来贺电,表彰艇长获得“骑士十字勋章”,众人开心大笑,大家又重归于好,其乐融融。此时邓尼茨发文严令所有潜艇禁止任何救援行动。这样以来等于彻底否定了潜艇的救援行动。
美国人替英国人背锅惹下的祸害苦了落水的英国幸存者,一船人开会决定直奔400多公里外的非洲而去,遥遥无期,无尽的大海漂泊,无水无食物,不断有人死去,就在最绝望之际,看见了岛屿,他们终于获救了。
U-156潜艇到达法国巴黎,上岸后三副作为战犯进了俘虏营,邓尼茨司令在港口亲自给艇长戴上勋章,并提出调艇长上岸一段时间,和他一起在巴黎共事,被艇长拒绝。艇员们开心笑了,被荣誉加持和束缚的艇长悠悠的说了一句“我永远回不了家了”。果然,1943年3月8日U-156号潜艇受到盟军飞机攻击,无人生还。
拉科尼亚号一共载有2725名乘客:其中463名船务人员、286名英军士兵、103名波兰看守、80名平民 – 主要为妇女和孩子,还有1793名意大利战俘。最终1621人不幸遇难,1104人幸存。
十字区的最后国王 第二季
呼叫助产士 第十四季
情理法的春天 第五季
我们的家庭
人人都恨克里斯 第四季
逆转奇兵第四季
暂无简介...
播放指数:984℃
2022.05.25
拉科尼亚号是一艘被盟军用做运兵的客船,船上的舰炮都是从一战传下来老掉牙的古董,德国潜艇隔着老远监听他们训练发射的炮弹就一脸不屑“如果他们就这点实力,恐怕连海马都吓不死”。
穷凶极恶的光头波兰看守殴打、枪杀意大利战俘,见船要沉了,跳海逃生,真是老天有眼,三副扔下来一个大包正砸中他的光头,这也算是报应吧。
德国潜艇艇长和轮机长政见不合,轮机长拿落难的同行来调侃,让艇长非常不爽。虽然客船改装的运兵船也属于德国潜艇的打击范围,更何况船上还有大炮,击沉是必须的,但是善良之心人皆有之,起码不应该幸灾乐祸。不过轮机长倒是个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好兵,这一点艇长很欣赏。
发现周围没有别的船只,潜艇接近被伏击炸毁的运兵船,想活捉几个军官,不想眼前的一幕让艇长惊呆了,救生船上和海里漂浮着儿童和妇女,大量的平民,还有意大利战俘。“即造就死亡又拯救生命,这是全世界水手都应该做的事情”,艇长下令救人。
被救上艇的英国人惊奇发现德国潜艇上“没有纳粹黑十字,没有向希特勒致敬,没有酷刑,也没有洗脑宣传”。看来英国的战争宣传非常到位。
艇长向巴黎德国潜艇基地如实汇报了抢救敌船落水人员情况,接着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事,用英语播发了德国潜艇求助接收拉科尼亚号船员的消息和所在位置,一下子将自己和刚刚被救的船员置于危险境地。
德国潜艇的“善举”让英国人左右为难,派船去救援怕是个陷阱,那可就羊入虎口,成了全世界的笑柄。置之不理或袭击潜艇那就陷入不义之举,和德国人一样被世界指责残忍和没有人性。关键时刻,英国人的搅屎棍风格又开始发挥出来。
英军住非洲塞拉利昂的上尉指挥官根本不相信德国人的爱心和友谊,认为都是骗人的狗屁。他告知秘密驻守在阿森松岛上美军拉科尼亚号失踪的消息,请求协助搜寻,故意隐瞒了德国潜艇的事,把这个烫手的山芋送给了美国人,英国人奸诈狡猾的本性再次显露出来。
与之相反,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司令官邓尼茨却在实打实的做事,他一面安排人去协助潜艇安置落难船员,同时联系意大利海军接走意大利俘虏,又和法国维希政府协商去一艘非武装船接走幸存者,盖世太保对这个决定不太满意,因为严重违背了元首希特勒的旨意“潜艇不应该是救生船或者度假营,它的目的就是破坏和杀戮。”
那个年代,一个反纳粹的德国人是很难活下去的,全家人先后被捕后枪毙,下一个就是她,她只好销毁德国护照,手持一本英国护照抱着几个月的的婴儿离开了埃及,港口邂逅三副,得以顺利登船,不想落难失去了孩子,沉船前三副已经获悉家人已经全部死在了纳粹的轰炸机的炸弹下。此时此刻,两个无家可归的人孤独的心连在了一起。
潜艇想在如此超载状态下测试下潜能力,说好最多45米,不想动力系统出问题,一下子潜到了170米的最大极限,吓得所有人一头“马海毛”,还好有惊无险,德国造再次通过了实践考验。
“我不充当任何政治角色,唯一关心的事就是保卫我的国家和我手下人的安危”,艇长一席话道出了他是个非纳粹分子,正直的德国人。所以他才能不顾希特勒的不满和发怒,冒着危险救助被自己击沉船上的幸存者。善良之人都有一颗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金子般的心。
父亲在紧要关头,撇下还在寻找两个孩子的母亲,独自上了救生船逃走,在德国潜艇上和两个孩子重逢悲喜交加,当孩子问起“我妈妈呢?”父亲无言以对,羞愧不已,只能解释“我把你妈妈落下了”,面对孩子们质疑的眼神只能实话实说“但是她很勇敢,搜遍全船来找你们,她只在乎你们俩,她一直留在那里找你们”。在场人感动的潸然泪下。可是这时候小男孩却突然来了一句“勿忘你是德国人,孩子”,又把在场的人听愣了,这都哪跟哪呀,只有一旁偷听的德国潜艇轮机长偷着乐了。
一艘意大利U型潜艇率先赶到,接走意大利战俘,这让德国潜艇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不少。友谊不分国籍,患难更见真情。分别时还出现了意大利战俘和英国人相拥而别的感人场面。意大利艇长和德国艇长两个同行也是惺惺相惜,真诚的祝福和告别。
美军轰炸机不期而至,不顾红十字标志和艇上站名满挥手的人,海面上的救生船,还有信号灯打出的SOS求救信号,认定是德国U型潜艇后投下了炸弹,艇长急令割断连接救生船的揽绳,潜艇被炸受损无法下潜,艇长命令艇上所有英国都要马上离开,包括女人和孩子都上救生船。同时发报告知事情,放弃救援。艇长送走了所有人,独独留下了负伤的运兵船三副。
艇长突然感觉到周围有些异样,艇员们都一脸严肃的围拢过来,译电员递给艇长一纸电文。艇长接过电报一看,原来是邓尼茨司令发来贺电,表彰艇长获得“骑士十字勋章”,众人开心大笑,大家又重归于好,其乐融融。此时邓尼茨发文严令所有潜艇禁止任何救援行动。这样以来等于彻底否定了潜艇的救援行动。
美国人替英国人背锅惹下的祸害苦了落水的英国幸存者,一船人开会决定直奔400多公里外的非洲而去,遥遥无期,无尽的大海漂泊,无水无食物,不断有人死去,就在最绝望之际,看见了岛屿,他们终于获救了。
U-156潜艇到达法国巴黎,上岸后三副作为战犯进了俘虏营,邓尼茨司令在港口亲自给艇长戴上勋章,并提出调艇长上岸一段时间,和他一起在巴黎共事,被艇长拒绝。艇员们开心笑了,被荣誉加持和束缚的艇长悠悠的说了一句“我永远回不了家了”。果然,1943年3月8日U-156号潜艇受到盟军飞机攻击,无人生还。
拉科尼亚号一共载有2725名乘客:其中463名船务人员、286名英军士兵、103名波兰看守、80名平民 – 主要为妇女和孩子,还有1793名意大利战俘。最终1621人不幸遇难,1104人幸存。
故事发生在1942年,在一个铁与血横行的时代、一个童话般的侠义情怀似乎不复存在的时代,大西洋上最后的骑士,伴着夕阳绝尘而去,孤独而悲壮的落幕。
战事吃紧的大西洋上,无数像拉科尼亚号一样的商业游轮被英国海军征用。它们告别了曾经的轻歌曼舞与富丽堂皇,带着微薄的武装、载着一批批奔赴国难的军人和背井离乡的难民,战战兢兢地行驶在这片无垠的惊涛之上。
看似平静的海面之下,游曳着嗜血的“狼群”——德国潜艇。它们昼伏夜出,肆无忌惮地炮击敌方的船舰。使盟军受尽苦楚,却无计可施。U-156号,就是一个尤为凶悍的猎手。指挥官维尔纳•哈滕施泰因上尉精明果敢、战绩彪炳,带领着出生入死的船员在一轮轮厮杀中屹立不倒。
它们的相遇是那样的血腥和残暴。从出现在海平线上的拉科尼亚号被哈滕施泰因锁定的一刻起,便注定了她万劫不复的命运。两声炮响后,地狱之门瞬息洞开。火光映红了天际,无辜者在绝望中挣扎,妇孺们在混乱中哭泣。
哈滕施泰因就站在几码开外。滚烫的热浪直扑向他冷峻而陡峭的面颊,炽烈的火焰在他的瞳孔中反射着斑斑光辉。
“我本该离开”,他喃喃的说,“但既然我来了”。
“勿忘德意志祖国!”副官赶忙劝诫说。
但此刻的他,不仅仅是一名德国军人,更是人父、人夫、人子。
拉科尼亚号的幸存者无望的沉浮着,少顷,寂静的海面上传来了阵阵马达声。一个模糊的轮廓缓缓靠近,迎着探照灯刺眼的强光,有如死神黑色的羽翼徐徐张开。在一片恐惧的尖叫声中,他却用标准的英语说:“请妇女、儿童和伤员进入我的艇舱,其他人登上我的救生筏。”
乘客们惊惶而错愕:这群禽兽刚刚还要置我们于死地,现在却又给我们毯子保暖、给我们食物果腹。
“您是个好人,长官”,一位妇人说,“您若生在英国,定是一位绅士。”
“德国也有绅士,夫人”,他回答,“战斗和救援并不矛盾,我只是尽了水手的本职”。
彼时的大西洋,海面下暗流涌动、天空中危机四伏。他的潜艇,人员超载、给养短缺,既不能自卫、又无法下潜。处于这片险滩之上,无疑是坐以待毙。面对这烫手的山芋,德国海军举棋不定。无奈,他发报给死敌,冒着被击沉的危险通报了自己的方位。“任何愿意救援的船只,都不会受到我的攻击”,他重复地说着,“不会受到我的攻击。”但这次,同样石沉大海。
邓尼茨终于拿定主意,下令维希法国船只转移海难平民。他大喜过望,在焦急的等待中,挂起了国际红十字会的旗帜。然而仅在数小时后,他发现盟军方面的决定也付诸了实践。但这个决定派遣的并不是营救船只,而是一架挂满了鱼雷的轰炸机。
“击落它!”艇员紧张的呼喊和乘客惊恐的呼救此起彼伏。
“不!”他断然说,“我们有发过电码,我们有挂红十字旗,我们有救生筏上的难民!飞机上的人不是瞎子!”
美国的飞行员视力的确不错,他们瞄准了U-156号,伴随着机枪扫射,前后共投下了五颗炸弹。
大西洋上短暂的和平转瞬又被撕裂了,海水再次被无辜者的鲜血染红。爆炸掀起滔天的水幕,潜艇成为了飘摇在巨浪之中的一叶扁舟。艇舱大量渗水,机械也严重受损。
逃过一劫的他,兀自站在甲板上,眼神是如此的委屈和无助。“为什么?”他心灰意冷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救生筏,“也许副官是对的:我从无意以侠士自居,本该冷眼看着那些英国难民在废墟中挣扎。”但这一切都是枉然,他怎么可能任平民惨死而无动于衷?可是救援真的结束了,法国人会救治这些可怜的人,而他还有他战斗的责任、他军人的使命、他穷兵黩武的祖国。
“他就这样离开了”,当年获救的少女,如今已成为耄耋老妇,“他给我们留下了食物和水,又祝我们好运,然后就驾着潜艇慢慢的消失在水中,没有给我们的救生筏带来任何颠簸。他是一个这样体贴的人,一个这样体贴的德国人。”
几天后,他收到一枚勋章和一纸军令。骑士十字勋章表彰他杰出的海上道德,而来自邓尼茨的命令禁止德国海军将士今后搭救任何海难幸存者。拿着两份态度截然相反的指令,他哑然失语。或许,政治和战争果真比海洋还要深不可测;而灾难面前的人性闪光,才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面对广袤的大西洋,迎风独立的他,只留下困惑而落寞的背影。
1943年,哈滕施泰因舰长指挥的U-156号潜艇被盟军击沉,无人生还。
所谓家丑片,就是把令英国佬很没面子的人和事拿出来炒一炒。大约电影电视发展了N久,各大题材无一不被蹂躏确实是一大原因;不过还是不得不佩服BBC有这勇气有这魄力把自己那点儿搓事拿出来与君分享,是不是共勉暂且不论。
比方说那几个令英国佬很没很没面子的三一高材生,牛逼哄哄的扯着“信仰最高”的大旗“出卖”国家机密,在并不遥远的当年木有一个接受(英国)法律制裁不说,在现如今拿出来说事时还被歌功颂德了一番。于是试想一下,哪一天中央政府拍片,内容是北大毕业的主角们极度真诚而热切地信仰着资本主义,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不顾生命危险将国家机密偷渡给美利坚以图在中华土地上开辟一个新的更美好的时代……谁要这么跟我说,我第一反应准是:你丫脑抽了吧?
所以这是BBC最为可爱的地方。
本片也是。
抛开任何背景知识,单从电视本身看,英国军部无疑左脸写着1右脸写着3,不仅缺德而且玩阴,简直就是人渣中的战斗渣。与之抹黑度成正比的是对纳粹德的道德抬高,左脸写着英右脸写着雄,不仅人品崇高还长得暴帅,简直就是精品中的精品男,集各种美好于一身。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如今骂够了恨够了唾弃够了,重新审视那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对纳粹的人性化分析开始如雨后春笋。电影电视作为视觉言论第一战线,果断紧跟大流(或者说制造大流)在各大影视作品中对德意志进行全新的解释和阐述,让我这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局外人(非英非德非犹太)对惨无人道灭绝人性心狠手辣衣冠禽兽的德国纳粹实在恨不起来:因为最近的他们实在太可爱了。
然后补上背景知识,结合历史看,盟军的的确确左脸写着1右脸写着3.;这种装13放在时代大背景下,就有了“战争时代非常手段”的开脱理由。我无法对这类的非常手段给予一个道德评论或者是非判断——至少以我现有的能力还不能,处在那个时代的人才是最有发言权的,可我们的祖先又说了“当局者迷”,于是是非对错和那个时代一起好像集中营焚炉里的烟灰:谁分得清这是谁的?更更何况,这个故事里,德国人是绝对主角,我的全部视线也集中于此,那么配角们暂且一边凉快去吧。
帅哥captain炮轰了英国人+意大利人+波兰人,又颠颠地跑过去说“hi大家好,我炮轰你了,来,上艇”。这事儿当然要上报总部,老邓心底默默诅咒了captain一番又很绅士地咬牙同意这种人道主义救援,同时支了另俩captain一同去人道。盟军知道了这摊子怪事,用两秒钟犹豫了一下“要不咱也去救人?”然后果断决定以炮轰回击炮轰。于是就在德国人和英国人一起“遥想当年,希未出道时,战场无事,英德球赛,其乐融融”的当会儿,美国人本着“打倒一切法西斯”的崇高原则投下了炸弹,又对幸存者进行扫射(这点电视里没播,毛估估是被HX了),从此在“英美德剪不断理还乱的三角关系”历史中又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惜了这个故事里法国人可直接忽略,不然可以组成double-dating拍个6集的英剧。
就如前面的说:究竟谁对谁错?很显然,这个故事里的德意志占据这道德高度彻底把盟军踩在脚底;可假使美国轰炸机借着这次机会成功消灭了三艘德国潜艇呢?历史上的他们于1943年被先后击沉,船员无一生还。如果,我是说如果,盟军早一年击沉了德潜艇,那么对盟军来说,他们的“无人性”又拯救了多少在此一年内终命丧该潜艇的本阵弟兄?——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所以这个数学题也无从解答。好在看片的我们没有必要想得那么多那么复杂,对于拉科尼亚事件来说,超越了战争和民族的人性光芒已经跨越了救援本身——就像《辛德勒的名单》从根本上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用很土很土的话来说就是善良战胜了邪恶,这是我们最最需要牢记的。
对于本剧,提几个小小细节,用以彰显BBC话说半句这一传统的牛逼轰轰。
情景1
场地:U-156
刚刚炮轰了英海船的帅哥captain循声(ps:历史上称是意大利声,德国人听到同盟弟兄了,本着“本是同根生”的友好心态前往救人)靠近船体残骸,看到尸飘大海的场景,同基友N号进行了以下交谈。
Captain:我本来可以一走了之;可我来了。
基友N号:不,你不能。
Captain:不,我不能。
第一次看的时候,并没有细究。第二集的前端有前集回顾,闪现了这个对白,再看,才顿时明白过来。
A:不,你不能(救人)。
B:不,我不能(一走了之)。
简洁明了。
情景2
场地:U-156
救了一群人的帅哥Captain同被救者中披着英国皮的德国妞交谈。
Captain:哥救了这么多人,都对哥感恩戴德的,你这妞怎么这么不识好歹?你到底啥特殊啊?
德国妞:无他,唯平民尔。
妞转身离开,帅哥兀自沉默了两秒,自言自语:勿忘尔为德国人。
“永远不要忘记你是德国人”,本片出镜率最高的台词,不知道BBC是怀着什么恶趣味来反复提及(难道德国人投资了?),用这一台词软化了纳粹的恶行之外还给之贴上了一个“可爱可敬”的标签——虽不知道BBC本意是啥,但本片的纳粹在我眼里不巧就是这么个形象。
于是在那会儿想当然地以为,captain你不仅帅而且牛逼,这么快就看出那妞其实是个德国人,那句自言自语是说给她听的。
之后的情节,德国妞主动暴露身份,承认自己是德国人,captain极度惊讶,我才猛然反应过来:勿忘尔为德国人(不可贪恋英国妞)。该死的BBC把后半句给吞了……
多么微妙的情感。
当然在之后,BBC拿出了看家本领,积极响应了大海的号召把基情发扬得极其澎湃,上演了一幕幕细腻的“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这昔日的恶趣味如今被发扬成主流,BBC实在功不可没,也不得不感慨一下新时代的爱好狠狠地唾弃了我。
几场小对白都相当精彩,比如captain同某基友聊天说,这会子还真像一战时的“西线无战事”啊,某可爱的英国船员以一个标准的下级参见上级的行礼冒出来,插嘴:长官,这让我想起了过去很有名的一个故事,他叫“西线无战事”;再比如,captain发现 了海上漂浮的幸存者,对手下说,用点想象力,把他们招过来,手下很为难,结果漂浮着的幸存者看到了“绿野仙踪”的莫斯代码……
被人捅了两刀之后又被凶手送往医院,是不是该继续恨他?大约我们说了都不算,因为我们都没有经历过置死地而后生,那种死里逃生的幸福也因此无从体验。当然BBC也借英国人的口表达了这一情感:他(captain)真是个牛逼轰轰的好人,最好这混蛋当初没他妈的轰我们。
作为结束语,胡扯一下美国人。英剧从来不吝啬对美国人的嘲讽和挖苦,这次也不例外。如果说片里的英国军官是人渣的代表,那么片里的美国飞行员就是傻×的代表,BBC从不忘在抖家丑时顺带踩一脚美国人,不管美国人是啥心态作为中国人的围观者我看得很欢乐。同时好奇一下,BBC在这里如此地捧德贬美,是不是英国民众实在看老美很不爽于是要另结盟友呢?唔,我无故想起了央视对国民党逐年升温的讨好之意……
2、关于Laconia Incident不同报告有微小人数差异,大体来算,拉科尼亚号载员2700余人,其中约1800人为意大利战俘,另有英海军军官、船员、英陆军人员近750人,波兰守卫百人,平民(包含妇孺)80人。最终获救者仅1100余人,遇难的1600余人里,1400余为意大利战俘。也就是说,英国人倒绝大部分都救上来了。
3、U艇方面的具体救援是从9月12日晚持续到9月17日。拉科尼亚号是12日晚沉没的,U-156艇长Werner Hartenstein开始救援行动是在当晚,13日凌晨1点余他就给BdU发报请示,早上6点他又在无线电里呼叫所有能接收到的船只前往参与救援,并承诺在己方不遭受攻击的前提下决不攻击来船,BdU方面随后派来U-506、U-507及意大利潜艇Cappellini协助。U-506在14日中午赶到,U-507在15日赶到,分载部分难民后驶往与维希法国战舰会合点。因为美军轰炸机的破坏U-156在16日终止救援行动。U-506在途中亦遭遇轰炸。17日两艘U艇与维希轻巡洋舰光荣号会合移交难民。整个救援和运送难民行动持续到9月下旬。
4、U-156遭受美军轰炸机攻击后,U-506、U-507也在途中接到命令,要求他们放弃意大利战俘以外的难民,即刻作好战斗准备,但两位艇长都未遵照命令放弃英国、波兰难民。在此向Harro Schacht、Erich Würdemann两位骑士艇长致敬。
5、美军轰炸机无视红十字旗、信号灯和摩斯码的共同讯息,对营救行动中的U艇和救生艇进行轰炸,导致部分救生艇被毁、难民丧生,U-156也因严重损坏不得不终止救援任务(以防危及U艇自身和乘员安全),这也可以被认为是战争罪行。虽然公约里并没有规定对一艘铺有红十字旗的敌方作战舰艇该如何处理,但在历史实例中,作战舰艇参与救援行动,是豁免于被攻击的。在无成文法可循之际,遵从人类良心这一最高法则而行的军人才令人钦敬。
6、三艘U艇的骑士艇长及他们的结局:
Harro Schacht,U-507艇长,1907年生,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U-507于1943年1月被美军一架PBY Catalina投掷下的深水炸弹击沉,全员俱殁。
Werner Hartenstein,U-156艇长,1908年生,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U-156于1943年3月遭遇与U-507同样命运,无一生还。
Erich Würdemann,U-506艇长,1914年生,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U-506于1943年7月被美军一架B-24解放者重轰投掷下的深水炸弹击沉,除6人获救外其余俱殁。
7、Werner Hartenstein
Hartenstein在20岁上就投了海军,经历了从Reichsmarine到Kreigsmarine的转变,他在海军呆了有10来年,战前和二战爆发初年是雷击舰艇的指挥官,41年初才调入U艇部队,第一次巡航是在41年底。他刚调到U-Boot那会,因为在雷击舰艇上的服役被授予金质德国十字,是老邓亲手给他别到皮夹克上的。
拉科尼亚号事件发生在他的第四次巡航期间。他的第三次巡航(42年5~6月)总共击沉12艘船击伤两艘船(5月份击沉9船,6月份又击沉3船),一个相当瞩目的成绩(影片中邓尼茨说“你上次战绩不错啊!”),因此获得了Mentioned in Despatch性质的嘉奖。拉科尼亚号是他击沉的船只里吨位数最大的,19,695grt,在击沉这艘大船后他的吨位数就达到了骑士铁十字勋章的授予条件,他的RK正是在救援结束后的次日,也就是9月17日颁发的。在拉科尼亚号之前他还击沉了一艘英国船,SS Clan Macwhirter,包括船长和两名炮手在内一共死了11人,其余乘上救生艇获救。拉科尼亚号事件之后没两三天,9月19日,U-156又击沉了一艘英国船Quebec City,4,745grt,这是它最后的战绩。U-156的总战绩是击沉20艘船击伤3艘船及一艘驱逐舰。
8、影片中Hartenstein第四次巡航出海前与U-507艇长Harro Schacht会面,被后者抓着比战绩,两人的亲近状使人怀疑他们是否真是好朋友。Schacht在42年5月份击沉8船击伤1船,他要扯着人家比战绩还是有本的,8月份他又击沉7船,但Werner只需要一艘Laconia。实际上呢,Werner的第四次patrol是8月20日起航,而此时Schacht还在海上(战绩记录里他16日~22日都有击沉),所以影片里两人的这次岸上会面基本是杜撰。
Harro的RK是在43年1月份授的,比Werner迟了,而且过后没几天他就被美军飞机的深水炸弹击沉了,都没戴上过真RK,也没最终追赶上Werner的吨位数。
9、Harro Schacht露脸的镜头有两段,Hartenstein是主角贯穿全片更没话说,但同样中途赶来参与救援任务的U-506就被忽略得无影无踪,艇长Erich Würdemann脸都没露下!
10、演员:Hartenstein是德国帅哥Ken Duken扮演的,这小子胡子拉碴扮起U-156艇长帅得一塌糊涂,最后一幕TK扮演的老邓搂着他脖子给他戴RK,两帅哥交相辉映不能直视。本片大部分时间里他一直以闪亮双眸和迷人微笑盯着镜头,太不符合U艇军官的苦逼样了。当然跟本尊完全不像!幸存者是这样回忆的,“他戴着破烂的白帽子,并不高大,很瘦,手下都很年轻,平均年龄在19~20岁之间”……这么说吧,看过Das Boot的原著小说后,我觉得,U艇官兵出海时的寒碜、脏、乱、差、破、烂程度,无论你想象得多过分,都不会超越实际情况的,而出过几次海的老艇长们更是个个未老先衰,30岁人看着像40岁人……
11、Men of Honor
近段时间先后看了The Battle of the River Plate(1956)、The Enemy Below(1957),重温了Das Boot(1981)和这部2010年的《拉科尼亚号的沉没》,这四部电影里后三部都是德国U艇主角,第一部《普雷特河之战》则是二战开战之初德国著名的商船袭击舰、袖珍战列舰“海军上将施佩伯爵”号的故事。这四部电影里所展现的德国战舰/U艇军人形象,无论其最终命运如何,他们都是有尊严、有人格、有荣誉的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