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皮埃尔·尼内夏洛特·甘斯布迪迪埃·布尔东让-皮埃尔·达鲁森凯瑟琳·麦克马克费尼肯·欧菲尔德帕维尔·普查尔斯基尼莫·谢夫曼佐伊·博伊尔卢·肖万埃米利亚诺·苏亚雷斯阿尔贝托·马内罗普雷西亚多·罗德里格斯凯瑟琳·斯凯娜卡马尔塔·克鲁博维奇皮奥特·赛尔沃斯贝拉·费斯彼姆KincsõPethõ克里斯蒂安·妮科尼尔让-克劳德·古卢姆伯格AndrásFaragó阿里耶·沃索尔特巴斯蒂安·布永奥利维尔·马萨特亚历山大·皮科特PéterBarbinek皮埃尔·埃文
类型:爱情传记导演:埃里克·巴比尔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17 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豆瓣ID:26647163热度:87 ℃ 时间:2024-09-26 11:13:02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爆哭。神作。无须多言。 “In your mother’s love, life makes a promise at dawn it will never keep. After that, you will go hungry to the end of your days. Each time a woman takes you in her arms and presses you to her heart, it will be mere leftovers. Lovely arms embrace your neck, gentle lips speak of love, but you know better. You have long since found the spring, and you have drunk it dry.” 想在明年的法国展上放。
看了许多评论,普遍都没有整出什么新活。希望这篇短评可以提供一点启发。
女人,荣耀,法兰西的唯一公倍数,就是母亲
母亲这个形象的核心魅力在于想像。
母亲是一个充满了张力的人,一方面,她像清教徒一样严于律己,节制欲望(只是一些领域的),勤奋工作,消瘦但轻快地身影是这一方面的写照。但另一方面,她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她努力工作并非是为了证明自己是“选民”(与清教徒最大的不同),而是为了彰显尊严与荣耀。这种荣耀是哪里的?犹太民族的?法兰西的?影片之中较为归结于后者但我认为并不完全。她为了一战成名不惜“必要的造假”(雇佣巴黎大师),认为做人就要做大使,作家,上尉这样的杰出人物。她强势得像老舍笔下的母鸡,又是表现夸张精力旺盛的女强人,可是却没有拿到学位和军衔的儿子充满了无限宽容。在影片之中没有一个彰显传统女性式温柔的镜头,但任何观者都不能说这不是个温柔的人。
将这些矛盾粘合起来成真人的,是母亲的想像。想像请来了巴黎的大师,想像来到了远方的尼斯。她想象儿子是杰出人物,于是他便写作,画画,拉琴,向良师学习设计,礼仪,法律。想像活到了一百岁,于是在法国的大街上,男人致意女人欢呼。使想像脱离庸俗“望子成龙”叙事语境的,她对于现实的想像充满现实性有充满幻想性。与其说她的幻想类似于光宗耀祖,倒不如说是童话故事。十步决斗法,领航失明者,这些看似天真幼稚的现实情节,也都是想像在他者身上完成的现实投射。
母亲的想像造就了想象的母亲。对于女人的想像,从童年的小姑娘,少年的女仆到青年的女诗人,和最后陪在身边的女演员,想象的母亲贯彻始终。更何况,在伤寒肆虐和地牢囹圄之时,想象的母亲穿越物理障碍来到了身边,某种程度上已经内化成了男主的一部分。在男主躺倒在非洲简陋的医院时,想象的母亲来到身边,充满了活力与生命性。长发卷曲而瘦骨嶙峋的男主像极了《哀悼耶稣》的圣子,而母亲的光辉在这一刻也就不言自明。与母亲的想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酒馆的女诗人,尽管开口闭口乔伊斯尤利西斯,却是由充满了现实气味的逻辑充斥了他的行为和想像,也就难怪男主嗤之以鼻想要甩开了。
“男人只能为三种事打架,女人,荣誉,法兰西。”想象,就是这三者的最大公约数。
当然,影片也有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传统的拍摄技法与叙事技巧在这里不讲,就说给母亲安排的病——糖尿病。自然,这是一个很合理昏过去的病,但观感并不佳。如同《疾病的隐喻》中对于癌症、痛风、和结核病的隐喻阐释,糖尿病实在不是一个适合清瘦的想像者的隐疾。
影片最后一段的台词也很不错,优秀地四平八稳。现摘录于此。
以及最后,不负责任地对主角坚持要死在墨西哥城的阐释一下。母亲死去,想像的根基已经消弭。尤其是由大夫得知母亲死讯的一刻,更是由虚幻本身消解了虚幻。相传,比干剖心前曾得仙人指点,得神符吞下,失心而不死。但比及出宫殿,遇菜贩,问之所贩者何,対曰,空心菜,立薨。我第一次听说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理性消弭了言灵的神秘力,但用在这里由想像消解想像也未尝不可。波兰也好,尼斯也罢,都是承载了失落想象的伤心处。于南美饮弹自尽的现实,不知是否效法茨威格呢,同样失落了世界的那人。
清谈mint
2020-5-27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一切的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n
这不仅仅是因为“生”,更是有“育”的因素在其中。n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部和教育有关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影片——
《童年的许诺》
La promesse de l'aube
看片名很像是个爱情电影,实际上该片改编自法国文学巨擘罗曼·加里的同名自传体回忆小说《童年的许诺》(台译《黎明的承诺》)。n
罗曼·加里是迄今唯一两次荣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的传奇作家。n
1956年《根深蒂固的天性》,1975年《如此人生》。n
一部好的作品,必然是积极、乐观的代表。n
小说《童年的许诺》用了一种很是轻松、平常的语调去将在过往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辛酸和磨难洗磨成色彩细腻的珍珠,留给我们普罗大众观赏,铅华洗尽,回忆中尽是至情至性。n
这部改编的《童年的许诺》的豆瓣评分8.1。
好于75%的传记片,85%的爱情片。(爱情片???)
IMDb评分7.4。n
饰演男主的是皮埃尔·尼内,是历史悠久的法西兰戏剧院历史上最年轻的成员。2015年凭借电影《伊夫圣罗兰》斩获第40届凯撒奖最佳男主角。n
饰演女主角的是夏洛特·甘斯布,被誉为“法国最有气质的女人”。是一位非常大胆的女演员,代表作有《女性瘾者》。n
影片采用的插叙的方式将过去的故事娓娓道来。n
成年的罗曼坚持去墨西哥城——即便是死也要死在墨西哥城——途中,妻子翻开了罗曼写的小说《黎明的承诺》。n
故事由此展开——n
童年的罗曼·加里跟随母亲妮娜·卡谢夫生活在波兰的立陶宛,但是身为犹太人的他们并没有获得这个国家的“欢迎”,甚至是处处刁难。n
母亲制作女帽维持生计,但却被邻居举报走私商品。n
年幼的罗曼只顾得上在警察进门的瞬间躲在缝纫机下,然后惊恐地看着那群人肆意搜索自己的家,母亲在一片慌乱中拼命解释东西都是自己合法买来的,还留有发票。
警察走后,妮娜拉着罗曼对着那些瞧不起他们的“混蛋”,神态狂乱,宣称
但惹来的,却是漫天遍地、雷鸣般地嘲笑。
是啊,谁会相信一个犹太人,何况是连生存都难以为继、刚被警察搜过的孤儿寡母呢?n
这场嘲笑,由是成为罗曼心中最痛苦的经验之一。
而母亲妮娜的信念是士可杀不可辱,针对这次“举报”,她迅速组织起反击。
某天,妮娜突然宣布女装设计师保罗·波列将特地来到波兰,为梅松·努维勒大沙龙主持开幕典礼,这个消息瞬间吸引大批的名媛贵妇们的参加。
沙龙上,保罗·波列不惜辞藻,高度称赞了妮娜。
沙龙进行得非常顺利,妮娜收获意料之内的的名声。但这个知名设计师竟然在聚集了名流的沙龙上唱起淫词艳曲,妮娜不得不将沙龙提前结束。
是的,这个“保罗·波列”假冒的,是妮娜从华沙雇来的一个演员,嗜酒且平庸。
这,就是母亲组织起的一次“极为大胆”的反击计划。从演员、到动作、到场地的设计,都是出自她之手。
妮娜如愿包揽了镇上的贵妇服装设计工作,短时间内聚集大量资源和财富。
开始教育罗曼成为她心目中想象中的样子。
可以学习小提琴,但不能成为画家。
不能成为画家的原因是,梵高在35岁时自杀,她希望罗曼在活着时,声名响亮。
在音乐上面没有天赋,绘画上又被禁止,罗曼开始走向文学之路。这,获得了母亲的强烈支持,妮娜坚信罗曼会成为另一个托尔斯泰。
妮娜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一个伟人,就让罗曼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击剑、舞蹈、礼仪、射击……
总希望能够给予罗曼最好的——不管他愿意与否。
九岁时,罗曼遇上了自己的第一段“爱情”,一个八岁女孩。
为了这个一见钟情的女孩,他溜出派对、吃土、打架、吃蜗牛、吃鞋子。
这时,罗曼才明白母亲对他的爱是什么样的。
在一场惨斗之后,罗曼回到家中,妮娜询问是为什么打架,然后教育说,世上只有三样东西值得你去打架:女人,荣耀和法国。了解之后,妮娜赞扬了罗曼。
由于在吃蜗牛比赛中获胜,罗曼获得心爱女孩的吻——兴许这才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这是他的第一段爱情,到底也只是无疾而终。不仅是因为母亲的强烈不许,更是受到了女孩“哥哥”的威胁。
如果人生需要给几大苦难做出排行,那么困顿必将位列其中。
妮娜的女装店最终因经营不善而出现财务问题,母亲要账失败,只能宣布破产。
妮娜坐在被搬运一空的房间里,无比地荒凉和孤寂。这时,罗曼邀请母亲跳一支舞。妮娜泫然而泣。
配乐是一段轻缓悲伤的圆舞曲,罗曼皮鞋的踢踏恰到好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安谧。
他们搬家去法国。罗曼成年。在这里,他遇见了自己的第二段“爱情”,母亲雇来的女佣。
好像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男欢女爱,干柴烈火。
但也最终以妮娜发现他们之间不可描述的内容而告终,女佣被扫地出门。
随后,妮娜开始经营起属于自己的旅店。n
在一次外出采购中,妮娜意外晕倒,罗曼才知道母亲身患糖尿病已达两年之久。
尽管如此,罗曼还是急于摆脱母亲的摆控。试图为爱慕妮娜的一名画家牵桥引线。
罗曼的竭力劝说并没有奏效,甚至惹得母亲勃然大怒,直接骂道,画家最好全都去死。
在送罗曼去往巴黎读书之前,妮娜改变了信仰,作为一个犹太人开始信仰东正教。
在去往巴黎的途中,罗曼遇见了第三段“爱情”,一个“男人梦想中的瑞典女神”。
但这段感情,最终也以“女神”出轨而告终。
之后,罗曼开始全身心投入母亲一直支持的写作,甚至得到葛林果利报的发表。自己的名字第一次被铅印出来,粗体标示。
1938年4月,罗曼大学毕业。为了保护法兰西,妮娜要求儿子去柏林刺杀希特勒。罗曼虽然认为战争距离自己很远,想要逃避责任,最终还是决定前往。
妮娜深爱着法国,就像她认为的那样,世界上只有三样东西值得罗曼去打架,其中之一就是法国。尽管如此,罗曼也是她唯一的儿子,在经历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妮娜还是放弃了刺杀计划。
罗曼得以参军,妮娜以儿子将获得中尉军衔为荣。但是他的犹太人身份仍然是巨大的、无法逾越的阻碍,在训练之后他是三百人中唯一没有获得派遣的士兵。
为了将事件对母亲的伤害降到最低,罗曼撒了个谎,声称自己是因为上了长官的老婆而没有被升迁,而母亲却更关注对方漂不漂亮。在获得一肯定回答后却笑得像个孩子。
原先为罗曼成为少尉的庆功宴,成为庆祝他成为三百人中唯一没有获得晋升的宴会。
法国战败,罗曼决定逃往英国,临上飞机却接到母亲的电话,收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同时也救了自己一命:他原来准备乘坐的飞机居然起火爆炸,同行逃亡战友悉数身陨。
或许是即将逝去方弥显珍贵,或许是面对死亡的心悸,又或是终于“长大”,开始真正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罗曼威胁了侮辱母亲的治病医生,要求他将妮娜当做自己的母亲来对待。
假期结束后,罗曼逃往英国,这也是临行前母亲所希望的,希望罗曼能在英国继续为祖国作战。
他成为一命逃亡者,也成功的摆脱了母亲,开启真正的自由之旅。
在英国和驻守的南非,罗曼不时还会收到妮娜寄来的信。在被宪兵抓捕、信念无法维持的时候,,眼前甚至出现母亲的身影,不断对他进行鼓励和训责,这些都在实际中鼓舞着罗曼继续支撑下去,无论是生活,还是在写作上面。
在感染伤寒,意识浑浊不清的时候,罗曼还能听见、看到妮娜,他向母亲邀功一般炫耀自己正在准备新书,而母亲却是以一如既往斥责口吻的鼓励,言辞激烈,行为夸张,再次描绘出未来美好的浪漫愿景。
罗曼的伤寒得以痊愈,病好时顾不上穿衣服,直接冲出医院,开始病愈后的“伟大宣言”。
病愈后,罗曼被调到英国空军基地,成为一名导航员,得以参战,并继续他的“欧洲教育”的写作。
战争无疑是极为残酷的,罗曼将妮娜的照片贴在飞机的玻璃上面,用以精神食粮。
罗曼的书在英国获得出版,取名《愤怒的森林》,他希望妮娜同样为他高兴,但在后续的来信中却没有发现母亲关于此事的任何评价,他自我安慰认为母亲更希望自己能够在战斗中获得荣誉,一如幼时她所教育的那样。
或是母亲信念的支撑,罗曼在飞行员失明,自己受伤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任务并且返航,立下了极大地军功,终于可以荣归故里。
在医院他却获得母亲过世的消息,并且发生在三年前。
妮娜的主治医生罗萨诺夫告诉他,原来妮娜过世前准备了两百多封信,要求她在瑞士的朋友定期寄给他,罗曼瞬间崩溃。
故事回到现代,罗曼妻子把书翻到最后一页。
故事结束了么,其实并没有,成年后、功成名就的罗曼·加里对自己的妻子这样说道:n
是的,罗曼都做到了,幼年时母亲在那些嘲笑他们的人面前说的话、做出的宣言都做到了。在军事上,获得戴高乐将军亲自颁发解放十字勋章,在文学上,获得龚古尔奖。
而这一切都是得益于妮娜的期望、鼓励和督促,当儿子获得了她所期待的所有之后,她却早已不在人世间。妮娜·卡谢夫什么都不知道的离开。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母亲只是他生命中的部分,但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孩子就是她的一切。n
正如影片中的罗曼·加里之于妮娜·卡谢夫,罗曼自小到大无时无刻不想着逃离母亲的掌控,童年时学习小提琴的抵制,长大后对母亲不满自己爱上女佣的抗议,直到与母亲分别后逃亡英国,仍被罗曼视作是开始了“人生的冒险旅程”。
为人父母者,必将在极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孩子视若神明,可父母终会老,孩子终会长大,他们总要经历跌下神坛的日子。
《风筝总要断线》里面的一段话非常适合用来评价这个影片:
1980年12月2日,罗曼·加里在法国巴黎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时年66岁。
直到经历了世间所有的事,我才想到要去体验那该死的幸福。
——罗曼·加里 《如此人生》
按照世俗的成功标准,罗曼·加里(Roman Gary)攀登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作家,两获龚古尔文学奖,功勋飞行员,法国驻联合国发言人及驻洛杉矶总领事,娶了好莱坞明星。。。这一切,正如童年时他的单亲妈妈尼娜·卡谢拽着他向那些阴毒势利的邻居大声宣告的那样:“我的儿子,将来会成为作家,法国大使,荣誉骑士!!” 。然而,六十六岁的他却吞枪自杀,留给世人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的严格期望(比蔡美儿要虎妈一百倍吧?)和犹太人身份构成了他无以逃避的命运轨迹。然而作为一个战斗英雄,从他塑造的一系列反英雄形象可以看到,历经磨难的他在幸运地逃脱“德雷福斯”式的犹太人厄运,终于完成母亲殷殷期待后,他对于人性的黑暗,软弱和复杂性有着深刻的感同身受。他甚至并不怨恨德国加诸犹太人的苦难。他说:“今天的德国人和以前的德国人,是一样的德国人。”
他对于人性的认知是悲观的。在他辞去世人艳羡的外交职务后,文学成了他拯救自己命运的避难所。正如萨特一样,他把写作当成生命的唯一理由,“写作即存在。”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写作,和死了没什么两样。在《童年的承诺》的开头与结尾处,罗曼·加里备受头痛折磨,无法写作。他甚至在自己的耳朵里塞进一瓣鳄梨以缓解痛楚,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得了脑癌。母亲去世后,他的生命价值失去了基本的归依。那些纠缠一生的焦虑,怀疑和孤独无依,促使他在文学里寻找温暖和寄托。他终于没有找到。正如他母亲为了融入法国社会,放弃犹太教改信天主教一样,被功利化的信仰远离了生命的本质。是的,我们的一生都在漂泊,迷惘和追寻。。。嗯,罗曼,你在那边还好吗?
1914年罗曼·加里生于立陶宛,11岁那年父母离异,他与犹太裔母亲相依为命,颠沛流离,1928年移居法国:
欧洲当时排犹氛围浓郁,比铁石强硬、比凯撒还骄傲的母亲,既令罗曼羞愧、战栗、无所适从,又让他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1960年,功成名就的罗曼出版自传《童年的许诺》,文笔戏谑、真挚、富有内在的激情,将一位含辛茹苦、望子成龙的母亲刻画得栩栩如生,轰动世界文坛。1970年,以黑色、硬汉题材见长的大导演朱尔斯·达辛将这本自传改编为《母子泪》;2017年,《童年的许诺》再次被搬上大银幕。
12岁就与凯瑟琳·德纳芙等大明星联袂演出的夏洛特·甘斯布,知性、强悍,完美地诠释了母亲这一角色:你们想欺负孤儿寡母?呸!知道我们是谁吗?说出来吓死你们,我儿子是未来的法国大使、作家、荣誉军团骑士……
儿子没有舞蹈和音乐天赋无所谓,在母亲眼里,一位“法国文学大师”正在冉冉升起,她斩钉截铁地告诉儿子:你将成为歌德、雨果、托尔斯泰!取一个流芳百世的笔名,成了当务之急。对了,儿子,“你千万要当心身体啊!当心花柳病!莫泊桑是得精神病死的,海涅瘫痪了……”
母亲对儿子万般将就,除了懦弱:“这世上有三样事物值得你去战斗:公主、荣誉、法兰西!”几个大孩子把罗曼打得头破血流,但休想让他屈服。
母亲的斯巴达教育如涓涓细流:社交礼仪、绅士风度、击剑、射击技能,以及成为伟人必须的士可杀不可辱的信念,逐渐融入罗曼的血液。
多年以后,罗曼躺在大西洋岸边的岩石上,静穆寂寥的海水里,还会想起法国尼斯那个遥远的下午,无意间发现的一个秘密:自称素食、忌食肉类和油脂的母亲,用面包揩拭油乎乎的平底锅,然后贪婪地送进嘴里——
儿子看得目瞪口呆,措手不及的母亲,一边笨拙地藏锅,一边露出愧疚的微笑。罗曼大哭着跑出厨房,全力报答母亲恩情的强烈愿望生根发芽。
罗曼拼命写作,1938年发表处女作《风暴》,母亲欣喜若狂,这一幕成为罗曼记忆中最开心的时刻。
纳粹德国不可一世,母亲怒火中烧,希特勒必须死,天将降大任于我儿:“儿子,你从小就是神枪手,暗杀希特勒的任务就交给你了!”等罗曼买好去柏林的单程车票,异想天开的母亲又痛哭流涕:“我千辛万苦把你养大,这个任务太危险了,不行!你参军也可以报效国家。”
战争爆发,母亲赶到普罗旺斯军营,迎着大兵们的冷眼与嘲笑,以非常戏剧性的方式向罗曼张开怀抱,大喊:“纪纳曼!你一定是第二个纪纳曼!呵呵,你的母亲绝不会弄错!”
创下54次空战胜利记录的纪纳曼,是法国军史上天神般的存在,而罗曼只是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战友们哄堂大笑,母亲觉得这帮有眼不识泰山的蠢货简直不可理喻:
“你将来一定是英雄,是将军,是加布里埃尔·达努齐奥(意大利诗人),是法国大使!这帮浑小子有眼无珠,哪能知道你是谁?!”
罗曼面红耳赤,无地自容,母亲非常敏感:“怎么,你的老妈妈给你丢脸了吗?!”罗曼能怎么办呢,他也很无奈啊,为了不让自己和母亲成为笑料,只有像小时候一样全力以赴、拼命战斗!
1940年6月罗曼驾机投奔戴高乐将军,加入自由法国的空军部队,转战阿比西尼亚、利比亚、库夫拉、法国、比利时、荷兰、巴勒斯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母亲源源不断的来信,给予罗曼无穷的勇气和力量:一边浴血奋战,一边写小说,上得战场,入得厅堂,与丘吉尔、戴高乐谈笑风生。
二战结束,荣获荣誉勋位三等勋章、解放之友勋章、十字军功章的少校罗曼,归心似箭,万万没想到母亲早已在三年前去世:生前为了激励儿子奋战到底,母亲于病榻日以继夜地写下250封信,委托朋友每周寄两封给儿子。
空军英雄、外交家(法国驻联合国代表、驻洛杉矶总领事)、文学大师(法国历史上唯一两获龚古尔文学大奖)……罗曼可以说超额完成了母亲的心愿,连红颜知己都是主演《精疲力尽》的法国新浪潮的缪斯珍·茜宝。
母亲梦想成真,罗曼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对爱人、对国家无比忠诚,刀笔精通,名扬天下;倘若母亲在天有灵,看到儿子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当可含笑九泉。
但罗曼并不快乐,妈妈不在了,赢得天下又如何?
作为名副其实的英雄,罗曼对让年轻人去送死的所谓英雄主义嗤之以鼻;作为犹太人、受害者,罗曼厌恶心灵鸡汤,对战争、人性有着哲学家般的洞察力:
“我在德国扔下的炸弹,足以把里克尔、歌德和荷尔德林扼杀在摇篮里。当然,如果必须再这样做的话,我还会再上战场。因为希特勒,我们不得不杀人,但是至高无上的正义绝非没有污点!”
简而言之,他和母亲一样特立独行,我手写我心,无所畏惧。
1980年12月2日,文学生涯璀璨夺目、美女环绕、过着国王般生活的罗曼吞枪自尽。
世界本不完美,哪里又有完美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