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箫+弦乐一样是原来的配置。演唱过度到《一生所爱》时,电声组加入,这里的合并演奏是最精彩的,清晰见底的电吉他让这次编曲的感觉听起来很重,有壮烈之效。其实在流行乐的编曲里,我最喜欢的就是电声组,三大件。从听感上来说,<一生所爱>用国语,<May it be>舍掉唱词为哼唱,扬长避短还令三曲合一时不会出戏,拼接过度得非常自然又非常聪明。这里有编曲人(刘卓+靳锐)的厉害之处,也有李健那种能让所有乐曲标签化,同质化的音色。我几乎可以设想,如果换其它人做,TA们一定是一段国语,一段粤语,一段英语,最好后面还能接段日语,韩语。
我与李健初识于2009年《音乐傲骨》,“深交”于2015年《I AM A SINGER》。我想这句自述最重要的线索就是我没有爱上李健,在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这样,当我们在听一位素未谋面,不太了解的歌手时,只有一个视角,那就是作品。李健的作品,李健的嗓音,在当时并非我所爱,甚至如果放到现在,在我不了解这个人的情况下,你把《李健》送到我面前,指不定我依然听过且过。所以我在「评价」《李健》这张唱片时才写下了这么一句话,“讲真,李健的人格魅力比做出来的音乐更吸引人”。
第二个是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在我看来单指作品有些狭隘,放大说还得是人。人的与时俱进我发现是包容与不断学习。我经常能读到一些歌手抑或乐坛前辈斥责一些在我看来足够优秀的同行甚至不耻一些音乐类型。其实包容这个词挺大的,包容即接纳,接纳即眼界的拓宽,不断的学习,无关乎事情的新旧。人不能越活越固执,越活越封闭,真的不能。而作品的与时俱进绝不是时下流行check it out我们就money money。应该是自我风格的不断探索,任何一门音乐风格做到极致都是特别厉害的。所以这点李健也具备。
「一个时代」这样的大话还是不要以讹传讹了。<三月的一整月>讲的是一个北方故事。李健几个意象堆叠直接而到位。倒春寒,严冬难去,甚至我「第二次」在流行乐中读到“红白”这样的字眼。在这里我一样要推荐原作,「三月のうた」,厉害得想打人。以派台成绩(某音乐APP收听率)来看还不错,不过它的后劲应该不会太足,大多人应该还是更愿意回味<Lover is over><一往情深的恋人>这样的情歌。同理第三季的<袖手旁观><车站>。其实我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喜欢,李健开声唱到“农历三月间 最是难熬”,可能因为觉得自己也过了一个「难熬」的三月吧,虽然不是农历,更不是因为倒春寒。
最后从李健这八首作品里说说最喜欢的几首,估摸会讲的有些玄学。
<父亲写的散文诗>,感动,可并不是因为他的内容,这可以解释为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我的感动点来自于3:00分钟处副歌唱毕转间奏教会的这下,鸡皮疙瘩四起。 <十点半的地铁>,十点半,这个时间点还挺玄的。之所以在当初写这句话是因为这也是我下班归家的时间。整首歌的共鸣点是“我也疲倦了 这是我唯一不失眠的地方”,要解释的是,我不是一个会失眠的人,也没有觉得日常压力沉重得喘不过气,但好像只要身处车厢座位,人就会疲惫的不行,闭眼就能成眠。4:20秒处的高音G点直戳我心。 <红豆曲+一生所爱>,<红豆曲>唱毕后声组加入,转接<一生所爱>的这段演奏个人认为是全曲的精华所在,它好像让我看见了天边的红色云彩,聚了又散,散了又聚。要老实讲的是,我不喜欢最后接的这段<May it be>。 <Love is over>,得知演绎消息的时候一度笃定这应该会是全季我最喜欢的作品。可是到了音源出来之时却又不太满意。编曲上过于追求美感,不够紧凑,有些公式化推进。离别曲后接唱词的这下有点Low。
说回sandy,这么多场下来,有我喜欢的像柿子,Leslie forever,蓝莲花,盛夏光年,也有我觉得一般的像崇拜,克卜勒这样,无论她是出于什么参加了歌手,但我看到的是她一直很享受整个过程,没有被名次所累,和观众分享了自己喜欢的音乐,也一直很开心地笑着像个少女。其实她一直都不是台湾时期音乐中的那个柔弱女人形象,我也特别开心地被她和恭硕良撒了一把狗粮。哈哈有人说恭硕良打鼓伦永亮弹琴她唱歌简直就是现实版la la land。
想写健哥很久了n但总觉得他太完美n一直不太敢写n但是nn美好的他值得被你们看到
周六晚李健重回《歌手》舞台,不知道有多少听友像我这样没有电视还专门下载了芒果TV从22点开始看节目采访,等到零点又看重播的?
我一定是个真迷妹!
先来说一下他的演唱曲目吧。
在节目重播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各位歌手的单曲视频已经上架,点开那曲《异乡人》,从起初的熟悉到后半部分的触动,发现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听透了的歌,加上岁月的沉淀又是更加直击心灵。
他应该是这个舞台上第一个自带曲目更新版本的歌手了吧。
“音乐和人一起成长”——音乐人李健
先来看一看两个版本的《异乡人》有何不同。n
为何要重新填词,他如此解释——
健哥在赛前采访时这样说:
“音乐态度其实跟文学态度是一样的,从大的来讲,永远是自我表达,而这种自我表达,第一不能迎合,第二也不是孤芳自赏的表达。
“我不赞成歌曲写得太苦,夸大自己的苦难和坎坷是没有必要的,它在我看来不够真实,或者作为作者来说,你不够坚强成熟。”
十年前的《异乡人》在经历了十年的人生之后,发现已经不再那么适用,这次改编与重新填词,不论在音乐层次丰富性还是人文内涵上,都极为真诚。
李健在最开始送给大家的一个逆战礼物很简单,就是一个“真”字。
真诚、真实。
不是为了煽动全场而刻意营造某种氛围,也没有为了体现自己的投入而造作摆姿势飙高音。他用一个“真”将所有的浓情、所有想表达的东西,全部融进作品中,娓娓道来。
李健就像BUG一样的存在,不需要炫技,不需要换风格,更不需要秀编曲,只凭一个“真”,足矣!
他曾经引用过海明威的一句话:“优于别人不是真正的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自己。”昨晚的《异乡人》便是最好的阐述。
实际上,李健一直都是一个非常有创新意识的原创音乐家,真正的突破与创新,一定是在艺术风格纯熟和思想内涵深邃的前提下才能很好地表达。
而这些东西,是如今大多数的年轻歌手所无法追赶的,因为太年轻,所以太浮躁,太想红,却忽略了音乐最根本的含义。年龄不够,素养不够,心境不够,文化积淀也不够。
像本场的李健、林忆莲和林志炫他们对于演出表现得更豁达、更深入,张杰、狮子、张碧晨更在意别人的评价和最终的名次。不是说他们不够好,只能说每个年龄段的歌手都有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罢了,毕竟都是从这样一个状态走过来,能不能转变和调整皆是后话。
李健“清华”的背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深深融入进了他的品味和气质。记得在2016年的北京安可场,他与一群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同台演出。正值平安夜,他送给每个小朋友的礼物(李健并没有当场点明礼物是什么,是合唱团的老师非常震惊与感谢后特别指明的)是一大盒唱片,是54张德意志留声机的经典古典唱片。
这一捧唱片可能会陪小朋友们走得很远很远,可能会因为这一捧唱片得到的音乐滋养而受益一生。这份礼物,体现的是一个前辈发自内心的关怀,也是一个音乐人无形的气质。n
你会从很多细节上看到他的那种气质,比如一进门与女士握手时那种自然的姿态和稍微后退一步的礼貌,都会不自觉地让人心生好感。李健很儒雅也很有智慧,在2015年的《我是歌手》结束时面对着越来越高的人气,他却选择了“离开焦点”,他说“一个人在一个特别受关注的时候,应该去冷静和远离人群。作为歌手,作品是你唯一的名片,当你的人比歌红那一定不太对。”n
正因如此,他才会一直保持一颗作为歌手的平常心。
以前我曾拿李健和王菲来比较,因为他们都是属于内心很强大,声音很空灵,很少被外界影响的一类人,但是看了越来越多的访谈和演出,发现李健并不是远在神坛高高在上的无法触及,相反他的冷幽默和他的谈吐为他收获了不少迷妹。n
他们眼中的李健——
作家 余华
诗人和个人在以前本来就不是分开的,作为一个原创歌手来说,他其实还是诗人。
诗如其人,歌如其人,在今天这么一个喧哗与骚动的世界里,他那种安静很能打动人。
歌剧家 吕嘉
李健对自己的艺术追求,一直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和孜孜不倦的一种精神在里边,作为作曲家,他很真诚。
段子手李健——
周六《歌手》最大的看点,估计就是健哥的段子了,时不时语出惊人。n
连洪导都说,自李健来了之后,整个《歌手》的气氛都变轻松了。
关于房间分配
关于桌上口红
关于“真”
评论迪玛希
关于秋裤
n关于广告词
关于重返《歌手》舞台
关于第二名感想
结果合伙人李锐对他的感想不满意,balabala补充了一大堆
结果——
关于邀歌
鉴于李健在《歌手》出色担任了段子手和解说员的职位。
在
诗人界唱歌第一
评委界唱歌第一
清华界唱歌第一
老干部界唱歌第一
的基础上,网友们又给健哥增加了一项
段子手界唱歌第一!!!
哈哈哈哈哈哈!
我要滚去舔屏幕了!
关于其他音乐人|日记
宋冬野|关于分别和胖大叔
邵夷贝|如果你对抗世界有点累了,就来听听小毛吧
陈粒|中了一种叫做陈粒的毒。
5.7《忧愁的异乡人》
李健/异乡人(2007)
李健。
这个名字多次出现在坊间相传的逆战名单中,坦白说,每次瞧见我都是予身边人一笑置之的态度。然而现在,事实摆在眼前。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其回归已经不重要,肉麻话也别说,眼下最应该的还是回归音乐本身,听作品说事。
直接来。拿到确切的回归消息后我就开始揣测初登场曲目。方向是,<美若黎明>。在我看来,这是最适合的,首先它是新歌,很重要,并且我认为它最能代表,展现李健现阶段的原创底蕴,我始终觉得大多数人对于李健的身份认识还过于粗浅,特别是「民谣歌手」四个字标签他过于空洞,甚至狭隘(这个问题以后再说)。可是,就跟决定回归一般,这次又猜错了。他选择的是<异乡人>,我擦?(浮夸腔)居然是<异乡人>?一首十年前的作品。
硬要说巧合,<异乡人>的剧本跟两年前初登场的<贝加尔湖畔>还有些相像。都是隔壁台唱罢,原唱来验明正身。评价这个表演前,我必须先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场,先脱离表演单独讲讲<异乡人>这首歌。
<异乡人>绝对是李健所有创作里的「第一耳作品」。但我对这首歌确实不太感冒。或许会有人好言相劝,是因为你没有“异乡情怀”难以感同身受。其实这种“反感”是来自于相较他本人后期,或者说现阶段做音乐的那种韬光隐晦,<异乡人>结构太简单,太直接,这种直接倒不是说作词表达。即便在2013年的重制版本中有「悲情故事」傍身,还是难改我对这首作品成色的看法。
回到表演。
李健从聚光灯里走出来,还是大鹏展翅,自由飞翔这个招牌动作,感觉还挺挺奇妙的,一朝回到2015。巴扬手风琴+钢琴,吴琼+刘卓,「老套路」,老相识,典型的开黑,啊不是,开团(不得不说李健真的是手风琴狂魔)。这套编曲的配置呈「洋相」,所以这个异乡听起来啊,令人感觉环境还不错,是异国他乡吧。其实「旧曲新编」这档事李健干多了,但这次有些不一样,如果说2015版的<陀螺>是2008年基础上的威力加强版,那么2017版的<异乡人>就是2007年基础上的历练加强版,是不同套路的改造。这下真的是作品跟人一起成长了。
<异乡人>的作曲是A+B结构,没有Bridge,歌词不过百字 。可以听到的是,李健这回倒没有像改<陀螺>那样加个唱段,而是施展自己的长处,增加了歌词的篇幅,其实这招李健「也不是没用过」。事实上这样一首本来篇幅就较小的作品能动刀的部分已经十分有限,一旦从曲入手去改,过了大了就是外星人了。所以从歌词去深造我觉得还挺对的,本身也就是一首「情怀之作」。看一个最直观的数据,<异乡人>原作仅有114个字,升级后有226+。十年才翻了一倍有点吝啬吧?不能这么说。
升级后的<异乡人>,能从字句里感受到明显的心态变化,当年是初入异乡几多年,所以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而今已入异乡数十载,故乡也成他乡。所谓的立意升级就是李健在这歌词里的一反转,一对照,一纠结。
歌词的动情之处莫过于最后又回到了小小的门口,有她的门口,从大我到小我,很温情来的。啥?很温情?尼玛确定不是借乡愁高端秀恩爱,虐死单身狗?我说这李健还真没有放大自己的坎坷啊,这是忧伤的质量!这是属于民谣的胜利!
开玩笑开玩笑。
李健颜艺双馨,要给这个表演做个结论怎都是个赏心悦目,但回到原作成色的私人判断上,我已经表明过立场了。其实李健在这里最厉害的还是他强大的独立人格对作品的支配/包装能力,当然,这依然建立在我的私人判断上。
最后,说~句心里话,我也想他。
确实想健哥了。也确实想不到健哥会回归。有两年前的认识,这回大家不会再问客从何处来。其实还有很多话想说,写了一箩筐又都删去。这样吧,还有一半的赛程,先祝福健哥。我也在整理一下自己的话语,尽量更有逻辑一些。在后面的表演一点一滴的来说。
“在这样一个舞台上,你有一部分责任,让那些你喜欢但是大众还不知道的真正优秀的作品得以展示给更多的人。”
用健哥这句话结尾,下次再见(林瑾念成文于2017.03.08)。
5.7 +
1.「悲情故事」:收录于2013年《拾光》专辑中的<异乡人>邀来了好友,吉他手李爱协力新编。检查录制音轨的时候李健发现吉他伴奏中有难受的喘息声,原因是李爱当时已身患肺癌,录吉他的时候疼痛得呼吸不匀,这些声音本可以尽去,但李健没有这么做,全都真实保留了下来并将其发行。后来李爱仙逝,故<异乡人>是李爱的告别之作,也是他在人世间留下的最后一笔财富。
2.「老套路」:编曲一听就是「李健美学款」。据查阅,编曲引用了电影《渺渺》原声带的<长春花>,《花与爱丽丝》原声带的<ウヲアイニ>,Andrés Segovia的<Castles Of Spain: II. Torija (Elegia)>。
3.「洋相」:如果根据李健的说法,哈尔滨是殖民城市,吉他与手风琴在当地有个传统根基,那不妨做一个脑洞,手风琴代表原乡(故),钢琴,长笛代表他乡。这样整个编曲理解起来就言之有物了。
4.「旧曲新编」:截止2017年,李健只发行过两张真正的精选集。第一张是2005年的《什刹海》,第二张是2013年发行的《拾光》。虽然跟一般的精选集一样,收录的都是旧作,但每次李健都将其全部新编,现足诚意。
5.「也不是没用过」:收录于2013年《拾光》专辑中的<父亲>就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唱词。
5.8《母亲听了会哭泣 父亲听了会沉默 不听不是好孩子》
李健 /父亲写的散文诗(许飞)(2016)
许飞这歌,写的还挺流行的。
彼时节目还没播出,音源还未入耳,收工归家的公交上,先在脑海走了一遍李健的演唱,至家后第一时间守着电视。聚光灯里出来,还是大鹏展翅,自由飞翔这个具有摇滚精神的起手势,5分钟后,恩,「相差不远」。
十年前,我还在玉屏读书的那会,父亲失业了。我不知道前一晚他与母亲发生了什么,我只记得他们在往后的日子里冷战了很久,很久。而这一场失业也持续了很久,很久。
成年以前,我对父亲敬而远之。父亲失业在家的那会,情绪异常的紧,而我的课业非常糟糕,三天两头都要被老师电话关照。回到家,父亲只要三两句,便会使我潸然泪下,有时我会反抗,结局可想而知,「天雷地火」,画面极美。
「我不想揣测父亲当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我只知道,那时候只要父亲拳脚相向,口出恶言,我便会对他恨之入骨。小时候我最大的心愿是要一台Game Boy,可他怎么都不给我。再大一些电脑风行起来,我一样囔囔,这次还行,电脑真要来了,但却是一台配置落后的二手机。疯迷足球的时候,他警告我,再看一份报纸,再买一本杂志,相信不相信我把它们都撕烂。与其说敬而远之,不如说怕而远之。
成年以后,我追音乐追的火热,2011年可谓巅峰期,张口闭口不离音乐。父亲听不下去了有一回便在饭桌上说,“别给我整天讲这些没用的玩意”。一开始我都会跟他争论,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最后总是母亲以“一人喜欢一款”为结论调解消停。
好几次争吵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你只是三分钟热度,过不了三两年的“。
都说时间久了一切都会变的。然而现在,「五年」了,我依然热爱音乐,无谓打不打脸。事实这么多年过去,确实有一些事情,它变了。比如我对父亲的态度。
对于父亲,虽然心存芥蒂了好多年。但在2016年,也就是去年10月的时候,我写了一份作业,关于「自我介绍」,我仿佛想通了好多事情,比如在音乐这份兴趣里,向来被我黑化的父亲一朝洗白,我把爱上流行乐的大功记给了他。
为什么?父亲虽然没有圆我游戏男孩的梦,但他在我少时追求流行乐的时候为我买下了磁带,CD,MP3,还为我于网间点开了第一场演唱会。试想,如果一开始他就为我带来了Game boy,那么我可能玩的暗无天日,根本不会听流行乐,也就不会有后来,现在这些事。
这样的“想通”绝非是今日我要成文牵强附会。解开心结这件事是相对的。
我发现,父亲对我的态度也改变了很多,太多。2013年,父亲圆了我看罗大佑演唱会的梦。甚至前几天,他来房间予我说道,”五月天又来厦门了?晚上新闻报道一票难求,很多人被骗,你有买到票吗?“ ,还有,电视益智节目常有音乐类试题,我总能秒答,父亲总会带着调侃语气说,“哎哟,你儿子这音乐还真没白听诶。”
甚至,今天我还要把“自立更生”的功劳算在父亲身上。自私一些说,父亲总是很难满足我的童年需要,所以我从小就“心理扭曲”,立志未来赚钱,自给自足。这也是为什么「上学」跟「上班」一定选「上班」,在「我有独立赚钱的本事」后,我买了Game boy,圆了自己的儿时梦。我还买了iTouch,这台至今陪伴着我的,重要的,听音设备。电脑结束生命的时候,父亲愿意资助我,但我拒绝了。我没有坏了从小构建的原则,我不想做伸手党,即使是主动资助。父亲也问过我为什么,我总是扯高气扬的说,自己要用的东西当然要自己买了,我已经赚钱啦。嗯,可臭屁了。(真的非常讨厌伸手党),是吧,我每月都存了一些钱下来,也上交一些予母亲。这些行为看起来好像斗气了些,可何尝不是一件美事?没有伤了父子感情,相反,我们感情越来越好,甚至现在能坐在一起看着音乐节目,足球比赛谈笑风生。早些可是想想都会害怕。
我不知道这个世代,父子之间是不是还存在着种种障碍。我想肢体表达上应该还是,肉麻话也说不出。罢了罢了。
今天这些,是一位平凡儿子日记里的,文字。(林瑾念成文于2017.03.14)
5.8+
1.「相差不远」:编曲,演唱,依然很风雅。其实我最喜欢的是李健对于音乐制作讲究完整性,独立性。完整性指即便是现场音乐,他的编曲也会有服务演唱,渲染情绪,可今天我只说一点,SINGER这个舞台有多少作品是有尾奏的?至于独立性,李健做自己的音乐,词曲自己来,编曲外包的话就自己找,且具有编曲思路。翻唱选曲更不用说了,白莲花的讲,公开表演就要表现出职业道德,就该有责任唱那些少为人知,不为人知的优秀作品。
2.「天雷地火」:出自徐世珍,吴辉福《天雷地火》。
3.「我不想揣测父亲当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成年以后我发现,我与父亲的行径大同小异。遇到磨难的时候,我总是孤立自己,伤害身边人。
4.「五年」:如果从我听流行乐开始算,这份坚持应该已经14年了。(2003-2017)
5.「自我介绍」:http://tieba.baidu.com/p/4847468452 (《化名是林,文字成岭》)
6.「编曲」:引用了电影《The Mission》(教会)的Gabriel‘s Oboe(嘉比尔的双簧管),为著名作曲家,电影配乐大师Ennio Morricone(恩尼奥·莫瑞康尼)所作。
7.「彩蛋」:分享一篇李健谈父亲:http://www.weibo.com/1344386244/CnBVa2LyN?type=comment#_rnd1489581956503
8.「我有独立赚钱的本事」:出自李宗盛《阿宗三件事》。
9.「风雅」:出自林宥嘉予马世芳谈<坏与更坏>的编曲感受。
5.9《伤心地铁》
李健/十点半的地铁(2016)
十点半,这个时间点还挺玄的。
1997年,陶喆唱着<飞机场的十点半>横空出世。啊,好像越是人潮涌动的地方就越能激发创作者的灵感。不管是地铁,还是公车抑或K房,这里有的是人生百态,听着「有感情歌」望着窗外霓虹,在繁华城市的映衬下由心而生对未来的迷茫,难怪说「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现在看,中国民谣好像也被标签化了,它意味着凄苦,会价廉的没有一点希望,网上那套「著名理论」今天就不搬了。其实这种现状常使我有一种错觉,仿佛某个隐世小角落里正有一道光景,那位人听着时下民谣,哀叹着,“啧,伪谣”。
事实上,当李健这样的美男子操着清亮嗓音唱道,对面的大叔,旁边的阿姨,噗,你别说,还真的挺出戏的。刘锦泽大兄弟这支作品,于歌写的词,构建的诸多画面倒是很接地气。认真想想,李健回归舞台的三支选曲,<异乡人>讲乡愁,<父亲写的散文诗>讲亲情,<十点半的地铁>讲生活,都有浓烈的人文关怀倾向。
还是听一下原作,即便是出版物标准,<十点半的地铁>容量也不过2分56秒。但在李健与刘卓的重新编织后,时长翻了近一倍,鬼知道他们在地铁经历了些什么。照例,编曲融入名曲,Erik Satie的<Gymnopedies>,演唱安排上最后象征性的加了一个高音G点。
其实编曲这门手艺真的很考究,承如李健与马世芳所言,做音乐也要讲究物理学,空气学,要科学做音乐,乐器演奏不能全部挤在低音区或高音区,不能相撞,要有进有退,要合理搭配。不难发现,李健款的编曲有着典型的猫科理工男气息,规条感十足。包含本期的地铁,<异乡人>,<散文诗>都给了一门乐器自个发挥的时间(分别是巴扬手风琴,小号,口风琴)。
竞演首播那晚,因为公事,没能第一时间守在电视。不过在上班地方,特别先温习了几遍原作。期间有一位估摸着30岁的大叔经过,看他拿出便携设备高高举起,有目的般对准音源之处,我猜他正在使用「听歌识曲」。明显他没有得逞,回头来问我。
“这是什么歌?”
“十点半的地铁”
“谁唱的?”
“刘锦泽”
“还挺好听的。”
我大概知道这首作品的受众面了,即使,原作把地点局限在了地铁,但你一样可以发挥想象,比如公交车的光景也是大同小异,而歌中阐述的无助,茫然是每个世代的人都有的。但我想,我们这个世代的人,更多是无助,茫然于当下,最远不过明天。至于未来这种事,我们想都不敢想。
至少我是这样的。(林瑾念成文于2017.03.24)
5.9+
1.「伤心地铁」:出自李宗盛《伤心地铁》。
2.「有感情歌」:出自葛大为《有感情歌》。
2.「孤单 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出自陈晓娟《叶子》。
3.「著名理论」:民谣音乐听起来很穷,民谣里唱的爱情让人感觉连冈本都用不起,做爱的环境里也不会有空调。
4. 「听歌识曲」:打开你的音乐APP,我相信会有这种功能的。
5.10《面对相思疾苦的正确做法》
李健/红豆曲+一生所爱+ May it be(2016/1995/2002)
老实讲,我对歌曲拼接这件事不太感冒。
李健于SINGER3横空出世的时候,网友/乐评人凭借强大的知识量三两下听出李健的编曲奥义,一种高级的拼接手法,接地气说就是五星级串烧。他唱的确实只是一首歌,可又真的不止一首歌。我们总能从前奏,间奏,尾奏听出些别的乐曲。或者,他还能融入别的旋律但以没有唱词的哼唱来点缀,扩充一些小容量,小结构的作品。就算我们再回去听<当你老了>,他融入<玫瑰人生>,有唱词,但也绝对不是五五开的局面,同理当年总决赛的《故乡山川》。
所以,在李健这种真学问,真懂行的“伺候”下,现在听一些翻唱、串烧都觉得,嗯,太粗浅了。事实上,“后来者”好像都有这个意思,即去串接,融入一些其他乐曲,这里就不得罪人了。只能讲,这档事做不好,选不准真会分分钟崩坏歌手人设。
「还没为你把红豆 熬成缠绵的伤口」,等下,弄错了。李健唱的是《红豆曲》!这里不是双重标准(当然也可以这么认为),李健干拼接这种事太有一手,或者说以刘卓为代表的编曲团队真的很厉害。从曲目表上看,这次是最直观的拼接,演唱前也由村长李锐告知最末还会再接一首歌。这下好了,一共三首不同的乐曲,却做到「三分归元」「三元合一」。
钢琴+箫+弦乐一样是原来的配置。演唱过度到《一生所爱》时,电声组加入,这里的合并演奏是最精彩的,清晰见底的电吉他让这次编曲的感觉听起来很重,有壮烈之效。其实在流行乐的编曲里,我最喜欢的就是电声组,三大件。从听感上来说,<一生所爱>用国语,<May it be>舍掉唱词为哼唱,扬长避短还令三曲合一时不会出戏,拼接过度得非常自然又非常聪明。这里有编曲人(刘卓+靳锐)的厉害之处,也有李健那种能让所有乐曲标签化,同质化的音色。我几乎可以设想,如果换其它人做,TA们一定是一段国语,一段粤语,一段英语,最好后面还能接段日语,韩语。
要说这三首作品之间的内涵联系拼的就是解读人的知识量了。写的好的已经上升到了「哲学思考」,故这里自己也就不要献丑。李健最后一句唱词是自己的重填,算是一个注解与中心思想。“相见终是再见 那缘分无处说感恩 那缘分何处说感恩”,这让我联想到了洋开平老先生写的「相见是意外 见不到才是应该」,好巧不巧,这首词也可与之西游相连,且洋先生刚好也是红楼梦的爱好读者。
李健固然唏嘘相思疾苦,世间宿命,但自我宽慰的能力较高,故能上帝视角(非贬义)的规劝自己规劝芸芸众生。由相见至再见至相思,人的情绪会越走越暗,或许李健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如何面对相思疾苦的正确做法。人要知晓相见终是再见,相见是意外,见不到才是应该,要归功缘分,要感激缘分。「人与人之间的际遇应该是充满收获的」,只计较所得,不计较所失,「不要把喜欢变成这么痛苦的一件事」。(林瑾念成文于2017.04.01)
对吧。
5.10+
01.「面对相思疾苦的正确做法」:为了别忘记还是记一下。本来的题目是《如何确定自己的一生所爱》,构思了一番决定作罢。
02.「还没为你把红豆 熬成缠绵的伤口」:出自林夕《红豆》。
03.「三分归元」「三元合一」:出自漫画《风云》。
04.「哲学思考」:如何评价李健在歌手第十期里演唱的《红豆曲+一生所爱+may it be》?(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614258
05.「相见是意外 见不到才是应该」:出自林夕《金钢圈》。
06.「人与人之间的际遇应该是充满收获的」:http://weibo.com/p/1001603840932540758917?mod=zwenzhang
07.「不要把喜欢变成这么痛苦的一件事」:http://weibo.com/p/1001604025216199182660?mod=zwenzhang
5.11《人总患孤寡》
李健/Love is over(1978)
李健的忧伤,还挺有生活质量的。
我一直认为,真正耐听的作品都是“波澜不惊”的,绝不是那些编曲大起大落,演唱跌宕起伏的创作。好比在十点半的地铁,座位上的你半睡半醒,彼时的BGM是「走在风中 今天阳光 突然好温柔」细腻婉转,可待「我给你全部全部全部 全部自由」之时耳朵爆炸(只是举例,不绝对)。
这回不用谁去猜测,李健自己承认唱这首歌的机缘是德永英明(菲菲,翠萍哭晕在厕所)。两年前巅峰会广受好评的<车站>便是如此。两位都是创作歌手,都有宝物级の声音,相通之处能写十篇腐文。德永英明的<Love is over>发行于2010年的「翻唱自选」《VOCALIST4》,属于100遍都耐操的版本。
「初初」得知李健以<Love is over>夺下1位时挺费解,照理说,拿这样的作品竞赛于现场,没有G点,充其量只有感染力,没有张力。不过随后拿到续写新旋律的消息算是大致有底。
依然,填上了新的中文词。
李健的设定,是在雨下一整晚的春天里,你的脸庞,闭上眼睛就在我面前转呀转。所以给自己放了长假看几十部电影,但没有一个画面能让这条伤痊愈。还以为驯服想念能陪伴我像一只家猫,它就窝在沙发一角却不肯睡着。我想上街走走,我好久没来这间咖啡店,没想到已经换了装潢。对桌的情侣浓情蜜意,TA们好像我们。我想离开这座城市,我看了一场音乐会,你最爱的乐队唱得我心碎,在掌声里唱到自己流泪。我最怕的是,此生已经决心自己没有你,却又与老朋友寒暄时听到你的消息。
我擦,想念不计代价,又是属于民谣的胜利啊。这不,场景一换,又在单人房「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双人床纪念我逝去的爱情,想念式都不重样的。
(...林瑾念人格切换中...)
老实讲,这次编曲有几个地方我持保留意见。其实离别曲本身没有问题,可它与接下来的唱段在衔接上做的好像不太自然(在我听来)。同时“就这样 一个人活在 两个人的 世界里”这边的编曲设计,演唱切分也有问题。这边还是原曲旋律,但却产生了异曲割裂感,甚至还有俗气来袭之样。
至于李健续写的新旋律,完成的还不错,增强了原曲的张力,服务了听众,也给了自己一个宣泄的出口。结尾再回到伊始唱段,Love is over,前后对照,应该是有一个爱已逝到爱已释的概念。
想说说思念让人慌这件事。
其实这篇作业就完成的速度来说,很快。可由于无法收尾所以迟迟没有发表。想了好多天,为什么这么难?大概是无法接收事实(对爱释然)。我一直觉得“释然"这种词挺上帝的,当然,也不是要挑战上帝。李健的唱词虽于最后释然,但这种自我宽慰无异于自我催眠,在下一个长夜不过又是一个死循环。思念之情与相见之恩用同一种方法”解毒“我看不行。
拿出这个说法不是心态消极。相反,承认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看演唱会很惨,那才是消极。(林瑾念成文于4.11)
5.11+
01.「人总患孤寡」:出自薛之谦《动物世界》。
02.「走在风中 今天阳光 突然好温柔」:出自五月天阿信《温柔》。
03.「我给你全部全部全部 全部自由」:出自五月天阿信《温柔》。
04.「翻唱自选」:德勇英明于2005年推出了以VOCALIST为名的系列翻唱自选。最新一张是2015年的《VOCALIST 6》,2016年环球唱片又发行了精选《All Time Best Vocalist》。
05.「初初」:出自林若宁《初初》。
06.「李健的设定」:全段依序出自方文山《雨下一整晚》、汪峰《春天里》、姚谦《袖手旁观》、王力宏《裂心》、五月天阿信《好好》、施人诚《说谎》、 黄鸿升《他们好像我们》、梁文福《她来听我的演唱会》、五月天阿信《突然好想你》。
07.「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 纪念我逝去的爱情」:出自方文山<《夜曲》。
5.12《会有那么一天》
李健/一往情深的恋人(2009)
要我说,这支歌还是原版的好听。
2009年有两张唱片陪伴了我每一个清晨。一张是陈绮贞的《太阳》,另一张是李健的《音乐傲骨》。这两张唱片,这两位歌手的共同点不难发现。<手的预言>,<圣洁之光>都有“洗涤心灵”之效,播放于怨气十足的清晨再好不过。
「今天说不定是个合适的日子」,认真讲讲与李健的初识。
我与李健初识于2009年《音乐傲骨》,“深交”于2015年《I AM A SINGER》。我想这句自述最重要的线索就是我没有爱上李健,在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这样,当我们在听一位素未谋面,不太了解的歌手时,只有一个视角,那就是作品。李健的作品,李健的嗓音,在当时并非我所爱,甚至如果放到现在,在我不了解这个人的情况下,你把《李健》送到我面前,指不定我依然听过且过。所以我在「评价」《李健》这张唱片时才写下了这么一句话,“讲真,李健的人格魅力比做出来的音乐更吸引人”。
啊,这可不是否定李健的创作水准。相反,先爱上一个人比先爱上一首歌来的政治正确,这事就跟谈恋爱一样,你应该先爱上这个人,才包容,接纳他的所有。我不敢说全部,但我觉得一定有许多朋友像我这样,一开始只用耳朵听李健兴趣不大,直到真人秀展示的舞台,我们得此机会了解这个人才终于十里春风不如李。
这个人为什么招人喜欢。大概是他在做一件反转形象的事。
诚如李健所说,“人们一提起知识分子、科学家、作家老是想起这种文弱,甚至孱弱这种词语,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也是我在日常反复与人说起的例子。试想一下,会舞文弄墨又会刀枪剑戟的男人,哪个少女不会心动。而事实证明,“近代文人”的运动意识都很高,好比村上春树。其实我们看李健,他很“矛盾”。比如生的一张严肃脸却很会讲段子,看起来饱读诗书却会注重身体锻炼,怎么不得个有趣。
而我之所以喜欢李健,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中给予了我一种想要成为更好的人的向往。即便我生来就是俊俏模样,但也希望拥有庞大的学识和健康的体魄。我们完全有理由去发问,“做李健的身边人是种什么样的体验?”“被李健爱着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那么,回来讲这支歌。
<一往情深的恋人>也是标准的第一耳作品,与初登场的<异乡人>一般,已经是「第三个版本了」。照例,做了编曲融合,这回是《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电影中的相关配乐。歌词部分,照例新番。
先说说编曲。
不考虑任何“内涵升华”,这一版的气质听起来还挺怪的。保留首版的的流行基底,又有再版的古典气息,其实在文章一开始我就摆出态度,首版(2009)一度是我每个清晨设定于闹钟的醒神曲。这一版的编曲人是谭伊哲,演奏阵仗也是钢琴+弦乐团(中国爱乐)。特别心醉于前奏,由钢琴导引,随后弦乐团加入。想特别提一下这一支歌的MV,李健前期的MV大多五毛钱,这一支说实话也好不到哪儿去,但李健弹奏钢琴的画面每次看都还会心动。
对我来说,《一往情深的恋人》是李健少有的很具流行气质的作品。后期还有这么流行气质的歌应该是《But I Still Love You》吧。而到了今天,我依然这么坚持首版估摸还是初心作祟,跟初恋差不多意思。
至于歌词部分,
我们总是可以发现,在李健组合的字句里,他的爱情观是浪漫化,理想化的,他总是这样引导听者,即便重新修订的恋人配上编曲多了一份厚重感。相传,<一往情深的恋人>取材于同桌故事,相爱几十年,共结连理又各自离散。如果代入这样的视角,我们听到的最后一句应该是这样的,
“我愿和她 聆听寂静 就在这夜晚 Love is over”。
嗯,想哭。
有人说,几十首下来,李健也落入了程序化的演唱,程序化的编曲。好像确实有这个意思,可这从来不会妨碍我对他的喜爱。2015年李健发行同名专辑前往台湾宣传,在其中一个「节目」里,他说起了生活的意义。我们做每一件事,特别是喜欢的事,并不是想要得到什么,而是我们做了这么一件事,这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成就,就像今天写下了这些文字,不一定有多少人看,但我做了这件事我就很开心了,真的。上原话吧。
“我一直觉得生活真正的意义就在于那些让你感兴趣的事,有些时候就是靠那些爱好,那些兴趣,来支撑或消解很多你的烦恼。在我早期,比如说没有名的时候,在为生活挣扎的时候,就是靠那些爱好,靠音乐的创作来自我满足,自我成就,支撑着整个生活”。
李健老师,谢谢你,决赛加油。(林瑾念成文于2017.04.14)
5.12+
01.「会有那么一天」:出自张思尔《会有那么一天》。2015年9月30日,我以《会有那么一天》为名做了一场音乐会,于23首处演唱了《一往情深的恋人》。
02.「今天说不定是个合适的日子」:出自纵贯线《亡命之徒》。
03.「评价」:关于《李健》,虽然不是以偏概全,但好像内地音乐人多的都有一股在音乐质量判定上的“自以为我以为”,没有包容性,瞧不起港台流行乐,总认为自己做的才是真音乐,真民谣,真摇滚。很欣慰李健身上没有这种恶习。讲真,李健的人格魅力比做出来的音乐更吸引人。全辑最佳<美若黎明>,但我最喜欢的其实是最简单的<日落之前>。
04.「第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出自2009年第四张原创专辑《音乐傲骨》,第二个版本出自2013年古典新编精选集《拾光》。
05.「节目」:袁永兴《拍律游乐园》。
5.13《李健在舞台难过没人管并望着岳云鹏的眼睛》
李健/女儿情(1986)唐僧抒怀(1987)你的眼睛(1997)
当李健唱起<女儿情>的时候,我突然由心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
其实早在决赛前便有朋友发现李健于微博关注了岳云鹏。当时我开玩笑的写了一句留言,“震惊!音乐诗人放飞自我唱起《五环之歌》!! ”。李健当然不至于唱起《五环之歌》,但岳云鹏以帮唱嘉宾的身份出现确实震惊了不少人(事实上李健早有伏笔)。不过其中最有趣的还是网民的口风,“无心恋战,退避让贤”。我擦!!!其实我不太认同这样的言论,口口相传并没有高尚之效。在我看来李健的帮唱是岳云鹏,赢面非常大,首先从期待值上就已经胜了,500票已经拿了200票,整个表演的微妙表情又拿下50票,最后五环旋律一出,观众被满足,再拿下50票。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无责任推算。
这一曲<唐僧在女儿国抒怀并看着女儿国王的眼睛>无疑点燃了网民的创作热情,各种表情观察,剧情分析,哲学思考,每篇都像满分毕业论文。读完一圈,觉得自己真的拿不出「更高明的解释」了。
那今天讲些什么?
「上一期」讲李健初识的时候,我说这个人为什么招人喜欢,或许是因为他在做一件反转形象的事。而今天我想讲李健人格魅力中很重要的一节,就是原创性(精神)。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原创性,引用「村上春树的见解」。
依照我的想法(纯粹是“我的想法”而已),要说特定的表现者“拥有原创性”,必得基本满足以下条件:
一、拥有与其他表现者迥然相异、独具特色的风格(或是曲调,或是文体,或是手法,或是色彩),必须让人看上一眼(听上一下),就能立刻明白是他的作品。
二、必须凭借一己之力对自身风格更新换代。风格要与时俱进,不断成长,不能永远停留在原地。要拥有这种自发的、内在的自我革新力。
三、其独具特色的风格必须随着时间流逝化为标准,必须吸纳到人们的精神中,成为价值判断基准的一部分,或者成为后来者丰富的引用源泉。
言简意赅就是,能独树一格,能与时俱进,能经得起时间考验。李健具备这些条件吗?一一来说。
第一点是独树一格。
独树一格在我看来是原创性的根本。它于流行乐中大体说的是歌手的自我风格成立。它的实体状态可能是词曲,编曲抑或演唱。李健具备这些条件,而且是早早具备。自打水木年华开始,李健的演唱就已成型,作品也皆为原创。嗯,应该这样说,幕后工作者自然也能因为创作风格独树一格,可作为一名歌手,TA的独树一格就绝不能只靠一项发展,而应该是全面发展,全面养成。我们听李健,不管是演唱,还是词曲、编曲都有浓烈的个人色彩,再不必说了。
第二个是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在我看来单指作品有些狭隘,放大说还得是人。人的与时俱进我发现是包容与不断学习。我经常能读到一些歌手抑或乐坛前辈斥责一些在我看来足够优秀的同行甚至不耻一些音乐类型。其实包容这个词挺大的,包容即接纳,接纳即眼界的拓宽,不断的学习,无关乎事情的新旧。人不能越活越固执,越活越封闭,真的不能。而作品的与时俱进绝不是时下流行check it out我们就money money。应该是自我风格的不断探索,任何一门音乐风格做到极致都是特别厉害的。所以这点李健也具备。
第三个是随着时间流逝化为标准,即经得起时间考验。
嗯,其实标准这个词还挺玄学的。李健在05年的<向往>写“我知道并不是 耕耘就有收货”,随后又写“体会这默默忍耐的力量”。所以相较起作品,人更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又跟与时俱进差不多,为什么很多音乐人后来越趋平庸了便是这个意思,TA们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摧残。才华亦如此。
总之,原创性之于歌手究竟有多重要,
我一直保留这样的「观点」。即要成为一名“伟大”的歌手最好都应该有一种“不能一辈子都唱别人歌”的决心。歌手不要只是尽了“唱”的义务。如果写旋律太难了,那么就从最好入手的歌词开始,不管成果好不好,这一步一定不会错的。
并不是说一个人独揽全活就是好事。李健会钢琴也没见他在歌手舞台自弹自唱,要知道弹钢琴比弹吉他来的更具视觉杀伤力。唱片制作中也没有过分展示自己的演奏水平,而是用一句“总有人弹的比你更好”傍身。越专业的事还应交给越专业的人来。但词曲在大多情况下就是一个歌手的核心表达,请别人叙述跟自己叙述终究是两个概念。
歌手还是要有原创精神,不一定要做纯原创歌手,毕竟每个人的才华有限,但可以选择做一个有才情的歌手,每张专辑都有那么几首自己的创作。我一直认为拥有原创性的歌手,意味着他有独断能力。李健于舞台的翻唱为什么总能激起这么多跟我一样的“同行”们创作的热情,<唐僧在女儿国抒怀并看着女儿国王的眼睛>看似滑稽却能分析出几个春秋,就是因为他有原创精神。
会创作的人真的很有魅力啊。(林瑾念成文于4.21)
5.13+
01.「自豪感」:《西游记》无疑是一本伟大的著作,而许镜清80年代创作的<女儿情>时至今日依旧耐听。
02.「更高明的解释」:出自纵贯线《亡命之徒》。
03.「上一期」:关于我与李健初识-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10474096785533505849
04.「村上春树的见解」:出自村上春树自传《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5.14《你往南 向北说再见》
李健/三月的一整月(1965)(OT:三月のうた)
李健唱了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
两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演唱与选曲。
李健的演唱表达形成了一种集体认同,克制。
横向比较无可厚非,但我更喜欢说李健的克制不是情绪而是音色。不过这样讲就成了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李健的演唱之所以有辨识度,是因为他有空灵的音色,且已经形成了一个标签,更甚者还造了“男版王菲”这样的字眼。我们听李健,不对,这样又「自以为我以为」的用上了“代表视角”。就我自己听,李健的创作并没有过分使用自己的音色,这一点他也曾于采访中说道。大体是“我不太会针对自己的音色去写歌,或者只写某一音域的歌,在我看来这样的(创作)方法是不行的。”这是一句很有趣的话,大多唱片公司的老板听完想必都会白眼纷飞。他们一定会极力怂恿旗下歌手去写具有个人演唱标签的歌,可能是这样的对话,“李健啊,你最好一直在天上飞,别下来,就这么空灵,挺好”。
啊,要我一直听空灵唱腔真的会性冷淡的。对我来说李健的演唱层次丰富,全面发展各级音域,比起人人称道的空灵,我更喜欢他的低音区,音色一点也不差,所以我喜欢《三月的一整月》。
选曲这个事情已经讲穿了。推荐一篇有些「激进派」的文章吧,「我们至今仍不明白那些歌手的选歌套路」(底端链接)。
撇开<三月的一整月>不算,单看李健选的前七首作品,比SINGER3时期更具流行气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好事。流行歌之所以叫流行歌,还是要好听,不能曲高和寡。就<父亲写的散文诗>来讲,几多人感动,几多人共鸣,要我说,如果这只是一首普通内容的男女情歌,我觉得由李健之口演唱还是会获得不错的反映,因为许飞写的这个旋律真的特别好,特别流行。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歌手也唱特别流行的歌却招人反感,甚至他们也尝试唱冷门歌却得不到现场回馈。这就又牵扯到人格包装的问题,在去年SINGER4中,我已经针对这个问题专门写了一片「不深入见解」。
为什么有人能于旧时音乐捞出武满彻而有的人就只能捞出周璇?(这里不是贬低周璇)为什么有人能于现代音乐中选唱<烟火易冷>甚至<裂心>,而有的人就只能选唱<丑八怪><可惜不是你>,为什么有人复刻<Feeling Good><你的眼神>可以成功而有的人复刻<默>,复刻<你就不要想起我>,复刻<我要你>却一直失败,好不容易选唱了一首<自己>,又很快毁于自己低劣的舞台表现。
以选曲牵涉品味,讲多了真的会高尚得招人反感。不如从这个层面去说,品味的提升,应该由人来引领。并不是唱了一首冷门歌,做了一首厉害歌,就是逼格高,能力足。那么这样的话品味就成了足以复刻的事。还是应该要人设大于作品,或者人设=作品,什么样的人做什么程度的音乐,人与音乐都好,才能予听众起到品味提升,甚至更深的影响。
简单谈谈<三月的一整月>吧。
这支歌的编曲,乐器选择,与初登场的<异乡人>形成了首尾呼应,这种具有概念性,故事性的伎俩与SINGER3的做法一毛一样,这很李健。
「一个时代」这样的大话还是不要以讹传讹了。<三月的一整月>讲的是一个北方故事。李健几个意象堆叠直接而到位。倒春寒,严冬难去,甚至我「第二次」在流行乐中读到“红白”这样的字眼。在这里我一样要推荐原作,「三月のうた」,厉害得想打人。以派台成绩(某音乐APP收听率)来看还不错,不过它的后劲应该不会太足,大多人应该还是更愿意回味<Lover is over><一往情深的恋人>这样的情歌。同理第三季的<袖手旁观><车站>。其实我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喜欢,李健开声唱到“农历三月间 最是难熬”,可能因为觉得自己也过了一个「难熬」的三月吧,虽然不是农历,更不是因为倒春寒。
最后从李健这八首作品里说说最喜欢的几首,估摸会讲的有些玄学。
<父亲写的散文诗>,感动,可并不是因为他的内容,这可以解释为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我的感动点来自于3:00分钟处副歌唱毕转间奏教会的这下,鸡皮疙瘩四起。
<十点半的地铁>,十点半,这个时间点还挺玄的。之所以在当初写这句话是因为这也是我下班归家的时间。整首歌的共鸣点是“我也疲倦了 这是我唯一不失眠的地方”,要解释的是,我不是一个会失眠的人,也没有觉得日常压力沉重得喘不过气,但好像只要身处车厢座位,人就会疲惫的不行,闭眼就能成眠。4:20秒处的高音G点直戳我心。
<红豆曲+一生所爱>,<红豆曲>唱毕后声组加入,转接<一生所爱>的这段演奏个人认为是全曲的精华所在,它好像让我看见了天边的红色云彩,聚了又散,散了又聚。要老实讲的是,我不喜欢最后接的这段<May it be>。
<Love is over>,得知演绎消息的时候一度笃定这应该会是全季我最喜欢的作品。可是到了音源出来之时却又不太满意。编曲上过于追求美感,不够紧凑,有些公式化推进。离别曲后接唱词的这下有点Low。
大概就是这样。
唔,到这里我真的一首不落的跟着健哥走完全(半)程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感激健哥带来的这八首作品,加上此前十三首,这二十一支歌就是属于李健的《Vocalist》。
相见即是再见,那缘分何处说感恩。(林瑾念成文于2017.4.29)
往期回顾:
5.7《忧愁的异乡人》: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10474083044746171710&mod=zwenzhang
5.8《母亲听了会哭泣 父亲听了会沉默 不听不是好孩子》: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10474086125042998975&mod=zwenzhang
5.9《伤心地铁》: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10474088847955826630&mod=zwenzhang
5.10《面对相思疾苦的正确做法》: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10474091560840052446&mod=zwenzhang
5.11《人总患孤寡》: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10474095305040665045&mod=zwenzhang
5.12《会有那么一天》: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10474096785533505849&mod=zwenzhang
5.13《李健在舞台难过没人管并望着岳云鹏的眼睛》: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99323485887480&mod=zwenzhang
5.14+
01.「你往南 向北说再见」:改编方文山《候鸟》。
02.「古老的那首歌」:出自罗大佑《闪亮的日子》。
03.「自以为我以为」:出自黄鸿升《自以为我以为》。
04.「激进派」:出自日本漫画《银魂》。
05.「我们至今仍不明白那些歌手的选歌套路」:出自Seven怜七 -http://weibo.com/p/1001603969538873007543#1493347678929
06.「不深入见解」:《有时候,人格魅力比音乐能力还重要一些》http://weibo.com/p/1001603945642610296370?mod=zwenzhang
07.「一个时代」:李健回归的八支歌,每首歌都有他唱的是一个时代这样的说法。
08.「第二次」:第一次出自林夕《尘埃落定》。
09.「三月のうた」:http://www.xiami.com/song/xL1LXpc9dfd?spm=a1z1s.6659513.0.0.Ptz87a
10.「难熬」:三月的一整月,夜长梦多。
关于sandy成了新一季歌王,嗯无论哪方面都没什么好争议的。但是总决赛这首和阿妹联手的《也许明天》,虽然唱很好,但实在是有点辜负歌迷的期待,她们两个的成就和探索,不应该只是体现在唱功上,如果能在理念上,表演形式上呈现出更成熟的表演,才更加不辜负两位天后级歌手的地位。
很喜欢刘欢和袁娅维的凤凰于飞,刘欢老师一直很看重中国原创音乐的传播和发展,这次的表演辉煌大气,他和tia很完整地演绎了爱而不得得非所愿,虽然刘欢老师一开嗓就是碾压级,但表演理念的尝试很让人动容。以及李健和小岳岳,虽然小岳岳紧张到颤抖紧张到走音,但这个表演,对唐僧的塑造很完整,李健真的很棒,虽然他的音乐不够多变,但他的音乐必不可少。
说回sandy,这么多场下来,有我喜欢的像柿子,Leslie forever,蓝莲花,盛夏光年,也有我觉得一般的像崇拜,克卜勒这样,无论她是出于什么参加了歌手,但我看到的是她一直很享受整个过程,没有被名次所累,和观众分享了自己喜欢的音乐,也一直很开心地笑着像个少女。其实她一直都不是台湾时期音乐中的那个柔弱女人形象,我也特别开心地被她和恭硕良撒了一把狗粮。哈哈有人说恭硕良打鼓伦永亮弹琴她唱歌简直就是现实版la la land。
无论如何,这段旅途结束了,就像评论里说的,很幸运有sandy这样的歌手一路相陪,并且她也会一直陪伴我们下去。Sandy Forever.
————————————————————
嗯没想到sandy会唱哥哥。而且没刻意煽情,甚至没提哥哥任何事,只说了一句Leslie Forever❤。微博上说怀念哥哥的方式很多,莲选择了最帅的那种,哥哥一直很宠很宠他的这些后辈们,事无大小地关心和提携,是这些后辈们RIO想念他的原因之一。三弟参加过很多Leslie的怀念演唱会,也翻过他的很多歌,这次的拒绝再玩和无心睡眠,有重现哥哥经典表演的意思,也展现了她dancing queen的实力,讲真我之前以为在这个舞台上看不到舞后的表演了。说起舞后51岁的sandy跳起舞来还是有魅惑众生的性感啊,性感从来都不只是身材火辣穿得少,而是一种态度一种自信一种大气一种活力????在港乐的黄金时代,每位歌手都是拥有自己音乐人格和完整舞台呈现力的性感。Leslie forever。
——————————————————————
据说帮帮唱是盖亚和阿密特合体,我的天,一万分期待吧!
—————————————————————柿子!!
从一开始知道我莲上歌手就没想过真的会唱柿子!柿子是《盖亚》的代表,整个概念充满未来感,是林忆莲对于的成长和探索,虽然歌写于很多年前,但理念很超前,唱法也是盖亚里最复杂的之一了,感觉最难唱的是枯荣!
一袭红衣,末世情景,从一开始的哀伤和愤怒,唱到最后又见到一丝希望,这版比专辑版更迷幻,常石磊说像做梦的感觉,氛围是迷幻的,但那种痛苦和愤怒确是真实的。
——————————————————————
我莲哈哈,沈凌真是迷弟迷妹届的人生赢家。n《盛夏光年》真是惊喜,没听过原唱,对这首歌的印象来自好声音的一个学员,没想到我莲唱得这么恣意放开,以这个年龄来展现出的不转弯的倔强,真是让我觉得终于来了一个能打的sandy了~(≧▽≦)/~《蓝莲花》之前觉得很土一首歌啊,但是林忆莲这首编曲更突出了一种随心和坦然,她的花从含苞到盛放,表现的极其完整。n看了这么久歌手我莲真的像个少女啊,笑起来灿烂,好想保护她。她说过了四十岁之后更感觉到自由和豁达,愿我莲永远享受当下,过得开心????。
n------------------------------------------------------------------------------------------------------------------------------nn看了五期芭拉深情莲,最喜欢的一首是《我最亲爱的》,周天起来坐在床上,听关系虽然不再一样,真的躲不过孤单和舍不得的感觉,让我终于在一场失去里泪流满面,林忆莲的深情是唱到骨子里的。可是,这样的林忆莲看了五期,我太太期待莲的其他风格了,舞曲莲,电子莲,爵士莲啊我在呼唤你!nn-------------------------------------------------------------------------------------------------------------------------------nn看重播终于看完了第二期。n说下本期个人排名吧(都太爱没法排啊)第一迪玛希,讲真我要在现场听到连升好几key的歌剧2真是不能不投他啊,嗓音真是碾压。第二林忆莲。第三狮子,萧敬腾我是你最心爱的姑娘,来来一辈子都不要忘记我。第四杜丽莎,60岁的人唱卡门让我真是觉得,没错男人没什么用,爱上我你完蛋了哦,魅惑不受约束的自由勇敢的女性啊就应该是这样啊。第五袁娅维,个人对这首歌真的无感但是tia这场真的唱得开心自由恣意。剩下两位谭晶和光良我个人实在没什么感觉就不讲了。n《无赖》太戴佩妮的一首歌,听她唱失去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多不可承受的疼痛。林忆莲来翻这首歌,在这场真的算不上惊艳了,但她就是这么会戳人,对于那些真的结束却还舍不得的感情,她说,别再互相坏,别再做个无赖。n期待以后看到香港舞后林忆莲啊~n—————————————————————n小时候,林忆莲一直是那个唱你掌心的痣,我会记得在那里的人。至少还有你,是大陆对林忆莲的第一印象。n上大学听了老李,从李宗盛开始,从当爱已成往事开始,林忆莲就成了那个在深夜陪我词不达意,在分离时陪我受冷风吹的人。后来听盖亚,听野花,听都市触觉,林忆莲从来都不只是那个老李打造下的苦情女人形象。她小眼睛,性感,热情,又温柔,迷人。她站在华语乐坛当之无愧的天后之位,代表作够吃好几辈子,多少人心中的女神和精神力量,还一直不断探索更好更专业的音乐作品。这一点阿密特和她很像,真正热爱音乐和工作的人,永远会有让世人惊叹的作品。n林忆莲是我看这季歌手的唯一理由。第一期看起来除了光良都是vocal超厉害的歌手。不必在乎我是谁,不是最林忆莲的歌,也并不能代表全部的林忆莲。但从演绎水准上,她一出声,就听得到她有多强大,她把所有的情绪都带到你的眼前来,轻轻告诉你不是一个人在孤独。第一期个人排名林忆莲 杜丽莎 迪玛希 剩下几位差不多很期待狮子。迪玛希音域简直不是人啊感觉比Vitas还要厉害。杜丽莎60岁中气十足唱imagine感觉真的有一天会天下大同。n或许这季歌手最火的是迪玛希这个年轻帅气的新星,但林忆莲的音乐态度和音乐能力,将会更全面的被展现,出来,她会是那个最多单曲循环的人,会是那个告诉大众她是绝对天后的人,尽管她不需要另一首至少还有你。
我整理的文案按官(ka)宣(wei)倒叙排列,好像还有一位歌手没有宣,好奇要怎么写ta。
【#歌手#杜丽莎】
以前 人们叫我“大笑姑婆”
叫我“小白鲨”
现在 我对世界 依然好奇 越活越开心
唱了五十多年 教唱歌二十多年
学生 发光发亮
我为继续和音乐 一起同行
我相信 只要衷于唱歌
就会一直快乐
60岁 刚刚好
等于三个20岁 加在一起
谈人生 为时尚早
倒是唱歌 何时来 都不会迟
我是@杜麗莎TeresaCarpio
因为热爱 因乐不凡
【#歌手#迪玛希】
外星人拜访地球 第一句话该说什么
姓名 年龄 家乡 身高 体重 爱好
这些太简单
递上免冠照
重来
骏马和歌 是哈萨克的翅膀
游牧族的血液 让我渴望远方
唱完这首歌
你就知道我来的理由
我是@迪玛希Dimash
最终解释权归音乐所有
因乐不凡!
【#歌手#光良】
情歌的重量
是三颗青柠檬再加一匙蜂蜜
我的重量
由无限不循环首情歌组成
温和不是温吞
沉静不是沉默
就像眼前的我
不是全部的我
不用按导航找我
如果眼睛不能洞察真相
请托付给耳朵
少年如斯 恒温沸腾
我是@光良
从未荒凉 因乐不凡!
【#歌手#袁娅维】
我花14年注解3个词
「漂泊」是跟自己的回声绝交
每一处都是异乡
「选择」是往上踏一步
身后的台阶就消失一层
「歌唱」是孤独开始
变得没什么大不了
现在来回答
什么是「我」
是异想天开 是独立 是自由
我是@TIA袁娅维
原本平凡 好在 因乐不凡!
【#歌手#狮子合唱团】
迷路怎么办
那就撕碎世界地图
再画张新的
十年成就流行王者
但灭不了心中摇滚火
既然成见不会改变
就让我亲自打破
30岁 重新出道 刚刚好
现在有人问
你上一次唱歌是什么时候
喂 你是说「我」 还是「我们」
我们是狮子合唱团
乐无忌惮 因乐不凡!
【#歌手#谭晶】
我人生中的第一张专辑
父亲帮我录了20多首歌
再后来 我跟妈妈一起登上了舞台
这么多年
大家提起我 就想起晚会
而我
请把我当成磁带
A面阳春白雪 B面自由洒脱
请把我看做万花筒
每旋转一度 就有新的视野
我是@谭晶Jacqueline
初次见面 因乐不凡!
【#歌手#林忆莲】
光环这个词 听起来很美
但也可能是束缚
它 或许耀眼
但却也可能让人看不见光阴里的世界
所以 我不喜欢光环
因为 我更想真实的面对人群
唱过很多歌 说过很多故事
但是我知道
在音乐里 还有着神秘的无限可能
我改变 是因为 我想改变
我是@林忆莲
唱出坦然 因乐不凡!
{写在后面}
起立拍桌。这文案太特么棒了。
一个不读书的文案人生之理想。
看完新一季歌手片子所感所想。
梦知姐姐的脑部构造不是你想。
一年又一年一本又一本的幻想。
啾咪。
P.S.
【#歌手#张敬轩】
有幸,一首歌你开始认得我
不幸,一首歌你未能认识我
港漂14年,至今未有生涯定式
多少如鲠在喉,这次不吐不快
谢谢晚到的相识,让你检查我的诚意
除了《断点》,还有起点
过了《春秋》,还有《四季》
我是张敬轩
从未止步,因乐不凡
被转移的那篇是《歌手》的评论。
久混豆娘的都知道我挺能写。得罪的粉丝也很多。常年在各种观后里和各路粉丝大战三百回合。但在十年——整整十年里——还是第一次发生这种事。
在被转移的那篇评论里,不乏有林忆莲的粉丝,谭晶的粉丝,老萧的粉丝,表示不高兴,但这篇评论一直安然挂着。不高兴,可以点没用,可以在回复里和我唇枪舌战。这是文明社会的文明玩法,文明人类自觉遵守。
直到我写了第十一期的观后。显然,第十一期的观后是特别让某些粉丝不高兴了,而这些粉丝不喜欢文明的社会也不喜爱文明的玩法,而是走文革路线的。
这群粉丝真挺厉害了。甚至让我一个十年用户因他们生出了注销账户的打算。
什么偶像什么粉丝,什么粉丝什么偶像。能干出这种事的粉丝,其偶像是何种情态不难推知。为了防止粉丝们叫撞天冤,我还是要把第十一期的截图挂出来。
你们大可以再去举报,我大可再挂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