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连续剧  »  欧美剧  »  利器

利器  利器之痕

559人已评分
还可以
5.0

主演:艾米·亚当斯派翠西娅·克拉克森克里斯·梅西纳伊莱扎·斯坎伦马特·克拉文亨利·科泽尼米盖尔·桑多瓦尔西德妮·斯威尼芭芭拉·伊芙·哈里斯伊丽莎白·帕金斯泰勒·约翰·史密斯大卫·苏利文威尔·切斯杰克逊·赫斯特艾米丽·杨希贝琪·贝克凯瑟琳·卡兰瑞恩·詹姆斯·尼尔森珍妮弗·阿斯彭盖伊·博伊德瑞根·帕斯特南克麦蒂森·达文波特迪伦·肖明杰西卡·特雷斯卡吉恩·维尔皮克乔纳森·帕索D·B·斯威尼贾斯汀·维尔伯恩

类型:剧情悬疑惊悚欧美导演:让-马克·瓦雷 状态:第8集完结 年份:2018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26252279热度:6 ℃ 时间:2024-08-15 12:09:53

简介:详情  改编自《消失的爱人》作者吉莉安·弗琳的同名小说处女作,讲述记者Camile Preaker,刚刚从精神病院出来就面临了不少麻烦:她必须回到她的家乡小镇去报道两名未成年少女的谋杀事件。Camile一直和她的母亲还有同母...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改编自《消失的爱人》作者吉莉安·弗琳的同名小说处女作,讲述记者Camile Preaker,刚刚从精神病院出来就面临了不少麻烦:她必须回到她的家乡小镇去报道两名未成年少女的谋杀事件。Camile一直和她的母亲还有同母异父的古怪妹妹很疏远,但却被逼和她们住在一起。此外随着调查的深入,她发现自己和被害者有很多共同点,在战胜自己心魔的同时她还要慢慢挖掘故事的真相
  • 头像
    frozenmoon

    (文/杨时旸)

    卡密尔拿着酒瓶出现的瞬间,《利器》的风格就已经确立了,这个女记者满脸倦怠却仍然有着掩饰不住的锐利眼神,她厌弃周遭一切乃至自己,却把自我撕扯化作了另一种难以名状的驱动力,刺进这个混沌又昏聩的世界。如今,早已不再是本格推理的时代了,那些耸动的诡计和奇妙的密室都已经随着黄金年代逝去,人们更愿意通过罪案看到超越那些做作的、人造的、戏剧性场景之外的广阔空间,见证人性人心的复杂维度与深邃,看见这繁花似锦又遍布疮痍的文明世界下的孔洞。一系列优秀的社会派罪案故事在这样的基础上拓展着自我的疆界,他们凭借一些重要的符号作为标记,让人们记住,《真探》中的粘腻溽热,《谋杀》中绵延不绝的雨,《七秒》中覆盖一切的白雪,《罪夜之奔》中无边的暗夜……《利器》秉承了这样的传统,某种程度上说,卡密尔是之前所有郁郁寡和、不得志却超越常人的执着的那些侦探的综合与变型,它让人们不可避免地想起这些优秀的前作,如果非要挑选一款可以对标的作品,《利器》确实继承了《真探》的衣钵。

    这个故事来自于吉莉安·弗琳——《消失的爱人》原著作者,《利器》是她的小说处女作,其实,相较于声名大噪的前者,《利器》一点都不逊色,在原著中,女主角卡密尔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我”是芝加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记者,因为家乡发生了两起儿童凶杀悬案,而被主编派回逃离许久的故地,不得不重新面对势利的母亲、做作的继父、行为诡异的同母异父的妹妹以及那个热爱疯传八卦的闭塞小镇中的每一个故人,在酒精催化和心理疾病的自毁之中,惨痛记忆与残酷现实彼此交织。原作的叙述很有个人风格,时常用一种混不吝的腔调,故作幽默和嘲讽的写出那些残忍的记忆以及无助的冰冷,叙述的语气与叙述的内容之间形成了一种力道十足的撕扯,而在改编成美剧之后,导演选择放弃了那些幽默的呈现,而转而加深了对于无助与孤绝的描摹。对于女主角卡密尔而言,故乡小镇更像一个漩涡,邪恶地自转,吞噬一切,她自己算是逃出生天的一个幸存者,但这一次回归又将自己重新送回了生死边缘。

    就像《真探》第一季中现实交织着回溯一样,《利器》也不停地闪回,只是,那些闪回过于迅猛,看起来更像是大脑的瞬间接通与短路,卡密尔在对罪案的刺探与躲闪的缝隙里一次次被熟悉的环境重新激起记忆,儿时所面临的一切像突然迸闪的火花,随时蹿起灼烧自己,然后骤然寂灭,而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火焰与冷凝,弥合这撕扯的只能仰赖酒精,以及——在自己身上用利器刻画下一串串呓语般的文字,这种旁人眼中的自毁,对于卡密尔而言更像是自救,她从小而为之,让自己周身遍布瘢痕,这是一种确认存在的方式,用鲜血和疼痛对冲某种难以言明的随时要被泯灭和吞没的恐慌。

    《利器》之所以诱人,是因为它自身建立起了一个奇妙的坐标系,一方面,它通向当下,一步步探究神秘罪案,那个被谋杀的女孩,被拔除牙齿,像娃娃般摆放在陋巷的窗台,这到底是谁所为,又意味着什么,这与此前的另一桩悬案又有什么关联,而另一方面,它又通往过去,卡密尔自己极力想去忘记和摆脱的过往,逝去的妹妹曾给家庭带来的忧伤,自己青春年少时在小镇的疯狂与晦暗,原本以为忘记的、淡化的、褪色的却都借由这一次返回故土,重新扑面而来。这两条线索的交织,逐渐演化成向外的辐射与向内的挖掘,记者的身份是不断地探究,她去往警察局,去往一个个自己曾经的同学家中,去往自己母亲昔日闺蜜的饭局,拿到点点滴滴不成气候的料,而与此同时,她也在向自己逼问,自己曾经到底经历了什么,那些一直让自己窒息的灰霾与雾霭到底由什么构成?某种程度上说,这向外与向内的两种探究逐渐成为彼此的镜像,进而互相渗透、难以区分。故乡小镇像独立存在于世的具备魔法的地界,踏上此地就会令人眩晕,它像一个兀自盘踞的怪物,等着某些生物上钩。卡密尔自己头脑的混沌可以解释为酒精长久浸泡的结局,也可以被理解为这小镇、人群、家庭共构的奇怪气场对她的神秘影响,从而,故事愈发扑朔迷离,虚实相生。

    对于一些习惯了快节奏罪案剧的观众而言,《利器》的观感注定是奇怪的,因为从外部形态去看,这故事根本没有推理,悬疑堆积在那,慢慢发酵,它倒是气定神闲浓墨重彩地环绕着案件写人、状景、不吝笔墨地绘制每一个人诡异的动作和欲言又止的状态,它极其慢热,甚至,它有更大的企图,一直拒绝让故事真的“热”起来,导演有效地控制火候与温度,强迫一切不抵达沸点,而只在与沸点相切的边缘游弋盘旋,这是一种强迫症般的精准拿捏,一种只把高潮悬挂在远端当做诱惑的漫长前戏。这种叙事方式与故事本身的精神内核相得益彰。

    所以,一切都愈发明了,其实《利器》甚至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罪案故事,它更像一场心理疗愈,用残酷的休克疗法,卡密尔强迫自己面对试图逃避的东西,在刺探外部罪案的同时,为自己进行一场彻底的精神洗礼。

    (本文首发《北京青年报》)

  • 头像
    影人疯

    1. 消失

    剧的第一集以“消失(vanish)”为开篇,消失的不仅是卡米尔的妹妹玛丽安,镇上其他两位女孩也随之消失:安和娜塔莉。这也和第一集最后卡米尔手上刻的“vanish”形成前呼后应的效果。

    消失一词为什么不用disappear,却用了另外个单词vanish

    vanish表示语气强,指完全、往往是神秘而突然的消失,不留任何蛛丝马迹;

    disappear则强调的是从视线或脑海中消失, 这种消失可能是暂时的、突然的或永久的。这也表明玛丽安、安和娜塔莉是在人们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突然消失,没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

    所以,才会有了安的父亲纳什对卡米尔所说的这段话。

    安的父亲宁愿自己的女儿被人杀了,也不愿被他人强奸。为什么会这样说?纳什到底在隐瞒着什么?他又到底在害怕着什么?

    风口镇一开始就给人一种压抑乃至喘不过气来,在这个小镇弥漫着的不仅是腐烂的味道,更充斥着人性的扭曲。


    2. 闪回

    第一次闪回:

    一开始,导演就用闪回的叙事手法让卡米尔重现小时候的回忆,扮演卡米尔小时候的是出演过《小丑回魂》中的小女主索菲娅·莉莉丝。导演让卡米尔醒来的方式不是直接从梦中惊醒,而是用了一个“小伎俩”,小女主用回形针针尖扎卡米尔的手背让其醒过来。

    第二次闪回:

    卡米尔躺在汽车旅馆的浴缸里,闪回到小时候,出现在池塘里。闪回用的出神入化,看着令人舒服。

    画面中出现的林中木屋,分别挂满了动物的肉和贴满了性爱图片。这两样东西象征着性与暴力。

    然而,卡米尔却利用这种方式意淫着自己的身体,来达到肉体上的高潮。这也表明其实卡米尔内心住着一个淫荡之人,或者说她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第三次闪回:

    卡米尔在树林里看到过去,一群男生追赶她,但不清楚为什么要追她。

    第四次闪回:

    卡米尔坐在凳子上回忆妹妹玛丽安讲的一段谈话:

    如果你死后,一部分灵魂上了天堂,另一部分留在了人间,守护在亲人身边呢?

    卡米尔表现出很不高兴的样子,她不喜欢玛丽安说这样的话,同时也害怕失去玛丽安。但最后她还是失去了玛丽安。

    第五次闪回:

    回到房间的卡米尔躺在床上看到天花板的裂痕,又想起了她和玛丽安。玛丽安中途出现抽搐,卡米尔冲出去喊妈妈,接着回到现实。

    玛丽安出现抽搐症状的原因是嗑药嗑嗨了。玛丽安的死不是因为吸毒过量死亡,而是被人谋杀致死。

    第六次闪回:

    卡米尔出现在玛丽安的葬礼上,无法承受玛丽安的死亡,内心遭到巨大打击。

    玛丽安的离去让卡米尔精神受到刺激,这也才会有了她在当地精神病院呆了很长一段时间来摆脱这段痛苦的概况。


    3. 人物

    女主:卡米尔,新闻记者,小时候遭受过重创,时常会闪回碎片记忆,通过酒精来麻痹自己,通过自残来告诫自己。电视台需要她重回“风口镇” 报道一起关于两名未成年少女被谋杀的案件 。

    从剧中可以看出来,卡米尔不愿意回到以前生活的小镇,毕竟那里有她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没办法,工作就是工作。

    警长:维克里

    第一次和卡米尔见面,一直逃避卡米尔的提问。并给出无可奉告等词眼,也表现出防备心很强的一面。

    按照卡米尔的总结:警长没有线索,他拿这两起失踪案件束手无策。听到卡米尔想要报道,他不想说得太多,更不想被外面的人知道、被外面的人看笑话。所以才会表现出闭口不言的样子。

    母亲:克莱林

    传统观念极强的女性,对于卡米尔的回来表示不太欢迎。卡米尔去调查案件,她一致反对,不想她去深挖。

    对于卡米尔通宵未归的做法也难以容忍,甚至命令卡米尔不要做出令她丢脸的事情。一方面,克莱林的控制欲极强;二方面,卡米尔小时候或许做过一些让她觉得丢脸的事情。

    第一集中出现克莱林3次扯自己的眼睫毛:

    第一次:(卡米尔回到家的第一晚)

    第二次:(卡米尔第二日出现在厨房)

    第三次:(卡米尔从警察局回到家)

    不知这是导演的刻意安排还是克莱林这个人物有这样的癖好。

    她极力反对卡米尔去调查是出于何种目的。可能她自己也藏着不少秘密吧。

    新来的警探:威尔斯

    第一集出场3次

    第1次,卡米尔林中遇到。

    第2次,酒吧遇到卡米尔。

    第3次,卡米尔被叫到警察局录口供。

    这3次的出现的太及时了,与其说现身的及时,倒不如说这个新来的警探在调查这起案件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不然怎么会在卡米尔去追搜救队时出现、在酒吧想询问娜塔莉的哥哥约翰时出现、卡米尔在警察局录口供时出现。

    新警探在暗处注视着卡米尔的一举一动,或许他察觉到了这些案件的发生跟卡米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新来的警探这样讲道:

    你希望发生的事,就发生了。

    这句话讲出来非常有意思。你可以理解为是对卡米尔说的,这就符合卡米尔对她上司所说的:

    希望最终能发现那个女孩死了。

    这里的那个女孩指的是,娜塔莉。也就是尸体发现现场,坐在窗户上的女孩。

    同母异父的妹妹:艾玛

    与卡米尔在镇上相遇并没有打招呼,在家里却拥抱起卡米尔。表面上和卡米尔套近乎,内心很不喜欢卡米尔。她与卡米尔在楼上的一番谈话令人费解,这个行为怪异的妹妹十足一个心机婊。

    说出自己和卡米尔很像,是性格上相像。这也就意味着艾玛将会重蹈覆辙卡米尔曾经历过的种种不幸。


    4. 箴言

    恶人在所行的恶上,必被推倒。义人临死,有所投靠。

    这句的意思是: 恶人做了坏事必然受到惩罚,好人临死的时候就会受到主的感召。


    5. 第二集预告

    在第二集预告中,提到“卡米尔很高兴那些女孩死去”、“卡米尔从小就不是一个乖乖女”、“这是无助之人,争夺权力引起的犯罪”、“卡米尔隐瞒了自己的一些事”、“卡米尔完全没战胜心魔,只是活了下去”这些来看,很多年前风口镇发生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要从卡米尔身上去找答案。


    6. 其他

    此剧属于慢热型,刚开始会略闷,但随着剧情推进,节奏慢慢渐入佳境。尤其是闪回的双线叙事,再加上艾米·亚当斯派翠西娅·克拉克森两位演技派,第一集两人同台飙戏毫不吝啬。导演让—马克·瓦雷曾执导过高分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剧集《大小谎言》,都为这部剧提供了质的保障

    第一集开始就很有电影的质感,导演功底很稳。剧情与之前看过的《致命安全》有点类似,但这部剧叙事逻辑性远高于《致命安全》。《致命安全》有太多多余的情节,时不时会出现断片的情况。然而这部剧并不会,恨不得明天就更新第二集。

    摄影风格和《小丑回魂》《魔女嘉莉》非常相似。

    带着诡异、神秘、暗黑、宗教等色彩,使人惊悸万分。更是以一种“你是旁观者”的角度随女主去挖掘真相。

    期待后续剧情的发力,期待藏在背后的秘密。第二集快点更新吧!

    公众号:manyoumovie 欢迎关注!

  • 头像
    Alan Sleep

    电影中必须出现两个男人,这两个男人要进行交谈,谈论除了女人之外的话题。

    我要为这部剧鼓掌,因为它根本没有通过反向贝克德尔测试。两个警察Vickery和Richard谈论案情时,话题总也离不开Camille;Vickery和Crellin出现在同一场景时,他们总在讨论Adora。其他的“两个男人交谈情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我的印象中,能让人认为贝克德尔测试毫无意义(即明显没有性别偏向)的影视已经罕见,而能让我联想到反向测试行不行的几乎没有。懦弱保守的影视工业,在主流区能跨出的最大步子仅限于把男角色全员性转,或是弄出一部大女主电影(漫画式的人格塑造只为了娱乐性和那个人人都想贴的女权标签),而这是最懒惰最讨巧也最无诚意的路数。

    《利器》是关于女性但面向全性别的电影。它讲述女性内在的仇恨、愤怒、抑郁、挣扎和黑暗面,它写病态的母爱、占有欲和控制欲、酗酒、自残、对性的随意和谋杀。它敢表现少女对着破烂小屋里的性虐黄图自慰,敢写女主和两个男人发生性关系仿佛始乱终弃的渣女(这当然不成立,但这个设定一定让包括Richard在内的很多人无法接受);它敢把三代女人的关系当做主线,让“母亲”这个形象崩塌,“母性”突然变得前所未有得可怕;最终真相揭晓,一个看似无害的小姑娘,完全可以在身为受害者被虐待的同时也担当操纵者和加害者。

    你大概从未见过如此多的复杂女性出现在一块屏幕上。传统影视工业认为观众handle不了这种情况,观众只能习惯于母亲/情人/职场强人/蛇蝎/亦正亦邪的潜在性对象/打女,或者习惯于在一部剧里看到一个复杂女角色。而当一部作品里所有的女性都有自己的性格、动机、黑暗面,人人皆怀一个hidden agenda且它们和男性毫无关系——这就是《利器》最出色的地方,因为它把女性当人类塑造,心中有天使和恶魔。

    AA在提到这部剧时强调了女性的“inner rage”。这种愤怒藏在女人们的内心,它们平常不会被发泄出来,因为女性被要求光鲜并面带微笑,所以女性藏起了利器。但它在此剧中一集集渗透出的方式就像Camille拿漱口水也无法掩盖的酒味,根深蒂固,挥散不去。

    惊喜的是,从头到尾这些负面情绪都和男性毫不相关。女性不是因为受到了情伤或是被男性虐待而变成了黑暗生物(当然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看它总能和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角色扯上关系)。不管你信不信,女性可以在不受男性干扰的情况下衍生出自己的爱恨和挣扎。

    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两处,一是Camille对男同学的忏悔毫不在意。从“正常视角”来看,拉拉队长Camille遭到了轮奸,但是在Camille看来,meh那根本不是事儿,无论是因为有更痛苦的回忆打底,或是Camille厌弃“男人上了很多女人就值得一尊雕像,女人和很多男人性交就是荡妇”这个命题,或是她认为这恶行与她的其他遭遇相比太过渺小,这种冷淡的态度大概都让不少观众吃了一惊——一个女人竟然没有因为被轮奸而PTSD?对她来说,这不过是另一段闪回。

    另外一处是Amma提到了控制男性的简单和控制女性的复杂。男人们以为自己占到了便宜,殊不知自己在被操纵,“而且他们喜欢我”;同样的手段无法用于女人。于是在Amma无法掌控女人时,她杀了她们。

    我还喜欢Camille在本剧里和两个男人上床这件事。《利器》没有避讳女主的欲望,女主自己也没对此掩饰。如果是个传统走向,酗酒女主在遇到正义警察男主时,应该会被他拯救,和他发展出正常的关系。但这里不是。Camille遇到了真正能理解她的Keene,两人在坦白之后的赤裸相见水到渠成。而男主在看到她满身的自残伤痕时,愧疚同情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永远无法和她脑波共鸣,于是选择走人。剧本打破了“专情”、“被拯救”两个女性幻象,可能让人不适,但是让我舒适。

    至于AA这个女记者形象,不可避免被一些媒体归类到了“贪婪又有野心”、“为了报道不惜代价和相关人物上床”的影视女记者刻板印象里。那又如何呢?你们喜欢的硬汉侦探动作担当和相关人发生性行为还少了?同样的评判标准为什么不用于judge大男主?况且,避开剧集的上下文和人物塑造不谈,光分析“她和警察上床她和嫌疑人也上床”这个缩句从而衍生出“抹黑女记者”的结论,真是教科书式的避重就轻,最终目的也仅仅是想批判一番显得自己关爱女性职场人士罢了。

    《利器》有很多地方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巧妙的剪接,比如对闪回的处理——它还原了真正的“闪回”,现实里人们的“触景生情”时刻往往都是无意中注意到某个细节后瞬间激发的2-3秒回忆,一个破碎的场景立刻闪现在脑中,又立马被现实画面取代。母女戏内敛表象下的核爆级真相,配以南方保守小镇的碎嘴吃瓜日常,穿插进女主的自毁和被动式自救,构成了不逊于真探的《True Reporter》。

    回归标题。我最爱的是它对男性的“漠视”。几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个故事看起来和男人的欲望、霸权没什么关系,女人的“复杂”也不是因男人而生。虽然和女性(被绑定的)特质(“母亲”、“无辜少女”、“受虐女孩”等)息息相关,但她们终究面对的是自己心里的黑暗。

    感谢这部剧,它多层次深挖了不止一个女人的故事(有些还很邪恶)。我知道这是吉莉安·弗琳的一向作风。在今时今日,它们绝对不算矫枉过正。


    2021.10.25

    抱歉,因为一直被豆瓣禁言或删广播,我不得不放一下公众号:墨带(ink_ribbon)

  • 头像
    MR.Charles

    到呀导演私人音乐品味太棒了~在 大小谎言 中就能看出来了,这部配乐用的更多了。

    【根据外网资料以及个人整理】

    WYY音乐 playlist:

    《Sharp Objects Music Collection》

    http://music.163.com/playlist/2322108641/11430888?userid=11430888

    预告片

    Ghost - The Acid

    Tumbling Lights - The Acid

    S01 - Vanish

    The Dance (A Place In The Sun Soundtrack) - Franz Waxman 片头曲

    What Is And What Should Never Be - Led Zeppelin

    Small Town Heroes - Hurray For The Riff Raff

    I Can't Quit You Baby - Led Zeppelin

    Ring of Fire - Eric Burdon & the Animals

    Dietro casa - Ludovico Einaudi

    Motherless Children - Steve Miller Band

    Come Down - Sylvan Esso

    The Way It Used To Be - Engelbert Humperdinck

    Chord Left - Agnes Obel

    Tumbling Lights - The Acid 片尾曲

    S02 - Dirt

    Glance Backwards - Jeffrey Brodsky 片头曲

    Les moulins de mon coeur - Michel Legrand

    There's a Key - M. Ward

    In The Evening - Led Zeppelin

    black screen - LCD Soundsystem 片尾曲

    Keeper of the Key - Carl Perkins

    A Woman's hands - Joe Tex

    I'd Rather Go Blind - John Verity

    Pienso, luego existes - Mario Vinuela

    S03 - Fix

    Dance and Angela - Alexandra Stréliski (片头曲:这个人应该是本剧配乐,多首歌都是由她重新演奏)

    Plus tôt - Alexandra Stréliski

    Thank You - Led Zeppelin

    There's a Key - M. Ward

    Mama's Gonna Give You Love - Emily Wells

    I Was Wrong - Chris Stapleton

    Port De Bras - Michael Roberts

    Concerto in D Minor, BWV 974 (Based on an Oboe Concerto by Alessandro Marcello): II. Adagio - Johann Sebastian Bach (由Alexandra Stréliski演奏) 片尾曲

    E04 - Ripe

    Cupcake Kitty Curls - Mark Batson 片头曲

    In The Evening - Led Zeppelin

    What Is and What Should Never Be - Led Zeppelin

    You Made Me Love You (I Didn't Want To Do It) - Pasty Cline

    Mama's Gonna Give You Love - Emily Wells

    You Don't Know - Leon Bridges

    Changing Winds - Alexandra Stréliski

    Riders On the Storm - The Doors

    Dear Mama - 2Pac

    Texas Flood - Stevie Ray Vaughan

    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 Nana Mouskouri 结尾至片尾曲

    Tumbling Lights - The Acid

    Basic Instinct - The Acid

    Thinking of a Place - The War on Drugs (片尾曲:去年最爱的一首歌之一)

    S05 - Closer

    Dance and Angela - Franz Waxman 的人声哼唱版本 (片头曲)

    I Got the Blues - Glen Morris & Duane Eddy

    A Man Without Love - Engelbert Humperdinck

    It's Impossible - Perry Como

    It Ain't Me Babe - Bob Dylan

    Pa'lante - Hurray For The Riff Raff 片尾曲

    S06 - Cherry

    Dance and Angela - Jean-Phi Goncalves演奏Franz Waxman 的改编曲版本 (片头曲)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 Frankie Valli

    Don't You - Sage the Gemini

    Ghost - The Acid (片尾曲)

    You Belong to Me - Patsy Cline

    Lowdown - Boz Scaggs

    Snowfall / Snowfall Cha-Cha - George Shearing

    Little Red Rooster - Willie Dixon

    Jolene - Ray LaMontagne

    Call Me Irresponsible - Robert Goulet

    Trahison - Vitalic

    Blow My Buzz - D12

    Can't Take My Eyes Off of You - Engelbert Humperdinck

    S07 - Falling

    Dance and Angela - The Acid的改编版本 (片头曲)

    You Belong to Me - Pasty Cline

    There He Goes - Pasty Cline

    Who Knows Where the Time Goes? - Judy Collins

    Through the Morning, Through the Night - Robert Plant & Alison Krauss

    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 Nana Mouskouri

    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 - Bee Gees

    Down In The Willow Garden - The Everly Brother 片尾曲

    S08 - Milk

    Dance and Angela - Franz Waxman 片头曲

    Dietro casa - Ludovico Einaudi

    The Long Black Veil - Johnny Cash

    It's Impossible - Perry Como

    High Heels - Ludovico Einaudi

    Plus tôt - Alexandra Stréliski

    A Change Is Going to Come - Baby Huey & The Baby Sitters

    Casino Royale - The Soulmates

    In the Evening - Led Zeppelin 结局

    Come Down - Sylvan Esso 片尾曲

  • 头像
    大毛毛

    白衣女人 | 谁咬的Ashley的耳垂 | Amma 行凶过程和动机 | Camille 悲惨的一生

    全部剧透!!!深度剧透!!!

    只有像我一样已经全部看完并独自回味了整整一夜的网友才可以看!!!

    书没有看过,看了一些网上的分析,暂且整理一下。求网友和我讨论


    1. 白衣女人

    白衣穿在生者身上是圣洁高贵,尤其是对西方社会女性来说。剧中白衣服穿得最多的就是 Adora,完美女主人,尤其照顾女儿的时候更会穿上白衣。不管是警长、闺蜜还是丈夫,没有人可以对她说不。而 Camille 竟敢从啦啦队队长变成一个自残疯子,开着一辆可以在灰尘上写字的破车,做着凶杀案调查;她这样一个堕落的女儿对优雅从容的 Adora 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型 永久性 可持续性 以及毁灭性污点,不断搅动重重浑水,毁坏她的形象。除了最后 Camille 需要妈妈的时候。这时 Camille 也被迫穿上了白睡衣。Adora 终于满足了多年的愿望,将女儿变成她所谓母性实为酷虐的祈求者、朝拜者和牺牲者。当然与其说以白色来譬喻,更准确地说,Adora 的行为是一种症状,如果子女具有独立人格而无法被物化成人偶,她就无法成为别人眼中的圣母。

    Adora 算是一个普通的穿白衣的高贵变态,但 Amma 才是真正的行凶幽灵。她说自己是 Persephone,与 Hades 统治地狱,施加严刑;但 Persephone 是被绑到地狱去的,每年一半的时间在地狱度过,另一半时间由妈妈 Demeter 带回人间。同时她也是狩猎女神 Artemis,血腥又多了一重。Adora 看得见她的时候,她作柔弱幼女状以占据妈妈的全部。长辈都以为是普通少女,但她是同龄人的权力中心,拥有绝对决定权。回顾 Amma 经常说的话,有两句:一句是 Dont tell mama,另一句是 Shut up Jodes —— Jodes 就是帮她加害 Nathalie 和 Ann 的小伙伴之一。引诱 Nathalie 的时候她大概就穿着白衣,将脸用粉涂成白色,因此那个拿着枪的小男孩(他妈也是很疯,好可怜)看到的是她。

    一对病入膏肓的母女相互控制并且控制周围的人,不看到最后真是无法想象。


    2. 真正的凶手

    故事的神奇之处就是将 Adora 的控制狂症状早早揭示出来,而 Amma 的疯狂只隐含在细节之处。看完全剧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把 Ann 和 Nathalie 杀死的,不知道 Adora 是否知情,不知道 Alan 是否知情(虽然他对 Adora 是知情的),这一切只能靠原著和想象力了。

    关于过程及知情人:

    有一篇挺全的分析 根据原著大概讲述了行凶的前因后果。首先,Nathalie 和 John 之所以从费城来到 Wind Gap,是因为之前 Nathalie 把剪刀扎到同学眼睛里了。此后,她曾把缝衣针戳到 Ann 的脸上,还咬掉 John 女朋友 Ashley 的耳垂。书中也写到 Amma 与 Ann 和 Nathalie 一起玩,曾在林中虐待动物。真正关心 Ann 和 Nathalie 的是 Adora,而 Amma 出于嫉妒,叫了小伙伴帮她作案。先是骗 Ann 说 Adora 要见她,要开一个 Tea party,用高尔夫球场车(网上说车在剧中有一个画面,so what,那谁能猜到凶杀案跟这个小车有关)把她带到林里,给她涂指甲油、刮腿毛,而 Ann 感觉不对想逃跑的时候就被直接按住,Amma 用衣服将她勒死。此后的 Nathalie 也是以同样的过家家茶话会的理由被引诱的,在折磨了两天之后才完全杀死。

    至于为什么 Ann 的自行车会在屠宰场附近,以及 Nathalie 的血为何会在 Ashley 和 John 的床下,只能推测是小伙伴们一起给 John 栽赃的。不太可能有 Ashley 的参与,虽然她为了吸睛也说不定干得出这种事,但她好像比较笨吧。

    普遍认为,Amma 跟随 Camille 回到 St Louis 之后交到了新朋友,这位黑人小姑娘 Mae 就是第三位受害者。她首次出现,和 Amma 一起轮滑的时候手上就有了那种塑料指甲油,在片尾字幕后闪回的镜头中第一个抓在铁丝网上的手也是她的。最后一集的晚餐中埋藏了许多线索:Mae 非常崇拜 Frank Curry 和 Camille,而 Amma 立刻就说她是个 kiss ass(潜台词:我看你是不想活了);睡前 Amma 还问 Camille 是否希望自己成为作家(你爱我吗你想让我做点什么你才会爱我)。我怀疑,晚餐时Mae 在手上好像学 Camille 一样写着字,写的是Call mom,是否说明她当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劫难逃?

    另有一些关于种族歧视的问题讨论:将剧中 Mae 的死与类似的美国黑人女性受害新闻作出对比,再联系到剧中南方小镇 Wind Gap 扭曲的节日庆典、以及如同隐形的黑人女仆 Gaela。很值得回味,可惜剧本身并没有作实际的探讨。

    Adora 是否知道 Amma 是凶手?钳子是她的,高尔夫球车也是她家的,Amma 在她的严密监管之下,她应该很熟悉嵌着牙齿的娃娃屋,她不笨,反而非常习惯于生存于反社会变态之中(她的妈妈),她已经缜密地杀死了一个女儿,丈夫也死心塌地地追随着她,不敢多说一句错话(说了也会被她老练地挡回去)——因此她完全猜不到或丝毫不知情的可能性很小。有些人认为 Adora 反对 Camille 调查并告诫 Amma 远离 Camille,也许是为了防止 Amma 被揭发逮捕。这样想也不是没有可能, Adora 就算知道了也绝不会表现出来,毕竟只要看上去得体,不管死多少人、死的是谁,她都不介意。

    病理专家阐释 Alan 这种丈夫在孟乔森综合征患者母亲的周围非常常见,无视日常惨剧,让出一家之主的地位。考虑一下双峰里 Laura Parler 的母亲,对父亲 Leland 的行为不闻不问。她最后似乎被诊断为—— Judy。n这位专家还说,虽然孟乔森综合征真实存在(据说有些护士会抢走孩子),但这部剧的故事实际发生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但的确有一个1999年的案子,母亲杀死了十个孩子当中的八个。

    关于动机

    Richard 在审讯 John 的时候对警长说:we were looking at the wrong half。虽然他早已推测出凶手的动机是渴望权力的掌控,但是,由于猪的牙拔起来很困难,警长和侦探根本没考虑过女性嫌疑人。n再回想一下 Amma 杀人助手的这句 Or she, don't be sexist, chief ! 女权主义救人的时刻到了,凶手就在你面前a警长!网上提到,原著说拔青少年的牙不是特别难,不知道谁可以验证一下(验证一下原著就可以,do not 拔青少年的牙验证)。

    同时,网上说长期受虐的人会混淆虐待和爱意,也会在施虐的时候认为受虐对象得到了关心;Amma 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也是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此外还有人觉得 Amma 对 Camille 的依恋混杂有性冲动。

    嫉妒、占有、权力、虐待、爱、性、死。哎嘛不知道了,谁去问一下弗洛伊德 etc。


    3. Camille Preaker,一个凄惨的人

    有些网友怀疑 Camille 的生父是警长。因吹斯听,但不是。据说她爸就是一个普通傻逼,把她妈搞怀孕以后逃之夭夭。

    Camille 在给 Richard 讲述林子的故事的时候,认为球队队员和他选中的啦啦队队长所做的事情是双方共识达成的决定,而 Richard 作为一个健全的没有受过虐的人,立刻就意识到这是强奸。Camille 认为自己在林中被五个男生强奸的过程也有自己的参与,就像在学校受欢迎一样,她想要成为强者,而且就算她心中某处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受害者,大部分受到性侵的人在无言的结构压迫之下都会恨自己而不是怨恨施害者,几乎是条件反射。

    妹妹去世不知道是这之前还是之后的事情。总之后来她就一直自残(除了全身她的公寓、母亲的住所餐桌还有车上都有,朴实的刻字/字体/自体艺术)确认自己的存在,然而不幸见证了自残朋友的自杀,并从此保存了朋友的手机,开始听音乐(以前是不听的)。然后她完全脱离 Wind Gap,脱离母亲,采用隔离法,对自己的过去否认得更加彻底。

    最凄惨的是她不知道,Curry也不知道,她虽然极其勇敢,但她的确是一个凄惨的受害者,终生受害,并将在剧中不断再次受害。回到 Wind Gap 写报道不仅慢慢发现了母亲(和Jackie,另一个凄惨人物)的真实面目,还和 Richard 和 John 发生了凄惨的故事。最后,她救了 Amma 回到 St Louis 之后还在反思,如何与 Amma 相处、自己是否遗传了母亲的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等等(Curry 读那段的时候我心碎成粉),结果发现 Amma 才是凶手以及受害人+1。凄惨的善良而勇敢的人物。

    关于 Richard,这俩人是不可能在一起了。(网上说)书里描述 Richard 看到 Camille 领口的伤口,惊笑着说:这是啥?你自残啊? Camille 立刻明白,此人非我族类。一种典型的健全普通人,不是坏人,但完全不能理解什么是创伤。创伤很深的人必定会有一些或是伤人或是伤己的行为,将痛苦外化或内化,在普通人眼里都是荒唐可笑、有病、变态,因此 Camille 最终会被阐释为 slut(pathetic piece of shit)。但世上没有几个人是没受过伤害的。

    她已经在如此悲剧中靠自己艰难幸存下来,还将继续用一生忍受下去。如果这样一个人物自杀,实在是情有可原。

    SO SAD。


    此剧架构缜密,细节与留白中更意味深长。Camille 自体艺术词汇以及片中镜头的一些字就不提了,免得太长。(比如她开车去Wind Gap的时候路标写着 Last exit to change your mind,还有刚到警局的时候墙上挂着 Dont be a victim 等等,“女孩学会保护自己”。啧啧,啧啧啧)

    和 Big Little lies 相对照也是有意思的。有人说,如果说大小谎言中的女性可以集结起来为彼此提供庇护,利器则更多地展示女性之间的互相摧毁。


    最后,就一点,我想不通

    林中小屋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就这样了,想得头疼

    祈福。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