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未知
类型:纪录片国产导演:张旭张昱海金星纵红雨喻峰俞格李泽英林宸西麦克峰方程杜马斯然王绮娴赵擎刘宁宁周凝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19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ID:25780603热度:151 ℃ 时间:2024-08-14 10:57:41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看完才知道:1.深圳为什么不堵车,三分之一的人坐地铁,不想浪费时间在堵车上,时间就是效率。2.深圳有16万金融从业者,36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0万亿元;2018年深圳GDP就超过了香港,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3.龙华有个全国最大人才市场三和人才市场,饿了么骑手月薪5000-10000。4.深圳是中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5.皮蛋瘦肉粥是点单最高的菜品,每一单外卖成本比全国平均价格贵五元。6.南山是因为这里有陆地上最南的山。7.中国每4件专利申请中就有一件来自南山。8.深圳有1438个城中村,占深圳总面积1/6,居住了1100万人。9.深圳每天有66万人口在港期间流动,14座口岸中,罗湖口岸人流量占了1/3,港澳高铁14分钟。15.深圳是唯一一个全市统一校服的城市。16.深圳的小学生100万,但老年人比全国少一成。17.科兴科技园是中国加班最长的大楼。18.深圳是最爱阅读的城市,销量最多的是财经类书籍。
直奔深圳这集,看完简直了!wow~!
前半段完全抓住了我们认识的深圳的特点,速度、效率、效益,创业,从城中村开始转折回落一些城市温情,探索地理规划和深圳位置,最后有创作者关于人口结构新型,新型人际关系的思考,几处用词上有视角的惊喜,24小时书吧展现一些人文气息。大量的数据和材料输出可以看出导演组在筛选上做了多少案头工作,简直不要太好。
成都喝茶那里跟着小姐姐背影,然后坐下那逆光那胸怼着拍一股vlog油腻感,瞬间感到不适~然后三个年轻人在那喝茶,是导演组吗假假的尬聊,这种2组镜头在剪辑台上都应该舍弃的。喝茶,那些大爷大妈的生活速写不香么?那才是最感人的慢生活,竟然差点劲儿!文稿措辞上也差强人意,emm…有些句子明显还应该再斟酌改改。。。
总而言之,成都,作为最有人味儿和生活的城市,我觉得显然还能再好点。文案上,文化俏皮感和轻松在开头一部分不够,爷俩拌嘴那里语言的魅力在剪辑上做的可以更盛一点,镜头不够丰富,好几处觉得可以了怎么还不切下一个画面。。。
厦门的画面好丰富,剪辑好成熟,音乐贴合,颜色舒服????~对着树洞讲秘密的花样年壶让人忍俊不禁^_^,厦门文艺小清新很怕拍得很塑料质感,但是并没有,海岛音乐一上,那闽南风情热浪阵阵飘来~
武汉,标准的好,武汉话的音乐好有感jio~江湖儿女
郑州,浓重的凋零的北方城市既视感,铁路也救不回,没有互联网的快节奏,只有逝去以及逝去中的灰蒙蒙的工厂,以及待炸的城中村,弹幕郑州人都觉得把郑州拍出来了,那就真的好惨一城市,整体蛮正蛮标准但不咋好看,不喜欢,可能因为我不是北方人没啥感觉
个人观点:武汉>深圳/厦门>郑州>成都
我们在520表白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的时候,是否想起承载着我们日常生活本身的城市呢?
央视纪录频道携5集系列纪录片《城市24小时》(第一季)亮相,影片以24小时为刻度,以郑州为起点,从0点到24点,从城市里弥漫着的柴米油盐的烟火气,到每个抵达这里的人们的希望和梦想,从四面八方的铁路交汇,到历史与未来的时间相遇……
整个片子温暖平实,但又把思考和感慨融入到每个细节里。
对于郑州,《城市24小时》以“铁路”这一典型的符号浓缩了郑州的城市气质:“也许你没有到过这里,但可能明天就会路过。”而如何体现中原十字路口的交通枢纽地位,影片用两位平凡人物的故事,以小见大的还原了这所与铁路息息相关的城市全貌。
有多少人行色匆匆路过这里,又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走向远方?
即便是到了凌晨,郑州火车站的值班站长也在彻夜马不停蹄的为旅客解决各种棘手问题,直到晨光熹微才能交班休息。
这里的铁路能够连通多广阔的世界?
旭日升起,调车员李新忠几十年如一日的悬挂在列车上行进,保证列车能够安全地直达他从来没有去过的亚欧大陆的另一端。
影像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把整座城市融进了郑州火车站平凡的日常当中,并以故事化的表达勾连出琐碎细节当中的起承转合;从平凡人物的默默付出中,可以折射出交通枢纽的客流量与繁忙程度,可以将郑州的城市概念外延到与世界的连通当中,以此让城市的功能体现的更加细致生动。
郑州的城市运转过程被镜头分解到24小时的时间刻度中,以饮食为例,早餐时分的胡辣汤、中午时分的校园午餐、夜幕降临后的烩面香气……影片细致的描摹了日常生活的烟火气。
但郑州的24小时并不单纯停留在当下的生活,影片将拍摄对象聚焦在不同群体的不同生活选择当中,通过碰撞与磨合,24小时的时间线拓展到更远的历史与未来。
纵使许多村庄不断被拆迁改建成楼房,这个城市也依旧热爱并传承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因为在午后的豫剧学校里,10岁的小女孩为了能够登上《梨园春》的舞台,苦练经典曲目;傍晚时分是国棉四厂的老人们悠闲的时光,他们随纺织兴起来到这座城市,并如此循环度过了大半生,相比之下,几个小时后夜幕里下班的年轻工人,他们显得更有想法有活力。
每个人带着属于各自时代的印记,在人与人的相遇之时拉长了时间的范畴,现代化城市如何传承传统,年轻一代与父辈之间有何种差异与联系,都是以时间碎片拼凑出的更深远的主题。影像以短暂的24小时,浓缩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蓝图。
这部纪录片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城市当中不仅有人们的生活,更寄托着每一个奋斗者的梦想。
镜头中不断闪现密集的人群:深夜火车站里拿着行李奔走的游客人头攒动,午餐时刻豫剧学校里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在稚嫩的年纪离开家来到这里学习技艺,夜晚的富士康厂房门口大量工人下班后开启了难得轻松的夜生活……
这座城市有着密集的人口,人们不惜离家来到这里,为了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影片对“梦想”不着一字,但是却将城市承载着人们拼搏、争取更好生活信念的内涵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仅如此,对万千怀揣梦想来到这里的人们来说,处于十字路口的郑州带着包容万象的城市特质,让外来的人们也能很好的融入这里。
深夜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到更真实的城市运转,八千多张床位正常运转,医务工作者拼尽全力的付出,在这份保障之下,无数望眼欲穿的等待得到积极的回应,无数新的生命带着喜悦诞生。
城市的功能便在此体现,影像记录的不仅是城市生活的表象,更是需要在度过24小时后,深入的思考人们和城市相互依存的关系。
《城市24小时——郑州》:旅客的沿途,梦想的归处
我严格意义上不是100%的成都人,我和我父母的籍贯都在川中一个小县城。在某沿海小城市出生,到了9岁才到的成都,18岁出国。
这部片子里所传达的那种所谓“老成都”的悠然境界,我不置可否。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我的确是去过的,但那也是出国两年之后再回来想接接地气,体会一下所谓“老成都”生活了。泡杯三花,可惜的是作为半个成都人,我打不来麻将(四川话,就是不会打的意思)。再掏一下耳朵,中午和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一起吃10多块一盘的盒饭,仿佛自己也融入了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我最初到成都的时候是住在水碾河,那是一个银行的老职工宿舍,五层楼高,不通电梯,住在顶楼虽然夏天很热,但我经常喜欢爬到楼顶去看在猛追湾的电视塔。下课之后有时能遇到用扁担或是摩托车驮着两个大黑木桶卖凉面豆花(一般这种车子上还放了个喇叭,里面虚幻地播放着摊主的吆喝:“凉面~豆花er~“)
可惜,这种比较接成都地气的市井生活只过了两年。之后就搬到三环路旁的新房子,周围全是安置房和没有拆迁的城乡结合部。一种非常粗粝、半原始的状态,仿佛见证着这个城市的新陈代谢。出国之后每年回国一次,感觉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地铁通的线路越来越多,以前自己总是身处在这个环境中浑然不觉。当作为一个留学生被强制从自己从小长大的环境中抽离出来,每隔一年再放回去一段时间,这种巨大的变化让人的感觉是十分真切的。快速进行的城镇化,给我带来的冲击,我作为一个所谓的“成都人”每次回国都要借助大众点评或者某某微博、微信公众号才知道哪里好玩了。每个中国的旅游城市都有一个古镇,上面有卖烤羊肉串、烤鱿鱼的摊子,有所谓的原生手工艺品,实际大多来自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还多半有一个抱着把破吉他卖唱的伪文青,安抚着远道而来集体刻奇的人们。
我不知道,我还是否有资格评价成都了。
看了些排名靠前的热评,都是批评,主要问题是“外地人角度”,怎么理解一座城市。
角度问题,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那些能够达成共识的城市元素,却往往让人觉得不够本地视角。这其实就是城市题材纪录片优劣的最大分歧。
没有人能够完完全全的描述一座城,如果可以,那只能去采访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那不是纪录片,那是治安监控!
即使不是一个城市规划局的总规划师,你去评价一座城,也会有人站出来指责,你不接地气,你不了解这座城,因为你肯定不了解批评者的胡同或者楼道,或者这说你不如他了解。
也就是说,城市纪录片,是创作团队以他们的角度去看一座城,来寻找认同或其他。观众评价的应该是他们的文案、剪辑、影音之美,那些违背你认知东西只是借给你一双眼睛重新看一座城,慢慢感受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我的评价
文案:几乎满分,骚气十足,又不失回味,爱你文案!
旁白:这个熟悉的声音,像是《无间道》陈冠希、《志明春娇》余文乐、《天龙八部》陈浩民,一种极具代入感的声音,你也可以称之为生活化的声音,我喜欢。配上那骚气十足的文字,绝配!
光影色彩:不炫技,让人看着舒服。
导演:之前的那些赞美同样献给导演,因为这个局是他攒的。他想象的城市肯定更美。
国色芳华
三叉戟2
心动千年
过年好之花馍馍与马卡龙
战火四千金
海上孟府
该剧讲述了一名奇女子由牡丹培育而起,终达济民...
播放指数:1983℃
看完才知道:1.深圳为什么不堵车,三分之一的人坐地铁,不想浪费时间在堵车上,时间就是效率。2.深圳有16万金融从业者,36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0万亿元;2018年深圳GDP就超过了香港,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3.龙华有个全国最大人才市场三和人才市场,饿了么骑手月薪5000-10000。4.深圳是中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5.皮蛋瘦肉粥是点单最高的菜品,每一单外卖成本比全国平均价格贵五元。6.南山是因为这里有陆地上最南的山。7.中国每4件专利申请中就有一件来自南山。8.深圳有1438个城中村,占深圳总面积1/6,居住了1100万人。9.深圳每天有66万人口在港期间流动,14座口岸中,罗湖口岸人流量占了1/3,港澳高铁14分钟。15.深圳是唯一一个全市统一校服的城市。16.深圳的小学生100万,但老年人比全国少一成。17.科兴科技园是中国加班最长的大楼。18.深圳是最爱阅读的城市,销量最多的是财经类书籍。
直奔深圳这集,看完简直了!wow~!
前半段完全抓住了我们认识的深圳的特点,速度、效率、效益,创业,从城中村开始转折回落一些城市温情,探索地理规划和深圳位置,最后有创作者关于人口结构新型,新型人际关系的思考,几处用词上有视角的惊喜,24小时书吧展现一些人文气息。大量的数据和材料输出可以看出导演组在筛选上做了多少案头工作,简直不要太好。
成都喝茶那里跟着小姐姐背影,然后坐下那逆光那胸怼着拍一股vlog油腻感,瞬间感到不适~然后三个年轻人在那喝茶,是导演组吗假假的尬聊,这种2组镜头在剪辑台上都应该舍弃的。喝茶,那些大爷大妈的生活速写不香么?那才是最感人的慢生活,竟然差点劲儿!文稿措辞上也差强人意,emm…有些句子明显还应该再斟酌改改。。。
总而言之,成都,作为最有人味儿和生活的城市,我觉得显然还能再好点。文案上,文化俏皮感和轻松在开头一部分不够,爷俩拌嘴那里语言的魅力在剪辑上做的可以更盛一点,镜头不够丰富,好几处觉得可以了怎么还不切下一个画面。。。
厦门的画面好丰富,剪辑好成熟,音乐贴合,颜色舒服????~对着树洞讲秘密的花样年壶让人忍俊不禁^_^,厦门文艺小清新很怕拍得很塑料质感,但是并没有,海岛音乐一上,那闽南风情热浪阵阵飘来~
武汉,标准的好,武汉话的音乐好有感jio~江湖儿女
郑州,浓重的凋零的北方城市既视感,铁路也救不回,没有互联网的快节奏,只有逝去以及逝去中的灰蒙蒙的工厂,以及待炸的城中村,弹幕郑州人都觉得把郑州拍出来了,那就真的好惨一城市,整体蛮正蛮标准但不咋好看,不喜欢,可能因为我不是北方人没啥感觉
个人观点:武汉>深圳/厦门>郑州>成都
我们在520表白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的时候,是否想起承载着我们日常生活本身的城市呢?
央视纪录频道携5集系列纪录片《城市24小时》(第一季)亮相,影片以24小时为刻度,以郑州为起点,从0点到24点,从城市里弥漫着的柴米油盐的烟火气,到每个抵达这里的人们的希望和梦想,从四面八方的铁路交汇,到历史与未来的时间相遇……
整个片子温暖平实,但又把思考和感慨融入到每个细节里。
从铁路符号看郑州全貌 以小见大望向远方
对于郑州,《城市24小时》以“铁路”这一典型的符号浓缩了郑州的城市气质:“也许你没有到过这里,但可能明天就会路过。”而如何体现中原十字路口的交通枢纽地位,影片用两位平凡人物的故事,以小见大的还原了这所与铁路息息相关的城市全貌。
有多少人行色匆匆路过这里,又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走向远方?
即便是到了凌晨,郑州火车站的值班站长也在彻夜马不停蹄的为旅客解决各种棘手问题,直到晨光熹微才能交班休息。
这里的铁路能够连通多广阔的世界?
旭日升起,调车员李新忠几十年如一日的悬挂在列车上行进,保证列车能够安全地直达他从来没有去过的亚欧大陆的另一端。
影像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把整座城市融进了郑州火车站平凡的日常当中,并以故事化的表达勾连出琐碎细节当中的起承转合;从平凡人物的默默付出中,可以折射出交通枢纽的客流量与繁忙程度,可以将郑州的城市概念外延到与世界的连通当中,以此让城市的功能体现的更加细致生动。
从24小时看历史进程 碰撞打磨影像品质
郑州的城市运转过程被镜头分解到24小时的时间刻度中,以饮食为例,早餐时分的胡辣汤、中午时分的校园午餐、夜幕降临后的烩面香气……影片细致的描摹了日常生活的烟火气。
但郑州的24小时并不单纯停留在当下的生活,影片将拍摄对象聚焦在不同群体的不同生活选择当中,通过碰撞与磨合,24小时的时间线拓展到更远的历史与未来。
纵使许多村庄不断被拆迁改建成楼房,这个城市也依旧热爱并传承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因为在午后的豫剧学校里,10岁的小女孩为了能够登上《梨园春》的舞台,苦练经典曲目;傍晚时分是国棉四厂的老人们悠闲的时光,他们随纺织兴起来到这座城市,并如此循环度过了大半生,相比之下,几个小时后夜幕里下班的年轻工人,他们显得更有想法有活力。
每个人带着属于各自时代的印记,在人与人的相遇之时拉长了时间的范畴,现代化城市如何传承传统,年轻一代与父辈之间有何种差异与联系,都是以时间碎片拼凑出的更深远的主题。影像以短暂的24小时,浓缩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蓝图。
从记录场景到寄托梦想 立意深化,城市品质突显
这部纪录片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城市当中不仅有人们的生活,更寄托着每一个奋斗者的梦想。
镜头中不断闪现密集的人群:深夜火车站里拿着行李奔走的游客人头攒动,午餐时刻豫剧学校里成群结队的孩子们在稚嫩的年纪离开家来到这里学习技艺,夜晚的富士康厂房门口大量工人下班后开启了难得轻松的夜生活……
这座城市有着密集的人口,人们不惜离家来到这里,为了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影片对“梦想”不着一字,但是却将城市承载着人们拼搏、争取更好生活信念的内涵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仅如此,对万千怀揣梦想来到这里的人们来说,处于十字路口的郑州带着包容万象的城市特质,让外来的人们也能很好的融入这里。
深夜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到更真实的城市运转,八千多张床位正常运转,医务工作者拼尽全力的付出,在这份保障之下,无数望眼欲穿的等待得到积极的回应,无数新的生命带着喜悦诞生。
城市的功能便在此体现,影像记录的不仅是城市生活的表象,更是需要在度过24小时后,深入的思考人们和城市相互依存的关系。
《城市24小时——郑州》:旅客的沿途,梦想的归处
我严格意义上不是100%的成都人,我和我父母的籍贯都在川中一个小县城。在某沿海小城市出生,到了9岁才到的成都,18岁出国。
这部片子里所传达的那种所谓“老成都”的悠然境界,我不置可否。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我的确是去过的,但那也是出国两年之后再回来想接接地气,体会一下所谓“老成都”生活了。泡杯三花,可惜的是作为半个成都人,我打不来麻将(四川话,就是不会打的意思)。再掏一下耳朵,中午和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一起吃10多块一盘的盒饭,仿佛自己也融入了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我最初到成都的时候是住在水碾河,那是一个银行的老职工宿舍,五层楼高,不通电梯,住在顶楼虽然夏天很热,但我经常喜欢爬到楼顶去看在猛追湾的电视塔。下课之后有时能遇到用扁担或是摩托车驮着两个大黑木桶卖凉面豆花(一般这种车子上还放了个喇叭,里面虚幻地播放着摊主的吆喝:“凉面~豆花er~“)
可惜,这种比较接成都地气的市井生活只过了两年。之后就搬到三环路旁的新房子,周围全是安置房和没有拆迁的城乡结合部。一种非常粗粝、半原始的状态,仿佛见证着这个城市的新陈代谢。出国之后每年回国一次,感觉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地铁通的线路越来越多,以前自己总是身处在这个环境中浑然不觉。当作为一个留学生被强制从自己从小长大的环境中抽离出来,每隔一年再放回去一段时间,这种巨大的变化让人的感觉是十分真切的。快速进行的城镇化,给我带来的冲击,我作为一个所谓的“成都人”每次回国都要借助大众点评或者某某微博、微信公众号才知道哪里好玩了。每个中国的旅游城市都有一个古镇,上面有卖烤羊肉串、烤鱿鱼的摊子,有所谓的原生手工艺品,实际大多来自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还多半有一个抱着把破吉他卖唱的伪文青,安抚着远道而来集体刻奇的人们。
我不知道,我还是否有资格评价成都了。
看了些排名靠前的热评,都是批评,主要问题是“外地人角度”,怎么理解一座城市。
角度问题,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那些能够达成共识的城市元素,却往往让人觉得不够本地视角。这其实就是城市题材纪录片优劣的最大分歧。
没有人能够完完全全的描述一座城,如果可以,那只能去采访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那不是纪录片,那是治安监控!
即使不是一个城市规划局的总规划师,你去评价一座城,也会有人站出来指责,你不接地气,你不了解这座城,因为你肯定不了解批评者的胡同或者楼道,或者这说你不如他了解。
也就是说,城市纪录片,是创作团队以他们的角度去看一座城,来寻找认同或其他。观众评价的应该是他们的文案、剪辑、影音之美,那些违背你认知东西只是借给你一双眼睛重新看一座城,慢慢感受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我的评价
文案:几乎满分,骚气十足,又不失回味,爱你文案!
旁白:这个熟悉的声音,像是《无间道》陈冠希、《志明春娇》余文乐、《天龙八部》陈浩民,一种极具代入感的声音,你也可以称之为生活化的声音,我喜欢。配上那骚气十足的文字,绝配!
光影色彩:不炫技,让人看着舒服。
导演:之前的那些赞美同样献给导演,因为这个局是他攒的。他想象的城市肯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