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俞承豪李世荣赵成夏高昌锡尹志温全孝盛孙光业朴应洙金瑞庆郑河俊金智仁
类型:悬疑犯罪奇幻韩国导演:金辉苏在贤吴承烈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20 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豆瓣ID:34908103热度:95 ℃ 时间:2024-08-14 15:18:58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时隔一年多,“国民弟弟”俞承带着新剧回来了。宗教、偷拍……一口气刷了8集,真的是每一集都能刷新认识。让人仿佛看到了韩国当下的魔幻现实。说真的,应该没有人猜对了最后的大Boss是谁。最后一集还来大反转,果然是悬疑推理剧!
但说实话,看完大结局之后,我思考了挺久。这个结局除了吃惊之外没有太多让我觉得精彩的地方。即使有反转,但是过程可以说是十分跳跃!
作为推理剧,反正以我的智商看下来,还没发现太多漏洞,所以算得上严谨。有很多人说剧情像俄罗斯套娃,但这不就是悬疑推理剧的精髓嘛!剧情一层套一层,环环相扣!超能力:超能力的出现不是炫技,只是为了凸显与社会的格格不入,人活得像狗一样的韩国社会如果真的有一个超能力者我还真的挺好奇的,不想看超能力别看没人拦着你。
隔壁更好看点:首先,这部剧邪教一定不是主线。虽然前四集是围绕邪教来批判,但如果仔细看的话,还有很多韩国社会的一些弊病。印象深刻的有检察官的无动于衷,记者的报道不实,群众的蒙在鼓里。
第一个原因可以说是很讽刺了,一边在抨击强权勾结的黑暗现实,一边又用强权去威胁,这部剧还真是很具有讽刺意义了!【转】
小冒坚持原创的472天 从电视剧折射现实。n
2020年开年的悬疑刑侦题材,基本上全部都高开低走,令人唏嘘不已。
《无人知晓》:我们与恶的距离n
《如实陈述》:劳模张赫+OCN,刺激升级,套路依旧
所以我一度也对于这部剧,谨慎地抱有观望态度,漫改+超能力+刑侦悬疑,想要把并不罕见的元素结合好,也挺不容易——n
讲述因为儿时经历的案件而失忆的超能力刑警“东柏”遇到连续杀人事件后发生的故事。
女主是年轻有为的犯罪心理分析出身的警队中坚力量。男主只要碰到别人,就能读取他人的记忆。
两个人之间是并肩合作,还是怀疑对立,又或者惺惺相惜,故事就这么展开了。
一周两集的模式,对开篇能不能抓住观众的心,要求很高。激发不了观众的兴趣,一周的等待,就容易流失一些观众。
对于积累过不少刑侦剧,尤其是韩式犯罪剧和电影的我,首播第一周的节奏略微拖沓——因为甚至没讲完第一个案件。
10年追剧总结1:26部OCN大尺度犯罪悬疑剧盘点
然而,比较神奇的是,每当我想要二倍速或者快进的时候,总能有出人意料的地方。
比如第二集结尾,受害妹子一直没放弃希望的高能逃生过程,又紧张刺激,又有反转,又心疼。希望她能平安的心愿支撑我到第二周。
好久没看过如此细致介绍探案过程的剧,第二周觉得案件进入主线,大Boss出现,又陷入套路的时候,咦,怎么又高能反转了。
我瞬间有种当年第一次看《权力的游戏》的感觉——你以为的主角,是错觉,都会flop。
尤其是,进一步围绕“超能力”的设定,放了个大招,我确实好奇,未来走向。就靠这一点,抓住了我。
巧妙丰富的细节和容易无聊的拖沓,真的就是一线之隔。
详细地展示对一个案件引发的连锁案件的全过程,对一些观众来说,可能不够爽快刺激;但换个角度来看:
对新观众或者不熟悉刑侦剧的人来说,接受度比较高,事无巨细,看懂就会很容易。
我会在一些平淡的探案过程里,自己陷入思考:n
这部剧传达给我的一种态度是什么?n
1.超能力如何被合规控制,合理妥善使用?
男主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使用超能力?
非要告知或者得到许可,那非法采集的证据,就像被污染的物证,因此就放弃,男主存在的价值,不也大打折扣?
受了限制的男主,就放佛知道标准打擦边球的灰色行为,他们只要合理规避,知道真相一样无可奈何。n
2.如何保证男主的诚实和坦白?
能力是客观的,可人是完全主观的,会情绪化,会同理心,
男主因为对受害人的感同身受,导致经常情绪失控,尤其是面对暂时不能绳之以法的巨恶滔天。n
3.超能力没有缺陷吗?
记忆,也是主观的印象。即使可以从被当事人忽略的细节里,找到答案和关键线索;但记忆就不能伪造或者消失吗?
所以,过度依赖这种开挂方式,不会存在问题吗?n
4.超能力会打压正规探案模式,从而被孤立或弃用吗?
男主不招系统内同行待见,只有那么几个人在他危难之时,为他说话,支持他,就能看出,人们对他越推崇,越依赖,大量的同行,就会越边缘,越容易被诟病。
其实,我也不觉得男主有任何轻视别人,恃才傲物的态度,他只想成为大家的助力和确信,指明方向,他也知道,团队协作才更有效率。
个人主义的英雄开挂和集合团队力量,更有依据,按部就班的查证,这两种极端方式,会碰撞出更多思考。
只是对组织来说,即使需要打造一个明星,供大家信赖,那也必须是女主这样的普通人精英。而他的异类和突出,只会让组织不稳定
。。。。。。
其实,把超能力替换成,普通的人证物证,或者某种先进未知的新生事物(如AI人工智能),逻辑都是成立的,也都存在共性问题和潜在风险。
大家想要利用的初衷都是好的,然而有可能选错了方式方法,又或者出现了超乎预计的困难,甚至可能有被滥用错用反用的风险。
有这一层意义在,平淡的剧情里,感受也能因思考变得深刻。n
两个低调的演员,意外有很多相似之处:
1.儿童演员出身,很年轻的老戏骨
俞承豪,已经活跃了很多年,兵役都结束了。但这个弟弟,93年生。02年开始演戏,06年出演了《人狗奇缘》。
李世荣,92年,曾经演过《大长今》。和俞承豪的经历很像,有作品交集,比如《想你》,有很多作品。
2.颜值自然舒服,人也低调踏实,业务能力也不错
俞承豪在12年的《想你》这部大火剧里的男二号,比男主更戳中我,那年他才19岁。所以我当时很看好这个小孩,能深情,能腹黑,能无情,还能可可爱爱。
我完整看过李世荣的作品虽然不多,印象都不错。比如《痛症医生耀汉》《吸血鬼侦探》《花游记》。
3.资源和发展
其实不管是俞承豪的资源,起点,还有业务能力,态度,努力程度,都还可以;当然也不是说他现在的成绩和评价不好,毕竟一直稳定地接演主角,只是总觉得他应该更好一些。
我个人对他早期作品的印象更深刻,《想你》《盲》等;退伍后的作品,在看过的cut里都觉得他表现不错,但作品本身太平淡了,确实没能追完。
李世荣,就更低调了,相较于男演员,要做出挑的年轻女演员,难度还是大一些。不过我倒是记得她直言不讳谈性骚扰和潜规则——即使成名早如她,发展也不错,一样会经历这些,真是细思恐极。所以因为这个妹子的勇气增加了路人好感。
所以不太担心演技,男主已经习惯众人的不理解和提防的独立要强,以及承受的委屈和误解,情绪始终在里面;女主的台词咬字比去年和池城搭戏的时候,清晰了很多。
演员,除了少数成为人气明星,流量爆款外;也会有很多像他这样细水长流,稳定发挥的类型。
好好磨练演技,也许抓住一次机会,就会实现人气口碑兼得。
撇开电视剧本身的质量,我个人对这类有话题探讨的现实题材剧很感兴趣,只要不是天大的bug,我都会看。
这部剧里探讨的是,使用范围,安全性问题,边界尺度和道德风险。所以我真的很喜欢,这些话题能延伸出来的想象空间。n
1.类似的剧,还有《自白》——“一事不再审”原则。
《自白》TVN烧脑庭审新剧中的暗潮涌动
本剧的视角切入点,不在于破案,一开始大家都对谁是凶手心知肚明。n关键是,怎么证明他的罪行,怎么才能板上钉钉抓住他让认罪,怎么才能将犯人绳之以法。
所以,这部剧更像是结合了悬疑,破案的庭审剧。大量的过招环节其实都是在为庭审服务。通过这个题材的剧,我对法律体系和刑罚有效性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尤其是法律体系本身存在的令人无话可说的悖论和困境:
五年前,无论是从现有证据或是刑警的直觉,大家都确认凶手是韩宗久无疑。可是男主崔律师,却紧紧抓住警察为将证据包装得更充分的小手脚,推翻了一系列证据,让杀人犯无罪释放。
不够充分不够完美的证据,以及抓人心切的纰漏瑕疵,所以犯人可以主张“无罪推断”,法律不能有效地声张正义。调查成本高,审判成功率比想象中低,应该也是我们司法体系会面临到的问题。
我曾经在工作中,听过行业大拿分享,追查经济犯罪,诸如网络电信诈骗的难度有多大——投入的警力花费时间成本都很大,然而很有可能无法定罪。
这不是无能,这是客观的困难。n
2.《奔跑的调查官》——取证的困难,有限的权力
不管李枖原OCN新剧如何,为这题材一定会追
这部剧打开一个新的角度,当我们指责调查不力的时候,其实我们可能忽略了很多看不见的客观局限带来的巨大阻力,这不是主观懈怠造成的。n
3.《侦探医生》——真的想让更多人看到的小众剧
这剧改编自多个真实案件,即使剧本节奏有些迷幻,导致坚持看完的人太少了,但真的太让人扎心了。
环保问题,尤其是污染等造成的工伤,当看到每集片尾对受害人原型和家属的采访,都让我觉得,这部剧的制作团队,真的很有良知和勇气。
有人知晓,问题可以被看到,就总会有解决的希望。n
看剧,就是消遣和娱乐。
喜欢思考和引申,就是我个人的习惯和喜好。
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自我感觉良好,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和质疑,觉得自己矫情。
不强求接受,不强制灌输,我只是希望写下来,让更多人看到,能有哪怕微小一点,启发到别人,就很好了。
但经常也会有很多刺耳的声音,总让人分分钟,感受到网络世界的物种生态多样性有多么离奇。
大家都维持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思考和坚持,不必强融,良性互动,打开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其实真的很好。n
作者:小冒,热爱阅读,平均年读110+本书。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10w+的野生写作者。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愿意写深度思考后剧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朱智勋金惠秀8.7分Hyena:没有一种生存轻而易举
n那个男人的记忆法:老套路有惊喜,非典型浪漫太上头
n王炸组合爆款生活型医疗剧《机智医生生活》,会突破9.7分吗?
n网飞《王国》2口碑高开低走,值得一年等一回吗?
n韩版魏璎珞?太小看她,这热血爽剧隐藏着华为管理之道
n长假剧推:来自剧评团认证作者走心推荐
n十年追剧总结4:医者仁心在线救人的18部良心医疗剧推荐n
nn
[更新日:6/5/2020]剧中主演的INS(如有不足,可通知我修正????????)
EP1-14(89/90分)、扣星-EP15-16(1/10分)=90/100分。意见:视乎你自己有没有看过原漫)
1️⃣完全没有看过原漫/對「推理剧」要求不高者:绝对不受影响,100%放心看。
2️⃣看过原漫/对推理剧有要求者:EP1-14是高能剧情,值得看!但会对大结局EP16感到失望(不管男主是否真橡皮擦)90%看。
3️⃣只为男女主看剧、沒有要求者:100%支持到底。
4️⃣ 剧中大量老中青演员、小演员、漂亮小姐姐演技出色 ????????????????????????
【更新日26/4/2020】图1️⃣、2️⃣截至2000年前后(EP1-14)
[更新日25/4/2020]EP13-14-黄毕善、方议员恶魔两母子案件图
⚠️1️⃣我的重点关注人物:裝病男_恐龙派头目-蔡东元:曾为避开十年前,一宗广搜隊新人刑警的案件而被东柏逮捕,但裝病避开了法律责任。(疑似在廿年前集体暴力案件为自己/家人犯案而掩饰)n
本来以为韩剧应该没什么限制,没想到把原漫的基本设定都改掉了。@tvN不敢把男主写成黑的,你还不如不拍这部漫画。这部电视剧还不如放在OCN,说不定发挥能好些。男主是正义代言人也没什么,编剧好歹要让主角与橡皮擦较量的时候占点上风吧。这样一改男女主的能力体现在哪里?全剧男女主不就是一直被橡皮擦牵着鼻子走吗?
男女主查案查了个啥?橡皮擦预告杀人基本都成功了,警方就是跟着在后面收尸的呗。最无语的是,最后橡皮擦居然是自爆身份!??按照橡皮擦的价值观,她的复仇就是正义,为此不惜把无辜之人牵扯进来。那为什么不直接干净利落地处理掉全剧两个最大恶人黄毕善和方俊硕,然后逍遥法外,这才是橡皮擦做的出来的事情吧。就算退一步,橡皮擦想让这两个恶人受到法律审判,既然她找到了证据,直接去举报不就行了,有必要搞得这么麻烦吗?
而且橡皮擦(东柏姐姐)为什么突然想不开要自爆身份?认亲?一二十年间对东柏不闻不问,突然就来句我是你姐姐。如果小时候是因为走散了找不到弟弟了,那么在东柏公开超能力成了名人之后还找不到他吗?我实在想不到姐姐告诉东柏自己是橡皮擦的动机是什么。
男主角色无成长。编剧把漫画开头引入的案子放在了结局,结果就是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东柏还是一样的热血冲动,真的一点点的变化都没有。过了十六集,编剧告诉我们男主还是停留在第一集的状态,就很无奈啊。
最后全剧陈在奎大叔最惨,没有之一。
韩国的编剧就这?看了几年的韩剧了,但凡有悬疑破案的剧,编剧一定会写一段:深更半夜,一个警察孤身一人跑到凶案现场,然后被杀或者被打晕的情节。 我就想问问,韩国所有的编剧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吗?情节推动不了也不用失了智吧,韩国是很小,人是很少,但是也不用每个剧都把警察写的这么废物好吗?难道你们是想通过这种喜欢玩打野的警察来突出你们韩国警察能力很强?一个两个警察就能把悬疑案破了?写剧本能结合一下现实吗?大晚上的警察都那么无私奉献呢,还目无组织纪律的拿着枪都忘危险的地方闯,还偏偏还要加上没有目击者没有摄像头的条件,玩呢?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吧
三十
韩国烧酒狂想曲
别再犹豫
加利福尼亚旅馆
看了又看国语第一部
你回来了
暂无简介...
播放指数:653℃
时隔一年多,“国民弟弟”俞承带着新剧回来了。宗教、偷拍……一口气刷了8集,真的是每一集都能刷新认识。让人仿佛看到了韩国当下的魔幻现实。说真的,应该没有人猜对了最后的大Boss是谁。最后一集还来大反转,果然是悬疑推理剧!
但说实话,看完大结局之后,我思考了挺久。这个结局除了吃惊之外没有太多让我觉得精彩的地方。即使有反转,但是过程可以说是十分跳跃!
作为推理剧,反正以我的智商看下来,还没发现太多漏洞,所以算得上严谨。有很多人说剧情像俄罗斯套娃,但这不就是悬疑推理剧的精髓嘛!剧情一层套一层,环环相扣!超能力:超能力的出现不是炫技,只是为了凸显与社会的格格不入,人活得像狗一样的韩国社会如果真的有一个超能力者我还真的挺好奇的,不想看超能力别看没人拦着你。
隔壁更好看点:首先,这部剧邪教一定不是主线。虽然前四集是围绕邪教来批判,但如果仔细看的话,还有很多韩国社会的一些弊病。印象深刻的有检察官的无动于衷,记者的报道不实,群众的蒙在鼓里。
第一个原因可以说是很讽刺了,一边在抨击强权勾结的黑暗现实,一边又用强权去威胁,这部剧还真是很具有讽刺意义了!【转】
小冒坚持原创的472天 从电视剧折射现实。n
2020年开年的悬疑刑侦题材,基本上全部都高开低走,令人唏嘘不已。
《无人知晓》:我们与恶的距离n
《如实陈述》:劳模张赫+OCN,刺激升级,套路依旧
所以我一度也对于这部剧,谨慎地抱有观望态度,漫改+超能力+刑侦悬疑,想要把并不罕见的元素结合好,也挺不容易——n
《超能警探》
讲述因为儿时经历的案件而失忆的超能力刑警“东柏”遇到连续杀人事件后发生的故事。
女主是年轻有为的犯罪心理分析出身的警队中坚力量。男主只要碰到别人,就能读取他人的记忆。
两个人之间是并肩合作,还是怀疑对立,又或者惺惺相惜,故事就这么展开了。
(一)魔性节奏,褒贬不一
一周两集的模式,对开篇能不能抓住观众的心,要求很高。激发不了观众的兴趣,一周的等待,就容易流失一些观众。
对于积累过不少刑侦剧,尤其是韩式犯罪剧和电影的我,首播第一周的节奏略微拖沓——因为甚至没讲完第一个案件。
10年追剧总结1:26部OCN大尺度犯罪悬疑剧盘点
然而,比较神奇的是,每当我想要二倍速或者快进的时候,总能有出人意料的地方。
比如第二集结尾,受害妹子一直没放弃希望的高能逃生过程,又紧张刺激,又有反转,又心疼。希望她能平安的心愿支撑我到第二周。
好久没看过如此细致介绍探案过程的剧,第二周觉得案件进入主线,大Boss出现,又陷入套路的时候,咦,怎么又高能反转了。
我瞬间有种当年第一次看《权力的游戏》的感觉——你以为的主角,是错觉,都会flop。
尤其是,进一步围绕“超能力”的设定,放了个大招,我确实好奇,未来走向。就靠这一点,抓住了我。
巧妙丰富的细节和容易无聊的拖沓,真的就是一线之隔。
(二)拖沓老套 VS 另有深意的切入点?
详细地展示对一个案件引发的连锁案件的全过程,对一些观众来说,可能不够爽快刺激;但换个角度来看:
对新观众或者不熟悉刑侦剧的人来说,接受度比较高,事无巨细,看懂就会很容易。
我会在一些平淡的探案过程里,自己陷入思考:n
这部剧传达给我的一种态度是什么?n
1.超能力如何被合规控制,合理妥善使用?
男主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使用超能力?
非要告知或者得到许可,那非法采集的证据,就像被污染的物证,因此就放弃,男主存在的价值,不也大打折扣?
受了限制的男主,就放佛知道标准打擦边球的灰色行为,他们只要合理规避,知道真相一样无可奈何。n
2.如何保证男主的诚实和坦白?
能力是客观的,可人是完全主观的,会情绪化,会同理心,
男主因为对受害人的感同身受,导致经常情绪失控,尤其是面对暂时不能绳之以法的巨恶滔天。n
3.超能力没有缺陷吗?
记忆,也是主观的印象。即使可以从被当事人忽略的细节里,找到答案和关键线索;但记忆就不能伪造或者消失吗?
所以,过度依赖这种开挂方式,不会存在问题吗?n
4.超能力会打压正规探案模式,从而被孤立或弃用吗?
男主不招系统内同行待见,只有那么几个人在他危难之时,为他说话,支持他,就能看出,人们对他越推崇,越依赖,大量的同行,就会越边缘,越容易被诟病。
其实,我也不觉得男主有任何轻视别人,恃才傲物的态度,他只想成为大家的助力和确信,指明方向,他也知道,团队协作才更有效率。
个人主义的英雄开挂和集合团队力量,更有依据,按部就班的查证,这两种极端方式,会碰撞出更多思考。
只是对组织来说,即使需要打造一个明星,供大家信赖,那也必须是女主这样的普通人精英。而他的异类和突出,只会让组织不稳定
。。。。。。
其实,把超能力替换成,普通的人证物证,或者某种先进未知的新生事物(如AI人工智能),逻辑都是成立的,也都存在共性问题和潜在风险。
大家想要利用的初衷都是好的,然而有可能选错了方式方法,又或者出现了超乎预计的困难,甚至可能有被滥用错用反用的风险。
有这一层意义在,平淡的剧情里,感受也能因思考变得深刻。n
(三)俞承豪+李世荣,低调年轻的老戏骨组合
两个低调的演员,意外有很多相似之处:
1.儿童演员出身,很年轻的老戏骨
俞承豪,已经活跃了很多年,兵役都结束了。但这个弟弟,93年生。02年开始演戏,06年出演了《人狗奇缘》。
李世荣,92年,曾经演过《大长今》。和俞承豪的经历很像,有作品交集,比如《想你》,有很多作品。
2.颜值自然舒服,人也低调踏实,业务能力也不错
俞承豪在12年的《想你》这部大火剧里的男二号,比男主更戳中我,那年他才19岁。所以我当时很看好这个小孩,能深情,能腹黑,能无情,还能可可爱爱。
我完整看过李世荣的作品虽然不多,印象都不错。比如《痛症医生耀汉》《吸血鬼侦探》《花游记》。
3.资源和发展
其实不管是俞承豪的资源,起点,还有业务能力,态度,努力程度,都还可以;当然也不是说他现在的成绩和评价不好,毕竟一直稳定地接演主角,只是总觉得他应该更好一些。
我个人对他早期作品的印象更深刻,《想你》《盲》等;退伍后的作品,在看过的cut里都觉得他表现不错,但作品本身太平淡了,确实没能追完。
李世荣,就更低调了,相较于男演员,要做出挑的年轻女演员,难度还是大一些。不过我倒是记得她直言不讳谈性骚扰和潜规则——即使成名早如她,发展也不错,一样会经历这些,真是细思恐极。所以因为这个妹子的勇气增加了路人好感。
所以不太担心演技,男主已经习惯众人的不理解和提防的独立要强,以及承受的委屈和误解,情绪始终在里面;女主的台词咬字比去年和池城搭戏的时候,清晰了很多。
演员,除了少数成为人气明星,流量爆款外;也会有很多像他这样细水长流,稳定发挥的类型。
好好磨练演技,也许抓住一次机会,就会实现人气口碑兼得。
(四)贴近热点话题的现实题材的意义
撇开电视剧本身的质量,我个人对这类有话题探讨的现实题材剧很感兴趣,只要不是天大的bug,我都会看。
这部剧里探讨的是,使用范围,安全性问题,边界尺度和道德风险。所以我真的很喜欢,这些话题能延伸出来的想象空间。n
1.类似的剧,还有《自白》——“一事不再审”原则。
《自白》TVN烧脑庭审新剧中的暗潮涌动
本剧的视角切入点,不在于破案,一开始大家都对谁是凶手心知肚明。n关键是,怎么证明他的罪行,怎么才能板上钉钉抓住他让认罪,怎么才能将犯人绳之以法。
所以,这部剧更像是结合了悬疑,破案的庭审剧。大量的过招环节其实都是在为庭审服务。通过这个题材的剧,我对法律体系和刑罚有效性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尤其是法律体系本身存在的令人无话可说的悖论和困境:
五年前,无论是从现有证据或是刑警的直觉,大家都确认凶手是韩宗久无疑。可是男主崔律师,却紧紧抓住警察为将证据包装得更充分的小手脚,推翻了一系列证据,让杀人犯无罪释放。
不够充分不够完美的证据,以及抓人心切的纰漏瑕疵,所以犯人可以主张“无罪推断”,法律不能有效地声张正义。调查成本高,审判成功率比想象中低,应该也是我们司法体系会面临到的问题。
我曾经在工作中,听过行业大拿分享,追查经济犯罪,诸如网络电信诈骗的难度有多大——投入的警力花费时间成本都很大,然而很有可能无法定罪。
这不是无能,这是客观的困难。n
2.《奔跑的调查官》——取证的困难,有限的权力
不管李枖原OCN新剧如何,为这题材一定会追
这部剧打开一个新的角度,当我们指责调查不力的时候,其实我们可能忽略了很多看不见的客观局限带来的巨大阻力,这不是主观懈怠造成的。n
3.《侦探医生》——真的想让更多人看到的小众剧
这剧改编自多个真实案件,即使剧本节奏有些迷幻,导致坚持看完的人太少了,但真的太让人扎心了。
环保问题,尤其是污染等造成的工伤,当看到每集片尾对受害人原型和家属的采访,都让我觉得,这部剧的制作团队,真的很有良知和勇气。
有人知晓,问题可以被看到,就总会有解决的希望。n
看剧,就是消遣和娱乐。
喜欢思考和引申,就是我个人的习惯和喜好。
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自我感觉良好,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和质疑,觉得自己矫情。
不强求接受,不强制灌输,我只是希望写下来,让更多人看到,能有哪怕微小一点,启发到别人,就很好了。
但经常也会有很多刺耳的声音,总让人分分钟,感受到网络世界的物种生态多样性有多么离奇。
大家都维持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思考和坚持,不必强融,良性互动,打开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其实真的很好。n
作者:小冒,热爱阅读,平均年读110+本书。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10w+的野生写作者。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愿意写深度思考后剧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朱智勋金惠秀8.7分Hyena:没有一种生存轻而易举
n那个男人的记忆法:老套路有惊喜,非典型浪漫太上头
n王炸组合爆款生活型医疗剧《机智医生生活》,会突破9.7分吗?
n网飞《王国》2口碑高开低走,值得一年等一回吗?
n韩版魏璎珞?太小看她,这热血爽剧隐藏着华为管理之道
n长假剧推:来自剧评团认证作者走心推荐
n十年追剧总结4:医者仁心在线救人的18部良心医疗剧推荐n
nn
[更新日:6/5/2020]剧中主演的INS(如有不足,可通知我修正????????)
EP1-14(89/90分)、扣星-EP15-16(1/10分)=90/100分。意见:视乎你自己有没有看过原漫)
1️⃣完全没有看过原漫/對「推理剧」要求不高者:绝对不受影响,100%放心看。
2️⃣看过原漫/对推理剧有要求者:EP1-14是高能剧情,值得看!但会对大结局EP16感到失望(不管男主是否真橡皮擦)90%看。
3️⃣只为男女主看剧、沒有要求者:100%支持到底。
4️⃣ 剧中大量老中青演员、小演员、漂亮小姐姐演技出色 ????????????????????????
【更新日26/4/2020】图1️⃣、2️⃣截至2000年前后(EP1-14)
[更新日25/4/2020]EP13-14-黄毕善、方议员恶魔两母子案件图
⚠️1️⃣我的重点关注人物:裝病男_恐龙派头目-蔡东元:曾为避开十年前,一宗广搜隊新人刑警的案件而被东柏逮捕,但裝病避开了法律责任。(疑似在廿年前集体暴力案件为自己/家人犯案而掩饰)n
本来以为韩剧应该没什么限制,没想到把原漫的基本设定都改掉了。@tvN不敢把男主写成黑的,你还不如不拍这部漫画。这部电视剧还不如放在OCN,说不定发挥能好些。男主是正义代言人也没什么,编剧好歹要让主角与橡皮擦较量的时候占点上风吧。这样一改男女主的能力体现在哪里?全剧男女主不就是一直被橡皮擦牵着鼻子走吗?
男女主查案查了个啥?橡皮擦预告杀人基本都成功了,警方就是跟着在后面收尸的呗。最无语的是,最后橡皮擦居然是自爆身份!??按照橡皮擦的价值观,她的复仇就是正义,为此不惜把无辜之人牵扯进来。那为什么不直接干净利落地处理掉全剧两个最大恶人黄毕善和方俊硕,然后逍遥法外,这才是橡皮擦做的出来的事情吧。就算退一步,橡皮擦想让这两个恶人受到法律审判,既然她找到了证据,直接去举报不就行了,有必要搞得这么麻烦吗?
而且橡皮擦(东柏姐姐)为什么突然想不开要自爆身份?认亲?一二十年间对东柏不闻不问,突然就来句我是你姐姐。如果小时候是因为走散了找不到弟弟了,那么在东柏公开超能力成了名人之后还找不到他吗?我实在想不到姐姐告诉东柏自己是橡皮擦的动机是什么。
男主角色无成长。编剧把漫画开头引入的案子放在了结局,结果就是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东柏还是一样的热血冲动,真的一点点的变化都没有。过了十六集,编剧告诉我们男主还是停留在第一集的状态,就很无奈啊。
最后全剧陈在奎大叔最惨,没有之一。
韩国的编剧就这?看了几年的韩剧了,但凡有悬疑破案的剧,编剧一定会写一段:深更半夜,一个警察孤身一人跑到凶案现场,然后被杀或者被打晕的情节。 我就想问问,韩国所有的编剧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吗?情节推动不了也不用失了智吧,韩国是很小,人是很少,但是也不用每个剧都把警察写的这么废物好吗?难道你们是想通过这种喜欢玩打野的警察来突出你们韩国警察能力很强?一个两个警察就能把悬疑案破了?写剧本能结合一下现实吗?大晚上的警察都那么无私奉献呢,还目无组织纪律的拿着枪都忘危险的地方闯,还偏偏还要加上没有目击者没有摄像头的条件,玩呢?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