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叶锦添曹郁赵楠张杰丁燕来魏明周逸夫
类型:纪录片国产导演:米若羲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20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ID:34973406热度:984 ℃ 时间:2022-07-16 17:39:45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对于全世界的影迷来说,电影业迎来了至暗时刻。
原本定档三四月的好莱坞新片,撤了大半。
《新变种人》《鹿角》《速度与激情9》《007:无暇赴死》《比得兔2》《寂静之地2》……
就连曾倔强表示北美档期不推迟的《花木兰》,也在名单之列。
受疫情影响,电影院的缺席似乎成了常态。
这也是咖爷觉得最遗憾的一件事。
你还记得上一次去电影院是什么感受吗?
看到烂片,或许气愤至极中途离场,捶胸顿足质问自己为何不用这票钱买杯奶茶;
看到好片,或许呆坐原地良久,灯光亮时恍如隔世,不愿回神。
而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在正片结束时就匆匆离开。
对于电影的喜怒哀乐,也会随着时间淡忘。
因为对我们来说,故事结束了,电影就结束了。
更不用说,把那一行行的演职员表,也当作是电影的一部分。
比如摄影,比如灯光,比如声音,比如特效,比如美术和服装……
通常情况下,这些演职员表上快速滚动的名字是没有观众的。
而最近,有一部纪录片把这些容易被忽略的人,从幕后拉到了台前——《我在中国做电影》。
不得不说,这个名字真的相当像《我在中国修文物》。
同时呢,这个“做”字用得很有意思,许多人会问为啥不叫“我在中国拍电影”?
因为“做”包含的内容更多,除了拍,还有听、写、画……这些加起来,全都是“做”。
由时光网出品,米若羲担任导演,她本人也是时光网内容中心高级总监。
纪录片一共五集,每集14-18分钟不等,短小精悍,非常适合网生一代观看。
内容聚焦于,摄影、声音、特效、美术、配音这五大电影的幕后工种。
每集请来一位或一组当今中国电影行业内的标杆人物,来讲述关于他们的工作。
这类时长在20分钟左右、制作精良的纪录片这几年见得很多,《早餐中国》《人生一串》《如果国宝会说话》等,都做得相当有意思。
回归影像本身的题材,却不多见。
它的质量如何,看一下这个排场就知道了——
第一集:《光影统领者》,主人公曹郁。
第二集:《声音魔法师》,主人公赵楠。
第三集:《视觉追梦人》,主人公MORE VFX联合创始人魏明、《流浪地球》视效总监丁燕来、Digital Domain 数字王国视效总监周逸夫。
第四集:《寻找东方美》,主人公叶锦添。
第五集:《另一个演员》,主人公阿杰。
说实话,上面这些人名,除非是电影专业学生或是影视从业者,大部分人大概只听说过叶锦添和阿杰。
没听过也没关系,正好通过这部片子,一起倾听这部写给电影人的情书。
首先,第一集。
这集主人公是摄影师曹郁。
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2004年凭借《可可西里》获金马奖最佳摄影。
2009年凭借《南京!南京!》获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
2017年凭借《摆渡人》获金像奖最佳摄影。
2019年凭借《妖猫传》或金鸡奖最佳摄影。
登上过著名的《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
这个履历可以说十分漂亮了。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知道曹郁则是因为“姚晨丈夫”这个名头。
第一集短短的17分钟,曹郁实际上说了很多干货。
他首先提到的是,摄影师必须有对电影的极高敏感度,这样才能拍出符合作品气质和氛围的镜头和光效。
这里他用的例子是《妖猫传》的拍摄。
为了营造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中“百媚生”的神态,摄影可谓是绞尽脑汁。
先是点了几十根蜡烛放在演员脸部周围。
接着又用了LED的灯带,使贵妃的皮肤可以呈现出一种LED的光泽。
这样还不够,再加上一种名叫Dedolight(特图利)的灯打在眼睛里。
就这样,有灯笼的光、蜡烛的光、LED的光、Dedolight的光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有层次的光效。
到这里还是不够,要“百媚生”必须要“流光溢彩”,光要流动起来。
于是曹郁亲自动手控制电子调光台,让光动起来。
所有这些加起来,才有了“百媚生”。
其次曹郁给我们提供的干货则是他从绘画里学到的摄影技巧。
由于《妖猫传》是一部奇幻片,所以他从爱德华·蒙克的画作里汲取灵感。
绘画到了蒙克的时期,已经是一种混合的光源。
他画作中阴影部分的蓝色给了曹盾很大的启发,所以《妖猫传》里我们能见到很多绿或者蓝的颜色。
曹郁还提到了之前因为撤档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八佰》,并给出了一个很高的评价:
“我对《八佰》很满意,它很像我的作品。”
摄影上,由于《八佰》是纪实片,所以他参考的是毕加索早期的一组画,即他的“蓝色时期”。
所以《八佰》的主色调是蓝绿和黄色。
最后,他提到了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给他的影响。
《末代皇帝》的摄影师是斯拉罗,也正是在这部影片中,他知道了摄影机是可以像羽毛一样飞起来的。
第一集的部分,实际上可能是整部纪录片最有实用价值的一集,你不仅能够看到情怀,还能够看到一个优秀摄影师他所使用的方法论。
当然由于时长问题,也只能是管中窥豹。
不过呢,这不是摄影纪录片,能让我们感受到摄影巨大的魅力,和摄影师工作的重要性,就已经成功了。
第二集讲的是声音。
主人公赵楠,她负责过声音部分的作品有《影》《记忆大师》《重返20岁》《寻龙诀》《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
她也凭借《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获得过第30届香港金像奖的最佳音响效果奖。
赵楠在这14分钟内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当然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
第一是声音在电影里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其实总是会忽略声音,但声音又是使我们能够沉浸在电影中,享受那种虚假的真实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比如怪兽的叫声让人恐惧,是因为里面有很多次低频在里面,次低频是让人最不舒服的一个频率。
再比如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台词,只听声音就能够知道人物的喜怒哀乐。
第二是声音制作的过程。
首先是靠想象力,通过无声的画面去想象声音。
每一个画面都有属于自己的声音,重庆的KTV和铁轨声,老上海弄堂的自行车声。
其次是拟声,使用各种材质模拟出细致真实的声音。
比如《影》里杀人的声音,捅肺的声音,都需要现场模拟还原。
第三是国内声音行业的问题。
这里赵楠说了一句话:
“现在拍电影跟催命一样。”
电影还没拍呢,就已经定好了上映日期,然后各种催,于是时间压力特别大。
注意,从赵楠开始,国内电影行业的畸形和混乱现象开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揭露。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罗马》,混音混了四个月;
而中国绝大多数的电影声音制作最多就是二十几天,而且拍摄日期说变就变。
也是从赵楠开始,好莱坞成了一个对比的标杆。
比如声音,在国内是一个人负责,好莱坞是两种人才,一种是混音师,另一种是声音指导。
说白了,就是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导致电影人才素质各方面比较平庸。
而好莱坞的人才培养,则保证了他们有一生的时间去磨练自己的技术,以达到一个顶层的标准。
这个问题在第三集特效将会又一次被重复提出。
实际上,除了上面三个问题,赵楠还说了关于女性和职业选择的问题。
大学时她被叫成“楠哥”,公司里小姑娘叫她“女战士”。
很多人听到赵楠的名字,会觉得她是一位“先生”,比如金马奖组委会曾把她误会成“赵楠先生”。
于是在她上台领奖后,她第一句话就是“女孩子也能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录音师,可以非常好,非常棒”。
光是这一句话,就足以振奋不少女性观众,也让电影从业者们有所反思。
第三集是特效。
说到中国特效就绕不开两个词:五毛特效和《流浪地球》。
这一集可能是最能改变一些刻板印象的一集。
首先,特效不是几个人坐在电脑前玩电脑。
它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工作,包括画面创作、管理、创作、对画面的理解、对电影的认知。
这也是国内赶工似的人才培养无法达到一个很好效果的原因,综合性的人才是稀缺资源。
其次,特效特费钱。
大场地要交房租、养一两百人要发工资、正版软件要钱、电费一个月就是几万……
接着,国内外特效发展过程和层次的不同。
美国是从传统的特效开始的,比如微缩模型,然后一步步发展到现代数字特效。
还是上面赵楠的那个问题,美国在特效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
而中国则没有这些经历,空中起高楼,于是断层就出现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虚拟人物这样的核心技术。
比如“灭霸”这个角色,我们还无法承接这样的镜头。
而像《阿丽塔:战斗天使》中阿丽塔这个角色用到的技术,可能拿到国内都没有人会用。
最后是特效制作过程的不易。
《邪不压正》里姜文会随时随地考特效人员北京建筑的高度;
《流浪地球》需要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返工修改,就连雪屑都要一帧一帧检查以做到细致真实;
《一出好戏》的黄渤要求相当高,每一个景都需要仔细制作……
由此可见,特效不仅是个细致活儿,还要应对不同导演的苛刻要求。
最后,咖爷想来说说叶锦添这一集。
比起电影,更有意思的是叶锦添其人。
他负责过《卧虎藏龙》《赤壁》《夜宴》等大片,并凭借《卧虎藏龙》拿到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知名度在美术设计这一领域中无人可比。
作为一位艺术家,叶锦添在14分钟里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
比如他觉得“美术是另外一个导演”、“通常都是我让导演头痛”……
光是上面的两句话,我们就已经能够感受到他那种对于自己工作的热爱了。
作为一个香港出生、台湾工作、后与大陆导演合作的美术指导,叶锦添对于三地之间的区别有着强烈的感受。
香港是大量借鉴西方,台湾有一点中国的元素但还不够,回到大陆才逐渐找到了那种“东方美”。
比如在拍《大明宫词》的时候,他就已经感受到了大陆观众极高的接受度。
他甚至称之为是“文艺复兴”。
除了人生经历、工作经历,叶锦添还提及了张国荣的八卦:
啊,哥哥真是太可爱了……
同时,叶锦添也谈到了美国和中国电影行业的差距问题:
叶锦添也对今天的中国电影作出了评价:现在是一个迷失的时代。
其实,这在配音演员阿杰的部分也提到了:模仿可以理解,但是最后一定要发挥自己的特点。
目前中国的电影市场,很多人还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却没能达到百花齐放。
《我在中国做电影》不仅拍出了摄影、声音、特效、美术、配音的种种魅力。
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中国顶尖的电影从业人员,对于电影的态度——曹郁的方法论、赵楠的女性态度、特效团队的情怀、叶锦添的大师风范、阿杰的传承精神。
可能作为一部深度阅读的作品,它远远不够。
但作为一个点燃激情的火花,它绝对是最适合的。
《我在中国做电影》中所反映出的中国电影的困境,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当一个快速发展但不够扎实的时代过去之后。
我们需要用怎样一种态度去面对我们的电影?
本文作者 |枕云 @文化咖孵化工场成员
本文由文化咖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投稿或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文小咖”(ID:cultureca)
影迷看过来,给大家介绍一部轻松好看的纪录片——《我在中国做电影》
《我在中国做电影》是2020年2月底才上线的纪录片,片子只有5集,每集只有15分钟,用一顿饭的时间就能追完。
内容主要聚焦于美术、声音、特效、摄影、配音这5大电影幕后工种,简直是资深影迷的饕餮盛宴,每集请来一位或一组代表着当今中国电影产业最高水准的专业人士,让观众了解电影制作的故事。
其中还囊括了《妖猫传》、《影》、《南京南京》、《八佰》等各大电影的幕后纪实。
美术、声音、特效、摄影、配音,这几个专业名字听起来很乏味,它们的背后似乎都隐藏着一大堆晦涩的名词解释。
就连电影节颁奖,大家也都只关注影帝影后奖。摄影奖、音效奖、美术奖这类奖项则基本没有热度,甚至被插播进广告。
电影结束时,他们的名字也被放在很后面,字幕还没滚完,观众就已经走完了。
那为什么他们如此不受人“待见”,可全球的电影节却还是要为他们保留一个奖项位置呢?
看完《我在中国做电影》就知道了。
《我在中国做电影》第一集,请来的是曾上过《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的曹郁:
大部分人认识曹郁,是因为他的妻子姚晨,但其实曹郁本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电影摄影师。
曹郁毕业于北电摄影系,毕业的第四年,他就凭借一支广告获得了纽约广告节摄影奖的提名。
2004年凭借《可可西里》获金马奖最佳摄影;2009年凭借《南京!南京!》获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2017年凭借《摆渡人》获金像奖最佳摄影奖;2019年凭借《妖猫传》获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可谓战绩不菲。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摄影和摄像并不是一回事,摄影师不仅要负责拍,还要负责电影里的光影控制。
也就是说,一部电影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质感,是导演和摄影师相互协作的成果。
就拿《妖猫传》来说,片中杨玉环回眸的这一幕,是影片的重中之重:
为了这个镜头,曹郁准备了好几十根蜡烛和各种不同的现代灯具。
蜡烛围绕着放在演员的身边,LED灯往演员脸上打出层次感,然后还找了一种叫作特图利的可以打出很小光源的灯,专门打在演员的眼睛上:
看这个无滤镜的幕后花絮图:
我们可以看出杨玉环脸部和肩膀上的光影轮廓,这不只是化妆的作用,更多的是灯光。
这样才拍出了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感觉:
所以大家看到的这个“百媚生”,不只是演员演出来的,还有摄影师拍出来的。
《妖猫传》是一部奇幻片,所以曹郁用了很多现代灯具来做光影,营造唐朝盛世的梦幻感。
而拍《南京!南京!》呢,用的则就是单一的白光了:
这种朴素的白光恰好可以拍出一种雕塑感,所以观众才会感觉角色特别有力量。
教堂里的这场戏也是光影运用的极致体现:
所有人站满教堂的时候,只有窗户那边进来了几束代表着希望的白光。
这一刻充满了压抑、痛苦和希望。如果没人举手,那意味着毁灭;如果有人举手,那意味着牺牲与伟大。
所以当教堂里的女性们一个接一个举起手时,手掌上的光影就成了重点:
尤其当光越来越强烈,强烈到能看见空气中的灰尘时,精神感就凸显出来了。
除了演员的演技,这些黑白光影、空气中的浮尘,其实都是我们的哭点,只是作为观众的我们,经常忽略了镜头的力量感而已。
摄影还不是一门单一的技术,按曹郁的话说,摄影就是一门艺术,绘画是他们的修养基础。
曹郁谈到,他第一次去和陈凯歌导演讨论《妖猫传》时,是带着一个登机箱去的,里面装满了画册。
然后曹郁给陈凯歌看了爱德华·蒙克的画,他想以此为视觉参考,来做《妖猫传》的背景色调。
所以在《妖猫传》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以蓝绿色为主色调的背景:
拍《八佰》时,曹郁参考的则是毕加索蓝绿时期的画作:
但《八佰》中加了很多黄色来做蓝绿色的反衬色调,大家看这个镜头就是蓝绿偏黄的:
这种柔和中透出来的残酷感,恰好符合《八佰》的气质。
曹郁还称《八佰》是他最满意的一个摄影作品,这个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第二集讲的是音乐效果,请来的是负责过《影》、《记忆大师》、《重返20岁》、《寻龙诀》、《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作品的赵楠女士。
她曾多次提名金鸡奖和金马奖的最佳音效奖及最佳录音奖,凭借《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获得金像奖的最佳音效奖。
与摄影不同,音效是一个非常孤独的职业,尤其在这个同期声越来越少的时代,音效师们基本都是独自坐在录音棚里工作的:
比如张艺谋的《影》,看过《影》的观众都知道,影片全程伴随着雨声。
为了做《影》的雨声,赵楠和同事把全世界有关雨声的素材都下载下来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自己录,哪一天看见下雨了,马上抱着设备跑出去录雨声。
赵楠表示做《影》的那段时间是最压抑的,因为上班听雨,下班了还要录雨,每天都阴沉沉的,整个人很down。
也有一些团队协作,许多我们听到的脚步声、踩水声、刺剑声,就是好几个人用奇形怪状的姿势趴在房间里合作出来的:
为此他们还要研究一些构造知识。
比如《影》里郑恺被刺的这幕:
他被刺完之后讲不出话来,不是因为声带受损,而是因为剑刺进肺部,造成血液反流,血进了肺,人一开口,血就会涌上来。
所以为了做这一剑的声效,团队还用鱼鳔做了一个仿真的肺。
在赵楠看来,声音是被动且恒定的,它是五官中影响人情绪很重要的一官,而且它对人的生理性影响不会被改变。
就拿怪兽的叫声来说,很多人害怕怪兽的叫声,不是因为它声音大,而是因为它声音中有次低频,次低频是最让人感到害怕的一个频率。
所以做声效靠的是感知与感情,而不是靠素材。
很多人以为大神能做出丰富厉害的声效,是因为他们电脑里存的素材多,但其实根本不是。
赵楠拿到片子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是想象,她先看着无声的画面自行想象出大概五六种声音,然后再去找素材,找不到就去录或者制作。
如果只是像拼图一样,把现有素材往画面里嵌,那是做不出好音效的。
除了摄影和音效,《我在中国做电影》还讲了配音、美术、特效等方面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正片,这里就不多讲了。
有人可能认为一集15分钟太短,讲不出深度,但对于一般影迷来说,这个时长其实正好,既不费心力,又可以掌握一些入门级小知识,提高一下观影水平。
太深度的话,那就是老炮专场了,对于一般观众来说会有点晦涩。
《我在中国做电影》让人感受最深的一个点就是:做好一份工作,除了兴趣之外,还必须耐得住寂寞。
认真、痴狂、专注、孤独、知足,一样不可少,有时候你甚至还得甘于承受一些职业伤害。
比如曹郁,不工作的时候,他就看大量的画作,研究其中的光影运用,这就是必须沉下来心来去积累的。
音乐也是他的灵感来源之一,有时候创造光影,音乐的起伏、氛围,都帮助他渐入佳境。
再比如赵楠,为了做好音效这份工作,赵楠养成了随地记声音的习惯。
她随便就可以说出重庆的高架桥上有哪几种声音,江边从白天到黑夜都有KTV在营业,还有高架桥上的汽笛声,和江面上的油轮声。
老上海的弄堂也很典型,一般是马桶的使用声,和小自行车的车铃声。
在家里,赵楠也利用听觉判断一切事物,比如老公何时出门,她还可以只靠听,就听出楼下的店面煮的是饺子还是面条。
长期的职业积累习惯使得听觉成为了赵楠五官中最敏锐的一官,但也以此带来一些伤害。
比如赵楠从不戴耳机听音乐,家里也没有任何播放器,她甚至下班回家看电视,都是关着声音看字幕的。
因为上班时间听了太多声音,下班再听的话她会睡不着。
经常夜里两三点,别人都睡着了以后,赵楠则是走进录音棚,把一千多个素材,一个接一个地放。
直到现在,赵楠都说不出自己到底爱不爱这个职业,只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有了一份工作就天然感觉要做一辈子了。
这种说不出爱与不爱的朴实,反倒成就了一代匠人。
青石电影编辑部/老王
通常观众们看一部电影,最关注的是演员和导演,很少有人关注影片的幕后制作团队。实际上,这些幕后团队才是整个电影工业的基石,也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地方。
前不久,时光网出品了一部五集电影人物纪实节目《我在中国做电影》,首次将镜头聚焦于一群中国电影的幕后英雄,即来自美术、声音、特效、摄影、配音5大幕后工种的7位优秀电影人。
通过节目的介绍,观众可以了解这些幕后工种的工作性质,电影工业的制作流程,甚至是国内与国外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上的差距。
节目最后一集讲的是配音演员,邀请的嘉宾是国内配音界的"顶流"、729声工场创始人阿杰。
《我在中国做电影》每集的时长不到20分钟,也没有特别晦涩的专业术语,对于一些想要了解电影制作流程的影迷来说,具有一定的科普意义,对于这些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来说,也是一次曝光和正名。
相对于美术、声音、特效、摄影,配音已经是转到台前最成功的的一个工种了。在日本动画界,声优偶像化已经是一个趋势。在中国,随着国漫的日益发展,国内配音演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拥有了庞大的粉丝群体。
《我在中国做电影》第五集选择了阿杰(粉丝称为"杰大")来作为中国配音演员的代表,国漫粉丝对杰大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配音的魏无羡、叶修、东方月初等等都是人气很高的角色,而杰大除了配音演员这个身份,还在多部作品中担任配音导演,并且是圈内著名配音团队"729声工场"的创始人,这些身份让他可以站在行业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
其实早在"二次元"这些词汇流行之前,观众对于配音演员的印象,大概也就停留在译制片里那些操着翻译腔的国语配音,只知其声,不知其人,对于这个职业的工作性质,可能也并不清楚。
因此杰大在采访中的第一件事,就是为配音演员正名。杰大说:"身边的一些人不太了解我们这个工作,他们可能会说你这配音挺轻松,随便说说话就能挣钱,但是他可能不知道,这个话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杰大认为,配音演员是声音的演员,"一个好的配音演员,他一定是懂表演的。"
杰大在节目中为摄制组展示了配音演员的工作环境:一个空旷的录音棚,环境全凭想象,彻头彻尾的无实物表演。
如今,国内配音演员的主阵地已经从译制片转移到动漫游戏领域,配音演员们也拥有了更具辨识度的表现机会。
对于译制片的国语配音,观众的接受程度并不高,节目中也透露了原因:译制片的配音时间特别紧,一般的可能两天,最短的还有一天就完成了,原创内容的配音通常会更长一些。
而在原创内容中,电影的质量要求又高于剧集。因为动画剧集的制作时间紧张,需要尽快完成以赶上播出进度,电影则是慢工出细活儿,一句台词可能就会配几十次。
"因为它是电影,电影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去做。"
据阿杰介绍,国产动画的配音工作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
十几年前,国产动画的配音是等导演把所有画面做好了,一帧不能变,再让演员去配音。这时候如果台词说快了或者慢了,就会跟嘴型对不上,为了对嘴型就只能加一些无关紧要的水词儿,最后做出来就感觉节奏有问题,人物的个性也都变得不鲜明了。
如今的配音是放到了画面制作之前,配音演员们只有大概的故事脉络,或者是分镜剧本,细节是自己去填的。包括好莱坞的一些动画片也是先配音,然后让画师根据配音演员的表演进行后期处理,一些细节还会参考配音演员当时的表情。
杰大认为,纯用分镜剧本配音,对配音演员的表演能力要求更高了,但这样子限制也少很多,塑造的角色也会比较生动,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谈到配音演员的专业水平,杰大又在节目中纠正了一个观众经常存在的误区:"好多人觉得配音演员最能体现专业能力的地方是变声,他们能从几岁小孩配到几十岁的老年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杰大认为,变声可能只是作为配音演员的一项基本功,而配音实际上是一种"内心的表演",如果你只是单纯模仿一个小孩子的声线,并没有完全进入到小孩的内心,那观众听起来会觉得特别假。
这几年,杰大除了配音工作,也在多部作品中担任过配音导演。
配音演员只需要考虑自己的角色就可以,而从配音演员晋级到配音导演,就需要统筹全局的能力。杰大将配音导演形容为导演和配音演员之间的"翻译",需要把导演的意图翻译成日常的台词传达给配音演员。
作为配音导演,他不仅要负责统筹专业配音演员的工作,还要负责群杂等业余配音演员的工作,"很费劲,很难",杰大形容道。
每个行业都需要传承,每个入行的新人也都会有一个"引路人"。杰大在节目中透露,让他走上配音这条道路的,是上译厂的的童自荣老师。
在节目中,杰大回忆了自己最初是如何迷上配音,如何在网上论坛里认识了一群配音爱好者,如何来到上海见到自己心中的偶像——上译厂的老配音演员们,还展示了自己当年和童自荣老师的合影,他那一头飘逸的长发让观众梦回2005。
如今,国内的配音演员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曝光,专业性也得到了粉丝和业界的认可。曾经配音演员只是真人演员背后的影子,而随着国产动漫游戏的发展,配音演员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辨识度,有了自己的粉丝圈子。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国产动漫、游戏产业将会进一步扩大圈层,而配音演员的这个职业,一定会越来越重要。
某一公众号推荐了这个微纪录片系列《我在中国做电影》,看完之后失望大于期望。n系列片选了幕后的五个工种——摄影、录音、美术、特效、配音——的代表人物,做成了一集不超过20分钟的微人物采访片,主要介绍了电影幕后、技术构想、个人经历以及工作现状,缺点是对中国电影的幕后挖的不深,对工种情况的介绍不全,人物只鳞片甲勾不出全貌,或许因为时长太短、或许不同编导的风格未统一、或许没有找到观众想要看到的东西,看完并没有像名字类似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估计也是套用这个名)让人感动。n但系列片的风评不错,一来由于大家的电影情怀,二来聚焦到导演演员大腕之外的幕后功臣,让观众对电影的幕后有更多的了解。电影光鲜的背后,有太多的无奈与牺牲,只是不为外人道而已。像片中赵楠说现在录音越来越不受重视,根本没有时间去精心打磨一部电影的声音,这跟电影市场的火爆与急功近利的态度扯不脱关系。我想,编导选取的虽然都是圈内各工种的顶尖人物,但还有更多籍籍无名的电影人也在为中国电影而努力,这些平凡人的视角或许可以代表中国电影的大多数,像68岁的香港茶水姐杨蓉莲就应该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系列片的结尾说,“献给为中国电影默默付出的每一个人”,希望那些真正默默无闻的电影筑梦人也能进入编导们的法眼。
众所周知,电影是公认的“第七艺术”。n在大银幕上,我们见证了一场场悲欢离合,也体会了无数的美好与感动。n但在银幕之外,我们对于电影拍摄、电影制作本身,却知之甚少。n最近,一部新出的国产高分片就开创先河。n它将镜头聚焦于幕后,为我们讲述中国电影那些“最不可告人”的秘密——
导演:米若羲n主演:叶锦添/ 曹郁/ 赵楠/ 张杰/ 丁燕来/ 魏明/ 周逸夫n首播:2020-02-28(中国大陆)n集数:5n单集片长:17分钟
这是国内首部聚焦中国电影幕后人物的微纪录片。n一共5集,每集不到20分钟,可以用短小精悍来形容。n在每一集里,从美术、声音、摄影、配音、特效五大核心领域,分别讲述一部电影的幕后制作过程。n第一集所讲述的,就是电影中的摄影。
陈凯歌曾说,一个剧组里,有两个角色可以被称为Director(导演),一个是导演,另外一个就是摄影指导。n摄影于一部电影有多重要,由此可见一斑。n作为国内顶级的摄影师,曹郁在片中分享了很多经验之谈。n他首先厘清了两个概念的区别——摄像与摄影。n后者比前者更难,因为摄影不仅仅要拍摄,还要把控整个光影与气氛的变化。
在电影《妖猫传》中,张榕容饰演的杨贵妃回眸一笑,是片中最经典的场景之一。n为了拍好这一幕,以曹郁为代表的的摄影团队在光影上下足了功夫。n首先,他们准备了几十根蜡烛,分别放在脸的左侧和下侧,用以制造一种非自然光的效果。n接下来又用上了led灯带,让皮肤从所有的反射角度看上去,都有一种偏现代的光泽感。
这样做还是不够,因为最重要的眼睛部分并不突出。n于是他们又用上了特图利灯,专门在眼睛部分进行打光,使人物显得有神。n你可能想不到,就是这几秒钟的一个镜头,在摄影时竟然动用了灯笼光、蜡烛光、led光、特图利灯光等多种道具,才产生了我们最终看到的光效。n“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绝色,在此得以最完美的诠释。
与《妖猫传》的复杂程度不同,电影《南京!南京!》中采用的是传统的灯光。n用单光源把人物拍出雕塑感,才使得片中的角色更具力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中有场教堂里举手的戏。n曹郁对这场戏的理解是,汇集了众人的教堂就像一个海洋,而手就像帆,象征着希望,举起时有一种信念感。n在拍摄这一幕时,教堂的窗户是开着的,因为他算好了时间,在等待太阳光从那里照射进来。n当这束光真正出现时,可以清晰看见手掠过光线,甚至能看到空气中的灰尘。n摄影对于剧作寓意的烘托,被这一幕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说摄影是一项需要与导演、演员互动配合的工作。n那么电影中的音效处理,就是一项自我、独立,甚至说孤独的工作。n从业几十年的赵楠,对此深有体会。
做电影音效,首先需要的就是想象力。n当你看见一个画面时,脑海里要瞬间反应出五六种声音。n在形成了一个思维的创作过程之后,才能去进行实际上的操作。n比如,当你看到重庆,会想到江边卡拉ok的声音,以及游轮的鸣笛。n看到老上海,就会联想到弄堂里的小自行车铃声等等。
音效制作看起来是一项轻松的工作,事实却并非如此。n在制作《影》的音效时,赵楠就经历过近乎崩溃的状态。n由于片中有大量的下雨戏,其带领的音效团队,几乎把全世界所有关于雨的音效素材库全买了。n但他们还是觉得不够,于是到后来只要看见现实中下雨了,就立马拿上设备出去录雨声。n在《影》的成片中,每一场下雨的戏份,少则三四十条音轨,多则五六十音轨,其复杂和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郑恺饰演的沛良,在《影》中有一场从身后被刺的戏份。n要真实地模拟、还原兵刃刺穿身体的声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n赵楠和团队尝试了各种道具,效果都不理想。n最终,他们模仿鱼鳔做了一个肺,在刺破的瞬间能发出相当逼真的声音,才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用赵楠的话说,虽然手法是假的,但情感是真的。n真与假两相结合,才成就了电影中关于声音的幻术。
和音效制作同样孤独的,是电影的视效制作。n在过去,国产电影的视效制作曾经不受重视,被认为是修修威亚、穿帮这么简单。n“五毛特效”的骂名,也被这个部门背负了多年。n但只有业内人士才知道,其实国产电影特效的产生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n一切还得从特效制作的产生开始说起。
特效制作诞生于美国,最早的传统特效包括微缩模型、光影、剪切分层等等。n随着电脑和技术的数字化出现,传统的模型逐渐转移到三维软件,通过合成的办法去实现和渲染。n可以看出,美国经历了从传统特效到数字特效的全流程,无论在理念和技术上都是一步步经历过来的。n但中国电影没有经历这些过程,所以才会在技术、灯光渲染、特效制作人员的艺术修为上存在断层。
电影特效技术发展至今,国内特效公司在场景制作、硬体类的角色上,已经基本接近好莱坞的水平。n但是在一些核心技术,比如虚拟人的制作上,仍然与好莱坞存在差距。n即便如此,我们也有着自己的优势。n比如,在一些涉及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特效场景中,国内的制作水平就要优于外国的团队。n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邪不压正》。
在制作《邪不压正》中场景之前,特效团队共收集了一万两千多张老北京的照片。n到了实操时,光是北京的四合院特效模型,就做了六千多栋,树做了一万多棵。n片中有一个镜头,是巧红张开双手,在牌楼顶上走动。n这个镜头有一个360度的旋转,基本把整个北京拍全了。n而观众在此看到的每一个细节和角落,都是特效人员在幕后加班加点、奋战无数个日夜的结果。
还有去年春节档票房冠军《流浪地球》,也是一个将特效做到极致的典范。n全片首场大的灾难戏,是一个有着坍塌效果的镜头。n在这个画面里出现的每一处山形,都要先在电脑上雕琢出来,把所有的光影渲完。n最后,再根据光影和山形,去做碎石的碰撞效果以及烟体的解算,这是一个相当费时费力的过程。
片中还有一个长达50多秒的长镜头,从点及面,由地球升上太空。n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一幕光是做相机的运动效果,就调了五六十版,复杂和困难程度可想而知。n当然,也正是由于特效团队这样的努力,才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了中国科幻片的里程碑。
除了上述三集外,《我在中国做电影》还讲述了配音、美术等重要的幕后环节,采访了叶锦添、阿杰、丁燕来、魏明、周逸夫等顶级制作人。n于普通人而言,它是首部揭秘电影幕后制作的良心好片,讲述了不同工种的创作心得,真实呈现电影工作者的幕后状态。n于影迷而言,它又像是一堂生动的电影课,传授关于电影创作的知识干货。n当然,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封写给国产电影的情书。n以最真实质朴的笔触,献给每一位国产电影的幕后工作者。
追溯国产电影的过去,这是一段曾艳惊世界,但是也曾饱受争议的历史。n近年来,无论是《流浪地球》这样的里程碑式作品,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的现象级爆款,都让我们看到了国产电影在不同题材、不同类型上的进步与突破。n而《我在中国做电影》的出现,更是向我们展现了银幕背后的中国电影人,在各个岗位上的坚守与热爱,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产电影向上生长的力量。n向每一位国产电影的幕后工作者致敬,也祝愿国产电影能够越来越好。
*本文作者:张不才
国色芳华
三叉戟2
心动千年
过年好之花馍馍与马卡龙
战火四千金
海上孟府
该剧讲述了一名奇女子由牡丹培育而起,终达济民...
播放指数:1983℃
对于全世界的影迷来说,电影业迎来了至暗时刻。
原本定档三四月的好莱坞新片,撤了大半。
《新变种人》《鹿角》《速度与激情9》《007:无暇赴死》《比得兔2》《寂静之地2》……
就连曾倔强表示北美档期不推迟的《花木兰》,也在名单之列。
受疫情影响,电影院的缺席似乎成了常态。
这也是咖爷觉得最遗憾的一件事。
你还记得上一次去电影院是什么感受吗?
看到烂片,或许气愤至极中途离场,捶胸顿足质问自己为何不用这票钱买杯奶茶;
看到好片,或许呆坐原地良久,灯光亮时恍如隔世,不愿回神。
而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在正片结束时就匆匆离开。
对于电影的喜怒哀乐,也会随着时间淡忘。
因为对我们来说,故事结束了,电影就结束了。
更不用说,把那一行行的演职员表,也当作是电影的一部分。
比如摄影,比如灯光,比如声音,比如特效,比如美术和服装……
通常情况下,这些演职员表上快速滚动的名字是没有观众的。
而最近,有一部纪录片把这些容易被忽略的人,从幕后拉到了台前——《我在中国做电影》。
不得不说,这个名字真的相当像《我在中国修文物》。
同时呢,这个“做”字用得很有意思,许多人会问为啥不叫“我在中国拍电影”?
因为“做”包含的内容更多,除了拍,还有听、写、画……这些加起来,全都是“做”。
由时光网出品,米若羲担任导演,她本人也是时光网内容中心高级总监。
纪录片一共五集,每集14-18分钟不等,短小精悍,非常适合网生一代观看。
内容聚焦于,摄影、声音、特效、美术、配音这五大电影的幕后工种。
每集请来一位或一组当今中国电影行业内的标杆人物,来讲述关于他们的工作。
这类时长在20分钟左右、制作精良的纪录片这几年见得很多,《早餐中国》《人生一串》《如果国宝会说话》等,都做得相当有意思。
回归影像本身的题材,却不多见。
它的质量如何,看一下这个排场就知道了——
第一集:《光影统领者》,主人公曹郁。
第二集:《声音魔法师》,主人公赵楠。
第三集:《视觉追梦人》,主人公MORE VFX联合创始人魏明、《流浪地球》视效总监丁燕来、Digital Domain 数字王国视效总监周逸夫。
第四集:《寻找东方美》,主人公叶锦添。
第五集:《另一个演员》,主人公阿杰。
说实话,上面这些人名,除非是电影专业学生或是影视从业者,大部分人大概只听说过叶锦添和阿杰。
没听过也没关系,正好通过这部片子,一起倾听这部写给电影人的情书。
首先,第一集。
这集主人公是摄影师曹郁。
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2004年凭借《可可西里》获金马奖最佳摄影。
2009年凭借《南京!南京!》获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
2017年凭借《摆渡人》获金像奖最佳摄影。
2019年凭借《妖猫传》或金鸡奖最佳摄影。
登上过著名的《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
这个履历可以说十分漂亮了。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知道曹郁则是因为“姚晨丈夫”这个名头。
第一集短短的17分钟,曹郁实际上说了很多干货。
他首先提到的是,摄影师必须有对电影的极高敏感度,这样才能拍出符合作品气质和氛围的镜头和光效。
这里他用的例子是《妖猫传》的拍摄。
为了营造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中“百媚生”的神态,摄影可谓是绞尽脑汁。
先是点了几十根蜡烛放在演员脸部周围。
接着又用了LED的灯带,使贵妃的皮肤可以呈现出一种LED的光泽。
这样还不够,再加上一种名叫Dedolight(特图利)的灯打在眼睛里。
就这样,有灯笼的光、蜡烛的光、LED的光、Dedolight的光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有层次的光效。
到这里还是不够,要“百媚生”必须要“流光溢彩”,光要流动起来。
于是曹郁亲自动手控制电子调光台,让光动起来。
所有这些加起来,才有了“百媚生”。
其次曹郁给我们提供的干货则是他从绘画里学到的摄影技巧。
由于《妖猫传》是一部奇幻片,所以他从爱德华·蒙克的画作里汲取灵感。
绘画到了蒙克的时期,已经是一种混合的光源。
他画作中阴影部分的蓝色给了曹盾很大的启发,所以《妖猫传》里我们能见到很多绿或者蓝的颜色。
曹郁还提到了之前因为撤档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八佰》,并给出了一个很高的评价:
“我对《八佰》很满意,它很像我的作品。”
摄影上,由于《八佰》是纪实片,所以他参考的是毕加索早期的一组画,即他的“蓝色时期”。
所以《八佰》的主色调是蓝绿和黄色。
最后,他提到了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给他的影响。
《末代皇帝》的摄影师是斯拉罗,也正是在这部影片中,他知道了摄影机是可以像羽毛一样飞起来的。
第一集的部分,实际上可能是整部纪录片最有实用价值的一集,你不仅能够看到情怀,还能够看到一个优秀摄影师他所使用的方法论。
当然由于时长问题,也只能是管中窥豹。
不过呢,这不是摄影纪录片,能让我们感受到摄影巨大的魅力,和摄影师工作的重要性,就已经成功了。
第二集讲的是声音。
主人公赵楠,她负责过声音部分的作品有《影》《记忆大师》《重返20岁》《寻龙诀》《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
她也凭借《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获得过第30届香港金像奖的最佳音响效果奖。
赵楠在这14分钟内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当然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
第一是声音在电影里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其实总是会忽略声音,但声音又是使我们能够沉浸在电影中,享受那种虚假的真实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比如怪兽的叫声让人恐惧,是因为里面有很多次低频在里面,次低频是让人最不舒服的一个频率。
再比如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台词,只听声音就能够知道人物的喜怒哀乐。
第二是声音制作的过程。
首先是靠想象力,通过无声的画面去想象声音。
每一个画面都有属于自己的声音,重庆的KTV和铁轨声,老上海弄堂的自行车声。
其次是拟声,使用各种材质模拟出细致真实的声音。
比如《影》里杀人的声音,捅肺的声音,都需要现场模拟还原。
第三是国内声音行业的问题。
这里赵楠说了一句话:
“现在拍电影跟催命一样。”
电影还没拍呢,就已经定好了上映日期,然后各种催,于是时间压力特别大。
注意,从赵楠开始,国内电影行业的畸形和混乱现象开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揭露。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罗马》,混音混了四个月;
而中国绝大多数的电影声音制作最多就是二十几天,而且拍摄日期说变就变。
也是从赵楠开始,好莱坞成了一个对比的标杆。
比如声音,在国内是一个人负责,好莱坞是两种人才,一种是混音师,另一种是声音指导。
说白了,就是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导致电影人才素质各方面比较平庸。
而好莱坞的人才培养,则保证了他们有一生的时间去磨练自己的技术,以达到一个顶层的标准。
这个问题在第三集特效将会又一次被重复提出。
实际上,除了上面三个问题,赵楠还说了关于女性和职业选择的问题。
大学时她被叫成“楠哥”,公司里小姑娘叫她“女战士”。
很多人听到赵楠的名字,会觉得她是一位“先生”,比如金马奖组委会曾把她误会成“赵楠先生”。
于是在她上台领奖后,她第一句话就是“女孩子也能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录音师,可以非常好,非常棒”。
光是这一句话,就足以振奋不少女性观众,也让电影从业者们有所反思。
第三集是特效。
说到中国特效就绕不开两个词:五毛特效和《流浪地球》。
这一集可能是最能改变一些刻板印象的一集。
首先,特效不是几个人坐在电脑前玩电脑。
它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工作,包括画面创作、管理、创作、对画面的理解、对电影的认知。
这也是国内赶工似的人才培养无法达到一个很好效果的原因,综合性的人才是稀缺资源。
其次,特效特费钱。
大场地要交房租、养一两百人要发工资、正版软件要钱、电费一个月就是几万……
接着,国内外特效发展过程和层次的不同。
美国是从传统的特效开始的,比如微缩模型,然后一步步发展到现代数字特效。
还是上面赵楠的那个问题,美国在特效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
而中国则没有这些经历,空中起高楼,于是断层就出现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虚拟人物这样的核心技术。
比如“灭霸”这个角色,我们还无法承接这样的镜头。
而像《阿丽塔:战斗天使》中阿丽塔这个角色用到的技术,可能拿到国内都没有人会用。
最后是特效制作过程的不易。
《邪不压正》里姜文会随时随地考特效人员北京建筑的高度;
《流浪地球》需要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返工修改,就连雪屑都要一帧一帧检查以做到细致真实;
《一出好戏》的黄渤要求相当高,每一个景都需要仔细制作……
由此可见,特效不仅是个细致活儿,还要应对不同导演的苛刻要求。
最后,咖爷想来说说叶锦添这一集。
比起电影,更有意思的是叶锦添其人。
他负责过《卧虎藏龙》《赤壁》《夜宴》等大片,并凭借《卧虎藏龙》拿到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知名度在美术设计这一领域中无人可比。
作为一位艺术家,叶锦添在14分钟里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
比如他觉得“美术是另外一个导演”、“通常都是我让导演头痛”……
光是上面的两句话,我们就已经能够感受到他那种对于自己工作的热爱了。
作为一个香港出生、台湾工作、后与大陆导演合作的美术指导,叶锦添对于三地之间的区别有着强烈的感受。
香港是大量借鉴西方,台湾有一点中国的元素但还不够,回到大陆才逐渐找到了那种“东方美”。
比如在拍《大明宫词》的时候,他就已经感受到了大陆观众极高的接受度。
他甚至称之为是“文艺复兴”。
除了人生经历、工作经历,叶锦添还提及了张国荣的八卦:
啊,哥哥真是太可爱了……
同时,叶锦添也谈到了美国和中国电影行业的差距问题:
叶锦添也对今天的中国电影作出了评价:现在是一个迷失的时代。
其实,这在配音演员阿杰的部分也提到了:模仿可以理解,但是最后一定要发挥自己的特点。
目前中国的电影市场,很多人还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却没能达到百花齐放。
《我在中国做电影》不仅拍出了摄影、声音、特效、美术、配音的种种魅力。
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中国顶尖的电影从业人员,对于电影的态度——曹郁的方法论、赵楠的女性态度、特效团队的情怀、叶锦添的大师风范、阿杰的传承精神。
可能作为一部深度阅读的作品,它远远不够。
但作为一个点燃激情的火花,它绝对是最适合的。
《我在中国做电影》中所反映出的中国电影的困境,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当一个快速发展但不够扎实的时代过去之后。
我们需要用怎样一种态度去面对我们的电影?
影迷看过来,给大家介绍一部轻松好看的纪录片——《我在中国做电影》
《我在中国做电影》是2020年2月底才上线的纪录片,片子只有5集,每集只有15分钟,用一顿饭的时间就能追完。
内容主要聚焦于美术、声音、特效、摄影、配音这5大电影幕后工种,简直是资深影迷的饕餮盛宴,每集请来一位或一组代表着当今中国电影产业最高水准的专业人士,让观众了解电影制作的故事。
其中还囊括了《妖猫传》、《影》、《南京南京》、《八佰》等各大电影的幕后纪实。
美术、声音、特效、摄影、配音,这几个专业名字听起来很乏味,它们的背后似乎都隐藏着一大堆晦涩的名词解释。
就连电影节颁奖,大家也都只关注影帝影后奖。摄影奖、音效奖、美术奖这类奖项则基本没有热度,甚至被插播进广告。
电影结束时,他们的名字也被放在很后面,字幕还没滚完,观众就已经走完了。
那为什么他们如此不受人“待见”,可全球的电影节却还是要为他们保留一个奖项位置呢?
看完《我在中国做电影》就知道了。
《我在中国做电影》第一集,请来的是曾上过《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的曹郁:
大部分人认识曹郁,是因为他的妻子姚晨,但其实曹郁本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电影摄影师。
曹郁毕业于北电摄影系,毕业的第四年,他就凭借一支广告获得了纽约广告节摄影奖的提名。
2004年凭借《可可西里》获金马奖最佳摄影;2009年凭借《南京!南京!》获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2017年凭借《摆渡人》获金像奖最佳摄影奖;2019年凭借《妖猫传》获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可谓战绩不菲。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摄影和摄像并不是一回事,摄影师不仅要负责拍,还要负责电影里的光影控制。
也就是说,一部电影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质感,是导演和摄影师相互协作的成果。
就拿《妖猫传》来说,片中杨玉环回眸的这一幕,是影片的重中之重:
为了这个镜头,曹郁准备了好几十根蜡烛和各种不同的现代灯具。
蜡烛围绕着放在演员的身边,LED灯往演员脸上打出层次感,然后还找了一种叫作特图利的可以打出很小光源的灯,专门打在演员的眼睛上:
看这个无滤镜的幕后花絮图:
我们可以看出杨玉环脸部和肩膀上的光影轮廓,这不只是化妆的作用,更多的是灯光。
这样才拍出了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感觉:
所以大家看到的这个“百媚生”,不只是演员演出来的,还有摄影师拍出来的。
《妖猫传》是一部奇幻片,所以曹郁用了很多现代灯具来做光影,营造唐朝盛世的梦幻感。
而拍《南京!南京!》呢,用的则就是单一的白光了:
这种朴素的白光恰好可以拍出一种雕塑感,所以观众才会感觉角色特别有力量。
教堂里的这场戏也是光影运用的极致体现:
所有人站满教堂的时候,只有窗户那边进来了几束代表着希望的白光。
这一刻充满了压抑、痛苦和希望。如果没人举手,那意味着毁灭;如果有人举手,那意味着牺牲与伟大。
所以当教堂里的女性们一个接一个举起手时,手掌上的光影就成了重点:
尤其当光越来越强烈,强烈到能看见空气中的灰尘时,精神感就凸显出来了。
除了演员的演技,这些黑白光影、空气中的浮尘,其实都是我们的哭点,只是作为观众的我们,经常忽略了镜头的力量感而已。
摄影还不是一门单一的技术,按曹郁的话说,摄影就是一门艺术,绘画是他们的修养基础。
曹郁谈到,他第一次去和陈凯歌导演讨论《妖猫传》时,是带着一个登机箱去的,里面装满了画册。
然后曹郁给陈凯歌看了爱德华·蒙克的画,他想以此为视觉参考,来做《妖猫传》的背景色调。
所以在《妖猫传》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以蓝绿色为主色调的背景:
拍《八佰》时,曹郁参考的则是毕加索蓝绿时期的画作:
但《八佰》中加了很多黄色来做蓝绿色的反衬色调,大家看这个镜头就是蓝绿偏黄的:
这种柔和中透出来的残酷感,恰好符合《八佰》的气质。
曹郁还称《八佰》是他最满意的一个摄影作品,这个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第二集讲的是音乐效果,请来的是负责过《影》、《记忆大师》、《重返20岁》、《寻龙诀》、《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作品的赵楠女士。
她曾多次提名金鸡奖和金马奖的最佳音效奖及最佳录音奖,凭借《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获得金像奖的最佳音效奖。
与摄影不同,音效是一个非常孤独的职业,尤其在这个同期声越来越少的时代,音效师们基本都是独自坐在录音棚里工作的:
比如张艺谋的《影》,看过《影》的观众都知道,影片全程伴随着雨声。
为了做《影》的雨声,赵楠和同事把全世界有关雨声的素材都下载下来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自己录,哪一天看见下雨了,马上抱着设备跑出去录雨声。
赵楠表示做《影》的那段时间是最压抑的,因为上班听雨,下班了还要录雨,每天都阴沉沉的,整个人很down。
也有一些团队协作,许多我们听到的脚步声、踩水声、刺剑声,就是好几个人用奇形怪状的姿势趴在房间里合作出来的:
为此他们还要研究一些构造知识。
比如《影》里郑恺被刺的这幕:
他被刺完之后讲不出话来,不是因为声带受损,而是因为剑刺进肺部,造成血液反流,血进了肺,人一开口,血就会涌上来。
所以为了做这一剑的声效,团队还用鱼鳔做了一个仿真的肺。
在赵楠看来,声音是被动且恒定的,它是五官中影响人情绪很重要的一官,而且它对人的生理性影响不会被改变。
就拿怪兽的叫声来说,很多人害怕怪兽的叫声,不是因为它声音大,而是因为它声音中有次低频,次低频是最让人感到害怕的一个频率。
所以做声效靠的是感知与感情,而不是靠素材。
很多人以为大神能做出丰富厉害的声效,是因为他们电脑里存的素材多,但其实根本不是。
赵楠拿到片子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是想象,她先看着无声的画面自行想象出大概五六种声音,然后再去找素材,找不到就去录或者制作。
如果只是像拼图一样,把现有素材往画面里嵌,那是做不出好音效的。
除了摄影和音效,《我在中国做电影》还讲了配音、美术、特效等方面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正片,这里就不多讲了。
有人可能认为一集15分钟太短,讲不出深度,但对于一般影迷来说,这个时长其实正好,既不费心力,又可以掌握一些入门级小知识,提高一下观影水平。
太深度的话,那就是老炮专场了,对于一般观众来说会有点晦涩。
《我在中国做电影》让人感受最深的一个点就是:做好一份工作,除了兴趣之外,还必须耐得住寂寞。
认真、痴狂、专注、孤独、知足,一样不可少,有时候你甚至还得甘于承受一些职业伤害。
比如曹郁,不工作的时候,他就看大量的画作,研究其中的光影运用,这就是必须沉下来心来去积累的。
音乐也是他的灵感来源之一,有时候创造光影,音乐的起伏、氛围,都帮助他渐入佳境。
再比如赵楠,为了做好音效这份工作,赵楠养成了随地记声音的习惯。
她随便就可以说出重庆的高架桥上有哪几种声音,江边从白天到黑夜都有KTV在营业,还有高架桥上的汽笛声,和江面上的油轮声。
老上海的弄堂也很典型,一般是马桶的使用声,和小自行车的车铃声。
在家里,赵楠也利用听觉判断一切事物,比如老公何时出门,她还可以只靠听,就听出楼下的店面煮的是饺子还是面条。
长期的职业积累习惯使得听觉成为了赵楠五官中最敏锐的一官,但也以此带来一些伤害。
比如赵楠从不戴耳机听音乐,家里也没有任何播放器,她甚至下班回家看电视,都是关着声音看字幕的。
因为上班时间听了太多声音,下班再听的话她会睡不着。
经常夜里两三点,别人都睡着了以后,赵楠则是走进录音棚,把一千多个素材,一个接一个地放。
直到现在,赵楠都说不出自己到底爱不爱这个职业,只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有了一份工作就天然感觉要做一辈子了。
这种说不出爱与不爱的朴实,反倒成就了一代匠人。
青石电影编辑部/老王
通常观众们看一部电影,最关注的是演员和导演,很少有人关注影片的幕后制作团队。实际上,这些幕后团队才是整个电影工业的基石,也是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地方。
前不久,时光网出品了一部五集电影人物纪实节目《我在中国做电影》,首次将镜头聚焦于一群中国电影的幕后英雄,即来自美术、声音、特效、摄影、配音5大幕后工种的7位优秀电影人。
通过节目的介绍,观众可以了解这些幕后工种的工作性质,电影工业的制作流程,甚至是国内与国外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上的差距。
节目最后一集讲的是配音演员,邀请的嘉宾是国内配音界的"顶流"、729声工场创始人阿杰。
《我在中国做电影》每集的时长不到20分钟,也没有特别晦涩的专业术语,对于一些想要了解电影制作流程的影迷来说,具有一定的科普意义,对于这些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来说,也是一次曝光和正名。
相对于美术、声音、特效、摄影,配音已经是转到台前最成功的的一个工种了。在日本动画界,声优偶像化已经是一个趋势。在中国,随着国漫的日益发展,国内配音演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拥有了庞大的粉丝群体。
《我在中国做电影》第五集选择了阿杰(粉丝称为"杰大")来作为中国配音演员的代表,国漫粉丝对杰大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配音的魏无羡、叶修、东方月初等等都是人气很高的角色,而杰大除了配音演员这个身份,还在多部作品中担任配音导演,并且是圈内著名配音团队"729声工场"的创始人,这些身份让他可以站在行业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
其实早在"二次元"这些词汇流行之前,观众对于配音演员的印象,大概也就停留在译制片里那些操着翻译腔的国语配音,只知其声,不知其人,对于这个职业的工作性质,可能也并不清楚。
因此杰大在采访中的第一件事,就是为配音演员正名。杰大说:"身边的一些人不太了解我们这个工作,他们可能会说你这配音挺轻松,随便说说话就能挣钱,但是他可能不知道,这个话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杰大认为,配音演员是声音的演员,"一个好的配音演员,他一定是懂表演的。"
杰大在节目中为摄制组展示了配音演员的工作环境:一个空旷的录音棚,环境全凭想象,彻头彻尾的无实物表演。
如今,国内配音演员的主阵地已经从译制片转移到动漫游戏领域,配音演员们也拥有了更具辨识度的表现机会。
对于译制片的国语配音,观众的接受程度并不高,节目中也透露了原因:译制片的配音时间特别紧,一般的可能两天,最短的还有一天就完成了,原创内容的配音通常会更长一些。
而在原创内容中,电影的质量要求又高于剧集。因为动画剧集的制作时间紧张,需要尽快完成以赶上播出进度,电影则是慢工出细活儿,一句台词可能就会配几十次。
"因为它是电影,电影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去做。"
据阿杰介绍,国产动画的配音工作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
十几年前,国产动画的配音是等导演把所有画面做好了,一帧不能变,再让演员去配音。这时候如果台词说快了或者慢了,就会跟嘴型对不上,为了对嘴型就只能加一些无关紧要的水词儿,最后做出来就感觉节奏有问题,人物的个性也都变得不鲜明了。
如今的配音是放到了画面制作之前,配音演员们只有大概的故事脉络,或者是分镜剧本,细节是自己去填的。包括好莱坞的一些动画片也是先配音,然后让画师根据配音演员的表演进行后期处理,一些细节还会参考配音演员当时的表情。
杰大认为,纯用分镜剧本配音,对配音演员的表演能力要求更高了,但这样子限制也少很多,塑造的角色也会比较生动,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谈到配音演员的专业水平,杰大又在节目中纠正了一个观众经常存在的误区:"好多人觉得配音演员最能体现专业能力的地方是变声,他们能从几岁小孩配到几十岁的老年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杰大认为,变声可能只是作为配音演员的一项基本功,而配音实际上是一种"内心的表演",如果你只是单纯模仿一个小孩子的声线,并没有完全进入到小孩的内心,那观众听起来会觉得特别假。
这几年,杰大除了配音工作,也在多部作品中担任过配音导演。
配音演员只需要考虑自己的角色就可以,而从配音演员晋级到配音导演,就需要统筹全局的能力。杰大将配音导演形容为导演和配音演员之间的"翻译",需要把导演的意图翻译成日常的台词传达给配音演员。
作为配音导演,他不仅要负责统筹专业配音演员的工作,还要负责群杂等业余配音演员的工作,"很费劲,很难",杰大形容道。
每个行业都需要传承,每个入行的新人也都会有一个"引路人"。杰大在节目中透露,让他走上配音这条道路的,是上译厂的的童自荣老师。
在节目中,杰大回忆了自己最初是如何迷上配音,如何在网上论坛里认识了一群配音爱好者,如何来到上海见到自己心中的偶像——上译厂的老配音演员们,还展示了自己当年和童自荣老师的合影,他那一头飘逸的长发让观众梦回2005。
如今,国内的配音演员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曝光,专业性也得到了粉丝和业界的认可。曾经配音演员只是真人演员背后的影子,而随着国产动漫游戏的发展,配音演员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辨识度,有了自己的粉丝圈子。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国产动漫、游戏产业将会进一步扩大圈层,而配音演员的这个职业,一定会越来越重要。
某一公众号推荐了这个微纪录片系列《我在中国做电影》,看完之后失望大于期望。n系列片选了幕后的五个工种——摄影、录音、美术、特效、配音——的代表人物,做成了一集不超过20分钟的微人物采访片,主要介绍了电影幕后、技术构想、个人经历以及工作现状,缺点是对中国电影的幕后挖的不深,对工种情况的介绍不全,人物只鳞片甲勾不出全貌,或许因为时长太短、或许不同编导的风格未统一、或许没有找到观众想要看到的东西,看完并没有像名字类似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估计也是套用这个名)让人感动。n但系列片的风评不错,一来由于大家的电影情怀,二来聚焦到导演演员大腕之外的幕后功臣,让观众对电影的幕后有更多的了解。电影光鲜的背后,有太多的无奈与牺牲,只是不为外人道而已。像片中赵楠说现在录音越来越不受重视,根本没有时间去精心打磨一部电影的声音,这跟电影市场的火爆与急功近利的态度扯不脱关系。我想,编导选取的虽然都是圈内各工种的顶尖人物,但还有更多籍籍无名的电影人也在为中国电影而努力,这些平凡人的视角或许可以代表中国电影的大多数,像68岁的香港茶水姐杨蓉莲就应该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系列片的结尾说,“献给为中国电影默默付出的每一个人”,希望那些真正默默无闻的电影筑梦人也能进入编导们的法眼。
众所周知,电影是公认的“第七艺术”。n在大银幕上,我们见证了一场场悲欢离合,也体会了无数的美好与感动。n但在银幕之外,我们对于电影拍摄、电影制作本身,却知之甚少。n最近,一部新出的国产高分片就开创先河。n它将镜头聚焦于幕后,为我们讲述中国电影那些“最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在中国做电影
导演:米若羲n主演:叶锦添/ 曹郁/ 赵楠/ 张杰/ 丁燕来/ 魏明/ 周逸夫n首播:2020-02-28(中国大陆)n集数:5n单集片长:17分钟
这是国内首部聚焦中国电影幕后人物的微纪录片。n一共5集,每集不到20分钟,可以用短小精悍来形容。n在每一集里,从美术、声音、摄影、配音、特效五大核心领域,分别讲述一部电影的幕后制作过程。n第一集所讲述的,就是电影中的摄影。
陈凯歌曾说,一个剧组里,有两个角色可以被称为Director(导演),一个是导演,另外一个就是摄影指导。n摄影于一部电影有多重要,由此可见一斑。n作为国内顶级的摄影师,曹郁在片中分享了很多经验之谈。n他首先厘清了两个概念的区别——摄像与摄影。n后者比前者更难,因为摄影不仅仅要拍摄,还要把控整个光影与气氛的变化。
在电影《妖猫传》中,张榕容饰演的杨贵妃回眸一笑,是片中最经典的场景之一。n为了拍好这一幕,以曹郁为代表的的摄影团队在光影上下足了功夫。n首先,他们准备了几十根蜡烛,分别放在脸的左侧和下侧,用以制造一种非自然光的效果。n接下来又用上了led灯带,让皮肤从所有的反射角度看上去,都有一种偏现代的光泽感。
这样做还是不够,因为最重要的眼睛部分并不突出。n于是他们又用上了特图利灯,专门在眼睛部分进行打光,使人物显得有神。n你可能想不到,就是这几秒钟的一个镜头,在摄影时竟然动用了灯笼光、蜡烛光、led光、特图利灯光等多种道具,才产生了我们最终看到的光效。n“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绝色,在此得以最完美的诠释。
与《妖猫传》的复杂程度不同,电影《南京!南京!》中采用的是传统的灯光。n用单光源把人物拍出雕塑感,才使得片中的角色更具力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中有场教堂里举手的戏。n曹郁对这场戏的理解是,汇集了众人的教堂就像一个海洋,而手就像帆,象征着希望,举起时有一种信念感。n在拍摄这一幕时,教堂的窗户是开着的,因为他算好了时间,在等待太阳光从那里照射进来。n当这束光真正出现时,可以清晰看见手掠过光线,甚至能看到空气中的灰尘。n摄影对于剧作寓意的烘托,被这一幕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说摄影是一项需要与导演、演员互动配合的工作。n那么电影中的音效处理,就是一项自我、独立,甚至说孤独的工作。n从业几十年的赵楠,对此深有体会。
做电影音效,首先需要的就是想象力。n当你看见一个画面时,脑海里要瞬间反应出五六种声音。n在形成了一个思维的创作过程之后,才能去进行实际上的操作。n比如,当你看到重庆,会想到江边卡拉ok的声音,以及游轮的鸣笛。n看到老上海,就会联想到弄堂里的小自行车铃声等等。
音效制作看起来是一项轻松的工作,事实却并非如此。n在制作《影》的音效时,赵楠就经历过近乎崩溃的状态。n由于片中有大量的下雨戏,其带领的音效团队,几乎把全世界所有关于雨的音效素材库全买了。n但他们还是觉得不够,于是到后来只要看见现实中下雨了,就立马拿上设备出去录雨声。n在《影》的成片中,每一场下雨的戏份,少则三四十条音轨,多则五六十音轨,其复杂和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郑恺饰演的沛良,在《影》中有一场从身后被刺的戏份。n要真实地模拟、还原兵刃刺穿身体的声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n赵楠和团队尝试了各种道具,效果都不理想。n最终,他们模仿鱼鳔做了一个肺,在刺破的瞬间能发出相当逼真的声音,才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用赵楠的话说,虽然手法是假的,但情感是真的。n真与假两相结合,才成就了电影中关于声音的幻术。
和音效制作同样孤独的,是电影的视效制作。n在过去,国产电影的视效制作曾经不受重视,被认为是修修威亚、穿帮这么简单。n“五毛特效”的骂名,也被这个部门背负了多年。n但只有业内人士才知道,其实国产电影特效的产生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n一切还得从特效制作的产生开始说起。
特效制作诞生于美国,最早的传统特效包括微缩模型、光影、剪切分层等等。n随着电脑和技术的数字化出现,传统的模型逐渐转移到三维软件,通过合成的办法去实现和渲染。n可以看出,美国经历了从传统特效到数字特效的全流程,无论在理念和技术上都是一步步经历过来的。n但中国电影没有经历这些过程,所以才会在技术、灯光渲染、特效制作人员的艺术修为上存在断层。
电影特效技术发展至今,国内特效公司在场景制作、硬体类的角色上,已经基本接近好莱坞的水平。n但是在一些核心技术,比如虚拟人的制作上,仍然与好莱坞存在差距。n即便如此,我们也有着自己的优势。n比如,在一些涉及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特效场景中,国内的制作水平就要优于外国的团队。n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邪不压正》。
在制作《邪不压正》中场景之前,特效团队共收集了一万两千多张老北京的照片。n到了实操时,光是北京的四合院特效模型,就做了六千多栋,树做了一万多棵。n片中有一个镜头,是巧红张开双手,在牌楼顶上走动。n这个镜头有一个360度的旋转,基本把整个北京拍全了。n而观众在此看到的每一个细节和角落,都是特效人员在幕后加班加点、奋战无数个日夜的结果。
还有去年春节档票房冠军《流浪地球》,也是一个将特效做到极致的典范。n全片首场大的灾难戏,是一个有着坍塌效果的镜头。n在这个画面里出现的每一处山形,都要先在电脑上雕琢出来,把所有的光影渲完。n最后,再根据光影和山形,去做碎石的碰撞效果以及烟体的解算,这是一个相当费时费力的过程。
片中还有一个长达50多秒的长镜头,从点及面,由地球升上太空。n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一幕光是做相机的运动效果,就调了五六十版,复杂和困难程度可想而知。n当然,也正是由于特效团队这样的努力,才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了中国科幻片的里程碑。
除了上述三集外,《我在中国做电影》还讲述了配音、美术等重要的幕后环节,采访了叶锦添、阿杰、丁燕来、魏明、周逸夫等顶级制作人。n于普通人而言,它是首部揭秘电影幕后制作的良心好片,讲述了不同工种的创作心得,真实呈现电影工作者的幕后状态。n于影迷而言,它又像是一堂生动的电影课,传授关于电影创作的知识干货。n当然,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封写给国产电影的情书。n以最真实质朴的笔触,献给每一位国产电影的幕后工作者。
追溯国产电影的过去,这是一段曾艳惊世界,但是也曾饱受争议的历史。n近年来,无论是《流浪地球》这样的里程碑式作品,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的现象级爆款,都让我们看到了国产电影在不同题材、不同类型上的进步与突破。n而《我在中国做电影》的出现,更是向我们展现了银幕背后的中国电影人,在各个岗位上的坚守与热爱,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产电影向上生长的力量。n向每一位国产电影的幕后工作者致敬,也祝愿国产电影能够越来越好。
*本文作者:张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