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未知
类型:纪录片国产导演:张建珍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20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ID:35067400热度:311 ℃ 时间:2022-07-11 16:49:53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中国医生战疫版》片头曲《angles in white》是一首真情实感,打动人心的歌,其中有一句歌词令我印象深刻"你们是谁的父母,谁的子女,年夜饭上告别家人,为了更需要你们保护的大家"“别走了外面的风那么大,为什么你们还背对着家门”,形象的描绘了在武汉战疫现场的医生护士们在除夕夜晚,离开年夜饭桌前的家人,披上白色战袍,一走就要面对六十多天的分离,想念,这次分离拯救了在疫情中受害的数万个家庭,但也让医护们和家人承受着想念,担忧。
第一集《重组》中,第一位人物是一名冲在前线,不幸感染上新冠肺炎的呼吸科医生余昌平,在镜头面前的他乐观,幽默,面对残酷的事实没有恐惧和怨尤,而是积极面对,还在网上上传视频鼓励病友,但是当他看到新增患者的名单时却沉默了,因为上面有141位他的同事,余昌平医生说,我们怕的不是被感染,而是怕我们倒下以后没人来照顾那些患者了。这一片段真实的记录了疫情初爆发时武汉的医院里物资短缺,医护人手紧张,防护措施不全的危难时刻,记录了医生护士们无畏生死,一心只想着救援患者的伟大举动。
第二位人物是一位每天给过世的奶奶写日记的姑娘,她请愿出战援鄂,一开始有些胆怯,但真正到了病房,看到病人时,她毫无畏惧之色,眼神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医生护士们一天连续工作十二小时,为了节约时间和防护服,他们只能在防护服中穿纸尿裤,不停歇的与病毒争斗,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条生命。最终,她在日记中写下,“奶奶,我为我当初的决定感到骄傲,我没有做那个逃跑的人”。
这些镜头纪录的不仅仅是一位医生的经历,而是所有白衣战士们从动摇到坚守,从担忧到义无反顾,从他们穿上防护服那一刻起,从他们见到床上需要救援的病人起,他们就从一个孩子变成了战士,变成了英雄,眼神里是无畏,是坚定,还有温情。片尾曲的一句歌词令人动容:‘生死两忘,冷暖不休’。
第二集《悲怆》,宋志芳医生在大年初一凌晨前往1100公里之外的武汉支援,离开丈夫和13岁的女儿,他们没想到,这一分别就是六十三天。在病房里,医生不仅仅对病人身体的指标关注,他们还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一位主任说,“医生要有技术,还要有温度”,当一位危重症病人昏迷不醒时,他们商量将他的妻子接过来给他心理上的鼓励,因为疫情的特殊性,病人没有家人的陪伴,可能会加重病情,通过妻子的鼓励和医生们24小时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位患者在情人节那一天可以下床走路了,一位医生激动地说,这就是情人节最好的礼物呀。医生眼中兴奋的光是打动人心的光,看到患者出院,比家属都要激动,还一直叮嘱他们注意事项。片中没有一句煽情的话,却让人处处感受到温暖与感动,正是因为医护们将每一个患者视为亲人,每时每刻都将病人放在第一位,在艰难的环境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下还时时关照患者情绪,给予温柔的安慰,亲切的问候。此刻,他们不仅是妙手回春的医生,还是贴心亲切的家人。
在武汉最危难的时刻,摄制组冒着巨大的风险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幕幕真实,珍贵的场景,让不在战场的人们体会到疫情的危急和艰苦的抗疫医生们的辛苦。国家动用最好的设备,资源,各省都尽最大的努力向武汉伸出援助之手,这部纪录片比文字更真实,比图片更惊心动魄。
我看到了医护们凌晨4点用ECMO抢救回一位病人后激动的眼泪,看到了医生像女儿一样在老奶奶的病床前温柔安慰的笑脸,看到了患者不幸去世后默默颤抖的双肩,看到了他们摘下口罩给康复的人送祝福时天使般的面庞……他们不是什么无所不能的英雄,只是披上了战袍就只能义无反顾,看到病人在挣扎就停不下脚步,只是一群孩子扛起了中国医生的重任。这部纪录片意义重大,记录了建国以来中国乃至世界面对的最大困难,每一个人物代表的都不是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以点带面,将抗疫的后方团队默默无闻的努力,医护人员和所有参与抗疫的人们的伟大展现出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岗位的事情,每个岗位的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就是我们中国医生,让光阴记载生命中的英雄。
纪录片和医生题材,是我平时最不关注的两个领域,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我可能永远不会打开这个片子。
而事实证明,它从片头曲就抓住了我的心,用Rap做片头曲是第一次,被Rap唱到鼻酸也是第一次,之后的正片就更是眼泪常伴了,作为一名非重灾区市民已经泪腺失控,想象不到重灾区的医护人员和市民们看到这部片子会有多么感慨。
我最喜欢这部纪录片的一点是,和媒体中营造的氛围不同,片中没有什么数据,也没有太多展示疫情的紧急感和压迫感,它的重心一直抓在医生身上,医生如何积极地应对疫情。大年初一支援前线和家人告别、一两百名医护在狭小走廊里放声痛哭、劳累过度晕倒等等这些情景全都没有让观众看到,也许是医护人员不曾在镜头面前表露,也许是制片人不愿让影片太过沉重,这些事情全是通过医护人员事后回忆的形式得知的,能看出他们在尽可能地不用情绪化的镜头来记录这个过程,然而在医护人员和制片团队如此“克制”的情况下,这部片子还是让人情绪失控……
这部片子让我真真切切看到了中国医生的面貌,它太真实了,真实到不能用优秀来形容,更应说是珍贵。它用温柔的方法记录了一群温柔的人们,或者说它的意义超越了记录,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医生的面貌,也讲了一段我们应该铭记的历史,它带来了感动、震撼、民族自豪感,激发了我们的家国情怀。很期待后续的内容,相信会有更多触及心灵的事情。
手贱点开了真实拍摄武汉抗疫的纪录片,从第一幕就开始哭,哭到眼睛痛喉咙干…今年疫情高峰期时连续看了多部有关传染病的纪录片、电影、书籍,连连哀叹人类的渺小与无知。那个兵欢马乱的武汉刚过去没多久,勤洗手戴口罩的防护措施依旧还在执行,现全球累计确诊人数五百多万,有一群人在我躲在家里的时间里做了那么多那么多直面生死的事情,一群普通人在不普通的时期拼尽全力。nn看纪录片是喜好,但第一次对一部纪录片对一部纪录片里的人物心生敬畏满怀感恩,这部纪录片没有喊口号没有谈思想,对中国医务实实在在的记录,对中国医务细致入微的观察,跟踪拍摄了4家医院、8个医疗队、30余名医务人员、60多个日夜,用画面传播正确的能量与观点。nn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还有那句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说所有医务人员是英雄一点也不为过,感恩所有医务人员!最后,希望越来越多人能认知到医学的重要性和医生的伟大,尊重医务人员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2020年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正当所有人都在想着离开武汉的时候,这一支摄制组不仅没有停下来,还挺进了风暴的中心,留下了这些宝贵的记录。
这部纪录片很会拍,以时间线为推进,并且没有以那种“神化”的方式去赞颂我们的医护人员,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展示他们所做的事情。
你说医护人员不害怕吗?事实上每个人都在害怕,从进医院的时候就再三强调做好防护措施不要被感染。
你可能是以为因为感染可能会死所以才这么强调,但事实是如果你感染了,你的队友会因为你而被隔离,耽误了工作和时间。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患者,否则就失去了来到这座城市、在这里打自卫战的意义。
第二、三集出现了本片讲的最多的一句话“不能讲”。为什么不能讲,因为语言,无法承载那份真实的重量。人手紧张导致了医护人员上班时间高达8-12个小时,同时因为封闭的防护衣很多人不适应想呕吐。为了节省防护衣,有人会把这些东西咽回去。东院的余开焕副院长也说过杨老教授快六十了,做了心脏支架,还守在这个地方。甚至有人在医院的长廊里抱头哭,但是都不能讲,哭完了接着干。
他们也只是一名医生,但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支柱、一个孩子的父母,他们用着血肉之躯撑起了这个城市,用一字一句,去传播着温暖。
“听说武汉春天很美,我们一起加油看看!”“天空虽然有乌云,但乌云上面永远会有太阳在闪耀。”
我们所幸这次没有在风暴之中。但经历过的,不能让一切就这么过去。如果说这部纪录片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不能忘!
今年2月,因疫情在家隔离的我无意间在爱奇艺首页看到了这部名叫《中国医生》的纪录片。对于国内的医疗类纪录片,之前我也听说过一些名字,但真正点进去看,这还是第一次,没想到就这样沦陷在片子里。短短9集,每一集到现在我都看过了3遍以上,里面的那些医生、护士、甚至是病人的名字和故事,每每让我泪流满面。我惊讶于国内也能拍摄出镜头如此冷静、客观、平实,但其中呈现的人物形象却如此饱满,情感如此丰沛的纪录片,对于拍摄团队我必须要竖起大拇指。
所以当两个多月之后,再次在爱奇艺首页看到这部《战疫版》的面世之时,相信你们可以理解我的惊讶与感动。惊讶于拍摄制作团队雷厉风行的高效率,也感动于他们在如此时期敢于上前线取材的勇气。在看原版节目的时候,我就不时在想,当下在武汉、在全国发生的这场灾难需要有人记录下来,那些最伟大的白衣天使、最勇敢的逆行者们,需要有人记录下他们美丽的背影。没想到,这么快我的愿望就得以实现。
《战疫版》之中,原来我熟悉的许巍作曲、姜昕演出的片头曲已被挪到了片尾,而片头曲则换成了一首说唱。听说这首rap是一名医生所创作的,他不加任何修饰、粗粝但真诚的嗓音,急促的flow,将人一下子拉入到抗疫前线的紧张氛围之中。“别走了外面的风那么大,为什么你们还背对着家”,如此诚挚的歌词唱出了我们每一个人对前线人员的敬佩与心疼。我很喜欢这个新片头曲,用这种年轻人更喜欢的音乐形式,却表达出了更为浓烈、炙热的情感。
其实刚看完第一集时,我有一点点的不适应,因为我感觉到片子的风格和原版有了一些改变。原版以人为核心,塑造出了一大批可爱、可敬、可叹的医护或患者形象,令人过目难忘。但《战疫版》的第一集却给我感觉站在了一个更宏观的角度,以一贯冷静的视角审视、记录这场天大灾难中的一个个个体,和一个个事件。相比之下,单个人物的塑造就不是那么突出了。这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这场天灾面前,个人本就是无比渺小的,再加上拍摄周期紧急,可供选择的素材必定不如原版那么从容和充足,因此从展现人物向记录事件转变,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我还是小看了《战疫版》的拍摄和制作团队。就在第二集中,罗凤鸣和尹万红两位医生的形象耀眼到让人无法不肃然起敬。我这才意识到,第一集其实只是个引子,是带领我们观众进入情绪的一个前奏,《中国医生》的团队没有丢掉他们强大的捕捉人物性格的能力。当尹万红医生讲到供氧终于到位时流露出的那种由内而外的幸福感,再次让屏幕前的我泪流满面。我再次确信,我之所以如此喜爱这部片子,是因为我喜爱片子中一个个鲜活、真实、拥有美丽灵魂的人。是他们,让我对中国的医护群体肃然起敬。这些可爱的人物,像一颗颗铆钉,将略显松散的素材牢牢固定在一起,共同联结成一幅令人动容的画卷。
期待后八集的上线,我知道,《战疫版》不仅绝不会让我失望,更会再次超越我的期待。
黎明之前(2011)
追梦—优酷出品青年导演扶植计划
心动警报第一部
新生2024
雪狼
天下第一媒婆 (2006)
这是一个关于第一代民族工业者,实业救国,自强...
播放指数:1275℃
《中国医生战疫版》片头曲《angles in white》是一首真情实感,打动人心的歌,其中有一句歌词令我印象深刻"你们是谁的父母,谁的子女,年夜饭上告别家人,为了更需要你们保护的大家"“别走了外面的风那么大,为什么你们还背对着家门”,形象的描绘了在武汉战疫现场的医生护士们在除夕夜晚,离开年夜饭桌前的家人,披上白色战袍,一走就要面对六十多天的分离,想念,这次分离拯救了在疫情中受害的数万个家庭,但也让医护们和家人承受着想念,担忧。
第一集《重组》中,第一位人物是一名冲在前线,不幸感染上新冠肺炎的呼吸科医生余昌平,在镜头面前的他乐观,幽默,面对残酷的事实没有恐惧和怨尤,而是积极面对,还在网上上传视频鼓励病友,但是当他看到新增患者的名单时却沉默了,因为上面有141位他的同事,余昌平医生说,我们怕的不是被感染,而是怕我们倒下以后没人来照顾那些患者了。这一片段真实的记录了疫情初爆发时武汉的医院里物资短缺,医护人手紧张,防护措施不全的危难时刻,记录了医生护士们无畏生死,一心只想着救援患者的伟大举动。
第二位人物是一位每天给过世的奶奶写日记的姑娘,她请愿出战援鄂,一开始有些胆怯,但真正到了病房,看到病人时,她毫无畏惧之色,眼神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医生护士们一天连续工作十二小时,为了节约时间和防护服,他们只能在防护服中穿纸尿裤,不停歇的与病毒争斗,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条生命。最终,她在日记中写下,“奶奶,我为我当初的决定感到骄傲,我没有做那个逃跑的人”。
这些镜头纪录的不仅仅是一位医生的经历,而是所有白衣战士们从动摇到坚守,从担忧到义无反顾,从他们穿上防护服那一刻起,从他们见到床上需要救援的病人起,他们就从一个孩子变成了战士,变成了英雄,眼神里是无畏,是坚定,还有温情。片尾曲的一句歌词令人动容:‘生死两忘,冷暖不休’。
第二集《悲怆》,宋志芳医生在大年初一凌晨前往1100公里之外的武汉支援,离开丈夫和13岁的女儿,他们没想到,这一分别就是六十三天。在病房里,医生不仅仅对病人身体的指标关注,他们还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一位主任说,“医生要有技术,还要有温度”,当一位危重症病人昏迷不醒时,他们商量将他的妻子接过来给他心理上的鼓励,因为疫情的特殊性,病人没有家人的陪伴,可能会加重病情,通过妻子的鼓励和医生们24小时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位患者在情人节那一天可以下床走路了,一位医生激动地说,这就是情人节最好的礼物呀。医生眼中兴奋的光是打动人心的光,看到患者出院,比家属都要激动,还一直叮嘱他们注意事项。片中没有一句煽情的话,却让人处处感受到温暖与感动,正是因为医护们将每一个患者视为亲人,每时每刻都将病人放在第一位,在艰难的环境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下还时时关照患者情绪,给予温柔的安慰,亲切的问候。此刻,他们不仅是妙手回春的医生,还是贴心亲切的家人。
在武汉最危难的时刻,摄制组冒着巨大的风险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幕幕真实,珍贵的场景,让不在战场的人们体会到疫情的危急和艰苦的抗疫医生们的辛苦。国家动用最好的设备,资源,各省都尽最大的努力向武汉伸出援助之手,这部纪录片比文字更真实,比图片更惊心动魄。
我看到了医护们凌晨4点用ECMO抢救回一位病人后激动的眼泪,看到了医生像女儿一样在老奶奶的病床前温柔安慰的笑脸,看到了患者不幸去世后默默颤抖的双肩,看到了他们摘下口罩给康复的人送祝福时天使般的面庞……他们不是什么无所不能的英雄,只是披上了战袍就只能义无反顾,看到病人在挣扎就停不下脚步,只是一群孩子扛起了中国医生的重任。这部纪录片意义重大,记录了建国以来中国乃至世界面对的最大困难,每一个人物代表的都不是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以点带面,将抗疫的后方团队默默无闻的努力,医护人员和所有参与抗疫的人们的伟大展现出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岗位的事情,每个岗位的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就是我们中国医生,让光阴记载生命中的英雄。
纪录片和医生题材,是我平时最不关注的两个领域,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我可能永远不会打开这个片子。
而事实证明,它从片头曲就抓住了我的心,用Rap做片头曲是第一次,被Rap唱到鼻酸也是第一次,之后的正片就更是眼泪常伴了,作为一名非重灾区市民已经泪腺失控,想象不到重灾区的医护人员和市民们看到这部片子会有多么感慨。
我最喜欢这部纪录片的一点是,和媒体中营造的氛围不同,片中没有什么数据,也没有太多展示疫情的紧急感和压迫感,它的重心一直抓在医生身上,医生如何积极地应对疫情。大年初一支援前线和家人告别、一两百名医护在狭小走廊里放声痛哭、劳累过度晕倒等等这些情景全都没有让观众看到,也许是医护人员不曾在镜头面前表露,也许是制片人不愿让影片太过沉重,这些事情全是通过医护人员事后回忆的形式得知的,能看出他们在尽可能地不用情绪化的镜头来记录这个过程,然而在医护人员和制片团队如此“克制”的情况下,这部片子还是让人情绪失控……
这部片子让我真真切切看到了中国医生的面貌,它太真实了,真实到不能用优秀来形容,更应说是珍贵。它用温柔的方法记录了一群温柔的人们,或者说它的意义超越了记录,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医生的面貌,也讲了一段我们应该铭记的历史,它带来了感动、震撼、民族自豪感,激发了我们的家国情怀。很期待后续的内容,相信会有更多触及心灵的事情。
手贱点开了真实拍摄武汉抗疫的纪录片,从第一幕就开始哭,哭到眼睛痛喉咙干…今年疫情高峰期时连续看了多部有关传染病的纪录片、电影、书籍,连连哀叹人类的渺小与无知。那个兵欢马乱的武汉刚过去没多久,勤洗手戴口罩的防护措施依旧还在执行,现全球累计确诊人数五百多万,有一群人在我躲在家里的时间里做了那么多那么多直面生死的事情,一群普通人在不普通的时期拼尽全力。nn看纪录片是喜好,但第一次对一部纪录片对一部纪录片里的人物心生敬畏满怀感恩,这部纪录片没有喊口号没有谈思想,对中国医务实实在在的记录,对中国医务细致入微的观察,跟踪拍摄了4家医院、8个医疗队、30余名医务人员、60多个日夜,用画面传播正确的能量与观点。nn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还有那句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说所有医务人员是英雄一点也不为过,感恩所有医务人员!最后,希望越来越多人能认知到医学的重要性和医生的伟大,尊重医务人员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2020年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正当所有人都在想着离开武汉的时候,这一支摄制组不仅没有停下来,还挺进了风暴的中心,留下了这些宝贵的记录。
这部纪录片很会拍,以时间线为推进,并且没有以那种“神化”的方式去赞颂我们的医护人员,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展示他们所做的事情。
你说医护人员不害怕吗?事实上每个人都在害怕,从进医院的时候就再三强调做好防护措施不要被感染。
你可能是以为因为感染可能会死所以才这么强调,但事实是如果你感染了,你的队友会因为你而被隔离,耽误了工作和时间。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患者,否则就失去了来到这座城市、在这里打自卫战的意义。
第二、三集出现了本片讲的最多的一句话“不能讲”。为什么不能讲,因为语言,无法承载那份真实的重量。人手紧张导致了医护人员上班时间高达8-12个小时,同时因为封闭的防护衣很多人不适应想呕吐。为了节省防护衣,有人会把这些东西咽回去。东院的余开焕副院长也说过杨老教授快六十了,做了心脏支架,还守在这个地方。甚至有人在医院的长廊里抱头哭,但是都不能讲,哭完了接着干。
他们也只是一名医生,但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支柱、一个孩子的父母,他们用着血肉之躯撑起了这个城市,用一字一句,去传播着温暖。
“听说武汉春天很美,我们一起加油看看!”“天空虽然有乌云,但乌云上面永远会有太阳在闪耀。”
我们所幸这次没有在风暴之中。但经历过的,不能让一切就这么过去。如果说这部纪录片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不能忘!
今年2月,因疫情在家隔离的我无意间在爱奇艺首页看到了这部名叫《中国医生》的纪录片。对于国内的医疗类纪录片,之前我也听说过一些名字,但真正点进去看,这还是第一次,没想到就这样沦陷在片子里。短短9集,每一集到现在我都看过了3遍以上,里面的那些医生、护士、甚至是病人的名字和故事,每每让我泪流满面。我惊讶于国内也能拍摄出镜头如此冷静、客观、平实,但其中呈现的人物形象却如此饱满,情感如此丰沛的纪录片,对于拍摄团队我必须要竖起大拇指。
所以当两个多月之后,再次在爱奇艺首页看到这部《战疫版》的面世之时,相信你们可以理解我的惊讶与感动。惊讶于拍摄制作团队雷厉风行的高效率,也感动于他们在如此时期敢于上前线取材的勇气。在看原版节目的时候,我就不时在想,当下在武汉、在全国发生的这场灾难需要有人记录下来,那些最伟大的白衣天使、最勇敢的逆行者们,需要有人记录下他们美丽的背影。没想到,这么快我的愿望就得以实现。
《战疫版》之中,原来我熟悉的许巍作曲、姜昕演出的片头曲已被挪到了片尾,而片头曲则换成了一首说唱。听说这首rap是一名医生所创作的,他不加任何修饰、粗粝但真诚的嗓音,急促的flow,将人一下子拉入到抗疫前线的紧张氛围之中。“别走了外面的风那么大,为什么你们还背对着家”,如此诚挚的歌词唱出了我们每一个人对前线人员的敬佩与心疼。我很喜欢这个新片头曲,用这种年轻人更喜欢的音乐形式,却表达出了更为浓烈、炙热的情感。
其实刚看完第一集时,我有一点点的不适应,因为我感觉到片子的风格和原版有了一些改变。原版以人为核心,塑造出了一大批可爱、可敬、可叹的医护或患者形象,令人过目难忘。但《战疫版》的第一集却给我感觉站在了一个更宏观的角度,以一贯冷静的视角审视、记录这场天大灾难中的一个个个体,和一个个事件。相比之下,单个人物的塑造就不是那么突出了。这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这场天灾面前,个人本就是无比渺小的,再加上拍摄周期紧急,可供选择的素材必定不如原版那么从容和充足,因此从展现人物向记录事件转变,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我还是小看了《战疫版》的拍摄和制作团队。就在第二集中,罗凤鸣和尹万红两位医生的形象耀眼到让人无法不肃然起敬。我这才意识到,第一集其实只是个引子,是带领我们观众进入情绪的一个前奏,《中国医生》的团队没有丢掉他们强大的捕捉人物性格的能力。当尹万红医生讲到供氧终于到位时流露出的那种由内而外的幸福感,再次让屏幕前的我泪流满面。我再次确信,我之所以如此喜爱这部片子,是因为我喜爱片子中一个个鲜活、真实、拥有美丽灵魂的人。是他们,让我对中国的医护群体肃然起敬。这些可爱的人物,像一颗颗铆钉,将略显松散的素材牢牢固定在一起,共同联结成一幅令人动容的画卷。
期待后八集的上线,我知道,《战疫版》不仅绝不会让我失望,更会再次超越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