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瀑布2021

瀑布2021  The Falls

638人已评分
很差
1.0

主演:贾静雯王净陈以文李李仁宋少卿刘亮佐杨丽音魏如萱洪小铃张少怀许玮甯黄信尧魏如昀邓志鸿刘冠廷苏逸洪

类型:剧情导演:钟孟宏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21 地区:台湾 语言:国语 豆瓣ID:35242938热度:369 ℃ 时间:2024-08-14 14:12:29

简介:详情  《瀑布》的故事灵感来自导演钟孟宏友人发生的真实故事,以电影《瀑布》中层层暗喻与不停撞击两个女主角的故事为设计概念主轴,就有如海报中的草丛,缓缓持续着围绕这着母女,像是保护他们又像是被团团困住。而她们背后的蓝色帏幕象征...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瀑布》的故事灵感来自导演钟孟宏友人发生的真实故事,以电影《瀑布》中层层暗喻与不停撞击两个女主角的故事为设计概念主轴,就有如海报中的草丛,缓缓持续着围绕这着母女,像是保护他们又像是被团团困住。而她们背后的蓝色帏幕象征未完工且令人期待的未来,蓝色的基底又像是层层水幕,大量的水花如瀑布般向下坠落
  • 头像
    杨三疯

    坐标台湾台北,贾静雯是独自抚养高中女儿的离异女性高管,在疫q经济下行、公司业绩下滑、高管集体减薪的背景下,迫于房贷、车贷、女儿、家庭、工作各方面压力,贾静雯精神破防患病住院,最终失业。生活就是这样突如其来、毫无征兆的要把她按在水里淹死。

    出院后,母女位置转换,高中的女儿王静担起了照顾妈妈和家庭的重任,并不得不接受缺失父亲的事实。贾静雯逐渐康复,找到了新的工作,交了新的男友,母女变卖房产换了一处新的小家,女儿考了大学且有惊无险的躲过了泄洪事故。生活的另一面又将水中即将停止呼吸的母女救起,虽然二人身上都湿漉漉的,但好在天已放晴可以晾干。

    这便是钟孟宏讲的关于《瀑布》的故事。一个大厦崩塌又建起陋舍的故事。n

    人类社会高速发展太久也病了很久,社会里病态的人们都在勉强支撑,一次wenyi引发的连锁反应会使本就病态的人彻底崩溃,应该说任何一件小事都能引起这样的连锁反应,这就是人类社会体系或单个人生脆弱的地方。

    钟孟宏就是利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病态的调调去窥探一个破碎家庭里的母女。起初他手拿大棒用阴森惊悚的调性一下下将母女击倒,然后又开始拿着狗血喷洒温暖,一次次救母女出生活的泥潭。从此母亲为了女儿活,女儿为了母亲生。

    电影前半段强行拆楼,后半段强行盖屋,这生活的两面让人死去活来,但《瀑布》终究还是拍给想活的人看的多一些。因为想要活下去的人,无论如何总是要活着的。最终钟孟宏还是想让观众体会病态社会中残存的一点点温暖。

    假如剧情这样写,离婚失业精神崩溃的贾静雯出院后,新工作被领导潜规则,卖房产被贱卖1000万,女儿毕业旅行被洪水淹死,那贾静雯只能继续发神经病,最后自杀了。

    所以钟孟宏强行在电影后半段给这对母女安排了“贵人们”,病友之间的相互安抚,好心的超市领导辅助她们生活,好心的中介经理避免卖房受骗,就连女儿都能劫后余生。大概是想给生活一点点希望吧。

    我们就是那样孤立无援,既不能摆脱生活对我们的恶意,也不能推辞生活对我们的暖意。看着直播洪灾新闻的贾静雯奉献了一次影后级别的表演,女儿的生还就是她活着的最后希望。

    n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再次生活30年,最终瓦房垒起,住在里面的人坐看生活的瀑布一直流,直到活到死。钟孟宏杀死了那个台湾人,又救活了那个台湾人,这是生活最后的温柔。

    Ps.实际上豆瓣现排名第一的影评和我最初想法立意大体一样,都是听万青的人。大厦崩塌,万马奔腾,这就是生活。我这就是随手一写,人家写的真挺好,所以安利一下。

  • 头像
    胡晓晨

    在《危险的个体》这篇文章中,福柯写下过这样的案例,一个人没有任何征兆,从最正常不过的生活中突然“变异”,成了被主流放逐的“危险个体”。“存在这一类型的疯狂它只通过残暴的罪行而不是其他形式呈现自身”。它就那么发生了,几乎找不出溯源与归因。

    《瀑布》便是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如果用一句歌词加以概括,那一定是“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罗品文是一家外商公司女高管,她离婚独自抚养一女,女儿18岁上中学,与她的关系若即若离。她感受到从生活四面八方压迫而来的恶意——事实上恶意全来自于她的想象,最后她被查出是自己神经出了些问题……

    当口罩、居家隔离等经典时代元素出现的时候,会立马收到此刻仍在被这段历史裹挟的我们投来的亲切感。罗品文公司效益不行,甚至要求员工带头提出减薪,这都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荒谬。然而抛却这些独属于时代的元素,其实俩人的关系所带出的问题是共通于历史的。

    影片主角是两位女性,比起女性主义的话题,我想影片更多是提供了一个精神病学方面的典型,也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现代都市中产为什么更容易走向“疯癫”?

    实际上从有现代精神病学以来,人们一直在做的,就是将“疯癫”的、“逾矩”的行为给整合进个体生活的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出可以阐释的发展脉络,为他们认为的那群“危险者”画一张有迹可循的脸谱图。然而实际上普通人也会走向“疯癫”。我们甚至都不需要那么多歇斯底里,只潜藏在静水流深的生活中,在许多次平静地忍气吞声后,在可怕的细水流长却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生里,个人的毁灭就悄然降临了。我们想知道“声名狼藉者”的生活到底从哪开始与“主流者”、“正常者”的生活产生了些微的裂缝,导致他们变成了这样或那样;但人生总不过那些事,细细扒开来里面才会发现每个人的人生几乎每件事都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但自己也就这么忍下来了——只是有的人忍不了。

    所以回到罗品文身上:她为什么会走向疯癫?我想,是因为她“活着”。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还在这个充满“积极者”、“成功者”说教的世界里寻找栖身的角落,只要我们可以罔顾满目疮痍的身心去面对每天的太阳,只要我们有那么哪怕微小的一刻感觉到格格不入,那么我们每个人就都是潜在的患者、危险的帮凶。

    现代生活的规训让我们很多时候并不能“做自己”,并且我们无法意识到这种压抑正在悄悄吞噬我们。我们的乖巧、懂事、兢兢业业,终有一天会反噬我们,就像背负了所有人期待的司马光有一天砸开了缸,发现坐在缸中的就是他自己。

    影片中的罗品文,职场里是叱咤风云的女高管,现实生活里和丈夫离婚,与小孩关系总有层隔阂在。身份上的撕裂感必然会将她引向自我怀疑,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是《阳光普照》里阿豪(许光汉饰)这角色的另一种延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别人身上花的精力太多,以至于很少问问自己:“我过的好吗?”“我想要什么?”

    她的女儿小静也不得不比其他人早点成熟起来。影片只有一次她几欲爆发出来,那是她对父亲说的:“为什么我要去承受你们的烂婚姻?为什么我要承受这样的人生?为什么是我?”然而这短暂的几秒钟并没有带来什么改变,死气沉沉的生活仍是泛不起一点涟漪。现在的小静,高中还没毕业就要独立起来,替妈妈做决定,照顾妈妈,以后的小静只会更懂事,懂事得讨人喜欢,直到有天她做出让人“意外”的事情而被评头论足:“怎么好好的人会变成这样子呢?”

    然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如何去顺从,做别人眼里那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却从没教过我们如何去反抗本不愿去接受的命运。从很小开始,我们就已习惯巨石压胸口的感觉,却从不去想有天这石头会压垮我们。更有时候,我们还挺会自我安慰的,“哎呀,人生不就这么过嘛,大家都这么过来的呀”。于是觉得,好像怎样都去接受吧。于是习惯了隐忍而痛苦,习惯在历史的光圈里渺小如蝼蚁的我们,再多蜷缩一点。

    “瀑布”这个意象只在影片快结束的时候,罗品文才向女儿提起,之前一直在她耳边轰鸣的声音,变成了溪水潺潺的声音,那时她才知道,原来那就是瀑布的声音。就像是对待生活的态度,越深陷其中,越能感受到生命有一种潜移默化腐蚀人的力量,在巨大的静默中,你感受到的都是无能为力——当你站在瀑布底下的时候,你被水流猛烈地冲刷犹如刀刮在身上,轰鸣的声音在你耳边爆裂开来,你是受不了的。但是当你远远地观赏瀑布,你才能咂摸出它自然的美来。对待生活太过认真的人,总没玩世不恭者过得舒服。

    其实影片里还有一处“瀑布”,那便是遮盖大楼的巨型蓝布。它隔绝了阳光,也隔绝了人内心的阴暗面,而这条静止的“瀑布”让这栋大楼像一块硕大的墓碑,墓主便是所有现代人。实际上,现代人所有可能给生活的热忱,都在规律与规划中被消杀干净,只有“傍晚六点下班,换掉药厂的衣裳”;只有“一万匹脱缰的马,在他脑海中奔跑”。


    个人公众号:Imagine Heaven。

  • 头像
    混沌不开窍

    原载于【第十放映室】

    春节档票房大战正酣,好不热闹。可要我说:无缘大银幕、年前刚刚上线的《瀑布》才是最适合这个春节的电影。

    可比起众声赞誉、成功破圈的《阳光普照》,钟孟宏的这部新作却备受冷落。不但关注者寥寥,口碑也较前作相去甚远。同样是某影展最佳,待遇缘何大相径庭?

    从豆瓣短评中,我们不难概括很多人对本片直观感受不佳的原因:

    一是同刻画群像的《阳光普照》比,《瀑布》的焦点始终是母女二人。因为“格局”小,戏剧冲突与悲剧色彩均下降不少。

    二是就拍这样一个小家庭,在调性把握上也是不伦不类:能从暗战撕逼的惊悚片转向守望相助的鸡汤片,这让一些人很不适应。

    三是与电影无关的一些现实因素在作祟:《瀑布》所展现的疫情防控、阶层跌落和生活苦难在海峡对岸的我们看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真正的人间惨剧面前,《瀑布》那点儿小资产阶级的空虚迷茫似乎不值一提。

    OK,且先不管这三种意见对不对,我们简单归纳一下:第一种,针对的是剧作;第二种,面向人物情感;第三种,是讲主题表达。我们不妨分头讨论。

    先从剧作入手。说到剧本,虽然同属某展最佳,但《瀑布》有一个奖却是《阳光普照》没有的——那便是最佳原著剧本。这个故事若真像一些网友说的那样单薄,那某展评委的眼光真是堪忧。

    那么,这出小家庭的悲喜剧到底比大家庭的悲情史强在哪呢?依我之见:它是靠“一语双关”的高概念胜出。

    剧作:“蓝色”与“瀑布”的高概念

    一语双关的概念设计在《阳光普照》中只局限于片名的谐音梗——影片的英文名是《A Sun》,在英文中:Sun与Son的发音相同。

    “儿子即太阳”是个需要调动想象力的抽象概念。但到了《瀑布》,钟孟宏匠心独运地打造出一对可见可闻的直观概念——“蓝色”与“瀑布”:它们一为视觉、一为听觉,是贯穿全片、相辅相成的一组高概念。

    先说蓝色。

    蓝色是忧郁和死亡的颜色。“blue”一词,本就有忧郁、悲伤之意。以蓝色调的大量使用来表达主题,大家可试回想一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史经典《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朱丽叶·比诺什失去丈夫孩子,陷入巨大悲痛

    看得出,钟孟宏的摄影风格受基氏影响颇深。在其前作《阳光普照》中,我们同样能看到蓝色对人物内心和电影主题的彰显作用:

    乌云蔽日的天空、深夜无人的驾校、关闭幼子阿和的辅育院宿舍皆为蓝色,尤其是长子阿豪坠楼的那个夜晚——悲伤父母的面容消融在愁云惨淡的一片深蓝中。

    与基氏一样,钟孟宏用蓝色凸显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

    而到了《瀑布》中,蓝色有了更新、更明确的指代:它是口罩的颜色,象征着新冠疫情本身。

    最明显的视觉暗示来自罗品文和小静住所外悬挂的蓝色帆布:这是一个巨型口罩,将人与世界隔离。冷漠都市的寂寞人心,因隔离而更加疏离。

    大楼外的蓝色帆布

    宅在家的品文与小静朝夕以对以致矛盾暗长,加上失业的影响、经济的压力终导致品文的病情急剧恶化。恰如钟孟宏所言:“《瀑布》已不再是一个家庭电影,它关系到去年的生活里面被隔离、被压抑、人与人之间被推开的一种非常强烈的距离感。”

    直到大楼拉皮整修的工程完结,帆布缓缓落下,溢满整个客厅的湛蓝色才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往昔重现的“阳光普照”——蓝色消退之际,正好也是品文病愈后找到新工作,渐获新生之时。

    另一个重要的蓝色意象是品文病友口中提到的法国画家德加的画作《风景中的赛马》,她说:原作本来是张缤纷的水彩,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但这幅画挂太久,颜色都退了,只剩一片蓝色。

    “褪色的水彩”无疑象征着疫情笼罩下的芸芸众生,他们的生活失了颜色。频繁的隔离与封锁加剧了社会的原子化,放大了无处可诉的孤独:“不知道从哪来,也不知道去哪里”似乎成了每个无助之人无法逃避的宿命。

    片中德加画作《风景中的赛马》

    从将蓝色调作为表达主题的视觉手段到将蓝色包裹成一个影射疫情本身的高概念,钟孟宏的影像功力在《瀑布》中更上一层楼。我们看到:

    被拆卸下的蓝帆布呈下坠姿态,而“瀑布”也是下坠的。恰如“蓝色”=“忧郁”,在英文中,“瀑布”与“下坠”的单词都是“Fall”。

    “瀑布”究竟是什么?是无可追回的往昔、无从掌握的当下、无法预测的未来,是不断下坠却无计可施的人生。对品文来说,她先是失去家庭、继而丢了工作、最终连自身健康也丧失了——她的人生就是一场无情直落的“瀑布”。

    然而,作为高概念的“瀑布”仅仅是靠贾静雯的台词来加以明示么?钟孟宏对“瀑布”打通了视与听的任督二脉,“瀑布”既是幻听、也是幻视。这为全片带来一个首尾呼应、真假莫辨的剧情架构。

    怎么说?瀑布,就是水,就是病友口中“偶尔飘来一阵雨,点点洒落了满地”(蔡琴的《抉择》)。

    影片开场不久,“明明没下雨,却以为下雨”的品文冲出家门寻找女儿——这是她脑海中的瀑布声音外化为暴雨的视觉形象,更是她对女儿未来遭遇洪水袭击的一次“预见”。所以,你能一口咬定品文只是单纯的失心疯么?

    品文在暴雨中寻找女儿,与片尾女儿被洪水冲走呼应

    再配合稍后的“果真有蛇”情节,我们会发现,品文在发病期间反而能窥见到隐匿在暗处的人间真实,却无人重视。“幻想成真”其实是影片非常有意思的设定。延续这个思路,我并不认同有人认为片尾出现的女儿获救场景是品文的幻想——虽然那出自她的主观视角。

    因为我们要留意到钟孟宏之前给出的画面信息:小静先前穿过一件特别的T恤——上面印着“Don’t Sweat it”(意为“别担心”)。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在结尾的搜救画面中,小静穿的就是这一件。

    这件T恤在本片中反复出现

    你若说是品文对这件衣服特别有印象便于她“幻想”或是钟孟宏在片尾想保留以往作品的残酷黑色,故意留下一个不确定的结局让人惴惴不安,我是不同意的。

    说到雨天,在《阳光普照》中只被赋予寻常的表意: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和厄运。片头的砍人案、菜头被阿和的爸爸撞死都发生在滂沱大雨的夜晚。从渲染氛围的外景到“雨天”=“瀑布”=“洪水”的文本内核巧思,钟孟宏对天气的提炼赋能之功更加高妙、天气与具体情节的联动也更为紧密。

    就像较之《阳光普照》中频频对准天空、大同小异的浓云蔽日,品文与女儿卖房之前的空镜头是这样的:乌云将地上的房屋逐排吞没——这预示着她们即将被黑中介所骗,差点将房子贱价出售。

    《瀑布》的“情景联动”更加妥帖生动

    另外要特别提及影片开场的那个固定镜头:金色的阳光打在蓝色的大楼上,这是人心发出的微稀光亮与笼罩城市的深蓝之间的较量。再看马路上车流滚滚,一群行人待红灯变绿后有序通过——

    对此我们很容易想起阿和爸爸在《阳光普照》中面对众学员的演讲:“人生就是一条路,红灯就停,绿灯时慢慢走,人生路就会平平安安”。这是一个极其高明的开场和致敬。同样是拍天气、同样是第一个镜头,《阳光普照》中的雨中骑行便相形见绌。

    论视觉元素的丰富性,《瀑布》开场胜于《阳光普照》

    说完了“蓝色”与“瀑布”这一对视听高概念,接下来让我们探究一下片中的人物关系。

    人物:“母女情深”的反转互文

    影片故事改编自钟孟宏友人的真人真事。钟孟宏以往的作品一向关注不完整家庭的人际关系,但这些作品重点描绘的都是父亲角色,不论是《阳光普照》的陈以文、《失魂》中的王羽还是《第四张画》的戴立忍。

    《瀑布》是钟孟宏第一次深度刻画女性角色和呈现母女亲情,男性退居其次。就像他自己所说:“我需要这部片子里面男性的戏份非常少,纯粹用女性的角度,母亲跟女儿之间。”

    那么,要如何表现母女的情感羁绊与复杂关系呢?

    类似的镜头设计,参见港片《一念无明》

    这就说到那个让很多人诟病的从惊悚片到苦情片的类型“反转”。反转的,其实是妄想退场后二人的真实关系。这一不确定叙事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大量前后呼应的情节互文,让先前所有的不确定归于确定。

    比如:导演不厌其烦、屡屡强调的母亲催促女儿走出卧室的情节,在后来母亲确诊思觉失调后用了一场戏加以回应:是女儿做的牛腩饭并催促母亲开门。由此我们便可知道,餐盘上的“bitch”也是母亲所写。这在之后母亲怀疑女儿偷窃存折的一场戏中又有呼应:当时正处于发病期的母亲口不择言地称呼女儿为“贱人”。

    另外,独坐客厅的女儿向母亲抱怨“我好像生病了”这幕,我们很快通过后来的情节得知“患病”的其实是母亲。而她之所以向前夫提及女儿“生病”一事,是因为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抑郁症状有所认识,变相地寻求帮助。

    所有这些互文段落,几乎都在前30分钟内完成,可见钟孟宏考虑之周祥、叙事效率之高。

    父亲一角看似鸡肋,其实非常重要。他是母亲心头的病灶:他的出轨与缺席对母亲的女性魅力是一次重大打击,使她从此无法放下对过去的期待。

    记得后来卖场同事不经意的那句“你年轻时一定很漂亮”的恭维吗?钟孟宏为什么要特意说出这句台词?是因为父亲已证明了母亲作为女人的失败、而失业又进一步证明了母亲能力的失败。

    所以我们看到,在与卖场经理的应聘谈话中,昔日的白领主管已变成一个信心被完全摧毁的落魄妇人——贾静雯闪躲的微表情与结巴的话语将人物的复杂内心诠释的惟妙惟肖。

    母亲的心理畸变过程交代的详实可信。与之配套:女儿对母亲由疏到亲的情感转变也必须令人信服。这除了归功于王净与贾静雯并驾齐驱、能量暗藏的表演外,钟孟宏特意安排了两次“局外人”的闯入视角来催化母女感情的升温。

    第一次是当小静了解到父亲的出轨真相、发现自己还有个弟弟之后,她的感情立场迅速转向了母亲一边:因为离婚时间只有三年,父亲属于婚内出轨。她几乎一夜长大,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第一次主动为母亲买餐。但这时的她尚不清楚具体在精神层面该给予母亲怎样的支持,就像母亲因为家里来了一群同学而感到不悦后,小静会以“如果你好好的,怎么会跑到外面去淋雨”的话刺痛母亲。

    所以虽然有了身体上的照料,母亲的病情还是加重了,直到房屋失火二度入院。这才有了许玮甯饰演的陈医师适时的再次介入,她提醒小静:最要紧的是理解母亲,多站在她的角度,不要一直否定她。

    于是我们看到:开了窍的小静终于懂得了该怎样与病人相处。当母亲幻想再次发作时,她不再急于否定,而是配合母亲演了一出“撵走卫兵”的好戏;当母亲抱怨自己连个鸡蛋都剥不好时,小静马上补充道:我也剥不好;而听到母亲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带上悠游卡和钱包时,小静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

    撵走卫兵一幕创意虽佳,却声画重复,略嫌冗长

    心病还需心药医。女儿无微不至的关怀这味药,钟孟宏下的料很足。美中不足的是另一副药:来自陈以文扮演的卖场主任。

    虽有餐桌戏、搬家戏等桥段来铺垫二人的情感,但这份感情还是令人难以信服。对主任来说,对品文萌生爱意是合理的:因为品文谎称自己的老公已死,这第一时间勾起了他的伤心往事,加上日久生情。

    但对品文来说,动心的理由则很不够:这与品文所处的阶级人群和对前夫的难以释怀相悖。作为一个昔日“人上人”的白领阶层,她的眼界决定了不会轻易接纳一个卖场经理。否则她不会下岗之后还执意蹲守在昔日的办公大楼。

    当然,男女之情在《瀑布》中不是最主要的,钟孟宏刻画出了此前从未涉足过的母女情深已经难能可贵。《阳光普照》的感情线虽多,但我们不妨回忆一下:除了爸爸对阿和从仇视到接纳的父子情外,那里面的母子情、兄弟情乃至阿和与小玉的爱情,铺垫同样不够。

    尤其是表达狱友之情、众人齐唱的《花心》,其实颇为突兀。在《瀑布》中,它又变成了魏如萱兀自独唱的《抉择》:类似的表达都过于直给,或可采用一种更含蓄的点题方式。

    《瀑布》以歌曲点题:“雨”

    《阳光普照》以歌曲点题:人生

    讲了这么多情感,《瀑布》只是一段走出过往与痛苦的私人诊疗记么?这么想的话,未免小看了钟孟宏。《瀑布》不是一部以疫情为背景的家庭戏,它的主题就是新冠疫情。

    疫情:不是背景而是主题

    贾静雯饰演的罗品文一角不单单是她自己,她代表着疫情下的每一个普通人。

    这么讲,或许有的读者会不服气:总不能因为钟孟宏使用了个“蓝口罩”的高概念,就将它捧到这个程度吧?别急,除了蓝口罩外,片中的“新闻”这一要素同样不容忽视——电视里的社会新闻每每与品文当下的私人经历高度契合,所以我才说:品文只是为疫情所苦的芸芸众生的一份子。

    当品文与女儿的关系愈发紧张,自己的病情初现端倪时,电视中播报“新冠病毒正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当保姆探望小静,俩人在餐厅吃饭时,电视里放着民众争抢口罩的新闻;而在品文找到工作、生活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时,电视里播放的恰好又是昔日繁华的商业老街解封......也就是说品文个人罹患的疾病史与广大民众遭遇的疫情史步调一致。

    而在影片结尾,社会新闻干脆直接与母子俩的人生融为一体:小静与其他七个同学一起被大水冲走,搜救队员全力寻找他们——像极了疫情期间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无预警泄洪”的水坝就是说来就来、卷走数百万人生命的病毒。

    影片以《瀑布》为名,其实身处闹市,哪来的瀑布?瀑布,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平静的生活原本就像品文家中的题字一样“流水不腐”,直到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其扭曲成了洪水滔天。

    影片细节:流水不腐

    两年前的这场大疫,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影响绵延至今。想必很多人在午夜梦回之际,耳朵里都会时隐时现出那个独属于自己的”瀑布轰鸣”,那是生活中湍急的暗流与可怕的偶然——摊上它的概率只有千万分之一,可一旦被它寻上,瞬间就能吞没一个人的所有幸福。

    如此时代,岂有不病之理。除了医院里同病相怜的病友们,大家应该还记得超市那个与品文起争执的老头吧?若非经济拮据与生活压力,谁会无端患上“强迫怀疑症”,与一袋饼干一较短长?

    面对时代的洪流,个体是独木难支的。我们发现,在迎战疾病的康复之路上,虽然母女二人同心协力、守望相助,但生活的最终起色也少不了一路上的贵人相助:

    品文离职成为“工闹”,上司非但不报警还奉上6个月的薪水;她煮饭失火致家里成一片泽国,原先的佣人不计回报地打扫收拾;品文孤独一人住进医院,却遇到惺惺相惜、主动开导的病友;而当品文寻找工作时,命运又安排给她一位善解人意的大龄暖男;当小静经验不足差点被骗时,又是那个看似最油腻、最滑头的主任及时揭开下属的圈套......

    正义的主任:人物的反差萌与情节的反高潮

    没错,《瀑布》其实很主旋律,而这样的人生境遇也未免太理想化。品文的个人遭遇虽然不幸,但社会交往却顺遂得一塌糊涂——这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吗?

    但你又要钟孟宏怎样呢?在疫情这一主题上,也捡拾起前作的阴冷与残酷?让品文遇到一个像《阳光普照》中菜头那样的人,将剩下的钱也骗个精光?或让女儿和她同学在洪水爆发中死去?

    也不应该、不至于吧。有句老掉牙的话叫“隔离疫情,不隔离爱”。每个人都不是孤岛,哪怕在新冠肆虐的城市,再隔离、再封闭,总会有人与你互动并伸出援助之手。

    刘冠廷客串正能量“中国消防员”

    不管是作为讴歌社会有爱、人间温暖的主旋律电影,还是作为描绘疫情本身的电影,《瀑布》都是当下华语影坛难得一见的好作品。

    我们想看到能反映当下、与普通人的情感命运深深共鸣的电影。

    就像《瀑布》虽借陈主任之口抛出一句“未来会怎样,没人会知道”的负能量,但一转念,钟孟宏却始终无法狠下心来。

    他用贾静雯的话向平凡的我们送上最大的正能量:“我会努力好起来,和你一起生活下去。”

  • 头像
    Mr. Lei

    Q:是什么吸引您去创作关于家庭的故事?

    A:事实上我在拍完《阳光普照》后就对家庭电影有点反胃了。去年我听一个从哥斯达黎加回来的朋友讲他女儿的故事,讲他女儿生病,他照顾她,最后女儿因为去hiking被水冲走。他的故事非常感人,他在我面前讲了三个小时完全没有停下来。但是这不会让我想拍这个电影,只是觉得它是一个非常感动、非常哀伤的故事。直到我看到了蓝色的房子,那个房子让我非常震惊,我觉得在2020年virus开始起来的时候,mask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隔绝出来。所以对我来讲,《瀑布》已经不再是一个家庭电影了,它关系到去年的生活里面被隔离,被压抑,人与人之间被推开的一种非常强烈的距离感。

    Q:剧本的创作过程是先写一个母女之间的故事,然后把这个故事放在疫情期间,还是开始的创作意图是就是想写一个与疫情相关的故事?

    A:我这个脚本写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要放弃了,因为刚开始的剧本是妈妈照顾小孩子,小孩子一直生病到底,写到后来的时候我想干嘛要写一个妈妈照顾小孩的故事。很原始的想法是,我们把整个故事放在疫情下的台湾,想用一个最亲密的家庭关系来反映整个时代里疫情的问题还有人际关系。后来我写到一半还是没办法接受讲一个family的故事,是妈妈在照顾女儿,我觉得这样下去我会预期到故事会怎样走向。直到我去做田调,要research,去一个医院的时候看到了窦加那幅画,我才发现说,应该不是女儿生病,应该是妈妈生病才对。所以中间我突然有一个转折,变成前面是妈妈的幻想,事实上是妈妈生病,最后是女儿照顾妈妈。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真的蛮开心的,而且我很快就把剧本写完了。

    Q:您是出于什么缘故想以女性视角写一个故事?

    A:我在拍完《阳光普照》的时候我太太曾经告诉我,“你会拍一部电影吗?没有帮派的,没有黑社会的,没有人死掉的也没有人流血的,没有人被砍头或是手不见的,而且是以女性的角色来拍的。”这当然这是一个笑话,她觉得我只会拍一些男性电影,gangster movie,很暴力啊,但是我后来想一想,当时听到我那个朋友讲完故事以后,我真的决定要拍这个电影的时候,我从来都没想过要用男性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而且我需要这个片子里面男性的戏是非常少的,纯粹用女性的角度,母亲跟女儿之间。因为在过去,台湾男人都在外面,真正看到小孩子成长的是妈妈,小孩从学校到出社会,都是以妈妈的角度来看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自己也有小孩,我的小孩也是女儿,我发现女孩子的心思,她们那种坚强,是我们男生非常难想象的。我觉得用两个女性来表达亲子关系,力量应该会更强。

    Q:您通常是自己做摄影,但会用中岛长雄的名字,为什么这次决定用真实的名字?

    A:曾经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都告诉他们:“中岛长雄因为疫情的关系,在日本不会再回来了。”但我真的想法是,我在拍完《阳光普照》的时候,我就觉得我要改变,我觉得改变不是说内容要改变,我觉得整个拍摄形式完全要变得不一样。所以我这次的变化是在摄影上完完全全跟以前不一样,整个拍摄方式,镜头运用,甚至那种不安定感都做了很大的改变。在镜头上会使用一种很固定的,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慢慢拍慢慢拍,不断地很有耐心地一场戏一场戏很多镜位很多镜位一直拍一直拍。我希望这个片子剪出来后不是一个非常slow pace的文艺电影,我是希望它是节奏非常快的,而且有一些影像上的不同变化。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