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感恩:爱的联结
日影《一首小夜曲》(アイネクライネ ナハトムジーク 2019)讲述了两代六对人的爱情故事,都围绕着男主佐藤追逐“邂逅”之爱这个主线展开的。虽然都涉及到如何邂逅、如何初遇,但邂逅、初遇本身不是产生爱情的原因,更不是两个人长久结合的必要条件。唯有“感恩”才能产生爱、维持爱,这不仅适用爱情,也适用于亲情,甚至适用于维持人类所有个体间的联结。不妨稍作解释如下:
在男主眼里,他大学同学由美和棒球手织田的婚姻是较为完美的。他多次跟织田夫妇讨论“邂逅之爱”,而织田对“邂逅”的认识也是最智慧的,堪称本片的题眼。他说:“怎么邂逅其实不重要,到了以后,觉得当时在那里遇到的是她真好,能怀着感激回想,才是最好的。”这句话似乎想告诉我们:没有感恩就没有爱情,没有彼此间的感恩就没有长久的爱情。事实上,这确实是织田的经验之谈,他和由美之间的爱情其实都源自他们对彼此牺牲的感激:织田感激由美为了孩子辍学、而由美感激织田为了她和孩子放弃了棒球事业。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年轻男女最初的结合可能就是基于荷尔蒙的吸引,我觉得这已经离开的“爱”的范畴,有时感激对方对自己的选择未尝就不是一种感恩。
织田是非常散漫的一个人,却拥有完美的家庭,但对于男主的公司前辈藤间而言,散漫让他落了个妻儿离家出走、不告而别的结局。原因是前者夫妻关系间有感恩,而后者没有。藤间与其妻的结合起源于其妻人为设计的那场“邂逅”,虽然他感激他与妻子的邂逅,但他妻子却不同样感激于他,这样,她就如同气球,丈夫一味地给她充气,却没有给她消气的阀门。显然,电影提供这一不成功的个例,应当想从反面来映衬感恩是爱的联结这个道理。
对于男主佐藤而言,他等来了想要的“邂逅”,为何要为婚姻再等十年?显然不完全是性格原因,还有胆识和责任的因素在里面,正如他自己承认的,他比织田在挑起婚姻的重担上要缺少勇气的多。而他做事葳葳蕤蕤的样子,他女朋友纱季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他以十年的相处来作为结婚的理由时,她当然是不敢爽快答应的。关键还在于男主。他似乎一直在等待一个能感激她的理由,而这个理由还是由他女朋友的暂时离开才让他体会到的,那就是十年的陪伴。他也才敢于说出:“那时在那里遇见的是你,真是太好了。”当然,他追逐着她的公共汽车,扶起那个倒地的小孩,不失时机的表白,也让她看到了他的努力、责任和果断,而这些也正是她所等待的她能感激他的一个理由。
影片还展示了下一代的爱情,我们也能从中找彼此感恩成为爱之联结的证据所在。但影片展示下一代更多的可能还是想表达感恩也是维持亲情的重要因素。织田的自由散漫让青春期的女儿都看不惯了。当织田女儿美绪从男主那儿得知她的来历以及父母的付出时,她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她不仅感激父亲的牺牲,更感激父亲曾为母亲而对她的感激。这些感激是联结父女亲情的纽带,也是维系家庭幸福的纽带。此外,从藤间在失去妻子后对女儿亚美子的付出也可以看出,感恩之于亲情联结之重要。
最后,我觉得应当提一下作为影片之名的“小夜曲”。当街头歌手唱起:“如果现在就是曾经描绘的未来,那天的我,现在会说些什么呢……”作为“世间小齿轮”的你我他,是否还要愁肠百结?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为何不能果断地对另一半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呢?因为歌声就是这样唱的:“只要在你身旁,这样也不坏。”(文/石板栽花 2020年4月11日星期六)
PS.感谢猪猪日剧字幕组提供本片的中文字幕!
日本影片《一首小夜曲》探讨的是文明社会里的情感与婚姻,自从人类主体的艺术表达方式基本脱离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无论是固化在纸面的文字编织的静态故事记载,还是胶片摄影录制的光影变幻的动态影像空间,人类的情感和看待情感的态度,思想的原野和意识的荒原,时空交错里都在始终追逐内心的独白与环境的回响。
“交往了十年就要步入婚姻殿堂吗?”这是个响亮而有力的诘问,直面婚姻义务的挑战,这是一个依旧掷地有声的问题,而最好的答案也许不如想象中轻巧和随意。“等到后来回忆时,能使你感谢自己的幸运,觉得‘那是在那里出现的是她,真是太好了’,这样的邂逅就是最幸福的邂逅哦”。这是伊坂幸太郎的生活观察与体悟,长期的生活积累会告诉我们问题的根源(颜落寒),就像起初崩溃的藤间前辈在婚姻磨合中的生活习惯差异,其实“用完剪刀后的收纳习惯”真的只是生活琐事里的冰山一角,彼此间磨合的痛苦可能只有自己明白。
也许在古老的档案材料里没有太多中心式班花校园社交,也许在庶民社会觉醒的全民义务教育开始才有这样司空见惯的题材,在娱乐化泛滥和数字化当道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优秀的电影依旧在忠实地记录刻画着我们正在经历成长中的时代,朋友圈和抖音还不是我们生产内容的全部。
轮回式的时间结构嵌套给予原本不同生活轨迹的人物更多的交集与共生,在小说的艺术加工和创作手法里,这些通过社会关系维系的人物角色可能只是取材于各自独立的社会生活原型。导演今泉力哉在此基础结构之中,无形中参杂而涉及的代际传承和校园生活,却在精巧的叙事结构下更巧妙地探讨了族群心理演化与社交活动形成。无形间有些熟悉的台词被循环使用,自然的剧情推演里倾注了主题式的情节闪回,对于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得到了更多的共鸣与掌声,温柔地让人猝不及防(畅畅)。
十年间的空白更好地赋予时间之于人生阅历的宽度与深度,拳击手小野温斯顿在职业生涯谷底的挣扎与徘徊,精神力量里的坚持都给通过偶像的力量传递给生活在仙台的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佐藤与本间纱季的爱情“巴士追逐”长跑只是这副社会图景和缩影图卷的一部分,还有十年前就从拳击赛中重新振作的藤间前辈,还有被校园欺凌的小男孩的勇气,更多散落在仙台站和电视直播前的更多人。重新出发重回职业生涯的辉煌,面对情感与生活的甜蜜温情,浸润的温柔就是一首美好的夜曲。
日本文化有些独特的底色,也有些与我们文化中共通的成分。也许现今的日本电影不在曾经最高峰的黄金岁月,但当代的电影人也坚持在专业领域里追求更高追求的求索者。
评价伊坂幸太郎被影像化的作品成功不成功,核心在于影片温暖不温暖,《一首小夜曲》做到了。影片忠实还原原著,有平常而温馨的爱情,失败而不气馁的勇气,以及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却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现今日本作家中作品最受大众欢迎的三位分别是村上春树、东野圭吾和伊坂幸太郎。三人的作品自然受到制片商的关注,但要说起影像化的难度,村上春树的作品充满后现代主义和意识流风格,无疑是最难呈现在大银幕上的,距今好像也只有《挪威的森林》和《且听风吟》两部,且都不成功,也没引起多大关注。东野圭吾的作品是最适合影视化的,他的很多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被改编成电影,在韩国也很热门,我国近些年也逐渐升温,如《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铺》以及最近的《十日游戏》。伊坂幸太郎的作品则是居中,被改编为电影的如《金色梦乡》《一首小夜曲》《鱼的故事》等,以后应该会看到更多伊坂风格的影片。前几天看新闻说好莱坞要将《疾风号》拍成电影,由布拉德·皮特主演,不禁让人满怀期待。
很多作家往往看起来冰冷,读起来可爱;看起来遥不可及,读起来沁人心脾,伊坂也属此类,他为悬疑推理小说赋予了一股暖色调。伊坂的推理小说故事发生地基本上为仙台,他用脑洞大开的故事为这座城市安排了一幕幕或温暖可爱,或黑色幽默的故事,《一首小夜曲》也是如此。
莱昂纳德·科恩的《颂歌》中有句名言,“万物皆有缝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一首小夜曲》告诉我们,生活皆不完美,但也可以用拥有平凡的英雄梦想。唯一遗憾的是,伊坂幸太郎作品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就诞生在《一首小夜曲》中,影片却没有展现出来,那就是“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只谈几个看完后很在意的三个小细节。
故事中十年后的变化是很有趣的,正是有了对比变化,小人物小齿轮的人生轨迹才能更清晰展现。
十年后,高中男生对妈妈说讨厌爸爸畏畏缩缩的样子,绝不要活成他们这个样子。妈妈对他说,不要小看小齿轮,每个人年轻时候都幻想过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最后却会庆幸自己变成小齿轮默默在社会中转动的大人。事实上,男生也下意识地用了爸爸超逊的方法解救了女孩、将是否去表白寄托在小野的比赛上。这都是曾经什么人做过的举动,电影里也一再出现过这样的呼应。也就是你以为的,其实早就有了,变成大人也就是变成明白这些道理的人。
少女说大人就是喜欢看年轻人齐心做着什么事。对啊,大人们也喜欢通过塑造一个"大英雄"来个自己一点点勇气。毕竟,每个人都有胆小、举棋不定的时候,如果通过别人得到鼓舞,说不定自己也可以做到。故事中人与人之间逐渐产生的和着原始愚昧与自我感动的东西,或许真的会推动社会也说不定。
伊坂小说里偶尔会出现这样的"大英雄",突然划破沉寂的日常,总会担心真的有这样单纯、牺牲精神的人存在吗?这样的人生不会累吗?所以,十年后赛前小野的话,第一次让这个角色充实了。
勇气是小小人物拼命积攒的宝物,它比什么运气都要珍贵。
今泉力哉无疑是这两年日本最忙碌的电影,长年拍摄自主电影的今泉力哉在去年<爱是什么>大卖之后,一下子成为了很多日本观众心中的“恋爱映画”大师。去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公映的<一首小夜曲>,在日本国内也颇受好评,以下是去年电影节期间今泉导演的专访内容!
创作背景
2012年13年左右,从制片人宇田川先生那里听说伊坂老师想把原作拍成电影。伊坂老师以前看了我的电影【非常厉害的猫】,这种群像剧的风格和恋爱主题好像很和他的胃口,很荣幸他说“想拜托今泉桑”,那时候我就答应了。但是那时其实连小说都没有完成,就先有了电影化的委托。本来想同时进行的,但是脚本是在太难了,于是找了给伊坂老师的作品写了好几个脚本的铃木谦一先生帮忙,才能开始,还有角色指定什么的,是花了不少时间,但所有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原作感想
很有趣,但很难办,有很多有趣的点都是只有靠小说才能体现出来。还有要在电影中实现那些因为看不见人脸才能成立的故事设定呀还有是先让观众知道好还是后让观众知道好,或是和登场人物一起知道,这方面的时间点我注意着拍摄的。伊坂老师让不喜欢小说的我觉得小说很有趣,因为他的作品很好读,也带有电影的趣味,虽然有点晚,但是使大学毕业后的我终于体会到小说的有趣之处的契机之一,伊坂老师的作品我应该还是读了很多的。这次小说还出现了【玩具总动员】,但是好像因为一些版权问题不能使用呀。
伊坂幸太郎改编映画
我看了,伊坂老师的作品拍成的电影说实话我没有觉得全部都是佳作,我在自己只是一个观众的时候也是怎么认为的,但那时我还是有意识说如果自己要拍的话会这么拍,这是因为台词里不管怎样都会有不顺的地方,有特别的断法,如果让所有登场人物都按原有的台词来的话,这会让电影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脱节。比如说我看【家鸭与野鸭的投币式置物柜】的时候,承担这种台词的只有瑛太桑一人,这方面的意识我也有,这次也是,竟然要拍一定要注意不能让所有人都说这样的台词,所以这次也是,决定把这类台词都集中在矢本悠马饰演的一真身上,我一直有这个意识。他太棒了啊
短篇小说改编与剧本创作
原作中的Documenta删了。这次剧本我也一同参加了,但是大结构是谦一先生定的,当然讨论时我也有提建议,比如说,虽然可能会剧透,在电影后半段,又重复一遍家庭餐厅的镜头是谦一先生的主意,在这之后的告白的部分是我的主意,跟恋爱相关的地方我提了很多建议。还有就是这部小说的主题,比起戏剧性的相遇,事后才意识到那个人的好这个中心主题。我在读小说时也好,写脚本是也好,有一点很在意的事是,这个事后才意识到那个人的好的事后的时间点是因人而异的,像育儿,结婚,离婚都经历了以后,才有现在的夫妇关系呀,这个事后,比如说对一对高中生情侣说事后,他们肯定会觉得事后是什么,因为这一点,所以我在剧中让年轻人说出这些话,希望借此让大家知道应该珍惜当下,更能体现出小说的中心思想,这方面是我的原创。
“我和一真和孩子的这个组合是很好的,虽然当时没发现,但事后想想我们的相遇很美好。”
是的,和我的想法是一致的,但那部分不只是因为我这么想的,原作也是这么写的。这部电影的主题,齐藤和义先生所写的主题曲也是,我想表达一种哪怕不是最好的也没关系,就这样已经够了,已经很好了的氛围。有很多作品都是描述最完美的组合的,像这个人一定是我命中注定的人,虽然这个设定也很有魅力,作为虚构故事也是可以的,但是这类作品有很多。但如果我来拍恋爱题材的电影时,比起这两个人一定会在一起的故事设定,更倾向于拍有人情味的,不至于是β,但不是最完美的也很好的的故事设定。
“小确幸”
所以这也就是说,能感受到幸福的身心上的从容,如果没有这个的话,就会一味的追求更大的东西,变得个人主义,一直渴望着一些东西,这很辛苦,应该关注小小的幸福,在剧中,即是脚本上写着的,也是我在片场所追求的,特意对着花朵拍了很多特写,能关注到这些的人们,是这部作品中我所原创的。
恋爱&友情
我没有朋友,也不能说没有朋友,能有被称为朋友的朋友很好,但交朋友很难,其实很希望哪怕只有一两个也好,很明确的大家能认为对方是自己朋友的人,我认识的人很多,交际也算比较广,不能说冷淡吧,但真的没有很密切交往的朋友,虽然说没有的话朋友会生气,但在这方面我还是很向往的,一真和佐藤的关系也是,有很多交集,比如说还有耳朵听不见的男孩和他姐姐的关系也是,姐弟间的交集,有着各种各样形式的关联性。
本片的选角
和制作人讨论的时候浮现的点子,因为他真的很帅,所以想要把它拍成一个普通人很难,一边这么想着,但是他即有舞台经验又有电视剧经验,能诠释各类角色,而且和他碰面的时候,能感受到他很爱演戏,认真的考虑着角色的,这让我很放心。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作为普通人佐藤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想?等问了我很多,我不是那种让演员你应该怎样你应该那样的人,一起讨论了很多,在他一开始问我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就开始对他很信任,大家都对彼此放心了。
多部未华子和三浦春马的第三次共演
怎么说呢?制片人直接定的演员,应该可以说是特意的吧。多部桑以前也出演过伊坂老师的另一部作品【鱼的故事】,而且我很喜欢多部小姐演戏,但是第一次一起合作才知道原来她那么厉害。多部未华子的自然感,无欲无求感,一门心思只是为了拍出好作品,不是为了把自己拍的可爱一点啊拍得好看一点,这种想法真的完全没有,这就是经验吧。三浦桑和多部桑都是这样的,特别是多部桑在自己的经历中才能达到这个程度,真的是一边觉得多部未华子好厉害一边拍摄的。怎么说能,也不是说很用力,她也有演舞台剧,很意外,就片场来说,这部戏因为是群戏,很多演员拍好了就杀青了,多部小姐的戏要到拍摄进程的一半偏后才开始,但在入场之前就一直与三浦桑保持着联系,这很有帮助,因为三浦桑对这个导演很信任所以多部桑也能安心的演戏,我觉得是有这个原因的。换句话说多部桑肯定是很信任三浦桑的,这层关系让我轻松很多。
核心人物“一真”
矢本桑目标很明确,在很早开始就一直说想演一真,所以在我的脑中也是一真就是矢本桑,第一反应就是矢本的名字。之前我就很喜欢这个演员,【花牌情缘】的时候也是,那个收放自如的感觉,哈哈哈,是不是我让他演的太自由了?
仙台取景拍摄
全部都是!东京的镜头也在仙台拍的,内景也是,拳击比赛的会场在仙台也有一个很大的会馆,所以就都在仙台拍了。我第一次拍关于合宿的内容,没有经验,真的很丰富。能一直考虑电影的事,比如说打拳击的镜头呀在马路上追巴士的镜头这样,不做事前准备肯定没法拍的镜头,在拍摄的前一天同副导演和摄影师,一位叫月永的很认真的人,一起在宾馆大堂,前一天的晚上一定会确认第二天的流程,然后能够很顺利的完成第二天的拍摄,这果然还是不合宿的话无法完成的,明天都过得很充实。不过说到这有小插曲,拍摄中不是有休息的日子么。摄休的时候晃晃悠悠去电影院看电影时,正好碰到摄影导演月永先生和我看同一场电影,不在片场也能巧遇让我觉得他真的很喜欢电影,虽然不是片场的事,但让我觉得对他更信任了,真的很高兴。月永先生为了拍出好的镜头看了很多很多的电影,这件事我是有听说过的,然后第一天摄休的时候在家休息了,第二天摄休的时候想着竟然在仙台了就看场电影吧,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月永先生也在,让我感叹月永先生在摄休的时候到底看了多少电影,那时我们看的拿了金棕榈奖的【自由广场】,看了同一场。看完后,聊了很多。
今后的今泉力哉
家族的题材肯定会,这次也是拍到了家族,正是因为我自己也结婚了,也有孩子,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呀,比较暧昧的东西会成为电影的主题,至今为止拍的恋爱呀喜欢那种感觉等就是这样,这样说来,家族的形式现在也是很暧昧的,关于双亲我也想拍拍看,并不是有孩子了就成为父母了,是枝老师也拍过很多这类家族题材的电影,这种暧昧的感觉让我很憧憬。
但是我还有导舞台剧哦,今年真的超级忙,电影舞台都有,什么想做的事,有兴趣的事,还有不只是电影方面,能结识新的人会给电影提供很好的创意,导舞台剧也是觉得通过舞台剧是不是能带点不一样的东西到电影中,肯定会以拍电影为主,再尝试一些其他的事,但是我应该不会放弃拍恋爱电影,会继续单恋,还有倦怠期,在一起很久的两个人,比如像佐藤和纱季结婚前的事先放一边,结婚后,关于离婚呀出轨呀这类更具有真实性的内容,我很有兴趣。我最近懂了出轨不是只是单纯的厌倦了现在的他(她),想换一个更年轻的人这种简单的构造,想好好拍这一类。
福岛县出身的今泉力哉
正好是描写这十年间的故事,这个话题也有提到,但是不能随便的一笔带过,要拍的话也是可以拍的,涉不涉及都有好处和坏处,正因为有经过了10年完全没有变化的佐藤存在,所以如果要加入这个元素的话,必须要认认真真的描写。关于311我自己的电影中也有描写过几次,(【和无聊的日子说再见】)但是这次也考虑到和电影基调是否一致的问题,最后没有涉及。当然也因为小说中没有提到,因为小说完成时还没有发生这件事,所以关于这一点我也说不好是否是对的选择,可能有人会说一定是应该拍到311的,因为有出现仙台这个地名,但是实际上发生了311对于自己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比如防震演练这类的,该不该在画面中出现时很难判断的,所以特意没有谈到。
可能我还没有这个觉悟,我老家的朋友也有希望我拍一部的,但是在很多人拍了这个题材的电影中,我现在住在东京,311时我也是在东京感受到的,纪录片也好原创剧本也好,想要拍这类题材必须有足够的觉悟并且很好的把握住距离感。比如说我现在准备拍一部同性爱的电影,拍这种电影的话,让他融入剧中,像是没有特意突出这个主题一样,地震其实也是这样的,剧中出现的话还好,但要是以这为主题的话,像是会起反作用一样,某种意义来说好像在利用地震一样,这在我的内心中还没有准备好,自己觉得自己在利用这个的话还是不拍的好,真的很敏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拍的。
上海电影节竞赛单元
这是我第一次入选东京国际电影节以外的竞赛单元,十分感谢能让我有机会在海外和各国的导演各国的朋友站在一起,而且主会场是能容纳千人的场所,我和观众一起看了电影,观众的反应也好整体效果也好都让我感到心情舒畅。
上海关注的反应
超厉害的。有笑点的地方比在日本的反应还强烈。让我心情很好,特意设计的地方都很有成效,大家都有大笑,真的都是很热情的观众。
今泉映画走向海外
这是我很早以前就所期望的,也是电影的魅力所在,能轻易的跨越国界,音乐或许也是这样的。当然因为我的作品有很多会话剧,想去海外上映有很大的障碍,但即使这样,像昨天也是,能传递到观众的心中,看到大家的反应后,还是希望以后能参加海外电影节呀公开上映。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亚洲的电影节第一次,之前几乎都是作品去的欧洲展映,好想去过一次韩国的,但是我自己参加这次是第一次。欧洲的话,德国和罗马尼亚,还有有参加过加拿大的电影节,和日本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中国和欧美的区别还不好说,才刚放映了一次,所以不是很清楚。但日本超安静这件事是可以比较的出的。在日本不是有应援上映么,我不是想否定应援上映,可以有的,但是总觉得这件事只有在日本才能成立,真的就是平常的应援,这种大家平时连笑都不能笑的氛围十分异常(笑)。其实每个人的笑点不同很正常,拿到许可才能应援实在让人很搞不懂,真是应援的话请随意。【爱是什么】现在在日本上映,反响不错,然后在推特上有人说希望能有可以边看边出声的场次,我就觉得我不要,不是说让你安静的看电影,而是你在说啥?所以想出声音的人你完全可以自由的出声啊,实在是太在意他人的想法了
【爱是什么】票房大卖
果然还是因为不只是电影的感想,这个镜头有不有趣之类的,不是电影感想,大家都想在看自己的故事一样能让观众感同身受才能蔓延开来,然后,当然【一首小夜曲】也是,最近,电影节什么的也是,和观众直接接触的场合,放映后和大家打招呼之类的时候我最近一直说,SNS最近很流行,这马眼的很快,比如说如果你有几万人的关注,发了什么消息瞬间就能有几万人看见,但是曾经有人跟我说,点一下能得到的情报,再点一下就能删除了,真的是口碑应该是靠嘴巴说的,向自己身边的人表述自己的感想是,乍看可能好像只有一个人知道,但是这股力量是很强大的,最近我很强烈的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爱是什么】的时候,我每次都说同样的话,能在SNS上发表对本片的感想我很高兴,但真的希望大家能通过口头传达,那个强度是很明显的,当我在街头发传单宣传我的处女作【たまの映画】的时候,一位5,60岁一直从事营业工作的白领对我说“因为你现在当着我的面发了传单给我,所以这部电影我一定会去电影院看。”就是这个人跟我说网络上的情报瞬间就会消失的,我到现在还记得,至今我都会不管电影制作成本的大小自己去发传单,在剧场和观众打招呼,也是因为这点,果然有很多事是不见面就无法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