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喜剧片  »  一年到头

一年到头  The End Of Year

381人已评分
很差
2.0

主演:陈刚王昌娥张彤冯丁洪曾韵蓁王明智

类型:喜剧导演:王竞 状态:正片 年份:2008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ID:2363843热度:334 ℃ 时间:2024-08-15 11:35:07

简介:详情  春节将近,带着同村的几个兄弟在北京奋斗多年的包工头张国栋(陈刚 饰)正准备放下一年的辛劳,带着女友回家过年,但是一次小小的事故,让他结识了苦于无人装修新房的重点高中副校长白老师(冯丁洪 饰),于情于利,张国栋踊跃接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春节将近,带着同村的几个兄弟在北京奋斗多年的包工头张国栋(陈刚 饰)正准备放下一年的辛劳,带着女友回家过年,但是一次小小的事故,让他结识了苦于无人装修新房的重点高中副校长白老师(冯丁洪 饰),于情于利,张国栋踊跃接下了白老师家的装修工作。另一面,内科主任医师李家梁(张彤 饰)也准备带家人回湖南老家为老父亲做寿,可不仅车票难求,一心想让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妻子害怕耽误儿子学习,对回家一事坚决反对。张国栋的装修工程出了差错,着急用新家招待归国儿女的白老师急火攻心,进了李家梁所在医院,李妻得悉白老师身份,开始考虑如何为儿子拉上关系……一出回家探亲的戏剧在北京城里上演
  • 头像
    永和
    这部电影不属于任何一家大的影视公司。
    不属于任何一个大导演的大手笔大制作。
    不属于中国电影的票房翘楚。
    不属于国人冲击奥斯卡的希望。
    不属于某一个明星的代表作品。

    但是,

    它属于每一个过年要回家的中国人。
    它属于每一个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回家过年的中国人。

    这是真正的中国电影。
    是我们自己的电影。

    它没有所谓宏大的背景、传奇的叙事、打牌的明星、轰炸式的宣传。
    但是,它有感动我们的情节,它有属于我们的悲喜,它有我们的视角,它有这个社会的现实,它有让我们笑的时候,它有让我们哭的理由。

    它是我在2008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它是属于我这个要赶回家过年的中国人。
  • 头像
    Jx3
    家在北京,从来没有体验过春运.因此从很小的时候看电视里面播放春运的壮观情景,只是如同隔岸观火. 每年春节之前,所有外地的同事都提前回家了,只有几个北京本地人留守,每到这个时候,就有点怨恨自己北京人的身份,恨不能体验这种一年一次"回家"的神圣.

    这次看<一年到头>, 听到最后蓝莲花响起的时候,我还是禁不住哭出声来. 片尾李医生坐在床上流泪,然后老婆孩子跑出去追那三张车票, 是全片情绪的最高潮. 此时此刻,我感受到了所有中国人在这个瞬间,共有的那种对家,对回家的执念和向往.

    短评里有人说,既然这么想回家,为什么又离开家. 这是一个悖论. 如果不离家,可能永远也体会不到家的可贵,和思乡的痛楚. 27岁的时候,我在悉尼, 那时候的春节也不能回家过. 虽然也思乡,但总是朦朦胧胧,隐隐约约. 因为生命中总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欢乐,没那么多空用来悲伤.

    如今年纪大了,又在离家更远的地方. 渐渐的能够体会那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的悲凉. 既然想家为什么要离家. 如果可以, 人人都愿意在家里暖暖和和的和父母欢欢乐乐的度过一生,但是现实往往残酷,往往逼得你不得不离家千里. 去寻找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某个梦. 这个梦在心底如此深的地方,以致于为了这个梦, 医生可以如此隐忍. 被患者家属追着打, 他忍了. 院方没有为他出头,而是采取躲避的态度,他忍了. 从曾经的壮志昂扬,到最后不得不随波逐流,违背从医者的信念,多给患者用药,他忍了. 但是这个梦又如此的深刻,于是他在最后一刻,当发现回家的梦终成一梦时,他再也忍不住了.

    这又何尝不是人生. 我们都曾经是壮志在心的少年, 却被社会和风尘打磨成适应这个社会丑陋的模样. 为了生存下去,我们极尽忍耐,不言不语,别无所求. 因为我们心中, 有最最简单的渴望,就是在一年的隐忍过后,能高高兴兴,喜气洋洋的回个家. 看看年老的父母, 熟悉的乡邻, 院门口歪歪扭扭的老树和零零落落下棋的老人. 然后给他们讲些生活的快乐, 却忍住更多的心酸. 就这样平静的在这个伊甸园里面偷生七日, 便又重新开始一年的隐忍和退让. 这便是回家,全部的含义.
  • 头像
    seamouse
    先说点电影之外的,暖呵呵的看完此片,一上豆瓣,齐唰唰的全是两个新豆友的“评论”,可见片方的焦急。可不是嘛,放映现场一片叫好,交流热烈,可怎么最该发声的豆瓣上迟迟等不来多少观感呢,换我也急,或许大家都在一年到头时忙着做好最后一单,赚够年终奖,春运回家吧。从这两位新豆友的“评论”可以看出,片方对此片的优点和不足都认识清晰,而从与深航的创新合作看来,宣传上也让人耳目一新。可大面积的广告式“评论”真的不适合豆瓣,这里都是一群要么资着要么愤着的文青艺青,自信着自己的判断力,进来一看,不滋出逆反心理,从而春运前错过好片?

    下面进入正题:

    1月中,报社因为大面积覆盖报道春运,好不容易得到广铁150个名额的春运车票。昨天,技术部设计个页面,让有幸被通知到的员工中午1:30起抢订车票,一人限2张,只能到户口或籍贯所在地。1:31,内部QQ消息通知,抢票已经结束,仅仅1分钟,就已几家欢乐几家愁。欢的人也还得提心吊胆担心协议无效,攥着提前10天狂打电话;愁的人更得赶快找关系,或者自己去冷雨夜里排队,甚至持新闻出版总署红章的记者们也都不自信窗口能有自己的位置,甚至平日神通广大社会资源众多的编辑,也不指望能在这时以“公权利渗透入私领域”。

    巧合的是,抢票前一晚,广州的部分媒人有幸看到了让自己感同身受的“春运电影”《一年到头》。而人们还不仅仅是对春运感同身受,更对影片表现的种种切肤民生问题感同身受。影片中,国栋的故事、家梁的故事、白老师的故事,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故事。

    如片方所说,该片犹如一册报纸社会新闻的影像版,更确切的说,还是年终民生盘点那种。装修问题、欠薪讨薪、亲戚杀熟、推销回扣、医疗事故、职业医闹、升学问题、乱花医保、老年孤独、春运票难,片中的角色有着和绝大部分中国人同样的焦虑。2007,是个民生问题在网络上沸腾,民粹主义在讨论里抬头的年头,《一年到头》里所表现的现象,赤裸裸的躺在每个老百姓和官员的眼前,反映它,远不算敏感的触及了既得利益者。这个年头,就连各省宣传部出品的电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主旋律,即便总算被主流影片归类,也都不好意思不去触碰一下社会问题。

    那么现实题材的尺度和边界在哪呢?去拍拍城管打人看看,去拍拍县官抓记者看看、去看看校长骚扰女生看看,这就不可能没任何意见的通过了。据说《疯狂的石头》在发行正式DVD时,那段“城管,文明执法”的冷幽默都被和谐了;即便电影局那通过的片子,也往往还让各地政府难堪,这方面的例子不便举;即便好不容易通过上映了的,谁也不好说它不是下一个被招回的《苹果》。

    所幸,供人热闹的《一年到头》没必要去拱边界上的那道门,它热热闹闹贺岁。它不像第六代或纪录片工作者那些悲天悯人关注底层的深度作品,它简单直接的触摸到每个中国人,不管你是如片中心内科主任家梁那样的中产,还是不会走进电影院的如片中国栋那样的民工包工头,在一年到头时,如果想回家,都变得一律平等。如同片中那有趣的片断,家梁渴望回衡阳老家,飞机票没了,他问旅行社能中转吗?“那行,先从北京飞西宁,再从西宁飞上海,然后飞长沙,哦,不行,不是一个机场,你赶不上”,“那你还不如叫我先飞美国呢!”搞不定空中的中产,只好和农民工兄弟一样挤火车,可谓和谐社会。这样的情形不必等到春运,平时重庆偏远各县的高管、公务员,要赶到市里开会,而周围又没机场,开车去又路途险阻时,还不是一样得上硬座,而且是先冲进站台再补票,还往往没坐票。

    同时,《一年到头》当然也有明显的问题,作为新手的编剧如同一位热心关注社会的天涯网友,在奉献热情故事的同时,也收不住情绪,将故事搞得过大过乱,和“回家过年”这一主线无关的社会现象编入太多,作为中产代表的心内科主任的角色外形上也不够鲜明,不容易有记忆点,以至于有观众在后半段还说:“他就是开头的那个医生啊”。而包工头国栋的爱情故事除了让更多人知道了“哦,大梨呀”的笑话,会让人觉得片子情绪过多。然而,作为热闹贺岁片,《一年到头》的这些问题或许可以原谅,要过年的大家不想闷,不要沉重。于是,像春晚一样,电影让人笑了哭,哭了笑,暖暖的、感动着走出电影院。

    拔高一点来说,这电影让我看到了身为一个中国人的可怜与自豪,可怜的是在剧烈转型行将结束时,少部分人分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的人却得应对这么多社会遗留给生计的难题,自豪的是我们有春节,即便西化侵蚀着它,从骨子里,我们依然明白,一年到头,回家最重要,不管多挤多难,家里有人等着。
  • 头像
    周不比

    小时候每年老爹都要带我回老家,从兰州到西安,下午上车第二天早上到。那时候我家连小康都算不上,大部分时候只能选择硬座,有时候要买站票上车补卧铺。从登上火车就使劲儿往补票车厢挤,然后再一路挤回补好票的车厢,通常折腾好就要到傍晚;安顿下来后老爹开始准备吃饭,方便面、香肠、榨菜当然是硬座旅客最常吃的食品,尤其是晚餐时间整个车厢都飘散着各种香味。吃完饭有些人会打打牌,聊聊天,有些独自乘车的人就开始昏昏欲睡了,一晚颠簸,第二天天未明时火车路过宝鸡,睡眼惺忪的人们开始洗漱收拾行李,有的人会趁这档儿再吃碗泡面。天亮了,走下火车,风吹在还暖呼呼的身上有些凉,老爹提着个大箱子,拉着我走过那时候看起来很长的通道,外面就是“年”。

    n 大学第一年过年自己和同学排队去买票,早上6点就去售票窗口排队,中午换人回去吃了饭下午接着排,一直等到3点出票;从羽绒服里掏出一厚叠儿学生证还有包着钱的塑料袋,在一名大高个儿同学的护送下把学生证和钱送进窗口大声吼“7张!到兰州!卧铺!学生票!挨在一起的!”层次,重点分明。

    n 回家那天早上5点就从寝室出来,几个人拖着大包小包走到公交终点站,花1个多小时到火车站赶着点上车。上车第一件事就是忙着和隔壁换票,终于大家到一个隔间了,拿出零食,小吃,一路上嘴都不得闲,每个人的脸上都贴着“回家”两个金字。

    n 每年一过12月,我的嘴里就总是哼着《金蛇狂舞》《步步高》,这种盼过年的心情从没变过。有同学嘲笑过年急着回家的我们,鄙视农民工们扛着大包小包挤破头的排队买票,挤破头的回家。我无奈的笑笑。人与人之间看法相差太多,有些东西别人不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有的人直到上大学也没有坐过火车,更别说春运期间的火车。但那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仪式。当你走进候车大厅,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忙忙忙碌碌的来来回回,他们提着小巧的旅行箱,背着沉重的编织袋,有的孤身一人,有的拖家带口。人们在寒冷的冬天热得满头大汗,在拥挤售票厅因为买不到票气的捶胸顿足;但每个人眼睛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这种热闹喧嚣又微妙的感觉只有你站在春节前夕的火车候车大厅里才能感受的到。

    n 春运的车厢里总被是挤得满满当当,要通过一节车厢的困难程度堪比杂技表演,但你会看到孩子们从这里跳到那里,从一个空隙钻到另一个空隙;大人们聊着天,时不时哈哈大笑;学生拿出自己的娱乐设备;情侣说着悄悄话;还有丈夫哄着生气的妻子,打电话叫家人接车的少男少女。夜幕降临,卧铺车厢熄灯后,硬座的人也靠着,倒着,躺着,坐着,各种姿势进入梦乡。人们带着一年的疲惫回家,不管上一年他们事业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打工是赚钱了还是还债了,学业是进步了还是原地踏步中。在那时候,过年成为唯一的念想,像候鸟迁徙,鱼儿回游一样准时,像穆斯林到麦加朝圣一样虔诚。他们要回到出生的地方,为了看望亲人,为了探望朋友,为了过年,也许这就是中国人的信仰。

    n 不管我在哪里,在做什么,踏上火车的那一刻,我只想回家。

  • 头像
    smallsmile
    1月20号下午5点,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最后一科结束。6点,办理退房。6点半,还回借来的自行车。随即到北大南门外的火车票订票点,因为七点开始放票。那里已经排起了很长的队伍,约有三四十来个人。天气寒冷,你可以听到连绵不断的跺脚声,还有连绵的抱怨声:“怎么到时间了还不开门?”

    八点多我排到了窗前,之前的一位仍然没有离开,里面的小妹已经熟练地喊起“后面的到哪里?”那个人犹豫了一番最后决定要站票了,为此他又再次确认了一下有没有其他到杭州的车次,硬卧或硬座。里面的小妹已经有点不耐烦了。如果在西站,售票员早就提高嗓门了。他后面的我一直紧张着,就像在第一场政治考试开始时那样,心纠结在一起。因为我还是担心买不到回家的票,毕竟离七点开始放票已经过去很久了。如同那时患了强迫症一般叮嘱自己先写名字,同样,当时我在反复背着车次、终点、时间。

    2517,这个已经很熟悉的数字排列,报上去,然后等待回应。后面的人都伸长着脖子,呼出白气,手机铃声此刻仿佛都消失在黑夜和昏黄的灯光之中。

    那几秒,顿时变得很长。

    她的几种回答我早已在脑中想好,不管结果怎样她都会是同一种表情。买不到票的人很多,她已经无暇对任何一个不走运的人表示遗憾了。

    还好,我买到了回家的票。逆着队列走出,很多人的目光聚集在火车票上,同样我也是,看着票面,而不顾另一只手里攥着的找回的零钱。

    那晚的晚饭是相当的晚,不过也吃的相当的爽。

    买到票是这一年最好的结尾,不管成绩怎样,这一年到头了,终于自由了。可以不再去记忆那些理论、思考那些问题了,不用再躲在我那个半地下室里看着铁窗子想象自己眼下如同一只囚鸟,不用再留恋吃饭时那短暂的休息时间,中午床上那一天之中寥寥无几的射进来的阳光。

    有一两次晚上实在学不进去时,循环播放着许巍的《蓝莲花》,歌声响起,向往也响起。情景当然是从买票、检票到回家开始。

    1月24号晚八点,混迹于北京站二楼第三候车室的人群中,很多人翘首以盼,电子屏幕有发车时间——九点,但是没有开始检票的时间。焦虑的烟圈升腾,人们的心中的硝烟也在弥漫。没有人愿意拥挤,可是从检票口那里像一支箭一样飞奔下天桥到月台再上车,这的确是一段奔向自由的旅程。你周围奔跑的人就是这一年里你碰到的形形色色的有印象没印象的人,那个天桥就是要离开的城市,那些检票的就是冷漠无情地递给你最后结算的工资的家伙。等我上了车一摸书包侧面的口袋,陪伴我考研的那个大肚水壶早就挤没了。它也自由飞翔了。

     
    也许是回家前的艰苦卓绝,还有这一年大事小事的了结,更加衬托了火车奔驰在自由轨道上的那种感觉。前方是安详宁静的海滨小城,有海鸥和灯塔......

    在看完《一年到头》这部电影后,颇有感触,尤其是结尾处火车站里熟悉的景象,音乐自然响起(很赞配乐),不自觉的一种对前方期盼和向往的感情倾泻出来。我就不说它的内容了,这是一部好电影,很适合在下了车回到家之后观看,那就是我们旅人的生活。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