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牟凤彬郝怡霖赵启航杨奇雨潘若瑶
类型:动作古装导演:张英利陈浩男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20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ID:34982192热度:584 ℃ 时间:2024-08-14 12:24:02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第一次看网大,制作水平上来说大大超出我的预期,可以看出服化道和后期的声音视效调色都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但是有过分依赖技术之嫌,我最初拍片子也不求甚解,凡是觉得效果很酷炫的剪辑和音效力求多多益善,生怕观众不知道我花了功夫学这些,但是电影的创作一定要作取舍,把握住度和节奏感,每个镜头都要反复思忖究竟为什么要这样拍,我要提供哪些信息达到什么效果。另外针对国产片的通病还想小小的吐槽下不注重现场收音的问题,后期配音再好,也达不到应有的现场感,难以锦上添花。nn内容方面,武戏比重很大,也看得出演员花了很大功夫,但是希望文戏尤其是背景铺垫可以多重视一些。不是所有人物性格都可以或者需要通过台词体现出来,很多东西只有通过演员表演的细节才能自然传达给观众。nn总体来讲,作为网大有这样的制作水准已经不错了,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为是网大对其放低标准,希望能够越来越好,有朝一日能看到网大能够达到院线佳作的制作水准。所以按照院线片的水准打分,只是不功不过的水准。
不太会写影评,有点紧张。
其实这个也可能不算一篇影评。
就是看了片子看了弹幕,又看了评价,想帮大家总结下大家看片子的需求,望广大导演们看看我们观众的要求,好好给我们拍片子。下面列的都是我看到的大家的需求,不代表个人立场哈。再看到有趣的新东西,可能还会更新,如果可以更新的话。
1拍古装头发一定要粘好,让我们看出来你头发是粘的,那你就是烂片。
2拍古装你要先研究明白哪个朝代都有什么服装制式,可参考出土文物标准,没出土过的不要瞎穿,要不就是烂片。
3演员太少算什么电影?烂片
4群演衣服兵器什么鬼,为啥看着不对?不会每个都定做一下吗?
5什么年代了,开篇还搞自述角色os,老土。
6拍古装能不能不要断琴弦了,老土。
7主演打不死,烂片
8主演就这么死了?烂片
9我都不需要看,这肯定是烂片
10我编不下去了哈哈哈。
总之就是,我点了菜,我就有资格说你菜做的差,就算我没点菜,我看到别的桌人吃了,我也有资格说你菜做的差。谁让你要做菜呢?对吧。
我这到这儿,觉得可能要得罪很多人了。给我个机会,让我再说几句再拖出去砍了成不?
觉得片子烂的,可能觉得我在反讽。觉得片子还可以的,可能我觉得我在反讽。某些拍烂片的,可能要诉苦拍个片子有多难。各有各的立场,大家的各种想法其实都很正常。
我想说的是,我们都是多少有点自我判断力的,我们也都知道拍个好片子不容易。
我们知道要找严格的文案文物资料难,不是随便百度搜一下网络看看帖子就能找到。但是谁叫你选择这个题材呢?
我们也知道做衣服做道具做好是要花钱的,我们当然知道青铜器贵,皮甲贵,马贵,什么都贵,批量更贵,但是谁让你选了要拍这些内容呢?
我们也知道大部分普通演员没有那么多体力,没有那么好的武力,演员不用替身实拍打戏确实辛苦,但是谁要你选择拍呢?
没有谁能以我已经很辛苦了为理由,要求别人你不能说我东西不好。同理,拍片子再辛苦,是你们选择了工作,不是我们逼着你们去拍的。说点真心话,仅此而已。
刚看完这部片子,本来以为只是一个优酷力推的爆款“网大”。开头没看多久其实就不想继续往下看了.又看到弹幕上有人说应该以一个看文艺片的心态去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还是抱着好奇的心态看完全片。甚至有的场次还二刷三刷了一下,当然是因为看完第一遍的时候好多的地方没有看懂哈哈,本着反正我睡不着导演想没想到我不管,我替导演脑补的强行自来水精神,把有些别扭的场次和一些人物转折前后的场次多翻了几次。
主要问题有:总体上节奏慢升格镜头多,但是有趣在人物线繁杂且关系混乱,导演挺萌的在片子里加了三角恋剧情。还有个明显的特点色调阴沉,甚至有些大范围的血迹几乎被处理成黑色。还有很多历史相关的东西也都是有问题的。最后收尾也收的太过于跳脱,总感觉结尾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因为之前也比较喜欢像《刺客聂隐娘》《剑士柳白猿》这种调调的影片,冲着这部片满满违和感的一些情节,我仔细的思考过后梳理来一些可能是导演创作思维的东西。
首先开篇旁白中那句“而我就是这段不被后人所熟知的历史见证者”这句话,见证者肯定不可能是导演本人,因为秦历史久远,无法见证。那么为什么要有这么一句旁白呢?难道只是为了加一句台词?虽然这片子台词确实有点少,但我们先心平气和的假设导演并不是一个爱随便加词凑数的人。片子里面直接给出的历史上确定存在的人物,几乎都没有露脸,说明导演并未把首尾相扣的重任放在这些直白给出的历史人物身上。那么全片唯一幸存的主角班底,就只有韩绝了。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开篇旁白不用韩绝的声音来说,但是只有韩绝是见证者这个解释的通。
然后再来说说韩绝的身份,先不提定秦剑为什么要献给汉王,单从萧何引荐给汉王,又姓韩,身世成谜,韩绝这个点应该隐喻的是韩信。这点导演挺皮的,费劲巴力拍了个九十多分钟的片子,就为了yy一下淮阴侯的过往身世和经历。片中的韩绝从一开始“不事顽童”到后来汉王账下的自称“草民”,其实应该是有一个心理上的转变的过程的。严格来说在这部影片中正反派“主角团”,所有人物都没有成长,从始至终都是站在一个固定的思想高度去面对事情,即三日前的我和今日的我所想无甚差别,虽然我没说出来,虽然我还在努力打怪升级做任务,但是我已经准备好到时间了就赴死的样子,但是韩绝却一直在成长。这里有一个细节,在片中韩绝两次说蒙雪会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第一次蒙雪回答的是“等你长大就懂了”,第二次蒙雪并没有回答只是看着韩绝会心一笑。韩绝的成长又如何不是带着七君子的缩影呢。韩信是一代名将史书上也都有很多的记载,典故也颇多,我们都说刘邦没有韩信也就没有后来的大汉,而韩信的这段旁白就好似临终的回忆一般。只是喃喃念叨曾经的过往,并不是说给旁听者,我记得上一部让我有这种感觉的旁白的片子是《王的盛宴》。而韩信为什么要在死前诉说这些,我想应该是韩信对于自身的信仰的一丝动摇吧。因为历史上的韩信死的挺凄惨的,刘邦赐给了韩信“五不死”但还是因为权谋斗争设计杀死了他。
再来说说田大人和姬廉喝酒的那场对白戏。两种不同的信仰与观点的对抗两人其实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不太关心音乐的人肯能没发现背景音乐用的是高山流水这首古琴曲,高山流水遇知音讲的是伯牙与钟子漆的典故。可能是一种反寓吧,明明是挚友但是却因为各自坚守着自己的信仰而各走一方到最后刀兵相见。在这场戏中除了音乐以外还发现了好多细节,整场戏有大量的特写镜头,两人眼睛的特写、说话的时候嘴的特写,也许导演想表达两人的对抗吧。眼神的交流与言语上的博弈.但是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所以这场戏收尾的镜头用了一个屏风来做遮挡,中间被木条隔开的两个人各在一方,而且这场戏所有田常鹿的镜头都是仰拍,所有姬廉的镜头都是俯拍。而且这场戏彻底解释了两人观点的对抗,只是因为两个人不同的身份,所站的立场的不同,这种立场的不同即使到全片的结局也没有产生任何的改变和真正的结果。
秦皇宫里唯一一场打戏,姬廉孤身在甬道和一众秦兵厮杀直至杀入宫内,在走入大殿前没有任何人再来阻拦,简直奇怪,导演莫不是为了省钱要把反一田大人拍成一个傻x?然后我回头翻了所有田大人的戏,之后我悚然一惊。田大人是核何人?为了大秦能听命赵高拔刀向兄弟的大反一,身为曾经的七君子之一,他真的是非不分愚忠?他忠的是什么?开始我以为他忠皇忠权忠官威,后来我觉得他可能忠的是自己一生为将的信仰。开打之前,田大人说了两句重要的话,一句“你来了”表明两人之间确实有默契,早就知道姬廉会来,那么姬廉后半程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就合理了,谁舍得自己的士兵一茬又一茬去送死?第二句:“今天是你我最后一战”,两人背后的殿门口出来了两排手持弓弩的士兵,原来殿里才是个必杀的杀局,既然甬道的兵挡不住姬廉,酒馆灌醉也挡不住姬廉,我在想面对这最后一个活着的结拜兄弟,田大人此刻还能做什么?他在继一开始扔掉了自己最趁手的弓箭之后,最终扔掉手中的剑赴死。他太过于矛盾了,死在姬廉的刀下对于田常鹿来说是对于自己杀害爱人与挚友的一个交代,也是对于自己信仰的一份坚守。因为姬廉来的时候是披麻戴孝,是为了复仇而来。那么赴死就赴死,又为何扔剑赴死?因为从前面的打斗看得出来,姬田二人都在犹豫,就算报仇而来的姬廉,出手也不够果断。
如果注意到片中导演借人物之口反复提及的仁义信三字,会发现其实一直描述的都只是“信仰”这个主题。时而坚定,时而动摇,时而矛盾。蒙雪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因为信仰,白儒弃武从医,危难的时候又弃医动武,铁锤在战场上是一名勇士而归隐之后也只是一个平常的老百姓,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所选择的不是拼死对抗而是回到村庄告诉村里人快跑,对于他来说守护比杀敌更重要。
片子里暗藏的点太多,甚至有些阴暗,写影评的有趣就在于写出来自认为别人没想到的观点,我就写到这里。
结尾总结:慢慢悠悠的影调大量的升格镜头可能是希望观众可以静下心去感受“信仰”的主题吧,可能导演希望通过影片传达“信仰”没有对错但却要坚守这个概念。说到这里顺便推荐两部影片我认为是曾经严重被低估的两部国产佳作一部是《夜宴》一部是《王的盛宴》。
快一点,还是该慢一点
一个娱乐至上,一个所有人都要快一点的时代。人们的时间真的很宝贵,从一生下来就要比别人快一步,学习要快,工作要、挣钱要快、娱乐要快、生病也很快。
一场病毒让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对于我们习惯快节奏的人来说会很难受,也同时希望病毒快一点离开。
在这慢节奏的生活里,安静的看了好多以前不会去看的电影与书。不用向以前那样每天只是刷短视频,赶着去做一些事。
看电影也从影院转移到了网络,于是有了今天的主题,一部《乱世之定秦剑》让我感受了很多,同时也让我写了这篇文章。
表面故事并不复杂,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为了一把剑一帮人为了守护的故事。
可就是这简单易懂的故事让我感觉到了影片的力量,整理了一些与大家探讨。
对于七君子、韩绝、小六、蒙雪值不值,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也是我们现代人渐渐失去的问题。因为我们太快了现实中太多起“事不管几高高挂起”的事情发生了。有时是该慢下来去看看身边的人与事。
田大人与卫大人的权利之争,这不也是我们生活里经常能见到为人处世的状态吗。
田大人与姬的兄弟之情,故事里看到田为了自己的利益杀害了兄弟姐妹,最后被姬杀死。如果在现在的世界里不正是警要抓匪的逻辑吗,警察抓匪徒有错吗?尤其在那个乱世的年代里。田的台词里已经表达出了他的心里矛盾点,他守候的是大秦朝的天下,不是表面赵大人的棋子。
蒙雪与韩绝成长之路,蒙雪片子中贯穿的小女孩,一个会知道后悔去做此事的小女孩。一个只是简单为了仁义信念去护剑的小女孩。一个让韩绝长大的小女孩。她简单的就如院子里的鲜花与叶子慢慢的飘落了下来。我看到她就是那把剑,那把剑就应该是她。(个人感觉,仅以参考)
韩绝前面类似小鱼儿一样的小男孩,一路的成长懂得了仁义信的概念。片尾的他是不是后来的韩信,片子里没有说明只是点到为止。这个结尾很有力量,尽然和历史的人物相连,看到结尾才想到了前面的旁白声音。最后两把剑也都有了归宿,一把项羽,一把刘邦。这点挺有意思也感觉到了戏剧的设计。后面的历史故事大家也都熟悉了。
整个影片太多人物太多设计就不一一说了,能感觉到影片写实的人物与情节处理想表达的东西很多。题材故事与人物我觉得拍个剧才能讲的明白,这点上影片确实不太好讲事情也容易分散。与当下喜欢简单快节奏的观影体验感观众有些距离。
对于电影而言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才是观众的艺术。影片里大量的慢镜头设计也是影片的风格吧,把人物的状态外化处理。也随着观影觉得符合影片的气质。(这样设计观影起来确实会感觉节奏慢)不过看完整个影片我看到了文艺片气质的表达方式。这一点很可贵,不过也会同时失去一些观众。影片整体感受到了创作者们很认真的在表达。本片值得慢下来在看,来理解片子里的设计。
时间每天过的很快,人们也都为了生活紧张的忙碌。因为疫情难得的陪伴家人很长时间,想想也是挺好的。心态不一样看到的事物不一样,有时适当的慢一慢会感受更多。
看多了电影,很难让我再有看电影的欲望。《乱世之定秦剑》最开始是我在短视频里面看到的,黑白光影的运用,台词,画面都深深吸引着我,果断下载观看。
不得不说,开始就挺有历史剧的feel,像是看十年前的电影,非常的有情怀。(说句题外话,电影和电影还是不一样的,当年周星驰的《美人鱼》就让我有小时候看《唐伯虎》的感觉,像是作者的文风一样。一部电影出来,你一看就知道是哪种类型,想到那些事,我认为这个是很难的。)
说说电影内容,稍微剧透一下。内容呢,就是秦始皇造了两把剑,一把位于蒙将军,一把在阿房宫。得剑者得天下。历史我们大概也了解,赵高篡位,想夺取定秦剑,灭了蒙家满门,蒙家孤女蒙雪遵守父亲遗命,只身护送定秦剑却深陷险境,只为守护苍生的故事。
当然,我们是知道历史的,怎么可能就拿了两把剑就天下太平了呢对吧?最后剑是送到了,但是守墓人死了,蒙雪也没了。(这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主角死了的电影)
这个结局,确实有些草率,剧情有很多细节也都值得我们深思,慢慢揣摩。但是!!观影感觉很好。
首先光影处理上,大家都知道古代是没有灯的,那些一拍古装剧就亮堂堂的夜晚,我是很跳戏的好吗?这部电影也不能说完全就没有灯光,但是它暗上许多。虽然不能和《红楼梦》里面的烛光比较,但也算可以。
其次,它的演员。演技我们暂且不说,但是让我看着不跳戏。有句话是,身为演员,你所演绎出来的角色是角色本身,而不是你本身。举个例子,我看《三国演义》《水浒传》,就完全不知道演员是谁,我只知道他演的角色,我也不知道他的相关,在我看的过程中,他是诸葛亮他就只是诸葛亮,而不会想到他演的其他角色。
最后就是妆容,整体是比较素雅的。至于衣服样式啊,发型啊emmm我不太懂,无法做出评价,不过比清一色的亮系,这个颜色我是很心水的。有些近景还阔以看出衣服棉麻的布料。
电影大体还是讲信仰,仁义的。但是它并没有通过台词来体现,而是剧情。
我大概标了一下,多的就不剧透啦(๑• . •๑)
但是,我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这部电影就很好呢?当然也有缺点。
首先是我们电影的老大难问题——特效。你瞅瞅这个图片,这玩意儿我不说你知道那是水银???我真的很出戏好吗?
接着就是妆容,妆容当然是很OK的,没有大红色口红,也没有什么豆沙色,基本上是裸色,but(画重点)你发片能不能贴好???嗯???这个很难吗?明知道电影就是高清近景,还不好好贴,无力吐槽。
还有就是明明下雨,女主的头发都不湿,咋滴,打打杀杀间吹起的风还把你头发吹干了不成?
以上为我的小小观点,不喜勿喷。不是专业影评人,不会高大上的词语,观点相左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๑•́ ₃ •̀๑)
解放:第二部
超人胜利特别版:超级战斗
末日货物
爱国者游戏1992
校园大逃杀
狙击精英背水一战
女公安伊翔与乘警李帆是一对恋人,他俩去深圳旅行,...
播放指数:954℃
第一次看网大,制作水平上来说大大超出我的预期,可以看出服化道和后期的声音视效调色都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但是有过分依赖技术之嫌,我最初拍片子也不求甚解,凡是觉得效果很酷炫的剪辑和音效力求多多益善,生怕观众不知道我花了功夫学这些,但是电影的创作一定要作取舍,把握住度和节奏感,每个镜头都要反复思忖究竟为什么要这样拍,我要提供哪些信息达到什么效果。另外针对国产片的通病还想小小的吐槽下不注重现场收音的问题,后期配音再好,也达不到应有的现场感,难以锦上添花。nn内容方面,武戏比重很大,也看得出演员花了很大功夫,但是希望文戏尤其是背景铺垫可以多重视一些。不是所有人物性格都可以或者需要通过台词体现出来,很多东西只有通过演员表演的细节才能自然传达给观众。nn总体来讲,作为网大有这样的制作水准已经不错了,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为是网大对其放低标准,希望能够越来越好,有朝一日能看到网大能够达到院线佳作的制作水准。所以按照院线片的水准打分,只是不功不过的水准。
不太会写影评,有点紧张。
其实这个也可能不算一篇影评。
就是看了片子看了弹幕,又看了评价,想帮大家总结下大家看片子的需求,望广大导演们看看我们观众的要求,好好给我们拍片子。下面列的都是我看到的大家的需求,不代表个人立场哈。再看到有趣的新东西,可能还会更新,如果可以更新的话。
1拍古装头发一定要粘好,让我们看出来你头发是粘的,那你就是烂片。
2拍古装你要先研究明白哪个朝代都有什么服装制式,可参考出土文物标准,没出土过的不要瞎穿,要不就是烂片。
3演员太少算什么电影?烂片
4群演衣服兵器什么鬼,为啥看着不对?不会每个都定做一下吗?
5什么年代了,开篇还搞自述角色os,老土。
6拍古装能不能不要断琴弦了,老土。
7主演打不死,烂片
8主演就这么死了?烂片
9我都不需要看,这肯定是烂片
10我编不下去了哈哈哈。
总之就是,我点了菜,我就有资格说你菜做的差,就算我没点菜,我看到别的桌人吃了,我也有资格说你菜做的差。谁让你要做菜呢?对吧。
我这到这儿,觉得可能要得罪很多人了。给我个机会,让我再说几句再拖出去砍了成不?
觉得片子烂的,可能觉得我在反讽。觉得片子还可以的,可能我觉得我在反讽。某些拍烂片的,可能要诉苦拍个片子有多难。各有各的立场,大家的各种想法其实都很正常。
我想说的是,我们都是多少有点自我判断力的,我们也都知道拍个好片子不容易。
我们知道要找严格的文案文物资料难,不是随便百度搜一下网络看看帖子就能找到。但是谁叫你选择这个题材呢?
我们也知道做衣服做道具做好是要花钱的,我们当然知道青铜器贵,皮甲贵,马贵,什么都贵,批量更贵,但是谁让你选了要拍这些内容呢?
我们也知道大部分普通演员没有那么多体力,没有那么好的武力,演员不用替身实拍打戏确实辛苦,但是谁要你选择拍呢?
没有谁能以我已经很辛苦了为理由,要求别人你不能说我东西不好。同理,拍片子再辛苦,是你们选择了工作,不是我们逼着你们去拍的。说点真心话,仅此而已。
刚看完这部片子,本来以为只是一个优酷力推的爆款“网大”。开头没看多久其实就不想继续往下看了.又看到弹幕上有人说应该以一个看文艺片的心态去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还是抱着好奇的心态看完全片。甚至有的场次还二刷三刷了一下,当然是因为看完第一遍的时候好多的地方没有看懂哈哈,本着反正我睡不着导演想没想到我不管,我替导演脑补的强行自来水精神,把有些别扭的场次和一些人物转折前后的场次多翻了几次。
主要问题有:总体上节奏慢升格镜头多,但是有趣在人物线繁杂且关系混乱,导演挺萌的在片子里加了三角恋剧情。还有个明显的特点色调阴沉,甚至有些大范围的血迹几乎被处理成黑色。还有很多历史相关的东西也都是有问题的。最后收尾也收的太过于跳脱,总感觉结尾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因为之前也比较喜欢像《刺客聂隐娘》《剑士柳白猿》这种调调的影片,冲着这部片满满违和感的一些情节,我仔细的思考过后梳理来一些可能是导演创作思维的东西。
首先开篇旁白中那句“而我就是这段不被后人所熟知的历史见证者”这句话,见证者肯定不可能是导演本人,因为秦历史久远,无法见证。那么为什么要有这么一句旁白呢?难道只是为了加一句台词?虽然这片子台词确实有点少,但我们先心平气和的假设导演并不是一个爱随便加词凑数的人。片子里面直接给出的历史上确定存在的人物,几乎都没有露脸,说明导演并未把首尾相扣的重任放在这些直白给出的历史人物身上。那么全片唯一幸存的主角班底,就只有韩绝了。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开篇旁白不用韩绝的声音来说,但是只有韩绝是见证者这个解释的通。
然后再来说说韩绝的身份,先不提定秦剑为什么要献给汉王,单从萧何引荐给汉王,又姓韩,身世成谜,韩绝这个点应该隐喻的是韩信。这点导演挺皮的,费劲巴力拍了个九十多分钟的片子,就为了yy一下淮阴侯的过往身世和经历。片中的韩绝从一开始“不事顽童”到后来汉王账下的自称“草民”,其实应该是有一个心理上的转变的过程的。严格来说在这部影片中正反派“主角团”,所有人物都没有成长,从始至终都是站在一个固定的思想高度去面对事情,即三日前的我和今日的我所想无甚差别,虽然我没说出来,虽然我还在努力打怪升级做任务,但是我已经准备好到时间了就赴死的样子,但是韩绝却一直在成长。这里有一个细节,在片中韩绝两次说蒙雪会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第一次蒙雪回答的是“等你长大就懂了”,第二次蒙雪并没有回答只是看着韩绝会心一笑。韩绝的成长又如何不是带着七君子的缩影呢。韩信是一代名将史书上也都有很多的记载,典故也颇多,我们都说刘邦没有韩信也就没有后来的大汉,而韩信的这段旁白就好似临终的回忆一般。只是喃喃念叨曾经的过往,并不是说给旁听者,我记得上一部让我有这种感觉的旁白的片子是《王的盛宴》。而韩信为什么要在死前诉说这些,我想应该是韩信对于自身的信仰的一丝动摇吧。因为历史上的韩信死的挺凄惨的,刘邦赐给了韩信“五不死”但还是因为权谋斗争设计杀死了他。
再来说说田大人和姬廉喝酒的那场对白戏。两种不同的信仰与观点的对抗两人其实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不太关心音乐的人肯能没发现背景音乐用的是高山流水这首古琴曲,高山流水遇知音讲的是伯牙与钟子漆的典故。可能是一种反寓吧,明明是挚友但是却因为各自坚守着自己的信仰而各走一方到最后刀兵相见。在这场戏中除了音乐以外还发现了好多细节,整场戏有大量的特写镜头,两人眼睛的特写、说话的时候嘴的特写,也许导演想表达两人的对抗吧。眼神的交流与言语上的博弈.但是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所以这场戏收尾的镜头用了一个屏风来做遮挡,中间被木条隔开的两个人各在一方,而且这场戏所有田常鹿的镜头都是仰拍,所有姬廉的镜头都是俯拍。而且这场戏彻底解释了两人观点的对抗,只是因为两个人不同的身份,所站的立场的不同,这种立场的不同即使到全片的结局也没有产生任何的改变和真正的结果。
秦皇宫里唯一一场打戏,姬廉孤身在甬道和一众秦兵厮杀直至杀入宫内,在走入大殿前没有任何人再来阻拦,简直奇怪,导演莫不是为了省钱要把反一田大人拍成一个傻x?然后我回头翻了所有田大人的戏,之后我悚然一惊。田大人是核何人?为了大秦能听命赵高拔刀向兄弟的大反一,身为曾经的七君子之一,他真的是非不分愚忠?他忠的是什么?开始我以为他忠皇忠权忠官威,后来我觉得他可能忠的是自己一生为将的信仰。开打之前,田大人说了两句重要的话,一句“你来了”表明两人之间确实有默契,早就知道姬廉会来,那么姬廉后半程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就合理了,谁舍得自己的士兵一茬又一茬去送死?第二句:“今天是你我最后一战”,两人背后的殿门口出来了两排手持弓弩的士兵,原来殿里才是个必杀的杀局,既然甬道的兵挡不住姬廉,酒馆灌醉也挡不住姬廉,我在想面对这最后一个活着的结拜兄弟,田大人此刻还能做什么?他在继一开始扔掉了自己最趁手的弓箭之后,最终扔掉手中的剑赴死。他太过于矛盾了,死在姬廉的刀下对于田常鹿来说是对于自己杀害爱人与挚友的一个交代,也是对于自己信仰的一份坚守。因为姬廉来的时候是披麻戴孝,是为了复仇而来。那么赴死就赴死,又为何扔剑赴死?因为从前面的打斗看得出来,姬田二人都在犹豫,就算报仇而来的姬廉,出手也不够果断。
如果注意到片中导演借人物之口反复提及的仁义信三字,会发现其实一直描述的都只是“信仰”这个主题。时而坚定,时而动摇,时而矛盾。蒙雪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因为信仰,白儒弃武从医,危难的时候又弃医动武,铁锤在战场上是一名勇士而归隐之后也只是一个平常的老百姓,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所选择的不是拼死对抗而是回到村庄告诉村里人快跑,对于他来说守护比杀敌更重要。
片子里暗藏的点太多,甚至有些阴暗,写影评的有趣就在于写出来自认为别人没想到的观点,我就写到这里。
结尾总结:慢慢悠悠的影调大量的升格镜头可能是希望观众可以静下心去感受“信仰”的主题吧,可能导演希望通过影片传达“信仰”没有对错但却要坚守这个概念。说到这里顺便推荐两部影片我认为是曾经严重被低估的两部国产佳作一部是《夜宴》一部是《王的盛宴》。
快一点,还是该慢一点
一个娱乐至上,一个所有人都要快一点的时代。人们的时间真的很宝贵,从一生下来就要比别人快一步,学习要快,工作要、挣钱要快、娱乐要快、生病也很快。
一场病毒让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对于我们习惯快节奏的人来说会很难受,也同时希望病毒快一点离开。
在这慢节奏的生活里,安静的看了好多以前不会去看的电影与书。不用向以前那样每天只是刷短视频,赶着去做一些事。
看电影也从影院转移到了网络,于是有了今天的主题,一部《乱世之定秦剑》让我感受了很多,同时也让我写了这篇文章。
表面故事并不复杂,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为了一把剑一帮人为了守护的故事。
可就是这简单易懂的故事让我感觉到了影片的力量,整理了一些与大家探讨。
对于七君子、韩绝、小六、蒙雪值不值,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也是我们现代人渐渐失去的问题。因为我们太快了现实中太多起“事不管几高高挂起”的事情发生了。有时是该慢下来去看看身边的人与事。
田大人与卫大人的权利之争,这不也是我们生活里经常能见到为人处世的状态吗。
田大人与姬的兄弟之情,故事里看到田为了自己的利益杀害了兄弟姐妹,最后被姬杀死。如果在现在的世界里不正是警要抓匪的逻辑吗,警察抓匪徒有错吗?尤其在那个乱世的年代里。田的台词里已经表达出了他的心里矛盾点,他守候的是大秦朝的天下,不是表面赵大人的棋子。
蒙雪与韩绝成长之路,蒙雪片子中贯穿的小女孩,一个会知道后悔去做此事的小女孩。一个只是简单为了仁义信念去护剑的小女孩。一个让韩绝长大的小女孩。她简单的就如院子里的鲜花与叶子慢慢的飘落了下来。我看到她就是那把剑,那把剑就应该是她。(个人感觉,仅以参考)
韩绝前面类似小鱼儿一样的小男孩,一路的成长懂得了仁义信的概念。片尾的他是不是后来的韩信,片子里没有说明只是点到为止。这个结尾很有力量,尽然和历史的人物相连,看到结尾才想到了前面的旁白声音。最后两把剑也都有了归宿,一把项羽,一把刘邦。这点挺有意思也感觉到了戏剧的设计。后面的历史故事大家也都熟悉了。
整个影片太多人物太多设计就不一一说了,能感觉到影片写实的人物与情节处理想表达的东西很多。题材故事与人物我觉得拍个剧才能讲的明白,这点上影片确实不太好讲事情也容易分散。与当下喜欢简单快节奏的观影体验感观众有些距离。
对于电影而言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才是观众的艺术。影片里大量的慢镜头设计也是影片的风格吧,把人物的状态外化处理。也随着观影觉得符合影片的气质。(这样设计观影起来确实会感觉节奏慢)不过看完整个影片我看到了文艺片气质的表达方式。这一点很可贵,不过也会同时失去一些观众。影片整体感受到了创作者们很认真的在表达。本片值得慢下来在看,来理解片子里的设计。
时间每天过的很快,人们也都为了生活紧张的忙碌。因为疫情难得的陪伴家人很长时间,想想也是挺好的。心态不一样看到的事物不一样,有时适当的慢一慢会感受更多。
看多了电影,很难让我再有看电影的欲望。《乱世之定秦剑》最开始是我在短视频里面看到的,黑白光影的运用,台词,画面都深深吸引着我,果断下载观看。
不得不说,开始就挺有历史剧的feel,像是看十年前的电影,非常的有情怀。(说句题外话,电影和电影还是不一样的,当年周星驰的《美人鱼》就让我有小时候看《唐伯虎》的感觉,像是作者的文风一样。一部电影出来,你一看就知道是哪种类型,想到那些事,我认为这个是很难的。)
说说电影内容,稍微剧透一下。内容呢,就是秦始皇造了两把剑,一把位于蒙将军,一把在阿房宫。得剑者得天下。历史我们大概也了解,赵高篡位,想夺取定秦剑,灭了蒙家满门,蒙家孤女蒙雪遵守父亲遗命,只身护送定秦剑却深陷险境,只为守护苍生的故事。
当然,我们是知道历史的,怎么可能就拿了两把剑就天下太平了呢对吧?最后剑是送到了,但是守墓人死了,蒙雪也没了。(这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主角死了的电影)
这个结局,确实有些草率,剧情有很多细节也都值得我们深思,慢慢揣摩。但是!!观影感觉很好。
首先光影处理上,大家都知道古代是没有灯的,那些一拍古装剧就亮堂堂的夜晚,我是很跳戏的好吗?这部电影也不能说完全就没有灯光,但是它暗上许多。虽然不能和《红楼梦》里面的烛光比较,但也算可以。
其次,它的演员。演技我们暂且不说,但是让我看着不跳戏。有句话是,身为演员,你所演绎出来的角色是角色本身,而不是你本身。举个例子,我看《三国演义》《水浒传》,就完全不知道演员是谁,我只知道他演的角色,我也不知道他的相关,在我看的过程中,他是诸葛亮他就只是诸葛亮,而不会想到他演的其他角色。
最后就是妆容,整体是比较素雅的。至于衣服样式啊,发型啊emmm我不太懂,无法做出评价,不过比清一色的亮系,这个颜色我是很心水的。有些近景还阔以看出衣服棉麻的布料。
电影大体还是讲信仰,仁义的。但是它并没有通过台词来体现,而是剧情。
我大概标了一下,多的就不剧透啦(๑• . •๑)
但是,我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这部电影就很好呢?当然也有缺点。
首先是我们电影的老大难问题——特效。你瞅瞅这个图片,这玩意儿我不说你知道那是水银???我真的很出戏好吗?
接着就是妆容,妆容当然是很OK的,没有大红色口红,也没有什么豆沙色,基本上是裸色,but(画重点)你发片能不能贴好???嗯???这个很难吗?明知道电影就是高清近景,还不好好贴,无力吐槽。
还有就是明明下雨,女主的头发都不湿,咋滴,打打杀杀间吹起的风还把你头发吹干了不成?
以上为我的小小观点,不喜勿喷。不是专业影评人,不会高大上的词语,观点相左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๑•́ ₃ •̀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