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夺标

夺标  Champions / 夺标

375人已评分
神作
10.0

主演:张卫健黄翠如吴天瑜谢苗于荣光徐向东

类型:动作导演:徐小明 状态:正片 年份:2008 地区:香港 语言:粤语 豆瓣ID:3230460热度:947 ℃ 时间:2024-08-15 14:11:38

简介:详情  30年代,中国正式第一次组队参加世运会,将派出69人的运动代表团及9名中国武术表演团。这个消息在武林掀起轩然大波,各门派为名额私下决斗。为了避免内耗,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于荣光 饰)决定海选世运会队员。其门下弟子张...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30年代,中国正式第一次组队参加世运会,将派出69人的运动代表团及9名中国武术表演团。这个消息在武林掀起轩然大波,各门派为名额私下决斗。为了避免内耗,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于荣光 饰)决定海选世运会队员。其门下弟子张凤(张卫健 饰)和关树宝(谢苗 饰)苦练螳螂拳多年,渴望为国出战。同时,张凤希望通过拿到代表资格,打动心仪的女运动员雁羚(黄翠如 饰)。为了筹集旅费,世运队在街头义卖,却遭遇群雄踢馆,波折不断。在世运会选拔赛场上,张凤却要对阵关树宝,同室操戈,最终败下阵来,正当他闹情绪时,是雁翎的话语让他释怀,师兄弟重归于好。此时,河北鹰爪王安勇(徐向东 饰)来袭,鹰爪与螳螂之战即将上演…  与此同时,在女子长跑比赛中,雁翎为了证明中国人的实力,拼劲全力,虽然力压洋人夺魁,却倒在了血泊之中。最终,张凤见到了奄奄一息的雁翎……
  • 头像
    黑魂&23
    功夫是中国国术,应该是李小龙让世界了解了功夫。而奥运是世界体育的盛会,虽说有千年历史的功夫没有出现在百年的奥运中,但是中国人在奥运会上的成就的确是一届好于一届,可是我觉得成绩并不能代表什么,就像影片中的中国人一样,他们虽然没有任何成就在奥运,但他们拥有我们缺少的中国人的中国心啊!
    希望功夫能在奥运上出现,希望奥运在来到中国,不过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大家只要展现力量与美就好啦!
  • 头像
    八路菌
    昨天晚上刚看过了,基本评价是好看,至少武戏场面非常好看,很真实,张卫健那段螳螂拳很漂亮,仿佛他还真会似的。。比起赤壁、黄金甲之流泛泛的武打大场面好看得多!而且武戏比甄子丹的那种超真实风格要来得潇洒。。。
    文戏勉强吧,主要是台词带点主旋律和现代色彩,比较囧,点火柴当奥运圣火那段笑死我了,但是毕竟是商业片嘛,只要要求不那么苛刻的,基本忽略就是啦!
    最来来蛮不错的武术片,回归了中国武术的原有面貌,值得看的一部电影,去电影院看的话对得起你的票钱!
  • 头像
    张三四
    《夺标》:徐小明再向虎山行
    文/张三四

    徐小明是谁?

    对门宿舍同学张某自幼习武,喜欢看CCTV的“武林大会”,看到嗨时,他大呼小叫,跺地,拍桌子,骂娘。一日看“螳螂拳”决赛,发狠说:老子去参赛,肯定能拿冠军。该同学的理想是把中国武侠电影发扬光大,用武打功夫片宣扬中国武术。这是国家层面的、主旋律的理想,有宏大叙事的嫌疑,个人理想则可能是成为中国第一武(术)指(导)。后来,听陈晓东说动作导演要比武术指导高两个档次,他可能又把理想更正为中国第一动作导演了。在电影圈里,海吹的多了去了,北京电影学院周围的酒吧、咖啡厅、餐厅和地下室里,不用竖耳朵就能听到关于中国电影的种种宏论。但中国电影还是这么半死不活地拖着。
    该同学却不是只说不做的人。先是策划编导了《中国武侠电影人物志》,正在中央六套红红火火地播着;又请来现任中国第一动作导演陈晓东给俺们上了一课;暑假前,突然听说他到《夺标》剧组去了,过了几个月,便请一干同学去北大百年讲堂看试映了。
    “导演是谁?”
    “徐小明。”
    “徐小明是谁?”
    “拍过《大侠霍元甲》《陈真》和《再向虎山行》。”
    哦,知道了,“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锁喉枪,枪中王,枪枪锁喉最难防……”
    徐小明在香港如日中天,演导唱几路同时出击的时候,我还不到十岁,整个生产队只有一部电视机,一根竹竿把天线支到半空,生产队队长神气活现地鼓捣半天,也只能收到一个带雪花的频道。就是这样,我接受了最初的视听教育,在根本听不懂的粤语歌声中梦想成为一代大侠,整天拿着一根木棍挥舞,和弟弟对练密踪拳、锁喉枪。
    在北大百年讲堂,《夺标》放映之后,导演再次唱起《万里长城永不倒》,又耍了几招螳螂拳。在一阵阵欢呼和鼓掌声中,我却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在晒场里等待陈真飞腿、姜铁山铁枪的情景。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人生似梦,世事如幻……
    于是,我发短信给弟弟:我在北大见到《再向虎山行》的导演了,一个很真诚的人。
    弟弟回说:锁喉枪,枪中王,枪枪锁喉最难防。

    张卫健“搞笑”的本质

    在《夺标》里,张卫健饰演张凤,这个角色延续了张卫健在电影和电视剧中一贯以来的性格特点。一个没什么理想,一心想着追求短跑运动员雁玲的中央国术馆弟子,自称“不干坏事就算是为国家作贡献了”。这个角色就像《鹿鼎记》里的韦小宝,追女人没有一点起承转合,没见面就胆敢说人家是自己老婆,见了面更直截了当,其做人哲学可以概括为:不要脸。但不要脸自有不要脸的可爱。为了把“老婆”弄到手,他要争取到参加世运会的武术表演资格。他的个人理想无非是美女罢了。与他相对的是短跑运动员雁玲,雁玲是个爱国者,她的个人理想是参加世运会,为国争光。结果最终倒在赛道上。雁玲死后,张凤深受感动和教育,觉得自己也应该做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才。
    1999年左右,在我们那拥挤着9条小汉的宿舍里,同学们就着一台小彩电,一天一夜看完了张卫健主演的《鹿鼎记》,于是“凉/风有幸,秋/月无边,亏/我思娇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虽然我不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但我有广阔的胸襟和结实的臂腕”一度成为某些同学整天挂在嘴边的“名言”。导演的目的很明显,要制造类似“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样的流行语。有人说,张卫健是周星驰的接班人。
    但张卫健搞笑的手法和周星驰是不同的。周星驰的手法和卓别林、基顿、憨豆先生一样,那就是装傻,在影片里不断地折腾自己,让观众觉得自己比主角高明,从而发出具有智力优越感的笑声。而张卫健担当主角的电影和电视剧,从来都是以不断地折腾别人为乐,“别人”分两类,一类是敌人,一类是自己人。如果是敌人,则让观众产生报复性的快感——观众一向是把自己认同为主角的。如果是自己人,则让观众觉得他虽然有点坏,但是很可爱。一个是装傻,一个是装坏,这就是张卫健和周星驰的不同。

    《夺标》:与时俱进的民族主义

    导演徐小明说,1987年,他开始构思这个故事,这一构思就是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他退居到电影幕后,以制片、监制或发行的身份推出了多部影片。2008年,他“再向虎山行”,推出《夺标》。
    《夺标》具有七八十年代香港风味的武打功夫片。它有与那个时代电影相同的民族主义诉求。像《霍元甲》《黄飞鸿》一类影片一样,它有一个对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呼唤和追求。雁玲临死的时候,张凤把一根火柴插在他亲手捏的雁玲的面人像手中,点燃它,以满足雁玲传递圣火的愿望。火柴渐渐熄灭,雁玲闭上眼睛。这场戏必将使很多观众落下眼泪。它又与刚刚结束不久的奥运圣火传递和奥运会形成奇妙的互文关系。谁说商业片与现实没有关系?
    电影末尾,在鸟巢和水立方上空,烟花喷放,鼓乐齐鸣。回头看《霍元甲》《黄飞鸿》,其中的民族主义诉求无不落入虚无主义,除了死亡和隐居,主角无路可走。而《夺标》则是唯一一部彻底满足了中国人民族主义诉求的电影。看完电影,大多数观众会产生“我们的生活多美好”的感觉。
    《夺标》的主角是个没什么理想的小人物,比赛的舞台也不再是擂台,不再是你死我活的仇杀,而是运动场。不像霍元甲、黄飞鸿等一代大侠。《霍元甲》挑战日本人,《黄飞鸿》挑战西洋鬼子,而《夺标》谁也不挑战。他们只是想参加世运会而已。这是这个时代中国人的自信:我们不打了,我们要和平。从这个角度说,2008年,奥运之后,是《夺标》出场的最佳时机。
  • 头像
    某C
        今天不爽,因为今天本来可以不上班,但是要去看电影,所以无缘无故没了假期。

        抱着恶劣的心情看这部本来就不看好的片,还好看出来的感觉能让我稍微舒服一点。在国产片让我想死的这段时间里,这算是稍微让我能喘口气的片了。

        徐小明导演,张卫健主演,还有一帮新人,主题是奥运。2008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沸腾了,所以即使今年看到的奥运片再烂再没票房,还是让人感觉欣慰,因为这不是一部电影,不是一个商品,而是一种爱国的情怀。记得之前看《破冰》,还有盛名之下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筑梦2008>……票房都不是普通的烂,但是为什么大家还要坚持去拍,是因为每个人都想在2008这一年留下些什么。他们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或许你会说,他们只不过是有钱,是,那你有么?你如果有钱了你愿意这样扔钱进咸水海么?

        片子拍得很国产,虽然这是徐小明拍的。我以前不知道徐小明是谁,只记得是电影公司的老板,《文雀》是他们公司的,还有江若琳的绯闻。但是今天看到在片头和片尾都很显著得写着,他似乎是片中的武术顾问,不禁好奇:他不是一个商人么?百度之,大惊!原来此人大有来头。一个战绩如此辉煌的人,拍出的片应该很有水准才对。不过,还是那个问题,老人家不跟时代潮流,影片的风格其实还很《霍元甲》。这点就有利有弊,利在它结构紧凑、高潮迭起、人物丰满,弊在现代人的需求和以往不一样了。

        影片的内容确实很丰富,但是基本上是“乱战”,经常是一件事之下又掺和进几样东西,让人觉得消化不了,还会感觉杂乱。故事既讲了中国武术队如何奋发努力,克服困难,还要说大家要筹集金费参加奥运,还顺带说了一个为比赛操劳致死的女子,夹杂了一段豪门的家族争产。

        其实这四个故事,随便把哪个抽出来都可以独立拍成一部电影,尤其是武术的部分,实在太精彩了。主要介绍了螳螂拳、鹰爪两种招式,展现了太极的威力,这部电影的武打,是我看过最好看的,无愧于它的宣传口号“今年最好看的功夫片”。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打得惊心动魄,招式的变换让人目不暇接,而且据说影片找了不少武术冠军来演,估计是真的。这里的打,才叫真打,不像《功夫之王》,两大功夫皇帝随便拍拍手、踢踢腿,晃个10分钟就把观众打发了。由此可见,徐小明的武术根基,真不是吹的。就算他不会打,也确实是花心思研究过,不像老外,就看电影瞎想招。

        不仅主干乱,情节也够乱。绑架有钱少爷的坏人回来寻仇,弄得大家一团糟,结果在选拔赛上被筛下来的败将,竟也一同寻上门来问罪,两伙人打在一起,我真想问:“你们打架的知道哪个才是敌人么?”不过乱也有乱得好看的时候。绑架有钱少爷的坏人,上门索要被救出的孩子时,那一段真是乱的精彩。大家在大屋里相互接应传递孩子,每个人都使出千奇百怪的方法来藏,把孩子放在菜篮里、把孩子藏在娃娃堆里、把孩子藏在衣服里扮大肚婆……让人不得不佩服编剧的想象力。话说,这种搞笑手法,很像80年代的《最佳拍档》系列。

        对了,还说到一个MM因为跑步太用力,结果脊椎错位而死的事。不知道片子是什么时候拍的,如果是奥运之后,那还真是怀疑是不是在为刘翔辩解。虽然看上去有些夸张,不过想起来确实很恐怖,跑得太用力、太勉强自己不适合剧烈运动的身体参赛,对运动员来说,都是极危险的事。

        最后要提提张卫健,对此人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是,你很搞怪,很可爱,但是拜托,我看厌了,有本事你换个方式演给我看看。还有,你的造型好丑。



        
    【附徐小明简介】

        “徐小明祖籍广东,其父母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粤剧演员。出生在香港、从小在剧团里长大,5岁就开始步入电影圈,出演了几十部电影。此后,对武术有着浓厚兴趣的徐小明到武行当过武师、做过武术导演,他执导的第一部武侠电影是与成龙、袁奎合作的《四皇一后》。随后,徐小明又执导了大量反映社会生活题材的影视作品,现代片《变色龙》、乡土戏《大地恩情》。上个世纪70年代末,徐小明挑选的第一个片子就是《霍元甲》。徐小明自己重写剧本,导演、监制、主唱一身挑,改写了武打片没有灵魂和格调的历史。随后,徐小明又执导了电视连续剧《陈真》,与《霍元甲》一样大获成功。1998年,他重返“亚洲电视”,以非常大的突破性业绩盖过了“无线”收视率(吹牛吹大了啊,【Cola注】);1999年,他担任英皇电影集团的行政总裁,负责集团的影视发展,现为骄阳公司老板。”
  • 头像
    Chivas
    徐小明,80年代功夫片领军人物,为吾等七零后功夫迷顶礼膜拜之人。
    当年他执导的《霍元甲》在内地播放,万人空巷,举国观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随后的《陈真》、《再向虎山行》也在当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力。80年代后期他又成为第一批前来内地拍片的香港影人,拍摄了《木棉袈裟》、《海市蜃楼》等一系列票房大卖作品。
    此后,随着港片、功夫片的式微,徐小明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再次看到徐小明的名字是随着2005年骄阳电影公司的成立,作为执行总裁的他又开始活跃于电影圈。

    应该说看夺标是冲着徐小明,冲着对当年功夫片的那份怀念。只是看了之后失望远大于希望,不禁想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对于多年沉寂后重执导筒,徐导有野心,想把该片打造成一本主旋律功夫片,从影片的宣传语“十年来最好看的功夫片”也可见一斑。只是糟糕的剧本,口号式的台词,做作的表演让该片成了一个四不象。

    武术方面有很鲜明的徐小明风格,写实洒脱,鹰爪、螳螂、太极,特点鲜明、一招一式、硬桥硬马。遗憾的是每每看到入胜之处戛然而止,比如于荣光、徐向东对决;武术选拨大会徐向东、太极掌门交手;最后决赛张卫健、谢苗交手,还真有点武术中点到为止的感觉。而仓库的群打戏又显的杂乱,几大高手过招反而没有了重点。
    剧本的失败掩盖了本片功夫的特色。为了贯连武术、奥运、爱国主义,影片生硬地编写了张凤、雁羚的恋情以及苏老爷儿子的争夺战,既想表现1936年中国武术队参加奥运会的历史事件,又想表现武术强身健体、除暴安良的宗旨,结果只看到了幼稚老套的剧情和充斥影片的口号式台词。成为影片的最大败笔。
    影片的第二败笔就是演员的表演。不知道徐导为何选择张卫健做主演,也许是想拍出功夫喜剧的风格,只是张卫健的角色似乎与影片格格不入,搞笑桥段也牵强的很,反而让人有厌恶之感,虽然他的螳螂练的很不错,有板有眼的。另两位女主角,让人感觉到她们真的只是表演,为演而演。反而是谢苗让人眼前一亮,不再是当年李连杰身边的功夫小子,帅气了不少,只是表演还显生涩。

    徐导是念旧的人,此次请来了当年《木棉袈裟》的两大主演于荣光、徐向东,既是续旧情也想延续当年的票房长红。
    而我看罢影片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那份感动和冲动。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