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雷吉娜·阿德文托玛洛·艾劳多露特·阿马兰特豪尔赫·普埃尔塔皮娜·鲍什赖纳·贝尔安德烈·别列津达米亚诺·奥塔维奥·比吉贝内迪克特·比耶阿莱斯·库切克克莱芒蒂娜·德吕伊约瑟芬·安·恩迪科特卢茨·弗尔斯特巴勃罗·阿朗·希梅诺梅希特希尔德·格罗斯曼
类型:纪录片歌舞记录导演:维姆·文德斯 状态:正片 年份:2011 地区:其它 语言:其它 豆瓣ID:3742993热度:190 ℃ 时间:2024-08-15 13:24:40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或者,我知道跟舞者有关,但是在电脑上看的,一样撑不到三分钟
对我来说,3D是皮娜配得上五星的唯一原因,在这玩意被发明出来多年之后,终于有人用它做了点有意思的事情
《皮娜》不是第一部3D电影,可能已经是第100部了,但之前的99部只是在不断地把碎片撒到外面,或者用高速运动让你头晕目眩
《皮娜》的镜头运动很少,终于开始洒水的时候,多数都溅到了银幕“里面”
3D的画面不再有焦点,每一个角落都是平等的——当一男一女站在“靠近”我的位置又搂又抱,真正吸引眼球的却是左上角“伸懒腰”的白衣女子
在3D画面中,极远或极近的物体经常喧宾夺主,于是那些充分利用景深的镜头,总有无与伦比的美感
比如,好像从《八部半》中走出来的怪人混成一列,出现在开头和结尾,2D往往眷顾最“近”最“大”的那位,3D之下众生平等,每个观众都可以选择他的最爱
远处一排椅子,坐满了人,一个大妈起立,走到镜头前,双手抱头,此时,她几乎遮住了身后所有人。但是,通过胳膊与头部形成的三角型,我开始偷窥远处被分割的人。如果这是一部2D电影,哪怕这些人清晰可辨,大妈也依然是唯一焦点
除了人,作为背景的城市和自然也活了过来,从游览车中拍出去的镜头,远方尽是美景,扎眼的却是近处车前窗上方的雨刷;在另一段中,只顾着注意远处的麦当劳广告,至于“焦点”中的人们做了些什么,我一点都想不起来
这就像你和你的朋友来到了同一个观景点,注意到的东西却可能完全不同
这样的效果,菜鸟维姆·文德斯做出来也许是偶然——对于导演来说,让观众从同一画面中看到不同的东西又有何意义?
因此,第一个驾驭3D的人,第一个在平等的环境下控制“焦点”的人,说不定就是下一个大师,他可能与爱森斯坦或奥森·威尔斯并列,拍些未来人看后索然无味的~经典~,真正的价值在于丰富电影语言
如果他成功了,电影院才具有实在的意义——我从来不信“影院比**如何如何”那一套,跑到不能只穿内裤的地方,看可用两小时下载的片子,这显然是弱智行为。只是做得人太多,显不出来
但是在3D的世界中,影院成为了(暂时的)唯一,电视电脑无法复制
上海影城的一号厅是见证这一切的完美地点,因为在流行小厅的今天,只有它够大够史诗。比较讨厌的是左右两侧的绿色“紧急出口”灯光,它们好像也变成了3D的一部分,不必要地分散着注意力
一个完美的3D影院,应该是全黑的,也许还该增大两排之间的高度差,让相邻的人离得更远,让眼镜不再夹痛脑袋,让3D画面更明亮,在一片寂静中,只有你和电影
3D带来的新奇体验如此不可思议,我甚至动了保留票根的念头——这是在火车站前拍照的另一表现形式,就好像扔了票就会忘了电影一样
一出门,小风一吹,小雨一淋,头脑清醒,还是扔到垃圾箱吧——就算是扔到大马路上,《皮娜》也依然是部好电影
这是一部向探索当代舞蹈的大师致敬的纪录片,因此可以看到皮娜通过舞蹈剧场对各种主题探索的糅杂。文德斯挑选的是生命、爱、自由、挣扎、渴望、欢愉、绝望、重生、美和力量等,一如在《皮娜》预告片中所展示的。不久前在上海德国领事馆文化处组织的观看皮娜纪录片和舞作的活动中,大家问今天我们再重提皮娜有什么意义?与所有对艺术进行革新的大师一样,接近皮娜就是接近一种思考。
思考为何而动,而不是如何动。舞蹈主要通过空间和肢体来呈现,舞蹈中的每个动作都能充满饱和的情绪。但舞蹈一旦停留在技巧上或者是动作本身,那么舞蹈艺术就将逐渐枯死。皮娜要做的是摧枯拉朽一种被模式化了的现代舞,回归动作的源头,追求真实,所以她问,并且不断地追问,“春天意味着什么?这给人带来什么感觉?你们想到春天就想到了什么?……华尔兹意味着什么?这个词激发了什么?……什么是禁欲?相应的纵欲看起来该是什么样的?……钟情一个人会怎么样?会亲吻他?会爱抚他?如果他不回应,那怎么办?”
于是在皮娜的舞作中我看到了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手臂,看到了被无数男性抚摸安慰的妇女的悲伤。看到两人拥抱,被拆开,掉落又拥抱,一遍又一遍的抗拒与服从。看到在玻璃房子中那种不安、祈祷和渴求回归的情绪……
思考人和对舞者的态度。皮娜舞团的团员几乎都是三十岁以上的舞者,来自世界各地。所以没有模式化的、被视觉化的舞者。他们身形不一,各有特质。这是皮娜的态度,她要挖掘和展现作为个人的舞者的不同特质。比起漂亮的肢体,皮娜更看重舞者背后的个人经历。“我舞蹈因为我悲伤。”这些舞者都是皮娜悲伤的共同分享者、贡献者和再创造者。而这种对舞者作为一个“人”的关心跟台湾的林怀民一样。“所有的训练无法抹杀‘人’的味道。一个活生生的‘个人’终将在舞台上显现。高贵、慷慨、温和、或缺乏安全感,总会纸包不住火地流露出来。舞蹈之所以有趣,不止是动作,而是做动作的人。”(林怀民)影片中,文德斯一一展示皮娜舞团的舞者,让他们用自己的舞蹈表达,这些舞者也都有讲话去记忆皮娜,但是画面上他们只是用表情在呈现讲话时的情绪,并没有张口。
思考舞蹈、舞者和观众的关系。在皮娜实践舞蹈剧场之前,现代舞已经成为了界定西方中产阶级品味的一个消费对象。虽然现代舞摆脱了古典芭蕾的刻板,解放了身体,但是对技巧、对优美漂亮的舞台化追求并没有实质的改变。而皮娜要拉近舞蹈和生活的距离。舞台上不仅有了鲜花、石头、水、泥土,还有了桌椅等日常生活用品。舞者穿的是生活中常见的衣服和鞋子,在跳舞的同时像日常生活中的人那样在舞台上走路、笑、说话、做出淘气的表情。文德斯在诠释表现皮娜这些理念的时候,也选择了各种大自然和生活的场景。在空旷的野外,在台阶上,在车流往来的街头,在乌普塔尔标志性的天铁里,在工厂里巨大的机器下,在电梯上……舞蹈就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个观众熟悉的情景中。舞蹈在呈现张力的同时,也在暗示和观众的各种关系。
皮娜说:Dance, dance…otherwise we are lost! 这句话也是影片的副标题。我们总需要通过一样或一些东西让自己不至于迷失。这是我们的宿命。
3D技术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之初,从30年代之后,差不多每隔十多年,总会热门一阵子,随即偃旗息鼓。无论怎么还魂,都是借助视觉奇观的吸引力,电影多取材魔幻、惊悚、科幻、情色等以视听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类型。曾经风靡一时的《阿凡达》亦属此类,给观众带去虚拟但又真实的感官体验。看过一次4D的科教片,虽真正有“身临其境”之感,但也更像是科学诡术,不禁让人怀疑电影在真实上走的越近,会不会离艺术越远。
《Pina》完全打消了我的疑虑。这部电影我先看了一遍2D,又看了一遍3D,多出的这一个维度不仅仅是技术噱头、立体感,还有一重“灵魂的真实”。
本来文德斯打算拍一部关于皮娜鲍什的纪录片,没想到开拍前几天,鲍什因癌症离世。电影由“记录片”,变成了“追忆片”。为了达到某种历史真实,纪录片常常用采访当事人、访问遗迹、“搬演”等都手段来追溯不复存在的人或事。《Pina》也离不开这些常规手法,靠皮娜留在世上的痕迹--生前的舞蹈和工作影片片段、对她同事的访谈以及舞者重演她编排的舞蹈--来拼起/唤起/塑起这个已经远去、并且没有留下太多影像记录的生命,和她生命里的爱与痛。但是3D摄影与2D历史影像的结合、剧场空间多一层设置等都给影片增加和打开更多的时空层级;讲述、舞蹈和历史影像中的意义相互立体沟通,在多棱角的塑造中获得了一种灵魂的真实,就像一枚多角度切割的不规则钻石终于捕捉到了太阳的光线。
影片由现实空间展开:城市远景,右下角的建筑上有一张pina的巨型海报。这张海报代表pina本人,也代表她的艺术生涯,因此是一个交汇点,沟通起影片之后所有关于pina的现实或舞台片段。
1。现实空间
对pina同事的采访是现实空间的基础,但所有采访都是蓝灰色背景下、中近景半身固定镜头中完成,刻意脱离具体的现实联系,再加上人们的访谈是出于情感与记忆,这里的现实也与非现实交汇了。
2.舞台艺术空间
影片第一个镜头跳过去,毫无征兆的,就开始了舞台上的表演。舞蹈家们重演pina编排的经典,他们的肢体动作、表情、演员之间以及演员与舞台设置之间的张力,有pina的思想情感、也有其他认识pina的人对她的理解与回忆。
3.舞台与剧场(艺术空间与半现实空间)
几处舞台表演同时有观众后脑勺的黑影在最前景,这里显示出3D的优势,更立体的支撑起剧场空间,与舞台拉开一定距离,提醒观众自身的观看角色--对于大多数从未看过pina的演出,也不可能再次看到的观众来说,可以将自己与电影中的观众认同,通过“不可能”的舞台欣赏来认识pina。这里就打开了银幕框与电影院座席之间的横沟。
4.现实-》剧场-》舞台
《穆勒咖啡馆》是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花园中,pina的两位同事对着cafe muller的舞台模型,追忆创作时的情景,镜头从舞台模型探进去,接到演员表演中去,之后又切到pina自己表演这出舞剧的archival footage、当时的创作记录,然后又回到现在(电影拍摄时态)的表演。
这里的时空穿越以及现在时态的3D与过去时态的2D历史片段并置,十分富有生命力。在这种对比中,pina的影像有了一种产生于记忆中的历史的质感,一方面清楚明白这个人已经离去,一方面感受到影像的“还魂”力量。如果是纯2D的电影,只有靠历史影像的(磨损)胶片感来表达时空间隔,但依旧是平面的,嵌套在3D中的2D则通过减少一个维度来表现与历史的脱节、历史真实只留痕迹而不可触摸。
从花园现实,到舞台模型的剧场空间,到舞蹈表演层层递进,最后一层又与档案影像并置交错,产生无比迷人的过去时影像、现在时影像和哲学层面的真实等不同时空结构组合。
5.外景+舞台(现实+记忆/情感)
外景舞蹈片段也打开了现实的两个时空。一方面,电影取外景实地拍摄公园、城市、车站等,同时舞者在外景中起舞,将现实空间变为舞台艺术空间,也说明pina的灵魂散布在各个角落中。这里有现实、舞蹈、灵魂三个空间。
6.现实-剧场-舞台-pina灵魂-观众
电影结尾处最精彩。外景中的演员舞蹈接到剧场中,观众席上空无一人,同样空荡荡的舞台上,只悬着一块投影幕布,pina在投影上做了几个动作后,与观众挥手告别,从投影上消失,然后投影幕布升起,露出剧场后墙。这个片段至少有5个空间层级:电影院中的观众、囊括了银幕中剧院的现实世界、剧院、舞台平面、pina的灵魂。这是我们去追寻pina的途径:通过在电影院看电影,了解pina的世界,她的剧场,她的舞台,舞台跳动的她的灵魂。投影上的pina依旧是2D影像,与周围多层级的世界对照,显出“真实的”灵魂。
这部电影需要再现的,正是pina的灵魂。舞蹈片段表达了她的灵魂经历--灵魂的挣扎、激荡,她的软弱乃是她的坚强,她的孤独,欢乐,悲伤……从那些舞蹈动作和舞者之间的张力、舞台情景设计中,可以看到困在肉体中的那个灵魂。电影中选取的舞蹈片段正是由这种灵魂的困境和挣扎开始。越到后面则越释放,越自由。中间部分有位女舞者用踩着椅子飞起来表达灵魂的飞升,也正像pina死去那个时刻,灵魂的自由。最后几段舞蹈中,有一个女人被绳索拴着,拼命往前跑,却只能在命运控制的距离中。又有个女人在地上匍匐,另一个女人不断往她身上覆盖泥土,而远处有个女人背着一株长高的小树缓缓走来--概括了一生灵魂的困境、生长,和最终的自由。最后的段落里,舞者们身着彩色的衣装,重复着“春夏秋冬”的舞蹈动作,在黄土坡顶往一个方向悠然走去,不知是不是他们灵魂最终光明的归处。
因为3D技术,跃于银幕之上的舞蹈成为透过肉体的灵魂之舞,2D影像则成为灵魂的再现,在新旧技术的交融里,灵魂主题被完满表达。这种灵魂,与2D鬼怪片里的灵魂不同。如果说2D是肉身,多加的一重维度,是上帝造人的时候往泥土里吹的一股气。
《pina》完全打破了我对3D技术的偏见,工具有时候比表达早走一步,人们尚未意识到,电影多出来的一个两个维度将会怎样改变我们所看所感所经历的世界。
这部电影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皮娜编排的舞蹈片段,夹杂有片段中出现的舞者来谈心得。这电影拍成3D,就是造福人类的事情,因为你可以想象自己在现场看皮娜剧团的舞蹈场面,而且摄影效果和角度,还有剪辑,会加重舞蹈的戏剧性。看之前,我很好奇一部纪录片如何展现“皮娜其人”,看完明白,如果你想了解一位艺术家,还是去看他的作品吧,尤其是女艺术家——她们更容易保持纯粹,艺品人品合一。
如片中所言,皮娜的作品讲的都是爱,痛苦,孤独这些,我还感觉到抗拒“麻木”、“濒死状态”的生命力,即使在她呈现的爱之场景中,还分相恋的痛苦、单恋的互相折磨、初恋的新鲜、两性的关系、恋物的痴迷……是的,对于爱的各方面,皮娜都很有激情和耐心去表达。皮娜本人的片段很少,当她舞蹈时,她闭上双眼,整个人沉浸在一种完满的状态中,她的心装着舞台设计中的整个世界;当她停下时,她那双大眼睛左顾右盼,敏感,多情,充满智慧和理性:这样一个人,她的生命是多么丰富。她瘦瘦的身体,让我感觉她就会那样速速燃尽生命,不会久活。但她的灵魂不仅燃尽了自己的身体,还借用其他舞者的身体和精神,创造出意蕴无限的美。她用洞察力挖掘到其他舞者灵魂里的东西,又因材施教地让它们经由肢体语言释放出来。我想,在皮娜身边工作过的舞者,生命都会被改变——因为你的本我已经完全呈向外在的世界。而他们的生命,又成为皮娜个体生命的拓展和延续。
看到皮娜那些超现实的舞台场景——在荒野中,在岩石边,在半封闭的房间,在行于高架轨道的翻转电车下……我又想起伊莎多拉•邓肯,她当年的梦想,是复活希腊时代的美,无论是场景设计还是舞蹈编排,她多半靠着自己或少数朋友的力量,相比较,皮娜幸运很多,她有个庞大的舞蹈团体公司,有投资场景的资金,有拍舞蹈纪录片的电影新技术,舞者们也能领会她的各种想象,各种要求,她还能从他们身上获取灵感,哪怕对方只是做了几个表达快乐的动作。对于邓肯,我们却只能在文字记录及照片、图画中想象她的舞蹈,她的思想。如今的观众是幸福的。
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看到他们的舞蹈,比如《穆勒咖啡屋》里,在爱中孤独纠缠、相遇又擦身而过的人们;《满月》里的纯然生命力;穿职业套装的芸芸众生同一的生命轨迹以及平衡破坏后的不确定状态……我能感受到一些东西,但是我无法用文字清楚表达,或者大脑无法全然领会,心灵却能接收更多的信息。我被感动,我流泪却不知为何流泪。皮娜的舞蹈直接与我们的心灵交流,她要说的,都编进了舞蹈,不用多加一个文字。
所以我明白皮娜的生命里一定有许多关于爱情的遗憾,还有一些压抑、阴影、向往,甚至还有对身体之欠然的嗟叹。所以她要不停地工作,工作,工作,那样她才不会迷茫,才能活着。或者,那些难以忍受的痛苦才能消解掉,不再是痛苦。
Dance, dance, dance, otherwise we are lost.
http://www.xiami.com/album/440689
原声试听
应该说,这部片子的技术层面是非常完善的。精致流畅的画面,色彩丰富的服饰和布景,幽默的空间和调度,都无可挑剔。3D拍摄的舞蹈和舞台,比二维平面电影更能真实的还原舞台,让观众产生心灵接近演员的感觉。摄影机内外的调动与互动也更能放大舞蹈的情感和张力。文德斯认为3D非常适合用来表达舞蹈,而皮娜的舞蹈强调通过肢体传达心灵的愿望,于是文德斯选择了3D技术作为媒介,试图用影像替皮娜来传达她要表达的爱和坚强。事实上,文德斯应该甚至为此而放弃了更多元化的视听语言,而是尽量保持在还原舞台的层面上,连视角也非常常规。除了一些特地间离观众的段落,如出现舞台观众席的画面或是有人对着剧场模型交谈,他都尽可能地尊重了舞台,以及台上的舞者们。
影片中出现的舞蹈段落包括《穆勒咖啡馆》、《春之祭》和《月圆》等非常有名的剧目。可惜,在影片开拍前夕皮娜患癌症去世。然而,尽管影片中使用的有关她的影像资料并不多,仍然不失为一部非常精致的人物传记电影。
优势同时也是遗憾的是,皮娜的舞蹈气场过于强大。由于文德斯非常谦逊地尊重了这个气场,导致电影的力量被削弱,以致观众除了舞蹈,较难欣赏到电影的魅力。黑泽明说过,尽管电影像这像那,终究还是最像它自己。这部《Pina》,欠缺了些许电影的特点。不过或许对文德斯来说,拍摄的意义本身就是为好友最强势地传达精神。
而我相信,所有看过影片的人,不论之前认不认识Pina,看没看过乌珀塔尔舞蹈剧场的演出,都会从心底里对这位舞蹈演员产生敬意,并深切地渴望去看一次表演。从这个意义上说,《Pina》不但没有因为复制而削弱剧场的表现力,反而成就了美好的宣传。也算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致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