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前天电影理论课上做了希区柯克的电影《眩晕》(Vertigo) 的presentation,一个长得猴猴看的学姐做回应的时候提到了片尾的修女,然后提了一个问题:电影的最后,到底是谁杀了女主。
老年痴呆的我,今天才突然反应过来。
0
这个故事大概是说:(按照电影顺序的一则剧透)
作为警官的男主在一次行动中亲眼见到同事从高处失足掉下,于是男主得了恐高症。他辞职,成为私家侦探。男主的老同学怀疑妻子被她死去的曾祖母附身,于是委托男主跟踪自己的妻子(即女主)。男主跟踪观察女主,发现:女主去过曾祖母的墓地;去博物馆看曾祖母的画像,还梳着和画中人一模一样的复古发型,拿着和画像中一模一样的手捧花;用曾祖母的名字入住酒店房间;试图跳河自杀,但被男主救起。
在这个“监视”与“被监视”的过程中,男主爱上了女主,女主爱上了男主(好莱坞老梗)。 然鹅,女主还是无法抑制自杀的冲动,从教堂高塔上跳下自杀。
女主死后男主一度精神抑郁而住院。他出院之后,突然有天在大马路上遇到了一个和死去的女主长得非常像的人 (除了玉婆风格的眼线/弧度奇怪的眉毛/诡异的穿衣风格)。男主决定训练/改变这个和女主非常相似的人,把她变成死去的女主。
然鹅,故事的真相是:女主并没有死,这个和女主长相极其相似的人就是女主。男主的老同学谋杀妻子,他想要制造一个妻子自杀的假象,并需要一个目击者。于是他找到了女主,按照自己妻子的风格来训练她,雇她来扮演妻子的角色,并编好了一套“恶灵附身”和“自杀情结”的故事;又找来了男主扮演目击者。由于男主恐高,所以自杀现场选在了教堂高塔的顶层(老同学断定男主不敢登上塔顶);在女主登上塔顶的同时,凶手把和女主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妻子的尸体扔下塔去。
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男主通过女主的一条项链猜到了真相,于是他强迫女主重新登上教堂高塔。在重新登塔的过程中,男主终于自我治愈了恐高症,女主也向男主承认了真相。就在大团圆结局的时候,女主突然被闻声上来查看的修女的黑影吓到,跌落,死掉。
seminar上,大家讨论的时候,一个长得很像007身边的Q军需的法文系小哥重放了这个片段好几遍,放一遍大家笑一遍,“死得不要太乌龙噢”。
1
关于“看”:
撕希区柯克的人经常用这个电影做栗子,来证明导演是直男癌,说他总是把女性放在一个“被看”的被动地位上,而电影中的男性总是主动的窥视者/跟踪者。
比如正片开始之前的片头,有一段特写镜头。观众先是看到一个涂过姨妈偏棕色的红唇,然后镜头(也就是窥视者) 往上看,看到的是有着很长很卷的睫毛的眼睛——一些处于被观看状态下的女性元素。瞳孔在这里也有一点“镜像”的意思,通过瞳孔可以照见对立面的世界/男性视角的世界。
十八分零四秒,男主第一次窥视女主。然而这种窥视带来的快乐是双向的:一面是窥视者主动窥视的快乐;另一面,参照后来的剧情,其实这一幕发生的时候女主是知道自己正在被观看的,于是也有另一层被窥探的快乐。
一小时四十四分三十三秒,故事后半段的画玉婆眼线的女主,属于自己的面部特征被房间昏暗的光线消除了,在男主的观看下,已经不再是她自己,已经变成了“死去”的女主。就好像这种窥视是有力量的——能够消除一个人的真实特征,从而符合窥视者的幻想的力量。再度归来的女主想要重新以自己的真实面目去爱男主;而她正在经历的这些,是与她的初衷相悖的;同时也是她慢慢开始妥协和失落自我的开始。
2
三重虚构身份的女主:
《眩晕》这个故事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是老同学的谋杀和女主的假死;这一段其实更像是一场“戏中戏”,是老同学作为导演角色拍的一部电影中的电影。第二段,男主爱上了前一段中的虚构角色,于是延续凶手的做法,把同一个真实的人物(女主)变成/训练成同一个虚构人物。
拉康说,人总是通过镜子中的人像来认识自己。有时候,认识到的是真实的自己;有时候,认识到的只是一个想要成为的自己。第一段的女主通过换上凶手妻子的发型/衣服扮演了一个非真实的自己;第二段中,她又一步步妥协,配合着男主的欲望,对着镜子,变成了另一个虚构中自己想要变成的样子。
一小时五十八分,女主戴上了那条旧项链——一件谋杀的纪念品。半个小时之前,女主还会略带憎恶的藏好扮演妻子角色时穿的灰色套装;半个小时之后,她就这样漫不经心地拿出了旧项链。她并不是忘了要小心,要谨慎;而是,就在她最后梳好头发换好衣服,对着镜子重新认识自己的那一刻,在她自己的心里,她已经变成了“死去”的女主。所以谈起她以前去过的餐厅,戴过的首饰,都是自然;因为她已经变成了“她”(一个完成虚构的“她”)。
3
答案!
在最后女主的“乌龙死亡”之前,男主开始用前半段中“死去”的女主的名字呼唤她,她很自然地答应了。
(男主:Madeleine= “死去”的女主的名字。)
“乌龙死亡”的时候,女主已经变成了另一个人(想象中的虚构的自己)和男主完成了和解,正准备大团圆结局。这时候,塔顶上来一个修女,穿着黑袍,女主没看清,被修女的黑影吓到,尖叫着坠下塔顶摔死了。
后来居然发现,其实修女这个角色,可能就是女主自己。
女主真实的自我遭遇了两次失落,第一次为了凶手的报酬,谋杀结束后变回了真实的自己;第二次为了窥视者(男主)的感情,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失落。为了适应男权的“窥视”/“观看”,她丢弃掉了自己。修女也是一样,她穿着黑袍掩盖/丧失了所有的女性特征,她说着“God have mercy",代表着男权秩序下的道德和宗教。
黑影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就像一个被扭曲被改变的自我,连你自己也看不清黑影下是什么。你想变成一个“想要的自己”,可是最后你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自己也不认识的东西。我觉得,这种莫名其妙的改变,就是真正杀死女主的东西吧。
所以,旁友们!不要为了任何人任何事变成另一个人,或者变成一个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鬼的东西啊!
那样好像真的很容易死的!
(想到了高中毕业某一只蓁艾在留言册上写给我的:希望你能是你,一直是你。)
最后纪念一下我的人生第一个PPT。
结束!
“身体→欲望→视觉听觉感官→视觉听觉符号化→视觉听觉文化→身体”这样一个解读文学、电影及文化有序的方向性,在我们的“文学文化解读”课程上曾被反复讨论,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我们都接受这是解读文化的有效思路。一切的文化现象,似乎都可以从“身体→欲望→视觉听觉感官→视觉听觉符号化→视觉听觉文化→身体”这样的线索和角度剖析。这对笔者而言,是十分新鲜的。从前不曾思考过的潜藏意涵忽而让笔者非常想去探讨一番。
电影作为综合了众多艺术形式的第七艺术,比文本及图像、音乐更具体直接的视觉听觉符号。而“英国学者Laura Mulvey(劳拉•穆尔维)在1973年的论文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视觉快感和叙事电影》)则结合精神分析理论与「男性注视」的概念,提出了电影观看机制的论点,将两性差异带入观影经验的讨论,对女性主义电影研究产生巨大的影响。她认为观影经验依据两性间的差异而建立在主动的(男性)观众控制与被动的(女性)银幕客体之上。银幕的景象与叙事相结合,驱使观众采取一个以男性的无意识心理状态为主的观影地位。” 这就揭露了好莱坞电影满足男性观众窥视欲和观淫癖的男性中心主义本质。“男性凭借着视觉的权力优势,在色情/性别的论述中将女性客体化、非人化。” “法国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指出,电影放映的条件为窥视欲创造了适宜的情境:黑暗的放映厅中的银幕方框犹如钥匙孔。” 同时,如课堂上老师所引述的,劳拉•穆尔维说,“希区柯克的电影时常以“窥淫癖”和“恋物癖”为主题,并在两者之间摇摆。”
今且通过希区柯克的Vertigo来作为例子,解读希区柯克如何在电影Vertigo中构建“窥淫癖”与“恋物癖”主题。
在从(广义的)窥淫癖与恋物癖的角度切入电影Vertigo之前,我想首先补充说明一点,窥淫癖、恋物癖以及“身体→欲望→视觉听觉感官→视觉听觉符号化→视觉听觉文化→身体”这一线索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为我下文的分析提供一个合理的存在理由。
根据笔者的个人概括,广义中的窥淫癖与恋物癖,其共同点是,通过观看异性的物品、肢体通过自我幻想或其他仅需自我完成的行径而非实际的性交来获得性的兴奋和欲望的满足。这样的共同之处恰好与上述的解读思维线索不谋而合。
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当窥视者基于身体萌发欲望,他便希望视觉听觉感官得到满足,而窥视者通过各种视觉听觉符号的接受,他便获得视觉听觉文化,从而欲望得到满足,身体也就得到满足,而不需要通过真实的行为获得身体的满足。这与《夏宜楼》中吉人对娴娴小姐的窥视及贪恋有所不同,吉人偷窥是为了娶得娴娴小姐,使欲望得到实际行为的满足而进行偷窥。但,同为偷窥、恋物,都是为了让身体的欲望得到满足而进行视觉听觉文化的产生与接受。打个不大贴切的比方,偷窥癖与恋物癖,就是男子本想通过送玫瑰给女子示爱,而他最后却发现玫瑰比恋人更美好更让他感觉到爱情,于是男子变成了玫瑰收集专家而不爱那女子了。这就是把正常的欲望偏激化、畸形化。
现在从“窥淫癖”与“恋物癖”这切入点来分析Vertigo。电影Vertigo(《晕眩》/《迷魂记》,1958)是美国导演Alfred Hitchcock(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众多电影中最为经典的其中一部,里面包含着希区柯克最常用的一些电影元素,曾被众多网友评论为“不看Vertigo就不懂希区柯克”。 BBC曾评论“《迷魂记》是部令人愉悦的电影,在电影的制作和情节的构造上都充满了人工雕琢的痕迹,用一个词来概括:纯粹的希区柯克。” 而希区柯克本人则被誉为“恐怖电影大师”“悬疑电影大师”“电影界的弗洛伊德”。
Vertigo讲述的是男主角John是一个有恐高症的退休侦探,为朋友Gavin跟踪他的有怀疑被鬼魂附身的妻子Madeline。殊不知,John落入了Gavin设计的局——Gavin谋杀了他的妻子Madeline,而找了女主角Judy假扮妻子,让John作为Madeline跳楼自杀的目击证人。
电影的开头短片特别有意思有研究的必要。在整个电影的开始,导演就已经透露了“窥淫癖”与“恋物癖”的信息。
可以看到,电影的开始,就是对一个女性脸部各个部位的审视。依次是:女性面部右侧(仅有嘴巴和鼻子),焦距变短的同时左摇,定位在嘴巴,焦距不变,缓慢移动,掠过鼻子,定位在眼睛,此时眼睛左右扫视后正视镜头,有迷茫神情,抽近镜头,焦距变短的同时继续左摇,定格在左边的眼睛,色调开始从自然变成血红色,眼睛突然惊恐地睁大。导演通过这样细致的对一个女性面部各个器官的审视,可以看出其窥淫癖和恋物癖的倾向和主题——对女性的各个肢体部份的偷窥(这样的特写已可以被看做是偷窥的效果)以及迷恋,并通过幻想,得到满足(尽管这仍未有所具体表现)。
导演的恋物癖还体现在对MacGuffin的执念上。电影的开头一段抽象图形的展示。纵观全部电影,会发现这些抽象图形原来大有含义。
不难发现,所有图形都象征了“漩涡”“晕眩”,点题,Vertigo。而笔者进一步认为,第一个与最后一个几乎一样。而第二三个象征的是“花球”“花团”。第四五个象征的是“圈套”“环”。第六七个象征“双”“对应”。最后三个则是综合了以上多种意象,也就是终极的漩涡,Vertigo。而且播放的时候,图形们都在旋转,这运动也是在象征着。看来,短短几分钟的一个开场短片,导演都不放过,竭力要用尽资源来表现主题。在后来的场景中,这样的元素时刻体现,很多都是跟女性的身体联系起来。导演的恋物癖可见一斑。
首先是“漩涡”。漩涡状的物体,一方面暗示了整个剧情根本就是一个局、一个漩涡般让人深陷其中的计谋,另一方面则是跟John的恐高症所产生的晕眩感对应。
而漩涡对应表征在Madeline的旋涡状发髻、画像的旋涡状发髻、John的恐高症发作时看到的世界、John的的梦境中。
更加无处不在的是“花团”的意象。这扩展为圆形的、层叠的道具。Madeline周围被繁花簇拥、Madeline观看的画像旁边的艺术品是花团的图、Madeline手上拿的花束、画像上的花束等,这些都是直接地被表现的。
John的梦境、John后来遇见Judy的场景、以及John执意要给Judy买Madeline曾经拥有过的花束上面的花。
而隐藏起来的道具是,Madeline所去的旅馆花团状的天花板装饰、灯、甚至是地毯的图案、John家里的挂饰、Madeline另一个花团状的发髻。电影里到处都是这些道具,让笔者惊叹导演的“恋物癖”!
细看电影里面的情节。
导演把John设定为侦探为Gavin跟踪Madeline(假)。这一个人物设定就使电影的“偷窥”名正言顺起来。由此以后,John对Madeline的一切跟踪窥视,甚至是正面的观望都带有“偷窥”的成份。这从一开始John偷看Madeline以及后来John正面与Madeline交往的时候的眼神可以表现出来。
可见,整个电影根本就是建立在男性视觉的偷窥基础上。这成为电影最大的背景以及元素。而导演则是通过浅景空间来表现,通过对演员们的特写,来突出演员的表情,尤其是John的偷窥时候的神情,以及Madeline被观望时的极具韵味的神态。
另一方面,John对Madeline的窥视,有种观看艺术品的意味。男/女、观赏者/被观赏者、主动/被动的观赏机制观念是奠基于Berger(1972)所提出的女体与男性凝视的关系。 在窥淫癖者恋物癖者眼中,或者说在西方传统文化中,男性对女性的审视一向带有“欣赏艺术品”的习惯。而在电影里,John对Madeline的观看,也像欣赏一幅画。而他的神情除了上文说的,鬼祟,还如当时艺术馆里高谈阔论的绅士转头就望见美丽的裸像或肖像一样,意味深长。正如Berger所说“这种谄媚男子的荒唐现象,在19世纪公开的学院派艺术中,到达顶峰。政客、商贾云集在类似上图的画像下,议论纵横。每逢有人感到理屈词穷时,便举目仰视,从图画中寻求慰藉,来肯定自己是男子汉大丈夫。” Nead将Berger的观点应用于西方女性裸体的绘画传统,她指出,在西方裸体绘画里,充斥着这样男/观看/主动、与女/被看/展示的关系,绘画里的女体总是在奉献自己的女色,等着男性的注目,在男画家笔下的女性裸体其实相当程度上投射了男性对于女性的喜好与理想。 裸像被绘画出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现实中乐于窥视的绅士们的程度不同的窥淫欲望。而女性本身的行为也时时刻刻为被窥视而准备着、端正着。“男性在决定如何对待女性之前必须先观察女性,所以,女性在男性面前的形象,决定了她所受的待遇。为了多少控制这一过程,女性必须生来具有这种吸纳并内化这种目光的能力。是以,女性作为“观察者”的一部份自我如何对待那作为“被观察者”的另一部份自我,具体地表明了,外界可以且该如何来对待她,这种自己对待自己的展演式处理也构筑女性的存在、女性的风度。每名女子总是需要不断地去裁决何者是她的身份所“允许”或“不允许”的,她的一举一动,不管动机与目的为何,皆被视为在暗示别人该如何看待她”。 “女人的风度在于表达她对自己的看法,以及界定别人对待她的分寸。她的风度从姿态、声音、见解、表情、服饰、品味和选定的场合上体现出来——实际上,她所作的一切,无一不为她的风度增色。……男性观察女性;女性注意自己被别人观察。这不仅决定了大多数的男女关系,还决定了女性自己的内在关系,女性自身的观察者是男性,而被观察者为女性。因此,她把自己变作对象——而且是一个极特殊的视觉对象:景观。” 在电影中的Madeline也如是。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没有逃过John以及被设定为男性视觉的观众们的凝望,她每一个动作都成为被观赏的艺术。导演为了表现这一点,在电影里的Madeline大多是以侧面示众。而侧面的肖像,也是西方艺术品中常见的型态,一如英国硬币里,英女皇高贵的侧面,又或者随便一幅西方传统艺术品。下面左侧的是电影最最最经典的一幕,John偷窥到的Madeline。此画面前后共定格了4秒,如下左图,画面中,Madeline跟硬币上的英女皇像可以相媲美,端庄得有如艺术肖像,无论是她的表情还是头发颜色,还是背景颜色等等,都符合西方传统艺术的标准。
而更为有意思的是,导演不仅让Madeline常常露侧面,他还利用周围的各种环境给Madeline形成一个天然的“画框”。门框、阴影、偷窥时的门缝等等,把John的“窥淫”行为与Madeline的“艺术品”性质完美地衔接起来。例如,John初次偷窥朋友Gavin与他的“妻子”Madeline,镜头从开始的对John中景镜头,慢慢后拉,成为全景镜头,慢慢向左横摇,定格在以大红背景里众多深色调的众人中穿绿色晚礼服的Madeline为视觉中心的大全景,此时背景音从噪音(杂音)转为音乐,镜头继续减慢速度,前推,最后又定格在以Madeline背影为画面中心的全景。
在给John一个短暂的中特写镜头后,镜头再次定格对准Madeline并长达三秒,而此时,双重的门框形成天然的画框,突出了“画框”中的Madeline。且鲜红色的背景、绿色的晚礼服、侧面,这些元素正是西方绘画的传统元素,如一幅被观赏的贵妇肖像。
通过这两个例子,笔者发现,导演为了表现John的“偷窥”,普遍运用了“John的(各种)特写→Madeline的身体→John的特写→Madeline的身体”这样一种顺序(而具体的次数则不一而足)。
例如后来John跟踪Madeline到花店的场景。镜头先是跟拍John,而在John发现了Madeline的时候,镜头就变成了主观镜头,黑色的门推开,Madeline出现在镜头中心,镜头便不再运动,一直在“偷窥”Madeline。在长达20秒的主观镜头的观察后,紧接着是对John 5秒的拍摄,如下右图,接着又是John的10秒主观镜头,对Madeline的偷窥,然后又是对John的跟拍。
与此同时,从门缝偷窥,门缝成为“画框”。而当Madeline在镜子里头,镜框成了画框,John偷窥的眼睛在右侧非常显眼。
导演也十分注意利用阴影和空间、车窗做画框。透过镜子观望“艺术品”。树木等环境当画布背景。笔者认为,导演非常注意利用镜子来表现窥淫癖,剧中出现多次利用镜子完成偷窥。本来就是偷窥,再加上镜子的反射,又添一层遮挡,更显“诱惑”。
除此以外,镜头对Madeline衣物的扫视、对裸睡当中的Madeline定格、John对Judy略带施虐性的换装逼迫,都是“窥淫癖”的表现。因为窥淫癖者也被定义为通过目击他者受虐而获得快感的人。从这个定义看来,John对Judy的不断的“施虐”——强迫Judy打扮得跟Madeline一个样,和Judy反复的“受虐”——妥协、渐渐换装成Madeline的模样,所以说这也都是希区柯克电影里“窥淫癖”的体现。
对Madeline的衣物的展示,作者通过一个长镜头,从John的全景镜头开始,顺着John的探身方向,慢慢横摇,扫到Madeline的衣物,再慢慢横摇,最后定格在Madeline裸睡露肩在John房间的画面。表现了“恋物“与“窥淫”。此外,又见门框充当画框,把Madeline如艺术品一样展示出来。
以及,在男主角John本人就是一个恋物癖者。John在跟Madeline的交往中,时时凝视Madeline的肢体。John在Madeline(假)死去以后预见Judy,并刻意把她变装换成Madeline,且如Judy所说,John连碰都不愿意碰Judy,他想要的只是在Judy的身上找到Madeline的影子。John恋着的已不是一个活人了,他只是迷恋着Madeline这个概念,只是迷恋如同“人偶”般代替了Madeline的Judy,已经恋“物”了。John让Judy必须打扮成Madeline一样的。而John也时常凝视女性的衣物、肢体、头发之类的。
凝视女性的内衣、衣物,凝视Madeline的手。后来改造Judy的时候凝视她的头发。在购物的时候观看女性的躯干。
而同时,窥淫癖当中的对女性当做艺术品般的窥视,这也是恋物癖的一种表现形式。图片不详细列举,见上文。
另一方面,导演对颜色的执着也是堪称“恋物癖”的一种体现的。
也许红色、绿色、蓝色、紫色、黄色这些冲撞的颜色更具有吸引力更“抢眼”或者更能代表心理状况的不健康又或者是这样的颜色搭配更符合西方艺术的传统,导演在剧中非常热爱着四种颜色,并屡次使用,用以突出主角们。例如,Madeline以及Judy的衣服就大多是绿色,共出现四次,紫色(或灰紫色)出现四次,黄色、红色和白色则各出现一次。John诡异的梦境就是红、绿、紫、蓝、黄的大片染色。而这样的设定早在开头的短片中,那些抽象的图形中,已经有所体现——那些抽象图形的颜色也全都是这几种颜色。
其中,Madeline的汽车也被设定为绿色、Judy说话时透过她的轮廓的光是绿色的、Judy换装完成后打在她身上的光也是绿光,John初次见到Madeline时她穿鲜绿色晚礼服,而初次看到Judy时她穿鲜绿色套装,往后每次John与Judy约会Judy穿的也都有绿色的衣物。绿,似乎是Madeline(或Judy)所专享的。同时,绿色在西方带有鬼魅的意味,也许导演把绿色赋予Madeline也是在暗示这一点,故意营造鬼魅感。以及,红绿色的对撞情况明显,例如Madeline绿色晚礼服在红色的背景里凸显,John和Madeline的衣服曾经有红色和绿色的对应,John跟踪Madeline所路过的某幅艺术品也是红绿色的搭配。这一切都像是在“绘画”。实在是导演不依不饶的眷恋。
导演在Vertigo中构建“窥淫癖”与“恋物癖”主题的手段,笔者所能发掘的,大致就表现在这些地方上。言说不多,笔者自知见识浅陋,仅能作粗略探索,只好以截图说明情况。望见谅。
1.如果这片子的结尾是小伙姑娘一起跳,那这是一部浪漫的爱情片,短短数日的爱情战胜了寻求真相和正义的渴望。倘若两位美丽的人儿以泰坦尼克号的经典破司飞身而下,那这片子将冠以“史诗式爱情”的美名。
2.如果是小伙推姑娘下去,那这是一部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社会道德片。正义战胜情感,大我战胜小我,小伙大义灭情,难能可贵。
3.如果是姑娘主动跳下去,那这是一部探讨心灵救赎的片子。姑娘内心良心发现,道德感驱使她要以生命的代价赎罪,她要以追求内心平衡为己任,是个实诚人。
4.如果是姑娘莫名地踏空坠塔,那是宗教片。再次强调“轮回”和“偿还”这两枚老生常谈的主题。
5.如果片尾两人激烈肉搏,小伙华丽滴打出强力冲击波,姑娘应声飞下高塔。各么,又是一枚“好莱坞制造”。
6.Hitchcock毕竟是Hitchcock,片尾一跳的导火索是位撞钟婆婆,这么一出彻底造就了片子的经典程度——将上述几中可能性里的元素全部容纳。一旦你把婆婆的身份神秘化,把姑娘见到婆婆一刹那的想法复杂化,这部片子也就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味了,也就是说这个经典结尾就具备符号学的意义了。
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也完全在于后半部分女主角在坚持自我作为主体(她希望男主角爱上“真正的她”)与逐渐沦为男主角想象中那个虚构的形象之间的矛盾张力。而前半部分则真的乏善可陈,几乎看得我昏昏欲睡。
要说悬念,这电影其实真没什么悬念好说,比起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来差得远了。我再弱智也不至于真的相信那个丈夫所谓的鬼附身这样的无稽之谈,而且这是一部希区柯克电影,不是鬼片,那么自然从一开始就明白这是丈夫的一个阴谋。而同时,作为50年代末黑色电影的压轴之作,金发女人自然是欺骗男性英雄的蛇蝎女子,这也显而易见。
作为阴谋而言,这个计划完全是莫名其妙,感觉丈夫完全就是根据男主角的恐高症设计的阴谋,杀妻倒成了次要的了。但即使男主角有恐高症,万一人家坐在高塔的楼梯上而不是离开了,岂不是把丈夫堵死在塔顶上了?
这些都是吐槽,我的意思是说,如果这部电影没有后半段,而仅仅是前半段结束后,直接揭露真相,那么这就会是一部三流都算不上的侦探电影,而正是因为后半段,一下子让乏善可陈的前半段也焕发了无限魅力,充满了新的可读解性。
如果说前半部分男主角是绝对的镜头视点主导者,那么后半部分,女主角则慢慢取代了男主角的主导视点,成为了叙事者。一般来说,好莱坞电影的主导性视点只有一个,要么是全知识点,要么就是故事主角主导下对整个事件的观察。不过希区柯克最喜欢就是玩弄这种颠覆而又有本事做到不让观众讨厌。《精神病患者》里面第一个主导视角的叙事者就在故事进行到一半就莫名其妙被杀了,这让小时候看这部电影的我郁闷了半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观众默认了的主角也可以在电影进行到一半时被杀啊。《眩晕》这电影又玩了这一手,在男主角再次发现女主角后,他接近这个人,希望了解她的身份,但女主角对他撒谎了,当男主角关门离开之后,镜头并不是随着男主角来到了屋外,恰恰相反,这时的镜头停留在了女主角的屋内。这与之前镜头完全随着男主角的视点移动的观影经验完全冲突了,此时女主角成了镜头主导者,镜头进入了她的内心,用几个闪回镜头,揭示了女主角心中的秘密,原来是她与丈夫勾结杀死了真正的妻子。
从此以后镜头就一直跟随着女主角了,这个时候的女主角暗暗下了决心,自己要让男主角爱上真正的她,而不是之前她与丈夫合谋虚构出来的那个作为妻子形象的“她”。
从此我们回顾到电影的前半部分,就会从前面那些冗长乏味的跟踪段落中发现不同的意义。正如我之前看过的一位影评人所写,在这些段落里,男主角不仅是镜头视点的主导者,他的行动决定了镜头的运动,更重要的是,女主角的形象一直是作为他的主观视点被他窥视的。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女主角就不是作为一个自在自为的主体出现的,而是作为男主角眼中的一个形象而出现的,这个形象随着男主角窥视的一步步深入而逐渐完善起来,那是一个忧郁、高贵、端庄而又神秘的女子,她楚楚可怜地受到家族诅咒的困扰,渴望一个英雄来解救自己,美丽而又无助,真真让每个男人都为之动心。
然而这个形象是虚构出来的,根本不是女主角真正的自我本性,而是丈夫为了金钱与谋杀而虚构出来刻意展示给男主角看的,而男主角也显然是个很好的观众。他不仅无时无刻不跟踪窥视女主角,而且通过门框、汽车前玻璃窗、画框都封闭性的视角,把女主角最美的侧面展示成一幅幅镜头画面,让观众(作为男主角主观视点的接收者)加深对女主角这种虚构形象的认同。
希区柯克没有愚蠢地把这个谈不上谜的谜底放在电影的最后才交代出来,而是在电影进行到1小时39分钟的时候,就通过女主角的回忆把真相全部告知了观众。这当然一方面是出于希区柯克本人对悬念的理解(他认为看不见定时炸弹突然爆炸只是惊奇,而看见定时炸弹等待爆炸的过程才是悬念),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电影的自反更明显一点。
如前所述说,当男主角把门关上而镜头却没有随着男主角而离开那一刻,女主角成为了镜头的唯一主人,这时她主导了镜头,镜头甚至直接进入她的内心来揭露真相,而作为观众我们也知道了女主角之前对男主角所展示出来的形象完全是虚构的。这一次女主不想就此离开,而希望自己能主导男主的视点。她要让男主爱上真正的她,而不是那个虚构出来的形象。
然而女主的努力完全失败。从房间出来之后,主导镜头视点的依然是女主角,她依然相对于男主掌握着主动权,在餐桌上,镜头运动依然是随着女主的视点为转移的。女主看到男主眼睛盯着一个穿着和发型都跟她之前虚构出来的那个形象一样的女人,她也望向那个女人,这时镜头切换到那个女人,这个镜头依然是女主的主观视点。但女主角已经意识到男主角依然对那个虚构形象念念不忘,而没有爱上这个真正的她。
于是女主开始一步步对男主让步,同意男主对她进行打扮,慢慢把她恢复成之前那个虚构形象的样子。男主给她买了一样的花、一样的衣服、一样的鞋子,当她终于失去了自己最后的底线,连头发的颜色也同意恢复成之前那个虚构的形象的时候,她彻底失去了主动权,镜头视点再次以男主角的视点为主导。当她同意染发之后,下一个镜头,她就消失了、完全不在场了,而成了男主角在理发店外等待她以一个他希望的形象重新出场。
理发师告诉男主角,女主染发需要一段时间,男主就回到自己宾馆等她,镜头也就随着男主来到宾馆,然后男主望向窗外,从男主的表情可以看出男主看到了女主,但镜头依然没有给女主,直到男主打开房门,镜头以男主角的主观视点再次窥视着屋外,女主角才从电梯中缓缓走出。
要重点指出的是,这时女主是作为男主主观视点中所看到的形象重新出场的,这不是一个客观视点,而是男主的主观视点,不是女主角本身,而再次成为了男主角想象中的那个虚构形象而登场。从此之后女主角再也没有主导过镜头视点,她再次沦落为男主(观众)眼中希望的那个形象,而彻底丧失了她自己。
可悲的是女主角对于自己的被异化毫不在意,只是一心取悦男主角,她对于自己的形象越来越向着那个可怕的、将毁灭她的虚构形象发展没有感到沮丧,而只是问男主“还满意吗”?男主则得寸进尺地要求女主再把头发夹起来。于是,女主最后一点自己原本的特征也丧失了,完全变成了之前那个虚构形象,而男主角也终于满意了,他们俩人拥抱在了一起。
可惜这不是一个喜剧故事,女主的这种异化的最终结果必然是毁灭自我。最讽刺的是,她对男主角的一步步迎合,反而让男主角识破了这个形象的虚假性,他发现这都是女主角与丈夫布下的局。于是他进一步要求女主角趋向于那个虚构的形象——不仅仅是衣着、发型、发色,而且是来到同样的环境、表演同样的事件。这终于逼疯了女主角,这一次,她真的完全失去了自我,而变成了她所扮演的那个妻子,并且遭遇了与妻子同样的命运——从高塔上坠落而亡。而男主角却因此而得到了救赎,治愈了自己的恐高症。
我对整个故事的读解就是,一开始,女主角为了钱而甘心扮演一个虚构的形象成为男主角窥视的对象,这是女主的原罪。从那一刻起她就分裂为了原本的她和男人眼中的形象。当她爱上男主之后,她渴望能战胜那个虚构的形象,而让男主看到真正的她。她一度成为了镜头视点的主导者,因为她比男主知道的更多,然而她却无法战胜男主眼中那个她的形象,于是一步步地,她再次沦为男性眼中的一个虚构形象,而失去了她自我,更失去了对镜头的主导。当她完全沦为那个形象的时候,她本人也就被完全毁灭了,仅仅成全的,是那个男人。
最后说点与这部电影无关的题外话。我觉得以弗洛伊德和女权主义作为一种解读工具,来分析希区柯克这部电影是完全合适的,甚至是必然的,因为希区柯克很明显是主动地在运用这个工具使得他的电影更加复杂。我们说对电影不要过度诠释,但不是连合理的正当诠释都要舍弃掉,我是不同意说“电影就是电影”的,尤其是对于好莱坞电影,这种最大众娱乐、对公众意识形态最敏感的电影制造者,更是如此。
女权主义作为分析工具,其存在是完全合理的,SB的不是方法论本身,而是那些教条地把方法论当本体论来崇拜的老学究。他们不是把女权主义、精神分析、现实主义等概念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反而把这些概念作为电影的本体来崇拜,把所有电影都牵强地引入到这些概念之中,这才导致了现在人们一闻听这些概念就头疼的结构。然而这些概念是何其无辜呢?
我这篇影评,也是希望大家能正是这些概念的工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