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一部老电影,beyond主演的莫欺少年穷,91年。片中四人都是刚刚高中毕业的年纪,家驹一家五口,准备移民美国,都是底层小人物,为攒够钱到美国开餐馆,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拼命打工,一大早在楼道里摆开桌子卖早餐,过于拥挤,桌子都摆到了电梯里,而家驹过于劳累生病,连续吃了几天自家卖不出去的皮蛋瘦肉粥,却因此体检未过关,成为家里唯一一个移民申请未获批准的人,为攒够更多的钱可以让家驹也去美国,父母装乞丐在路边乞讨,小妹装哑童兜售小物件,被家驹撞破,一家人开始争吵、反思为什么要去美国,父亲说因为快九七了,以为大家都想移民,可最后吵来吵去发现其实大家都没有那么想去美国,只想一家人一起,于是将攒下的钱在香港开了家小餐馆,一家人看上去知足而愉快。
家驹的这条线,是生活味道最浓,也最丰富的。
那个时候的王菲,演员表上还叫王靖雯。
看豆瓣上演员表里的招牌,只有家驹停留在那个少年时代。
虽然是上个世纪的香港老电影,电影海报和片头洋溢的年轻元素和煽动力仍然奏效。那是不纠结不内敛的态度,不扭捏,放轻松,所有的东西都指向热情。
还有一个多月满21岁,才看到这部比我大了5岁的电影。还是有些节点可以感触的。
家驹的形象很朴实,也很实在。因为97的原因家庭移民,本是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也是敢拼的人物。可其中最让我感触的一点就是——擦鞋、占用楼梯道开馆子、利用小学生派发信件等等顶多算作不厚道,却是踏踏实实的靠着劳动赚钱,无可厚非。而等到因为家驹被拒签而一家人出谋划策装乞丐贩卖烟草的时候已经是走火入魔了,不仅是违法的还是有伤尊严的,这时候一家人开始重新反思。
很分明的是:也许不厚道,但依靠自己劳动辛苦赚的钱是光明磊落的,而冒充乞丐等损伤自尊依靠同情心来赚钱的行为是被唾弃的。——这是很多人还不能意识到的地方。我们的社会尊重的似乎并不是劳动-回报至上,而倾向于体面至上。
如果不能助力晚辈在向上攀爬一个阶层的话,至少要保住目前的阶层。不够尊重劳动而重视体面。于是从小会听到“不好好上学将来就去端盘子”之类的话,端盘子的职业虽然辛苦不够体面,却是值得尊重的,不应该成为笑柄。而相反,为了保住体面,各种走关系得到一个混吃等死的位置才应该是被唾弃的。通过欺诈等手段获得钱财更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踏实,磊落。
世荣是最后做决定的人,终于摘下面具大声喊出来。这也是最接近我们的,甚至很多人连喊都不曾喊出来过。如果你能够成为一名一流的音乐人,为什么要成为二流的医生呢?社会的惯性思维会给青年人有所顾忌。当然,这件事在大陆发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吧(我认为由于一些原因包括制度的原因,教授、医生、律师等职业在大陆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甚至遭到不应有的侮辱)。
这倒有点像一直以来的对公务员这一行业的质问。
敢放弃,敢追求。
贯中,从一开始就强调着规则的重要性。接下来却一连串的感受到关系社会的恶意。以为留在公安体制里面可以维持正义与规则,却因为作为交通督导员受到不应有的谩骂对待,受到上司的欺压。
这可能是毕业生进入职场普遍会遇到的事情。贯中因内心的坚持和女交警的鼓励而反抗,而现实中可能就没有那么理想了,多少人遵循着职场老人的规则走下去,撇开之前的规则底线,坠入曾经讨厌的酱缸中呢。
是非。
自强,看起来是最惨的人了,与贯中类似,凭着耿直的性格在职场受到戏弄欺骗。一心上进却被狡猾的老板利用,最终得知真相,伸张正义。很幸运,自强还是守住了底线既没有默许接受,也没有逃避。很多社会险恶的来源在于“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这么做了”“既然我不好过,索性我也害害其他人”。多少没能够揭示的黑暗像是毒瘤,成为一些反社会邪恶行为的助力。施害者曾经是受害者,受害之后成了刺猬。
黑白。
而我印象中大陆的现实是,排除拥有丰厚资源的人群之外,所有人都被鼓励着考大学,之后毕业被染色、被妥协、被放逐,辍学的人和汗水黑夜打交道,不知什么时候会出头。所有坐稳的人都拼命维持当前的状态,而那些活力的还没来得及释放就成了机器人。
早早老去的少年,还没经历过反抗就低下了头。“你做不了什么的。”“你对抗不了这个大体制,大环境。” 他们很听话,很顺从,较好的是明哲保身求安稳,更坏的就是抛开底线求利益。22岁的青年急着老去,老成,追求着体面、舒服。
少年的老去,没有人肯做正直的洪七公和嘻嘻哈哈的老顽童(老顽童本身是带有逃避意味的),只有涌上的岳不群和左冷禅。
重温了beyond的莫欺少年穷。高中那会儿多迷恋他们吧。谁伴我闯荡真好听。我还是喜欢大团圆结局。完了就想起前一段那个超级火的电视剧《奋斗》。当时看了一两集电视的时候觉得还好。后来找了书来看完,然后就很唾弃这个奋斗。大概是看书比看电视更有时间来思考?有评论还说什么奋斗真实展现了80年代孩子的奋斗历程。我呸。广大人民群众奋斗一辈子都不一定买得一套房子。不带刚毕业说买车就买车说开店就开店的人还在那哭穷说奋斗。我呸呸呸。你以为人人都有个有大笔遗产等你继承的从国外回来的生父啊。动不动就千万千万的。你以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家家都买得起车住得起大房子啊。(当然。资本主义社会也有人买不起车住不起大房子。但谁都不能否认的就是,人生活水平就是比咱这高。)什么叫奋斗,人家beyond这才叫奋斗。人香港那么繁华还有人拍这么真实这么贴近生活的片子,莫非我们又回到大跃进浮夸风放卫星那年代?恶心。
沉默去迎失望……
————————————————————————————
高中那会,因为教室在一楼,而且是那种没有防护栏还超级大的窗户,经常失窃。某一次教室又被洗劫之后,我发现我放在抽屉哩的N多磁带丢了一多半。丢的磁带全是beyond的……
等到我20多岁的时候看这部片子,依然有着深深的共鸣,好似这20多年的时光停滞了,好似这远称不上“高清”的影像就发生在昨天,好似过逝多年的家驹,如今还是影片中的样子,好似早已嫁作人妇的王菲和万绮雯,突然回到了那青涩模样。
渐渐感到自己快踩上了青春的尾巴了,在青春岁月里梦想过的,为梦想奋斗过的种种,渐渐成为回忆,给自己独处时、闲聊时、失意时、夜深人静时唏嘘、喟叹。
我想,青春是棵不老的树,我们是树上飘摇的叶子。
这其实上是很一般的一部片子,是1991年beyond主演的一部商业片,讲的是年轻的四子尽管遭遇了重重挫折也没放弃音乐理想的奋斗故事。
记得看这部片子是在高中的操场,那时精神生活极度贫乏,即使是学校组织看很烂的电影我也一定会从家里拿了板凳,然后在学校的操场上找到用石灰粉画出来的属于自己班级的一小块地方,占了地方后一般是先和早到的同学聊天,然后同学陆陆续续的“入座”,一般是前面坐女生后面坐男生,等天黑下来的时候一般会有班长一边清点自己班级的人数一边维持秩序,等所有吵杂平息之后,放映员就开始工作,等到光影投射到屏幕上的时候,我便开始痴痴的进入另个未知的精神世界。
然而我并不是一直这样专心的,有时候也会不关心电影内容,而是乘着天黑偷看前面的女生:光影投射在前,等到户外镜头时会有大量的光线照在女生的脸上,大家心照不宣的躲在黑暗中各自观察着自己喜欢的女生。这情景我说起来犹如一群饥饿的狼在锁定自己的猎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是在夏夜的满天星光里发生其实是很唯美的一幅画面——至少我现在回忆起来是这样。
然后有胆子大的或者早就很暧昧的一对对借上厕所或某某理由离开,现在我想起来觉得奇怪,就那么巴掌大个学校,还有不停巡逻的学校领导,终究是困不住气态的荷尔蒙在空气里的弥漫,总能让这帮孙子找到腻歪的地方,比如小卖部可以作为一个偶遇的最佳场所,乒乓球桌上可以躺着看星星,还有人很有创意的回到了教室借学习之名做起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勾当,现在能回忆起来最牛X的还要数去我们学校男厕所前巴掌大的一小块地方,真不明白那么恶臭的地方怎么能用来谈恋爱这么浪漫的事,但是就是有人喜欢在那泡mm,然后点根烟,有时候为了显得牛X女的也点根烟,那时候还没有非主流这个词,所以我们看见一个女生和男生腻歪在一起一般喜欢叫她很骚。不要理解错,其实大家都不知道什么叫骚,被叫风骚有可能是你很受欢迎的意思。
跑题了跑题了,我本来是要说莫欺少年穷的,实际上以上说的什么看mm什么约会的和我无关,我高中一直是属于出来打酱油之类的人,自从那天晚上看了莫欺少年穷之后就一直觉得像叶世荣那样傻撑着就最后能在一个万众瞩目的场景下戏剧性的抱着心爱的mm,于是整个人都木了起来,后来越来越执著越来越秀逗,打篮球以为自己是乔丹踢足球以为自己是迭戈,一个人能撑起整个世界,不再犹豫,我不需要喜欢别人我不需要别人喜欢我,我是传奇。
后来事实证明我并不是传奇,我甚至不是任何人的任何故事的组成部分。生活让我越来越无力,越来越保守,总是忘了为什么而生活,又不甘于现状。有时候喜欢重新看看这部“莫欺少年穷”,然后自我安慰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直到今天早上收到的手机报里面看到“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但是要快点拿,不然就会变质”,我才意识到我已经26了,我面包的保质期到什么时候?
凌晨0:25,听着beyond的不再犹豫,写着这篇无厘头的影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