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看完影片后留下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溯。就像导演在影后交流会中说,每个观众看完电影的感受和角度会有所不同。正如那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n 电影的整体节奏其实很慢,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高潮部分也是通过缓慢的前期叙事把观众的情绪带入情境。《上岸的鱼》,鱼在电影中总共出现两次,一次是小男孩一直盯着的鱼缸,透过鱼缸的另一面看到小男孩执着甚至固执的眼神;第二次是父母带小男孩来到海边,一只死掉的鱼在岸边躺着。一次是鲜活的生命在鱼缸中自由的遨游,另一次是生命的逝去,但是小男孩的表现都很平静。我想导演还是在提倡生命的可贵,毕竟上岸的鱼是具有动态、灵动的一跃。它是渴望生命的延续,而非逝去。电影中最大的创新点莫过于是拥有前世记忆的小男孩,小男孩的设置在影片中起到关键作用,他选择走入父母的生活,看到了他们幸福的样子,却也经过岁月的流逝,父母因为生活的压力而经常争吵。影片中导演用一些道具来影射日本殖民后给台湾带来的巨大冲击,例如,小男孩不愿和母亲离开家时而带的面具,那是具有日本色彩的面具,还有包括剧中的地名,都留有日本殖民后的味道。还有一点很奇妙的是,导演没有直接的描述中国父母的严厉,在小男孩拒绝和母亲一起走时,他没有直接表现出中国式父母的严肃认真,而是用一面凹凸镜使母亲的形象扭曲,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副可怕的模样,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严厉。在影片的最后,导演回到过去,像我们展示了父母拍婚纱照时幸福的模样,他们携手一步一步的走向更高的山坡,那是为了追求幸福的高度,所以他们携手共进,面带笑容。巧妙的是,导演用虚焦,在画面中父母的样子越来越模糊,他们走的更远,可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却看不清他们了。在我的理解看来,时间回到过去,父母是幸福的,他们因为爱情走到一起,他们越走越远,离幸福也越来越近。影片中对于父亲也有自己的理想,母亲在工作中也常常受到同事的挤压,本该幸福的二人,却总因身边发生的小事、大事而忧心烦恼。他们始于爱情,也在亲情的漩涡中沦陷。n 这部影片的核心主题就是在讲述亲情,三代人之间的亲情。但是亲情中却产生了隔阂、矛盾。本该幸福的家庭却因重病的父亲和要寻找前世父母的孩子而压力重重。这又体现了另一个话题,前世和今生,我没有足够高的理解能力和造诣,所以就不过多阐述,但是我相信这两者必然有联系。父母对于孩子的亲情是义务和爱护,而孩子对于父母的亲情更多的是责任,所以纯粹的亲情中掺杂了太多其他的因素,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导致身心疲惫。一部电影如何将亲情这个主题描述的不枯燥乏味,这是要看导演的功力和自身的阅历。就像该片的导演赖国安所说,正是因为他的自身经历和来自身边朋友真实发生的故事,才能创作出一部如此优秀的影片。n 在这个商业大片云集的电影市场,博眼球,想要获得高票房的电影越来越多,为了迎合观众的审美,很多导演失去了本真。然而,想要回归本真,去寻找最初的感觉又需要时间的沉淀。这部影片没有可观的明星阵容,甚至在主题上也是老生常谈的亲情,但是导演用最朴实的叙事手法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打动了观众的内心。
1、上岸的魚(2017)感覺是一幢毛胚屋,雖骨幹架構明確,但是沒有打磨透,情節也未能混融一體。
2、骨幹明確是因為扣緊「家」的主題,甚至設定女主角的行業是房屋仲介。至於沒有打磨透,比如說老父親中風只有「衰老」作為跡象,此外無他,這比起愛慕(Amour,2012)中女主角的中風有前一天的闖空門作為刺激,夜中不能寐作為過度,然後順理成章才會病發,上岸的魚一片可說是簡陋得多。中風的老父在車上失禁,非得要從兒子口中問副駕的妻子「是不是踩到大便」這樣俗氣的語言來明示。警局幹員也顯得不諳人事,如果一個陌生的孩子說他有以前的爸媽和現在的爸媽,我會直覺他可能是領養的孩子,怎麼警官還會說出「身世很複雜啊」這樣無厘頭的常人的感嘆呢?這話說得失職了!查驗身分時質疑孩子非男女主角所生,男主角竟回答「身分證能造假嗎」,可是臺灣身分證上只有配偶欄,不會記載兒女姓名,除非出示戶口名簿。還有,這男女主角能結婚,也看不出有其內在的基礎,語言習慣、穿著與生活節奏,沒有一點契合,不知怎麼湊合在一起。甚至,如果要這年輕的爸媽領悟到孩子懵懂無知的語彙是前世今生的暗示,是不是也要有些像是佛陀轉世或宗教靈異的新聞畫面或報章書籍提示,來讓自己從認定孩子總愛胡言亂語的看法中轉念呢?等等種種細節,可以說是罄竹難書。
3、當然,這部電影是劇情片,不是靈異片,因而小孩子對於自己身世的幻想,不過是對父母與家庭當下問題的抗議與反射罷了,所以他對自己「以前的家庭」描述極端的簡略,根本是似有若無且無從應證,甚至變造了一個普通姓氏「王」——僅次於陳、林、黃、張、李,且王姓人口近百萬(路人說的話玩味一下:這裡十幾年沒住過人了,他們姓王,我「記得」是這樣沒錯)。
上岸的鱼,要么是自己跳上来,要么是没力了,被海浪拍上来。不管是哪一种,上岸的鱼基本就是一条死鱼。
台湾电影《上岸的鱼》表现了有上老下小要照顾、又要为生计工作操心的一对夫妻的困境,就如同“上岸的鱼”一样。影片通过对个人困境的剖析,进而对现代社会中“家”的概念和意义以及繁忙单调的城市化生活提出质疑。
影片的特别之处在这对夫妻的儿子身上。儿子叫怡安,他竟然说自己有前世,记得自己“以前”的家庭状况。怡安眼中的两个家、两个世界,有着鲜明的对比,他对现状的感受和反应,激发了剧情并带出主题。
怡安以前的家在海边,在他最后的记忆里,父亲已经去世了,他和母亲、姐姐以及一条叫小花的狗一起生活,还是很幸福。怡安在幼稚园讲自己的家庭,讲的是以前的家,还特别提到了小鸟的故事,表现了和自然亲近的一种状态。
怡安对以前的家念念不忘,显然是对现在的家感到不满。他身处这个城市中的家,倍感孤独。爷爷身体不好,父亲继承了家里的早餐店但经营状况不是太好,母亲也要出外工作无法专心照顾他。怡安想和以前一样养条狗,但被母亲以无暇照顾拒绝了。
状况还在恶化。现在的家,因父母为照顾因中风倒下的爷爷的事而吵架甚至分居而“解体”了,母亲一人带他更加辛苦也更加不耐烦,加剧了怡安想“回家”的执念。
怡安最后找到以前的家,但等待他的是一个几十年没人居住的废墟。怡安以前的家是如何落幕的,影片中没有具体的说明,但在怡安身上有一些暗示。怡安多次提到以前的母亲原来长发后来剪了短发,剪掉长发常常和生病有关,或者是“家变”的一种象征;另外是怡安在幼稚园画的令人不安的画,包括了车祸等内容。不管原因为何,可以肯定的是怡安还没长大就死了,他也失去了他的家。
怡安对家的怀念和执着,让他在死后以某种形式一直留在原来的家中,看着眼前的海滩,来来往往的人。有一天他看到一对幸福的夫妻在海边拍婚纱照,他们应该会有一个美满的家吧,于是怡安投胎到了这个家庭中。
怡安还是小孩子,没有体会过成人世界的真实模样,无法预料到后来的发展。一对爱人进入婚姻、进入家庭后,爱情就不是唯一了。生存压力造成了家庭成员的疏离,家的本质意义被遗忘了。怡安的尝试眼看要落空了,但以前的家显然也是回不去的。前世今生比喻的,就是滚滚向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尽管伴随着错误和矛盾,但终是不可逆的。
所以未来是没希望的吗?也不尽然。在影片中,父母亲的关系渐渐缓和了。
在爷爷的葬礼上,父母亲和好了。一方面,非常现实的一个压力没有了;另一方面两人经由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分居状态和有关死亡的重大变故,得以重新审视自我、家庭和生活。夫妻俩重拾旧情以及共同面对生活的勇气,生活将继续,但这种积极的状态能维持多久也不好说。
至少在当下,父母亲对怡安的爱成了生活中的一个重点。关心,信任,陪伴,他们一起去寻找怡安以前的家。最后结果让人失望,但过程仍是有意义的。
影片的主体是现实的部分,“回家”之旅篇幅不长像是个后记。或许把“回家”之旅当主体来处理,会更有意思。把那些属于记忆的,遗落了的东西具体化,在旅程中去发现和感受;现实的部分用插叙来表现。以表现现实中的缺失为主,对比的效果会更强烈,以“前世”为起点带出的影片的形式和结构也会更具“艺术性”(相比现在比重更大的“现实性”)。
(首发于个人公号“星期三噪音”noiwed,欢迎关注!)
观看过程特别乏味,儿子吵着找以前的妈妈,这个梗反复用,基本没有递进的信息增量,看得人烦死了。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也比较普通,不怎么打动人。但最后结尾收得蛮动人,孩子真的记得前生,他之所以来到这个家庭,是因为爸爸妈妈拍婚纱照的海滩,正在他以前家的山下,他看到这对夫妻很幸福,才愿意来到这个家。
映后导演见面会,导演说,故事启发自他照顾生病的父亲。我问他是如何想到把转生加入到这个故事里,他说,他的父母是离婚的,父亲生病后,他把父母接到一起照顾,没意识到他们之间已经很陌生。这些让他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但在电影里,如果只是孩子回忆小时候他父母的幸福时光,比较没意思,就用了转生来表达。
片子的画面比较讲究。有一场印象深刻,妈妈要带小孩离开家,小孩不大愿意,表现方式是画面里一个带镜子的大衣柜,镜子在画面左侧,有哈哈镜效果,妈妈出现在镜子里,正好脸部是扭曲的,一直喊小孩,而小孩躲在画面右侧的柜子里面,戴一个面具,默默不回答。一下子要表达的意思都出来了。
该片的主题就是在讲述亲情,只不过在这份亲情中夹杂着许多的沉重。夫妻二人要照顾拥有前世记忆的小孩、病重的父亲,本该幸福的家庭却因重重变故而濒临崩溃。幸福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却因为每个人的际遇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正如影片结尾的时候,小男孩说:“我看到了他们幸福的样子。”当时的男女主人公正在拍婚纱照,这就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候。
n 看完影片后留下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溯。就像导演在影后交流会中说,每个观众看完电影的感受和角度会有所不同。正如那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n 电影的整体节奏其实很慢,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高潮部分也是通过缓慢的前期叙事把观众的情绪带入情境。《上岸的鱼》,鱼在电影中总共出现两次,一次是小男孩一直盯着的鱼缸,透过鱼缸的另一面看到小男孩执着甚至固执的眼神;第二次是父母带小男孩来到海边,一只死掉的鱼在岸边躺着。一次是鲜活的生命在鱼缸中自由的遨游,另一次是生命的逝去,但是小男孩的表现都很平静。我想导演还是在提倡生命的可贵,毕竟上岸的鱼是具有动态、灵动的一跃。它是渴望生命的延续,而非逝去。电影中最大的创新点莫过于是拥有前世记忆的小男孩,小男孩的设置在影片中起到关键作用,他选择走入父母的生活,看到了他们幸福的样子,却也经过岁月的流逝,父母因为生活的压力而经常争吵。影片中导演用一些道具来影射日本殖民后给台湾带来的巨大冲击,例如,小男孩不愿和母亲离开家时而带的面具,那是具有日本色彩的面具,还有包括剧中的地名,都留有日本殖民后的味道。还有一点很奇妙的是,导演没有直接的描述中国父母的严厉,在小男孩拒绝和母亲一起走时,他没有直接表现出中国式父母的严肃认真,而是用一面凹凸镜使母亲的形象扭曲,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副可怕的模样,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严厉。在影片的最后,导演回到过去,像我们展示了父母拍婚纱照时幸福的模样,他们携手一步一步的走向更高的山坡,那是为了追求幸福的高度,所以他们携手共进,面带笑容。巧妙的是,导演用虚焦,在画面中父母的样子越来越模糊,他们走的更远,可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却看不清他们了。在我的理解看来,时间回到过去,父母是幸福的,他们因为爱情走到一起,他们越走越远,离幸福也越来越近。影片中对于父亲也有自己的理想,母亲在工作中也常常受到同事的挤压,本该幸福的二人,却总因身边发生的小事、大事而忧心烦恼。他们始于爱情,也在亲情的漩涡中沦陷。n 这部影片的核心主题就是在讲述亲情,三代人之间的亲情。但是亲情中却产生了隔阂、矛盾。本该幸福的家庭却因重病的父亲和要寻找前世父母的孩子而压力重重。这又体现了另一个话题,前世和今生,我没有足够高的理解能力和造诣,所以就不过多阐述,但是我相信这两者必然有联系。父母对于孩子的亲情是义务和爱护,而孩子对于父母的亲情更多的是责任,所以纯粹的亲情中掺杂了太多其他的因素,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导致身心疲惫。一部电影如何将亲情这个主题描述的不枯燥乏味,这是要看导演的功力和自身的阅历。就像该片的导演赖国安所说,正是因为他的自身经历和来自身边朋友真实发生的故事,才能创作出一部如此优秀的影片。n 在这个商业大片云集的电影市场,博眼球,想要获得高票房的电影越来越多,为了迎合观众的审美,很多导演失去了本真。然而,想要回归本真,去寻找最初的感觉又需要时间的沉淀。这部影片没有可观的明星阵容,甚至在主题上也是老生常谈的亲情,但是导演用最朴实的叙事手法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打动了观众的内心。
每个看完这部影片的人应该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是因为不同的遭遇和人生经历所致。但是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最初的样子,寻找幸福的模样,获得幸福的生活。
电影,说着一个“回家”的故事,不过在我看来是一个中年危机。
小夫妻俩男的开着水煎包铺,女的在房屋中介工作,两个人还要照顾老人照顾小孩。老人生病生活无法自理,小孩一直说着关于自己前世记忆的事情,说要去找以前的妈妈。水煎包铺子看起来也生意不那么好,房屋中介工作也不那么顺利。再试想,影片里描述的需要照顾的老人还好只是一位。
影片很多地方的处理很有意思。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说这部拍得不好。我懂,没有那些大片那么精彩,但是这就是生活。男主的生日那段,37岁的生日,和家人一起庆祝,买了蛋糕,一起拍合照,却没有人感到高兴。没什么可值得高兴的。啊,37岁了。自己的儿子说着莫名其妙的话,又不听话又别扭;自己老爸瘫痪,说不出话,又没有表情。老婆因为吵架而不在家。这,就是生活啊。
结尾的地方,小男孩的声音旁白说,自己以前住在这里,在家里就可以看到很多人捕鱼,看到很多人来拍照片。镜头由远处拉近后发现是小夫妻俩以前在拍结婚照的样子。他们爬上一个山坡为了拍一个全景,心里怀揣着甜蜜,共同面对着眼前的困难,互相搀扶着,艰难而缓慢,非常不容易得爬了上去。我想那最后一定是一幅美丽的婚纱照。这大概就是对生活的诠释吧。
小男孩前世的时候,一定是在自己海边的家,看到了这对美好的夫妇,所以转世成为了他们的孩子。
片尾写着,献给亲爱的爸妈。片子评分大家给的都不高,看起来或许会觉得无聊,但还是有些感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