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王莉雯吴朋奉陈家祥陈泰桦太保张诗盈
类型:剧情家庭导演:刘梓洁王育麟 状态:正片 年份:2010 地区:台湾 语言:国语 豆瓣ID:4307349热度:873 ℃ 时间:2024-08-15 13:22:09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失去一個人,最難的是什麼?不是日以繼夜揮之不去的想念,不是從此以後無法再見的憂傷,而是習以為常以為永遠不會改變的習慣。n n電影『父後七日』改編自劉梓潔榮獲『林榮三文學獎』首獎的同名散文,描述父親過世後返鄉守喪的七天,如同一場荒謬的旅程,歷經數不清的繁文縟節與家族鄰里的龐大陣仗之後,女主角「阿梅」以極其平常卻又難以言喻的心境想起父親。n平常,是因為散文和電影中完全沒有出現大悲大慟或過度煽情的橋段,反倒以略帶詼諧的方式呈現父親生前百無禁忌瀟灑自得的心性,這一切,沒有因為父親驟然離世而改變。n當想念與記憶合而為一,父親彷彿不曾離開。唯一不同的是,那些記憶中鮮明如昔的畫面再也不能對父親談起。nn一種比感傷更深邃的心境:從此以後,父親不在場。nn散文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述說,彷彿父親就坐在對面,微笑聽她細訴別後種種。情感的鋪陳循序漸進,短短三千字,一氣呵成,看到最後那一刻,完全不自覺眼眶已泛紅。她說的明明都是尋常事,這才發現,原來情感厚度全是平凡日常堆疊而成,根本無須刻意煽情。n我想,情到深處讓人淚流不止的真正原因也許是內心怎樣也排解不了的酸楚,那些根深柢固的習慣,只要不經意的觸發,情緒立即潰隄。n n散文非常成功的抓緊讀者情緒,在最後那一刻,水到渠成,讓人自然流淚。電影大致沿用散文橋段,另外添加道士阿義與阿梅姑姑的一段往日情,雖然最終是天涯相隔的無緣戀人,但彼此之間情誼依舊深厚,無論婚喪喜慶,他們都是彼此的支柱,也藉此突顯原鄉情感的重要性。n電影情節雖然比散文豐富,但情感的深刻連結卻不及散文,感覺父親不是坐在對面微笑傾聽,而是隔了好幾個人,只能遠遠張望。我在電影中看到鄉村豐富的人情味,也看到人與人之間的有趣互動,然而故事的主軸─阿梅與父親之間的情感,相形之下,就被沖淡了。如果能再多些散文裡的情節,感情會更細膩。nn印象最深的是:阿梅騎車載父親的遺像返家路途中,疊印當年她穿著女中制服膽戰心驚的騎車的畫面。後座的父親與她背對背,一邊唱歌一派輕鬆自得的模樣,她原本不會騎車,父親笑著對她說:『別怕,有爸爸在。』nn當時不管多害怕,都有爸爸在;現在即使害怕了,爸爸也不在了。n n看到這裡,我腦海中浮現的是:小學時,爸爸牽著我的手帶我去上學的畫面。當時天天都在趕時間,一路上車很多,我們很少說話,我只記得爸爸由始至終緊緊牽住我的手,最常說的大概是:『小心車!』長大以後,我不再牽著爸爸的手出門,但每次出門前,只要他在樓下,一定不忘叮囑一句:『走路留心,過馬路要看車!』nn當我想起這個尋常畫面,深深體會到阿梅獨自騎車載著父親遺像瞬間想起父親的心酸,熟悉的路上曾經是美好的父女時光,而今,只剩她孤獨一人騎在路上。nn因為,爸爸已經不在了。nn她說她經常忘記“爸爸不在了”這件事。父後之後,她沒有太大改變,繼續忙於工作,繼續如常生活,也許潛意識希望爸爸一直都在,所以總是忘記他已經不在了。n n散文最後,有段非常動人的描述,可惜電影僅以OS帶過簡單的畫面處理,如果可以稍作鋪陳,情感的力道會更強。n有一天,她在從香港回台灣的班機上,在飛機即將降落前,她像往常一樣想幫爸爸買條黃長壽,沒想到:『這個半秒鐘的念頭,讓我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看到這裡,我哭了。我突然意識到失去一個人最難的不是日以繼夜的想念,不是時時存在的憂傷,而是早已內化成體內一部分的“習慣”:習慣為他做什麼,習慣他在某個地方。 nn習慣,才是最難平復的傷口。nn因為,習慣改變了,一切就變了;一切變了,安全感也消失了。n該如何重新找回心裡的安全感?這才是父後最大的難題。nn父後七日之後,才是習慣“失去”的開始。而我們總是太習慣擁有,太難適應失去。nn走出電影院的那一刻,我想,面對失去生命中的摯愛仍非易事,還是需要很多很多的時間,以餵養心中的勇氣。但也許此刻我們應該對父母和心中珍愛的人多一點關懷:記得要常回家,記得在日常生活中善待彼此,記得在有緣交會的時候惺惺相惜。nn當所有的“記得”都被我們好好記得,等到失去的那一刻來臨,心中盈滿的愛,將以最柔軟的姿態,守護我們穿過黑夜。nnnn原文發表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ccc4d0100lzmw.html
笑傲江湖(粤语版)
谈途人生
阿尔卑斯看台的外缘
古剑飘渺录
监狱疑云
烟花泪
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一个作家为了逃避越战征...
播放指数:988℃
那时,怎么躲都躲不过去。我一直经验丰富。屡屡夜半无人时哭得眼睛红肿如桃,之后带着泪痕心有不甘睡去,第二日又做无事人,笑得比谁都欢。
所以,我好怕看这样的电影啊。
它们一般定位精准,击中我的心脏,又不负责任,留我一个人,在无尽的感伤里,徒劳疗伤。
“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拼。”
这句送别死者的话,让我欲哭无泪,犹如被鱼雷击中的小船,行将沉没,只是在水面上做无谓的挣扎。剧情看似简单的这部电影,就这样让我的情绪跌入谷底,看似毫无翻身的可能。
家人笃信基督,因此亲历过与爷爷的生离死别,但对于所谓信佛的传统的丧葬礼仪并不熟悉,到底身在乡下,总有耳濡目染,那些情节,透着点新鲜,却又熟悉。
弥漫于电影中的看似淡却又无比浓烈的父女情简直让我崩溃。强颜欢笑,假装自己不记得亲人已经过身的事实,若无其事,却不免在某个节点情绪坍塌,无法自控,只能以旁若无人的嚎啕大哭才能拯救就要湮没的灵魂。
爸爸带着女儿骑摩托车在乡间小路,尘土飞扬,爸爸问女儿考试成绩,女儿自豪又带着些许满不在乎,说起自己的生日,爸爸居然随口问出“几岁”,女儿居然也不恼,轻轻说了18岁。是一个多么为生计奔波的单亲父亲,才能记不住最爱的女儿的年龄啊。
爸爸停车,掏出藏在车座里的肉粽给女儿,还叮嘱女儿不能让哥哥知道,这句朴素而又偏心的叮嘱,让我想起自己的爸爸妈妈。父母儿女一定都讲求缘分,即使手心手背都是肉,那块肉却总是更牵动神经,怪不得做父母的人,实在情难自禁。作为爸爸妈妈最肉痛的那个孩子,看到这样的情节,实在无法镇定。
女儿把父亲的遗像背在身后,尘土中回家,恰如18岁生日,学开摩托,爸爸背向着指导,还边唱生日快乐,两幕情景交错,倍感唏嘘。好难过,翻江倒海,却流不出眼泪。让一个爱哭的人流不出眼泪,真是多么为难啊。
生离死别实在是痛。只是这样的痛却不像生理的痛那般需要即时的抚慰,恍如融入血液般的某种液体般,在自己的体内默默流淌。不经意的某一刻,调皮捣蛋式地爆发,让痛楚的人痛到不能自持。
女儿在候机室里大哭。她给爸爸买了黄长寿。她猛然想起,爸爸再也抽不上她买的烟了。
我又生疼生疼,有一天我一定会再度经历我最不愿意经历的告别,我也会想起,曾经我也喜欢给我爱的那几个人买烟啊。哎。
配角都分外精彩。做shaigong的阿义尤其精彩。哥哥的沉默以及乐观,我也好喜欢。新潮的小表弟的乖巧,他的新人类思维居然兼容乡间最朴素的一切,真是让人感动。
如果父后七日赢得今年的金马,那我会好开心。台湾这些年的剧情片,专注于通过细节来诠释宏大的思维,比如生老病死,通过平凡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让看客不免联想自己的点点滴滴,又对台湾的风土人情有进一步的认知,而对生命中原本就该珍视的一切,也许也会有感知的吧?
今年的金马《当爱来的时候》占了大部分版面,《父后七日》入围多项,最后拿了一个改编剧本和男配角,加上海报不够视觉系,一直到这片子口碑起来了,我才找了一个下午慢慢看,这当中出门一趟隔了五六个小时,特意把结尾留着回来看完消化,这次不是我懒,是头一次觉得电影可以像连续剧一样让人舍不得一次看完......剧情介绍很容易让人想到英国人拍的那部《葬礼上的死亡》,那个失控的笑点和泪点我参不透。
电影从葬礼各种相关次要人员身上掀角,这些人呈现出一种不合时宜的荒诞,青紫色烟雾笼罩中的道士,背影神秘双目放空,负责葬礼综艺(这词儿我也第一次听说)的道士女友,对着后视镜涂满血红色唇膏,说着“你不知道我是专业哦,哭无目屎”,来了一段异常专业亲人般的嚎哭,全无经验的女主角和哥哥手足无措,儿子放在父亲胸前的生前爱物是一沓女性裸体杂志,迟到的表弟无声无息幽灵一样突然出现在灵前,五音不全像学校开学典礼却又超龄的仪仗队,在田野里道士神秘地表明自己诗人的身份,这场葬礼从头就伤感欠奉不靠谱得厉害,而明明要说的是世上最亲的那个人去了。
“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就像少年时要去打拼。”
随着道士这段动人的串词,女主角和哥哥开始了程序性的忙碌,该哭的时候含着半口米饭叼着牙刷也愣头愣脑生往上扑,服从指挥一步不错,直到流程进行到最后一天前夜,她跟哥哥躺在地上,说:“以前人家说,累了要哭爸,原来,哭爸真的是这么累人的一件事情”,二人相视大笑不止,这是一松,结尾处一段完全出自原著的旁白,整个人剑拔弩张情绪崩溃:“是的,我常常忘记,于是,它又经常不知不觉的变得很重,重到父后某日,我坐在香港飞往东京的班机上,看着空服员,推着免税烟酒走过,下意识提醒自己,回到台湾,入境前,记得给你买一条黄长寿。这个半秒钟的念头,让我足足哭了一个半小时。直到系紧安全带的灯亮起,直到机长室的广播响起,传出的声音仿佛是你。”唔,这又是一紧,于是,他就这么灰飞烟灭。女儿在出殡的时候,一有机会就抬头寻他。
可你在哪里。
最动人的一段,女儿背着父亲的巨幅遗像,骑着摩托在他曾经载自己的路上飞驰,她也曾经是载着父亲在后面,学着骑这辆摩托车,而今身后只有一副有他笑容的彩色照片,依然背靠着自己,那一瞬间我眼泪扑簌簌就掉了下来。一场滑稽荒诞又深情无比的告别,就像所有思念一样,可能排山倒海的出现,可能奔波辗转到忘记,但,他就一直在那。
那些刻意经营的深情和努力庞大的爱恨我觉得很难动人,越是那种咬牙硬撑背后的软弱无力,平淡生活之下巨大的能量和决心,琐碎日子里的喜怒哀乐,总是能击中我的要害。最美妙和最有力量的情节,历来都在最微小的生活和最平凡的人物。最近看过最喜欢的台湾电影是陈玉勋的《爱情来了》和《热带鱼》,分别拍摄于1998年和1995年,以他为代表那个时期的台湾电影,没有无病呻吟的超龄青春,没有廉价稀薄的文艺伤痛,有的是大人的眼界和小孩的天真,今年他有一部三个导演合拍的《茱莉叶》入围金马,还现身颁奖打了个酱油,十六年了,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出那样的作品。今年的《父后七日》我觉得比去年《不能没有你》好太多了,刨去有点局促混乱的视角切换,砍去一部分累赘不靠谱的絮絮叨叨,也许还能更好。
《父后》有一张好听的OST,开场就是Harry Belafonte的《Hava Nageela》,是一首歌颂丰收节奏鲜明噼里啪啦的以色列民歌。我前几天听了好多遍方文山填词的《阿爸》,他说:我们在长大守着家,守着那温馨的烛光下,沉默安静的对话,越头看阿爸是山。
唔,他就一直在那呢。
失去一個人,最難的是什麼?不是日以繼夜揮之不去的想念,不是從此以後無法再見的憂傷,而是習以為常以為永遠不會改變的習慣。n n電影『父後七日』改編自劉梓潔榮獲『林榮三文學獎』首獎的同名散文,描述父親過世後返鄉守喪的七天,如同一場荒謬的旅程,歷經數不清的繁文縟節與家族鄰里的龐大陣仗之後,女主角「阿梅」以極其平常卻又難以言喻的心境想起父親。n平常,是因為散文和電影中完全沒有出現大悲大慟或過度煽情的橋段,反倒以略帶詼諧的方式呈現父親生前百無禁忌瀟灑自得的心性,這一切,沒有因為父親驟然離世而改變。n當想念與記憶合而為一,父親彷彿不曾離開。唯一不同的是,那些記憶中鮮明如昔的畫面再也不能對父親談起。nn一種比感傷更深邃的心境:從此以後,父親不在場。nn散文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述說,彷彿父親就坐在對面,微笑聽她細訴別後種種。情感的鋪陳循序漸進,短短三千字,一氣呵成,看到最後那一刻,完全不自覺眼眶已泛紅。她說的明明都是尋常事,這才發現,原來情感厚度全是平凡日常堆疊而成,根本無須刻意煽情。n我想,情到深處讓人淚流不止的真正原因也許是內心怎樣也排解不了的酸楚,那些根深柢固的習慣,只要不經意的觸發,情緒立即潰隄。n n散文非常成功的抓緊讀者情緒,在最後那一刻,水到渠成,讓人自然流淚。電影大致沿用散文橋段,另外添加道士阿義與阿梅姑姑的一段往日情,雖然最終是天涯相隔的無緣戀人,但彼此之間情誼依舊深厚,無論婚喪喜慶,他們都是彼此的支柱,也藉此突顯原鄉情感的重要性。n電影情節雖然比散文豐富,但情感的深刻連結卻不及散文,感覺父親不是坐在對面微笑傾聽,而是隔了好幾個人,只能遠遠張望。我在電影中看到鄉村豐富的人情味,也看到人與人之間的有趣互動,然而故事的主軸─阿梅與父親之間的情感,相形之下,就被沖淡了。如果能再多些散文裡的情節,感情會更細膩。nn印象最深的是:阿梅騎車載父親的遺像返家路途中,疊印當年她穿著女中制服膽戰心驚的騎車的畫面。後座的父親與她背對背,一邊唱歌一派輕鬆自得的模樣,她原本不會騎車,父親笑著對她說:『別怕,有爸爸在。』nn當時不管多害怕,都有爸爸在;現在即使害怕了,爸爸也不在了。n n看到這裡,我腦海中浮現的是:小學時,爸爸牽著我的手帶我去上學的畫面。當時天天都在趕時間,一路上車很多,我們很少說話,我只記得爸爸由始至終緊緊牽住我的手,最常說的大概是:『小心車!』長大以後,我不再牽著爸爸的手出門,但每次出門前,只要他在樓下,一定不忘叮囑一句:『走路留心,過馬路要看車!』nn當我想起這個尋常畫面,深深體會到阿梅獨自騎車載著父親遺像瞬間想起父親的心酸,熟悉的路上曾經是美好的父女時光,而今,只剩她孤獨一人騎在路上。nn因為,爸爸已經不在了。nn她說她經常忘記“爸爸不在了”這件事。父後之後,她沒有太大改變,繼續忙於工作,繼續如常生活,也許潛意識希望爸爸一直都在,所以總是忘記他已經不在了。n n散文最後,有段非常動人的描述,可惜電影僅以OS帶過簡單的畫面處理,如果可以稍作鋪陳,情感的力道會更強。n有一天,她在從香港回台灣的班機上,在飛機即將降落前,她像往常一樣想幫爸爸買條黃長壽,沒想到:『這個半秒鐘的念頭,讓我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看到這裡,我哭了。我突然意識到失去一個人最難的不是日以繼夜的想念,不是時時存在的憂傷,而是早已內化成體內一部分的“習慣”:習慣為他做什麼,習慣他在某個地方。 nn習慣,才是最難平復的傷口。nn因為,習慣改變了,一切就變了;一切變了,安全感也消失了。n該如何重新找回心裡的安全感?這才是父後最大的難題。nn父後七日之後,才是習慣“失去”的開始。而我們總是太習慣擁有,太難適應失去。nn走出電影院的那一刻,我想,面對失去生命中的摯愛仍非易事,還是需要很多很多的時間,以餵養心中的勇氣。但也許此刻我們應該對父母和心中珍愛的人多一點關懷:記得要常回家,記得在日常生活中善待彼此,記得在有緣交會的時候惺惺相惜。nn當所有的“記得”都被我們好好記得,等到失去的那一刻來臨,心中盈滿的愛,將以最柔軟的姿態,守護我們穿過黑夜。nnnn原文發表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ccc4d0100lzmw.html
道士说对儿女说把你爸爸爱吃爱玩的拿来,女儿拿来了几包黄长寿烟,儿子拿来了一本裸女封面的杂志。看到这一段我笑了,想着这是多么有爱的一家子啊!
女儿说,我和哥哥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不该哭。于是她总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被要求哭,有一场是她满嘴米饭还没咽下去就跑去哭,结果一嘴的米饭都掉到棺材上,她用手抓起来又塞进嘴里,似乎很搞笑一幕却看得我很难过,想着她内心该是如何的伤心呢?
女儿对哥哥说,我以前听人家说,累得像哭爸,原来,哭爸是这么累的事情。于是哥哥打她的头,他们一起大笑。而这笑声背后掩饰着多大的悲痛,有些时候笑声和悲伤是成正比的。
女儿骑着摩托背着父亲的遗照行驶在那条她18岁生日那天父亲带着她经过的路上,那一日她吃着唯一的肉粽,父亲第一次教她开摩托……那些只属于他们父女俩的回忆。
“在某班从香港飞往东京的班机上,看着空服员推着免税烟酒走过,下意识提醒自己,回到台湾,入境前,记得给你买一条黄长寿。”影片最后,女儿的这段独白让我深深的感动。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承载的是太多太多的思念。
女儿曾在朋友面前说起父亲离世的时候轻描淡写地说:“我也经常忘记。”其实她是把后半句藏在了心底:“忘记你已离去。”所以会蹲在没有人认识的机场角落不能自已的哭泣。有些人就是这样,在熟人面前若无其事强颜欢笑,只在陌生的人群中旁若无人的表达悲伤。
常常会产生一种错觉,总觉得离世的人其实并未离开,只是去了很远的地方,只是见不到面了而已。所以对于死亡,我一直说:生活在别处。我觉得那只是生命换了一种模样,彼此不在一个空间而已。
《父后七日》让我想起《入殓师》,都是关于死亡,都没有过分煽情,都看似轻松幽默却隐藏着沉沉的悲伤。那些不起眼的细节,那些平凡的话语,那些内敛的情绪,都让我深深感动。
今天是感恩节,要对我的父母说句:谢谢!他们很平凡,就如电影中的父亲,但是他们不会如片中父亲那样忘记女儿的生日。每年妈妈都会打电话来告诉我哪天是我农历的生日,因为他们知道我们这一代都不记农历的日子,而对他们来说农历才是真正的生日。我知道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比你们更爱我,所以这个周末我会回家陪你们过我的生日。(想起去年因为好友们给我过生日而没有回家,妈妈特地做的菜也没吃,虽然她没说什么可是我想她一定有点难过,所以今年我要狠狠的吃回来!)
还有要感谢的,我想应该是你。让我遇到你,让我爱上你。
有时候,人在电影院,我却会忘记自己是在看电影。黑暗的空间中,眼睛看着前方的一块光亮,那更像是在看自己,看经历过的人生,看那些长长短短被投射到了银幕上。
盖伊·马丁《我的温尼伯》结尾,电影从温尼伯的风物景貌回归到了家庭亲人。听上去,絮絮叨叨的梦呓话语终于要结束了。那一刻,导演本人的旁白声音变得更加深情。到底是记得还是不记得,他对记忆产生了怀疑——说有时候自己忘记了哥哥离世,忘记了父亲在他21岁的时候走了。雪花一般的斑点划痕,白雪飘零的温尼伯,我的故乡。有时候,当你太想念一个地方,照片上的背景变得比照片里的人更重要。看到一家人的合影,加上那样的画外音,不知道该说这部影片是太私密还是太感人。
几乎可以说是巧合,《父后七日》结尾,当朋友问起丧事,女儿说,没关系,我也经常忘记。从某天听闻死讯的毫无防备到某年某月某天毫无征兆的泪水决堤,这中间,电影用群像和多视角记下了丧葬期间的见闻录,牵扯出女儿、儿子、侄子和道士的内心波澜和各自故事。
一开始,我觉得既然这么个人又像散文体,电影应该是深情回首,女儿与父亲,往事点滴,慢慢落在心头。当女儿和道士一起念到: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亲像少年时欲去打拚。真是平平淡淡,句句上心。由此,我愈发明白了一件事,丧葬过程对当事人和旁观者永远是截然不同的体验,就好比无人光顾的地摊上,女人和父亲唱《伤心酒店》,悲伤谁人知,痛苦吞腹里。
我忘不了小时候家乡的出殡队伍,西乐腰鼓队、花圈大挽联。当时真觉得诡异,死都死了还讲排场。后来才慢慢懂得,有些东西真的只是作与外人看的,私底下还会为借钱治丧兄弟翻脸。这一切还真是传统文化闹的,不过再闹,比起旧时的繁文缛节,头七十四天到三年服丧,那今时今日的葬礼还是简短了一些。
在这部电影里,死亡的到来是那么正常的一件事。你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好准备,但是其他人马上可以开动,这就是群体的力量。寻常生活的每一天,总有人都在遭遇死亡,可是多数人浑然不知。师公和尚轮番来,看到这些片段,我想起了大体类似的故乡。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忠实记录,那些不可思议的习俗,说跪就跪、要你哭就哭,请人哭丧还有不同哭法;那些完全不合时宜的玩笑,PS遗像、三人往事、爆裂啤酒罐,直欲把葬礼变成一个搞笑舞台。中国人的红白之事,有时候就是这么别扭。喜事搞得别人下不了台,丧事又搞得别人动不了情。
轻描淡写的议员和小护士,寥寥几笔,《父后七日》变得不是那么悲悲戚戚,整个族群和村落变得清晰可辨。我一直觉得,影片希望观众的情感是克制的,从而能接受女儿在结尾突然到来的情感崩溃,得到一种清醒的感动。要知道,女儿在七天时间里也不是天天以泪洗脸的,有时候还滑稽可笑。哭得越卖力,不代表你和长辈的感情深。你不哭,那也不代表你冷血没感情。在女儿难以入眠的晚上,我一度甚至希望《父后七日》可以安放点恐怖因素,就像《童年往事》里的黑猫,对死亡有所敬畏和恐慌。后来也想明白了,那边是小孩子,这边是有足够心理抵御的成年人,所以一路下来,也只是身体上的疲惫劳累更多。
除了那段父女合唱,父亲骑车载女儿回家一段也是《父后七日》的精彩一笔。太保饰演的父亲更接近于常人喜欢的一类,比《爸,你好吗》的动物园一段强了太多。他其实记不得女儿生日,平时幽默笑呵呵,没啥大作为。学开车的桥段也常见于其他电影,而挂画像那段就别有用意(在闽南地区的传统习俗里,走队伍拿画像的都只能是男性子孙)。画像是父亲,倒挂画像就出现了虚拟的一幕,父亲倒坐在后面让女儿载——对应了之前的学骑车。就如原著和电影一样,女儿用个人仪式完成了对父亲的祭奠。而同样是这部《父后七日》,它让我再一次想起了奔丧往事和定格在51岁的父亲。有些东西不能忘,或许,也不会忘。可为什么有时候,我依然会忘记……
【外滩画报 见刊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