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卢斯特(louis de funes)是位粗暴无礼、贪婪爱财的却又爱听奉承的西班牙贵族老爷,他的仆人则贫穷善良。由于一次宫廷阴谋,萨卢斯特失去了恩宠特权,于是他心生报复之心。与此同时,他的仆人爱上了德裔王后,他便有机可乘… 本片是funes继《虎口脱险》之后的一部大作,其二号男主角则是法国演员伊夫蒙当,导演是法国大名鼎鼎的喜剧天才--乌里(《虎口脱险》就是他编剧的,他一手捧红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funes)。。。由于funes非常擅长刻画贪财势利的讽刺角色,使得本片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并且区别于其他同题材喜剧,该片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超现实的创作手法,算得上是一部超现实喜剧/戏剧。如果你喜欢具有西班牙宫廷贵族文化、文艺复兴建筑、中世纪宗教裁判、各种仪式、弗拉明戈舞、骑士、荒漠……还有funes的表演风格,就一定不要错过这部非常传统纯正的法国经典喜剧。
《疯狂的贵族》n法剧,1974年上映,很久了。那个老头nLouis De Funes路易德费内斯,法国喜剧大师,从《虎口脱险》开始认识他,幽默风格独特。n西班牙,马德里的故事,最后一干贵族被卖到撒哈拉当奴隶,推水车只为奴隶主那一盆花。最后奴隶主说:我拥有撒哈拉最豪华的奴隶阵容。n布拉兹,贵族的仆人,爱上了王后,王后也爱上了他的伪身份:凯撒伯爵。为了王后,布拉兹牺牲了太多,最终还是真正身份、年轻帅气的凯撒伯爵得到了王后,终也不能跨越贵族与平民的鸿沟。n为掩护王后逃走,布拉兹临时委身老女人,在娶老女人和去柏柏拉当奴隶之间,布拉兹选择了后者,悲剧的是,老女人追到撒哈拉…n那个老女人可是王后的礼仪老师啊!平时一板正经的,什么贵族与平民的差异什么男女授受不亲,当听到布拉兹阴差阳错的表白不也疯狂的发春了吗…n阅读(203) 评论(0)2010-10-09 23:33
推荐指数:⭐⭐⭐⭐n 类型:喜剧 历史n 导演:热拉尔·乌里n 上映日期:1971.12.08n 时长:108分钟n 语种:英语n ---n 非常经典的法式喜剧电影,结局挺出人意料的,这才是幽默的精髓吧。跟中式的和套路化的还不一样,最后的结局挺有趣的。n 中式古典喜剧电影感觉是借鉴里面的一些套路化的东西,感觉周星驰的电影也有点像。法国喜剧电影的无厘头吧。一开始是金钱的讽刺,后面变成了贵族和奴隶之间的阶级差异。n 实话实话,《虎口脱险》里面的指挥家这个演员真的厉害,能演这种贵族角色的人不好找,这是真正的喜剧演员,实力派。瑞思拜。n 里面的服装也挺有趣的,也是科普了一下当时的传统衣服。看过一些那时候的贵族的电影,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傲慢与偏见》《战争与和平》都是,但是这个时期的喜剧电影还是不多见的。n 唯一觉得不是很好的是对于女教母的讽刺,这个角色对女性的恶意太大了。其余的都还挺好的。也是个冷门的喜剧电影。
里面的西班牙国王,对应的是卡洛斯二世(1661年11月6日—1700年11月1日)。王后对应就是诺伊堡的玛丽亚·安娜(1667年10月28日—1740年7月16日)。
这段时间对应的是中国的康熙大帝(1654-1740)。
1689年,卡洛斯二世(28岁)与玛丽亚·安娜(22岁)结婚,1700年,卡洛斯二世(39岁)去世。俩人婚姻存续11年。俩人没有孩子。
原因是,卡洛斯二世是近亲结婚的产物,看看西班牙王位继承关系:
也许,正是因为父母是近亲结婚,所以卡洛斯二世本就没有生育能力。
史书记载:卡洛斯二世(38岁)去世时,验尸报告描述他“全身无一滴血,心脏细如黑胡椒,肺遭腐蚀,肠烂而长坏疽,只有一个睾丸且黑如煤,头装满水”,可见他长期被因近亲繁殖而造成的身体缺陷折磨至死。
他临时前指定的继承人,是他姐姐的外孙子巴伐利亚的约瑟夫·斐迪南(1692–1699)。
这个姐姐也是嫁给了她自己的亲舅舅,所以,这个外孙子也是近亲结婚的产物,也只活了7岁。
所以,卡洛斯二世(38岁)之死,宣告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终结。西班牙落到波旁王朝手里。
---------------------------------------------------------------------------------
以我的记忆,埃及的王室也是近亲结婚比较厉害,兄妹,叔侄女等婚配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在拉美西斯二世的一生迎娶的八位王后当中,就有一位自己的妹妹和两位自己的女儿。
还有就是日本天皇家族,也是近亲结婚成疯。有记载的日本天皇中,22位都有娶了直接血缘关系亲属的记录。日本的动画片《平家物语》等里面,都有相应的描述。
我国古代,其实近亲结婚也是满普遍的。比如典型的「姑舅姨」表亲结婚,我们过去叫「亲上加亲」。当然,亲兄弟姐妹结婚的,似乎没有。但国外倒真是有。
-----------------------------------------------------------------------------
影片里,有一段萨卢斯特的仆人布拉兹「奉承」萨卢斯特的时候,讽刺了萨卢斯特是近亲结婚的产物,估计是针对国王而言的。
==============================================================
另外,影片里提到了「金羊毛」勋章,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骑士勋章。金羊毛骑士的人数是有限制的,且权力很大。比如
①金羊毛骑士不得加入其他类似骑士团;
②金羊毛骑士团领主必须在征询金羊毛骑士后方能决定是否与他国作战;【金羊毛骑士勋章很快就成为欧洲各种骑士勋章中地位最为尊贵者】
③金羊毛骑士如果犯罪,必须由其他骑士联合审理;除非有最少六名骑士同意,否则任何一名骑士不受逮捕;在审理期间,受控者不受羁押,只是由其骑士予以软禁;
④只有天主教徒方可以加入金羊毛骑士团。
等等。
影片里萨卢斯特因为被指控与王后的仆人通奸生下私生子,而被褫夺了这个爵位。
后来,谋反的贵族团就是利用萨卢斯特归还「金羊毛」勋章的机会,要炸死国王。
================
另外,影片里还提到了太阳门。这也是真实存在的。太阳门最初是马德里城墙上的一座城门,城墙修筑于15世纪,城墙以外为郊区。太阳门面向东方,装饰着升起的太阳,因而得名。
国王褫夺了萨卢斯特的「金羊毛」勋章后,命令萨卢斯特马上滚出「太阳门」,也就是让他马上离开首都马德里,去流放地。
================
再就是柏柏尔人。巴巴里海岸。
第一波被卖到巴巴里海岸做奴隶的是萨卢斯特的侄儿塞萨尔,因为不愿意按照萨卢斯特的计划——去勾引王后——而被萨卢斯特卖给了巴巴里海岸的柏柏尔人。
第二波是「金羊毛」贵族团的头头科特加(Cortega),因为炸死国王的计划失败,被卖给了巴巴里海岸的柏柏尔人。
第三波是四个「金羊毛」贵族,因为要毒死替国王收税的布拉兹而被卖给了巴巴里海岸的柏柏尔人。
最后一波是萨卢斯特和布拉兹。萨卢斯特是诬告王后偷情而被卖,布拉兹是因为不愿意跟王后的礼仪老师——老女人胡安娜结婚而被卖【这个理由有点搞笑,应该是因为他冒充贵族吧】。
那么巴巴里海岸的柏柏尔人是真实存在的。
柏柏里海岸(Barbary Coast)或柏柏里(Barbary),又译巴巴里(海岸)、巴巴利(海岸)、巴贝里(海岸),是16至19世纪的欧洲人对马格里布的称呼,即是北非的中及西部沿海地区,相当于今天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及利比亚。
里面的柏柏尔人,不是单一民族,它是众多在文化、政治和经济生活相似的部落族人的统称。柏柏尔人这个称呼本来不是柏柏尔人自称的称呼,而是来自拉丁语中的barbari(野蛮人)。
这有点类似美国的印第安人和台湾的高山族,都是统称,但其实印第安人和高山族内又分了很多的不同部落,相互之间还不买账呢。
电影里的柏柏尔人,似乎跟西班牙是买卖关系。
该剧改编自雨果1838年的悲剧《Ruy Blas》,Ruy Blas,也就是电影里的仆人布拉兹的名字。
雨果写的悲剧故事发生在1699年,贵族萨卢斯特因为受到女王的羞辱,决定派自己的仆人——一介平民——布拉兹去勾引王后,然后借机胁迫王后。布拉兹与王后真心相爱,他在女王的帮助下当上了首相。然后呢,贵族萨卢斯特当然是按计划跳了出来。布拉兹为了保护王后,杀死了贵族萨卢斯特,然后自杀。
这部电影,把悲剧改成了喜剧。
影片一开始,就用「金羊毛」贵族萨卢斯特到乡下征税为自己敛财一事,展现了他的贪婪、虚伪、狡诈和不择手段。
当然,也同时展示了他的贴身男仆布拉兹的同情穷人、心地善良的性格。
布拉兹听到萨卢斯特要征收双倍的税收,悄悄的把萨卢斯特的马车底下锯了一个洞,导致马车在行驶途中,金币全部都漏了出来,相当于还给了村民。
当然,这里是有漏洞的。看马车的运行模式:马车后面明显有两个骑马的随从。
这样,影片当中,布拉兹用脚踢穿马车底部,让金币漏出来,就不现实了。就算这俩人当时跑到马车前面去了,给了布拉兹弄穿马车底部的机会。但全部金币落到地下,可不是一下子,而是很长的一条线,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后面还有大量的村民跟着大声的「捡金币」,所以,马车漏金币这事情,并不可行。
不过,这是搞笑影片,所以,也就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了。
接着是萨卢斯特回到王宫休息。布拉兹给萨卢斯特洗澡。这里弄了点小特效:把布条穿过了萨卢斯特双耳,来回拉动。
接下来,就是王后出场了。不晓得王后的寝宫为何会跟萨卢斯特的房间隔的这么近,以至于仆人布拉兹能够偷偷的摸到王后的窗下弄喷泉。而且喷泉的水,既可以喷到王后的窗户,又可以喷进萨卢斯特的房间。
这里,布拉兹突然表达出对王后的爱意,有点太过刻意。要知道,王后当时才20多岁吧,且是从巴伐利亚来的,讲德语(法语不流利【据说当时欧洲的宫廷流行的都是法语,流行法国宫廷礼仪】)。她跟布拉兹之间没有任何的交集。布拉兹作为一个下等仆人,对王后有点意淫倒是说得过去(跟我们现在梦里梦到女明星差不多),但一个下等人主动去追求贵为王后的贵族头头,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僭越行为,是会受到法律制裁的。
我想布拉兹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还是给王后送了花。而且回去之后,半夜三更还在房间里唱情歌,打动王后的心。。。。【这王后是多缺男人啊!居然被一个陌生的歌声就动了春心。。。】
------------------------------
接着,就是画面再次陡转:王后带着手下来到萨卢斯特的家中,宣布:
由于萨卢斯特跟王后的贴身女仆偷情剩下私生子,所以,解除萨卢斯特的官职,同时褫夺他的「金羊毛」贵族身份,没收全部财产,还要被驱逐。
这一幕也是非常的突兀。萨卢斯特与王后之前到底有何矛盾,以至于王后对他处罚如此之严?这个私生子的事情,只是王后女仆的一面之词,王后为何偏听偏信,根本不给萨卢斯特解释的机会?
从影片看,萨卢斯特对女人并不是很感兴趣,且他对这个私生子的出现也是一脸的懵逼,。。似乎自己是遭人陷害。。
或许,这个私生子的事情,就是王后指使自己的女仆故意陷害萨卢斯特的也未可知。反正女王就是对萨卢斯特非常不满意,借故对其打压。
这也为后面萨卢斯特计划报复王后,拿回自己失去的地位和金钱,埋下伏笔。
因为萨卢斯特是被王后指控乱搞婚外情而失去一切的,于是,他的计划也是安排一个帅哥去勾引王后,然后他出面向国王揭发,说王后也是乱搞婚外情,这算是报复。同时,这样也可以取得国王的重新信任,夺回自己失去的爵位和官职。
当然,这个帅哥不是随便的人都可以的。首先他必须是贵族身份。只有贵族身份才有机会在宫廷行走,也才有机会接近王后;其次,必须年轻帅气,聪明。第三,必须听话,尤其是听萨卢斯特的话。
这样的帅哥不好找。
萨卢斯特首先找到了自己的侄儿唐·塞萨尔。塞萨尔当然是贵族,但不晓得为什么,现在成了在山里游荡的强盗(正面称呼为游侠)。
塞萨尔是贵族,长得也帅,但就是不听萨卢斯特的话,所以,萨卢斯特把他给抓起来,卖到北非海岸的沙漠去做苦工了。
萨卢斯特物色的第二个帅哥,就是自己的贴身男仆布拉兹。布拉兹虽然不是贵族,但他有个短板——真心喜欢王后。萨卢斯特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他利用这一点,说服了布拉兹冒充自己的贵族侄儿塞萨尔,进宫接近王后。如何让王后注意到新人布拉兹呢?「勿忘我」的花儿是媒介。因为前面,布拉兹曾经在夜晚,利用喷泉把一束「勿忘我」送进了王后的寝宫,打动了王后的芳心。只是王后不晓得是谁送而已。现在,如果王后在宫殿里,看到腰里别着一束「勿忘我」的帅哥,无疑会增加王后与布拉兹之间的感情。
萨卢斯特打着帮助布拉兹靠近王后的借口,说服了布拉兹冒充贵族青年塞萨尔进宫面见国王和王后。
等待萨卢斯特的,当然是王后前面对萨卢斯特的惩罚,剥夺他的贵族头衔和职务。因为「金羊毛」勋章很重要,所以剥夺勋章也有一套严格的流程。
这给了宫廷中要造反的贵族集团「金羊毛」五人组机会。
这「金羊毛」贵族身份极为尊贵,按理应该都是国王的亲信才对,他们为何要干掉国王呢?
影片里没讲。这里其实也是有真实背景的。
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不是因为是近亲结婚的产物没有后代嘛,到1699年38岁时,眼看着他有进气没出气,大限将至啊。这个西班牙王位到底传给谁,成了问题。
卡洛斯二世兄弟姊妹总共才3人:
他是独子无后。
同父异母的大姐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她比卡洛斯二世大23岁,此时已去世多年。
同父同母的亲二姐嫁给了她自己的亲舅舅神圣罗马皇帝,她比卡洛斯二世大10岁,此时亦去世多年。
当时整个欧洲的王室基本都是「亲上加亲」哈(有点类似一战是「表亲」战争一样),那么有继承权的人还不少,不过最有可能的是两个人:
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孙子巴伐利亚的约瑟夫·斐迪南(卡洛斯二世同父同母姐姐的外孙)。
一个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费利佩五世(卡洛斯二世同父异母姐姐的长孙)。
卡洛斯二世在二人之间犹豫不决,这样,西班牙宫廷里的贵族们,也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神罗的约瑟夫·斐迪南,一派支持法国的费利佩五世。
种种迹象表明,卡洛斯二世有意传为给自己亲姐姐的外孙约瑟夫·斐迪南。于是,支持法国的一派贵族不干了,他们偷偷采取了很多针对国王的阴谋。【历史事实是,卡洛斯二世确实宣布继任人为约瑟夫·斐迪南。无奈这舅外孙约瑟夫·斐迪南也是近亲结婚的受害者,不到9岁就先卡洛斯二世而去了。所以,最后的王位确实是到了法国的法国的的费利佩五世手中。】nn回到电影里。这「金羊毛」贵族五人组,应该是属于法国派的。他们想把国王卡洛斯二世炸死,然后利用当时欧洲的绝对霸主——“朕即国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强大压力,把西班牙王位传给法国的费利佩五世。
炸死国王的计划,应该是在王后作出剥夺萨卢斯特的「金羊毛」贵族身份之后制定的。要在自己人不受牵连的前提下,把炸弹放到国王身边,多少还是有难度的。
刚巧,要举行萨卢斯特向国王退还「金羊毛」勋章的仪式。于是,五贵族决定,嫁祸于人:将炸弹装在萨卢斯特手举的枕头形的盒子里。这样,当萨卢斯特手举「金羊毛」勋章,走近国王时,萨卢斯特与国王双双被炸死。结果可能就是:萨卢斯特因为被剥夺「金羊毛」爵位而对国王怀恨在心,炸死了国王。
好巧不巧,「金羊毛」五贵族炸死国王的阴谋被刚刚进宫的布拉兹给破坏了。
结果,阿拉兹救了国王和王后,揭发了「金羊毛」五贵族的阴谋,领头的贵族科特加被卖给了柏柏尔人当苦工。
王后看到了阿拉兹腰间的「勿忘我」,对阿拉兹频频放电。
阿拉兹成了「金羊毛」贵族,替代了原来萨卢斯特的位置,成了国王的亲信。
萨卢斯特虽然被剥夺了地位和职务,但他报复王后的计划,开局还不错。冒充贵族青年塞萨尔的阿拉兹,获得了国王和王后的双重喜爱。
因为国王唯一的爱好就是打猎,对美丽的王后不管不顾。这就给了心存幻想的阿拉兹可乘之机。他居然利用国王外出打猎的机会,对王后表达爱意。
这王后估计也是久在深宫,寂寞难耐,俩人算是一拍即合啊。王后还从怀里掏出了一束「勿忘我」,不晓得是不是前面阿拉兹深夜用喷泉送给她的。这都过去多少天了,这花儿居然没有枯萎。这「勿忘我」,又叫「情人草」,寓意是「永恒的爱情」,难怪王后收到之后,两眼放光呢。不过,我觉得吧,如果王后得知阿拉兹是个下等的仆人的话,也不会接受这个爱情的吧。
好在现在的阿拉兹是冒充贵族青年的身份,又帅气又勇敢,这给了王后充分的理由给他眉来眼去哈。
俩人跑到后花园打算互诉衷情,没想到被赶来的王后的礼仪老师胡安娜坏了好事。
王后看到胡安娜来了,赶紧溜了。但阿拉兹不知道啊,还在那里表达爱意。胡安娜听到后,以为阿拉兹是喜欢她,高兴万分。这胡安娜是女王的礼仪老师,表面上是个老古板,平时总是板着脸,对男女之事非常的排斥,但实际上内心也是春心泛滥啊。。
阿拉兹之所以获得国王的喜爱,除了前面他救了国王和王后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能给国王带来更多的财富——阿拉兹开始财政改革,对贵族征税。
要知道,在这之前,西班牙的贵族是不缴税的。现在阿拉兹改变了游戏规则,开始对贵族征税。他在贵族眼里,比贪婪卑鄙的萨卢斯特更加可恶。
是可忍熟不可忍,为了自己的利益。贵族们决定除掉阿拉兹。领头的就是前面打算炸死国王的「金羊毛」五贵族中的另外四个(有一个已经被卖给柏柏尔人了)。
他们打算借给阿拉兹过生日的时候,用剧毒蛋糕毒死阿拉兹。
好巧不巧,这个计划被从流放地偷偷跑回来参加「圣周」的萨卢斯特听到了。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西班牙的宗教节日「圣周」。
「圣周」又称受难周,在基督教传统中,是复活节之前的一周,用来纪念耶稣受难。圣周的纪念活动其实在全球很多信奉天主基督的国家被举行,但可以说,西班牙的圣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
圣周的时间是按照月历时间确定,通常会在三月底到四月初。
游行队伍通常由各地教堂及宗教团体或社会大众共几十个团体组成。每个团体由十字架引导,后面跟随穿着各色过膝长袍、头戴又尖又长蒙面帽子的教徒。这是圣周游行最具特色的装束,这种阴森诡秘的服饰更增添了圣周的神秘感、庄严感和隆重感。
长袍颜色各有其象征:黑色象征死亡,紫色象征忏悔,红色象征鲜血,绿色则代表希望。
帽子的颜色也分很多种,代表不同教堂的信徒。
影片里其实对此都有展示。
另外,游行队伍还需要抬着耶稣或者圣母的雕像,影片里抬的「圣母」,据说称为「七苦圣母」,也叫「玛格丽娜圣母」,是「哭泣的圣母」,属于西班牙的国宝。(因为全世界的圣母大多是安详、慈祥的面孔,很少又哭泣的)
回到影片。
影片是借「圣周」这么个节日为背景,让萨卢斯特偷听到贵族们要谋害阿拉兹的阴谋。
我觉得老外的很多电影都有这个特点:里面有很多文化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宣传。。。当然,日本的电影也不错,很多日本电影里,都有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子。。。
接下来,萨卢斯特为了继续自己报复王后的计划,就必须保证阿拉兹的安全。于是,他赶紧跑去找到阿拉兹,揭发了贵族们的阴谋。
阿拉兹和萨卢斯特合力打败了贵族们,顺利逃脱了。
但萨卢斯特似乎不愿再冒阿拉兹被杀的风险,要提前采取行动了。他绑架了阿拉兹。
萨卢斯特的计划是:①绑架阿拉兹,送到旅馆房间;②假冒阿拉兹,邀请王后到旅馆约会;③萨卢斯特给国王写匿名信,揭发王后搞婚外情;④萨卢斯特在旅馆等待国王来抓奸;⑤国王抓奸成功后,萨卢斯特因揭发王后立功,获得国王的奖励,官复原职,恢复爵位。
绑架阿拉兹和给国王写匿名信都不是问题。这个计划唯一需要考虑的是:
①如何给王后传递阿拉兹的约会信息。
②如何保证王后一定会去赴约。
萨卢斯特选择了最不靠谱的一种方法:弄一只鹦鹉,让这只鹦鹉在黑夜飞到王后的寝宫,传递约会信息。
这当然是为了喜剧效果了。谁能保证这只鹦鹉不会乱飞,不会乱说呢?
鹦鹉果然飞错了房间。
国王按照惯例又出去打猎了,留下独守空房的王后在深夜叹息。
问题是,在宫廷里,寂寞难耐的女人不止王后一个。王后的礼仪老师胡安娜就住在王后的隔壁,她跟王后一样,内心也盼望着男人的抚慰。
好巧不巧,这只鹦鹉就飞进了胡安娜的房间。
接到阿拉兹约会信息的胡安娜那是欣喜异常,马上决定按期赴约。
看到鹦鹉坏了大事的萨卢斯特气急败坏,值得亲自出马,冒充阿拉兹,爬到王后窗下,也把约会信息准确传递给了王后,且通过花言巧语,让王后答应了按期赴约。
接下来,在外打猎的国王,就收到了萨卢斯特写来的匿名信。
然后王后果然按照匿名信里写的,前来请假,谎称要回巴伐利亚看生病的母亲。
看着为了偷情而撒谎的面不改色的王后,国王这个心里气啊。。。但也不好发作,他强装镇定,答应了王后的请求,但随即就做好了抓奸的准备。
旅馆里,也没有闲着。
影片开头,被萨卢斯特卖给柏柏尔人做苦力的贵族侄儿塞萨尔,听说阿拉兹在朝廷冒充自己的贵族名号,混得风生水起,他马上从柏柏尔人那里逃了回来。得知萨卢斯特的阴谋后,塞萨尔解救了被绑架的阿拉兹,破坏了萨卢斯特的阴谋。
最后,王后居然就跟这个真的塞萨尔吻上了,俩人坐着马车离开了。
王后跟这个塞萨尔可是一点都不认识的啊,她为何如此主动?王后到底是爱的阿拉兹这个人呢,还是爱的塞萨尔这个贵族身份?
我个人觉得,如果导演要打造王后的「专于爱情」的人设,则这里是个败笔。就算王后是闭着眼睛,不晓得对方不是阿拉兹,俩人离开之后,王后总是要睁开眼睛的。当她看到跟自己接吻的是一个陌生男子时,该如何应对?
如果导演只是借着王后这个角色,讽刺欧洲宫廷的男盗女娼,则这个王后又太「端庄」了。且这种讽刺,已经有礼仪老师胡安娜担当了。
最后,为了掩护王后,阿拉兹牺牲了自己,跟礼仪老师胡安娜假意有一腿,被国王抓奸在床。
王后的危机解除了。但阿拉兹的危机到来了:礼仪老师胡安娜彻底爱上了他,国王给了阿拉兹两个选择:为了宫廷的名誉,要么跟胡安娜结婚,要么被卖给柏柏尔人去做苦工。
阿拉兹选择了后者。
至于萨卢斯特嘛,因为写匿名信「诬告」王后偷情,而受到处罚,也是卖给柏柏尔人去做苦工。
至于王后的结局,影片没说。上面分析了,她跟着真正的贵族青年塞萨尔离开了旅馆。后面会发生什么,导演没讲。
导演最后把镜头给了礼仪老师胡安娜。
胡安娜作为王后的礼仪老师,也是贵族的一员。她教给王后的宫廷礼仪,也不是她独创的。她其实也是制度的受害者。
面对真爱,她算得上敢爱敢恨了。最后,她从西班牙宫廷,只身前往北非柏柏尔人的沙漠,追随一个下等人阿拉兹,算是有胆有识了。
胡安娜最后给人的印象,不完全是反讽。我觉得,还有点可悲的意思。毕竟,阿拉兹不爱她,为了保护王后,反而利用了她。而她却并不知道,为了错误的爱付出了真感情。
整部影片,主要是西班牙背景。如果不了解,可能就会看不太懂。另外,影片有点中规中矩了。法国小老头子 路易·德·菲奈斯的表演,一如既往的精彩,但也只是他的本色表演而已。
另外,影片似乎也没有什么深刻的主题,就是为闹而闹,搞笑而已。
据说影片的票房并不理想,估计也跟这个有关系吧。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
《疯狂的贵族》n法剧,1974年上映,很久了。那个老头nLouis De Funes路易德费内斯,法国喜剧大师,从《虎口脱险》开始认识他,幽默风格独特。n西班牙,马德里的故事,最后一干贵族被卖到撒哈拉当奴隶,推水车只为奴隶主那一盆花。最后奴隶主说:我拥有撒哈拉最豪华的奴隶阵容。n布拉兹,贵族的仆人,爱上了王后,王后也爱上了他的伪身份:凯撒伯爵。为了王后,布拉兹牺牲了太多,最终还是真正身份、年轻帅气的凯撒伯爵得到了王后,终也不能跨越贵族与平民的鸿沟。n为掩护王后逃走,布拉兹临时委身老女人,在娶老女人和去柏柏拉当奴隶之间,布拉兹选择了后者,悲剧的是,老女人追到撒哈拉…n那个老女人可是王后的礼仪老师啊!平时一板正经的,什么贵族与平民的差异什么男女授受不亲,当听到布拉兹阴差阳错的表白不也疯狂的发春了吗…n阅读(203) 评论(0)2010-10-09 23:33
第一次听说此片是在法国帅哥的法国文学史TD课上~
因为此片剧情是改编自雨果的一部很重要的戏剧作品《吕布拉斯》。Ruy blas是Don Sallust的侍从,Don Sallust因为风流事被皇后流放,指使他的仆人吕布拉斯冒充贵族进宫骗取皇后的爱情,以图报复。不料吕布拉斯和皇后一见钟情。吕布拉斯当上首相,在皇后的支持下,决心革新政治,拯救危亡。最后吕布拉斯明白自己是主人玩弄阴谋的工具,愤极恨极杀死大臣,自己亦服毒自杀,得到皇后对他的谅解。Ruy Blas最后临死之前得到皇后对他的仆人身份认可一句深情的Merci的悲剧结尾真是超级经典,每次看书或者看剧看电影看到最后这都快泪奔了~~~(有兴趣的童鞋可以找雨果爷爷的剧本或者改编电影来看看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126109/)
就是这样一部超级经典的浪漫主义悲剧竟然可以被拍得那么欢乐,真的很佩服法国人的聪明才智! 贵族Don Sallust(在Ruy blas的电影中还是德帕迪约演的捏)的形象在电影中带上了吝啬鬼阿巴贡的色彩,Louis de Funès这个可爱的小老头真是演得超级惟妙惟肖~
仆人名字变成了Blaze,跟Blas也差不多音,虽然不是很帅,也还是颇正义颇可爱的~
另外看到短评中有人对剧中Blaze跟皇后的一处对话表示无语:
"我,我是仆人""啊,仆人,您是瑞士人?"ヽ( ̄д ̄;)ノ=3=3=3
其实这是超级搞笑的一处对白,我在这解释一下,因为法语里仆人是valet,读音和Valais一模一样,而后者是与法意接壤的瑞士瓦莱州,来自巴伐利亚的王后没有听懂Blaze的话所以以为他是瑞士人;)
像这样谐音的幽默对白在剧中多次出现呢~~~
包括剧名都是有着双关的含义,grandeur可以理解为西班牙贵族,这样剧名就是贵族的疯狂之意,而这个短语还有妄自尊大之意,也很符合影片贵族们各种阴谋报复想要做国王的剧情,很讽刺~~
绝对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好片,和雨果的悲剧原作作下对比尤觉如此~~
法国人真是情感超级丰富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