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帕梅拉·阿德龙米奇·麦迪森汉娜·阿利古德奥利维亚·爱德华西莉亚·伊姆里丽贝卡·梅茨阿莱西娅·雷纳戴德里克·巴德格雷格·克罗默MillaSofiaPressJeremyK.Williams马修·格拉夫AdamKulbershCalebMantuano露茜·戴维斯凯文·波拉克艾玛·香农克里·萨莫艾利克斯·迪塞尔哈里森·佩吉马瑟·泽科尔马库斯·弗拉纳根马修·布罗德里克亨利·托马斯凯莱·弗莱明玛莎·托马森帕特里夏·斯坎隆珍·理查兹杰西卡·巴登布
类型:喜剧欧美导演:兰斯·邦斯路易·C·K尼萨·加纳特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16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26309270热度:199 ℃ 时间:2024-08-14 15:11:50
主题曲:Mother-John lennon
Ep01
1、dunkin' Bagel-Slim Gaillard
2、Brightest Hour-The submarines
很适合当晚安曲的歌。
3、Both Sides Now-Joni Mitchell
真爱至上的插曲~
4、Flat Fleet Floogie-Slim & Slam
Ep02
1、House of the rising sun-odetta
Ep04
1、dunkin' Bagel-Slim Gaillard
在车内瞌睡的时候依旧是这首哈哈哈
2、Salvation-only girl
Ep05
1、Piano Sonata No.1 in F Minor
看完这部剧,我产生的第一个念头是:“我也想生个女儿。”
n都说爱是奉献,是牺牲。谈到亲情时,我们对好父母的评价,往往是他们为孩子牺牲了多少。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人性是自私的。的确有人能在奉献中做到自我实现,却也有太多人会在不断付出的关系中犹疑、崩溃。亲情到底是什么?亲情最好的表现方式又是什么?nn《更美好的事》(Better Things)就是一部关于亲情的作品。事实上,这部剧的主创正是鼎鼎大名的Louis C.K.和Pamela Adlon。早在《路易不容易》中,我们便已看过他们火花四溅的合作。同时,这部剧还是Pamela Adlon半自传性的作品。它讲述的是一位中产单身母亲女演员,如何在工作之余照顾三个女儿的故事。
n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么“三个女儿”呢?剧中的三位女儿没有一个让人省心:大女儿Max正值青春期,谈恋爱、玩叛逆,让人操碎了心;二女儿Frankie闯男厕、留短发,开口闭口都是女权平等;小女儿Duke看似乖巧黏人,背着妈妈却早就会飙脏话。更别提对门住着的那位有囤积癖的、奇葩英国籍母亲。女主Sam的生活可以说每天都是核爆现场。nn很多影视作品塑造的亲子关系中,母亲总是劳神劳力却又温柔体贴,孩子总是乖巧懂事、知错就改。故事讲到最后,父母和孩子一定要紧紧相拥、真情告白。殊不知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倾向于大吵一架后冷战沉默,青春期的孩子更是难以主动低头认错。在《更美好的事》中,我们便能发现,三个“坏”女儿的背后,还有“坏”妈妈Sam。
nnSam作为一名过气女演员,事业也并不顺利。母亲的身份让她拍戏时不能无所顾忌,衰老更是让她不再自信。这年头,丧喜剧我们看得太多了。Sam的丧,是坐在楼梯上想着事事不顺的日子时,脑子里记挂的却是“女儿的文具袋买了没”和“晚饭要煮什么”。这是中年人的丧,是Louis C.K.式的经典的丧。不像年轻人遇上苦日子会一点就炸,中年人往往是事事不顺却又照样过着——没有歇斯底里,也不会激情高涨。这样的琐碎和暗流涌动的平静,反而让人深切地体会到生活的真实。
nSam确实不能算个好母亲或者好女儿。在家庭和工作中,她总是显得手忙脚乱、焦躁不安。片中最常见的就是她和大女儿的对峙,两人的互骂几乎穿插整个剧情;她背着孩子和已婚男人约炮,甚至偷偷拿走大女儿房间的安全套;对于二女儿的离经背道和男性化,她总是欺骗自己“她还只是孩子”;她难以坦然地和母亲相处,因为崩溃而取消了和母亲的生日旅行。
n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女主Sam深爱着自己的家人。她会在精疲力竭地过完一天后,仍愿意陪伴小女儿入睡;她会在大女儿失恋时把她用力拥入怀中;会在母亲假装晕倒时惊慌失措、崩溃大哭。最让人动容的是,当大女儿面对升学压力迷茫不已时,Sam拉着她去服装店试了一套西装。当大女儿对着镜中的妈妈微笑时,我们惊奇地在这个叛逆的青春期少女身上看到了一种腼腆和温柔的情绪。在孩子的成长中,Sam可能做错了很多,但她从未缺席过,每一件事她都努力过。
n这部剧多少有着些女权主义的色彩。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片中女主和三个女儿的名字(Sam、Max、Frankie和Duke),都十分中性。但比起事事自强的女主,她的三个女儿,包括天天喊着女权平等的二女儿,都显得有些懦弱。她们会在消防警报响起时大吼“让爸爸来处理!”殊不知,那个男人甚至想隐瞒自己搬到附近的事,因为不愿多花点时间陪她们过暑假。nn剧中非常经典的片段是Sam被邀请去一场女性活动中演讲。在这一段里,Sam,同时也是主创Pamela在肆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许会有人讨厌这种直接的说教,但喷涌的情绪和犀利的论证足以让人忽视这一点。她说道:“Life is great, even at its worst.”
nn也许每个人对于亲情的理解都不同。但看完《更美好的事》,相信我们都能找到对亲情的一个全新的解读。亲情是相爱相杀后的相拥,是崩溃后的谅解,是困境里的扶持,更是父母和孩子双方的共同成长。
2018年追的第一部剧,献给了由Louie.C.K和Pamela主创的《Better Things》,非常惊艳,每集20分钟左右的长度,一天下来刚好追到第二季第五集,大呼过瘾。先挖个坑,慢慢更新我的感受。
主角Sam是一个过气的女演员,由于单身妈妈和演员的身份,疲惫不堪的工作和生活琐事再加上和三个女儿的相处导致Sam很容易“freak out”,但是她敬业、风趣、并且乐观、独立、不逃避现实。在第五集中大女儿Max的死党把Sam形容得非常到位——“she’s hard core,yeah, but she’s so real....she notices things, and she cares.”每天早上手忙脚乱的情景让我想起美版《无耻之徒》里Fiona每天早上也要为她的弟弟妹妹们忙活的场景,Sam和Fiona都独自撑起了整个家,坚强地度过一个又一个坎,她们一直保持善良,珍惜家人和身边的朋友。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个场景。其中一个就是当看似“废柴”的大女儿非常迷茫,不知道高中毕业后自己该怎么办时,Sam把她带到一家服装店,并让她穿上笔直的正装,告诉Max:“You know those people that you see every day? That look like they have their shit together and then they made all the right choices? And how impossible it seems just to get to that place? Well,look. Look at you. You look like one of those people and all they did was put on the clothes. And honey, you can be anything you want to be. Also, if you just get a job and get by, you’re still gonna love your life. Because life is good even at its worst.”最后一句非常戳中我的心呀,是的,there are always better things even life sucks. 我想这也是这部剧尝试去传达的一个主题。
另一个场景是Sam在某次发言时,提到的“ We all bleed, and we all suffer. ”,照应了最后一集的片尾曲《only women bleed》。这个社会对于女性仍然是相对不公平的,她们需要承受的更多却未必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女生从小生活在“不能比男生差”的氛围里,努力学习、奋力工作,只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和平等竞争的机会。长大成人后,在工作上有建树还不够,个人感情和家庭生活也不能忽视,恨不能成为一个面面俱到的神奇女侠。而事实是,我们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完美”以及“合格”的女人。Sam在安慰一个摩门教主妇时说过,“You don’t have to do it,you don’t have to. You just get up and do your best.”不完美就不完美吧,当女人更多地关注“我自己”——be anything i want to be——而不是整个社会的期待时,我想我们会更快乐,更享受生活。
想起了一首很久之前的歌,《life is cool》,配合此剧食用,风味更佳。
一周的时间零零散散看完了《Better things》。原来痴迷于精彩故事情节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看的都是《Fleabag》这类有点丧的生活剧。没有强大剧情支撑的这类剧,反而给了观众品味细节的机会。周四晚上洗澡的时候我才突然明白了这部剧的精彩之处:无处不在的矛盾。女主Sam的粗心与体贴、豪放与细腻、对女儿们、老妈和生活的又爱又恨;大女儿Max的叛逆与懦弱;二女儿Frankie口口声声强调自己的女权主义又时刻想做个男生、遇到事情就想让早就离了婚的爸爸出面解决;小女儿Duke看似乖巧黏人so sweet,但其实早就是一个不过分care别人敢于说“shit”的小大人了;老妈Phil不想成为女儿的负担又忍不住想要和她靠近……
和Fleabag的生活比起来Sam的看上去更温情一些,但是“life sucks”才是不变的真理。
说的是大姨妈,也是女人们破碎的心。
英文金曲Only women bleed唱的是一个虐恋故事:“她总是在夜里独自哭泣/他抽烟喝酒从不回家”。歌名被接地气地译成了《受伤的总是女人》。当主旋律在美剧《更美好的事》(Better things)的结尾响起时,却从一场虐恋变成了一个女人们相爱相杀的暖心故事。
喜剧《更美好的事》讲述了过气的中年演员Sam如何在工作之余,独自照顾母亲和三个女儿的故事。三个女人一台戏,五个女人成闹剧。10集200分钟,几乎每一分钟都充斥着母女间的争吵、女儿的哭闹和工作上的不顺心。加上no love life,听起来,这位单身母亲的生活实在是丧到谷底了。
主演和编剧帕梅拉·阿德龙(Pamela Adlon)是路易·C·K(Louis C.K.)的长期合作伙伴。作为帕梅拉德半自传作品,《更美好的事》延续了《路易不容易》(Louie)标志的“中年丧喜剧”风格:生活就是这么糟。我不会歇斯底里,因为我知道这样没用;我也不会热血沸腾,因为我已经这个岁数了。所以,就这样吧。
第一集开头,Sam疲惫地坐在商场的长椅上,低头玩着手机。一旁的小女儿哭得撕心裂肺。长椅另一头的老太太向Sam抛去了judge的目光。“Hi,你想帮她买副耳环吗?她想要那副6美元的耳环。家里已经有了,但她现在想要。你要么给她买,要么就被盯着我看了。”Sam面无表情地说。
印象最深刻也最令我心碎的一次母女对峙,是大女儿不断咒骂着Sam:“妈妈,我恨死你了。我希望你活在地狱。”而Sam则冷静地说:“你说太多次了。你说这些对我已经没有作用了。你得想出些更狠的来。”
一系列丧处理搭建起了Sam的人物形象,也创造出了独特的喜剧效果。观众无法简单判断Sam到底是个好母亲还是个坏母亲。她会为了和一个已婚男人在家偷情而偷走大女儿床头柜下遗留的安全套,会对表达欲爆棚的二女儿求关注的抱怨视而不见;但她也在大女儿失恋时把她拥入怀中,在得知好不容易接到的工作被取消欣喜若狂,只因为可以有时间去参加二女儿的学校活动。
这算得上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女性剧,甚至可以说是女权主义作品。剧中没有男主角,出场的男性都无足轻重。更有趣的是,剧中几个女性角色的名字——Sam、Max、Frankie、Duke都取得相当中性(不出意外,Frankie应该是个女权主义小T)。
有一场戏,Sam被邀请去一次女性活动上台发言。这是她在剧中为数不多的一次情感宣泄,也许可以为这部剧的主旨作个总结:“在坐的谁来大姨妈吗?谁不再来大姨妈了?谁正在来?我们都是女孩,都是女人。我们都会来大姨妈,都要忍受痛苦。大姨妈走了,还要忍受。但你要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路。我们都很坚强,我们能忍受得了这些痛苦,只要你相信自己。”
所以,当剧终Only women bleed的音乐响起,一家人一同哼唱时,我并不想将其理解为《受伤的总是女人》如此软弱的自怜,而是《流血的总是女人》这一个理性的客观事实。是的,我们都会来大姨妈,但我们也经受得住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