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NOBODY KNOWS》,又被一部日本的片子弄得稀里哗啦。羞愧的是,这部片子只是一部动画片,还是一部与宠物有关的动画片,却让我从片头哭到片尾,甚至中途抽噎得差点儿闭过气去。 片子的译名很烂,叫《龙龙与忠狗》(又叫《义犬报恩》),还不如其改编前的名字《A Dog of Flanders》。内容就不说了,影片的叙述非常平淡,虽然部分地方有煽情的嫌疑,但看得出导演一直竭力保持着冷酷的理智。平静的语调,平静的画面,却渗着冰冷,让人忍不住悲从中来。即使是最后,导演也舍不得给点好来坞式的光明结局,却更强化了整部影片的基调。没有《NOBODY KNOWS》那么阴暗,却比它更让人难过。人生的不幸与苍凉,全部被浓缩在龙龙的瘦弱身体上。 这是一部不敢再看第二遍的电影。
片子的译名很烂,叫《龙龙与忠狗》(又叫《义犬报恩》),还不如其改编前的名字《A Dog of Flanders》。内容就不说了,影片的叙述非常平淡,虽然部分地方有煽情的嫌疑,但看得出导演一直竭力保持着冷酷的理智。平静的语调,平静的画面,却渗着冰冷,让人忍不住悲从中来。即使是最后,导演也舍不得给点好来坞式的光明结局,却更强化了整部影片的基调。没有《NOBODY KNOWS》那么阴暗,却比它更让人难过。人生的不幸与苍凉,全部被浓缩在龙龙的瘦弱身体上。
这是一部不敢再看第二遍的电影。
我并不是想鼓吹这部电影是超级重磅催泪弹什么的,这远远少于这部电影真善美的内涵和意义。改编自英国女作家奥维达的国际知名作品,《佛兰德斯的狗》的确是一部净化灵魂的经典之作。它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用日本动漫一贯的极其精美的绘画风格将大观众和小观众们带到了19世纪比利时的佛兰德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很多儿时认可欣赏的东西到了长大后再去看很多时候会有点不一样的感觉,成熟之后的审美和鉴赏与儿时稚嫩而单纯的喜欢当然不能相提并论。但重温这部电影,让我惊讶的发现,儿时深刻脑海中那催人泪下的情节依然历历在目,在影片的开头几十分钟,由于已经知道结局,我几度哽咽。当影片中的每位主人公,诚实勤恳的尼诺,善良可爱的阿诺娅,慈爱的爷爷,忠诚的帕奇随着剧情的开展在我眼前慢慢走过,我再次惊叹一部短短的卡通动漫电影却有着如此饱满的人物形象,十几年的岁月过去了,当再次重温这部电影,他们竟像久违的老朋友,那种感觉就是,曾匆匆相处过短暂时间,但却在心里经常温习和他们在一起时的感觉,再次见面,没有陌生,没有和记忆中的感觉失真,只有更加的亲切!
还值得大为感叹的是影片的绘画,尽管只是短短的104分钟的卡通电影,影片却极其逼真完整的画出了安特卫普大教堂,看这部电影时,你可以真切的看到安特卫普大教堂的不同方位的远景,近景,甚至大门上方精致的宗教风格的雕刻,教堂内部鲁本斯著名的油画。在你感慨和佩服日本人对漫画认真严谨的态度时,你还会感谢这部电影带给你的那唯美的北欧风情的田园风光!
是的,这是一部太完美的卡通!我坚信即使再过十几年或几十年,它依然是我心中最至高无上的完美杰作!但我却也必须说,它不是适合给孩子看的电影。不要惊讶我这样说,我并不是说孩子感受不到它的绘画之美和涤荡心灵的意义所在,只是孩子本身不该承受这部电影超乎寻常的残酷现实给他带来的悲伤。回想当年我,怎么也不能接受尼诺被所有人抛弃,最终只能在饥寒交迫中和忠实的帕奇相拥在教堂中死去的结局。尽管他看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鲁本斯的画,尽管死去后天使从天空降临,我知道他们善良的灵魂会被带入天堂和爷爷相聚。但没有用,这些止不住一个孩子的泪水,安慰不了他幼小的心灵。孩子应该看到的结局是美好的,而艺术效果上的残缺美,对于孩子来说并没有任何意义。他们的世界是简单而美好的。
站在我今天的年纪,以及也算阅片无数的经历上,我想将这部片推荐给所有和我一样热爱电影,热爱日本动漫,热爱世间真善美的朋友们。有孩子的父母最好陪你的孩子一起看,你可以陪他一起流眼泪,然后帮他擦去,告诉他生活有多么幸福,需要用心用爱去珍惜!
-------------------
如果10年以后我再来描绘那趟短途旅行,也许会是这样:在一个阴冷的天气,我来到了安特卫普,孤独,沉默,像影子一般穿行在因为时装和钻石而闪亮的城市,心里满是悲伤,因为那个叫Nello的小男孩还有他的狗Patrasche...
但我终于还是在记忆尚未有能力假扮矫情的时候把它了写出来。事实是, 那一天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我乘着轰隆隆的火车驶向安特卫普,耳机里是哼哼哈哈的浅吟低唱,我捧着Pocket PC重温那个小男孩儿和狗的故事,想着什么时候去配一块GPS卡。
从车窗外滑过的,是业已染色的树木,等待收割的田野,还有远处教堂的尖顶。这一片好看的土地,叫做佛兰德斯。
即使在100多年以前,佛兰德斯也有资格向欧洲夸耀她所拥有的了不起的安特卫普。那时候安特卫普也许没有现在这么多犹太和印度钻石商,没有在时装界如日中天的六君子,也没有讨厌的Vlaams Blok,但它却是鲁本斯的城市,后者把自己身前和身后的盛名都与安特卫普分享,敬仰他的人遍布宫廷市镇和乡村,有顶着漂亮羽毛的贵妇,披着红袍的主教,也有那个衣衫褴褛,一辈子没吃过顿饱饭,和捡来的狗相依为命的小男孩Nello。
坐上2路Tram,一直到底便是Hoboken,Nello 所住的小村子今日已经没有半点村庄的景象。下车没走几步便看到一家小旅店外墙上悬着一个方方方正的招牌,黑色底子上画了一条狗,狗身上还写着日文,大意是 “义犬报恩”,招牌下面是旅店的名字Patrasche,也是那条狗的名字。
Patrasche 是 Nello 在世界上仅有的依靠之一,在Nello的爷爷去世后,就成了他唯一的依靠。Patrasche 的前主人让它受尽虐待和劳累,最后把饥饿,脱水,精疲力竭的它丢在被夏日烤得滚烫的路边。然后Nello 和他的爷爷便出现了,他们给它清水,拥抱还有亲吻,于是它活了过来;于是他们三个生活在一起。白天替村民拖着牛奶到安特卫普去卖,晚上回到用树枝和藤叶堆出来的茅屋,分食同一块白菜叶,同一片面包,然后骈首骈足的度过寒夜。
沿着Kioskplaats路一直向前,到了Kapelstaat左拐,足够留心的话,就能看到Nello和Patrasche的雕像,他们实在是太不起眼,黑黑小小的置在灰色大理石座上,两双忧郁的眼睛注视着马路。我围着雕像转了两圈,几度想伸手触摸Patrasche的脑袋,又几度把手缩了回来,倒底还是没有碰。又拿出相机企图给自己和雕像合影,但连续几次都只拍到了自己的大头照,准备放弃之际,旁边商店里走出一个姑娘,问我是否想拍照,然后便接过相机走到马路中间给我取景照相。
来往的汽车,一辆,两辆,三辆,都停了下来,静静地等她拍完。
跟她道过谢后,我最后一次看了看他们,瘦小的Nello,手搭在Patrasche的头上,后者垂着长耳,半坐在地上,就这样和我再见了。
想到了一年前到安特卫普看到的鲁本斯雕像,气势凛然的竖于高台,让来往的众生赞叹和仰视,其后的圣母大教堂里有他的传世之作,Nello一生向往却几乎不得见的三幅油画。
但是跟很多故事中的穷孩子一样,Nello穷,却不乏志向,他向往成为鲁本斯那样的伟大画家,为此他饿着肚子也要买纸和粉笔来练习,渴望在一年一度的绘画比赛中出人头地。沉睡在安特卫普城市下面的鲁本斯,被世界传颂名字的鲁本斯,对于Nello来说,却如同触手可及的父亲,真实,亲切,Nello的灵魂也因此异常高贵,坚忍而善良。
后来呢,后来呢,听故事的人一定会忍不住。后来,Nello死了,冻死在圣母大教堂里,在死前的一瞬间终于目睹那三幅杰作;Patrasche也死了,死在Nello身边。
完美是美好的敌人,高贵的灵魂也决不是世俗肉体的盟友。Nello和Patrasche都选择了前者,因为他们完全有机会接受那个磨坊主人的道歉和补偿,那个粗鲁小气的男人,却有一个可爱的女儿Alois,是Nello除了Patrasche外唯一的朋友。
一辆车在旁边停下,车窗慢慢摇下,一个小婴儿从母亲的怀里探出头来边打着哈欠边张望,鼓鼓的脸颊托着蓝色的眼睛,怔怔的盯着我这个亚洲面孔,然后快活的笑了,唇红齿白。
没走多久就来到了Hoboken的小教堂,书中Nello和Patrasche便合葬在这座教堂后面的墓地里,教堂西侧是植着梧桐树的草坪。秋天的梧桐叶厚厚落落的堆了一地,一脚一脚地踩在上面,心里踏实得像是回到了家。
我没有去墓地,因为我知道Nello的墓根本不在那里。
因为根本没有Nello这个人,当然也没有Patrasche那条狗,他们都是虚构的。
不过我还是打算沿着他们送牛奶的路一直走回安特卫普,即使他们从没有在那条路上送过牛奶。
一路上的房子都布置得很有万圣节气氛,扫把,南瓜灯,还有吊在屋檐上的巫婆;女孩子们坐在窗台上抽烟,摆着腿嬉闹;一个老先生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因为一只手里还抓着烫金的烛台;路过阿拉伯人区,看到人们在远离家乡的地方辛苦讨生活。
这一路花了大概有5个小时,因为没有带地图,不停的迷路,不停的回头,但终究还是被我走回了安特卫普市中心。
Nello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些道理,譬如善未必就有善报,也许很多时候恰恰相反;努力也未必就有成果……总之,都是些少儿不宜的道理。
还是用一段改编过了的歌词作为收尾吧:
Sometimes we loose, sometimes we cry, sometimes we die,
but some times, we don't.
尽管过了近十年,但我还是忘不了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动,十年中,我也一直渴望再象小时候那样静静的看着、偷偷的流泪,直到今天,我才又一次找到了这部电影,重温了那个发生在异国他乡遥远的故事。
我似乎通过这部电影看到时间对我的改变了,今天看时我一直试图让自己再度沉浸在少年的梦幻中去,哪怕是悲伤的梦也好,然而我不能,我记的小时候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才渐渐模糊了这部电影在我心中引起的忧愁和伤感,可是今天,即使在这近100分钟的时间里,我却发现自己几乎已经开始遗忘了;当结束的音乐响起,我揉揉眼眶,它没有落泪的冲动,只有略略发酸的鼻子还为我找到了一丝感动的证明。
是的,用我现在的眼光,我看到了这部电影身上太多的不真实,就像有人从《营火虫之墓》上看到的一样,男孩不应该死的,他甚至有点自己找死的味道。
可这正是我变的麻木的证明,生活需要我们变得坚强,却也把我们变得机械、愚鲁、麻木,再坚强的人,即使他对这样的悲剧不屑一顾,但如果他还保佑一份童真的话,那在他看到这样的故事时就不能不唤起那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感动,只有麻木得丧失了本性的人才会看不到故事那引起我们共鸣的部分而去关注那令人觉得并不真实的细枝末节,这是技术的问题,无法抹煞电影散发的人性的光辉。
再过一个十年,我不知道自己会变得怎样,也许是更麻木了吧,我想是的,不要说我太悲观,因为童年的那一点纯真,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无法找寻得回来,我们也只有在回忆往事的时候,或是看这样关于童年电影的时刻,才能偶尔看到那一点纯真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