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李亚鹏李泉柯蓝许亚军李艾马艳丽孙楠老狼吴晓波喻恩泰孙冕
类型:纪录片大陆综艺导演:王昊中 状态:第20期 年份:2017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ID:27135972热度:476 ℃ 时间:2024-08-15 13:37:09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这几年看了好多类似的纪录片,每次都感动到泪流满面……看着师傅们一生一事的执着与坚持,单纯的生活,扎扎实实,就会莫名想起当年在普寿寺与寺里师父在清冷的阳光下聊天的场景,有着因信仰而生的安定与归属感。大学的时候吧,听李亚鹏的一个访谈,好像是他在做书院中国基金的时候,他说:心有所愿,行而成力。恍然,是愿力啊。之后,这句话成为我一个桌签,提醒,铭记。遇到很喜欢的一套茶具,定制时,在茶座上写下“立定心意,专注做事”。后来,导师告诉我,作为一名学人,要“惜纸,尚文,尽责”。愿不负。
我爸以前没娶我妈时,过年上门给我妈家打年糕。
外婆当时备好一个石臼,里面放下了蒸好的糯米粉,略加些糖;我爸来时,自行车后座用绳子斜栓了一杆木锤:乡下惯例,该是木锤镶石头,只是这样也将就了。
石臼里略倒一些冷水,木锤上也蘸些冷水;我爸就脱了棉袄,只穿汗衫,手提木锤,在石臼里磨了几下,抡起来,空中画一道弧,猛挥一锤,落下石臼中,扑地一声,拖一拖,磨一磨,拔起来,抡在空中,再复一锤下去。锤过十几下,呼吸逐渐白气浓重,身上也冒白气。
如此抡罢三十多下,石臼里糕粉已经黏成一团,我爸便请外婆过去,将打好的年糕拿走,再换一些糯米粉搁进石臼。这样捶了四轮,就够吃到正月十五。
我们无锡老年间,萝卜丝饼、梅花糕和玉兰饼,就是街头小四样了。
我外婆琢磨,说煮茶叶蛋可是很讲究的,一不能久煮,因为煮久了蛋黄变松,味道发苦;二不能大火,不然蛋白老而韧,不嫩;三调味料得用心思,说是茶叶蛋,其实茶叶就取个味道,全称是“五香茶叶蛋”,五香才是主味,茶叶主要能多个香味;蛋壳得略敲碎,这样一来好看,二来好剥。
梅花糕中并没有梅花:只是发好的面,放进梅花模样的模子里,包了馅儿,蒸好了,用面封顶,面里加上绿红糖丝。这样的梅花糕出来,就像一个五角梅花形的面粉冰淇淋。馅儿,有肉的,有豆沙的,豆沙的居多,取其甜,和绿红汤丝相配——现在比较少了,因为模子难得。
我小时候,很习惯这些事,长大了见得少了。后来写《爱情故事》一书时,还专门写了这个——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很美好,可惜现在,没有了。
后来看日本人的饮食文化里,强调过年的杂煮要如何打年糕时,我微微一怔,想:
“这个,我们原来也有啊!”
汪曾祺先生在他的小说里,写过许多类似的小活计。卖熏味的,做茶干的,挑担子卖馄饨的,赶鸭子的,许多手艺人,未必登大雅之堂,但很有味道,很有趣。
最妙的一段是这样的: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茶干”。n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n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汪先生这句话很妙:
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日语里有个词,曰职人,日文写法是しょくにん。被归在这类的人物颇多,比如金匠、铸刀匠、制茶筅的、制漆器的、编绳子的。列到此地步,您想必也看
明白了:夫职人者,有些像中文里的“匠人”。
——现在都说日本有职人精神。其实中国人也有啊。
汪曾祺先生、老舍先生、沈从文先生,都写过许多这样,用心做事,臻于精微的人。
我觉得,中国人若论匠人精神,完全足以压倒日本人——只是宣传得不够而已。
而这点对匠人的态度,倒是很有趣。
日本江户年间,有位很有名的先生,名唤本阿弥光悦。他家世代是刀剑工艺大师,而在日本,刀剑非武士阶层,根本玩不起,所以他逐日里交接的,也都是世家公子、诸侯大名。偏他一理通百理融,是个大才子。本身是书法家,创了书道光悦流;是出色的艺术家,陶艺、漆器、茶道也玩得转。末了,不只独善其身,还兼济天下,在京都洛北,兴建过艺术家村,让其他艺术家留居。在17世纪,这是件了不起的创举。
如果按中国视角,这人简直就是个大才子,可以登堂入室,进艺术史了吧?
但他在日本,还是属于“职人”。
大致可以说,在日本,“职人”并没有中国“匠人”这词里,隐含的那一点,小看之意。在日本,说你是个职人,可以被夸成制锅之神、茶碗之神,以及,当然,小野二郎先生这种寿司之神。
而在中文里,说一个人是个好“匠人”,并不算一个好称呼。比如,明朝董其昌论画,会认为画凡是匠气的,都不好。又比如清朝的沈复,认为“若留枝盘如寳塔、扎枝曲如蚯蚓者,便成匠气矣。”
如是,“匠气”在中文里,简直就是句骂人话。
我觉得,中国对匠人精神的小看,是一种士大夫+官僚本位的意思。
崇奉才子,崇奉书本知识,崇奉高雅审美。
而对民间的、经验的、技艺的东西,缺一点关爱。
但中华历史毕竟太久,地方又太大,所以随便一找,都足以碾压其他的。
举个例子。
以前写过日本的和纸,英语写作washi,则是郑而重之的另一种做法:在他们本国职人看来,与西洋纸与中国纸,都不相同。
制和纸,最常用的纤维来源,是楮树。楮树枝被煮过后,剥下树皮来,晒干;树皮再用碱液煮过,如此能去除树枝上的淀粉、油脂与鞣质,变得清澈了,再将只余下纤维的树皮放在清澈寒冷的流水中,洗去碱液。树枝的纤维经历过如此丰富的剥取洗涤之后,便变得清瘦纤薄。可以选择漂白:将纤维放到有水蒸气处,放久了,自然白净些——虽然不如机械制纸添加化学药剂,那么惨白夺目。当然也有贵人喜欢自然甚至有波浪纹的,有古意,便不漂白。
匠人赤手空拳,将杂质从纤维中挑拣干净后,便可以将楮树皮搁在石头上敲打了——直至成为纸浆。将纸浆舀去一个平面上,抖动,使之展开成平整的纤维。这时候,可以用一种增稠剂来处理一下——通常用黄蜀葵根制作——不增稠的和纸成品薄些,适合写字作画当书页;增稠的和纸成品厚一些,可以很硬扎结实,甚至可以拿来当盘子端菜。
——而这玩意,最初本是中国的技艺。
按《古事记》推算,日本在公元4到5世纪就有了纸。公元540年,有记录从中国大陆渡海而来的华人在日本,参与造纸:这事并不奇怪,中国移民匠人对日本文化的推动程度,众所周知的巨大。非只是中国,《日本书纪》里则提到,高丽王进贡过纸与彩色笔墨,此类纸在制作时,需要用到水车与石臼,水是用来冲刷的,石臼是用来磨的,如此听来,已经初具后来的和纸做法雏形。
像在《百心百匠》第一集里,张逢学老人就是精通长安古法楮皮纸抄造技艺的老艺人。
自己的好东西,自己不捧,被日本人拿去当了国宝——感觉真有些不太好呢。
《百心百匠》,就是这么一个专题片。
比如,裴金宝与张建华的古琴,那是张岱《陶庵梦忆》里的东西了。
张向东老师的皮影戏,怎么说呢?——张艺谋在《活着》里拼命推广这一点,后来好莱坞《功夫熊猫2》里竭力加强这一元素。
周小寒老师的宫毯手艺这类,在法国是要直接进装饰艺术博物馆的存在。
王树文先生的雕刻,张彦先生的砖雕,都是所谓盖技也而进乎道矣了。
丹巴绕旦、旦增平措、嘎玛丹增这几位的唐卡,用我几位长辈的话,“中国人自己再不多珍惜的话,外国人都想抢了。”
就是如此。
如上所述,因为中国古来的习惯,所以有种倾向。
对高妙的艺术品,大家觉得“太高雅,欣赏不来”;对民间艺术,大家又看不上,觉得土。
结果高不成低不就,许多好东西就这样漏过去了。
真有点可惜。
如上所述,许多好的东西,就在我们没注意到的闾巷之中,老人手边。如果我们自己不在意,那就真的是,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比如,关晓彤的爷爷关学曾老先生,那一手北京琴书,许多人也只在《有话好好说》里听过一段。像会这个的,也是走一个少一个。
这种东西,如汪曾祺先生所说,“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想想别国把点儿民间小玩意都当个宝保存着,传扬着。都说日本人在传统文化上有点太重仪式感,一点小玩意都当宝似的吹嘘——但反过来,我们自己不重视这点仪式感的话,也不能怪自己的传统技艺没人在一啊。
——工业时代到来前,华夏技艺之悠久广博,足以睥睨整个行星。这种东西,本来我们是来得及去欣赏的呀!
女友人妻当自强
加康加年味第三季
不能只有我看到的便利店追女神食谱粤语
大师的菜
百分百开麦舞台纯享版
赤裸与恐惧第四季
暂无简介...
播放指数:979℃
然后,人类的战争年代,开始降临。
曾经和几位搞金融的朋友说到方言保护的问题时,朋友们的观点认为,方言没必要刻意去保护,因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蚕食和同化,是最理所当然的历史衍化规律,当某种语言不再被市场所需要,任其自然消逝就好,书同文车同轨,是最符合经济效益的做法。
在全球一体化高歌猛进的时代里,以上完全附议《圣经》价值观的言论,实际上是这个世界大部分人心中都拥戴的观点。所以,在联合国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14年的今天,世界语言的消亡速度,仍然以平均每两周一例的频率,在不断推进着。至于语言以外的其它形式的文化的消亡数字,我没有找到具体数据,但我有理由相信,情况只会更悲观——因为当一项文化没有被官方成功收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前,在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们曾经存在过的时候,它们早就已经陨落得无影无踪了。
我们都应该清醒认识到的一个事实就是,关于非遗,无论怎样抢救,都赶不上它们消失的速度。
我相信,这个社会很容易就会达成几个共识:
1、我们是需要保护文化遗产的;
2、我们在保护文化遗产上,是做得不够的;
3、我们应该用更大的力度去保护文化遗产;
基于这些共识,截止到2017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录入了366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国务院甚至还分四批,一共记录了1372项非遗名录。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名录上的名字,除了看到一串串不同符合的组合以外,便再难以发掘出什么意义了。
对于湖南卫视最近在其黄金档推出的这部探寻中国工匠精神以及其背后的隐士故事的大型纪录片《百心百匠》,在网上出现了一个有很意思的讨论:传承这些快将消失的技艺,到底有没有必要?
可见,当一项技艺,不是以“文化遗产”这种抽象得来而又带点高大上的模糊概念出现,而是以一种具象化的画面和故事展示在人们面前时,我们对待它们的看法,就失去了很多浪漫化的空间了。
传承这些技艺到底有没有必要?不但在网络上,乃至在节目中,几个明星嘉宾也表达过自己的看法。
其中齐羽嘉作为一名新生代的95后歌手,在经历夏布世家传人历时数天的言传身教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当然很有必要。
但作为“环境大使”,多年来一直走在文化保护事业最前线的李亚鹏,却在和蔡伦纸继承人——他亲自拜师承认的老师傅相处了好几天后,说出了令人深思的感悟:这个事情我做了这么多年,今天突然产生了和原来不一样的想法——任何技艺,如果这个社会不再需要了,就让它消失吧。
这么让人悲伤的结论,可能恰恰是真正的文化保护工作者面对历史巨轮时最深刻的感受。
近200年以来,人类文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化速度,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工业化所解决的,是人类最迫切的生存问题;而如果没有流水线作业技术,根本就不可能承托地球今天70多亿的人口。没有这样的市场,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么便利的生活方式。所以,这些维系着我们能够好好地活着这里的系统,任何时候,都没理由是当我们在怀缅过去时应该被批判的对象。
而保护传统文化,也不可能仅仅只是一个立场,一句口号,就能够完成的事。困难的地方在于,如何可以将这些已经存在了数百上千年的文化技艺,成为支撑今天这台世界机器运作的其中一根螺丝,一块齿轮和一份组件。只有这样,它们才不至于仅仅成为小清新们在伤春悲秋时用来彰显的工具。
难能可贵的是,《百心百匠》这个节目,居然不单只是拍了几个画面,说了几个故事,还真的尝试为这些工艺投入市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比如孙冕在夏布传人谭智祥家,带走了几块成品,交由服装设计师用现代服装设计的理念,结合夏布的特性,制作出了几套衣服。虽然只是一种试水式的尝试,但这个动作,理应成为今后同类节目的思考方向。
同样值得肯定的,还有引用名人来唤醒大众对民间技艺的关注这种方式。在网上还有一类针对《百心百匠》的评论很有意思——认为应该“踏踏实实得拍成一部追寻匠心的纪录片”,而没必要采用明星走访的这种方式。
我觉得那些声音,就和那些永远只有口号,但永远想不出门道的人一样,虽然不屑一驳,但很值得展示出来以供娱乐。
想想李亚鹏针对那位19岁继承人的思考——这个手艺该不该流传下去,那不是一个农村孩子该考虑的事,而是我们要想的事。他要考虑的是该不该像同龄人一样去大城市闯荡——就应该能明白,这些继承古老技艺的匠人们,并不是像武侠小说中,可以不吃人间烟火,隐蔽在桃园中无花无酒锄作田的仙人,他们每一个,都需要为了生存而努力,每一天,都面临着要不要放弃这门手艺的抉择。所以,只要能够再一点点,引起大众对他们的关注度,再多的炒作,也不为过。更何况,到目前为止,这个节目都是很平常地记录艺人和匠人的互动而已。
总而言之,我想表达的是,我完全同意为了经济效益,我们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全球化,一体化和工业化,也可以为了生活便利,就语言、文化、风俗和生产方式订立标准。但另一方面,人类应该永远都保护多元化,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几千年以来的文化结晶和成果。我觉得这两点应该都是无可置疑也无需置疑的事实。
至于怎样才能让那些被遗忘的技艺融入我们今天的生活,才是值得我们去头痛的问题。
这几年看了好多类似的纪录片,每次都感动到泪流满面……看着师傅们一生一事的执着与坚持,单纯的生活,扎扎实实,就会莫名想起当年在普寿寺与寺里师父在清冷的阳光下聊天的场景,有着因信仰而生的安定与归属感。大学的时候吧,听李亚鹏的一个访谈,好像是他在做书院中国基金的时候,他说:心有所愿,行而成力。恍然,是愿力啊。之后,这句话成为我一个桌签,提醒,铭记。遇到很喜欢的一套茶具,定制时,在茶座上写下“立定心意,专注做事”。后来,导师告诉我,作为一名学人,要“惜纸,尚文,尽责”。愿不负。
————————————————————
“寿司之神”“煮饭仙人”还是去年的《了不起的匠人》。许多股商业力量都期望让匠人群体成为今年IP界的爆款,借此冲击快节奏大城市的消费群体。
然而在“非遗”纪录片《百心百匠》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使李亚鹏说了一句不好听的实话:如果这个社会不需要他了,就让他消失呗
这个道理,如果不说的这么明白,估计还是会有小清新希望在山沟沟依旧有奇妙精湛的手艺和手艺人,就和西方中产阶级希望非洲永远洪荒一样。这其实也是物化,还是最糟糕那种,把人物化到十八世纪去了--希望继承家族手艺的被点赞,一个音符也吹不响的就是不忠不孝了。
这也是我的观点:非物质文化的消失不必惋惜,有些东西消失了就是消失了,消亡是有原因的,把它当成一件历史的艺术品,便也足够了。
《百心百匠》的一期节目,作为一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与《了不起的匠人》不同,《百心百匠》的拍摄内容除了“非遗”本身的魅力之外,还有对“非遗”的载体——传承人以及传承人的生活状态的叙述。(这点很像舌尖,拍摄和剪辑也很像,可能制作团队成分有重叠)
这样内容就很难去回避关于“非遗”濒临灭绝的现状,在《百心百匠·古法造纸》中李亚鹏造访了西安市周至县起良村的蔡侯纸坊,所有造纸工匠中最年长者85岁,最年轻的继承人仅19岁。
这是片中李亚鹏的一段话,凭记忆敲的:
(古法造纸)这个手艺该不该流传下去,那不是一个农村孩子该考虑的事,他要考虑、要纠结的是该不该像同龄人一样去大城市闯荡。你让一个十九岁的孩子去想这些问题,是在为难他。
那我做这件事(保护非遗)我做了几年了,但是我今天突然有点,因为更深的接触吧,反而到产生了一些,跟原来不太一样的想法,任何技艺,如果社会真的不需要它了那就让它消失呗,这是自然也好,繁衍也好的自然规律。
听上去有点数典忘祖,但侧面反映“非遗”的处境,这也是本片独到之处。
不过孙冕先生也发表了他的观点,为全篇打了一个圆场:“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能交给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如果真的被淘汰掉了,假如我们能传递这种精神,也对自己有个交代。”
(这句话挺高的)
似乎李亚鹏调侃的这种对待“非遗”的普遍态度,恰恰是现在大城市的主流。
所谓的匠人精神,无论是专注负责还是滴水穿石终成大器,依赖的手工业者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它实际上并不一定归于手工业,也可以是各行各业。而手工业本身,大可以按照经济规律走自己的道路,哪有为了让人忆苦思甜而故意留几户贫困户不许人家脱贫的道理?音画记忆是为了保留这份精神,但强求它和手工业捆绑,是看不起怡然自得于自己简洁程序的程序猿,还是看不起为了第一时间出装算好了兵线时间甚至屏幕上几毫米位置的电竞选手?
看来依靠“非遗”“匠人”这些IP实现消费升级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呀
此前对传统手工艺的概念不是来自于教科书,也不是来自具体生活,而是来自像台湾的《汉声》杂志,中央台的《留住手艺》节目,日本作家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一书等媒介和资料,借由这些材料,才开始转过身去审视生活空间里,那些吃住用行里每日出现的什物,哪些消失了,哪些正在消失,回忆面前显然有心无力,《百心百匠》正是给回忆赋予可以收藏的温度,可以留存的技艺。
《百心百匠》的“匠”字,让我对过去生活再次回顾,木匠、鞋匠、泥瓦匠、补锅匠、石匠、铁匠、劁猪匠……这些在小时候理所应当地出现生活里人群,随着经济发展,日常生活中工业化生产的生活工具的普及,渐渐消失,老去在人海,这个节目出现的匠人,显然要更文雅,更接近艺术品,接近中产阶级趣味的,但是他们本质和我小时候所认识这些“匠”一致,都是为生活细节服务。
在全民提倡工匠精神的时候,“匠”对普通人有什么意义呢?《百心百匠》给了我一些启发,“匠”对每个人的具体意义就是,把自己手上活计做精、做巧、做漂亮,沉醉于其间,不断琢磨精进,甚至做成一件可以欣赏和收藏的艺术品。这个要求可能偏高或者是奢望,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了“匠心”,能投入地去做一件事,他就会沉静、沉醉,摒弃心中的浮躁、狂傲,内心自带光泽,这可能是一种精神享受,也是一种活着的修为。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无用的,自说自话的,一档讲古、讲工匠的节目如何吸引观众,留住观众,是一个现实难题。《百心百匠》的创新是把节目做成了一档准“真人秀”节目,每一集孙冕老爷子都带着明星,走街串巷、翻山越岭去拜访手工匠人,并且明星向工匠拜师,虚心学习这门手艺,为古拙的东西通上现代明星的电,这在传播上已经是很有意思了,而且这些明星也能沉住气,去真学,真做。
许亚军、柯蓝、李亚鹏、李艾……在片子里都发挥得挺不错,不做,不闹,专心学东西,听老师讲工艺,自己还亲自动手学,挺难得。
毕竟节目时长有限,所选素材有限,《百心百匠》带给我的冲动还在于,看了节目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就想起书架上摆着买了很久的《天工开物》《考工记图说》《长物志图说》《闲情偶寄》等古籍书目,忍不住拿出来翻一翻,好像就进入了另一个维度的磁场里头,小时候觉得古画里除了人物、山水,还有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绫罗绸缎丝帛锦绢等等都非常好看,以为只是画得好看,实物一般,原来很多出自匠人的东西,不但好看,还好用、耐用。
生活用品的工业化大生产把现代制品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它所提倡的是快节奏的生活,然则造型、工艺千篇一律,本质上快销、易损,脆弱而冰冷,因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注入匠人的心气,使用者也只是仅仅把它当成工具,很难产生感情。手工作品可能和它是相反的,提倡的是农业时代慢的生活,一件物品从诞生到使用,到损毁,旷日持久,每一幕都是生活场景,是充满了感情色彩的故事。
如何不让传统工艺变成历史,不让民间匠人师出无徒,也许是一个真命题。
如果以有用和无用去讨论一门手艺存在必要性,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主义的残酷无情,而其实,传统工艺也并不是现代工业的对立面,两者有很多可以融合的地方,比如赋予工业设计人性化的匠心,定制化的打磨,赋予传统工艺和现代工业一样的展示平台,可能两者能实现互补,就像现代的房子里装实木打造的家具,会让人觉得踏实,爱坐沙发的人也可能喜欢太师椅,开现代豪车的人也可能喜欢古风古物,这是《百心百匠》这样的节目值得看下去理由之一。
我爸以前没娶我妈时,过年上门给我妈家打年糕。
外婆当时备好一个石臼,里面放下了蒸好的糯米粉,略加些糖;我爸来时,自行车后座用绳子斜栓了一杆木锤:乡下惯例,该是木锤镶石头,只是这样也将就了。
石臼里略倒一些冷水,木锤上也蘸些冷水;我爸就脱了棉袄,只穿汗衫,手提木锤,在石臼里磨了几下,抡起来,空中画一道弧,猛挥一锤,落下石臼中,扑地一声,拖一拖,磨一磨,拔起来,抡在空中,再复一锤下去。锤过十几下,呼吸逐渐白气浓重,身上也冒白气。
如此抡罢三十多下,石臼里糕粉已经黏成一团,我爸便请外婆过去,将打好的年糕拿走,再换一些糯米粉搁进石臼。这样捶了四轮,就够吃到正月十五。
我们无锡老年间,萝卜丝饼、梅花糕和玉兰饼,就是街头小四样了。
我外婆琢磨,说煮茶叶蛋可是很讲究的,一不能久煮,因为煮久了蛋黄变松,味道发苦;二不能大火,不然蛋白老而韧,不嫩;三调味料得用心思,说是茶叶蛋,其实茶叶就取个味道,全称是“五香茶叶蛋”,五香才是主味,茶叶主要能多个香味;蛋壳得略敲碎,这样一来好看,二来好剥。
梅花糕中并没有梅花:只是发好的面,放进梅花模样的模子里,包了馅儿,蒸好了,用面封顶,面里加上绿红糖丝。这样的梅花糕出来,就像一个五角梅花形的面粉冰淇淋。馅儿,有肉的,有豆沙的,豆沙的居多,取其甜,和绿红汤丝相配——现在比较少了,因为模子难得。
我小时候,很习惯这些事,长大了见得少了。后来写《爱情故事》一书时,还专门写了这个——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很美好,可惜现在,没有了。
后来看日本人的饮食文化里,强调过年的杂煮要如何打年糕时,我微微一怔,想:
“这个,我们原来也有啊!”
汪曾祺先生在他的小说里,写过许多类似的小活计。卖熏味的,做茶干的,挑担子卖馄饨的,赶鸭子的,许多手艺人,未必登大雅之堂,但很有味道,很有趣。
最妙的一段是这样的:
汪先生这句话很妙:
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日语里有个词,曰职人,日文写法是しょくにん。被归在这类的人物颇多,比如金匠、铸刀匠、制茶筅的、制漆器的、编绳子的。列到此地步,您想必也看
明白了:夫职人者,有些像中文里的“匠人”。
——现在都说日本有职人精神。其实中国人也有啊。
汪曾祺先生、老舍先生、沈从文先生,都写过许多这样,用心做事,臻于精微的人。
我觉得,中国人若论匠人精神,完全足以压倒日本人——只是宣传得不够而已。
而这点对匠人的态度,倒是很有趣。
日本江户年间,有位很有名的先生,名唤本阿弥光悦。他家世代是刀剑工艺大师,而在日本,刀剑非武士阶层,根本玩不起,所以他逐日里交接的,也都是世家公子、诸侯大名。偏他一理通百理融,是个大才子。本身是书法家,创了书道光悦流;是出色的艺术家,陶艺、漆器、茶道也玩得转。末了,不只独善其身,还兼济天下,在京都洛北,兴建过艺术家村,让其他艺术家留居。在17世纪,这是件了不起的创举。
如果按中国视角,这人简直就是个大才子,可以登堂入室,进艺术史了吧?
但他在日本,还是属于“职人”。
大致可以说,在日本,“职人”并没有中国“匠人”这词里,隐含的那一点,小看之意。在日本,说你是个职人,可以被夸成制锅之神、茶碗之神,以及,当然,小野二郎先生这种寿司之神。
而在中文里,说一个人是个好“匠人”,并不算一个好称呼。比如,明朝董其昌论画,会认为画凡是匠气的,都不好。又比如清朝的沈复,认为“若留枝盘如寳塔、扎枝曲如蚯蚓者,便成匠气矣。”
如是,“匠气”在中文里,简直就是句骂人话。
我觉得,中国对匠人精神的小看,是一种士大夫+官僚本位的意思。
崇奉才子,崇奉书本知识,崇奉高雅审美。
而对民间的、经验的、技艺的东西,缺一点关爱。
但中华历史毕竟太久,地方又太大,所以随便一找,都足以碾压其他的。
举个例子。
以前写过日本的和纸,英语写作washi,则是郑而重之的另一种做法:在他们本国职人看来,与西洋纸与中国纸,都不相同。
制和纸,最常用的纤维来源,是楮树。楮树枝被煮过后,剥下树皮来,晒干;树皮再用碱液煮过,如此能去除树枝上的淀粉、油脂与鞣质,变得清澈了,再将只余下纤维的树皮放在清澈寒冷的流水中,洗去碱液。树枝的纤维经历过如此丰富的剥取洗涤之后,便变得清瘦纤薄。可以选择漂白:将纤维放到有水蒸气处,放久了,自然白净些——虽然不如机械制纸添加化学药剂,那么惨白夺目。当然也有贵人喜欢自然甚至有波浪纹的,有古意,便不漂白。
匠人赤手空拳,将杂质从纤维中挑拣干净后,便可以将楮树皮搁在石头上敲打了——直至成为纸浆。将纸浆舀去一个平面上,抖动,使之展开成平整的纤维。这时候,可以用一种增稠剂来处理一下——通常用黄蜀葵根制作——不增稠的和纸成品薄些,适合写字作画当书页;增稠的和纸成品厚一些,可以很硬扎结实,甚至可以拿来当盘子端菜。
——而这玩意,最初本是中国的技艺。
按《古事记》推算,日本在公元4到5世纪就有了纸。公元540年,有记录从中国大陆渡海而来的华人在日本,参与造纸:这事并不奇怪,中国移民匠人对日本文化的推动程度,众所周知的巨大。非只是中国,《日本书纪》里则提到,高丽王进贡过纸与彩色笔墨,此类纸在制作时,需要用到水车与石臼,水是用来冲刷的,石臼是用来磨的,如此听来,已经初具后来的和纸做法雏形。
像在《百心百匠》第一集里,张逢学老人就是精通长安古法楮皮纸抄造技艺的老艺人。
自己的好东西,自己不捧,被日本人拿去当了国宝——感觉真有些不太好呢。
《百心百匠》,就是这么一个专题片。
比如,裴金宝与张建华的古琴,那是张岱《陶庵梦忆》里的东西了。
张向东老师的皮影戏,怎么说呢?——张艺谋在《活着》里拼命推广这一点,后来好莱坞《功夫熊猫2》里竭力加强这一元素。
周小寒老师的宫毯手艺这类,在法国是要直接进装饰艺术博物馆的存在。
王树文先生的雕刻,张彦先生的砖雕,都是所谓盖技也而进乎道矣了。
丹巴绕旦、旦增平措、嘎玛丹增这几位的唐卡,用我几位长辈的话,“中国人自己再不多珍惜的话,外国人都想抢了。”
就是如此。
如上所述,因为中国古来的习惯,所以有种倾向。
对高妙的艺术品,大家觉得“太高雅,欣赏不来”;对民间艺术,大家又看不上,觉得土。
结果高不成低不就,许多好东西就这样漏过去了。
真有点可惜。
如上所述,许多好的东西,就在我们没注意到的闾巷之中,老人手边。如果我们自己不在意,那就真的是,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比如,关晓彤的爷爷关学曾老先生,那一手北京琴书,许多人也只在《有话好好说》里听过一段。像会这个的,也是走一个少一个。
这种东西,如汪曾祺先生所说,“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想想别国把点儿民间小玩意都当个宝保存着,传扬着。都说日本人在传统文化上有点太重仪式感,一点小玩意都当宝似的吹嘘——但反过来,我们自己不重视这点仪式感的话,也不能怪自己的传统技艺没人在一啊。
——工业时代到来前,华夏技艺之悠久广博,足以睥睨整个行星。这种东西,本来我们是来得及去欣赏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