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史蒂文·元吴珊卓J·K·西蒙斯莎姬·贝兹沃尔顿·戈金斯吉莉安·雅各布斯杰森·曼楚克斯格蕾·德丽斯勒凯文·迈克尔·理查德森扎克瑞·昆图安德鲁·兰内斯克里斯·迪亚曼托普洛斯马克·哈米尔玛莱斯·裘塞斯·罗根卡里·佩顿马克斯·博克霍德迈克尔·多恩妮可·拜尔梅·惠特曼克兰西·布朗杰弗里·多诺万弗雷德·塔特西奥乔纳森·格罗夫马赫沙拉·阿里乔恩·哈姆罗斯·马昆德埃兹拉·米勒杰曼·翰苏乍得·科尔曼迈克尔·库立兹连尼·詹姆斯泽拉·法扎尔雷金纳德·维尔约翰逊
类型:动作科幻动画惊悚奇幻冒险欧美动漫导演:罗伯特·柯克曼罗伯特·瓦利杰夫·艾伦保罗·弗明格科瑞·埃文斯杰伊·贝克杰·哈姆文顿·赫克威廉·鲁兹卡 状态:已完结 年份:2021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30252970热度:948 ℃ 时间:2024-08-14 14:42:13
更新:
动画季终集补完了,对原作改动还是比较大的(大量原创情节补充),完全想不到下一季会怎么编。nn主要的改动是父子对战情形,诺兰的行动及其造成的破坏都更恶劣也更具体一些(当面爆头、劈开地铁,都是主动传达对人类生命的蔑视,漫画里只有意外造成破坏),让人难以相信按这个往后走还能像漫画后期那样安排父子和解。nn除此之外的改动还包括:n1. 母亲和老科学家的事后反应,动画的表现更细腻(丢合照、共饮等),漫画一笔带过,是母亲直接崩溃(甚至失控指责主角赶走了诺兰,这里的变化比较大,和我前面讲的女性角色的转变有关)。n2. 诺兰向少侠讲述自己的过去,动画简略了诺兰的经历(和守护者、母亲以及朋友的相遇),这一点上使他更绝决,漫画版的表现使他的立场显得更矛盾。n3. 但是,动画版对母亲的态度又更柔和。漫画版「她对我就像是宠物一样」后的一句「她对我而言什么都不是」被删去,反之在这句之前增加了一句「我确实爱你妈妈」,这里态度的变化很大(虽然漫画这里的所说被认为有谎言成分)n4. 进白色房间的时间,西塞尔向少侠介绍说「美国人通过自来水控制公众看不见一种特定光」,漫画里主角忍不住吐槽了一句「那为什么我能看到你也能看到我自己」(算是自曝设定bug),但被敷衍过去,动画里删了这段吐槽(确实不重要)nn期待下一季。
《无敌小子/无敌少侠》看到第7集,顺便把漫画补了(目前补到和动画季终同进度),动画和漫画还是有挺多区别。nn1. 喜欢动画版对诺兰复杂心理的拿捏。得知马克觉醒后,漫画版老爹不动如山,动画版老爹则陷入反常,具体表现为有意无意地向马克输出种族优越论,以及至少在母亲眼里,对教导马克显得不够上心。联系后面的情节,我个人觉得动画版的演绎是更加合理真实的,父亲的失措也有比较立体的解读空间:作为父亲没有做好儿子发生变化的心理准备、作为最强者面临潜在竞争对手的隐约危机感、作为「负有使命的人」被迫提前执行任务所面对的矛盾、作为说谎的人面对「如何和儿子启齿」的压力。而从两版都有的「独自练习和儿子对话」这一细节看,动画中的父亲形象也更加连贯。而在漫画里,则有更多父子间充满温情的互动,这一点也同样喜欢,也因此漫画版后面反转感会更强。nn2. 漫画里的诺兰也有着其他立体面。对战异次元入侵者(手环碎了会变老的娜美克星人(?)),被偷袭和劫持,在被奴役六个月后伺机发动叛乱得以逃脱。漫画这里告诉我们,诺兰并非无敌,同时增加了其隐忍和多谋的特质,这些对于理解他多年而来的行动是有帮助的。期间母亲一面担惊受怕一面努力维持着生活也很真实。此外,漫画中的诺兰心理素质更强大,杀人后不动声色,没有任何人怀疑到他,这也是比较大的区别。nn3. 动画里支线更多,应该是合并了后期的剧情。毕竟第一集就揭晓了诺兰是凶手,带给整季最大的叙事动力,但也相当于一开始就亮了底牌,为了维持观众的好奇心,就必须增加烟雾弹,于是有了克隆人一条线(一度以为凶手是克隆人)、改造人一条线、电音头一条线(包括狮子的提前登场),这个处理使得动画的叙事线有点乱,支线之间的关联性也不大,烟雾弹揭穿得也早,迷惑性其实不强。可以理解动画这么改。按原作的节奏稳健一些,但是那样就慢热。现在的策略就是,通过「挖坑不填」(下季再填)来增加卖点,强推叙事动力,收益也是显著的。nn4. 女性角色的差异。动画最大的加分项。nn1)母亲。漫画中母亲几乎无表现,动画中与丈夫的争执和对抗乃至对其的调查,都使她作为一位女性更加独立和勇敢,这一点是有必要的,因此观众更能够理解诺兰过去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识破诺兰将要做出的自白当中,所包含的一部分谎言),以及主角的性格形成(为何没有成为另一个诺兰:马克说过,我更像你,而非父亲)。母亲的形象在动画里不只是作为一个超英家庭的附属品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以及有担当的家庭成员,而她对诺兰的对抗也作为镜像的一面反射出了诺兰的妥协性,变相增加了诺兰的性格复杂性,绝不是传统套路中非黑即白的角色。nn2)原子女孩伊芙。在被劈腿后,原子女孩在动画中面对颇有「中国式家长」神韵的父母教育,对角色构成补充。她也有去找男主想要倾诉,但在窗外看到了男主和女友在一起,于是识趣地飞走了。漫画里女友不在,她飞进去直接趴在男主腿上哭泣,还被推门的母亲误会了。这里算是删掉一些黑料。nn3)安玻。动画里,马克展示身份的时候,安玻表示早就猜到,并且「那又如何」。漫画里,安玻竟然转怒为喜,「我的男朋友是个超级英雄!」两者高下自不多说。nn5. 漫画里藏梗更多。科学家给马克选的第一件战衣,衣服上装着太阳能电池,因为「当初像世人一样误以为诺兰父子能力来源是太阳」,一个超人梗。马克和伊芙在制止一个反派时立刻被认出了身份,还觉得奇怪,反派吐槽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你们甚至连面具都没戴。此外,漫画动画都在视觉上戏谑了海王,美漫界对这一角色长年的恶趣味,黑袍纠察队里也搞过。主角在和反派对战时有练习俏皮话,感觉是模仿死侍或者小蜘蛛。nn6. 双子在漫画里不尽相同。动画里取消了两人的区别,并说「是故意不做区别的」(可见平日里关于谁是本体的争执只是打情骂俏),这里认为动画改编的好些。多重身在面对自身的镜像时,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安全性不能动摇,才能和平相处,否则就会自相残杀——这是诺兰的《致命魔术》,也是自古以来的关于多重身的小说和电影所告诉我们的(往往莫能逃脱双子相残的戏码)。nn7. 此外,漫画里红恶魔的表现弱很多,长得也并不那么像地狱男爵。漫画里赛西尔到目前为止基本没有戏份,动画里的展现更复杂一些。nn在即将开播的季终集里,诺兰即将告诉儿子不同于他最初所讲的另一个版本的历史真相,将和之前的版本构成一个对照。相信这一段在动画里也会有很不同的表现,尤其是对妻子的态度。值的注意的是,诺兰的第二个版本的所谓真相里也未必都是真话,应该和第一个版本对照看。有些话可以认为是真话,但其实也属于他不得不选择的自我强化和自我暗示。相信未来动画版对于这一角色会有更好的塑造。nn继续读漫画,感觉还是值得作为另一个不同的平行版本以了解。
台词真的蠢&模板化到家了,净说些对剧情没有推动的废话,让人怀疑是AI根据既往美国影视作品的大数据自动生成的。
其中一位超级英雄也真的是幼稚到可笑,她所谓的make world better就是通过超能力,让农民获得跟他们的付出远配不上的回报?有没有想过这对别人是否公平?那对被帮助的当事人就真的是好事吗?你这是在活生生的打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规律啊,我看被她帮助过的这些农民以后别干活了,祈祷一个粉红女郎出现就好,很快就回到史前文明了。停止山火?山火本来就是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重要环节,你是多自大才要去停止它?
建议超级英雄以后要考证,学点基本的生物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之类的,持证上岗。支持超级英雄学历内卷。
真的是sick of 美国这一套个人英雄主义、对绝对力量崇拜的思想,幻想出绝对力量like超级英雄或者超级科学,不管出了什么问题,不需要去溯源,查找是否有系统性问题,直接找超级工具填坑、掩埋就好。想得美。这种期待真是又懒又蠢。不过这跟他们现实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倒是吻合的,那也确实是文化比较自信。
本文首发于「动画学术趴」,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超级英雄题材如今早已不新鲜,甚至太泛滥。08年《钢铁侠》之后,各路漫改影片汲取美漫原著80多年的养分,在大小荧幕上频繁露面;直到19年“终局之战”《复联4》在掌声、眼泪与钞票中落幕。
那之后,作为超英爱好者的笔者,一方面,追剧一样追了十年的电影系列落幕,令人感叹;另一方面,一查发现之后还有好多超英片,令人好疲惫。
这个“超英饱和”的时代,大家会不会很快对超英失去兴趣?这两年,各大片商也在用各种方式延续超英题材的生命,有的求稳继续拍传统新老英雄故事,有的做类型片风格化尝试。
刚完结的迪士尼网剧《洛基》评价褒贬不一,各位观感如何?
而这种情况下,今年仍有一部超英题材影视作品突出重围,在第一季播出后,获得了粉丝和外界广泛好评,豆瓣9.1分、烂番茄新鲜度98%,一口气被亚马逊续订到第三季。它就是——
《无敌少侠》
以下部分包含【第一集】剧透,介意的读者请谨慎阅读n
看一集就停不下来
《无敌少侠》是在亚马逊Prime独播的8集动画剧集,虽非出自漫威DC这样的巨头,但原著漫画也不算小众。它来自倡导创作者自有版权、常年占北美第三销售份额的Image漫画,由罗伯特·柯克曼(Robert Kirkman,也是《行尸走肉》编剧)编剧、科瑞·沃克(Cory Walker)和莱恩·奥特利(Ryan Ottley)绘制,连载于2003年-2018年,总共144期。
《无敌少侠》动画剧情基本忠于原著,讲述青少年马克·格雷森在17岁继承了父亲——地球最强英雄全能侠诺兰·格雷森——的超能力,随后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成为超级英雄,逐渐成长的故事。
没错,只看简介就还挺无聊的。刚开始看笔者期待也不高,以为又是另一部跟风翻拍老漫画的平庸作品(就像去年的《喋血战士》)。
《无敌少侠》的世界,有新老超英团队(≈正义联盟&少年泰坦)、政府秘密机构(≈神盾局)等经典配置,看起来也就是另一个俗套的超英世界设定。
第一集开场他们模式化地挨个亮相,虽是原创角色,但明明都能找到致敬其他角色的影子。
当然少不了对标超人的最强战力、主角老爸、全能侠诺兰·格雷森。
第一集里,马克·格雷森是个平平无奇的小青年,获得能力之后放学就跟着父亲训练成为英雄;人物的性格也没发生什么太大变化,碎碎念台词伴随的日常生活甚至会让人觉得略乏味。
直到结尾峰回路转,让这部剧口碑爆炸、拉人入坑。
结尾,
护卫队成员们纷纷接到紧急集合信号,
抵达基地,
却被全能侠一个人挨个
屠
杀
殆
尽。
全能侠使出压倒性的实力,护卫队的英雄们被击穿身体、拦腰斩断、血浆四溅、内脏外露,视觉冲击力爆炸。
突如其来超强的血腥场面,揭示出原来伟光正的英雄诺兰是反派。刺激。
以下部分会透更多更刺激的
不想再被剧透请谨慎继续阅读
接下来几集里,诺兰隐瞒真相,护卫队一行人的死亡变成悬案,与此同时日常生活继续,儿子马克以父亲为榜样和伙伴开展各种冒险。
从第二集开始,马克和父亲一起都过上了“双重生活”。马克一边为自己的能力骄傲,迫不及待地想证明自己,开始超英初体验;一边也仍然过着平平无奇的校园生活。
父亲诺兰这边则一边依旧扮演着全能英雄、模范丈夫和马克的导师;一边向全世界隐瞒自己实际上在帮家乡维特鲁姆星球在全世界扩张殖民、身上流淌着暴戾好战的血液。
除此之外,政府秘密机构和共同生活十多年的母亲也开始注意到丈夫的疑点和奇怪举止,试着进行秘密调查……
《无敌少侠》中,始终穿插两条主线:一条是父亲诺兰的身份如何被一步步识破,一条是无敌少侠马克如何一步步成长。
双线节奏也安排得张弛有度,第一集结尾的高潮之后第二集马上chill下来,刚要觉得无聊了又高潮迭起,循环往复。
战斗场面也是一点都不含糊,每两三集爆发一场大战。虽然没有太多花哨的特效,但动作戏不拖泥带水,拳拳到肉。
尤其是结尾真相揭示之后的父子大战,从田野打到都市,从地下打到雪山,诺兰终于向儿子展示真实的自我,并要求马克接受自己的价值观。
为了告诉马克人类有多么软弱无能、告诉他拥有着强大到简直残忍的力量,诺兰还特地选择在城市作战,阻止马克拯救无辜,造成尽可能多的伤亡。
这一部分的战斗(或者说单方面碾压)可怕又过瘾,堪称近几年美式动画中最有魄力的场面之一。
有些场面确实太可怕,更多细节和谜团大家自己去发掘吧
不再平凡
除了限制级暴力场面这个噱头之外,动画版《无敌少侠》的制作各方面都极具巧思。
比方说第一集结尾就释出全剧最大反转,揭露“全能侠是反派而非英雄”这一全剧最大爆点。漫画中这一段原本发生在第7期,只用了3页9格呈现,前面6期都是马克的日常和刚获得能力之后的冒险。
但动画制作组深知流媒体时代的观众选择多、性子急,与当年漫画店追连载的读者不同,看完一集感觉没意思就很可能干脆弃剧。于是动画版特意安排提前了这段剧情,改变叙事节奏,并且加强了暴力尺度,接近guro向。
另一点巧妙的地方在于,《无敌少侠》没有一开场就放出这段,反而把看似俗套的设定和琐碎的青春生活排在前面。
要知道,让反派在开头露面和让反派当战力天花板,这种套路都不新鲜。但《无敌少侠》厉害的地方在于,第一集结尾的反转,一下子就颠覆了前面四十分钟看似无聊的日常建构出的“英雄的平凡性”和“生活的平凡性”。
既打破了观众刚刚对这部作品建立的印象,让人意想不到,也赋予了观众开挂般的上帝视角
——除了反派以外,观众是唯一知晓谜底的存在,而主角身边亲朋好友直到最后一集之前都还蒙在鼓里。
我们都已知道了悲剧的真相,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敌少侠、黛比等剧中人一步步奔向结局。
此时重新回想之前觉得琐碎的日常片段,反而感受到它弥足珍贵。
不只是神反转
说到对日常的描写,《无敌少侠》不像大多超英片由一场场动作戏串联,更多时候,大量场景设置在家庭、学校和队伍的基地里,主角始终身处群体之中,真正拍出了生活感。
马克跟父母与同辈人的互动生动而又不做作,非常有说服力,树立起一个鲜活的青春期少年形象
当父亲试图语重心长试图发表重要讲话,他也会像所有不够叛逆的叛逆期孩子一样满口“嗯嗯嗯”地回应。
当磕磕绊绊地跟喜欢的女孩初次约会之后,收到一个吻作为结束,他也会长舒一口气然后激动地(真的)原地起飞,恋爱桥段健康自然不矫情。
这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豪华的配音班底,马克和黛比的配音卡司史蒂文·元和吴珊卓都是知名韩裔演员,分别演过《行尸走肉》《燃烧》和《实习医生格蕾》《杀死伊芙》等经典影剧;
为全能侠诺兰配音的更是出演《蜘蛛侠》《爆裂鼓手》、获得过奥斯卡小金人的J·K·西蒙斯。专业演员将角色诠释得相当生动。
日常生活的演绎看似琐碎,但是它让观众一点点了解和关心主角周遭。日常越是深入人心,最后的崩溃就来得越是猛烈。
不过从好的方面讲,尽管故事的终点是痛苦,但至少过程中《无敌少侠》不忘幽默,呈现出旺盛的青春朝气,至少做到有娱乐性,也算一种调剂。
平凡中见非凡
编剧罗伯特·柯克曼本人曾说:“《无敌少侠》的卓越之处在于:非凡的事物在《无敌少侠》里被视为平凡。”
这句话反一反,用来形容动画版的视觉风格也很合适。
《无敌少侠》首先继承原作鲜明的设计风格,漫画原班人马也担任动画顾问。
同时动画更强调明朗的色调、硬朗的线条,给人90年代美国动画的复古观感,给人一种轻松、愉快、自如的感觉。
二维动画由韩国的工作室Maven Image制作,在分镜和表演上做足设计,可以说是经费花在刀刃上的典范。
像是第一集,用高速运动的背景搭配正常速度又动作舒展的角色,呈现无敌少侠的矫健身手和自信心态,看得非常舒服。
第三集里救平民和地震博士开打的场面,节奏把握成熟、碎片效果帅气,都体现他们在线的制作水平。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暴露美式低成本动画本质,像下图最后几帧永生侠等比缩放飞回去令人爆笑,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笑果。
每一集插入片头Invincible(可以是形容词的“无敌”也可以是名词的“无敌少侠”)的方式也都完美踩点,契合角色前一句的台词。记忆点超足。
结尾大战更是因为做得太有想法,让人过目难忘。诺兰在马克面前用两根手指顶脑袋的动作被做成了meme*,受到人们自发传播,火爆全网,还出现了各种风格的变种。
*通过模仿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思想、行为或风格,这里的意思接近于“梗”或者“表情包”。
《无敌少侠》同时受到行业媒体和普罗观众的好评,最后两集更是达到了IMDb 9.6、9.7的高分。完结当日,亚马逊随即宣布一口气续订第二和第三季。
溯源创作背后
《无敌少侠》火爆之后,许多人提起它都会拿《黑袍纠察队》对标。但实际上,这种比较并不是很贴切。
同样亚马逊出品,《黑袍纠察队》的世界里超级英雄表面光鲜亮丽私底无恶不作,一群被英雄伤害过的凡人集结起来反抗他们
回溯到漫画刚刚诞生的2003年,彼时Image漫画其实没有想要颠覆超英或怎样,只是觉得自家产品线缺少超级英雄品类,于是委托罗伯特·柯克曼构思新连载。
这里要插入一下时代背景。八九十年代,超英漫画刮起一阵“黑化”、“成人化”的风潮,漫画销量迎来巅峰(然后很快泡沫),收藏市场相当活跃,出版商也开始有意倒向成人趣味。
在笔者看来,90年代的漫画风格可以说“群魔乱舞”,一时间肌肉枪支色情等各成人元素混搭的“eXtreme”风格变成流行。
漫威经典角色电索cable,时间穿越者+感染科技病毒+心灵感应+机械臂+镭射眼+自愈+超大块肌肉,各种元素混搭的猛男,典型的90年代美漫人物,笔者相当喜爱
这种背景下,《无敌少侠》一方面在于沿袭了八九十年代以来不避讳极端暴力画面和现实议题的风潮;一方面,又更加清新、真实,无敌少侠“生活在真实世界、面对真实问题。”
当年《无敌少侠》给略显同质化的美国漫画带来新鲜风气。而如今,动画或许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复联4》之后,许多片商想把超英片拍得不一样,有的像《小丑》一样坏坏,有的像《旺达幻视》一样怪怪,出了许多佳作和庸作。
像是和《无敌少侠》同期播出的网飞剧集《朱庇特传奇》,同样改编自优秀漫画原作,同样有成人元素和黑暗设定,甚至同样讲亲子两代人纠葛;却因为太想给新的“米勒宇宙”铺路,且角色空有设定完全不立体,第一季刚出完就宣布后续被砍,可惜浪费了好的底子。
笔者耐着性子看完了,深深感觉时间被浪费。。尤其感觉女主是个只会骂父母、嗑药、展现性感身姿、几乎没参与故事的花瓶
《无敌少侠》有限制级要素,却也是一部青春片,只是主角必须要在权利和义务之间权衡,学会承担责任过好自己的人生,难以安然享受「平凡的乐趣」。
它不是像《黑袍纠察队》那样的反英雄,仍是一部范超正的超英片,只是被迫有邪恶的父亲要打败,结尾必须让他在强力的族群大义和软弱的人类之间选择,付出「非凡的代价」。
《无敌少侠》故事的张力,在于非凡与平凡、超英奇观与人类日常的参差。
罗伯特·柯克曼浸淫在超英文化中长大并且深爱它,所以他并不想采取刻薄的态度质疑和颠覆超级英雄的存在意义。
他曾说过,创作之初的想法是想要创作一个有始有终,会成长、失去、蜕变和成熟的英雄;起源故事之后,人物弧线仍然继续往前走。
主角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非形象图腾。“无敌少侠”是马克的定语,而非定义。
罗伯特·柯克曼想要做到的,是把超级英雄所代表的更本质、更朴素的情感,带回现实世界。这让《无敌少侠》充满魅力。
Hate To Say I Told You - 音乐
最后,
参考资料:
1. Adam Rosenberg, Robert Kirkman's 15-year journey with 'Invincible' is over.Here's his story.https://mashable.com/article/invincible-finale-robert-kirkman-comics-interview
2.David Betancourt,‘Walking Dead’ creator Robert Kirkman explains his new show ‘Invincible,’ and the importance of Asian superheroes.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arts-entertainment/2021/05/01/invincible-robert-kirkman-walking-dead/
3. Oliver Sava, How Streaming Shows Are Rewriting the Superhero, Blueprint.https://www.gq.com/story/the-boys-invincible-jupiters-legacy-umbrella-academy-streaming-superhero-blueprint
4.Siddhant Adlakha,Invincible: How the Show Fails the Comic.https://www.ign.com/articles/invincible-how-the-show-fails-the-comic-amazon
这几年,R级大尺度的超级英雄片是越来越多了。
比如《金刚狼3》、《黑袍纠察队》、《死侍》、《X特遣队:全员集结》……等等,虽然这些电影剧集的画面都比较重口,一打起架来就跟血浆不要钱一样,不是断胳膊就是断腿的,但它们确实也更真实地体现了超级英雄在现实世界里应该有的力量。
试着想象一下,假如现实世界真有超人、绿巨人这样的怪物,以他们的速度和力量,随手一拳都应该会像是一辆全速前进的装甲车撞击在人身上,绝不只是像以前的超英片那样,把坏人打翻在地就完事了。以超人之躯对人类的凡胎肉体,理论上应该能像劈块豆腐一样轻松地手撕人棍,这才是超级英雄应有的破坏力。
但在过去,超英片的受众大多是青少年,注定不能有太过于血腥的演出画面,这就产生了一些逻辑上的矛盾,我们很难能真正看见超级英雄们暴力恐怖的一面,在动画领域里更是尤为少见。
而现在,由亚马逊出品的这部《无敌少侠》动画,终于让我们见识到了超级英雄的强度。
第一季共有8集,每集50分钟的饱满内容,绝对能让每个热爱暴力美学和超级英雄的影迷爽到飞起。
在此之前,其实夏多看过的美式动画并不多,超英题材的更是只看过DC、漫威出品的几部动画剧集和电影。我对美式动画的印象只停留于线条颇为简单、画面表现力流畅充满想象力,但战斗场面总是差了那么点魄力,很少看到日本动画里常有的高燃打斗场景。
但《无敌少侠》却让我彻底改观了。
有赖于金主爸爸亚马逊不计成本的砸钱投入,这部动画的战斗场面简直可以用经费熊熊燃烧来形容。
动画里几场超级英雄的大战上天入地、摧枯拉朽、拳拳到肉,兼具炸裂的速度与力量感,在作画和帧数的表现力上都让人叹服,使我想起了《龙珠》、《一拳超人》这些日漫才有的打斗震撼力,甚至还有《超人 钢铁之躯》真人电影里超人VS佐德将军那种神仙打架的即视感。
当然,更带给人直观冲击的,是这部动画绝对达到18禁级别的血腥演出。
咋一看《无敌少侠》的第一集,你大概会觉得这不过是又一部平平无奇的超英动画,超级英雄对付恶棍反派的戏码如此老套。
但看到结局时,你一定会被忽然黑化的展开给吓到,同时,从那些毫不加以掩饰的爆头、腰斩……漫天血雨横飞的镜头里知道,这部动画可是来玩真的。
以超级英雄的力量,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一个普通人碾成肉泥,而当城市里有超级英雄开战时,即使是为了好心救人匡扶正义,超级英雄们的一举一动也可以轻易毁坏城市建筑,很可能会将无辜百姓波及卷入,制造大量死伤,在这点叙述上,倒是很像扎克斯奈德拍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的开场。
虽然片名叫《无敌少侠》(或者《无敌小子》),但在动画第一季里,最亮眼的角色毫无疑问是无敌少侠“Invincible”的父亲——全能侠“Omni man”。
全能侠是守卫地球的最强英雄,来自维尔图姆星,这个星球的人们全都是不亚于赛亚人的战斗种族,他们拥有超强的速度与力量,飞行能力和近乎无敌的肉体,寿命超长,一个人就足以毁灭一个星球的文明。
很显然,全能侠的设定与披着斗篷的外观,都会让人想起DC宇宙的最强英雄——超人。
对于DC漫画的影射显然是原作有意为之的,就连漫画原作第一卷里,全能侠都自我吐槽过,“很多人都认为全能侠他们一族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因为超人的能量来源就是太阳)。
不仅是超人的形象被借用了,事实上,就连正义联盟原班人马的设定也几乎整个都被拿来开涮。
在《无敌少侠》里,“地球守护者”这个组织里我们能看到熟悉的“蝙蝠侠”、“海王”、“神奇女侠”、“闪电侠”、“火星猎人”……简直就是山寨版正义联盟有没有!?
这也让我们想起了近年来大热,同样是恶搞了正义联盟的另一部反英雄大作《黑袍纠察队》。
两部作品里都有一个战斗力天花板,以黑化版超人为原型的全能侠和祖国人,以及一群屈服于全能侠/祖国人绝对武力之下的山寨正义联盟组织,同样的,这两部作品的场面都十分血腥重口,对表现超级英雄暴力和写实的一面非常直白。
但相比较之下,夏多还是觉得《无敌少侠》和《黑袍纠察队》有本质上的区分。
虽然《无敌少侠》里有超级英雄黑化和暴虐的一面,但整部作品的内核,比如无敌少侠的成长经历、像蜘蛛侠一样,一边在高中校园生活、一边做个超级英雄的故事还是非常传统正派的。
而《黑袍纠察队》是完完全全的反超级英雄黑色讽刺片,在创造表达上百无禁忌,以重口为乐。虽然同样是黑化超人,但全能侠有忠于故乡的正当理由和内心纠葛,祖国人则完全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变态反派(没有说祖国人塑造得不好的意思)。
在类似的故事设定下,两部作品的展开体现了王道和邪道的差异。
而这恰恰也是《无敌少侠》在剧情上给人的最大违和感。
一开始看这部动画,你会觉得这乍一看的黑化展开非常劲爆,其中一定有什么非常深刻的内幕或惊人的反转。
但随着故事推进,这部动画居然又回归到传统的超英片展开了,而全能侠大开杀戒的理由也显得如此不经推敲,为了夺取地球这种老土的理由实在是缺乏想象力,并且不符合逻辑。
他为什么不可以在一开始降临地球时就以武力征服地球?或者和地球高层谈判,用和平方式(并展示双方力量上的绝望差距)让地球自愿加入维尔图姆帝国?就算要屠杀地球护卫队,似乎也完全没必要在马克什么都还没搞明白的时候,就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干掉(虽然知道这样动画张力最强),全能侠在第一季里整个的行为方式都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太过激进。
血腥的画风、超强的动作场面,与简单直线条的文戏配上一起,怎么看都不是那么搭。n
对比起来,倒是新地球护卫队里的机器人的故事更有深度一些。
另一个问题,是好莱坞作品这几年的通病——强行塞入政治正确元素。
原作里主角的女朋友安珀明明是个金发白人,在动画版里却摇身一变成了黑人女生。
超英电影里这个改原作人设的习惯真是挺无语的,前有《雷神3》里的女武神成了黑人(请告诉我北欧神话里哪来的黑人?),后有《猛禽小队》里金发碧眼的黑金丝雀真的成了黑人金丝雀……哦对了,还有迪士尼很快要上映、充满争议的黑人版《小美人鱼》。
我绝非种族歧视,也尊重黑人演员们,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片方强行改角色肤色并不是为了支持黑人力量,只不过是想要在电影里打一张种族牌去吸引黑人观众群体罢了,但他们惟独忘了,这是对原作粉的不尊重的。
除了黑人牌以外,《无敌少侠》里其他强行ZZZQ的元素还有很多,比如把主角的好友威廉改成了gay的设定,增添了LGBT元素;比如增加了大量女角色的戏份,然后借主角妈妈的口说出,“即使我有一个世界第一的超级英雄老公,工作对我来说的意义也无法被剥夺”之类的女权宣言,然而这些标榜女性独立自主、不会简单的慕强和雄性崇拜的剧情,却因为编排突兀而让人看得直皱眉头。
例如主角妈妈调查全能侠是否谋杀地球护卫队的剧情、还有安珀知道了马克就是无敌少侠时说“那又怎么样,你以为你是超级英雄我就会崇拜你,最重要的是你欺骗了我”的态度都让观众觉得很不舒服,像是她们在单纯的无理取闹、制造麻烦而已……老套的“你听我解释”“我不听我不听”式剧情。
还有些别的小问题,比如这部作品的战力设定很奇怪——全能侠可以单体毁灭一个星球文明,一拳把人打飞几十公里,硬扛卫星炮的轰击,却和几个破铜烂铁造的半生化人打得有来有回;比如主角一家平常高调得不能再高调了,全能侠没事就从家里起飞去国外买菜打酱油的,马克把自己家院子砸了个陨石坑,但是周围邻居和好友居然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在现实中,地球第一的超级英雄一家子的秘密肯定早就被24小时的狗仔队打听个精光了……
尽管列举了故事上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非常喜欢这部动画带给我的新鲜震撼感,让我认知到了除了DC和漫威世界外,一样有如此具备潜力的超英世界观。
光是从本片豪华的声优阵容(我尤其喜欢“机器人”的配音扎克瑞·昆图,他担当反派的《英雄》是我的美剧启蒙了),你就能知道亚马逊对这部动画系列的投入和报有的前景决心了。
第一季动画显然只是个开端。
无敌少侠的潜力,全能侠的去向,维尔图姆帝国的野心,还有许多反派也只是展开了冰山一角式的介绍……这部剧已经续订了后续的新季,并且可以预见,会有更加磅礴震撼的大战即将展开,我是相当期待的。n
总之一句话——朋友们,趁这时候入坑一定不亏!
在此之前对Amazon唯一的印象还是好兆头,原以为会看到类似于偏向于漫画风格的小虫发家史之类的剧情,没想到小丑竟是我自己,顶着如此清纯的标题,拍的却是黑袍+猫头鹰法庭
刚开始看第一集的时候,它好像只有8.1分
追完最后一集,看来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完完全全有底气说这是一部宝藏了。
全剧核心探讨了这么几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个文明或种族何以生生不息;为什么我们会喜欢超级英雄;超级人类和普通人之间到底是或可以是怎样的关系。看似小儿科,低成本,且有着与类型不相配位的尺度的这部剧把这三个被讨论过无数次的问题聚在一起,聚在马克这一个人身上,给出了最具说服力,最脍炙人口的官方回答。
无敌小子里的人类社会,既没有像mcu一样过度美化光明化,也没有像dcau一样过度阴暗化危险化,说白了这里的世界观更像是你我每天共同处于的世界。虽然只有短短八集,但是主创尽了最大可能为主角身边安排了最多元化的事件和角色。虽然知道马克的身份但是面对二人感情难免自私的女友,被丈夫pua重重跌落回现实的母亲,一心想要独立向往乌托邦的安珀,用自己能理解到的最深刻的情感勇敢向人类示爱的机器人(机器人没有名字从头到尾就叫robot还是第一回见),从屠龙者变成恶龙的石化人,一心想要掌握一切最终却发觉自不量力的西塞尔。这些人有的有着超英片模式化的设定,但是每个人也都做出了一定的反套路设计。沃勒双子,大学变态发明家,石化人这些单元反派虽然登场短暂但是各有新意和魅力所在,颇有哥谭天团的味道。
无敌小子做到了绝对的残酷,甚至让看此房是我造都毫无波澜的我都略有震撼。
第一集结尾被无数人称为入坑原因,也是三观和底线被刷新的节点。也就是在第一集结尾,立下了贯穿全剧的核心表达,小格局上讲是“弑父”,大格局上讲是“逆天”
在诺兰这样一个拥有无与伦比力量的维特鲁姆人面前,护卫队的每一个人不过都只是一个个有一方面长项的普通人(有的属于他们种族的普通人就是了)只要不到五分钟,诺兰就单枪匹马不留证据地杀光了这支守护人类和地球数十年的小队。他们出场时是白宫前战斗保护总统(人类政权),官方的身份和他们自身的使命感赋予这只队伍人类安危和文明延续护航者的意义。第一场战斗戏也是套路地按照大多数联盟片团战的拍法,但是这场蝴蝶梦很快就碎了,你以为的最强超英集体二十分钟就集体杀青。更强大的力量面前,人类的能力微不足道,单凭力量对抗我们不堪一击。似乎我们能活这么久不是因为我们牛逼,而是牛逼的人懒得捏死我们。
于是成长在舒适圈里的马克开始了自己的成长旅程。从慢慢敢于反抗霸凌,到自制战衣阻止犯罪,到超能力完全觉醒决定正式成为英雄,到为了保护石化人一家放弃了爱情,到和下水道基因魔一战后认识到双重身份的权衡之重要,最终戳破所有肥皂泡以下犯上。每一个环节的过度都是“humanity”这个词闪烁光芒的时刻。马克其实算是半个地球外来者,学校的生活也并没有给予他很多满足感,但或许正是这些地球人不太完美的地方反而让他看到了人类的可爱与值得保护的地方。毒液,惊奇队长这些拉跨片没解释通的为什么外星人相比于自己种族更爱人类的问题,在这里被讲清了。
前面所有的铺垫都聚在了大结局爆发。我们看到了诺兰用他前面屠戮恶人和护卫队的方式翻倍对待自己儿子马克,看到嫉恶如仇的马克在父亲面前却会心软,一直想要靠提升力量战胜一切的他最终靠这个星球在他身上烙下的独有的印记“humanity”取胜了(这不比红幻 猎冬燃?)。冷酷无情的诺兰也在看到儿子的豁豁牙时难免想到马克小时候的点滴,带有强烈纳粹军国象征意义的他在此刻也难逃亲情爱情的难关。纵然最后被自己父亲杀穿,嘴里一个字也挤不出,还是要喊一声“Dad”,马克可以说是地球教育最成功的模范人类了。而这种曾被诺兰认为是懦弱的缺陷最终反而成为了自己破防,保护了地球的麦格芬设置。
全剧虽然诉说人性的美好但也一点不吝啬于展现其它的残酷。出轨分身人的莱克斯浴室实现了“真.多人运动”,从底层爬起想要反抗的石化人也难逃被金钱腐蚀,外表冷峻全知的机器人实体其实是一坨腐肉,诺兰亲手捏爆马克刚刚救下的飞行员人头,抓着马克的身子撞碎了一车人。超能力和神性走向极恶就是这样的结果,他们都居高临下俯视这个星球,所以他们才对人类不是保护是屠戮。但马克并不一样,所以他才能成为搭载“humanity”的角色。
结尾外星公务员问马克接下来想干什么,马克脑子里回忆着每个恶棍的蒙太奇和家人朋友们的景象,嘴上回答“先上完高中”。这个片段提现着他这一年成长的几重价值,他学会了如何权衡双重身份,他学会了如何使用自己的力量,他绝不会步父亲的后尘,要用最“humanity”的方式对待这些共同成就了他自己的鲜活生命们。
一切的一切终于尘埃落定了,到头来反倒是最冷门,最其貌不惊的无敌小子拍成了近十年最佳超英片之一。在下一个十年,“humanity”这个母题拍烂了,那一群迷恋紧身衣大斗篷的人又会挖掘出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