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mer真不愧是新浪潮大师,在短短的23分钟里,在男主角仿佛心不在焉的独白中,将男性的心理解析到一丝不挂。男主角焦虑地徘徊于Place de Villiers周围的几条小街,频繁出没于18岁少女工作的面包房,使得这个地点几乎成了一个封闭场景;而故事本身也充满了类似侦探片的紧张、悬念与神秘感:为何他一开始就知道陌生女郎Sylvie的名字?Sylvie又为何突然失踪了?他会真的与少女赴约吗?少女和Sylvie又是否会发现他在脚踏两只船?Rohmer对“短片”的见解如Maupassant对“短篇”一样,精简,戏剧性,充分在结尾营造了 effet de surprise,创造了一个出乎意料的 “chute”。
因为觉得独白台词很美,一个人讲了一段故事,于是记录了下来。
巴黎,维利耶十字路口,东边是巴迪诺勒森大道,北边是莱维斯街和莱维斯市场,维利耶圆顶咖啡屋,左边是维利耶大道,维利耶地铁站,往西是古塞尔大街,一直延伸到蒙索公园,前城市俱乐部遗址,学生公寓。nn在上法律学校的时候,每晚都在那里吃饭,希薇在蒙索大街上的艺术馆里工作,跟我在同一时间会穿过公园回家,我只是在十字路口和俱乐部之间见过她,擦肩而过,我们会偷偷的看对方,仅此而已,我的朋友斯密德总是催促我采取行动,但是我很紧张,可是她不像是那种可以在街上被随便搭讪的性格,而且那也不是我的风格,但我认为他已经准备好为我破例一次,我也破一次例,但这样还是太冒险了,我不想因为冒险导致把事情弄糟,我能感觉到自己对她有多么强烈的感觉。nn现在是五月份,快到期末了。他一定就住在附近,我们见过她很多次了,拎着篮子去买东西,可是就算我尽力隐藏不让她发现我跟着她又有什么意义呢,等我决定要采取点行动的时候,幸运之神终于向我微笑了。nn通过这次短暂的交谈之后,我只有一个想法,不管说什么,下次也要跟她说话把他留住。然后让她忘记这次冒失留下的坏印象,但很显然,我快要成功了,我需要承认,撞到她并不完全是因为意外,不过她好像也没生气,相反的,她还有回应我,她拒绝了我的邀请,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过不了多久,再见面的时候,我就能跟他交谈了。nn但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却发生了,厄运也紧跟着好运而至,三天就这么过去了,然后是一个星期过去了,都没有再见她出现,斯密德快要考试了,所以回家了,虽然对她念念不忘,但我没想要占用学习的时间找希微,吃饭是我唯一有空的时间,所以我顾不上吃晚餐,就去寻找她,吃饭的时间是30分钟,来回走一趟要三分钟,那这样我能见到希微的机会就多了十倍,但在这条大街上,没有什么收获,她也许去走了其他的路,也许会坐地铁或者去乘公交车,但无论如何,她都要买东西的,因此,我就把找寻的范围延伸到了莱维斯大街上,但是实话说,傍晚的寻找是很孤燥的,天气很热,也很累人,市场上的货物很多样,也很新鲜,能够听到讨价还价的争论,美味的食物诱惑着我的胃,我早已厌倦了咖啡馆和休假。我的胃渴望享受到樱桃时节里的美食。nn在长时间的看书和记录之后,市场里的味道和声音与在俱乐部里相比更让人放松,但是我的寻找仍然是徒劳无功,有许许多多的人住在这附近,这里可能是巴黎最拥挤的地方。nn我应该继续找吗?还是应该放弃?nn我太天真了,可能还傻傻的希望着她会突然出现在某个窗口,或者从某个商店里走出来,碰巧再次和她撞见,就像那天一样。n
所以我决定在四处走走,就这样,在勒波特大街上发现了一家很小的面包店,我便经常去那里买饼干和面包,当作主食来吃,每家面包店里的饼干都是一个味道,都是工厂加工的,在哪里都可以买到,但是在这儿希微也看不到我在吃饼干。也许在拥挤的市场里,它可能随时会出现。n另一方面,买饼干吃已经成了我和面包店女孩之间的某种约定,像我这个岁数的人,最讨厌的莫过于购物,我喜欢进商店,好像是之前来过的样子,这个女孩能认出我来并猜对我要买的东西,我很开心,他愿意陪我一起玩这个游戏。n希薇仍然是没有出现,难道她在躲着我吗?天呐,这是为什么?他还在国内吗?难道生病了吗?或者死了吗?结婚了吗?都是有可能的。n一周的时间过去了,我的寻找变成了表面形式,我更想快点去面包店,每天进门和选东西,买的时候更加留心异样的举动,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面包店的女孩是喜欢我的,你可以认为这是我的虚荣心在作祟,但事实上我很受女孩子欢迎,但是她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只有希薇才是,她一直让我念念不忘,就是因为我一直在想念着希薇,才导致我对来自面包店女孩的爱欣然地接受了,感觉就好像我没有爱上过别人一样。nn我每天都享受着做这些事,当然也不会进展的太过分,而且这么做不仅是打发时间的好方式,也算是对希薇消失的一种报复,但这种报复对我来说不值得,我最终把气出在面包店女孩身上。但让我心烦的却不是她喜欢我,而是她自认为我也是喜欢她的,似乎是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我告诉自己,这都是她的错,她会因为这样自作多情而受到惩罚。n我每日必做的求爱,变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我并没有在乎她最开始时的害羞,我的考试就要结束了,快要放假了。
就这样,我办到了,但是却出现了意外的事,这是个认真严肃的女孩,这本来可以让我心里得到安宁,我都怀疑自己在做些什么,而且我马上要离开巴黎了,在我走之前不可能有太过分的进展,我还有别的顾虑,第二天周五我参加了口语考试,而且通过了,我差点不想去约会,但是我的朋友却都不在身边,一想到晚上要一个人过,我就无法忍受。
等一会儿变成了等15分钟,给了我充分反省我的草率的时间,我本来应该把和希薇的约会推迟一天的,今天先跟面包店女孩约会,但我首先的选择,不管怎么说应该是有道德的,好不容易找到了希薇,再去继续和面包店女孩约会,就是错误的是不道德的,一个是正确的选择,另一个则是错误,但是我这样告诫自己。nn更麻烦的是,天下起雨了,但事实上是救了我。街上空无一人,面包店女孩现在出来的话它就能看到我们,我想她也没那个勇气,他应该不会当众的大吵大闹,我害怕回头看,路长的似乎没有尽头,她有没有看到我们又或者她正在咖啡店等我了,我已经不会知道了。n而我马上知道了,希薇这么痛快答应了邀请的原因,我不寒而栗,但是她仍在继续说。
六个月以后,我们结婚了,然后在勒波特大街上居住了一阵子。
Rohmer真不愧是新浪潮大师,在短短的23分钟里,在男主角仿佛心不在焉的独白中,将男性的心理解析到一丝不挂。男主角焦虑地徘徊于Place de Villiers周围的几条小街,频繁出没于18岁少女工作的面包房,使得这个地点几乎成了一个封闭场景;而故事本身也充满了类似侦探片的紧张、悬念与神秘感:为何他一开始就知道陌生女郎Sylvie的名字?Sylvie又为何突然失踪了?他会真的与少女赴约吗?少女和Sylvie又是否会发现他在脚踏两只船?Rohmer对“短片”的见解如Maupassant对“短篇”一样,精简,戏剧性,充分在结尾营造了 effet de surprise,创造了一个出乎意料的 “chute”。
如果只看结尾两分钟与开场两分钟,这部电影有一个圆满的happy end,可是中间部分,男主角的心理斗争却制造了一个受害者:面包店的女孩。
电影开篇有好几条路的介绍,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一个钟表。
在关于爱情的故事中,穿过时间之河,人与人之间好像有太多道路会去走。这个走的动作伴有随机性,因为道路太多了,就像男主人公走进那家面包店。爱情故事的开始,就是随机选择后的相遇,而相遇后才是一切的刻意。
在女主人公未露面后,男主人公的独白很有意思。他在嘈杂的市场来回踱步,而后说到:
我该放弃吗?n该回去吗?n我还年轻还愚蠢的希望,能看见她出现在某个窗口,或者从某个商店出来,再次和她面对面,像那天一样。n我决定四处走走。
于是,他抛弃“愚蠢而愿意等待爱情的自己”,踏入那条路。时间是3天加一个星期后,后来,他遇到了面包店女孩。
此时,电影的镜头出现了一个个窗户。
n
这个二层应该是女主所在的房间吧。
之后,经过和面包店女孩的调情与周旋,男主终于俘获了她的芳心,和她约定8点去咖啡馆见面。在他的小技巧中,面包店女孩如果给他两份蛋糕则是答应他付约,如果是一份则表示女孩不能出门。在壁咚阶段,18岁的面包店女孩杰奎好像懵懵懂懂接受了这个约会,其实也是给自己留下了一份选择。她的犹豫来自哪些原因?
奔赴约会之前,他看了一眼钟表。那是他和希尔维相遇的街头。大约是差15分钟8点。
拿到蛋糕,内心安定下来,男主走出了面包店,在对面遇到了他一见钟情的女人希尔维。画面里,女主脚受伤了,说自己在家呆了3个星期。两人约定一起去吃饭。希尔维说自己曾看到男主,只是当时他在思考。思考什么呢?应该就是爱情的选择吧。女主回楼上准备,男主雨中等候了15分钟。饶有趣味的是,有一个提示8点钟的镜头,看左边那个窗户上的贴花,这正是面包店女孩的视角。她真的没有看到后面男主和希尔维走在路上吗?
相对比,希尔维下楼后的镜头。
她看向的是哪里?面包店吗?
当她坚持着要和男主走在路上,而不是打车去餐厅时,她内心又在想什么呢?
她知道面包店发生的事情,知道男主的动摇,也知道遇到追上来的面包店女孩的话会很尴尬,但是她还是选择走着。是示威?是不屑?还是在试探面包店女孩和男主的爱情?所以,整个故事当我们从女主的视角来看时,男主好像也不是那么“渣”了。在希尔维受伤期间,她在干什么呢?每日想念男主吗?这个问题,好像不能深想。
好似,我们都只是在爱情的门口四处走走,大家都在找寻,无关道德的选择。
希尔维看到了男主所谓的“犯罪”,但是最终还是和他结婚了。一开始,我很不理解,后来我好像明白了。
谁能说男主不是希尔维的面包店男孩呢?
一个一见钟情战胜临时调情的故事,也许比我们在画面中看到的,要残忍呢。
15分钟里,人生完全不一样了。或许,谁都有自己的那个15分钟,那个面包店女孩/男孩。那个一见倾心走向婚姻的她/他。
作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导演之一,侯麦的片子被接受的似乎要晚一些,他或许并不急于讲一个故事,更多时候他的故事正是他的思考所在,用电影的方式呈现一种问题,交由观众来继续思考,让观众从思考中得到些什么。我想,这应该是侯麦所想要的结果。
侯麦的电影大多呈系列的形式出现,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道德故事”系列和“人间四季”系列,相较后者,我则更偏向于前者。侯麦的道德故事系列中,我比较偏爱《蒙梭的面包店女孩》,虽然这只是一部不到三十分钟的短片,可是它依然能反映出一个侯麦式的叙述方式与电影语言。
单说电影本身,侯麦讲述故事是很细腻的,可以说是用一种很感性的方式在讲故事,娓娓道来,无论是《《蒙梭的面包店女孩》,还是《苏珊的爱情事业》,影片中大段的内心独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走入其内心。但是究其本质,我们可以看出侯麦很清楚自己想要让观众看到什么,他的故事本身所要表达的东西是很理性的。把这二者很好地结合,是需要功力的,我想这大概和侯麦与文字的渊源有关。毕竟侯麦最初是作为影评人出现在大众视线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更清楚观众想要看的是什么,更能理解观众对电影的需求,但是侯麦所坚持的并不是观众的“接受”,而是观众的“思考”。
从情节上来看,侯麦的电影并不是多么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甚至可以很简单,但并不乏味,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影片所讲的故事,但是我们不能用三言两语说清侯麦想表达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而得来,并不是侯麦的直接灌输。简单的情节用细腻的镜头语言表现出来,带给观众的是一种缓缓而来的舒适感。但是侯麦的故事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发展,它总有“巧”的地方,比如《面包店女孩》里,男主人公在约好面包店女孩之后,却很巧地遇见了希薇,在《冬天的故事》里,多年未见的男女主人公在公车上碰巧相遇,这些“巧合”在故事中显得浑然天成,随着“巧合”的出现与发展,侯麦把想要让观众思考的东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出来。
跳出情节本身,面包店女孩并不是男主人公所喜欢的类型,甚至只是他消磨时光的消遣,可是当与希薇相遇,“消遣”与真爱相撞,取舍是显而易见的,但却不一定是合适的。当这样的故事被“道德”冠名,其中的讽刺意味显而易见。
在《面包店女孩》中,真正被刻画的人只有男主人公,故事情节随着他的意志而发展,变化也由他的动作推动产生,当人物有了自我评价,当他深处矛盾之中,最终做了一个并不能被大家所接受的决定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物的内心变化,人物的想法与行为的不一致性,正因如此,他是“主动”的人物,而不是一个故事里的人称代号。
带给我们思考的正是这样一个人,因为他的行为导致了故事这样的发展,因而带来了我们的思考,究竟怎样是对,怎样才符合道德标准?侯麦没有告诉我们,他给了男主人公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面包店女孩一定会成为他的一个心结,也许不会太久,但是必然会存在。道德与否与结局的好坏无关,电影不是说谎机,不会因为男主人公做了我们认为不好的事情而强加给他“惩罚”,也许这就是生活,所以在男主人公和希薇一起走在雨里前去约会的时候,我宁愿这副画面不要被面包店女孩看到。但是她是否看到我们是不得而知的,这也是侯麦聪明的地方,因为我们不知道女孩是否看见,所以不知道她是否受伤,也就少了指责男主人公最直接的理由。可即使如此,在观众眼里,男主人公的行为依旧是不对的,我之所以用“不对”这个词是因为,也许在更多人眼里,他的所作所为还不能涉及到“道德”话题。大概这又是另一个思考所在,究竟怎样,我们才能拿“道德”说事?
侯麦曾经对自己的“道德故事”系列作了这样的解释:“这不是探讨人们做什么,而是探讨他们做事情时脑子里想什么。与其说是行动的电影,毋宁说是思想的电影。”行为其实并不是侯麦电影的重点所在,即使情节的发展由人物的动作来推进,但是侯麦的电影,情节也好,人物行为也好,都是为什么了表现当时人物在做出决定时候的状态,他在想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思想的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它比电影本身更有价值,毕竟大多数人眼里,电影仅仅是消费品,但是侯麦的电影却能作为艺术品,它不是供我们来消遣,而是为我们提供思考。当看侯麦的电影时,有时候我甚至会有一种感觉,似乎自己是在阅读一本小说,小说展现人物内心要比电影更加直白,而侯麦的电影采用了内心独白这个方式让我们走近人物,就像是小说里的心理描写,在大多数影片中,大片大片的独白是很少见的,但是当侯麦采用了这种方式,我们似乎离主人公更近了一些,对他的行为,对他为什么这样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侯麦似乎很少了技术上下功夫,他的影片很少有花哨的镜头,夸张的拍摄手法,但是仅凭故事,仅凭它所带来的思考,就可以让影片深入人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
侯麦的电影,似乎只适合安静地坐下来看,全身心的投入你才会知道它想告诉你什么,也许很多人会觉得侯麦的电影沉闷,絮叨,但是这种沉闷和絮叨正是对当下快节奏生活的人们的一种放松,就像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你坐在躺椅上品尝一杯咖啡,而不是在某个喧嚣的夜晚,坐在电视机前吃一碗速食面。你需要承认,有时候一杯咖啡能带给你思考的时间,但是速食面绝对不会。
侯麦的电影是有主题的,比如“道德故事”系列,但是当我们讨论主题的时候,其实更应该从“我”的角度去看,而不是“道德”本身,“道德”并不是一些条条框框,也不是影片的皮囊,我们要做的,是从“我”出发去深刻地理解“道德”。即使影片中的主人公能够做到自我反省,但是光反省又有什么用呢?也许我们也该试着作自我评价,就像影片中的人物一样,敢于分析自我,即使分析的不对,也是好的。
这样一来,我相信侯麦的电影对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教育意义,虽然当它带了这个附加值,观众会觉得这部电影,看起来比较“累”,但是这种辛苦是值得的。
PS:大三上学期的期末作业~
怎样是对的 怎样是错的 似乎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套衡量标准 但是对于感情上的对与错 男人似乎更加容易告诉自己 我这样是没有错的 我只是对的起自己的真实感受 而更多人注意到的 却是女人互相之间的明争暗斗 为了某个小三的出现而维护正牌 或是说小三的出现是因为本身感情之间出现了裂痕 却几乎没有人注意到男人才是其中真正的始作俑者 罪魁祸首
故事A
男人爱上了女孩A 女孩A因为某些原因没有答应 或是没有立即答应 男人产生疑惑 男人开始焦虑 他有意无意地勾搭上女孩B 女孩B疯狂地爱上他 就在男人开始约会女孩B的时候 女孩A奇迹般地出现 并且声明自己知道男人已另找到一个女孩 但是她没有因此离开 而是告诉男人愿意与他在一起 男人思想斗争 经过漫长的一个下午(注意:是一个下午) 他决定自己与女孩A在一起才是真正正确的决定 女孩B成为可怜的被抛弃者
我们对男人的评价:如果他选择了女孩B 那么对双方都是伤害 因为他并不爱她 她与他在一起迟早要受到伤害
我们对女孩A的评价:她既然已经看到男人和女孩B开始约会 应该自己退出 选择最终与男人在一起使她变成了这个故事中的小三
我们对女孩B的评价:太傻 成了牺牲品
故事B
女孩爱上了男人A 男人A因为某些原因没有答应 或是没有立即答应 女孩产生疑惑 女人开始焦虑 她有意无意地勾搭上男人B 男人B疯狂地爱上她 就在女孩开始约会男人B的时候 男人A奇迹般地出现 并且声明自己知道女孩已另找到一个男人 但是他没有因此离开 而是告诉女孩愿意与她在一起 女孩思想斗争 经过漫长的一个月(注意:是一个月) 她决定自己与男人A在一起才是真正正确的决定 男人B成为可怜的被抛弃者
我们对女孩的评价:水性杨花 不专一 不知道为爱情等待付出 并且很有可能得到更加肮脏的言辞侮辱
我们对男人A的评价:宽宏大量 不计前嫌 一心一意地爱着女孩 并且不在乎她水性杨花地与另一个男人在一起
我们对男人B的评价:可怜 成了牺牲品
由于这种不公正的评价体系的存在 男人似乎的确比较容易原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