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我经过风暴

我经过风暴  离开你 / The Woman in the Storm

930人已评分
很棒
7.0

主演:佟丽娅吴昱翰王影璐张宥浩黄璐姜瑞霖罗逸桥谢欣华谢春懿傅迦艾丽娅荣梓杉淳于珊珊

类型:剧情家庭导演:秦海燕 状态:正片 年份:2023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ID:35451890热度:358 ℃ 时间:2024-08-15 12:10:24

简介:详情  看似事业有成、儿女双全的徐敏(佟丽娅 饰)却有着难以启齿的秘密:她被丈夫陈均(吴昱翰 饰)长期家暴。徐敏不是所有人想象中受害者的模样,她坚毅勇敢且有自己的事业,在与律师李小萌(王影璐 饰)艰难抗争试图离婚的过程中,面...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看似事业有成、儿女双全的徐敏(佟丽娅 饰)却有着难以启齿的秘密:她被丈夫陈均(吴昱翰 饰)长期家暴。徐敏不是所有人想象中受害者的模样,她坚毅勇敢且有自己的事业,在与律师李小萌(王影璐 饰)艰难抗争试图离婚的过程中,面对小心谨慎不留证据的丈夫、周遭人冷言冷语嘲讽质疑、社会系统的不作为、为了两个孩子……当离婚不是家暴的终点,当家不是避风港而是暴雨本身,她究竟能否冲破这场风暴
  • 头像
    蔡粘粘

    《我经过风暴》是一部描写现代女性经历家暴,继而人生全面瓦解的电影。作为一个已婚女性,看了以后特别有感触。我觉的特别好的一点是把女主角的定位放在现代受过教育,且有稳定工作的女性身上,而男主角同样受过高等教育,表面文质彬彬,顾家、爱孩子。电影想要论证的是,家暴离我们并不遥远,即使在现代社会,法律比较健全,女性被家暴的时候,都是同样无助,处在无法自救的边缘。

    电影最让我惊喜的就是女主角佟丽娅,她从前的角色很多都是美丽的大飒密,比如《唐人街探案》、《超时空同居》等,但是直到《我经过风暴》,让我们看到她成功塑造了一个具有严肃内核的,非常复杂的角色。可以看到,佟丽娅从小花到实力派女演员的蜕变过程。她把一个复杂多面的角色演得深入人心,奉献了很多高光时刻。比如面对失去孩子的心痛,面对丈夫暴力时候的无助恐惧痛苦,无法放弃孩子而放弃个人意志的麻木绝望,最后法庭上的声嘶力竭。这一切都被佟丽娅演得真实动人,我们跟着她一起痛哭揪心,不知所措。这一次,她颠覆了过往人们对她的固有标签,实现了突破与飞跃。

    对于中生代的女演员来说,挑选合适的好剧本特别重要,要从原来的舒适圈走出来挑战从未接触过的角色需要勇气,而佟丽娅没有固步不前,主动寻找突破口。

    徐敏这个角色并不好演,首先,她是一个现代女性,受过高等教育,其次,她四肢健全,父母健在,要让观众信服她为什么绝望无助,为什么反复犹疑,为什么她最终被逼无奈走入深渊,必须通过演员从内到外的表演,真正共情角色让观众能感同身受。这一点,佟丽娅做到了。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佟丽娅扮演的徐敏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的,一开始,丈夫打人的频率并不高,出手也不算狠,可能只是小打小闹,那时候的徐敏还有反击能力,比如用身体反抗、起诉离婚、准备行李搬出去住,在丈夫对自己好的那段时间,她还心软,以为丈夫会改,为了这个家,到底要不要离婚,她动摇过,考虑过。

    在第一阶段的表演中,佟丽娅表现出坚强、忍耐。作为一个现代独立女性,她在外面独当一面,和客户喝酒,就算在厕所吐得一塌糊涂也强装镇定,吐完继续喝,就为了拿下订单。而在和客户拍照的时候,客户的咸猪手不断试图袭击徐敏的胸部,佟丽娅的表演也非常真实有效,只见她假装若无其事地将客户的手移走,脸上还要装出女强人的微笑,让人看了又心疼又难过。回家前的一秒,还要将口红抹去,生怕丈夫又看不顺眼她的浓妆艳抹。女人,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日复一日的活着。作为导演的编剧深谙此中真意,写得既真实又一针见血。

    但是她的心软和动摇并没有换来丈夫的变好,而是变本加厉。第二阶段的表演,佟丽娅的表演逐渐将这个人物的脆弱展示了出来,她疲惫不堪,在这样的婚姻中消耗,虽然她依旧有坚强的内心,但是,可以看出她一点点往下沉。佟丽娅把这种细微的变化表演的恰到好处,从她的神情、妆容、动作,都可以看到一个被折磨殆尽的中年女人。最后,哪怕已经离婚,前夫还跟踪妻子并且强奸了她,而殴打,一次比一次剧烈。终于,徐敏拿起了那块石头,她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也无法忍受孩子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中。

    《我经过风暴》的导演秦海燕本身就是一位结过婚离过婚还有孩子的独立女性,她也是一位成功的编剧,编剧作品很多都上映过,取得过不俗的成绩。这是她第一次独挑大梁导演的作品,让我们很惊喜的看到,这个女性团队特别有默契。无论是导演对演员的选择,还是演员对导演的信任,都让人十分动容。只有这种互相信任的关系,才能在剧中完全呈现出如此骇人的暴力场面。这些,都要靠佟丽娅的血肉之躯完成,比如头被撞墙,比如在车库被不断拖行,比如重重的摔在地上,比如被扇耳光,反复摔打。这些实实在在的暴力场面让人看得很痛,无论身体还是心灵。

    其实影视剧中,对家暴的印象,还停留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阶段,那时候,冯远征扮演的安嘉和是所有人的噩梦,梅婷扮演的梅湘南那张沾满鲜血的脸曾经无数次走进女性的恐惧深处。后来,也在网络媒体上多多少少听闻一些现实中的女性遭遇家暴的案例,简直数不胜数,最让人不寒而栗的,就是26岁女孩结婚10个月就被家暴虐待致死。还有震惊全国的拉姆案,拉姆长期遭受家暴,在一次直播中,被前夫泼汽油重度烧伤。这一个个血淋淋的现实告诉我们,家暴,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经过风暴》终于能触及这一层面,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说明全社会大多数人都已经开始关注女性被家暴群体,希望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这部电影从家庭、社会、法律等各个层面深度剖析了家暴的源头,受害和是如何一步步走入深渊,施暴者又是如何一点点伸出魔爪。家暴只有零次和一百次,

    女性团队的力量

    但是离婚谈何容易,电影中将这种女性离婚的不容易展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相当真实。我们来看一下徐敏身边的这些人,首先是律师,在影片一开始,徐敏聘请的律师事务所都认为这又是一个普通的离婚案件,把徐敏当成难缠的委托人。佟丽娅扮演的徐敏对这个比自己小很多的菜鸟律师,从一开始的误解到后来的和解,两人经过了风暴,成为了彼此最坚强的后盾。在两人住在一起的那段时间,佟丽娅表现出母性的一面,但又有依赖的一面,表演非常细腻。

    再来看警察的反应,当徐敏头被撞墙之后,第一时间选择报警,出警的警察却当起了和事佬,再一次以夫妻吵架,打打闹闹很正常,床头吵床尾和来结案。佟丽娅刻画的徐敏,面对外人询问的不知所措,关门以后的恐惧,都被刻画的真实有效。

    还有社区妇联主任,一出场就摆出一副“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的态度,劝徐敏不要离婚,为了两个孩子着想,为了这个家。并把徐敏的丈夫找来了,让他们当面好好聊聊,殊不知,徐敏正是想躲避才找到了社区。

    最后,是双方的父母以及丈夫的老领导。在一次家宴中,徐敏的老公忙里忙外,做了一桌好菜,又是一副人前好丈夫的形象,席间,他大谈不想离婚,却对家暴的事实只字不提。两边家长也各种好言相劝,”老领导更是摆出媒人的姿态,说什么“你们是我介绍的,我是看着你们从相爱到相知到结婚,小夫妻吵吵闹闹很正常,不能随便提离婚”。佟丽娅的眼神从无奈到空洞,这些人里没有一个是真正帮她的,她只能表面维持着体面。

    这一声声的劝和背后,是徐敏的张不开口,离不了婚,摆在她面前的阻力越来越大。而徐敏的丈夫,却并未收手,而且更加疯狂,更加丧失理智。从这些旁人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对婚姻的态度,一向是劝和不劝分,当你向你的亲人、朋友讲述你的遭遇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充耳不闻,假装不知道不清楚,他们唯一希望的就是,不要离婚,不要添麻烦,让这个家族保持完整。而他们从来不关心这个女子是不是幸福,她的婚姻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可悲且急需要改变的现状。一味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相当于就是助纣为虐,再一次将这个女人推向无底的深渊。是时候和“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老思想说再见了。现代社会的婚姻需要更高的质量,因为每一个个体的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爱。

  • 头像
    林山王1号

    走进影厅之前,听见前面两个女生聊天说,“最近的电影质量都好高啊。”

    也有外一对情侣散场后边走边打闹,女孩说,“你离我远一点,我现在不想看见你。”男孩就一直靠近了哄,“我跟他不一样的。”旁边的闺蜜还不忘补刀,“干嘛来看这种电影……”

    我倒是想说,为什么不看?如果你们是一段以结婚为目的的认真恋爱关系,《我经过风暴》绝对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婚恋片,毕竟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建议所有热恋中的情侣都要看一下,对于反家暴这种现实题材,从来不只是需要女性关注,广大男同胞也适合进行一番危机教育,“家暴最开始可能就是一次推搡,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以往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往往着重塑造一个变态的家暴男,令人惊喜的是,《我经过家暴》完全把重点放在女性视角,剧中律师李小萌作为典型的观众视角“工具人”,因为她一直陪伴徐敏,我们才可以沉浸式的,全程旁观一个深陷家暴中的女性到底经历了什么。

    而佟丽娅饰演的女主角徐敏则更令人沉浸、带入,徐敏在遭遇家暴到反抗与无力反抗之间经历了多个阶段,状态大相径庭,令人叹息:徐敏第一次亮相,她妆容精致,开着宝马车,职场上独当一面、杀伐决断、进退有度,是一个很上进、努力、坚强的职场女性形象;但影片后段,李小萌透过临街玻璃、匆匆一瞥中的她,穿着肥大的毛衣,家居裤,面容憔悴、目光呆滞、略微佝偻的身形,挎着菜篮走过街头,哪里还有半点当年意气风发的样子?

    一段深陷家暴深渊的婚姻,对一个女性的消耗由此可见一二。

    这就是女性主创团队共情式表达的独特魅力,正因为同为女性,才能够get到这种令人一眼泪目的细节,常以温柔美丽的形象出镜的佟丽娅贡献出的毁容式演技,并不是炫技式的飙戏,而是完美还原一个女性被一段不健康的婚姻摧毁的状态。影片后半段她周身散发着疲惫与压抑,就像是被揉搓皱了的一张纸,舒展开也难掩痛苦的褶皱。

    另外,《我经过风暴》第一次呈现了家暴中的女性的挣扎和无助,片中的徐敏其实一直在反抗的,她一开始哪怕困难重重,还是坚持主动离婚,就是想结束这段病态的婚姻,但为何一步步沦陷至此呢?片中给出写实又扎心的答案。

    家暴男陈均非常会伪装,他在朋友、同事甚至徐敏父母眼中都一副好男人的嘴脸,他们可能对外人很好,只会欺负家中这个软弱的女人,因为他们本质上并不把妻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人,也无法接受妻子拥有远远成功于自己的事业,只是担心“自己的女人”被人染指。

    而且家暴毕竟是发生在婚姻关系中的犯罪行为,关起门来难以取证,外人哪怕有心施以援手,但也无法置啄。比如徐敏报案后,陈均很鸡贼地展示自己脖子上被抓伤的痕迹,巧妙地把一方施暴变成双方责任。徐敏第一次提离婚冷静期,陈均特意安排那场家宴,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家暴中的女性的无助感,那是一种自己明明已深陷谷底、但所有声音都劝自己“为何不继续忍一忍”的孤独。

    她不仅肉体深受折磨,精神上,徐敏也深陷孤岛。

    何况婚姻不是一段非黑即白的对错关系,而且施暴的一方除了伪装性,往往也会反复无常,例如陈敏提出离婚后, 陈均确实有一段时间表现良好,加上父母、朋友等周围几乎所有人都在劝和,再看看年幼的孩子们,徐敏难免犹豫。

    一个家暴中的女性,要鼓起勇气走到离婚这一步,要经历无数次的拉扯和失望,因为大众往往无视了一点,他也是枕边人,同时又是自己孩子的血缘至亲,这种亲密关系中的拉扯,当事人很难理智对待。

    徐敏离婚后,又再次回到陈均身边,作为外人,可能我们会如片中小萌律师一样,有种怒其不争的愤怒,但家暴婚姻中的女性,除了自身的安危,作为一个母亲,他们无法对这段悲剧关系中的孩子置身不理,这才是“狠不下心来分开”的根源,也是无数施暴者的诡计,他们很清楚这些的女性的“软肋”。

    这里再一次被佟丽娅对角色的塑造打动,当她穿着睡衣和雨靴坐在辅导班门口等孩子放学的时候,平静又形如槁木,当她在孩子和丈夫玩闹的时候,难以抑制地将指甲撕扯到流血,似乎这样才能提醒自己眼前温馨的幻象。

    佩服佟丽娅的选剧本眼光和勇气,客观而言,从一个女明星的角度,这不是一次讨喜的选片,因为电影不是一个带有大女主爽感的故事,她难以带给观众们的掌声与呐喊;她也完全无法营销美貌的,这个角色需要她展现的是狼狈与难堪。而且徐敏的角色也不是完美人设,这是一个复杂的、犹豫的,甚至是举棋不定的、彻头彻尾的悲剧人设,但这样的女性故事更值得被看见。在一个女性漫长的人生,从来不会只有鲜花和掌声,也会有无数陷阱和黑洞,一旦沦陷,我们希望她,甚至我们都不会是一个人,是一座孤岛。

    也很感激《我经过风暴》这样一个不讨喜的悲剧故事,我们与家暴的距离可能就是一次遇人不淑,但家暴男的招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如果你身边有家暴行为,哪怕是疑似,也不要置身事外,可能偶尔的一次施以援手,就是对方的救命稻草。

  • 头像
    闵思嘉

    “我爱你,你属于我。”这通常是家暴的开始。

    2007年,陕西一所监狱中,170多个女性重刑犯,有160多位,都是不堪忍受家暴,最终杀掉男方的女性。

    是的,就像徐敏一样。

    把她们的行为简单化为杀夫或反杀,不准确也不够尊重。更专业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和法律概念是,受虐妇女综合症(Battered woman syndrome)。

    它由家庭暴力的周期性(Cycle Of Violence)和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这两个概念组成。

    在说这个之前,必须先列举一些家暴的案例和数据。

    根据2011年妇联开展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中国有24.7%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其中有90%的受害者都是女性。

    这个调查每10年开展一次,我查了2021年的第四期报告,在婚姻生活中女性遭受过配偶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的比例为8.6%。

    数据比例是下降了,但我们都知道,这种亲密关系间的暴力。并不只存在于婚姻中。

    这场风暴里,有着太多女人的名字。绝不仅仅是徐敏。

    必须要提到的是,影片的2014年是个很微妙的时间点。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间点呢,因为《家暴法》在2016年才出台。

    也就是说,在片中徐敏遭受丈夫虐待、殴打、监视的时候,并没有专门的律法可以保护她。

    这也是为什么,当她去警局求助时,就算展示身上的伤痕,执法人员也只能轻描淡写地说“家务事”。

    《我经过风暴》的片尾用了不少现实采访的纪录片花絮,里面的一些身影,令人想起纪录片《中国反家暴纪事》里的那些女性。

    还记得其中一个女性说,自己的眼睛现在已经看不见了吗?

    只因为关于婚期早晚的异议,李翠翠的未婚夫,用手把她的眼睛挖了出来。

    杨焕莹的丈夫,用皮鞭抽她,还想把她作为抵押,给债主享乐。

    这完全就是把妻子当成了属于自己的物品,而非独立的人。

    性暴力也是非常常见的家暴形式,纪录片里,杜鹃的丈夫长期对她进行婚内强奸。

    电影也对这种性暴力进行了呈现,陈均在最后,强迫徐敏。说“生个孩子就好了”。

    这让徐敏崩断了最后一根弦。

    有的女性甚至等不到这一刻,拉姆、郑陈梅、董珊珊,我们可以举出太多这样的名字。

    《中国反家暴纪事》把家暴的形式分成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经济控制。其中一个精神暴力的案例是,吴美玉的丈夫,剪她的衣服,还剪掉了她的头发。

    而这一切,只是为了不让她出门。

    《我经过风暴》里的陈均在家里安装监控,监视妻子的生活的每分每秒,也是绝对的精神暴力。

    电影里,徐敏孩子画的画,成了最后的证据之一。

    这让人想到“疯狂英语”李阳的家暴案,可能是这些年在公众话语下被讨论最多的案例。

    他的小女儿,在亲眼目睹李阳家暴母亲之后,画了一张画,对母亲说:“我可以用筷子、剪刀保护你一下,我可以杀了爸爸。”

    也许有人会对家暴受害者,对徐敏说,为什么不逃?为什么不在第一次的时候就逃?

    这就要说到受虐妇女综合症了。它由家庭暴力的周期性(Cycle Of Violence)和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两个概念组成。

    受虐妇女综合症在1979年由研究家暴的先驱、美国临床法医心理学家雷诺尔.沃柯医生提出,后来也被用作法律辩护。他在对400名受虐妇女的跟踪治疗和研究后发现,长期遭受家暴的女性,都会有特殊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长时间的忍耐,在家暴超出她们忍耐极限以后,以暴制暴。

    这个模式就可以解释两个问题

    1. 为什么不离开,为什么不逃?
    2. 杀夫行为的合理性

    因为家暴的周期性,在有亲密关系的前提下,造成了迷惑感和控制力。在片中,我们也能从陈均身上看到这种家暴的周期性。

    第一步,他们会在原本亲密甜蜜融洽的关系里,制造一些紧张和张力。往往是在女性身上找原因。比如片中陈均对徐敏抱怨的:她晚回家,她太全心工作。这些,当然都是借口。

    第二步,他们就会通过暴力来释放张力和紧张的气氛。同时还会责怪受害者造成了暴力。“都是因为你和我吵架”,“都是你太激动了”,“是你不关心我和这个家”。

    第三步,他们会道歉,会妥协,会保证自己再也不这样了。就像陈均对徐敏做出的保证。

    只要受害者原谅了施暴者,一切就又会回到第一步的循环里。

    正是因为这种周期性的存在,在多次、反复遭遇暴力事件后,那些尝试反抗的受害者才会在那个让她们受伤的环境里出不来,甚至在短暂的逃脱后,重新回去。

    她们没有机会逃脱,她们“最终会认为”自己没有机会逃脱。这就是家暴中受害者的习得性无助。

    但最终,她们会在反复、循环的暴力周期里,以最惨烈的方式反抗。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家暴受害者,都会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中的原因。

    《我经过风暴》中另一个很现实的一点是,它所塑造的陈均,是那种既典型,又非常具有隐蔽性的家暴男。

    外在,他高知、温和、儒雅,符合一切精英成功人士的标准。回到家,他控制,易怒,暴躁,殴打妻子。

    当徐敏感觉到关系出了问题,受到身体虐待时,她其实已经被精神虐待很久了。

    用专业词汇说,这个叫“阻碍识别慢性虐待”,因为这个家暴男看起来并不像暴力者。他身上甚至还有许多其他的好品质。

    家暴的核心之一,是“权力”。

    在平等的亲密关系里,施暴的一方深信自己拥有特殊的权力,而这些特权是伴侣没有的,因此才可以对伴侣予取予夺,控制对方的生活、行为,乃至生命。

    家暴的另一个核心,是“混淆”。

    在施暴者心中,他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被置换为爱,就像陈均对徐敏说的那样,我是爱你,希望你回到这个家,我才生气/动手的。

    他把自己的暴力、欲望与爱混淆在一起,期待以此操纵自己的伴侣。

    这的确像一场风暴。

    它席卷受害者的身体、精神,甚至整个人格,也席卷整个家庭。它以家庭、私密、私人空间为理由,制造一个密闭的空间场域。外界难以干预,更难以窥见其中的苦痛与罪恶。它让受害者呆在风暴中心,被裹挟、被蒙蔽双眼、被噤声,难以言说,更无法触及正常、自由的外界空间。

    家暴不是一个属于“家务事”的私密暴力,而是每一个人,男性,女性,局内人,旁观者,都需要面对的公共惨剧。

    别忘了,风暴可以卷走所有人。

  • 头像
    我爱阳光

    据说这是国内首部反家暴电影,我全程忍住了极大的压迫感和强烈的不适才看完,情节的推进让人不禁一次次想到:这到底是怎么过审的?这个?那个呢?……真的很想向创作团队的勇气致敬,敢挑这么一块硬骨头。

    开场是一个普通的商务饭局,女主是一位平凡的职场女性,双方合影的时候,男客户的手搂住了女主的肩膀,不停地往下滑,女主竭力避开——这也是很常见的揩油手段,平平无奇。但往后看,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女主回家之后,丈夫拿起手机质问她,屏幕上赫然是刚才的合影。此时我还以为是女主自己发的,觉得男主控制欲有点强。可是随着男主一串连珠炮似的质问,才知道根本不是她,是饭局上的同事发的,而女主看到后已经立刻请同事删掉,然而,男主已经在第一时间截了图。

    从这里开始隐隐感觉不妙,但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令人有些不适的开头,仅仅是一部大型恐怖片的序幕。拉开之后,我甚至来不及喘口气就被一把拽了下去,跟着女主来了一趟地狱之旅。

    影片从头到尾贯穿一个主题:取证之难。这个点可谓正中靶心。

    很多人不假思索:取证为什么难?被打了,验伤不就行了吗?别忘了,法理上的取证要求非常之高,必须即刻验伤,而大部分女性受伤后,很多都无法自主去医院,还会遭到男方阻挠。女主在被殴打之后第二天就去做了验伤报告,但已经没有法律效力了。更重要的是,伤残鉴定等级也非常严格,普通家暴根本达不到立案标准,轻伤二级以上才能构成刑事犯罪,轻伤二级是什么概念呢?去年某个知名的深夜街头打人事件,最严重的伤者都只有轻伤二级。家暴行为是逐渐升级的,带有很强的迷惑性,不易识别。刚开始的时候程度较轻,我们的教育中缺乏“恶的教育”,大部分女性都是“乖乖女”,面对暴力表现得彻底无助,没有丝毫还手之力,首先产生的是自责“是不是我真的做错了?”尤其像女主这类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知女性,工作能力突出、社会评价比较高,被施暴后尤其容易陷入角色混乱,无论如何都不能用逻辑分析清楚“他为什么会打我?”从而产生严重的认知错位,更难理智应对,这是她们的第一层旋涡。

    其实施暴方是不讲任何逻辑的,他们往往给自己打造了强大的保护屏障,营造了老实巴交、热心助人的人设,比如日常待人接物温和有礼、平时主动帮忙按电梯等等,不在亲密关系半径之内的人几乎没有机会“体验”,所以他们的暴力行为被揭发后,连父母、老师、同学都很难相信,受害方会陷入“无人相信、反被质疑”的第二层旋涡。

    就连女主的代理女律师,一开始都不能理解自己的当事人,觉得她反复无常,怀疑她太“作”,直到亲眼看见男方的残暴殴打才确认。在家暴中受到的伤害程度和细节,女性连对最好的闺蜜都难以启齿,这就是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中分析得非常清晰的“恐弱”心态: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受害者。

    对于有孩子的女性来说,更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她们无论如何都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为了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宁肯咽下所有的委屈也要维护父亲的“人设”,不愿意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暴君甚至恶魔。

    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对于占据优势的一方(也有极少数女性)来说是个潘多拉魔盒,一旦尝到了使用暴力的甜头,比如快速让对方妥协,ta们就会忍不住持续用下去,而当后期妥协门槛变高以后,暴力手段也会加重,愈演愈烈。

    在暴力升级以后,男方也会开始以退为进,每一次都会痛哭流涕,表示要痛改前非,他们的道歉确实也是真心的,这会给女方造成一种“只要不动手、日子就过得下去”的错觉。假如女方明确提出分手或者离婚,男方还会拉上双方长辈为自己说情,长辈的常见说辞是“大家都这么过来的,忍一忍就好了”,这会让女方进一步想,是不是其他夫妻也都这样?是不是我要求太高了?受害者的反应客观上成为一种默许和鼓励,也成为了暴力的温床。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判断是否会遭遇生命威胁,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对方发完脾气事情就结束了,并不知道还会有更加严重的下一次。

    到最后,施暴方的“胃口”越来越难以满足,进入了彻底的受害者心态,明明他才是施暴者,可他会觉得对方才是那个挑起事端、想要置他于死地的人,竟敢摆脱他的控制,一定是早就背叛他了,外面有人了……这个时候他往往会“先下手为强”,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发生在关系破裂前后的凶杀案。我的心已经紧紧为女主揪起来了,可是,哪怕随时有性命之虞,还是必须“走程序”,这是诉诸法律的严苛而无奈之处。

    剧中还提到了离婚的关键:孩子的抚养权。假如夫妻有两个孩子,法院一般会判一人一个,听起来是很公平的做法,可是,哪个妈妈愿意让孩子留在一个暴力恶魔身边?有一个对于孩子的细节处理非常到位:哥哥很久没见到妈妈了,可是见面的第一反应却不是扑向妈妈,而是先看一下爸爸的眼神,得到肯定之后才敢扑向妈妈。仅仅这一个细节就让人揪心不已。懂事的孩子会压抑自己不表达出来,而不懂事的孩子,每一次哭闹着要爸爸的声音,都会撕裂女方的心,掀起一轮新的自责浪潮。

    为什么男性对于暴力的反应远远不如女性强烈?因为大部分男性除非被暴力抢劫或者蓄意殴打,否则不会遭遇这么悬殊的体力对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体验被“往死里打”的经历,没有体验过被死死按住动弹不得的感觉,更几乎没有体验过真正的濒死恐惧,男性体力上无论如何是有一点反抗能力的。可是,日常中每一次家暴,身处其中的女性都要直接面对死亡恐惧——对方真的具备杀害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生命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完全取决于对方的意愿。

    对家庭暴力的恐惧,是渗透在每一个毛孔里、每一件具体的事物中、每一个角落里的,因为根本不知道哪个瞬间、哪一点就会激怒对方。只有女性导演,才能对此感同身受,才能钻进人物的内心,设身处地体验她们的细微感受并传达给观众,让每个人都能代入女主视角,体验一把“沉浸式模拟家暴实景游戏”。

    家暴男可以识别吗?

    参考这部片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部分行为特征:

    吵架时有自我否定、自虐自残行为。

    情绪不稳定,容易大起大落。

    状态好的时候比一般人更加温柔体贴。

    非常固执、执着,社会层面上往往很成功。

    而从更多的社会事件中,我们还能看到其他特征:不爱护动物,不尊重动物的生命。比如那个吵架时砍杀宠物狗柯基的男性。

    但,这些都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即使不具备以上特征,也有可能家暴。

    共情能力比较强的我,看到后面婚内qj的片段,内心已经开始呕吐,彻底窒息了。

    最后,女主在法庭上放弃求生,孩子的出现是全片高光时刻。我想创作团队都懂得这个情节违背常理,但依然要拍出来,她们想借这个情节告诉所有人:对于开始懂事的孩子来说,隐瞒绝不是好的做法,女性需要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才能让孩子明辨是非,让ta们知道遭遇暴力一定要勇敢反抗。

    片子里唯一一抹亮色,是女主和女律师一起做饭的情节,两个人终于放下了所有的心头重负,相视一笑,girls help girls永远是最美好的部分。

    对于演员部分,坦白讲,由于佟丽娅过分美貌,我很少正视她的演技。这一次,我发自内心地佩服她能接下并且成功地诠释了徐敏这个角色,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成熟而自信的演员佟丽娅,对于角色的把握入木三分。我毫不怀疑,这是她的演艺生涯迄今最成功的一个角色,未来的她一定会成为演技担当。

    男主是近年崛起的新星,斯斯文文的样子太适合这个角色了,也很佩服他有勇气接下这个神憎鬼厌的“陈均”,起码我的确对演员本人的观感下降了……冯远征老师后继有人了!

    最后的彩蛋里,出现了许多真实受害者的采访录像,句句惊心。

    影片结束时,我情不自禁站起来鼓掌半分钟,身后有两个人听到了,也跟着开始鼓掌。然后我听到斜后方三个结伴的女孩聊了起来:“我绝对不允许这种事发生!”“对啊,他敢动我,第一次我就拿刀砍!”然后她们相视大笑,认为已经掌握了对抗家暴的办法。

    我叹了一口气,天真的女孩啊,等你们到了有家庭的时候再说吧。

    作为国内首部反家暴题材的电影,与其说它是一部剧情片,不如说是一部全景式家暴纪录片。创作团队无疑交出了一份非常出色的答卷,个人认为值得一个五星,而且我真的很担心会有人因为沉重的主题而选择不看,甚至还担心会有人由于过强的压迫与紧张感而中途离场——它实在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片子。假如我有足够的钱,我愿意请国内所有的成年人都去观看这部电影,去理解受害者的处境,也为自己做好“暴力防护”。

    还记得林奕含说过的那句话吗?“很多读者来跟我说,书看得太难过了,看不下去,我真羡慕她们,多么幸福啊,连书都看不下去,可这是我走过的人生”。

    那么,那些受到家暴的女性也会羡慕屏幕前的女性,连电影都看不下去,可那是她们经历的人生啊。

  • 头像
    秦海燕

    她,一线城市白领,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创造者,所有的银行卡都被丈夫控制,如果超支,就要被打。

    在这个真实故事里,我了解到,家庭暴力的本质是一种控制。当我质疑,她不知道反抗、脱离控制吗?我了解到,被家暴的妇女普遍有一种习得性无助,她们摇摆、顾虑,经常出现瘫痪感。

    她,二线城市医生,被家暴了很多年,迫于社会文化、家庭伦理的压力,家丑不能外扬,直到她别无选择,尸检中她被打断的鼻梁,才作为证据,发出生命最后的声音。

    在这个真实故事里,我了解到,城市有经济能力的女性中,有更多的沉默者,甚至她们自己更没有办法接受自己是一个弱者。而来自社会文化的压力,伦理的桎梏,更是将她们推向绝望。

    她,从农村来城里打工,老公每次施暴后,又会跪下求饶,她为了儿子,选择原谅,直到老公施暴的时候,把她的儿子叫过来,让儿子看看怎么让女人臣服。

    在这个真实故事里,我了解到,家庭暴力的代际传递,直戳人心,直到儿子也学会掐紧她的脖颈,她才意识到,她以为的为孩子好,才是对他最深的伤害。

    她,她们,更多的她们,数以百计以上,正是她们真实的故事,在我的脑中无法抹去,促使我不断地走访,也促使我接触了更多相关的工作者。

    2020年,我和团队小伙伴又在各地采访了基层民警和反家暴组织的工作人员。之后不久的北京,我们接触到了长年涉足相关案件的律师,她提到每天接触这样的案件,会形成替代性的伤害。身边一个年轻的律师来辞职,理由就是她终于帮助一位被家暴者离婚,可离婚后,她却又回去了丈夫身边,年轻律师接受不了这样的挫败感,太难受了。律师又不是医生,可就连医生,也不是什么都能治好,作为律师,要充满热情心怀悲悯,却又要时刻保持自己的专业性和边界感,这位有经验的律师,当时说到。

    她的话对我触动很大,故事的敏感性,让我找到了一个带领观众进入的切口,此时,我的脑海中,一个作为帮助者的女性,另一个作为亲历者的女性,两个人物诞生了,一个小律师帮助被家暴的女主解脱,共同成长的故事,已经形成了雏形。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回溯到那个原点。

    2019年,收到朋友的微信,她被老公打了,赶到她家,当下报警,目睹调解,“夫妻吵架,都不要太激动”。我体会到了朋友的无助,同时也震惊,这样平时说起觉得遥不可及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切近的这对中产、高知的夫妻身上,而即便拥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照样在现实面前体无完肤、招架无力。

    当时当刻,一个创作者的我忽然从生活的我身上跳出,浮到半空,对自己说,一定要写一个关于家暴的故事,拍一部这个题材的电影。这种强烈的亲历体验,随之而产生的使命感,支持我在创作这个剧本时,情感澎湃。

    这一次创作,真的不是猎奇,真的是一次感其所感、伤其所伤、痛其所痛的创作经历,这也许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创作兴奋感和过程模式,基于现实,认真生活,痛过,才能创作。

    说到底,就是四个字“感同身受”。

    而这一次,这“感同身受”又是那么强烈。也正因如此,我才有勇气在做了十九年的编剧工作后,第一次接着“把孩子生完”,去做导演。因为,我和她们一起经过了风暴。彼时的我,刚刚成为一位单亲妈妈,在那样的状况下坚持不懈的把电影完成,似乎我叫“海燕”,注定要经历这场风暴,期待着风暴后的阳光。

    电影的拍摄还算顺利,大家惊讶于我的笃定和不纠结,我开玩笑,这大概得益于每天安排多子女的饮食起居学习生活,那是对一个人统筹和执行的能力的绝对考验。玩笑归玩笑,我内心深处明白,这一次拍摄,每一个专业的创作者和工作人员,都对这个电影付出了很多,加持了很多,这大概源于,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个电影的意义感,大家都和那成百上千的她们一起,痛苦、体验,大家都想尽一份自己的力,都经过了风暴。

    拍摄至今上映,已经过去了两三年,好事多磨,感动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同仁一直坚韧坚守,对这个电影始终相信,才得以最终拨云见日。但真心感谢如今电影的大环境,让我们终于穿越风暴,能够和观众见面。

    在已经开展的路演中,我欣慰的发现,观众们如此可爱,在强烈共情的同时,有勇气像剥洋葱般剥开这个故事家暴主题下的层层内核,虽然刺痛,但是勇敢的看到这个故事里,不仅有家暴,也描绘了当代女性生存图鉴,深深共情于她们的困境;探讨了亲密关系该如何相处;代际传递如何让孩子不再生活在暴力和恐惧之中;甚至是众生皆苦。我们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活在约定俗成的评价体系和标签之下,在“风暴”面前,人人生而平等,人人无处可退。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或正在经过风暴,“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祝福每一位努力生活的普通人,愿电影带给大家一副铠甲,可以有分辨风暴的智慧,穿越风暴的勇气,以及重生的决心。小风暴!加油!

    秦海燕

    2023/8/17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