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黄坤玄李淑桢张瑞竹陈松勇陶德辰林义雄陈维欣于寒王美雪
类型:剧情家庭导演:杨立国 状态:正片 年份:1989 地区:台湾 语言:国语 豆瓣ID:1308228热度:442 ℃ 时间:2024-08-15 11:52:53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古阿明只是一个热爱画图的孩子。热烈开朗的个性,他不是不懂人情世故,只是没有人明白他,自然就没有必要,活得开心就足够了。他喜欢拿上工具在任何地方留下他的图,他的内心当然也十分渴望他能够得到认可,支持。
很喜欢他的画,一幅幅一张张,都展现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儿童的心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黄昏余晖下红色的狗狗和又黑又臭的便便;第一节绘画课上画的他爸爸给他讲的天狗吃月;画给爸爸蓝色的太阳清凉解暑;大大的蚕虫啃食着家里种植的茶叶…
可是,现实往往都是这样的,不公平。有钱的就快活了,没钱的就只能受委屈。在村子里世俗的大人眼中,阿明用艳丽的色彩突出的线条描绘生活表达情感,这是胡来和丑陋,他们只追捧那些像照片一样复制出来的硬邦邦平平整整的图画。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衣冠楚楚地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们冠冕堂皇地,为了上位追捧,为了自身的虚荣,欺负正直认真的美术老师郭云天。就这样把古阿明的绘画天分贬低到谷底。
郭云天看着那个古阿明热烈渴望的眼神,他痛恨自己的无能,只能摸摸他的头握拳不言不语,生怕再给阿明带来什么伤害,可是面前这个孩子却带着一副我早就知道的样子,轻描淡写地表示往年也是这样过来的。临走他前说的那一句“有钱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比较会”看着他那小小的转身就离开的身影,心里很委屈很委屈,难道穷是他的错吗?
他没被选上,哪怕终于有人认可他的画了,却依旧无法改变什么,依旧还是那种钱势威逼的人称大。很绝望地,撕下所有贴在破败的小屋里的墙壁上的画,哭着朝他姐姐喊,我再也不画图了。坐在饭桌上,有一口没一口的挑着碗里的饭。
林志鸿获奖了,办公室里一堆马后炮连连不断地轰击着,还在诋毁着一个仅仅是小孩的阿明。啪,打的好,这些个坐在办公室里“为人师表”的老师早该得到教训了。
郭云天,他不想再憋屈地待在这个学校里,接受着那些有钱虚伪的种种态度,抱着古阿明的那一沓画,来找他告别。可能是委屈,还带着点悲愤,阿明就静静地望着他。“老师要走了,不要问我为什么”抽走了一张阿明画的蚕虫,留下彩笔和画纸,背上他的行囊,急匆匆地逃离了,只留给阿明一个背影。阿明是舍不得的,唯一一个真正认可他的老师,离开了,不管是为了阿明也好,还是繁琐的世事也好,以后,不会再有人夸赞他,指导他,支持他了,那个第一天就相遇的“傻瓜”不会陪着他了。
最后,古阿明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握着画笔的手一垂,就这么走了。他被钉在一个小小的木板做的棺材里,安安静静地闭着眼,没有一点言语。
后来,后来,郭云天老师回来了,带着属于古阿明的国际大奖回来了。
领着奖状,那些恶俗的人们依旧接受着来自已故的他的荣誉和夸赞,大肆宣扬这阿明是天才儿童,是出自他们这个地方的天才。呵呵,人都不在了,可他们依旧改变不了罪恶的面貌。
阿明看不见了,看不见属于他的最高的认可了。那个说要把水城乡的风景都画下来,用一张很大很大的纸。可是,风景还在,画的人却不在了…
生于80年代的孩子可能会很熟悉《鲁冰花》这首歌,甄妮在9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这首歌时,我只有5岁。那时候真的没有什么流行的儿童歌曲,所以《鲁冰花》一出现在当年的春晚上,就很快风靡了整个大陆地区。应该感谢这首歌,因为正是有了这首歌的流行,我才能很快看到同名的电影——《鲁冰花》。nn nn算一算日子,《鲁冰花》早已成了应该放在纪念馆里的一卷黑色胶带,它夺得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时候,大部分大陆人并不知道有这个奖项。我问过很多人,当年是否有幸看过这部电影,答案是否定或者不确定的,这让我很遗憾。但我又很幸运,在那个朦朦胧胧的启蒙年代,同学们需要手拉着手才能走到电影院的时代,我很意外地遇到了《鲁冰花》,并且能用我幼稚但敏感的心去触摸到了它的无法言说的价值。当我在很多年后玩味着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电影,什么是人性的时候,感谢上帝,在我记忆中最宝贵的深处,始终珍藏着一份深信不疑的理解和感动。nn nn其实台湾的农村和大陆的没有任何区别,这次翻查资料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部电影的出处并不是大陆;并且同时意识到,在电影中我反复看到的河水,雨下过的泥泞地,还有疯狂长个儿的野草,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所有的农村,以及农家人的淳朴,执拗和与生俱来的悲情。古阿明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客家农村娃,拥有大部分孩子的顽劣,不上进和突兀的天才;而郭云天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城里来的美术老师,和所有半吊子艺术家一样没有权,但理想主义。阿明爸爸的顽固内敛,阿明姐姐的隐忍坚强,很自然又很顽强地扎根在他们的个性中。善解人意的老师看上了这个穷苦孩子耀眼的才华,却得不到任何人,包括孩子家长的支持,他只能远走他乡。最后,当郭老师拿着阿明的画在国际比赛中得奖后回到村里,阿明已经去世,电影的最后是村里的青山绿水,和依旧疯长着的野草。nn nn其实一直到现在我仍然搞不清楚为什么当时我和我的同学们会哭得连手帕都湿掉……或许因为从小生长在城市中,当时我们这些6、7岁的小孩子根本很难理解阿明爸爸为什么要这样狠狠地打他那个已经得了重病的儿子,又为什么会在阿明死的时候又死死地抱着最后一块棺材板不肯钉上去;还有阿明姐弟俩在海滩边唱《鲁冰花》,后来阿明重病躺在床上,姐姐给她洗脚,两人又一同唱起《鲁冰花》。当时有很多东西我并不能看明白,即使现在,很多东西我可以明白了,却依然不会觉得明白了这些东西会让我更热爱这部电影。这也许就是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它有很扎实的现实基础和很深厚的情感寓意,但这些东西反映在画面上的却很质朴,很纯净,以至于让看的人很容易仅借着感性就能够触碰到电影背后深沉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日子慢慢地消化它们。而这个消化的过程又同时是你成长的过程,以至于让电影真正地沉入到你的生活中去。这就是艺术最大的魅力,《鲁冰花》为什么那么经典,就是因为它在我6岁时打动了我,过了15年,又在我20岁时再次影响了我。nn nn这部电影的同名歌曲很好听,到现在我也会常常听它,这些旧的老的东西,摸在手里仿佛特别有质感,又好似无法表达。就像在我喜欢这部的电影的时候,我喜欢它什么呢?肯定不是我分析的那些,喜欢和理性没有多大的关系,我喜欢镜头里的那些草,长得很高,很快。阿明死的时候,爸爸和姐姐去找他,他们跨过密密厚厚的野草,鞋子踩在草堆上的声音似乎特别清晰;还有郭老师回来的那一天,他去看野草里埋着的阿明的坟墓,他们把他的画和奖状都烧了,郭老师一直皱着眉,我好像看到那些野草一直在疯长,直到把他们都淹没了,时间就此停滞……
笑傲江湖(粤语版)
谈途人生
阿尔卑斯看台的外缘
古剑飘渺录
监狱疑云
烟花泪
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一个作家为了逃避越战征...
播放指数:988℃
深为动容,开始海绵挤水般到处找他编剧的老电影看。
从《恋恋风尘》到《鲁冰花》,被吴老先生的风格完全捉住。
不刻意铺陈,没有做作,如大地、春华秋实之纯朴静美。
《鲁冰花》的旋律,闭着眼睛也能哼出来。
电影讲的故事,却是全然陌生的。
幸运的是,吴老先生的叙事,总能够不紧不慢地推开。
有耐性的人,总能在故事的时间流里发现不经意的美好。
郭老师初到水城乡,在路边家支画架写生,经过的古茶妹跟古阿明大呼好漂亮喔,停下脚步来欣赏。
“啊,你们是中山国小的小朋友?”
“嗯!我每天都要坐竹筏过湖,再走半个多小时才到学校哎!”
“喔,几年级?”
“我四年级,我姐姐六年级!”
“六年级啊?考第几名呀?”
“她……她第四名!我……我比较笨,第十五名耶。”
“不错了!我以前都二十几名欸。”
一旁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姐姐不好意思地说:“他们班上刚好十五个人……”
弟弟还是笑嘻嘻:“总要有人考最后一名吶……”
“……可是他很会画图!”姐姐骄傲地补充道。
姐姐对弟弟的疼爱,跃然画面。
家里的茶园遭受虫害,买不起农药,姐姐和弟弟只好停学帮爸爸一起捉虫。
郭老师对古茶妹说,刚才摘茶虫的时候你不是在哼歌么,很好听,唱给老师听好吗。
古茶妹腼腆地低头笑着。阿明转头看姐姐:“唱啊,唱给老师听,你不唱我唱咯!”
阿明唱了两句就忘词了,每当他嗯嗯唔唔摸脑袋的时候姐姐就轻轻地给弟弟提词。
姐弟俩生动的笑脸,在长长的草的掩映下,充满了幸福的流光溢彩。
午后,郭老师带着美术班的孩子们突然出现在茶园。
“今天写生之前,大家每个人要抓满一百只茶虫哦,听到没有?”
孩子们一边齐声喊“听到了!”一边钻进茶园开始七手八脚地抓茶虫。
茶树丛中忙不停歇的阿明爸爸,黝黑的面容分明有所牵动。
就像郭老师在画室里说的,茶虫在古阿明的心里多恐怖啊,它吃掉茶树,吃掉书本,还吃掉蜡笔,人变得渺小而无助,他想讲的其实很简单,他觉得茶虫将会使得他没饭吃,没书念,也没有画图的机会。
乡长的儿子看见古阿明坐在石阶上画画。
阿明抬头问他:“你还有没有泡泡糖啊?”
“唔”小男孩摇摇头,把正在嚼的泡泡糖吐出来递给阿明,“这个给你!”
阿明立刻欢快地把泡泡糖放进嘴巴里。
小男孩说:“老师们都在开会了,你一定会入选!”
他终于点头服气地对阿明说:“你真的画得比我好!”
“可是你功课比我好啊。”
小男孩想了想,又非常直率认真地说,“一班都不能有两个代表!”
以为会有互不妥协的尴尬,看着努力吹出大泡泡的阿明,两个小孩子却相视着咯咯笑了。
那个曾经在美术课堂上,因为被郭老师说画国旗不需要数角只要涂得红红的远远地就知道那是国旗了而哭鼻子的小男孩,原来也较真得好可爱。
师生齐聚一堂选拔校演讲代表,郭老师坐不住跑去教室外面和孩子们一起玩123木头人。
有教职工追出来挽留,他笑笑说:“反正都是老师们写的演讲稿,老师们教导的强调和手势,谁得第一名不都一样么?”
那只要有一面墙就可以玩起来的“123木头人”的游戏,也是我童年时代跟小伙伴们重要的娱乐,竟然在台湾电影里找到踪迹,除了叫人无限唏嘘怀念,不免还感到神奇,海峡两岸的小朋友,是一样一样的啊。
乡医院的大夫对古茶妹说:“家里妈妈不在,你就是妈妈,知道吗?”古茶妹含着眼泪郑重地应嗯。
她是一个早早就为家里分担解忧的了不起的小妈妈。
古阿明出院了,古茶妹摇着撸带着阿明跟家里的狗狗一起过河,天色已经昏暗不见山峦的轮廓。
阿明扶着脸,忽然说:“姐姐,这里比医院漂亮多了。还好我的病好得快,要不然画图比赛,就要来不及参加了。”
姐姐噙着泪花,没有搭腔,只是更加用力地划着橹。
筏在湖中慢悠悠前行,一盏小黄灯执着地点亮迷蒙的夜色,毕竟还有一些温暖吧。
老师们为选谁参加画图比赛争执不下,校长拍板决定投票决断。
“古阿明”的名字下边有两条杠杠。
除了郭老师,还有哪位老师投给了这个让人不省心的皮大王?是乡长的女儿吗?
也许,还是有同郭老师有着相同教学理念的同事,只是欠了勇气。
郭老师走了。古阿明追跑到湖边带着哭腔远远地喊:“老师,你不要走!”
所以小孩子怎么会不知道谁是真的待他好。
校长带着闻讯赶来的记者拥进音乐教室的时候,姐姐正跟着同学们摇头晃脑地唱歌,她咧着嘴巴,眉头却全部皱到一起,你看到她将要哭却不敢在大家面前冒然哭的表情,明白这个失去弟弟的小女孩有多么难过。
学校的表彰大会,更像是悼念会。
“我爸爸不会说国语,他要我跟大家说,为了一个死去的小孩子,让大家站在这里晒太阳,真不好意思,谢谢大家。我弟弟古阿明如果知道,也会很不好意思,也会很谢谢大家。”
“……我弟弟身体本来很好,他很爱画图,他画的每一张图都很奇怪,可是的都觉得很漂亮。”
“今天,大家都说他是天才,在它还没有得奖以前,只有郭云天老师一个人说他是天才。”
“他很想画一张图,要一张大大的纸,和很多的蜡笔,他想画给全世界的人看,可惜我们都看不到了。虽然风景还在,可是全世界的人都看不到他画的图了,永远都别想看到了。”
郭老师让阿明的画被全世界看到,可是人已经死了,就算全世界都知道水城乡出了个天才男孩又有什么用呢。
大家立在碑前,把阿明生前画的图画连同世界第一的奖状一起烧掉。
火焰跳耀着、燃烧着。
一张画扯出一串附属回忆。
他画爸爸讲的天狗吃月亮的故事:天狗把月亮吃到肚子里,然后就很暗嘛,我们就赶快敲脸盆啊鼓啊,天狗害怕,赶快把月亮吐出来,所以晚上的天又亮了起来。
他画红色的狗狗,他说夕阳的天红红的照在它身上,所以才会红红的。
他画家里的小猪长大了,他和爸爸、姐姐划着竹筏快乐地拿大肥猪去卖钱。
他画爸爸在茶园里捉茶虫,地平线上大大的太阳是深蓝色,他说因为那样爸爸就不会热了。
他画他从记忆中努力拼凑起来的妈妈,妈妈梳着高高的发髻,眼周有深深的阴影,略显忧愁的神色里也有藏不住的温柔。
电影是89年秋天上映的。
这其中许许多的场景,同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极其相似。
没什么可形之于文字的,你只能从故事里去感受,再感受。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妈妈的心啊鲁冰花。
家乡的茶园开满花,
妈妈的心肝在天涯。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谁也不知道,二十年后一幅画的归宿,也许在博物馆,也许在茅坑。
送给古阿明的那一幅画,郭老师是签了什么名字呢,惹得当年的小男孩哇啦啦大叫:
“……啊,老师你叫‘傻瓜’啊!”
花开一次,就有一颗星坠落。
还好有天堂,所有无家可依的灵魂,在天堂都可以找到温暖的吧。
但愿再过多少年,我们身边都还有像古阿明和古茶妹这样天真的小孩子。
于是感情一发不可收拾。
鲁冰花一首歌从小唱到大,却始终不知背后有这样的故事。直到现在爸爸和我经常会在安静的夜晚,看着皎皎明月一起唱着这样的歌。爸爸一定看过这部影片吧,所以他在我的生命中扮演着一直是郭云天老师的角色。直到前不久,爸爸的一条短信都让我感念很深,“奖学金不管是多是少,都是你争取而来的。恭喜你”。
我不能用很专业的眼光去评价这部片子,但至少每一个镜头的安排都花足了心血,让人看起来极其自然又能深刻铭记。看完我哭了,的确我很久没被一部片子催泪而下了。
在那样的一片碧水蓝天下,平静得不愿有人去打扰。在那样的一片青山绿水中,有孩子的笑声回荡不绝。
郭云天老师的天真和善良可以博取每一个孩子和女孩的欢喜,他的笑并不会因为他被流放到穷乡僻壤而黯然失色,反而与这片醉
人的景色浑然一体,与孩子们的童心丝丝入扣。于是他是降临在这片土地上的天使,激发孩子天赋的良师。
郭老师第一次乘竹筏来到古家时,笑容随着他轻快的脚步流淌着,阿明的一句呼唤:郭老师!是他年幼岁月里快乐时光的开始。
郭老师再一次乘竹筏来到古家时,却是因为他用最原始的方式发泄了他心中不满后被驱逐前对阿明和他一家的告别。笑容已逝。
他飞奔而去的背影让人体会到年轻的他也如此的苍白无力。阿明的追随和呼唤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可是他同样是苍白的,挽留成了梦一场。
于是华丽的天赋,想像的色彩最终跟随阿明离开了这片土地,汇成一曲最悲伤的鲁冰花。虽然老师为他带来了世界第一的奖状。
古爸爸说:活着的人死不了,要死的人救不活。那么就让阿明走吧,他可以在另一个世界接受上帝最真挚的赞美,他也一定可以无忧无虑画出自己的故事,再不用去想是不是有钱的孩子会得更多些的问题。
古茶妹在烧去弟弟的画时,那种空灵而坚韧的眼神告诉我,她会带着鲁冰花和爸爸一起很好的生活下去。在天涯的妈妈和弟弟都是彼此最爱的心肝。
我没有办法去数落大骂那些睁眼瞎子老师,因为连孩子都知道默默地转身不责怪是一种宽容,而我们只能看着阿明的画和奖状一同飘为灰烬。我们用巨大的悲哀祭奠属于孩子的天真,用深沉的不舍悼念属于每个人的童年。而童年终究不再,我们回头看时,只是一片空茫茫。
朋友问我:为什么孩子可以那么长久的喜欢一样东西,长大了为什么就不可以了。我真的,不能回答。那种很茫然的失落感充斥了心灵,想到就会害怕。我说孩子不长大是真正的幸福,长大了懂事了不过是复制大人的悲哀,成为了时间的殉葬品。他又问: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吗?我们可以改变吗?我说我已经不是孩子,早不知是否还有那样的能力可以回到从前,为了喜欢而喜欢,为了爱而爱。
那么如果可以,至少让我们也再做一次孩子,完成我们未能完成的童话,画完我们没有完成的想象之作。
童真曾经离我们那么近,现在离我们真的好远。
http://duoduo-blue.blogbus.com/logs/30364920.html
古阿明只是一个热爱画图的孩子。热烈开朗的个性,他不是不懂人情世故,只是没有人明白他,自然就没有必要,活得开心就足够了。他喜欢拿上工具在任何地方留下他的图,他的内心当然也十分渴望他能够得到认可,支持。
很喜欢他的画,一幅幅一张张,都展现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儿童的心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黄昏余晖下红色的狗狗和又黑又臭的便便;第一节绘画课上画的他爸爸给他讲的天狗吃月;画给爸爸蓝色的太阳清凉解暑;大大的蚕虫啃食着家里种植的茶叶…
可是,现实往往都是这样的,不公平。有钱的就快活了,没钱的就只能受委屈。在村子里世俗的大人眼中,阿明用艳丽的色彩突出的线条描绘生活表达情感,这是胡来和丑陋,他们只追捧那些像照片一样复制出来的硬邦邦平平整整的图画。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衣冠楚楚地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们冠冕堂皇地,为了上位追捧,为了自身的虚荣,欺负正直认真的美术老师郭云天。就这样把古阿明的绘画天分贬低到谷底。
郭云天看着那个古阿明热烈渴望的眼神,他痛恨自己的无能,只能摸摸他的头握拳不言不语,生怕再给阿明带来什么伤害,可是面前这个孩子却带着一副我早就知道的样子,轻描淡写地表示往年也是这样过来的。临走他前说的那一句“有钱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比较会”看着他那小小的转身就离开的身影,心里很委屈很委屈,难道穷是他的错吗?
他没被选上,哪怕终于有人认可他的画了,却依旧无法改变什么,依旧还是那种钱势威逼的人称大。很绝望地,撕下所有贴在破败的小屋里的墙壁上的画,哭着朝他姐姐喊,我再也不画图了。坐在饭桌上,有一口没一口的挑着碗里的饭。
林志鸿获奖了,办公室里一堆马后炮连连不断地轰击着,还在诋毁着一个仅仅是小孩的阿明。啪,打的好,这些个坐在办公室里“为人师表”的老师早该得到教训了。
郭云天,他不想再憋屈地待在这个学校里,接受着那些有钱虚伪的种种态度,抱着古阿明的那一沓画,来找他告别。可能是委屈,还带着点悲愤,阿明就静静地望着他。“老师要走了,不要问我为什么”抽走了一张阿明画的蚕虫,留下彩笔和画纸,背上他的行囊,急匆匆地逃离了,只留给阿明一个背影。阿明是舍不得的,唯一一个真正认可他的老师,离开了,不管是为了阿明也好,还是繁琐的世事也好,以后,不会再有人夸赞他,指导他,支持他了,那个第一天就相遇的“傻瓜”不会陪着他了。
最后,古阿明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握着画笔的手一垂,就这么走了。他被钉在一个小小的木板做的棺材里,安安静静地闭着眼,没有一点言语。
后来,后来,郭云天老师回来了,带着属于古阿明的国际大奖回来了。
领着奖状,那些恶俗的人们依旧接受着来自已故的他的荣誉和夸赞,大肆宣扬这阿明是天才儿童,是出自他们这个地方的天才。呵呵,人都不在了,可他们依旧改变不了罪恶的面貌。
阿明看不见了,看不见属于他的最高的认可了。那个说要把水城乡的风景都画下来,用一张很大很大的纸。可是,风景还在,画的人却不在了…
直到20年后,一个冬日,下了一天罗生门式的雨,将所有的真相虚拟前世今生统统模糊的时候,你闯进一个老宅,时钟和杂志已经存放进藤编的手提箱随时准备出发,吉他没有插电,裸露的砖墙在你身边蔓延,你特别着了红衣,奶茶晕香,明暗的格子开始在脸上切割…你在曾经如痴如醉兢兢业业过的老楼对过,与一部叫做《鲁冰花》的电影,开始对话。
古阿明是一个顽皮的弟弟,他淘气、顽皮、爱玩、学习成绩不好、踢球砸坏窗户玻璃、别的同学在演讲比赛等一切“正经事”的时候他在太阳底下玩“木头人不许动”……同时,他在黄昏的时候用绳子绑住狗狗为了素描画出的狗狗有夕阳的红色,他开心的时候就给水牛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跟牛说悄悄话,他为了让猪仔快快长大卖钱还清家里的欠债追着可怜的猪仔用偏方给猪屁股吹气,他沉默着花了很长很长时间试图画出去世的母亲眼睛上有深深的阴影,他笑得灿烂,活得努力,虎虎有生气,他因为营养不良和没有好好治疗而死去的时候眼前是一片鲁冰花,小小的棺材,小小的身体,从来都是赤脚的他穿上了从来没有穿过的皮鞋和白色袜子。
古茶妹是一个懂事的姐姐,她勤劳、细心、含羞、在高高的灶台前用大大的铲子烧一家人的饭菜,摇着长长的橹摆渡弟弟放学回家,在爸爸打骂弟弟的时候与爸爸一同恨铁不成钢的着急着与弟弟一起奔跑着,别的女孩子还是孩子气的时候她教会她们怎样捉茶虫。因为家境贫寒,也为了让弟弟能够继续他喜爱的画画她放弃学业呆在家里望着河对岸的校园朗朗书声。她一个人的时候安静的唱歌,在老师面前却不唱,看着弟弟无比鼓励的让他结结巴巴的唱。弟弟死了之后,获得了世界儿童绘画大奖,她说:爸爸不会说国语,我带他说两句话。人都死了,这么多人为了一个小孩子晒太阳真是不好意思了。
其实,我们知道,古阿明获得全球儿童绘画比赛金奖只是导演的一个善意的谎言,类似于鲁迅的花环或者是卖火柴小女孩的奶奶。很多的故事,都有头无尾的,死了的就死了,忘了的就忘了,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没有煽情,没有感慨,没有若有所思让人回味,甚至没有印象。如画的风景未必要经过你的眼睛你的画笔,公平的制度未必要通过你的呐喊你的呼唤,你只是开在路边的小小的鲁冰花,带着对于乡土的类似于母亲的感情,匆匆来,委婉缠绵。你的真实是你留在在了一个小姐姐、一个好老师、一个沧桑的父亲心中,你的哭哭笑笑让他们在伤逝的岁月中得到慰藉,并且对于你的最原初的坚持,一如你执拗表达的绘画,开始表达一种尊敬。
回去的路上也是滴滴答答的雨。这个城市的很多传奇在多年之前已经萦绕于你的身旁,只不过你有没有敲开那扇窗。
生于80年代的孩子可能会很熟悉《鲁冰花》这首歌,甄妮在9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这首歌时,我只有5岁。那时候真的没有什么流行的儿童歌曲,所以《鲁冰花》一出现在当年的春晚上,就很快风靡了整个大陆地区。应该感谢这首歌,因为正是有了这首歌的流行,我才能很快看到同名的电影——《鲁冰花》。nn nn算一算日子,《鲁冰花》早已成了应该放在纪念馆里的一卷黑色胶带,它夺得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时候,大部分大陆人并不知道有这个奖项。我问过很多人,当年是否有幸看过这部电影,答案是否定或者不确定的,这让我很遗憾。但我又很幸运,在那个朦朦胧胧的启蒙年代,同学们需要手拉着手才能走到电影院的时代,我很意外地遇到了《鲁冰花》,并且能用我幼稚但敏感的心去触摸到了它的无法言说的价值。当我在很多年后玩味着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电影,什么是人性的时候,感谢上帝,在我记忆中最宝贵的深处,始终珍藏着一份深信不疑的理解和感动。nn nn其实台湾的农村和大陆的没有任何区别,这次翻查资料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部电影的出处并不是大陆;并且同时意识到,在电影中我反复看到的河水,雨下过的泥泞地,还有疯狂长个儿的野草,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所有的农村,以及农家人的淳朴,执拗和与生俱来的悲情。古阿明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客家农村娃,拥有大部分孩子的顽劣,不上进和突兀的天才;而郭云天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城里来的美术老师,和所有半吊子艺术家一样没有权,但理想主义。阿明爸爸的顽固内敛,阿明姐姐的隐忍坚强,很自然又很顽强地扎根在他们的个性中。善解人意的老师看上了这个穷苦孩子耀眼的才华,却得不到任何人,包括孩子家长的支持,他只能远走他乡。最后,当郭老师拿着阿明的画在国际比赛中得奖后回到村里,阿明已经去世,电影的最后是村里的青山绿水,和依旧疯长着的野草。nn nn其实一直到现在我仍然搞不清楚为什么当时我和我的同学们会哭得连手帕都湿掉……或许因为从小生长在城市中,当时我们这些6、7岁的小孩子根本很难理解阿明爸爸为什么要这样狠狠地打他那个已经得了重病的儿子,又为什么会在阿明死的时候又死死地抱着最后一块棺材板不肯钉上去;还有阿明姐弟俩在海滩边唱《鲁冰花》,后来阿明重病躺在床上,姐姐给她洗脚,两人又一同唱起《鲁冰花》。当时有很多东西我并不能看明白,即使现在,很多东西我可以明白了,却依然不会觉得明白了这些东西会让我更热爱这部电影。这也许就是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它有很扎实的现实基础和很深厚的情感寓意,但这些东西反映在画面上的却很质朴,很纯净,以至于让看的人很容易仅借着感性就能够触碰到电影背后深沉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日子慢慢地消化它们。而这个消化的过程又同时是你成长的过程,以至于让电影真正地沉入到你的生活中去。这就是艺术最大的魅力,《鲁冰花》为什么那么经典,就是因为它在我6岁时打动了我,过了15年,又在我20岁时再次影响了我。nn nn这部电影的同名歌曲很好听,到现在我也会常常听它,这些旧的老的东西,摸在手里仿佛特别有质感,又好似无法表达。就像在我喜欢这部的电影的时候,我喜欢它什么呢?肯定不是我分析的那些,喜欢和理性没有多大的关系,我喜欢镜头里的那些草,长得很高,很快。阿明死的时候,爸爸和姐姐去找他,他们跨过密密厚厚的野草,鞋子踩在草堆上的声音似乎特别清晰;还有郭老师回来的那一天,他去看野草里埋着的阿明的坟墓,他们把他的画和奖状都烧了,郭老师一直皱着眉,我好像看到那些野草一直在疯长,直到把他们都淹没了,时间就此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