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安东尼·麦凯塞缪尔·杰克逊尼古拉斯·霍尔特杰西·厄舍科尔姆·米尼保罗·本-维克托格雷戈里·艾伦·威廉斯迈克尔·哈尔尼尼娅·朗泰勒·布莱克罗达·格里菲丝吉尔·简·克莱门茨杰森·戴维斯克雷格·韦茨巴赫尔克里斯·加恩大卫·马尔登那多格拉伦·布莱恩特·班克斯杰伦·戈登扎克·哈内尔卡梅伦·布鲁姆布罗詹姆斯·杜蒙特DanielJohnson
类型:剧情传记导演:乔治·诺非 状态:正片 年份:2020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豆瓣ID:30346880热度:732 ℃ 时间:2024-08-15 14:42:43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文/梦里诗书
真实事件改编,《银行家》始于两个黑人资本家在上世纪美国种族歧视的大环境下无奈扶持普通白人联合创业,这是一个本有着鲜明题材,张力十足的故事,但遗憾的是电影却将这样一段反种族歧视的传奇,在流水账般的叙事下拍成了一部平淡无奇的命题作文。
众所周知,美国种族歧视的顽疾根深蒂固,即便在今天的美国仍旧充斥着很多隐形歧视,而在二十世纪中期,黑人身份在美国更是处处受限。电影的主人公伯纳德从小从给人擦皮鞋起家,虽然凭借自己的金融天赋赚取到了第一桶金,但因为他是黑人,却很难在以白人为主的资本市场中获得更多资源,而他与同样是黑人资本家的乔组成了搭档,两人突想奇招,雇佣一个白人来代替他们的身份,扮演行业大佬,于是被相中的白人马特,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从一名普通工人摇身一变成为了两人在上流社会的代言人。
电影最为出色的一幕也正在于此,两位黑人与一位白人如何一同联手,收购了位于市中心核心位置的银行大厦。伯纳德的金融天赋,乔的沉稳幽默与马特的演技,三人合谋的设计,使三人成功以合理的价格完成了一件在当时看来完全不可能的收购案,但这场收购案,仅只是支撑起了电影的前半段,在后半段的银行收购上,《银行家》仿若失去了它的锐气,变得保守无趣了起来。
其实面对这样一个故事,无论是从伯纳德如何在只给黑人提供下等工作的美国攫取到第一桶金,还是围绕两个黑人资本家的发展困境来展开,都足以找寻到新的张力,但电影叙事节奏却缺乏有效的把控,这不仅在于《银行家》将伯纳德创业如何赚取第一桶金的经过一带而过,使这一主角在第一时间并没能鲜明立体的呈现咋观众面前,后段剧情叙事的流水账,也令电影中所有人物变得越发脸谱化。
正是碍于这一问题,电影最后,法庭之上伯纳德的发言本该成为全片的点睛之笔,但是这段高光时刻的表现,在我看来尚且不如马特收购银行大厦时的谈判来的更具张力。电影的收尾明显能感受到导演最后是仓促,甚至于是模糊的,《银行家》从中段开始出现的后继乏力,愣是将反歧视的创业励志变成了节奏舒缓的平权电影,前后强烈的割裂感,使这部电影缺少了抗争意识,淡化了资本市场的残酷,自然也就冲淡了观众对电影的共情。
时至今日美国黑人在资本界仍旧没有多少话语权,这正如同电影从一剂反映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的猛药,到一碗点到即止的平权鸡汤,虎头蛇尾的剧情,使电影虽然有着反种族歧视的呐喊,但它却以一种最为平庸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影片一开始,伯纳德拿出自己的小笔记本给父亲看,面对着儿子如此聪敏好学,表现出过人的天资,父亲表达的不是欣赏和鼓励,而是恐惧和认命。
首先是恐惧,他一边翻着小笔记本,一边紧锁着眉头说:“如果白人知道你偷看他们做生意,他们会怎么对你?我见过很多人因为更小的事丢了命,你知道看着年轻男孩被吊死在树上的感受吗?别以为最近没发生过这件事,它就不会再重演。”
然后,他劝儿子要认命:“你生错了颜色,儿子,黑人不能用这种方式赚钱。”面对父亲如此悲观的看法,很庆幸小小的伯纳德没有放弃,他坚定选择了离开德州,去一个更自由的地方找寻自己的路。
看到此处,我莫名的感同身受,虽然我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黑人,但是作为女性,我多少也能感觉到同样的环境压迫,从小就会有意无意的接受着各种性别决定论的影响,身边的人们从语言到行动,无论有意无意,总是会告诉你女孩应该做什么,而女孩不能做什么,总而言之,先是用恐惧吓你,然后用认命帮你做选择,大家都会说,这是为你好,破坏这个规则只会吃亏。
其实,他们不过是用哪些束缚了自己一生的恐惧再去束缚你,想把你拉进恐惧之网中,大家一起乖乖躺好,不要挣扎,这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安全,他们已经习惯被绑架,被打压,被剥夺,被看低,被否定,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这是好的也是对的,这是一场全社会的传染了几乎所有民众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许是因为太过普遍,所以患上这种心理病的人从来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不正常,但是当你把很多言论里的男女角色调换来描述,比如”男司机不行“又或是”男性不适合学理科“,就会很明显感受到这是歧视。
可是,有些人就是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她们是健康的,无病的,不扭曲的,不自卑的,她们是正常的,知道自己来到世上这一次,不能被肤色和性别去定义“我是谁”,就是想去看看所有的蓝天,想痛快的飞翔,不想被剪掉翅膀,不想被乖乖的养在韭菜地里,只为了供养某些顶层绑架者的欲望,或是去满足别人的奇怪期待,她们坚信自己应该成长,喜欢感受自己变的越来越美好有力量,她们相信这种感受并没有罪。
伯纳德开银行的时代,那是美国的60年代,黑人的处境依旧艰难,虽然“人人生而平等”百年前就被写进了美国宪法,甚至1954年的布朗控诉托布卡教育委员会一案,已经判决种族隔离违宪,但法律的修改并不能代表人心的修改,黑人面临的艰难并不是说你吃不上饭,找不到工作,住不了房子,伯纳德的叔叔就可以买别墅,穿着体面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但这并不代表平等,就像今天很多人说“为什么还要搞女权?女人现在不是也可以工作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但是,这就代表平等了吗?当然不,因为人们的心中,依然深深刻着一个观念,叫“你不配”,就像白人认为黑人不配这个不配那个,反观现在的很多公司里,与男性能力均等的女性仍然不配当领导,甚至应聘工作时都明显处于下风,很多家庭里,女孩甚至不配拥有继承权,很多场合中,女人不配出头露面,女人只配做家务,带孩子,女人就是笨,弱,人们会打着保护你或者要你保护自己的旗号对女人严加管束。同样的职位,比如销售,这个在现代社会里最常见且相对高薪的工作,男销售业绩好就是“有魄力,有能力”,女销售业绩好就是“呵呵……你懂的。”
记得两年前,我有次开车去接人,其中一个男的突然说,我来开车吧,有男人在你就不用开车了。我被他的普信当场逗笑了,这是我的车,我是最熟悉车况的人,而我本人也是一个开车多年且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的老司机,他甚至没有坐过我的车,就理所当然的认定我没有他开的好,神奇的是当场还有另外三个人,没一个出来反驳他的,甚至都觉得我应该把车钥匙交给他。
还有一个常听到的夸奖就是:“哇,你倒库的技术这么好,简直不像个女司机。”而我每次听到这句夸奖一点也不开心,只想告诉对方,不要搞性别歧视。
如果你稍微留意,就会在生活中不断感受到各种有形无形的歧视,当然我要承认一个事实,就是很多女性的情况,无论知识水平还是社会地位都还不能和男性相比,很多家庭仍然是男性的生存能力更强,学历更高,职位更好,薪水更丰厚,但是这是果而不是因。正是因为女性不断的承受并内化了太多的“你不配”在心里,她们恐惧,她们认命,她们甘愿平庸,她们是被扭曲的价值观教育的产物,而不是天生如此,就像人类的孩子如果从小被扔进丛林被狼群养大,也只会学狼爬狼叫,而一只小猩猩从小被科学家收养,也学会了几百个手语,甚至能和人类谈论哲学,环境的影响有多大?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今天所有对女性的刻板印象,那都不是我们的天性,不是女性天生就比男性弱或是比男性蠢,这就是环境造成的后果。
而一个长期被环境抬举的族群,也会莫名的普信,不管自己有多烂,都觉得自己很牛,正如电影里的白人Matt,没有任何关于管理银行的专业知识,却极力要求开一家自己的银行,并且傲慢的对伯纳德的妻子说:“我终于意识到,很多事就是只有白人才做的到。“对我而言,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不在于展示了歧视本身,而在于它就像一场社会实验,类似斯坦福监狱实验,当你被放在什么位子上,你的心态就跟着那个位子而转移,其力量之强大不亚于一场催眠,被放在强者地位的男性固然会充满自信和权威感,但被一直放在弱势地位的女性呢,又要有多大的自觉才能去抵抗这种强大的催眠。
电影中,还有一段是我很喜欢的,是伯纳德与妻子在卧室里的对话,他的银行被调查,他作为黑人不能出面只能让一无所知的白人傻小子去面对调查员的审问,妻子劝他扮成清洁工旁听,他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妻子说:“为了你的事业,我不知多少次穿上清洁工的制服”,伯纳德说“但你是……”,他没说出口的话是“你是女人”,看,即便是自己一生深受歧视之苦,在骨子里还是自认为比女人更高一等,你是女人,所以你不需要什么尊严,你当然可以扮成清洁工,但是我不行,我是男人,我只能是老板,我是精英是上等人,我不能扮清洁工,那有损我的尊严和形象。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女性的歧视,而且也包含着对清洁工的歧视。
这也是电影富有层次之所在,就是刻画出的人物并不扁平,比如伯纳德,他的形象当然是正面的,但他一样有局限有短视,当他带着儿子走在家乡街头,儿子看到街上有两台饮水机,白人和黑人要分开使用,儿子问为什么要这样,伯纳德轻轻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很抱歉让你看到这个“,可是,他却没有看到这个社会中更强烈对女性的歧视,他没有为此对妻子说过抱歉,也许只因为他不是女人。
那已经是60年前的事,但60年后的今天,有没有人曾为女性被分别对待的处境感到抱歉呢?今天我们仍然会看到,很多岗位明确写着不招女性,更多时候也许这些标准并不被明文化,而只是人们心中的潜规则,不要女性员工,如果是未婚女性,就担心她们以后要结婚生孩子影响工作,如果是已婚女性,那你已经结婚且有孩子,需要经常照顾家庭所以更不能招,高管就更不必说。
可是,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觉得男性结婚以后就会被家庭拖累,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呢?为何男人结婚反而会成为事业的助力,反而增加了男性的可信度和声望值呢?我从未听说过哪个男人因为结婚生子而被职场拒绝,在婚姻中,文化中,观念中,是谁牢牢的把持了解释权和统治权,谁是婚姻的既得利益者,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
如果有人坚持认为,女性没有受歧视,那么我们看一些实例,梅琳达.盖茨在《女性的时刻》中举过两个职业做例子,第一个是程序员,编程最初被以为是和打字差不多的文职工作,所以最早管理者雇佣和培训的都是女性,而且她们做的很不错,但人们逐渐发现这个工作很有价值,这个职位就转而开始招聘男性,而不再继续培训雇佣女性。
她写到:“计算机等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中,女性比例在大幅下降,以至于进入高科技产业的女性越来越少,女性越发难以在科技行业立足,整个行业完全被男性主导。这是个激动人心的行业,它妙趣横生,充满创新,回报丰厚,对未来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新的机会层出不穷,未来高科技行业仍然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它正在塑造我们的生活,如果不能进入这个行业,女性就会进一步失去影响力。“
她还举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行业,就是风投,她写到:“风投是影响初创企业最关键的支持者,能决定一家企业的成败,而在美国,女性在风投合伙人中仅占2%,也只有2%的风投资金会流向女性发起的创业项目,从经济角度看,这完全不合情理,女性能提出无数绝妙的创业构想,是男性不会想到的。“毫无疑问,就像对黑人的歧视曾经造成美国社会的重大损失,对女性的歧视一样也会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梅琳达说:”一切诉诸孤立和排斥的文化,都是施虐者的文化“,而女性就在这样的文化中生存着,亚洲女性的处境只会比欧美更甚,女性若想要做出成绩,得到应有的认可,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大的决心和代价。
我察觉到,自己在写下上面的文字时,其实内心也有挣扎,我写的都是事实,也都是我的肺腑之言,但是当我把这些文字发表在公众平台时,依然能感觉到那无形的压力,一定会有人因此给我安上“女拳“的标签,会说我又来引战,来激化两性矛盾了,来教坏女人了,女人们看了这样的文章,都不再愿意为家庭奉献,不再温柔顺从,不再愿意伺候男人,而是想着去和男人竞争。
今天,我们看着这部电影里的黑人们,在面对歧视,百折不回的抗争,我们感到热血沸腾,我们钦佩并尊重这种抗争,因为他们维护着一个群体的尊严,让这个世界变的更进步更平等,我没有看到谁说伯纳德是好战的,是不顺从的,不够温柔,太过强势,或者给他们扣上“田园黑拳“的帽子,他们没有被污名化的恐惧,但是女性的抗争却不断被污名化。我想,也许是因为还坚持的不够吧,也许一直坚持,坚持到最后,世界就会改变,就会从冷眼,抗拒,嘲讽,鄙视,排斥,到最后站起来为你鼓掌。
当然,除了男权,其实“施虐者的文化”无处不在,比如皇权,因为从来掌权的既得利益者,只要权力在手,都会想着不断的去巩固权力,以最小的成本去获取别人的价值为自己所用,所以生而为人,我们就很难逃脱权力的辖制与洗脑,接受了奴化的顺民甚至心甘情愿为之宣传的,因此来获得安全甚至利益,而反抗者大多被杀鸡儆猴,就像伯纳德的爸爸说的:“那些被吊死的男孩”,就像那些被污名化的女权。
我身为女性,还有一个女儿,我知道自己身上一定有很多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我希望我的女儿不再如此,从她出生起,我就在努力为她屏蔽文化中的各种杂音,我一直对她说,绝不要因为你是女孩,就觉得自己比男生笨,比男生弱,你很聪明,也很强大,可以做任何你擅长的并且喜欢的事。她喜欢公主,也喜欢奥特曼,喜欢洋娃娃,也喜欢变形金刚,每次选乐高,她选的都是建筑和赛车,我和她商量了想学的兴趣班,是舞蹈与编程,在她眼中,这一切只有喜欢或不喜欢,没有任何性别色彩,我希望她不再恐惧,不再认命,也不怕被“杀鸡儆猴”,我希望她可以带着这样澄澈的目光一直生活下去。
《银行家》是一部由黑人企业家伯纳德·加勒特(Bernard Garrett)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传记电影。影片导演乔治·诺非(George Nolfi)也是本片编剧之一。查看乔治的作品履历我发现,相对导演的工作,他可能更擅长编剧(他是《谍影重重3》《十二罗汉》等影片的编剧之一)。从本片的成片效果来看,似乎也是编剧技巧大于导演技巧。下面我尝试从剧本的角度来解析这部电影。
全片共120分钟——序幕5分钟,第一幕约20分钟,第二幕约30分钟,第三幕约45分钟,第四幕约20分钟——形成一个完整的四幕剧结构。
序幕非常精彩:用1分钟的听证会场景奠定影片第一重基调(历史感、真实感),并提出贯穿全片的第一个疑问(什么样的人有资格经营一家关系到社会基石的银行?);再用4分钟的童年戏交代男主角的性格(聪明、务实、上进、有野心)和成长环境(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州底层黑人家庭),奠定影片第二重基调(轻快、积极、有活力),同时提出贯穿全片的第二个疑问(一个来自底层的黑人能否用和白人一样的方式赚钱?)。
这样一个信息量满满的开场足以调起观众兴趣。一部好的电影通常只需要5分钟就能抓住观众的心,不然为什么视频网站总是在影片第6分钟开始收费呢!
影片第一幕,讲述原始积累。在序幕的结尾,男主角的父亲提出一个看法:或许你只是在我们这里(德州)无法成功。于是这一幕我们直接来到洛杉矶。编剧通过“看到机会→遇到阻碍→解除阻碍→初步成功”这样几个小转折完成这部分叙事,并呈现了一道清晰的人物弧光:他从一个寄宿在妻子舅舅家的穷小子变成了多处房地产的持有人,极大地改善了家人生活,也初步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在第一幕看似中规中矩的叙事中,编剧也没有忘记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铺垫一,通过表兄认识马特·斯坦纳(Matt Steiner);铺垫二,通过妻子认识乔·莫里斯(Joe Morris)。在真实事件中,伯纳德可能并不是通过这两个途径认识的马特和乔,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将枝节简单化才能保证影片的叙事节奏。铺垫三,伯纳德与乔从初次见面的误解到再次见面的和解;铺垫四,马特从单纯帮忙到愿意为伯纳德工作。这两处铺垫不仅为第二幕打下基础,也为影片贡献了不少喜剧元素,在快速推进的剧情中找到缓和节奏的据点。
然后进入到第二幕,完成团队的组建。在第一幕结尾我们看到伯纳德与爱尔兰人形成了非常有效的合作,他们似乎战无不胜,于是第二幕开头我们就看到爱尔兰人的突然离世,伯纳德马上要丧失掉自己辛苦得来的一切。巧妙吧?在这里编剧将观众心理拿捏得死死的:一次起飞紧接着就是一次坠落。我们的男主角要怎么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别着急,第一幕都已经安排好了——我们有乔和马特。
乔的入局是通过一次讨论来完成。讨论的主题正是影片序幕中提出的问题——黑人能否用白人的方式赚到钱?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马特。编剧在马特的入局上着了相当多笔墨,把它设计成有趣的游戏闯关形式(高尔夫、贵族礼仪、经济学知识)。这里编剧还设置了一条副线,即“马特的人生”。一个白人通过这样一次机会完成了阶级跨越(至少看起来像富人)并收获了爱情(至少看起来是爱情)。
在这一幕的创作中,编剧并没有像第一幕那样设置几个转折,这个小团队的第一次尝试就获得了成功,于是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主角在第二幕中的弧光:从身处绝境的无助者到拥有团队的真正企业家。
第三幕,必须是影片最重要的部分。我们的主角已经在加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就让他回到故乡看看吧——看看是不是像伯纳德父亲说的那样,他无法在德州取得成功?第三幕开头,通过德州现状的展示,呼应了序幕中的情景(包括擦鞋的黑人男孩),父亲对伯纳德说的话也与前文呼应:你找到了一个适合你的地方,但是我们这里依然不行,说不定比以前还糟。于是我们看到了伯纳德与乔的第二次讨论,编剧通过乔的台词告诉观众影片接下来的故事可能已经不只是关于赚钱的事,它正在走向“一场社会运动”。这一处主题上转变,几乎就发生在影片的中点——第60分钟。好的编剧就应该有这样的把控能力,让事情发生在它应该发生的时间点!
在我们的主角团队经历又一次考验的时候,一个真正的“反派”开始登场。反派第一次出现,就在主角团队又一次“胜利”的现场。与前两幕“低开高走”相反,第三幕是“高开低走”。由于反派的加入,第三幕再次进入到“转折,转折,再转折”的节奏。影片的终极大危机虽然由反派挑起,但导致最终败局的直接原因却来自副线故事“马特的人生”:速成的“富豪”无法成为真正的银行家。副线故事当然不会是闲笔!
在第三幕里,我们看到一条反向的弧光:主角从银行家变成银行门口被捕的人,规则的挑战者被规则打败。
进入到结局的第四幕,编剧把更多笔墨放在了讨论中:主角应当如何脱罪,脱罪的途径和可能性都有哪些?第四幕通过各式讨论来回答序幕中提出的两个问题,而到此时这两个问题已逐渐合并为一个问题:如果你有能力推动社会变革,让黑人获得和白人一样平等的机会、踏上实现“美国梦”的基石,你愿意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去实现它吗?
第四幕在整个故事中是总结性的一幕。在交代故事结局的同时将主角推向他的“高光时刻”——听证会上说出那番“出人意料”的言论。编剧还通过伯纳德与乔的对白完成了两个主角的角色回顾,他们互道第一印象(其实也是观众对他们的第一印象),对照出这个过程中人物的转变。在主角的高光时刻之后,迎来一个小小的好莱坞式“反转结局”,最终通过字幕的形式呈现出一个长远的胜利——我们的主角推动了美国社会在“打破种族隔离”和“消除种族歧视”问题上的进步。
不难看出,本片的编剧们在建构整个故事的时候用了一些结构上的方法和“套路”式的技巧,让影片的每一个转折和重要节点都发生在它们“应该”发生的地方,同时通过适当的喜剧手法和副线故事来调整影片节奏,在不知不觉间掌控住观众的情绪起伏。如果一个编剧可以把剧本结构做得扎实,套路或技巧用得巧妙,那他的剧本就一定不会太差!
《银行家》这部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底层黑人Bernard Garrett和富二代Joe Morris在美国严重的种族歧视背景下,如何逆流而上实现自己的商业梦想,以及为了抗争歧视几近失去万贯家财的故事。
是的,这并不是一个讲述善恶终有报的爽片,在影片的最后,主角Bernard为了坚持自己心中的原则与正义,拒绝了议员所提出的交易,在法庭上疾呼黑人也应拥有的平等与权利,为此他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与自己的合伙人Joe Morris入狱3年,并失去了名下的177套物业。
n要更深地理解这部电影中人物所面临的局势与压力,就不得不联系其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
美国黑人多为欧洲殖民者劫运而来的非洲奴隶后裔,1865年美国黑奴制度彻底废除之前,黑人一直被当做商品,深受剥削和虐待。摆脱了奴隶制枷锁后,美国黑人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没能从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中脱身——和白人相比,他们是“下等公民”。
但在历史的斗争中,美国黑人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自己的社会地位。
在影片中,有一条比较清晰的时间线,而主角Bernard的成长轨迹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美国当时平权运动的风起云涌。
【1939年,成长于德州的擦鞋少年】
美国1861-1865年的内战,死亡70万人保证了美国统一,同时奴隶制被废除。
然而,奴隶制虽然被废除了,黑人不再是奴隶了,但在现实生活中,黑人却并没有获得和白人一样的社会权利,歧视仍然无处不在,尤其是曾以奴隶制盛行的美国南部。
影片开始后不久,即展现了出身草根的Bernard在街边为白人商人擦鞋,并趁机偷学金融知识、险些被保安抓捕的情节,而真实情况也大体如此。
Bernard于1922年出生在得克萨斯州威利斯的一个小镇上,他很早就显示出了做生意的天赋。因为家境贫寒,Bernard通过打零工积攒学费,在休斯顿读完11年级后即开始经营自己的清洁业务。
正如影片中Bernard与父亲的对话所表达的那样,他深知,如果他想真的拥有财富——“像白人那样去赚钱”,他必须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德州,才能在种族压迫的大环境下获得一些微弱的松绑与自由。
在影片进展至中段,Bernard已事业有成,带儿子重走家乡路时看到随处可见的种族隔离现象一脸惆怅,面对一处人家门口所悬挂的旗帜更是眼神复杂——那面旗帜,就是南北战争时南方联邦的旗帜,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种族歧视的象征。
而那时,距离他年少时离开家乡谋求发展,已经过去24年了。
nnnn【1954年,Bernard带着妻儿举家迁往洛杉矶】
现实中的Bernard有过两次婚姻。
1945年,23岁的Bernard与妻儿开着一辆破旧的货车去加州寻找机会。一到加州,就开始了清洁服务和收集废纸的生意,最终攒够了钱在洛杉矶购买房产。
正如影片中所表现的那样,年轻的Bernard遇到了一位白人房地产投资者Barker,并通过与他的合作迅速发展了自己的事业——但因当时种族歧视的压力,Bernard在合作中只能充当暗中操作的“隐形人”,所有的商业约定大多以口头承诺的形式兑现。
到1954年,Bernard身价已达15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430万美元,使他成为了当时美国最富有的黑人之一。
然而,由于Barker的突然离世,其遗孀对二人曾经的约定拒不兑现,Bernard第一次深刻体验到了身为黑人在商业合作中“哑巴吃黄连”的无奈,不得不接受利益受损的现实。
与此同时,这次挫败也给Bernard带来了启发,他不但意识到可以买下银行大楼为以后申请贷款提供方便,还想到了雇佣其他白人帮他在此后的商业活动中继续扮演Barker的角色——此后,便是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他与合伙人一同训练白人底层Matt的故事了。
n整个经历看似传奇,但实属无奈。
毕竟,在当时的美国,一件小事就可以引起严重的种族对抗,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在当时的社会中是非常严重的。
在此,就不得不提到在1955年由Rosa Parks引发的“蒙哥马利巴士抵制运动”及1957年发生的“小石城事件”。
nn当时,美国南方各州还在施行吉姆·克劳法 (Jim Crow laws) ,这是泛指1876年至1965年间美国南部各州以及边境各州对有色人种(主要针对非洲裔美国人,但同时也包含其他族群)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法律。这些法律上的种族隔离强制公共设施必须依照种族的不同而隔离使用,这样的差别待遇造成了黑人长久以来处于经济、教育及社会上较为弱势的地位。
在1955年12月1日,黑人女工Rosa Parks在乘坐公交车时,公车司机因白人座位已满,命令Rosa Parks将其使用的“黑人座位”让位给一名白人乘客,Rosa Parks因拒绝听从司机命令而遭到警方逮捕,随后引发了长达一年的“蒙哥马利巴士抵制行动”,成为20世纪中叶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标志。
这场抵制公交运动整整持续了381天——民权斗士们号召蒙哥马利市内的非裔美国人拒绝搭乘公交,步行或者搭乘的士上下班,以表达对于Rosa Parks的逮捕以及种族隔离政策的反对。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蒙哥马利市的公交公司因此受到沉重的财务打击。
nn1956年11月13号,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终于宣布,阿拉巴马州的《种族隔离法》违反美国宪法,《种族隔离法》无效,应立即取消。
消息传到蒙哥马利市,黑人沸腾了,马丁路德金、Rosa Parks女士,以及她的律师、一直在帮助黑人发声的白人牧师,四人一起坐上了取消《种族隔离法》后的第一辆公交车——他们特意挑选了在过去只允许白人坐的前排位置。
n仅仅因为想要平等使用公交车座位,便引起长达一年艰难漫长的斗争。
由此可见便不难理解,为何在Bernard收购了白人公寓楼后,影片中那位白人老太太会激烈地表示拒绝,最终宁愿搬家也不和黑人同住了。
也更能体会到,在那个年代,Bernard打破常规、利用白人充当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背后所拥有的勇气、魄力与实属无奈。
nn时隔一年后,在1957年发生的“小石城事件”,同样体现了在当时的美国社会“种族歧视”依然是社会的严重矛盾。
小石城事件,也被称为“小石城九人事件”。这是一起发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围绕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政策的对抗事件。
1957年9月,小石城学校委员会宣布逐步改变学校中种族隔离的现象,在白人的中心中学首批录取了9名黑人学生。
录取的9名黑人学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不但品学兼优,而且家庭背景也属于中上层,但尽管如此,依然早到了白人种族主义分子的激烈反对。
一些白人声言要用暴力阻止黑人入白人学校,得到州长法布斯的支持,他派出州国民警卫队,企图阻止黑人学生入该校。
随后,艾森豪威尔总统将该州国民警卫队联邦化,并派出空降兵到该州,强制推行联邦法庭决定,才保证了黑人学生正常入校——但即便如此,在日常学习中,这些黑人孩子依然要面对来自白人同学的歧视与羞辱。n
n
n了解这些后就不难理解,当1963年Bernard第一次向合伙人Joe Morris提出想要收购家乡德州的银行时,Joe为何会严肃地质疑他的不切实际与过于天真。
而事实也正如Joe所预测的那样,二人的这次投资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nn但即使明知风险极大,Joe也愿意陪伴Bernard一起冒险,也证明了二人已不再只是单纯的生意伙伴了,而早已成为了共同经历人生跌宕起伏的挚友。
影片中,二人大胆帷幄、利用白人充当自己的替身以开拓自己的商业版图是真实存在过的,为了能够更好地监管自己的生意,甘愿化身为司机与清洁工对替身加以监督、指导也是真实发生的。
nn但令人遗憾的是,电影中银行收购业务失败,导致二人家财散尽、身入囹圄也是真实的。
正如电影中所表现的那样,他们的白人“替身”Matt在银行法调整后犯了一系列的错误,牵连二人因此入狱。在这场劫难中,Bernard与Joe Morris几近失去所有,他们所拥有的177套物业,最后只留下了在Bernard妻子名下的一套,并因此获刑3年。
出狱后,这两位人生挚友移居巴拿马,再次携手重启了彼此的事业。
而在随后的采访中也得知,这部影片的故事创意最初正是来自于Bernard本人,他一直希望自己和Joe Morris的传奇故事能为更多后人所知,所以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找了两位编剧朋友来写这个剧本。
在他去世多年之后,他的儿子拿着这个故事,找上了好莱坞制作人,数易其稿才拍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银行家》。
n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我发现,和影片中所表现的经历不同,Bernard的人生中有过两次婚姻,他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位白人,并为他生下了两个女儿,而这三个同父异母的子女所发生的纠纷,让这部《银行家》一度深陷麻烦之中,以致延后了在美国Apple TV+的上线时间。
在Bernard Garrett去世后,他与第一任妻子生下的儿子成为了父亲人生故事的版权所有者,并挂名担任了这部影片的联合制片人。而Bernard与第二任妻子所生的两个女儿,在影片即将上映前,则公开指责《银行家》在剧情上歪曲事实——他们的哥哥故意把她们母女三人排除在外,并指控这位同父异母的哥哥曾对二人长期性侵……
这一负面新闻的爆雷,导致影片的发行一度陷入被动的局面。
nn没想到,无论Bernard如何励志、努力,儿子依然落入了俗套,变成了在影片中令Bernard最嗤之以鼻的顽劣不堪的“花花公子”,甚至是长期乱伦、性侵自己两个亲妹妹的强奸犯…
nn看来,无论电影是否改变自真实事件,都只能代表主角的一部分历史,或某一个侧面,而影片背后的真实人生,往往是出乎观众意料的。
而电影只是电影,其中所表现出的智慧与博爱,有多少来源于现实,又有多少是被粉饰后的传奇,就不得为我们这些外人所知了。n
素材参考:
《刺刀见血下的美国平权运动》
《真人真事改编作品风险高,两部颁奖季新片卷入麻烦》
The Banker是部层次丰富的电影。反映美国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种族歧视和偏见的电影非常多,很多人对片中揭露出的社会不公、电影故事的剪辑编排、角色的演绎和塑造都做了深入的探讨;本片较为独特的是,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金融领域,片中涉及到的金融学,也很有意思。
本片的大交易一共有两桩,第一桩是收购Bankers Building,第二桩是收购猎鹰家乡的两家银行。本文只解析第一桩交易,因为里面涉及了很多数字和计算,相信通过本文浅析,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理解。
Bankers Building有14层楼,商业面积119,000平方英尺,是当时LA市区最高的办公楼,被誉为是该地区建筑群皇冠上的宝钻。
通过之前的剧情我们知道里面驻扎的都是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一直不待见猎鹰的银行Mid City Bank就在大堂1楼。
猎鹰因为之前合伙人突然亡故,被前合伙人的妻子和客户经理Reed搞得很惨,激起了翻身做主人的念头,找了神盾局局长和小蓝兽组成了漫威买楼小分队(就喜欢串戏,Nicholas Hoult演过X-men的Beast),开始了大手笔的买买买。
可惜小蓝兽不如在X-men里,虽然也很聪明,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九年义务教育没毕业,猎鹰只好手把手从基本的数学教起。我们也跟着猎鹰老师一起学学怎么给大楼估值。
首先要简单介绍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是估值核心要素的概念——资本化率,Capitalization Rate,简称Cap Rate,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收益率。猎鹰老师先提了另一个概念叫乘数Multiple,是个过时的老概念,用以计算几年收回成本,比方花300,000投资买楼,每年净收入30,000,那乘数就是10,10年收回投资。
资本化率其实就是乘数的倒数,30,000/300,000=10%。不仅买楼,各种利率在各类金融资产的估值里都举足轻重。关于资本化率,本文后面还会有一些分析。
那么有了资本化率,我们怎么对一个楼盘进行估值呢?电影里虽然没再讲解,毕竟不是CFA教学片,但是通过猎鹰老师临时加戏给培训了1个月的小蓝兽出的模考题里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需要哪些要素、进行怎样的计算,可以对一个楼进行估值。
这个计算过程如下,我们暂称其为基本估值模型,其中,绿色为应用题的给定条件,白色为中间计算步骤,蓝色为计算结果。要注意,年总收入不能直接用于计算价值,必须用空置率进行调整,再扣除运营成本、获得净收入之后,才能最终通过资本化率得出资产价值。显然,通过我们的模型计算所得与片中的结果是一致的,小蓝兽也毕业上路了。
接下来就是实打实地跟老房东雷诺进行谈判了。不过在此需先说明两点,因为谈判过程中有很多你来我往,我们仅对片中出现了最终结果、或者对剧情有重要影响的估值进行建模;此外,我在计算过程中发现有些数字与电影中的数值有零头上的出入,具体原因不明,但是大数是一致的,出于不影响剧情理解的考虑,就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了吧。
进入正题,首先是老房东开场先虚晃一枪,说了一堆有利于自己的数字,开了一个高价。
相应的计算过程如下。这里需要说明3点:1、由于二者的谈判是基于每平方英尺单价的,为了之后计算的展示方便,所以加了两行初始条件——单价和面积,面积是基于上图中年总收入/单价倒推得出的(注:此处面积是实际计算面积,可能还有月份,仅为了计算简便做简单统归,与之前猎鹰做简介时说的商业面积没有直接关系);2、因为后面双方谈判中,空置率直接在单价层面调整掉了,意味着不需要对总收入再进行调整,所以“空置率”和“年总收入(调整后)”两行直接删除,下同。3、这里就出现了零头上的出入,影片中估值多出了80,导致最终收购价也多出了100,原因不明,如有高人可留言讨论,下同。
我们小蓝兽必定不能要啊,哪儿能你说多少是多少,买楼跟买衣服一样一样的,总要来个讨价还价的,于是双方开始了扯皮:
蓝:别胡扯,我知道你才15美分一平(方英尺)。就算是平均18美分,(总收入)也就245,592,但这不重要,除非你把租赁协议都给我看,否则我就得按15美分算。n雷:15太低了。n蓝:15很好了好么!尤其如果你还要算上空置率的话,至少有9%!n雷:没那么多。n蓝:我数出来可有12%哦(注:是猎鹰花了一天在傍晚根据亮灯数量数出来的,这DD水平简直跟浑水做空瑞幸一样)。按那么高的空置率算,你每平也就13.5美分好么。n雷:我们总能找到租户来填坑的。n蓝:我们就算16美分一平吧,妹坑你吧?按10%的资本化率算,价值1,383,000块钱。但是10%的资本化率当然太低了,我跟我合伙人做的交易都是12%的,那就是1,152,533块钱。
这里小蓝兽在讨价还价过程中其实报了两次估值,计算过程分别如下:
其中,按10% Cap Rate算出的数字比影片里又多了40,暂且认为是忽略零头的结果吧。可以看到,通过小蓝兽的一顿生猛操作,硬生生把估值拦腰砍掉了一半还多,究其原因,一是砍了单价,一是把Cap Rate拎高了,足见利率这东西多么重要,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提高Cap Rate,意味着投资人要求更高的收益水平,毕竟买其他楼都能赚到12%;反过来,在收益和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要求提高收益率,必定要压低初期投资额才能达到。所以直观地看,高Cap Rate对漫威买楼小分队有利,而反之则对老雷有利。
言归正传,这下老雷不淡定了,也开始见招拆招:你看看,市中心风险是很低的,12%不需要的,我要10%的。影片叙事这时候转回了谈判前小分队的预演。
鹰:老雷他肯定要咬住10%的Cap Rate,我们绝壁不能答应啊,他还要25%的溢价呢(注:收购有一定溢价是正常的,以补偿卖家的其他额外支出包括法律税务等方面费用、促使卖家交易,但25%真的好高啊)。但是你也要让谈判继续下去,所以我要你记住10.5% Cap Rate下的估值,但是25%的收购溢价也还是超级高的。
这时候小蓝兽脑子不够用了,猎鹰直接帮他脑算了,计算如下。电影里的数字应该是抹去了估值的零头,按照1,317,000那么收购价便是1,646,250了。
既然价格还是高,猎鹰设计最后让小蓝兽给老雷来个选择题玩玩(Neo:又来?)。
蓝:你要是一定要把这楼放在10%的Cap Rate下估值,现在市场那么好,我们大可以在别的地方赚到12%,那么我们肯定不能让你直接拿了25%的溢价高高兴兴回家。这样吧,我给你两条路走,11%的Cap Rate给你25%的溢价进账,或者10.5%的Cap Rate但是你拿不到25%了,只能给你18%的溢价,你自个儿挑吧。诶!不能让你伙计帮你算了,否则没意思了,知道你自己一时半会儿算不了,你直接选,玩儿的就是心跳!(其实老子我也没法算,我作弊事先都算好背下来了嘿嘿)。
因为这里小蓝兽玩儿了把阴的,没把数字直接报出来,我用模型计算了两个选项的最终收购价如下:
通过计算,显然选择前者价格更高,对老雷更有利,但是可惜老雷自己算不了,赌错了,选了后者。
蓝:你少拿了17,000哟。
老雷还是很佩服的,虽然不知道小蓝兽其实作弊了,所以问了一句自己选的估值多少,答1,554,060。再说明一下,如果内在估值按猎鹰的计算抹去零头、即按1,317,000计算,则收购价数字是一致的。
最后再搭上个大桌子,完美!
至此,这一桩交易就算基本结束了。电影对这一交易环节表现得很精彩,既有生意场上的交锋,针尖对麦芒,也有暗地里的小心思小伎俩,让人拍案叫绝。我们可以看到,在各种交易的成功背后,需要付出努力去获取充分的信息,比如精确的租金、空置率这些基本要素,也需要临场时具有针对性的过招,比如双方就死抓Cap Rate这一对估值影响的关键。最后也希望我的这篇浅析,能为观影者带去更多的理解和回味。
笑傲江湖(粤语版)
谈途人生
阿尔卑斯看台的外缘
古剑飘渺录
监狱疑云
烟花泪
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一个作家为了逃避越战征...
播放指数:988℃
文/梦里诗书
真实事件改编,《银行家》始于两个黑人资本家在上世纪美国种族歧视的大环境下无奈扶持普通白人联合创业,这是一个本有着鲜明题材,张力十足的故事,但遗憾的是电影却将这样一段反种族歧视的传奇,在流水账般的叙事下拍成了一部平淡无奇的命题作文。
众所周知,美国种族歧视的顽疾根深蒂固,即便在今天的美国仍旧充斥着很多隐形歧视,而在二十世纪中期,黑人身份在美国更是处处受限。电影的主人公伯纳德从小从给人擦皮鞋起家,虽然凭借自己的金融天赋赚取到了第一桶金,但因为他是黑人,却很难在以白人为主的资本市场中获得更多资源,而他与同样是黑人资本家的乔组成了搭档,两人突想奇招,雇佣一个白人来代替他们的身份,扮演行业大佬,于是被相中的白人马特,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从一名普通工人摇身一变成为了两人在上流社会的代言人。
电影最为出色的一幕也正在于此,两位黑人与一位白人如何一同联手,收购了位于市中心核心位置的银行大厦。伯纳德的金融天赋,乔的沉稳幽默与马特的演技,三人合谋的设计,使三人成功以合理的价格完成了一件在当时看来完全不可能的收购案,但这场收购案,仅只是支撑起了电影的前半段,在后半段的银行收购上,《银行家》仿若失去了它的锐气,变得保守无趣了起来。
其实面对这样一个故事,无论是从伯纳德如何在只给黑人提供下等工作的美国攫取到第一桶金,还是围绕两个黑人资本家的发展困境来展开,都足以找寻到新的张力,但电影叙事节奏却缺乏有效的把控,这不仅在于《银行家》将伯纳德创业如何赚取第一桶金的经过一带而过,使这一主角在第一时间并没能鲜明立体的呈现咋观众面前,后段剧情叙事的流水账,也令电影中所有人物变得越发脸谱化。
正是碍于这一问题,电影最后,法庭之上伯纳德的发言本该成为全片的点睛之笔,但是这段高光时刻的表现,在我看来尚且不如马特收购银行大厦时的谈判来的更具张力。电影的收尾明显能感受到导演最后是仓促,甚至于是模糊的,《银行家》从中段开始出现的后继乏力,愣是将反歧视的创业励志变成了节奏舒缓的平权电影,前后强烈的割裂感,使这部电影缺少了抗争意识,淡化了资本市场的残酷,自然也就冲淡了观众对电影的共情。
时至今日美国黑人在资本界仍旧没有多少话语权,这正如同电影从一剂反映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的猛药,到一碗点到即止的平权鸡汤,虎头蛇尾的剧情,使电影虽然有着反种族歧视的呐喊,但它却以一种最为平庸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影片一开始,伯纳德拿出自己的小笔记本给父亲看,面对着儿子如此聪敏好学,表现出过人的天资,父亲表达的不是欣赏和鼓励,而是恐惧和认命。
首先是恐惧,他一边翻着小笔记本,一边紧锁着眉头说:“如果白人知道你偷看他们做生意,他们会怎么对你?我见过很多人因为更小的事丢了命,你知道看着年轻男孩被吊死在树上的感受吗?别以为最近没发生过这件事,它就不会再重演。”
然后,他劝儿子要认命:“你生错了颜色,儿子,黑人不能用这种方式赚钱。”面对父亲如此悲观的看法,很庆幸小小的伯纳德没有放弃,他坚定选择了离开德州,去一个更自由的地方找寻自己的路。
看到此处,我莫名的感同身受,虽然我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黑人,但是作为女性,我多少也能感觉到同样的环境压迫,从小就会有意无意的接受着各种性别决定论的影响,身边的人们从语言到行动,无论有意无意,总是会告诉你女孩应该做什么,而女孩不能做什么,总而言之,先是用恐惧吓你,然后用认命帮你做选择,大家都会说,这是为你好,破坏这个规则只会吃亏。
其实,他们不过是用哪些束缚了自己一生的恐惧再去束缚你,想把你拉进恐惧之网中,大家一起乖乖躺好,不要挣扎,这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安全,他们已经习惯被绑架,被打压,被剥夺,被看低,被否定,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这是好的也是对的,这是一场全社会的传染了几乎所有民众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许是因为太过普遍,所以患上这种心理病的人从来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不正常,但是当你把很多言论里的男女角色调换来描述,比如”男司机不行“又或是”男性不适合学理科“,就会很明显感受到这是歧视。
可是,有些人就是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她们是健康的,无病的,不扭曲的,不自卑的,她们是正常的,知道自己来到世上这一次,不能被肤色和性别去定义“我是谁”,就是想去看看所有的蓝天,想痛快的飞翔,不想被剪掉翅膀,不想被乖乖的养在韭菜地里,只为了供养某些顶层绑架者的欲望,或是去满足别人的奇怪期待,她们坚信自己应该成长,喜欢感受自己变的越来越美好有力量,她们相信这种感受并没有罪。
伯纳德开银行的时代,那是美国的60年代,黑人的处境依旧艰难,虽然“人人生而平等”百年前就被写进了美国宪法,甚至1954年的布朗控诉托布卡教育委员会一案,已经判决种族隔离违宪,但法律的修改并不能代表人心的修改,黑人面临的艰难并不是说你吃不上饭,找不到工作,住不了房子,伯纳德的叔叔就可以买别墅,穿着体面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但这并不代表平等,就像今天很多人说“为什么还要搞女权?女人现在不是也可以工作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但是,这就代表平等了吗?当然不,因为人们的心中,依然深深刻着一个观念,叫“你不配”,就像白人认为黑人不配这个不配那个,反观现在的很多公司里,与男性能力均等的女性仍然不配当领导,甚至应聘工作时都明显处于下风,很多家庭里,女孩甚至不配拥有继承权,很多场合中,女人不配出头露面,女人只配做家务,带孩子,女人就是笨,弱,人们会打着保护你或者要你保护自己的旗号对女人严加管束。同样的职位,比如销售,这个在现代社会里最常见且相对高薪的工作,男销售业绩好就是“有魄力,有能力”,女销售业绩好就是“呵呵……你懂的。”
记得两年前,我有次开车去接人,其中一个男的突然说,我来开车吧,有男人在你就不用开车了。我被他的普信当场逗笑了,这是我的车,我是最熟悉车况的人,而我本人也是一个开车多年且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的老司机,他甚至没有坐过我的车,就理所当然的认定我没有他开的好,神奇的是当场还有另外三个人,没一个出来反驳他的,甚至都觉得我应该把车钥匙交给他。
还有一个常听到的夸奖就是:“哇,你倒库的技术这么好,简直不像个女司机。”而我每次听到这句夸奖一点也不开心,只想告诉对方,不要搞性别歧视。
如果你稍微留意,就会在生活中不断感受到各种有形无形的歧视,当然我要承认一个事实,就是很多女性的情况,无论知识水平还是社会地位都还不能和男性相比,很多家庭仍然是男性的生存能力更强,学历更高,职位更好,薪水更丰厚,但是这是果而不是因。正是因为女性不断的承受并内化了太多的“你不配”在心里,她们恐惧,她们认命,她们甘愿平庸,她们是被扭曲的价值观教育的产物,而不是天生如此,就像人类的孩子如果从小被扔进丛林被狼群养大,也只会学狼爬狼叫,而一只小猩猩从小被科学家收养,也学会了几百个手语,甚至能和人类谈论哲学,环境的影响有多大?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今天所有对女性的刻板印象,那都不是我们的天性,不是女性天生就比男性弱或是比男性蠢,这就是环境造成的后果。
而一个长期被环境抬举的族群,也会莫名的普信,不管自己有多烂,都觉得自己很牛,正如电影里的白人Matt,没有任何关于管理银行的专业知识,却极力要求开一家自己的银行,并且傲慢的对伯纳德的妻子说:“我终于意识到,很多事就是只有白人才做的到。“对我而言,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不在于展示了歧视本身,而在于它就像一场社会实验,类似斯坦福监狱实验,当你被放在什么位子上,你的心态就跟着那个位子而转移,其力量之强大不亚于一场催眠,被放在强者地位的男性固然会充满自信和权威感,但被一直放在弱势地位的女性呢,又要有多大的自觉才能去抵抗这种强大的催眠。
电影中,还有一段是我很喜欢的,是伯纳德与妻子在卧室里的对话,他的银行被调查,他作为黑人不能出面只能让一无所知的白人傻小子去面对调查员的审问,妻子劝他扮成清洁工旁听,他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妻子说:“为了你的事业,我不知多少次穿上清洁工的制服”,伯纳德说“但你是……”,他没说出口的话是“你是女人”,看,即便是自己一生深受歧视之苦,在骨子里还是自认为比女人更高一等,你是女人,所以你不需要什么尊严,你当然可以扮成清洁工,但是我不行,我是男人,我只能是老板,我是精英是上等人,我不能扮清洁工,那有损我的尊严和形象。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女性的歧视,而且也包含着对清洁工的歧视。
这也是电影富有层次之所在,就是刻画出的人物并不扁平,比如伯纳德,他的形象当然是正面的,但他一样有局限有短视,当他带着儿子走在家乡街头,儿子看到街上有两台饮水机,白人和黑人要分开使用,儿子问为什么要这样,伯纳德轻轻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很抱歉让你看到这个“,可是,他却没有看到这个社会中更强烈对女性的歧视,他没有为此对妻子说过抱歉,也许只因为他不是女人。
那已经是60年前的事,但60年后的今天,有没有人曾为女性被分别对待的处境感到抱歉呢?今天我们仍然会看到,很多岗位明确写着不招女性,更多时候也许这些标准并不被明文化,而只是人们心中的潜规则,不要女性员工,如果是未婚女性,就担心她们以后要结婚生孩子影响工作,如果是已婚女性,那你已经结婚且有孩子,需要经常照顾家庭所以更不能招,高管就更不必说。
可是,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觉得男性结婚以后就会被家庭拖累,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呢?为何男人结婚反而会成为事业的助力,反而增加了男性的可信度和声望值呢?我从未听说过哪个男人因为结婚生子而被职场拒绝,在婚姻中,文化中,观念中,是谁牢牢的把持了解释权和统治权,谁是婚姻的既得利益者,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
如果有人坚持认为,女性没有受歧视,那么我们看一些实例,梅琳达.盖茨在《女性的时刻》中举过两个职业做例子,第一个是程序员,编程最初被以为是和打字差不多的文职工作,所以最早管理者雇佣和培训的都是女性,而且她们做的很不错,但人们逐渐发现这个工作很有价值,这个职位就转而开始招聘男性,而不再继续培训雇佣女性。
她写到:“计算机等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中,女性比例在大幅下降,以至于进入高科技产业的女性越来越少,女性越发难以在科技行业立足,整个行业完全被男性主导。这是个激动人心的行业,它妙趣横生,充满创新,回报丰厚,对未来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新的机会层出不穷,未来高科技行业仍然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它正在塑造我们的生活,如果不能进入这个行业,女性就会进一步失去影响力。“
她还举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行业,就是风投,她写到:“风投是影响初创企业最关键的支持者,能决定一家企业的成败,而在美国,女性在风投合伙人中仅占2%,也只有2%的风投资金会流向女性发起的创业项目,从经济角度看,这完全不合情理,女性能提出无数绝妙的创业构想,是男性不会想到的。“毫无疑问,就像对黑人的歧视曾经造成美国社会的重大损失,对女性的歧视一样也会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梅琳达说:”一切诉诸孤立和排斥的文化,都是施虐者的文化“,而女性就在这样的文化中生存着,亚洲女性的处境只会比欧美更甚,女性若想要做出成绩,得到应有的认可,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大的决心和代价。
我察觉到,自己在写下上面的文字时,其实内心也有挣扎,我写的都是事实,也都是我的肺腑之言,但是当我把这些文字发表在公众平台时,依然能感觉到那无形的压力,一定会有人因此给我安上“女拳“的标签,会说我又来引战,来激化两性矛盾了,来教坏女人了,女人们看了这样的文章,都不再愿意为家庭奉献,不再温柔顺从,不再愿意伺候男人,而是想着去和男人竞争。
今天,我们看着这部电影里的黑人们,在面对歧视,百折不回的抗争,我们感到热血沸腾,我们钦佩并尊重这种抗争,因为他们维护着一个群体的尊严,让这个世界变的更进步更平等,我没有看到谁说伯纳德是好战的,是不顺从的,不够温柔,太过强势,或者给他们扣上“田园黑拳“的帽子,他们没有被污名化的恐惧,但是女性的抗争却不断被污名化。我想,也许是因为还坚持的不够吧,也许一直坚持,坚持到最后,世界就会改变,就会从冷眼,抗拒,嘲讽,鄙视,排斥,到最后站起来为你鼓掌。
当然,除了男权,其实“施虐者的文化”无处不在,比如皇权,因为从来掌权的既得利益者,只要权力在手,都会想着不断的去巩固权力,以最小的成本去获取别人的价值为自己所用,所以生而为人,我们就很难逃脱权力的辖制与洗脑,接受了奴化的顺民甚至心甘情愿为之宣传的,因此来获得安全甚至利益,而反抗者大多被杀鸡儆猴,就像伯纳德的爸爸说的:“那些被吊死的男孩”,就像那些被污名化的女权。
我身为女性,还有一个女儿,我知道自己身上一定有很多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我希望我的女儿不再如此,从她出生起,我就在努力为她屏蔽文化中的各种杂音,我一直对她说,绝不要因为你是女孩,就觉得自己比男生笨,比男生弱,你很聪明,也很强大,可以做任何你擅长的并且喜欢的事。她喜欢公主,也喜欢奥特曼,喜欢洋娃娃,也喜欢变形金刚,每次选乐高,她选的都是建筑和赛车,我和她商量了想学的兴趣班,是舞蹈与编程,在她眼中,这一切只有喜欢或不喜欢,没有任何性别色彩,我希望她不再恐惧,不再认命,也不怕被“杀鸡儆猴”,我希望她可以带着这样澄澈的目光一直生活下去。
《银行家》是一部由黑人企业家伯纳德·加勒特(Bernard Garrett)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传记电影。影片导演乔治·诺非(George Nolfi)也是本片编剧之一。查看乔治的作品履历我发现,相对导演的工作,他可能更擅长编剧(他是《谍影重重3》《十二罗汉》等影片的编剧之一)。从本片的成片效果来看,似乎也是编剧技巧大于导演技巧。下面我尝试从剧本的角度来解析这部电影。
全片共120分钟——序幕5分钟,第一幕约20分钟,第二幕约30分钟,第三幕约45分钟,第四幕约20分钟——形成一个完整的四幕剧结构。
序幕非常精彩:用1分钟的听证会场景奠定影片第一重基调(历史感、真实感),并提出贯穿全片的第一个疑问(什么样的人有资格经营一家关系到社会基石的银行?);再用4分钟的童年戏交代男主角的性格(聪明、务实、上进、有野心)和成长环境(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州底层黑人家庭),奠定影片第二重基调(轻快、积极、有活力),同时提出贯穿全片的第二个疑问(一个来自底层的黑人能否用和白人一样的方式赚钱?)。
这样一个信息量满满的开场足以调起观众兴趣。一部好的电影通常只需要5分钟就能抓住观众的心,不然为什么视频网站总是在影片第6分钟开始收费呢!
影片第一幕,讲述原始积累。在序幕的结尾,男主角的父亲提出一个看法:或许你只是在我们这里(德州)无法成功。于是这一幕我们直接来到洛杉矶。编剧通过“看到机会→遇到阻碍→解除阻碍→初步成功”这样几个小转折完成这部分叙事,并呈现了一道清晰的人物弧光:他从一个寄宿在妻子舅舅家的穷小子变成了多处房地产的持有人,极大地改善了家人生活,也初步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在第一幕看似中规中矩的叙事中,编剧也没有忘记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铺垫一,通过表兄认识马特·斯坦纳(Matt Steiner);铺垫二,通过妻子认识乔·莫里斯(Joe Morris)。在真实事件中,伯纳德可能并不是通过这两个途径认识的马特和乔,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将枝节简单化才能保证影片的叙事节奏。铺垫三,伯纳德与乔从初次见面的误解到再次见面的和解;铺垫四,马特从单纯帮忙到愿意为伯纳德工作。这两处铺垫不仅为第二幕打下基础,也为影片贡献了不少喜剧元素,在快速推进的剧情中找到缓和节奏的据点。
然后进入到第二幕,完成团队的组建。在第一幕结尾我们看到伯纳德与爱尔兰人形成了非常有效的合作,他们似乎战无不胜,于是第二幕开头我们就看到爱尔兰人的突然离世,伯纳德马上要丧失掉自己辛苦得来的一切。巧妙吧?在这里编剧将观众心理拿捏得死死的:一次起飞紧接着就是一次坠落。我们的男主角要怎么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别着急,第一幕都已经安排好了——我们有乔和马特。
乔的入局是通过一次讨论来完成。讨论的主题正是影片序幕中提出的问题——黑人能否用白人的方式赚到钱?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马特。编剧在马特的入局上着了相当多笔墨,把它设计成有趣的游戏闯关形式(高尔夫、贵族礼仪、经济学知识)。这里编剧还设置了一条副线,即“马特的人生”。一个白人通过这样一次机会完成了阶级跨越(至少看起来像富人)并收获了爱情(至少看起来是爱情)。
在这一幕的创作中,编剧并没有像第一幕那样设置几个转折,这个小团队的第一次尝试就获得了成功,于是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主角在第二幕中的弧光:从身处绝境的无助者到拥有团队的真正企业家。
第三幕,必须是影片最重要的部分。我们的主角已经在加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就让他回到故乡看看吧——看看是不是像伯纳德父亲说的那样,他无法在德州取得成功?第三幕开头,通过德州现状的展示,呼应了序幕中的情景(包括擦鞋的黑人男孩),父亲对伯纳德说的话也与前文呼应:你找到了一个适合你的地方,但是我们这里依然不行,说不定比以前还糟。于是我们看到了伯纳德与乔的第二次讨论,编剧通过乔的台词告诉观众影片接下来的故事可能已经不只是关于赚钱的事,它正在走向“一场社会运动”。这一处主题上转变,几乎就发生在影片的中点——第60分钟。好的编剧就应该有这样的把控能力,让事情发生在它应该发生的时间点!
在我们的主角团队经历又一次考验的时候,一个真正的“反派”开始登场。反派第一次出现,就在主角团队又一次“胜利”的现场。与前两幕“低开高走”相反,第三幕是“高开低走”。由于反派的加入,第三幕再次进入到“转折,转折,再转折”的节奏。影片的终极大危机虽然由反派挑起,但导致最终败局的直接原因却来自副线故事“马特的人生”:速成的“富豪”无法成为真正的银行家。副线故事当然不会是闲笔!
在第三幕里,我们看到一条反向的弧光:主角从银行家变成银行门口被捕的人,规则的挑战者被规则打败。
进入到结局的第四幕,编剧把更多笔墨放在了讨论中:主角应当如何脱罪,脱罪的途径和可能性都有哪些?第四幕通过各式讨论来回答序幕中提出的两个问题,而到此时这两个问题已逐渐合并为一个问题:如果你有能力推动社会变革,让黑人获得和白人一样平等的机会、踏上实现“美国梦”的基石,你愿意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去实现它吗?
第四幕在整个故事中是总结性的一幕。在交代故事结局的同时将主角推向他的“高光时刻”——听证会上说出那番“出人意料”的言论。编剧还通过伯纳德与乔的对白完成了两个主角的角色回顾,他们互道第一印象(其实也是观众对他们的第一印象),对照出这个过程中人物的转变。在主角的高光时刻之后,迎来一个小小的好莱坞式“反转结局”,最终通过字幕的形式呈现出一个长远的胜利——我们的主角推动了美国社会在“打破种族隔离”和“消除种族歧视”问题上的进步。
不难看出,本片的编剧们在建构整个故事的时候用了一些结构上的方法和“套路”式的技巧,让影片的每一个转折和重要节点都发生在它们“应该”发生的地方,同时通过适当的喜剧手法和副线故事来调整影片节奏,在不知不觉间掌控住观众的情绪起伏。如果一个编剧可以把剧本结构做得扎实,套路或技巧用得巧妙,那他的剧本就一定不会太差!
《银行家》这部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底层黑人Bernard Garrett和富二代Joe Morris在美国严重的种族歧视背景下,如何逆流而上实现自己的商业梦想,以及为了抗争歧视几近失去万贯家财的故事。
是的,这并不是一个讲述善恶终有报的爽片,在影片的最后,主角Bernard为了坚持自己心中的原则与正义,拒绝了议员所提出的交易,在法庭上疾呼黑人也应拥有的平等与权利,为此他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与自己的合伙人Joe Morris入狱3年,并失去了名下的177套物业。
n要更深地理解这部电影中人物所面临的局势与压力,就不得不联系其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
美国黑人多为欧洲殖民者劫运而来的非洲奴隶后裔,1865年美国黑奴制度彻底废除之前,黑人一直被当做商品,深受剥削和虐待。摆脱了奴隶制枷锁后,美国黑人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没能从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中脱身——和白人相比,他们是“下等公民”。
但在历史的斗争中,美国黑人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自己的社会地位。
在影片中,有一条比较清晰的时间线,而主角Bernard的成长轨迹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美国当时平权运动的风起云涌。
【1939年,成长于德州的擦鞋少年】
美国1861-1865年的内战,死亡70万人保证了美国统一,同时奴隶制被废除。
然而,奴隶制虽然被废除了,黑人不再是奴隶了,但在现实生活中,黑人却并没有获得和白人一样的社会权利,歧视仍然无处不在,尤其是曾以奴隶制盛行的美国南部。
影片开始后不久,即展现了出身草根的Bernard在街边为白人商人擦鞋,并趁机偷学金融知识、险些被保安抓捕的情节,而真实情况也大体如此。
Bernard于1922年出生在得克萨斯州威利斯的一个小镇上,他很早就显示出了做生意的天赋。因为家境贫寒,Bernard通过打零工积攒学费,在休斯顿读完11年级后即开始经营自己的清洁业务。
正如影片中Bernard与父亲的对话所表达的那样,他深知,如果他想真的拥有财富——“像白人那样去赚钱”,他必须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德州,才能在种族压迫的大环境下获得一些微弱的松绑与自由。
在影片进展至中段,Bernard已事业有成,带儿子重走家乡路时看到随处可见的种族隔离现象一脸惆怅,面对一处人家门口所悬挂的旗帜更是眼神复杂——那面旗帜,就是南北战争时南方联邦的旗帜,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种族歧视的象征。
而那时,距离他年少时离开家乡谋求发展,已经过去24年了。
nnnn【1954年,Bernard带着妻儿举家迁往洛杉矶】
现实中的Bernard有过两次婚姻。
1945年,23岁的Bernard与妻儿开着一辆破旧的货车去加州寻找机会。一到加州,就开始了清洁服务和收集废纸的生意,最终攒够了钱在洛杉矶购买房产。
正如影片中所表现的那样,年轻的Bernard遇到了一位白人房地产投资者Barker,并通过与他的合作迅速发展了自己的事业——但因当时种族歧视的压力,Bernard在合作中只能充当暗中操作的“隐形人”,所有的商业约定大多以口头承诺的形式兑现。
到1954年,Bernard身价已达15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430万美元,使他成为了当时美国最富有的黑人之一。
然而,由于Barker的突然离世,其遗孀对二人曾经的约定拒不兑现,Bernard第一次深刻体验到了身为黑人在商业合作中“哑巴吃黄连”的无奈,不得不接受利益受损的现实。
与此同时,这次挫败也给Bernard带来了启发,他不但意识到可以买下银行大楼为以后申请贷款提供方便,还想到了雇佣其他白人帮他在此后的商业活动中继续扮演Barker的角色——此后,便是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他与合伙人一同训练白人底层Matt的故事了。
n整个经历看似传奇,但实属无奈。
毕竟,在当时的美国,一件小事就可以引起严重的种族对抗,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在当时的社会中是非常严重的。
在此,就不得不提到在1955年由Rosa Parks引发的“蒙哥马利巴士抵制运动”及1957年发生的“小石城事件”。
nn当时,美国南方各州还在施行吉姆·克劳法 (Jim Crow laws) ,这是泛指1876年至1965年间美国南部各州以及边境各州对有色人种(主要针对非洲裔美国人,但同时也包含其他族群)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法律。这些法律上的种族隔离强制公共设施必须依照种族的不同而隔离使用,这样的差别待遇造成了黑人长久以来处于经济、教育及社会上较为弱势的地位。
在1955年12月1日,黑人女工Rosa Parks在乘坐公交车时,公车司机因白人座位已满,命令Rosa Parks将其使用的“黑人座位”让位给一名白人乘客,Rosa Parks因拒绝听从司机命令而遭到警方逮捕,随后引发了长达一年的“蒙哥马利巴士抵制行动”,成为20世纪中叶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标志。
这场抵制公交运动整整持续了381天——民权斗士们号召蒙哥马利市内的非裔美国人拒绝搭乘公交,步行或者搭乘的士上下班,以表达对于Rosa Parks的逮捕以及种族隔离政策的反对。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蒙哥马利市的公交公司因此受到沉重的财务打击。
nn1956年11月13号,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终于宣布,阿拉巴马州的《种族隔离法》违反美国宪法,《种族隔离法》无效,应立即取消。
消息传到蒙哥马利市,黑人沸腾了,马丁路德金、Rosa Parks女士,以及她的律师、一直在帮助黑人发声的白人牧师,四人一起坐上了取消《种族隔离法》后的第一辆公交车——他们特意挑选了在过去只允许白人坐的前排位置。
n仅仅因为想要平等使用公交车座位,便引起长达一年艰难漫长的斗争。
由此可见便不难理解,为何在Bernard收购了白人公寓楼后,影片中那位白人老太太会激烈地表示拒绝,最终宁愿搬家也不和黑人同住了。
也更能体会到,在那个年代,Bernard打破常规、利用白人充当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背后所拥有的勇气、魄力与实属无奈。
nn时隔一年后,在1957年发生的“小石城事件”,同样体现了在当时的美国社会“种族歧视”依然是社会的严重矛盾。
小石城事件,也被称为“小石城九人事件”。这是一起发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围绕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政策的对抗事件。
1957年9月,小石城学校委员会宣布逐步改变学校中种族隔离的现象,在白人的中心中学首批录取了9名黑人学生。
录取的9名黑人学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不但品学兼优,而且家庭背景也属于中上层,但尽管如此,依然早到了白人种族主义分子的激烈反对。
一些白人声言要用暴力阻止黑人入白人学校,得到州长法布斯的支持,他派出州国民警卫队,企图阻止黑人学生入该校。
随后,艾森豪威尔总统将该州国民警卫队联邦化,并派出空降兵到该州,强制推行联邦法庭决定,才保证了黑人学生正常入校——但即便如此,在日常学习中,这些黑人孩子依然要面对来自白人同学的歧视与羞辱。n
n
n了解这些后就不难理解,当1963年Bernard第一次向合伙人Joe Morris提出想要收购家乡德州的银行时,Joe为何会严肃地质疑他的不切实际与过于天真。
而事实也正如Joe所预测的那样,二人的这次投资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nn但即使明知风险极大,Joe也愿意陪伴Bernard一起冒险,也证明了二人已不再只是单纯的生意伙伴了,而早已成为了共同经历人生跌宕起伏的挚友。
影片中,二人大胆帷幄、利用白人充当自己的替身以开拓自己的商业版图是真实存在过的,为了能够更好地监管自己的生意,甘愿化身为司机与清洁工对替身加以监督、指导也是真实发生的。
nn但令人遗憾的是,电影中银行收购业务失败,导致二人家财散尽、身入囹圄也是真实的。
正如电影中所表现的那样,他们的白人“替身”Matt在银行法调整后犯了一系列的错误,牵连二人因此入狱。在这场劫难中,Bernard与Joe Morris几近失去所有,他们所拥有的177套物业,最后只留下了在Bernard妻子名下的一套,并因此获刑3年。
出狱后,这两位人生挚友移居巴拿马,再次携手重启了彼此的事业。
而在随后的采访中也得知,这部影片的故事创意最初正是来自于Bernard本人,他一直希望自己和Joe Morris的传奇故事能为更多后人所知,所以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找了两位编剧朋友来写这个剧本。
在他去世多年之后,他的儿子拿着这个故事,找上了好莱坞制作人,数易其稿才拍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银行家》。
n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我发现,和影片中所表现的经历不同,Bernard的人生中有过两次婚姻,他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位白人,并为他生下了两个女儿,而这三个同父异母的子女所发生的纠纷,让这部《银行家》一度深陷麻烦之中,以致延后了在美国Apple TV+的上线时间。
在Bernard Garrett去世后,他与第一任妻子生下的儿子成为了父亲人生故事的版权所有者,并挂名担任了这部影片的联合制片人。而Bernard与第二任妻子所生的两个女儿,在影片即将上映前,则公开指责《银行家》在剧情上歪曲事实——他们的哥哥故意把她们母女三人排除在外,并指控这位同父异母的哥哥曾对二人长期性侵……
这一负面新闻的爆雷,导致影片的发行一度陷入被动的局面。
nn没想到,无论Bernard如何励志、努力,儿子依然落入了俗套,变成了在影片中令Bernard最嗤之以鼻的顽劣不堪的“花花公子”,甚至是长期乱伦、性侵自己两个亲妹妹的强奸犯…
nn看来,无论电影是否改变自真实事件,都只能代表主角的一部分历史,或某一个侧面,而影片背后的真实人生,往往是出乎观众意料的。
而电影只是电影,其中所表现出的智慧与博爱,有多少来源于现实,又有多少是被粉饰后的传奇,就不得为我们这些外人所知了。n
素材参考:
《刺刀见血下的美国平权运动》
《真人真事改编作品风险高,两部颁奖季新片卷入麻烦》
The Banker是部层次丰富的电影。反映美国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种族歧视和偏见的电影非常多,很多人对片中揭露出的社会不公、电影故事的剪辑编排、角色的演绎和塑造都做了深入的探讨;本片较为独特的是,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金融领域,片中涉及到的金融学,也很有意思。
本片的大交易一共有两桩,第一桩是收购Bankers Building,第二桩是收购猎鹰家乡的两家银行。本文只解析第一桩交易,因为里面涉及了很多数字和计算,相信通过本文浅析,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理解。
Bankers Building有14层楼,商业面积119,000平方英尺,是当时LA市区最高的办公楼,被誉为是该地区建筑群皇冠上的宝钻。
通过之前的剧情我们知道里面驻扎的都是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一直不待见猎鹰的银行Mid City Bank就在大堂1楼。
猎鹰因为之前合伙人突然亡故,被前合伙人的妻子和客户经理Reed搞得很惨,激起了翻身做主人的念头,找了神盾局局长和小蓝兽组成了漫威买楼小分队(就喜欢串戏,Nicholas Hoult演过X-men的Beast),开始了大手笔的买买买。
可惜小蓝兽不如在X-men里,虽然也很聪明,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九年义务教育没毕业,猎鹰只好手把手从基本的数学教起。我们也跟着猎鹰老师一起学学怎么给大楼估值。
首先要简单介绍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是估值核心要素的概念——资本化率,Capitalization Rate,简称Cap Rate,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收益率。猎鹰老师先提了另一个概念叫乘数Multiple,是个过时的老概念,用以计算几年收回成本,比方花300,000投资买楼,每年净收入30,000,那乘数就是10,10年收回投资。
资本化率其实就是乘数的倒数,30,000/300,000=10%。不仅买楼,各种利率在各类金融资产的估值里都举足轻重。关于资本化率,本文后面还会有一些分析。
那么有了资本化率,我们怎么对一个楼盘进行估值呢?电影里虽然没再讲解,毕竟不是CFA教学片,但是通过猎鹰老师临时加戏给培训了1个月的小蓝兽出的模考题里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需要哪些要素、进行怎样的计算,可以对一个楼进行估值。
这个计算过程如下,我们暂称其为基本估值模型,其中,绿色为应用题的给定条件,白色为中间计算步骤,蓝色为计算结果。要注意,年总收入不能直接用于计算价值,必须用空置率进行调整,再扣除运营成本、获得净收入之后,才能最终通过资本化率得出资产价值。显然,通过我们的模型计算所得与片中的结果是一致的,小蓝兽也毕业上路了。
接下来就是实打实地跟老房东雷诺进行谈判了。不过在此需先说明两点,因为谈判过程中有很多你来我往,我们仅对片中出现了最终结果、或者对剧情有重要影响的估值进行建模;此外,我在计算过程中发现有些数字与电影中的数值有零头上的出入,具体原因不明,但是大数是一致的,出于不影响剧情理解的考虑,就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了吧。
进入正题,首先是老房东开场先虚晃一枪,说了一堆有利于自己的数字,开了一个高价。
相应的计算过程如下。这里需要说明3点:1、由于二者的谈判是基于每平方英尺单价的,为了之后计算的展示方便,所以加了两行初始条件——单价和面积,面积是基于上图中年总收入/单价倒推得出的(注:此处面积是实际计算面积,可能还有月份,仅为了计算简便做简单统归,与之前猎鹰做简介时说的商业面积没有直接关系);2、因为后面双方谈判中,空置率直接在单价层面调整掉了,意味着不需要对总收入再进行调整,所以“空置率”和“年总收入(调整后)”两行直接删除,下同。3、这里就出现了零头上的出入,影片中估值多出了80,导致最终收购价也多出了100,原因不明,如有高人可留言讨论,下同。
我们小蓝兽必定不能要啊,哪儿能你说多少是多少,买楼跟买衣服一样一样的,总要来个讨价还价的,于是双方开始了扯皮:
蓝:别胡扯,我知道你才15美分一平(方英尺)。就算是平均18美分,(总收入)也就245,592,但这不重要,除非你把租赁协议都给我看,否则我就得按15美分算。n雷:15太低了。n蓝:15很好了好么!尤其如果你还要算上空置率的话,至少有9%!n雷:没那么多。n蓝:我数出来可有12%哦(注:是猎鹰花了一天在傍晚根据亮灯数量数出来的,这DD水平简直跟浑水做空瑞幸一样)。按那么高的空置率算,你每平也就13.5美分好么。n雷:我们总能找到租户来填坑的。n蓝:我们就算16美分一平吧,妹坑你吧?按10%的资本化率算,价值1,383,000块钱。但是10%的资本化率当然太低了,我跟我合伙人做的交易都是12%的,那就是1,152,533块钱。
这里小蓝兽在讨价还价过程中其实报了两次估值,计算过程分别如下:
其中,按10% Cap Rate算出的数字比影片里又多了40,暂且认为是忽略零头的结果吧。可以看到,通过小蓝兽的一顿生猛操作,硬生生把估值拦腰砍掉了一半还多,究其原因,一是砍了单价,一是把Cap Rate拎高了,足见利率这东西多么重要,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提高Cap Rate,意味着投资人要求更高的收益水平,毕竟买其他楼都能赚到12%;反过来,在收益和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要求提高收益率,必定要压低初期投资额才能达到。所以直观地看,高Cap Rate对漫威买楼小分队有利,而反之则对老雷有利。
言归正传,这下老雷不淡定了,也开始见招拆招:你看看,市中心风险是很低的,12%不需要的,我要10%的。影片叙事这时候转回了谈判前小分队的预演。
鹰:老雷他肯定要咬住10%的Cap Rate,我们绝壁不能答应啊,他还要25%的溢价呢(注:收购有一定溢价是正常的,以补偿卖家的其他额外支出包括法律税务等方面费用、促使卖家交易,但25%真的好高啊)。但是你也要让谈判继续下去,所以我要你记住10.5% Cap Rate下的估值,但是25%的收购溢价也还是超级高的。
这时候小蓝兽脑子不够用了,猎鹰直接帮他脑算了,计算如下。电影里的数字应该是抹去了估值的零头,按照1,317,000那么收购价便是1,646,250了。
既然价格还是高,猎鹰设计最后让小蓝兽给老雷来个选择题玩玩(Neo:又来?)。
蓝:你要是一定要把这楼放在10%的Cap Rate下估值,现在市场那么好,我们大可以在别的地方赚到12%,那么我们肯定不能让你直接拿了25%的溢价高高兴兴回家。这样吧,我给你两条路走,11%的Cap Rate给你25%的溢价进账,或者10.5%的Cap Rate但是你拿不到25%了,只能给你18%的溢价,你自个儿挑吧。诶!不能让你伙计帮你算了,否则没意思了,知道你自己一时半会儿算不了,你直接选,玩儿的就是心跳!(其实老子我也没法算,我作弊事先都算好背下来了嘿嘿)。
因为这里小蓝兽玩儿了把阴的,没把数字直接报出来,我用模型计算了两个选项的最终收购价如下:
通过计算,显然选择前者价格更高,对老雷更有利,但是可惜老雷自己算不了,赌错了,选了后者。
蓝:你少拿了17,000哟。
老雷还是很佩服的,虽然不知道小蓝兽其实作弊了,所以问了一句自己选的估值多少,答1,554,060。再说明一下,如果内在估值按猎鹰的计算抹去零头、即按1,317,000计算,则收购价数字是一致的。
最后再搭上个大桌子,完美!
至此,这一桩交易就算基本结束了。电影对这一交易环节表现得很精彩,既有生意场上的交锋,针尖对麦芒,也有暗地里的小心思小伎俩,让人拍案叫绝。我们可以看到,在各种交易的成功背后,需要付出努力去获取充分的信息,比如精确的租金、空置率这些基本要素,也需要临场时具有针对性的过招,比如双方就死抓Cap Rate这一对估值影响的关键。最后也希望我的这篇浅析,能为观影者带去更多的理解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