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台北飘雪

台北飘雪  Taipei Snow Fall

923人已评分
神作
9.0

主演:陈柏霖童瑶杨祐宁蔡淑臻莫子仪

类型:剧情导演:霍建起 状态:正片 年份:2009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豆瓣ID:3632506热度:646 ℃ 时间:2024-08-15 13:27:00

简介:详情  来自青岛的女歌手May(童瑶 饰)因不幸失声突然从唱片公司和媒体视线中消失,出走的May在陌生的菁桐小镇遇见了奔忙的青年小莫(陈柏霖 饰),小莫为人仗义,将烂醉的May搀扶到旅店,又为其找到了暂居之所,May在小莫朋...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来自青岛的女歌手May(童瑶 饰)因不幸失声突然从唱片公司和媒体视线中消失,出走的May在陌生的菁桐小镇遇见了奔忙的青年小莫(陈柏霖 饰),小莫为人仗义,将烂醉的May搀扶到旅店,又为其找到了暂居之所,May在小莫朋友的店中找到了一份临时差事,虽然偶尔有人偶尔认出她或是骚扰,但这份工作缓解了May对制作人阿雷(杨佑宁 饰)的思念。另一方面,阿雷对May失踪的关注很快被忙碌的工作所吞没。小报记者杰克接受上峰任务,一路追查May的下落,并渐渐接近了避世中的May。小莫与May的情愫在滋长,但是他发现,这次旅行所包含的意义令May难以触及…
  • 头像
    whysta
        影片的主题曲是陈老师的《手的预言》,老实说这让我感觉有些小意外又有点小惊喜。过多的对白对于文艺片来说是种杂音,于是在我看过的大部分文艺片中,导演往往会安排几个数分钟的长镜头,然后就让演员在这个框框里伴着沉默有的没的地干些什么。话语会骗人,眼神和肢体语言却没那么容易掩饰一个人的内心。所以手是心的预言,是两个人未来发展的预言。最直观的讲,这首歌暗示了童瑶在开篇时的失声状态。对于文艺片来说,这是个屡试不爽的一劳永逸又能带动后半程或伤感(失声没好)或励志(失声好了)调调的设定,并且让影片的惜字如金显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影片中间配合雨景(意境真的很美)安排了一段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首歌表达的一个意象,就是一个人回到陌生的地方,寻找的却是熟悉的回忆。影片名字叫[台北飘雪],但台北是不会飘雪的,所以这种超现实的纯爱调调瞬间就被建立起来。再加上雪这种兼具纯洁美好和孤独寂寥的意象,完全概括了爱情的特点——心境是柏拉图式的美好,现实是亚里士多德式的冷酷。影片的纯爱程度很高,几乎完全剥离了人物该有的社会属性。比如童瑶用避世的态度来躲避情伤,你说往哪儿跑不好,愣是从青岛跑到了台北,虽说现在有自由行了去台湾也很方便,但丫的跑得有点忒远了吧,基本上属于当事人不想被人找到就绝逼不会被找到的那种。然后莫子仪作为一个小报记者,居然有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将我对于他会打破影片宁谧氛围的疑虑也打消干净。

        接下来就是童瑶假唱的那首陈老师的《旅行的意义》。没什么好说的,这首歌的点睛之笔就在最后一句:“离开你,就是旅行的意义”。逃避不会让一个人忘记另一个人,但逃避却很有可能让另另一个人又走进这个人的心底。于是我还是很认同其实童瑶是同时爱着她的那个音乐制作人和陈柏霖的,但最后还是会选择前者。文艺片的意义就在于没有奇迹会发生。而在两个只能活一个的抉择中,很多人宁愿选择痛苦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所以陈柏霖的悲剧色彩是一早就决定了的。好在导演没有那么冷酷绝情,于是末尾安排了数年后两人在桥头相遇的一个场景——但这只是一种功能性的表达创作者和观众们美好愿望的表现手法,属于文艺片的惯用套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最后视角随着童瑶回到了现代化的都市,安排了很多夜景,车流,玻璃反照的霓虹灯,童瑶的黑色皮褛和被夜风吹散的头发——无不透露着一种喧嚣和光鲜背后的孤独寂寥。她跟着又在录音棚假唱了另一首陈老师的《太多》。喜欢一个人的孤独,但又不能喜欢太多;喜欢阳光照射的角落,但也不能喜欢太多。

        喜欢一个人,但不能喜欢太多,现实太多两难的选择,太让人纠结和矛盾。于是不偏不倚不冷不热的自由闲适,或许就是最能保护自己的生活态度吧。

        所以我看完后回到家,把这首歌翻出来单曲循环了很多遍很多遍。
  • 头像
    乌托邦Rick
        我在想,如果没有“天然无公害”的陈柏霖担当主演,这部电影还能剩下多少票房呢?
        在拍摄完成之后,制片方选择了雪藏两年才让这部电影供应,面上自然有各种冠冕堂皇的解释,但看过此片后,我越来越相信这是影片本身的质量问题,否则投资方在决定投资一部电影之后,是绝不会任由影片搁置而丝毫不想着尽快收回投资的。
        《台北飘雪》改编自日本青春小说,有日本的电影公司介入,又选择了颇有日本风情的菁桐古镇作为外景地,走日式抒情小清新路线的倾向一览无遗。选择霍建起来执导,我猜测大概也是因为《那人那山那狗》和《暖》这两部电影在日本的电影节上获得了广泛认同的关系,起码日方会认为霍建起即符合日式美学,又带有中国式典雅的电影风格,应该是非常适合《台北飘雪》这部电影的。
        但霍建起还是失败了,他的失败和他的成功同样属于这枚名叫“霍建起”的硬币的两面——《那人那山那狗》和《暖》的根基是中国乡村,这个基础霍建起是熟悉的,他只需给熟悉的东西渲染上一层日式的隽永即可;但《台北飘雪》正好相反,它需要在日式的缓慢小清新风格里混搭进中国因素,这显然让霍建起手足无措了。
        有些人在看完《台北飘雪》之后,非常嫌弃影片的慢,认为是一种无高潮的沉闷,让人忍无可忍。无高潮这件事确实是该片的一大败笔,但事实上,一部无高潮的电影仍然可以拍得很好看,正因为电影改编自日本青春小说,而“慢”这件事又恰恰是日本文化的一大特点。我们看日本电影,无论是早期的小津安二郎,还是后来岩井俊二的作品,都能感觉到电影的缓慢,这些导演在影片中大量使用长镜头,这在许多被美国大片的快节奏喂大的观影者眼里,是绝对无法忍受的。但这些导演的作品仍然能成为经典,是因为从影片的整体来看,这些长镜头为影片最终能散发出那种舒缓、隽永的味道起了非常好的服务作用。在这类影片当中,手持摄影和频繁的镜头切换都是绝对的禁忌。
        在《那人那山那狗》和《暖》中,霍建起还是一个沉得住气的导演,他毫不吝啬长镜头的运用,而这些固定机位的长镜头也给了他回报,成就了两部质量颇高的影片,尽管在国内的票房不理想,但起码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到了《台北飘雪》,霍建起大概是觉得一部青春题材的商业影片不应该是那么缓慢的,因此几乎抛弃了长镜头,图寻求一种轻快,频繁的镜头切换和晃动的拍摄手法,一旦遭遇波澜不惊、几无高潮的剧情,根本就是一场灾难。讲述爱情的文艺类影片本来是非常适合情侣观看的,但看到一半能让人烦躁起来的影片,或许会成为情侣吵架的导火索吧。
        霍建起是美术设计出身,他对电影的美学风格有非常高的要求,但在《台北飘雪》中,他的要求显得过分刻意,有观众已经找到了很多破绽,比如在绿树环绕的桥上撒上黄色的枫叶,而水里却一片叶子都没有等等。作为一个1958年出生的导演,在处理这部显然属于80后的电影时,处处显露出对年轻一代文化的陌生感。影片中有一段是May、阿雷和莉莎三个人在台北街头游玩的画面,霍建起用了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作为配乐,这个音乐和镜头以及演员的服装搭配结合起来,让我恍若有一种看二流婚纱影楼拍摄程式化的新人外景MV的感觉。让May对口型唱陈绮贞的歌也是一大败笔,文艺青年们对陈绮贞的歌实在是太熟太熟,童瑶的脸配上陈绮贞的歌,是不会给May的歌手身份加分的——怎么看都像是在假唱。
        台湾综艺节目这个东西在霍建起的生活里大约是从来就没有存在过的,所以,一个模仿艺人来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会觉得如此新鲜,以至于浪费了将近十分钟的镜头来让这个不知名艺人模仿吴宗宪和周杰伦,殊不知80后90后们早在《康熙来了》、《大学生了没》等大量的台湾综艺节目里看惯了模仿秀,质量几乎都比这个高。霍建起向青春靠齐的努力,在这些观众面前完全成了一个笑话。
        在这部电影中,小莫和May之间的感情发生,并不是干柴烈火的那种,同样是舒缓的,需要氛围去衬托,但整部电影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人爱得莫名其妙,这其中除了导演的失败之外,童瑶生硬的表演也要负很大的责任。在May的身上,丝毫看不出她对小莫的爱意。大概因为不是主线故事的关系,霍建起处理杰克和文文(纪培慧 饰)之间的感情发展,反而轻松许多,也更站得住脚。当然全片并不是一丝亮点都没有,杰克与小莫在咖啡店里的那段对话还是很感人的,大意是说如果失踪的人没有人去找寻,那么失踪还有什么意义,讲得颇动情。而老戏骨金士杰再一次不负众望,举手投足之间,一个外省人的辛酸故事呼之欲出,在May面前对小莫点到为止的赞美,更是表演的典范,这功力够童瑶好好学上几年十几年的。
  • 头像
    武林萌主
    说几句:
    1.景很美
    2.当年《五月之恋》演员表翻翻看,神马阿磊神马五月都到齐了,再加上海峡两岸。。。都是女的从内地跑来台湾。。。
    3.刘亦菲当年的感觉真美,童谣学不来
  • 头像
    _泡沫斑斕
    你会迷恋一个人的才华还是一个人的简单?May从阿雷那里逃到了这个小镇,遇到了朴实仁义的小莫。当你一头栽进一个人的才华光环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你会不会有天醒悟过来然后逃走。简单的人才是最迷人的。他的生活,他的重心,只有你,没有其他复杂的成分在里面。可你是否甘愿同他一起度过平凡而简单的小镇生活。还是你向往的依旧是繁华奢靡的大都市以及一个生活多彩而繁复到几乎忽略你存在的人。
    喜欢这部片子里的古镇箐桐,错落老旧的街,友好的邻里街坊,橙色栏杆的小石桥,弥漫着暖黄色调的小店,狭窄却有致的阁楼建筑,色彩缤纷的天灯,以及简单而美好的小镇生活。
  • 头像
    斑斑鱼wanzi

    这部影片与其说是清新文艺的爱情片,我更想用湿润来形容它,春季里,有些干燥的季节,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总给人一种干旱之后有了雨露滋润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电影里中台北的雨季感染,更是那种感情基调,温暖的,淡淡的,有一种露珠的感觉,透明的不染一尘。n影片开始以小莫(陈柏霖扮演)骑着单车穿梭在歪歪扭扭的巷子中开始,一辆火车轰轰的经过,恬淡自然的生活气息悄然的映入我的眼帘,小莫的背影,即使是在雨天也总是带有一种阳光的气息,虽然我承认,我是铁杆的柏霖面粉,在我心中他实在是帅的无以言表,不过,这一次,真的是小莫带给我的感动。那辆呼啸着轰隆轰隆驶过的火车,也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姥姥家曾经在铁轨旁住过的那段日子,每天最开心的就是站在铁轨旁看着轰隆隆的火车,扑哧扑哧地开过,然后对着它大喊,那个时候因为单纯而快乐,甚至有的时候想跳到火车上面跟着它走到处旅行。(说了一点题外话,嘿嘿)n随着小莫的生活镜头一个个闪过,May出现了,带着陌生感,来到了一个无名的小镇,能看出她严重的悲伤,满是心事的感觉,当她在车站与骑着单车的小莫相撞时,我觉得她应该已经被小莫无忧无虑的背影感动了,白色的衬衫随着风飞起来,再次让我想到蓝色大门的张士豪(也是陈柏霖演的,O(∩_∩)O~)同样是阳光的男孩,仿佛他们的快乐会感染你悲伤地心情。n一个是从小爸爸车祸离世妈妈不告而别养大自己的奶奶去世后被巷子里善良的人们养大阳光男孩,一个是从青岛远道台北的失声了的新人女歌手,也许不会有交集,更也许不会有爱情,但是他们就那样相遇了,从相遇到相识直到相爱,没有任何的预兆,所谓的缘分也许就是这样,不会有准备。n特别喜欢那段《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三个人,在雨中,行进,红色的伞,淅沥的小雨,May应该是那个时候爱上了阿磊,很有才华却又遥远的音乐制作人,作为一个小歌手也许只能远远地望着,爱情只适合藏在心里,就像那个娱乐记者阿文说的,May被阿磊的才华吸引爱上了他,却是痛苦的,而小莫很简单,跟他在一起一定会很幸福,但是May最后还是会选择阿磊,不过我觉得解决他说错了,因为小莫的简单最后胜利了,May还是回到了那个简单的下着下雨的小镇,结局虽然没有明确地说明小莫和May的结局,但顺着影片的基调,他们应该选择了简单的相爱然后在一起,然后一辈子。n最后,我要说一下他的配乐,实在是太有品位了,都是我喜欢的风格,而且特别符合影片安静简单的爱情基调,喜欢的人可以单曲循环,n片头曲:陈绮贞《手的预言》n主题曲:孟庭苇《冬季来台北看雨》,应该是2005年新版,红花专辑n插曲:陈绮贞《旅行的意义》n 陈绮贞《太多》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