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周志强蒙曼濮存昕麦家康辉聂远张天阳廖慧佳杨祺如李佳乐
类型:纪录片纪录导演:邓武 状态:第5集完结 年份:2023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豆瓣ID:36498713热度:627 ℃ 时间:2023-10-24 10:07:05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央视的纪录片《定风波》,据称是继《长安三万里》之后的另一部爆款,看完之后感觉这明显是蹭热点,就这个“当量”,实在是不够匹配。理由有三。
其一,《定风波》的叙事重点策略油滑了。苏东坡被作为传统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一个典型,诗酒风流和爱民如子的神话架构,是近年来文学界的一股风潮。为此不惜文过饰非,比如连著名的一段公案,即苏东坡“看不起”程颐程颢二程之学这样一个学术史和价值观上的大关节问题,都不咋提,故意略去。反而在苏东坡与正妻、续弦及侍妾的关系问题上不惜浓墨重彩、使劲煽情,以至于很多时候给人一种误解,这部系列纪录片不应该叫《定风波》,而应该叫《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而且相关人物画面给的都是大近景、大写意,唯美处理,似乎苏才子实在是有福气,而且这种福气本身带有某种让人“艳羡”的成分,尤其是侍妾朝云,撰稿者和编导们似乎恨不得自己就是“朝云”。但是常识告诉我们,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时代,这种物化女性的叙事方式和镜头语言实际上并不恰当,是明显的一种强势中心和迎合强势中心的视角,是典型古老而倍显陈腐的“郎才女貌”的书写形态,这也就是刚刚入行的文艺青年喜欢的调调,历史的真相和人生的真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呈现这样一种直线滑翔、加柔处理效果的。那反复出现的“侍妾”两个字,简直就是一种以丑为美、以弱为强的硬凹造型和曲为之说。这种文风和画面处理,只有脑满肠肥的“油腻者”或希望混迹于成功人士饭桌的某些精致“才人”才会喜欢。正因为这部分画面和解说如此之突出,那么后面有关苏轼在政治、文化和民生上的建树,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和提不起兴趣的鸡肋。《定风波》可不就成了言情戏?
其二,《定风波》的采访人物选择媚俗了。之前某台有过一个数学类科普的纪录片,其中最重要的被采访人是某知名大公司的一位首席运营官或架构师之类,到这主这儿,画面饱和度非常高,反复出现,其他被采访的正儿八经的数学家无论多大的腕儿,都成了陪衬。现在的这部《定风波》,最重要的出镜人是知名的网络大IP“意公子”,这位身份是“作家”,真名字都不好查证的出镜人用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方式解说苏轼的种种遭遇和人生启示,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在于整个纪录片完全以此为基准线来定调子,那么,其他诸位专家,各大学的教授还有社科院的研究员就显然成了可有可无的“绿叶”。文化知识和学术判断的成分被大大遮蔽和抢镜,而一种心灵鸡汤的感觉扑面而来。这样的心灵鸡汤又带着明显的毫不掩饰的文化“资本”傲慢与偏见的意味,所以,到最后与其说着是苏东坡的《定风波》,倒不如说这是“意公子”的“形象片”。
其三,《定风波》的角色扮演设置木讷了。央视的考古文博类节目近年来可能是从别的地方学来的一种玩法,就是角色扮演,像演电视剧一样让纪录片里的人物“活过来”,说话吃饭、走路起码、吟诗作赋。可是,这不是影视剧,这是纪录片,具有相当程度上的纪实性。而当代人特别是当代演员,在精神气质上不具有古雅古朴古典的古风古韵,纯粹是在“演戏”,越像个好演员,就越不像个真古人。《定风波》里苏轼的扮演者到底是谁不重要,很想是那个叫“聂远”的影视明星,于是每次看到他出场,总会让人想起某部好像是与东厂锦衣卫有关的电影片段,经常出戏,根本没办法“聚精会神”。所以如果非要看,最好的看这部纪录片的方式反而是“不看”,是听。听解说还可能稍有点收获,不至于那么费神;同样,既然是演,就像一点,服化道什么的逼真一些,可是他们兄弟俩那衣服穿的,外衣掩不住衬衣,感觉跟找了个不入流的裁缝似的;从脸色看,从皇帝到官员到苏辙一个个面无表情、木不楞登,纯粹是个概念版的道学先生,反而只有那三个女人神采飞扬还时不时地露个笑脸,有点生气,这显然就是一种尴尬。文史纪录片,出一些人文古迹和现代博物馆藏品、书籍真品,学者访谈,多来点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方面的硬货、干货,让观看者有所得、有所获,不说是具有考研辅导书的价值吧,至少得符合中小学课外指导书的价值,别整成低级趣味的娱乐小片,否则大家直接找来一本正经的苏东坡著作或《苏东坡传》读读看看多省事?因为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而找不到央视等电视台,只能靠手机看电视的观众何必劳神“费电”呢?
如果要给这部纪录片打100分,那么满分一定是1000分。
喜欢有才情又实干的东坡,他的才能不是仅仅为了在文坛的地位,而是追寻达则兼济天下的心愿。他不愿在朝堂中枢面对纷繁的党政,更愿意去到地方造福一方百姓。他的最大理想不是荣华富贵地位名声,而是早点退休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
东坡也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才学更高,智慧更通达,他依然和我们一样面临所有人间的悲欢离合起落沉浮生老病死。
但他做得比我们更好,特别值得我们学习敬仰,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人类是可以在精神上战胜那些现实苦难的,坚持正道和德行是可以行走人间收获财富的。并且他还告诉了我们那些方法是什么,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美食,音乐,绘画,书法……这些智慧体现在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人世间的大灾小难,大悲小忧,他似乎都能找到化解的方法。他读过的书,看过的景,体验过的情感,都成了源头活水和化骨绵掌,滋养着每一个困境中的他,和每一个读他的人。
他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的凝聚,是艺术高峰的坐标,也是民族情怀的典范。造物者是多么匠心独运啊,给他安排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命运,塑造出了令后世子孙爱不释手的人物,实在叹为观止啊!
身为中国人的你,肯定读过以下诗句,甚至用它们当过签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nn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父》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nn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n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春景》nn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或者,你还可能听过王菲的那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品尝过“东坡肉”,逛过西湖美景“苏堤”……
很多人不知道它们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名字:苏轼(苏东坡)。n
2023年,央视推出了一部关于苏轼的宝藏纪录片《定风波》。n
围绕诗文、书画、美食、旅游、民生等主题,回顾了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
让今天的国人依然能从苏轼的处世态度中获得鼓舞和力量。
导演: 邓武
编剧: 张海龙
主演: 周志强 / 蒙曼 / 濮存昕 / 麦家 / 康辉
聂远 / 张天阳 / 廖慧佳 / 杨祺如 / 李佳乐
类型: 纪录片
首播: 2023-07-31(中国大陆)
集数: 5
单集片长: 50分钟
《定风波》中的苏轼由聂远饰演。
米芾在给苏轼所写的挽诗中形容他“方瞳正碧貌如圭”;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三首》中说他“眉目云开月静”;孔武仲则在《谒苏子瞻因寄》诗中称其“华严长者貌古奇,紫瞳烨烨双秀眉”。
聂远的扮相,基本符合这些描写。
45岁的聂远一个人塑造了20岁到中老年时期的苏轼。
初入仕途的英姿勃发,为民筹谋的艰苦卓绝,乌台诗案时的绝望,被贬后的乐观豁达……
每个人生阶段的苏轼都被聂远演活了,可以称得上是最好的一版苏轼了。
《定风波》全片共5集,分别是《出川记》《湖山记》《摩羯记》《悬壶记》《结庐记》。
唯美的摄影让整部剧的观赏性提升不少,十分贴合苏轼诗词的意境,随手截图都能当壁纸。
苏轼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个热爱生活的文学大家。
然而,其实他的一生颠沛流离,遭人陷害,数次被贬,受尽磨难。n
可以说苏轼的经历放在任何人身上都足以击垮身心——
20岁丧母,28岁丧妻,29岁丧父,42岁想投水自尽,43岁被贬黄州,48岁丧子苏遁,57岁被贬惠州,60岁被贬海南
然而,苏轼却在最低的人生境遇中,活出了最高的人生境界。n
他的乐观与豁达,至今仍鼓舞着身陷低谷的人们。
1037年元月,苏轼出生在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两年后,他的弟弟苏辙(1039年——1112年)出生。n
父亲苏洵(1009年——1066年)给他们分别起名为“苏轼”、“苏辙”,n
“轼”的本义是车前的扶手,“辙”的本义是车轮行驶碾下的痕迹,寓意兄弟二人要相亲相爱,彼此不可或缺。n
父子三人并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
苏轼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7岁读书,10岁做文章,21岁中进士,25岁拿下制科考试“百年第一”。n
年纪轻轻就名扬天下,深得仁宗赏识,前途无量。
人们争相传阅他的诗词、文章,就连当朝的曹太后也成了他的忠实粉丝。
风光无限,正是人生得意须尽欢时。
19岁的他还迎娶了毕生挚爱,16岁的王弗。
王弗聪慧谦谨,知书达理,与苏轼恩爱有加。
然而,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病逝,苏轼后来写下那首感天动地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正是为了悼念亡妻王弗。
命运似乎总在捉弄苏轼,给予他的,又要一一收回。n
年轻时的高光时刻,转瞬即逝。性情率真的他,不适合复杂的官场。
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不仅得罪了主张变法的新党,也得罪了反对变法的旧党。
在新旧党争中两边不讨好,招来他人的排挤和陷害。
他请求出京任职,想远离纷争。n
之后,苏轼曾两次任职杭州。n
当时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n
于是苏轼率领百姓疏浚西湖。
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
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为了预防淤泥淤积和水草疯长,苏轼还想出了个一举三得的妙计:将岸边湖面租给民户种植菱角。
种植菱角时必须按时清除水中杂草,一来农民可以及时清理水草,保证不再淤泥;二来可收取民户的租金,将这笔钱用于西湖的整治维护;三来可解决一些民户的生计。
疏浚西湖之后,苏轼在西湖水最深处建成三座石塔,明令从苏堤到这里的水域不得种植菱芡,并显示湖泥淤积情况。
形成了后来著名的西湖美景“三潭印月”。
苏轼曾经做过八个州的知州,是地方上的一把手。
当时他要做成一件事很容易,可以集合全州的资源去做。n
然而,当他的身份是犯官阶下囚时,依然尽力去帮助百姓。n
被贬惠州时,他甚至还修了两座桥(东新桥和西新桥)。
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他被贬之地,在宋朝时还属于蛮荒之地。n
苏轼的到来,给三地带来了文明的火种。
纪录片中曾这样评价苏轼:“他眼里见不得百姓疾苦,他一直是一个眼睛向下看的人。”n
在苏轼眼中,世间没有可恨之人,只有可怜之人。
苏轼每到一处,每至一城,都会想方设法地帮助有需要的人。
正是这种慈悲,让他受到百姓的爱戴。
凡苏轼任职过的地方,至今仍有当地百姓纪念他的痕迹。
然而,朝中那些嫉恨苏轼的人却没有放过他。n
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苏轼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带着个人色彩,他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又讽刺政府,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死有余辜。
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逮捕,押往京师,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
身陷牢狱的苏轼受尽侮辱、刑讯之下,只得屈打成招。n
已经准备自杀的他,写下了绝命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n
后来,经过多方营救,尤其太皇太后曹氏劝谏,才让神宗免去苏轼一死。
但苏轼被贬黄州,不得过问公事,也没有什么俸禄。
44岁的苏轼跌入人生低谷,风光不再,连生活来源都成问题。
好友不忍看他生活困苦,向当地官员申请,将黄州城东面缓坡上的一块营房废荒地,划给他耕种。n
苏轼给自己取了个东坡居士的雅号,因为他要在东坡种田。
从此,苏轼成了苏东坡。n
初到黄州的苏轼郁郁不得志,整日昏睡,只有夜里才独自外出散步。
他在《卜算子·黄州定惠园寓居作》中写道:“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然而,三年后,苏轼的心态转变了。
作出了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n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n
别人都在奔跑避雨时,他在雨中怡然自得,缓步前行,一支竹杖一双草鞋,比骑马更轻快。
苏轼晚年曾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这样总结他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都是他被贬流放之地。
被贬黄州是他创作的高峰期,苏轼一生一共写过300多首词,其中在黄州写了将近100首,占他一生词作的近1/3。
如果没有被贬三州,苏轼很可能不会取得后来的文学成就。n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个特别的存在。n
他不像李白那般超凡脱俗,也不像杜甫那样胸怀国事。n
曾居于庙堂之高,也曾行于江湖之远;一生在风波之中,也始终立于风波之上。
纪录片《定风波》让当下的人们穿越历史看见苏东坡,从他的处世态度中获得超脱逆境的力量。n
正所谓“不惧来时风雨,诗酒趁年华,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们赞赏李白,敬重杜甫,但最想结交的还是苏轼。
因为他就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里面,与你我同行的那个人。
*本文作者:RAMA
定风波????【导 演】邓武
????【集 数】5集 / 50分钟
????【首播日期】2023年07月31日
????【观看日期】2023.11.20 ~ 2023.11.27
⭐【评 分】★★★☆☆
????【影 评】浮云世事改,孤心此月明
一生大起大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不止于独善其身。内心的诗是儒家,心外的酒是道家,沏一壶茶是佛家,这便是苏轼。终其一生,苏轼没有能完成陶诗境界的归园田居,而是选择在宦海沉浮中走完仕途的一生。正是在这种三教合一的思想熏陶下,成就了一代文学宗师。
人们喜爱苏轼,赞颂他造福一方百姓的功绩——在杭州西湖,他疏浚筑堤、治理瘟疫,在密州知州,他兴水利,灭飞蝗。人们喜爱苏轼,苏轼被贬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故乡——青黄不接时,他戏称自己吃的饭是新式二红饭,在黄州时,他戏称自己的地为东坡,自己锅里的猪肉是东坡肉。在惠州,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人们喜爱苏轼,在现实抱负和精神理想的夹缝中,居心中正,毁誉由他——王安石当政时,他反对青苗法,指出新法弊病。司马光当政时,他主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远贬海南时,一生的风波都化作一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是孔子的咏而归,这是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杜甫的青春作伴好还乡。面对苦难,苏轼就是“定风波”的典型——儒家知识分子不仅要定天下的风波,还要先定自己人生的风波。
明月清风,浮云卷霭,扁舟归去,已而云散月明,天容海色本澄清。世事浮云本无风波,唯有孤心此月明。
《出川记》n出川,壮游。n扬名,失去。nn《湖山记》n入仕,为官。n民生,湖山。nn《摩羯记》n乌台,东坡。n大江,小舟。nn《悬壶记》n巅峰,外放。n安民,济世。nn《结庐记》n风波,心安。n天涯,归鸿。nn视角把“仕”放在“文”的前面,n很符合士大夫的现实抱负与精神理想。n苏轼一生中立于新旧两党之间,n唯与民站在一起,不论新旧,只论对错。n地方为官,能浚湖筑堤,轻徭减税,n边防治军,也能一改风气,整治军纪。n文武兼备,就是管不住自己的笔和嘴,n也从未想真正约束过。nn有最好的兄弟,是最好的哥哥。n“是处青山可埋骨”的时候,想弟弟。n“中秋谁与共孤光”的时候,还是想弟弟。n母亲、妻子、到朝云,有了合适的篇幅,n女性的力量没有被一笔带过。nn只是片中想说的角度太多了,n美食,旅游,点评,有拼凑之感。n每集结尾的诵读是个败笔。nn聂远部分最好,n“会挽雕弓如满月”豪情尽显。n心中苏轼就如他一样,n比江山风月,毫不逊色。n最后看到他负手而立,n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n也好像与他正一起面对着星夜海峡,n乘月出发,眼前涌来他一生的跌宕起伏。n一生都被卷入风波里,一生立于风波上。n高堂銮殿,寺庙茅屋,n哪里也困不住苏东坡。nn
杰瑞斯普林格 脱口秀劲爆内幕揭秘
一代爱国高僧圆瑛
机关枪凯利的粉色人生
月球:通往宇宙之门
新型荒野
珊瑚礁2003
该节目由胡歌、刘涛和陈龙携手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
播放指数:990℃
央视的纪录片《定风波》,据称是继《长安三万里》之后的另一部爆款,看完之后感觉这明显是蹭热点,就这个“当量”,实在是不够匹配。理由有三。
其一,《定风波》的叙事重点策略油滑了。苏东坡被作为传统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一个典型,诗酒风流和爱民如子的神话架构,是近年来文学界的一股风潮。为此不惜文过饰非,比如连著名的一段公案,即苏东坡“看不起”程颐程颢二程之学这样一个学术史和价值观上的大关节问题,都不咋提,故意略去。反而在苏东坡与正妻、续弦及侍妾的关系问题上不惜浓墨重彩、使劲煽情,以至于很多时候给人一种误解,这部系列纪录片不应该叫《定风波》,而应该叫《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而且相关人物画面给的都是大近景、大写意,唯美处理,似乎苏才子实在是有福气,而且这种福气本身带有某种让人“艳羡”的成分,尤其是侍妾朝云,撰稿者和编导们似乎恨不得自己就是“朝云”。但是常识告诉我们,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时代,这种物化女性的叙事方式和镜头语言实际上并不恰当,是明显的一种强势中心和迎合强势中心的视角,是典型古老而倍显陈腐的“郎才女貌”的书写形态,这也就是刚刚入行的文艺青年喜欢的调调,历史的真相和人生的真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呈现这样一种直线滑翔、加柔处理效果的。那反复出现的“侍妾”两个字,简直就是一种以丑为美、以弱为强的硬凹造型和曲为之说。这种文风和画面处理,只有脑满肠肥的“油腻者”或希望混迹于成功人士饭桌的某些精致“才人”才会喜欢。正因为这部分画面和解说如此之突出,那么后面有关苏轼在政治、文化和民生上的建树,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和提不起兴趣的鸡肋。《定风波》可不就成了言情戏?
其二,《定风波》的采访人物选择媚俗了。之前某台有过一个数学类科普的纪录片,其中最重要的被采访人是某知名大公司的一位首席运营官或架构师之类,到这主这儿,画面饱和度非常高,反复出现,其他被采访的正儿八经的数学家无论多大的腕儿,都成了陪衬。现在的这部《定风波》,最重要的出镜人是知名的网络大IP“意公子”,这位身份是“作家”,真名字都不好查证的出镜人用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方式解说苏轼的种种遭遇和人生启示,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在于整个纪录片完全以此为基准线来定调子,那么,其他诸位专家,各大学的教授还有社科院的研究员就显然成了可有可无的“绿叶”。文化知识和学术判断的成分被大大遮蔽和抢镜,而一种心灵鸡汤的感觉扑面而来。这样的心灵鸡汤又带着明显的毫不掩饰的文化“资本”傲慢与偏见的意味,所以,到最后与其说着是苏东坡的《定风波》,倒不如说这是“意公子”的“形象片”。
其三,《定风波》的角色扮演设置木讷了。央视的考古文博类节目近年来可能是从别的地方学来的一种玩法,就是角色扮演,像演电视剧一样让纪录片里的人物“活过来”,说话吃饭、走路起码、吟诗作赋。可是,这不是影视剧,这是纪录片,具有相当程度上的纪实性。而当代人特别是当代演员,在精神气质上不具有古雅古朴古典的古风古韵,纯粹是在“演戏”,越像个好演员,就越不像个真古人。《定风波》里苏轼的扮演者到底是谁不重要,很想是那个叫“聂远”的影视明星,于是每次看到他出场,总会让人想起某部好像是与东厂锦衣卫有关的电影片段,经常出戏,根本没办法“聚精会神”。所以如果非要看,最好的看这部纪录片的方式反而是“不看”,是听。听解说还可能稍有点收获,不至于那么费神;同样,既然是演,就像一点,服化道什么的逼真一些,可是他们兄弟俩那衣服穿的,外衣掩不住衬衣,感觉跟找了个不入流的裁缝似的;从脸色看,从皇帝到官员到苏辙一个个面无表情、木不楞登,纯粹是个概念版的道学先生,反而只有那三个女人神采飞扬还时不时地露个笑脸,有点生气,这显然就是一种尴尬。文史纪录片,出一些人文古迹和现代博物馆藏品、书籍真品,学者访谈,多来点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方面的硬货、干货,让观看者有所得、有所获,不说是具有考研辅导书的价值吧,至少得符合中小学课外指导书的价值,别整成低级趣味的娱乐小片,否则大家直接找来一本正经的苏东坡著作或《苏东坡传》读读看看多省事?因为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而找不到央视等电视台,只能靠手机看电视的观众何必劳神“费电”呢?
如果要给这部纪录片打100分,那么满分一定是1000分。
喜欢有才情又实干的东坡,他的才能不是仅仅为了在文坛的地位,而是追寻达则兼济天下的心愿。他不愿在朝堂中枢面对纷繁的党政,更愿意去到地方造福一方百姓。他的最大理想不是荣华富贵地位名声,而是早点退休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
东坡也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才学更高,智慧更通达,他依然和我们一样面临所有人间的悲欢离合起落沉浮生老病死。
但他做得比我们更好,特别值得我们学习敬仰,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人类是可以在精神上战胜那些现实苦难的,坚持正道和德行是可以行走人间收获财富的。并且他还告诉了我们那些方法是什么,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美食,音乐,绘画,书法……这些智慧体现在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人世间的大灾小难,大悲小忧,他似乎都能找到化解的方法。他读过的书,看过的景,体验过的情感,都成了源头活水和化骨绵掌,滋养着每一个困境中的他,和每一个读他的人。
他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的凝聚,是艺术高峰的坐标,也是民族情怀的典范。造物者是多么匠心独运啊,给他安排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命运,塑造出了令后世子孙爱不释手的人物,实在叹为观止啊!
身为中国人的你,肯定读过以下诗句,甚至用它们当过签名:
或者,你还可能听过王菲的那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品尝过“东坡肉”,逛过西湖美景“苏堤”……
很多人不知道它们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名字:苏轼(苏东坡)。n
2023年,央视推出了一部关于苏轼的宝藏纪录片《定风波》。n
围绕诗文、书画、美食、旅游、民生等主题,回顾了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
让今天的国人依然能从苏轼的处世态度中获得鼓舞和力量。
定风波
导演: 邓武
编剧: 张海龙
主演: 周志强 / 蒙曼 / 濮存昕 / 麦家 / 康辉
聂远 / 张天阳 / 廖慧佳 / 杨祺如 / 李佳乐
类型: 纪录片
首播: 2023-07-31(中国大陆)
集数: 5
单集片长: 50分钟
《定风波》中的苏轼由聂远饰演。
米芾在给苏轼所写的挽诗中形容他“方瞳正碧貌如圭”;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三首》中说他“眉目云开月静”;孔武仲则在《谒苏子瞻因寄》诗中称其“华严长者貌古奇,紫瞳烨烨双秀眉”。
聂远的扮相,基本符合这些描写。
45岁的聂远一个人塑造了20岁到中老年时期的苏轼。
初入仕途的英姿勃发,为民筹谋的艰苦卓绝,乌台诗案时的绝望,被贬后的乐观豁达……
每个人生阶段的苏轼都被聂远演活了,可以称得上是最好的一版苏轼了。
《定风波》全片共5集,分别是《出川记》《湖山记》《摩羯记》《悬壶记》《结庐记》。
唯美的摄影让整部剧的观赏性提升不少,十分贴合苏轼诗词的意境,随手截图都能当壁纸。
苏轼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个热爱生活的文学大家。
然而,其实他的一生颠沛流离,遭人陷害,数次被贬,受尽磨难。n
可以说苏轼的经历放在任何人身上都足以击垮身心——
20岁丧母,28岁丧妻,29岁丧父,42岁想投水自尽,43岁被贬黄州,48岁丧子苏遁,57岁被贬惠州,60岁被贬海南
然而,苏轼却在最低的人生境遇中,活出了最高的人生境界。n
他的乐观与豁达,至今仍鼓舞着身陷低谷的人们。
1037年元月,苏轼出生在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两年后,他的弟弟苏辙(1039年——1112年)出生。n
父亲苏洵(1009年——1066年)给他们分别起名为“苏轼”、“苏辙”,n
“轼”的本义是车前的扶手,“辙”的本义是车轮行驶碾下的痕迹,寓意兄弟二人要相亲相爱,彼此不可或缺。n
父子三人并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
苏轼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7岁读书,10岁做文章,21岁中进士,25岁拿下制科考试“百年第一”。n
年纪轻轻就名扬天下,深得仁宗赏识,前途无量。
人们争相传阅他的诗词、文章,就连当朝的曹太后也成了他的忠实粉丝。
风光无限,正是人生得意须尽欢时。
19岁的他还迎娶了毕生挚爱,16岁的王弗。
王弗聪慧谦谨,知书达理,与苏轼恩爱有加。
然而,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病逝,苏轼后来写下那首感天动地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正是为了悼念亡妻王弗。
命运似乎总在捉弄苏轼,给予他的,又要一一收回。n
年轻时的高光时刻,转瞬即逝。性情率真的他,不适合复杂的官场。
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不仅得罪了主张变法的新党,也得罪了反对变法的旧党。
在新旧党争中两边不讨好,招来他人的排挤和陷害。
他请求出京任职,想远离纷争。n
之后,苏轼曾两次任职杭州。n
当时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n
于是苏轼率领百姓疏浚西湖。
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
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为了预防淤泥淤积和水草疯长,苏轼还想出了个一举三得的妙计:将岸边湖面租给民户种植菱角。
种植菱角时必须按时清除水中杂草,一来农民可以及时清理水草,保证不再淤泥;二来可收取民户的租金,将这笔钱用于西湖的整治维护;三来可解决一些民户的生计。
疏浚西湖之后,苏轼在西湖水最深处建成三座石塔,明令从苏堤到这里的水域不得种植菱芡,并显示湖泥淤积情况。
形成了后来著名的西湖美景“三潭印月”。
苏轼曾经做过八个州的知州,是地方上的一把手。
当时他要做成一件事很容易,可以集合全州的资源去做。n
然而,当他的身份是犯官阶下囚时,依然尽力去帮助百姓。n
被贬惠州时,他甚至还修了两座桥(东新桥和西新桥)。
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他被贬之地,在宋朝时还属于蛮荒之地。n
苏轼的到来,给三地带来了文明的火种。
纪录片中曾这样评价苏轼:“他眼里见不得百姓疾苦,他一直是一个眼睛向下看的人。”n
在苏轼眼中,世间没有可恨之人,只有可怜之人。
苏轼每到一处,每至一城,都会想方设法地帮助有需要的人。
正是这种慈悲,让他受到百姓的爱戴。
凡苏轼任职过的地方,至今仍有当地百姓纪念他的痕迹。
然而,朝中那些嫉恨苏轼的人却没有放过他。n
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苏轼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带着个人色彩,他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又讽刺政府,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死有余辜。
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逮捕,押往京师,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
身陷牢狱的苏轼受尽侮辱、刑讯之下,只得屈打成招。n
已经准备自杀的他,写下了绝命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n
后来,经过多方营救,尤其太皇太后曹氏劝谏,才让神宗免去苏轼一死。
但苏轼被贬黄州,不得过问公事,也没有什么俸禄。
44岁的苏轼跌入人生低谷,风光不再,连生活来源都成问题。
好友不忍看他生活困苦,向当地官员申请,将黄州城东面缓坡上的一块营房废荒地,划给他耕种。n
苏轼给自己取了个东坡居士的雅号,因为他要在东坡种田。
从此,苏轼成了苏东坡。n
初到黄州的苏轼郁郁不得志,整日昏睡,只有夜里才独自外出散步。
他在《卜算子·黄州定惠园寓居作》中写道:“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然而,三年后,苏轼的心态转变了。
作出了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n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n
别人都在奔跑避雨时,他在雨中怡然自得,缓步前行,一支竹杖一双草鞋,比骑马更轻快。
苏轼晚年曾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这样总结他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都是他被贬流放之地。
被贬黄州是他创作的高峰期,苏轼一生一共写过300多首词,其中在黄州写了将近100首,占他一生词作的近1/3。
如果没有被贬三州,苏轼很可能不会取得后来的文学成就。n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个特别的存在。n
他不像李白那般超凡脱俗,也不像杜甫那样胸怀国事。n
曾居于庙堂之高,也曾行于江湖之远;一生在风波之中,也始终立于风波之上。
纪录片《定风波》让当下的人们穿越历史看见苏东坡,从他的处世态度中获得超脱逆境的力量。n
正所谓“不惧来时风雨,诗酒趁年华,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们赞赏李白,敬重杜甫,但最想结交的还是苏轼。
因为他就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里面,与你我同行的那个人。
*本文作者:RAMA
定风波????【导 演】邓武
????【集 数】5集 / 50分钟
????【首播日期】2023年07月31日
????【观看日期】2023.11.20 ~ 2023.11.27
⭐【评 分】★★★☆☆
????【影 评】浮云世事改,孤心此月明
一生大起大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不止于独善其身。内心的诗是儒家,心外的酒是道家,沏一壶茶是佛家,这便是苏轼。终其一生,苏轼没有能完成陶诗境界的归园田居,而是选择在宦海沉浮中走完仕途的一生。正是在这种三教合一的思想熏陶下,成就了一代文学宗师。
人们喜爱苏轼,赞颂他造福一方百姓的功绩——在杭州西湖,他疏浚筑堤、治理瘟疫,在密州知州,他兴水利,灭飞蝗。人们喜爱苏轼,苏轼被贬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故乡——青黄不接时,他戏称自己吃的饭是新式二红饭,在黄州时,他戏称自己的地为东坡,自己锅里的猪肉是东坡肉。在惠州,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人们喜爱苏轼,在现实抱负和精神理想的夹缝中,居心中正,毁誉由他——王安石当政时,他反对青苗法,指出新法弊病。司马光当政时,他主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远贬海南时,一生的风波都化作一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是孔子的咏而归,这是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杜甫的青春作伴好还乡。面对苦难,苏轼就是“定风波”的典型——儒家知识分子不仅要定天下的风波,还要先定自己人生的风波。
明月清风,浮云卷霭,扁舟归去,已而云散月明,天容海色本澄清。世事浮云本无风波,唯有孤心此月明。
《出川记》n出川,壮游。n扬名,失去。nn《湖山记》n入仕,为官。n民生,湖山。nn《摩羯记》n乌台,东坡。n大江,小舟。nn《悬壶记》n巅峰,外放。n安民,济世。nn《结庐记》n风波,心安。n天涯,归鸿。nn视角把“仕”放在“文”的前面,n很符合士大夫的现实抱负与精神理想。n苏轼一生中立于新旧两党之间,n唯与民站在一起,不论新旧,只论对错。n地方为官,能浚湖筑堤,轻徭减税,n边防治军,也能一改风气,整治军纪。n文武兼备,就是管不住自己的笔和嘴,n也从未想真正约束过。nn有最好的兄弟,是最好的哥哥。n“是处青山可埋骨”的时候,想弟弟。n“中秋谁与共孤光”的时候,还是想弟弟。n母亲、妻子、到朝云,有了合适的篇幅,n女性的力量没有被一笔带过。nn只是片中想说的角度太多了,n美食,旅游,点评,有拼凑之感。n每集结尾的诵读是个败笔。nn聂远部分最好,n“会挽雕弓如满月”豪情尽显。n心中苏轼就如他一样,n比江山风月,毫不逊色。n最后看到他负手而立,n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n也好像与他正一起面对着星夜海峡,n乘月出发,眼前涌来他一生的跌宕起伏。n一生都被卷入风波里,一生立于风波上。n高堂銮殿,寺庙茅屋,n哪里也困不住苏东坡。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