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篇影评,看来都很专业,思考貌似很深。。作为一直以来一颗红心向北京的孩子,我只是来写我的观后感的。。 对于受访音乐人英语接受采访,我不感觉有什么别扭,用英文表达他们一些简单的想法没有什么不妥。当表明他们复杂的想法时,他们不还是转回汉语来解释嘛。。当我看到他们的父母都会简单的对话,发现原来他们都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不得自叹没人熏我,还好有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空间。。)看到庞宽老爸问导演“Do you speak Chinese”时,笑坏我。。庞大爷还挺可爱。。老刘妈妈更可爱。。
前一阵儿看了《北京乐与路》,今天看了这个,或许还有什么北京杂种需要去看,或许这就够了。 去年这儿会儿,心情不好的时候经常翘课去找卖盘的大哥聊天儿,在北京这地段儿,能坚持到现在还在卖盘的,当年大多是在这个圈儿里叱咤风云过的,但是如今呢,能卖个盘,能在五道口倒卖个小商品的,就算不错了,而能混成这样的还多是一些京片子,一些家长是知识分子的开放家庭,于是我们还能看到了庞宽,看到了刘东阳。 摇滚作为一种出世的生活态度,为社会上一些抱有良知,爱好音乐的文艺青年而追捧着,或者被一些对社会失去希望的堕落青年而炫耀着,而这两派人又都在这个圈子里互相鄙视着,有的时候觉得个人意愿还是要得到一个尊重,每个人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都不一样,不能强求圈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高雅,优秀,或者是所谓起码的正经。 看到这个片子很震惊的发现莫过于混到Joyside,新裤子,挂在盒子上这个档次上的乐队,生活状态还是这样的惨淡,就更别想其他乐队了。中国摇滚这20年来很多人在抱怨在悲叹,发展了20年,不仅没什么起色,而且还有些发展的就发展回去了。个人以为想让中国摇滚能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在于何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中国,傻子都知道,玩儿摇滚的不赚钱,其实在国外玩儿摇滚的也未必赚钱,但是外国有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人们可以什么也不干,靠着这个制度保障他们生活,这样对于玩儿艺术的人来说,能解决温饱,自然有时间去对上档次的东西进行思考,对这种缺乏功利色彩的事物加以关注。譬如,西方的很多汉学家也是这样,一个汉学对他们的国家能有多少帮助呢?但是我们仔细探究一下他们的家庭背景发现他们多是中产甚至是高产家庭之后,有一个完善的经济保障支撑着他们为他们的兴趣,为他们的梦想而奋斗。 每一个玩儿摇滚的人,都希望通过摆弄音乐达到出世,与众不同,或者只是简简单单的活出我自己,但是一个之于社会而存在的人都不能回避他们终有一天当青春挥霍殆尽,当年华老去,他们势必要重新入世,这时候人生的重新来过,又一次的职业选择,甚至是温饱养老的基本问题成了无法逃避,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时,我们最需要的还是社保制度,外国的音乐人可以一代带着一代地走,可以一个乐队混个10来年不出专辑不解散,也可以一个乐队混30多年不解散,这在中国绝对不可能,当温饱无从谈起时,靠近主流,阿谀世人,势在必行。所以当外国乐队一代追随着反叛着上一代的时候,中国的乐队一代重复着一代地走,一帮人起来了又下去了,然后新的一帮人又起来了又下去了,接着又是一批新人,但是随着社会成本的提高,社会精神的愈发缺失,反映在中国早已岌岌可危的文化音乐层面,就是现在这样一个让无数人义愤填膺,无限感慨的场面,但他真的是中国这一代代摇滚青年,伪摇滚青年他们自己的错吗?当一堆2B对他们漫加指责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竟然勇敢的为自己的梦想而活着,这难道不像董存瑞,邱少云一般值得我们去景仰吗? 当我们看到当年扭机的吉他手如今只能沦落到北京的三流酒吧里面给人家唱情歌的当伴唱,当我们看见那些霍营树村的艺术家折腾了几年开始回家种地,当我看见地下摇滚记录片儿里的乐手们当年称兄道弟的给我卖过打口cd,你会不会哀叹他们竟然如此不争气呢?但谁又曾会想起,10年前的某一天他们站在无名高地、13club的高台上看着下面无数的青年为之倾倒,为之追捧,为之神话呢? 出世还是入世,这是一种生活态度,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
对于像这位哥们儿的想法好多人都应该有吧,他们看惯了电视新闻、青春偶像剧里的现代化大都市,以为就没有了穷人,没了郊区的落后。。纽约不是也有贫民窟么。。北京怎么了?我们生活的周遭就是这样,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看见有人评论说是外国人总是揭露中国的疮疤,什么以高高在上的角度审视中国。我并不这么认为,事实就是这样的,国外也就是这样的。。有时候感觉人们被媒体都洗脑了,竟忘了自己身边是一个什么样子。。生活不是招贴画,不是城市招商广告,我们的生活就是柴米油盐,我们的生活就是要攒着旧塑料瓶等着城郊的收废品的大娘来卖个好价钱。。
看了几篇影评,看来都很专业,思考貌似很深。。作为一直以来一颗红心向北京的孩子,我只是来写我的观后感的。。
对于受访音乐人英语接受采访,我不感觉有什么别扭,用英文表达他们一些简单的想法没有什么不妥。当表明他们复杂的想法时,他们不还是转回汉语来解释嘛。。当我看到他们的父母都会简单的对话,发现原来他们都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不得自叹没人熏我,还好有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空间。。)看到庞宽老爸问导演“Do you speak Chinese”时,笑坏我。。庞大爷还挺可爱。。老刘妈妈更可爱。。
对于Tiananmen,这一直以来是北京人喜欢给外地人讲的话题,那年那点事,现在人人都能很冷静地看待,干嘛非要掖着藏着的。。初中毕业那年暑假,旅行团里就我和老妈、算导游仨人,导游在广场上津津乐道地给我们讲着他那“儿时的记忆”。。
Shopping Mall 啊,城郊啊,酒吧啊,朝阳公园的老年人啊,这正是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矛盾与冲突。。
话说中国摇滚贫穷的现状,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我敢肯定20岁出头就没有家里的经济支持,而且没有固定的收入的年轻人过得很拮据,何况还要有乐器损耗的开资,等等娱乐的消费,谁也阔绰不起来啊。。但真正热爱音乐、热爱摇滚的人谁在乎这万恶的钱呢?
不过我很理解,干嘛出专辑以后,卖的怎么就那么贵啊?成本有那么高么。。搞音乐不就是为了与大家分享你们的情绪与思想么。。对于地下专辑十几块钱一张,我肯定买,不下载。。(那种主流专辑我可劲儿下载。。)
对于中国摇滚,请大家还是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吧。。她还年轻,她所处的环境很恶劣。。而且,对音乐的喜好,完全是很个人的事,自己不喜欢,而且视角达不到专业的角度,就不要妄加批判某些音乐或者与谁谁谁的比较,中国摇滚还需要我们的支持。。谁不是从幼稚过来的。。
去年这儿会儿,心情不好的时候经常翘课去找卖盘的大哥聊天儿,在北京这地段儿,能坚持到现在还在卖盘的,当年大多是在这个圈儿里叱咤风云过的,但是如今呢,能卖个盘,能在五道口倒卖个小商品的,就算不错了,而能混成这样的还多是一些京片子,一些家长是知识分子的开放家庭,于是我们还能看到了庞宽,看到了刘东阳。
摇滚作为一种出世的生活态度,为社会上一些抱有良知,爱好音乐的文艺青年而追捧着,或者被一些对社会失去希望的堕落青年而炫耀着,而这两派人又都在这个圈子里互相鄙视着,有的时候觉得个人意愿还是要得到一个尊重,每个人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都不一样,不能强求圈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高雅,优秀,或者是所谓起码的正经。
看到这个片子很震惊的发现莫过于混到Joyside,新裤子,挂在盒子上这个档次上的乐队,生活状态还是这样的惨淡,就更别想其他乐队了。中国摇滚这20年来很多人在抱怨在悲叹,发展了20年,不仅没什么起色,而且还有些发展的就发展回去了。个人以为想让中国摇滚能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在于何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中国,傻子都知道,玩儿摇滚的不赚钱,其实在国外玩儿摇滚的也未必赚钱,但是外国有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人们可以什么也不干,靠着这个制度保障他们生活,这样对于玩儿艺术的人来说,能解决温饱,自然有时间去对上档次的东西进行思考,对这种缺乏功利色彩的事物加以关注。譬如,西方的很多汉学家也是这样,一个汉学对他们的国家能有多少帮助呢?但是我们仔细探究一下他们的家庭背景发现他们多是中产甚至是高产家庭之后,有一个完善的经济保障支撑着他们为他们的兴趣,为他们的梦想而奋斗。
每一个玩儿摇滚的人,都希望通过摆弄音乐达到出世,与众不同,或者只是简简单单的活出我自己,但是一个之于社会而存在的人都不能回避他们终有一天当青春挥霍殆尽,当年华老去,他们势必要重新入世,这时候人生的重新来过,又一次的职业选择,甚至是温饱养老的基本问题成了无法逃避,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时,我们最需要的还是社保制度,外国的音乐人可以一代带着一代地走,可以一个乐队混个10来年不出专辑不解散,也可以一个乐队混30多年不解散,这在中国绝对不可能,当温饱无从谈起时,靠近主流,阿谀世人,势在必行。所以当外国乐队一代追随着反叛着上一代的时候,中国的乐队一代重复着一代地走,一帮人起来了又下去了,然后新的一帮人又起来了又下去了,接着又是一批新人,但是随着社会成本的提高,社会精神的愈发缺失,反映在中国早已岌岌可危的文化音乐层面,就是现在这样一个让无数人义愤填膺,无限感慨的场面,但他真的是中国这一代代摇滚青年,伪摇滚青年他们自己的错吗?当一堆2B对他们漫加指责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竟然勇敢的为自己的梦想而活着,这难道不像董存瑞,邱少云一般值得我们去景仰吗?
当我们看到当年扭机的吉他手如今只能沦落到北京的三流酒吧里面给人家唱情歌的当伴唱,当我们看见那些霍营树村的艺术家折腾了几年开始回家种地,当我看见地下摇滚记录片儿里的乐手们当年称兄道弟的给我卖过打口cd,你会不会哀叹他们竟然如此不争气呢?但谁又曾会想起,10年前的某一天他们站在无名高地、13club的高台上看着下面无数的青年为之倾倒,为之追捧,为之神话呢?
出世还是入世,这是一种生活态度,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
——————————————————————————————
本文后刊登于《新闻周报》总第715期第2版,2012年11月12日出版,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其实有些文艺得不搭界
Bubble应该是"气泡水泡"的意思
我不懂为什么一个德国人要来拍这样的电影儿
而且通片充满了怨念和悲观的情绪
可见该德国人拍了一圈帝都摇滚
最后都觉得这其中一切的理想都是泡泡
终究会幻灭掉
Joyside以前不待见
现在更觉得边远就是个废物
他在里边说:I just wanna sing ,drink and f**k
边儿上的傻妞还跟着一个劲儿笑
或许他觉得这就是范儿这样活着很牛逼
可这样的生活态度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玩个鸟朋克
挂盒的现场实在很没劲
王悦的声音也远没有她们所期望的那么强悍
贝司的伊丽娜实诚得让人心酸
可她虽说也和边远一样借钱度日却至少还是准备要还的样子
李扬帆挺好玩
逛了一圈儿超市买了一瓶水然后回屋弹弹沧海一声笑
沈静让人眼前一亮
因为她不缺吃不缺穿家里供着玩乐队
所以她很积极很明朗
沙子让人有些失望
刘冬虹和贺文进老大不小了
却依旧活在自己的幻想中
依旧看不开
他们把一切都归咎于社会
却没从自己身上想想
你们整天惦记着搞姑娘
那么多年都怎么始终是蔫儿炮一个炸不响呢
新裤子的音乐一直都稳中有进
但是他们光荣地解决了中国摇滚人最基本的自给问题
所以他们越玩儿越High
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杭盖的伊立奇明显是阔少了
晃荡了一大圈
最后带着摄影去吃西贝莜面村
关于影片中出现的很多底层画面
地铁口发名片的、卖兔子的、卖葫芦丝的、晚上歌厅里卖唱的
我觉得这些人很好
都在竭尽所能地赚钱养活自己
结论:
1.在中国这样特别的音乐环境中
别指望随随便便就能靠音乐来赚钱
2.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修养
先养活自己,有了钱再来玩音乐
3.边远在CD店里说“Nothing good”宿姐儿跟着说“Bullshit”
莫大的自嘲哦
其实你们该好好想想
怎么才能做出好的东西
抱怨没用
重要的是自己要学会成长
中国人为什么不好好说中文?我觉得操着一口并不流利的带有京片口音的英语看上去有那么点可笑,但英语除了是lingua fraca,他更代表了一种语言上的民主。和英语有关的联想是——美国,英国乃至欧洲,老外,自由。。。我相信如果我们真拿中文写词,那如今的中国摇滚更加的什么也无法表达。至少在这个社会语境下,用英语骂一句fuck off比中文的我操你妈要来的自如的多。但恐怕真正的外国人听到了会觉得很奇异独特吧,这也是这个纪录片的拍摄者不远万里来到北京,记录下这些新时代的摇滚青年的原因?
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农村——北京的气场,能让人感到严肃,担忧,压抑,却又必须异口同声的民主。这让那些个摇滚青年也更加的忧郁,悲伤,绝望,因为他们没钱,即使是在今天,我相信他们也靠不了音乐赚钱,依然贫穷,一贫如洗,并且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别人都只是一群庸庸碌碌的傻逼,而和摇滚沾边儿的人就立马不俗了,牛逼了,男孩儿可以为了理想骨瘦如柴,女孩儿可以为了那个骨瘦如柴的男孩儿守护着他们神圣的爱情。新裤子和挂盒算是里边经济不太寒碜的,尤其是新裤子,近几年可以说混的还不错,彭磊拍片开店,其余人各有正职,大家都不光靠music吃饭,也活的自得其乐(也仅仅是看上去的),没有那么严肃,没有特别因为贫穷而变得清高不已情不自禁的自我垂怜自己,他们的音乐带着伤感,但那是不可避免的。所有的音乐都是这样,短暂的华美所带来伤感。
但其他各位的境遇就差远了,我特别讨厌用孩子来形容那么大的青年,但我也不知道该称他们为什么。每个搞音乐的摇滚青年,自尊心都如此强烈,即使他们拥有谦卑,那也是为了装逼。内心的得瑟和目空一切,清楚的写在他们的脸上,这样的任性和自以为是只有孩子才配,可他们在生理上已不是少年,心理上依然如青春期的孩子一般躁动。一切生活的错误都只是为了自我的浪漫主义情怀。中国摇滚乐舍我其谁,我不入其门谁入其门,贫穷的音乐人总是喜欢带着殉道般的摇滚精神去解决自己的生活,他们苦苦的挣扎着,但我相信他们有中自虐的快慰。这就是现当代的中国摇滚青年。一种无私的自我奉献的精神。无视权威,敌视政府,却又压抑的跟个好学生一样,彬彬有礼,看上去虚弱疲惫。那眼神中折射着令人心碎的委屈光芒。
无论如何,这部纪录片所反映的很多场景我们司空见惯。天安门,北京马路,大商场,郊区的无知农民,底层的用恐惧而迷茫的眼神看着摄像机的民众。我讨厌外国人用如此直接的手法来描绘出我们天天无视的身边世界,我讨厌他们用如此直白的手法去对比中国的“入流”和“不入流”,中国的“富有”和“贫穷”。可也正因为他们旁观者的单纯思维,让我不得不去面对中国社会的现实。
无能有时候也是一种力量。当我们每个人都说自己软绵绵的没有力气,当我们用尽力气表达出自己所想表达的东西之后,却依然软绵绵的,就好像卯足了劲去打棉花。
他们如王者一般的漠视着下面的人群。有人疯癫,有人无视,也有在这两群人中间犹豫的扭动身体东张西望的。哦摇滚的中国依然显得那么不合时宜格格不入奇奇怪怪让人有一种想发笑却又激动的想哭的冲动。。。
我就是那个东张西望却一直跟着节拍摇摆手臂的人。我做不到彻底的崇拜因为他们不值得我去崇拜而我又为他们的癫狂和投入所感动的浑身战栗。
最后joyside那个我不待见的主唱唱完后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这个被自己的音乐忽然击垮的男孩就这样让我流泪了。
这就是无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