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猜你喜欢

    大奥·明治篇是由林彻,武内英树执导的一部拍摄于2003年日剧片在日本上映,主演由菅野美穗,北村一辉,浅野优子,池胁千鹤,木村多江,安达祐实,野际阳子领衔。时为19世纪中叶,世界各国正孕育着一场变革风潮,即使闭关锁国的日本也无法置身其外,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德川幕府正渐渐走向终点
  • 头像
    沐珑秋刀
    这是三部中政治意味最浓的一部,不再仅仅局限于大奥内女人们的争斗纠缠,而是将大奥内女人们的命运与幕府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儿女情长在动荡的时事和政局面前是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就连将军的风花雪月也是短暂而悲切的。男人和女人们在时代的巨轮推动下履行着沉重的责任,做着无奈而坚定的选择,毁灭与希望同在,却逃不开注定的宿命。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和政治作用,当然责任也迥然不同,就好像一艘大船的各个部分,有的是甲板,有的是螺丝帽,有的是潜望镜,有的是帆,有的是舵,虽有地位高低与权责轻重之分,却缺一不可。
    家定从来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要忍受外人对其面容和能力的非议,还要夹在泷山和笃子中间左右为难,然而这个别人眼中的无能者、失败者、政治傀儡,却有着自己的坚持。他顺从了命运,因为身处阴暗的他始终相信总有阳光穿过黑夜,抬头的那片天空总能给他力量。他何尝不想做个开开心心的平凡人,然而,身为将军,必须舍弃连普通人都能得到的幸福,比如不掺任何利益驱动的选择妻妾,琴瑟和谐的家庭生活,拥有可以交心的朋友,做擅长或有兴趣的工作。如果每个将军都像纲吉那样占居高位却只会动用权力纵情玩乐,幕府不可能挺立那么久,身为将军,再大的重担也要抗下,因为这就是所谓的责任和使命,无法也不能逃避,于是,他独自尝尽万般痛苦也决不做枉顾幕府基业的懦夫。
    家茂也是如此。他接手的幕府早已病入膏肓,以其一人绵薄之力根本不可能挽回颓势,但即便只是苟延残喘,他也从未放弃,仍做着最大的努力,不因为大势所趋而惧怕,不因为身体不济而退缩,不因为心有所爱而留守。他的装备是古老的,他的顽固是愚蠢的,他的决定是勇敢的,他的出征是必死的,他的死亡是悲壮的。作为将军,他无疑是称职的,但他何尝不是历史的牺牲品?
    家定与笃子对池中龟的选择有一段发人深思的对话,如果你是龟,你是会守住为之,身心磨蚀腐朽而死,还是会不顾一切的追求自由,即使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事实上,养龟的人都知道,龟有喜欢爬出盛具的特性,也就是说池中龟必定曾经尝试过爬出去。龟爬池成功与否并不在于龟本身的选择或意志,而决定于池有多高、水有多深。如果池够高、水够深,无论做何努力,龟始终也只能受困于池中直到死亡,这是环境使然。就算有人将龟捞起,也只能将其置于另一池中,否则龟仍会干涸而死,这又是身份使然。家定和家茂就像那池中龟,身陷幕府这座大池是他们的宿命,唯有积极接受。
    大奥是女人一生的牢狱,也是聚集罪孽的地方。御台所就是其中的悲剧代表,她们是政治的牺牲品。笃子因为自己的萨摩血统和美貌被推上政治舞台,她向往自由,却三番五次拒绝情人救她出大奥,正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只是被男人操纵利用的政治工具。出了大奥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吗?她不确定。与此同时,她开始理解家定,认同内心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而如果连身上的责任都不能担负起来,又谈何自由?能困住自己的不是大奥,不是难以左右的命运,而是自己的心,因而她认为她应当担负起自己所处位置的应尽责任,而且她相信即使不得不留在大奥,同样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灿烂人生,这并不妨碍她与命运、世俗和法度的约束抗争,两者也并不冲突。
    和宫则不同。她本质上仍是相夫教子的传统女子,本性纯真善良,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对爱情有美好的幻想和渴望,只是由于皇女的身份和背景,才与大奥格格不入,就好像戏剧化的京都口音在江户人的眼中很土一样。她感觉自己就像个提线木偶,被大奥的法度和执法者操纵着,但最后还是入乡随俗,因为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是家茂的爱。同样的,她也尽可能得给予他人自己的爱和理解,包括实成院。她能从实成院扭曲变态的心理中感受到她的空虚寂寞冷,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过是为了排解孤独和抑郁,她独裁专制、张扬跋扈也无非是要受到众人的尊敬和关注,以极端强硬的方式掩盖她的脆弱,说到底她只是个孤独的可怜女人。作为御台所,和宫是幸运的,在这个冰冷的大奥牢狱,她与家茂真心相爱,度过了一段最幸福快乐的时光,是大奥多少年来最令人艳羡的夫妻,她也是不幸的,幸福太短暂,深长的寂寞却是永恒。
    笃子在大奥外继续自由而灿烂的人生,和宫与实成院相依为命一起缅怀家茂,一起排解寂寞,其实谁更幸福很难判断。笃子终于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却孤身一人,和宫虽然有段最甜蜜美好、刻骨铭心的爱情却也只剩下回忆,幸福和不幸福只是相对的,谁也无法逆转时空,谁也不能随心所欲。本剧中的女人里唯一同时拥有幸运和幸福的就是阿满,阿满有质朴善良的个性,也有自己坚持的独立主张,热情而倔强,但是在同情别人、担心别人、为别人赴汤蹈火的同时,却忽略了身边最值得关心爱惜的人,真之介一直为阿满担惊受怕、无私付出,阿满的心里却只有大奥的一切,这伤透了真之介的心。人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才恍然大悟所失去的对自己有多重要。编剧之所以安排阿满与真之介的大团圆结局,一方面是迎合了观众的感情需求,一方面也暗示了历史正往的好的有希望的方向发展,大奥中的女人们也各有归宿。
    其实论人物个性,我是喜欢笃子和和宫的,但我的注意力却总是不由自主的被泷山所吸引,在剧中那么多人物中,她的万丈光芒最为灿烂夺目。正如家茂所说,泷山是大奥的船长,她的指挥和决策关系到整艘船的生死存亡,身上的重担可想而知。而她也的确履行着这一重要职责,都扮演了一个威严果断的狠角色,她身上那股子斩钉截铁、不畏权位、不容置疑违抗也不轻易妥协的气场,就连和宫公主和实成院都忌她三分。但与此同时,她坚硬的外壳下包裹着一颗七情六欲的心,她有脆弱、痛苦的时候,也有爱慕、嫉妒的对象。她就是那个时代有血有肉的女强人,不输男子的气概和见识,也不失女子的本性和软肋。而她对笃子的态度和行为正是两者结合的产物,虽然不知她毒死前两位御台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但她对笃子下毒是可以理解和体谅的,因为于公于私于情于理,笃子的存在对家定对德川都是一颗定时炸弹。
    这里我不得不提初岛,如愿坐上代理总管事的位置却如坐针毡,后来因为桃色事件被逐出大奥,还真有点小悲,有时候人只有拥有了想要拥有的东西的时候才真正明白自己需要的是别的东西。初岛与伶人的爱来得很快很猛,一方面是因为情感与性的长久压抑,另一方面他们有着互相理解的内心,甚至可以说他们是双面镜,照自己,却看到对方。判处流放离开大奥时的初岛微笑着,从未见她昂首挺胸的如此坦荡,脱离了大奥的束缚,也消解了积淀的野心,她对未来和自由充满希望和想象。只是,我真的搞不懂为什么泷山坚持认为初岛是最适合成为总管事的人选,我看不出她除了熟悉大奥事务和有野心之外有什么过人之处。比起领导力,初岛的执行力更强,是个不错下属,但智慧有限,感情用事,难以服众,无论能力上还是心理上都难以负荷总管事这个高级别职务,泷山的回归是众望所归,更是无解的必然。
    论基调,第一部是温情,第二部是阴暗,第三部则是沉重,三部各有侧重,但这部远没有另两部那么引人入胜,节奏过慢,重复过多,看得人昏昏欲睡,令人失望。其实三部都不同程度的有这个问题,但前两部由于故事情节曲折、主线明了以及演员表现精彩、情感把握准确,大大弥补了这个缺陷,这一部却未能掩饰。
    故事本身相对平淡许多,戏剧冲突不够,前后两代将军的故事基本平分秋色,使观众产生观看上与情感上的双重隔离感,一部剧拦腰截断成两个故事,虽然两个故事并非毫无关系,完整性和流畅性却打了折扣。最后一集尤其没有诚意,主要粗略介绍了众人离开大奥后的生活,回忆却竟然占了大半,实属滥竽充数。
    演员方面也差强人意,总体不如前两部出色:菅野美穗总是一副死鱼表情,呆滞得很欠揍;饰演和宫的安达佑实演得不错,就是古装扮相太怪异;家茂和实成院演得比较表面,看到最后一集对他们的印象仍很模糊;许是孝子的形象太过深刻,不太能接受木村多江演的初岛,唯一惊喜的就是判处流放离开大奥时的样子,头发简简单单一把扎起是如此贤淑温婉,淡定豁达的微笑前行,美极了,只可惜那个伶人长得实在不咋地,脸如扑克牌僵硬,当时怎么就没找贺集利树来演呢,我的南小路时靖大人啊,大概是身上的贵族气息太重了不适合演伶人吧;小强般顽强的北村一辉就不说了,脸部的大块紫色胎记时刻提醒着观众他是个妖冶男,很难让观众融入家定复杂而无奈的内心世界,家定死后竟然再次以和尚角色出镜,更是令人不禁喷饭。
    显然,撑起整部剧的就是泷山和阿满。浅野优子饰演的泷山无需动口就看得出非池中物,她继承了大奥总管事气场强大的优良传统,兼有春日局的坚韧不拔、威武不屈和右卫门佐的干练果敢、雍容镇定,更具不怒自威的女王气势。阿满在这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是幕府衰落和覆灭的关键见证者,而整部剧都是以她的视角出发和论述的,她也可以看作以故事的重要讲述者存在。池千鹤。总之,她们俩本来戏份就最多,多到可以作为第一、第二女主角,又因为表演太过出彩,而盖过了其他一干人等,以至于主创千方百计要营造的沉重氛围和悲剧色彩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刻意将主旨往深刻上靠拢,想要注入的意义太多,反而显得说教有余,表现不足。而那集大奥怪谈也让人疑惑莫名,虽然以讲鬼故事的形式侧面折射出大奥的诡异而苍凉,印证了大奥是悲剧的制造地,却偏离了故事进程的原有轨道,与前后两集无法正常衔接过渡。
    SP:关于饰演东乡克显的演员,原来并没有多加留意,不料作萨摩军打扮后却蓦然发现他长得有点像谢霆锋,而某个侧面像极了演《今生今世》二少爷秦守业的陈俊生。不禁感叹,发型真的很重要啊。
  • 头像
    懒洋洋的下午
    为了菅野美穗看的,没有失望。
    这个角色很适合菅野的无比呆滞和无比灵动。
    虽然短短几集的空间很紧张,但笃子的叛逆、倔强、率性、沉着以及一步步地看清自己的人生,还是打动了我们,说服自已接受了这个理想化的人物。
    北村一辉的演技有点炫过头,但那样的对白面前,谁会计较呢。
  • 头像
    桃花石
    首先解释一下:大奥明治篇是近几年的大奥系列里最早拍摄的一部,比大奥第一章还早,是末代将军家定和家茂的故事。情节既不是华之乱也不是电影篇。
    ------------------------------------------------------
    大奥三部曲,最感动的还是拍摄最早的明治篇。
    音乐和场景都是大奥系列的精致,但感觉里面人物,塑造得更加贴心。

    北村一辉的千年龙套男形象,大多是心术不正之辈,只有面相可怖的家定公看着最好。
    内忧外患之际,病榻上焦急中,看见一直关系生硬的御台所笃子禁不住真情流露的笑容:你这只小乌龟没被困在火里真是太好了。
    关切亲近之情表露无疑,值得笃子后来死心塌地地捍卫大奥。

    和宫和家茂大人同样很可爱。

    还有忘不了的阿丸。记得她开篇时吃团子,笑着要入大奥的可爱,也记得她为了保护即将成亲的女官而自荐枕席的英勇,记得她服侍两代御台所的真心维护,记得她为大奥尽力后抛开执念的离去。
    不是个执著于世的人,却难得忠勇无比,有自己全力维护的信念。
    女子难有的气势。

    当然还有起初觉得可怕,后来却止不住喜欢的泷山夫人。
    高贵严厉,有气度有气势,不是什么好性格的美女,板着脸的一举一动却性感无比。
    骨子里透出来的性感。性格与处世中,掩不住的性感。
    人物的一寸寸都是活的。
    真的是很适宜穿和服的人。

    人物和情节都很动人。看完后,细细品味了一年,还是有味道。
  • 头像
    夏日飞雪Sara

    《大奥》(明治篇)与《大奥•第一章》相比,视觉效果没有那么鲜艳华丽,但习惯了以后,却会觉得“明治篇”的镜头运用没有“第一章”那么刻意,其实是自然得多的。“第一章”中的镜头运用太刻意了,仿佛是导演惟恐观众不能明白他要表达的深意似的,反而让我这样的观众感到很不爽。相比之下,“明治篇”的镜头运用比较自然,没有觉得特别做作、故作深含弦外之音的姿态的镜头。n  n  从情节的结构而论,乍一看来“第一章”显得比“明治篇”要紧凑得多,但仔细回想起来,其实是因为“第一章”的故事、人物都比“明治篇”简单得多。“第一章”的故事实际上只讲了两个,一个是阿福助家光对抗江夫人的偏心,成功登上将军之位;另一个是家光与阿万之间的爱情故事。n  n  在这两个故事中,江夫人因失去亲手抚养儿子的权利而转向偏心次子的心态被简单地处理,后面的转折变成一味地煽情,缺乏充分的铺垫。而家光的内心世界本来是最复杂的,但出于美化他与阿万的爱情故事而也在后期被简单化地处理了。阿万的性格本来就有过于完美的倾向,也难以复杂化。阿福的形象,正如happytime MM所言,只是一个忠仆的形象,将这形象中的特征推到过分的极端,于是也就欠缺像“明治篇”中的泷山总管事后期所展现出来的性格中的复杂性。而且,阿福所谓的“化身为鬼”,其理由本来是“人为了尊严,有时不得不化身为鬼”,充溢着一种典型的日式悲剧的美感,但后来她的种种“鬼行”,与尊严什么的完全扯不上关系,纯粹只为了维护那德川幕府而已,可那时的德川幕府与人的尊严(尤其是女性的尊严,即阿万在剧中所说的“心”)却显然是有着严重的冲突的。n  n  事实上,主题的模糊不清、摇摆不定,可以说是这两辑“大奥”的共同问题(“华之乱”还没看,暂时不能对它作出类似的评论)。“第一章”出现这样的问题,显然是因为编剧过于着重情节的曲折与煽情,不太顾得上保持主题的前后一致。相比之下,“明治篇”的主题还算比较清晰明确,但也偶有走题的现象。n  n  琴子MM还是谁认为“大奥”的主题是关于各女性在大奥中寻求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概括很空泛,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要寻求自己的位置,不独在大奥中如此,不独是大奥中的女性如此,不独此剧如此。按这样的概括,《金枝欲孽》也可以说是各女性在皇宫中寻求自己的位置,《大长今》也可以说长今在寻求着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位置。如此“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主题概括,等于是什么也没说。n  n “第一章”的主题我看不出是什么。前面部分似乎就是以阿福为主人公,说明人要为尊严而战。如果后面部分要维持这个主题,那么主人公应该换成是阿万,但后来又变成阿万与家光真正地相爱上了,而且还成功了,人生主题转换成爱情主题,悲剧变成了大团圆。总之是让人无所适从。n  n “明治篇”的主题倒是显得比较清楚一点,是反映大奥对女性的摧残,以及被摧残的女性对此的反抗。从这个角度看,此剧不是单一的主角,而是笃子、和宫、泷山乃至实成院(家茂将军的母亲)是共同的主角。笃子是被迫进入大奥的,和宫是主动进入大奥的,但她们都无法如愿地得到真爱(和宫最后是感动了家茂,但如果家茂不是早死,他迟早要纳妾,因此二人的幸福不能长久,其实不是剧中强调的那样是历史巨轮势不可挡的辗压,而是大奥本身的制度决定了在这个地方不可能长久地存在着真爱。这里也说明了为什么“明治篇”对于主题的表达还是有模糊之处,正是因为历史背景在这里其实往往是起到模糊主题、而不是展示主题的作用。此剧很多似乎是历史形势造成的悲剧,其实都并不真正地与历史有关,历史在此剧中其实起到的是掩眼法的作用)。泷山和实成院似乎是大奥制度的得益者,她们在大奥里可以享受权倾天下的痛快,但最后揭示出来的真相却是,其实她们也是大奥的牺牲品。泷山要拼命压抑自己对家定将军的爱,实成院甚至只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以暴虐来掩饰内心的寂寞。nn “明治篇”的优点是剧中各人的变化转折都自然合理得多。论煽情,我个人认为“明治篇”的煽情更成功,因为我看“第一章”时,看江夫人的死完全是流不下眼泪,看阿福的死虽然是哭得一蹋糊涂,但我也很同意琴子MM所说的之前大家争个不亦乐乎,突然她要死了,所有人的争权心就降到极低,毫不合理。但看“明治篇”时,我几乎是集集都有一两处会哭,显示此剧的煽情用力比较平均,也是因为各人的性情转折比较顺理成章。n  n  更有趣的是,在“第一章”中我找不到一个喜欢的女性,但在“明治篇”中却几乎个个女性都为我所喜爱。笃子这种自尊独立的女性一向就是我最敬重的,更难得的是她没有“大唐风云录”中同样要表现女性自尊的吉儿那样惹人生厌之处。但我认为剧中描写家定将军改变她对自己成为将军夫人的命运的态度的说词是此剧一大败笔。什么坚守自己的位置是一种责任,这不过是“安守本份”的说法的美化版本。家定说他要勇敢地遵从自己的命运,但这跟他说他要懦弱地屈服自己的命运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不过是冠冕堂皇的说词而已。如此公然地美化与鼓吹对所谓“命运”(实际上不过是对幕府的强权)的屈从,跟那种鼓吹安心做奴隶的无耻论调,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同。还把这称为人生哲理,更是无耻之尤。n  n  幸好的是,剧中并没有把笃子写成竟然被这种论调所“驯服”。她还是坚持:“即使我是那只乌龟,哪怕是要被晒干,也要努力地爬出去!”相比之下,“第一章”最后时孝子听到阿福说她这个虚有其名的御台所也有其作用时喜不自胜的一副奴才相,不但是笃子的形象合理得多,也让我少点“怒其不争”的愤懑。而最后她没有离弃幕府,其实大可以处理成她虽然对家定无男女之情,但她确实是少数能深入到家定那悲哀无奈的内心世界的人,因此对他有同情怜悯之心,出于夫妇之义也决意为他守护德川家族(而不是压制女性的大奥)。n  n  (至于家定已死而幕府未亡之际,她没有跟随东乡克显离去,显然是以当时幕府仍大权在握之际,幕府根本不会容忍前任将军的夫人竟随以前的情人私奔。虽然家定临死时说了随她自己离开,但泷山不会接受这种会令幕府大丢脸面的事,笃子既出于同情家定,也出于保护东乡免于惹祸上身,于是选择留下,也是很合理的事。)n  n  家定的形象,我觉得也是塑造得比家光合理,虽然对二人都是美化。表面上他丑陋而蛮横,但内心其实悲苦无奈。他由衷地欣赏笃子对命运的抗争,回顾自己身上压着的更多的责任(出身于将军家,于他而言,确实命运就是责任,承担命运就是承担责任,这与笃子的情况是不同的),他变得更加沉默毅然。nn  和宫也是我喜爱的女性。尽管网上不少网友说不喜欢她那“大饼面”,但我觉得这类圆乎乎的娃娃脸十分可爱。当然,我更爱的是她的性格。刚开始时,以为她只是个天真任性的公主娇娇女,但随着在大奥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的“意外”,她慢慢地变得成熟,她个性中美善的一面也慢慢地展现出来。像她那么一个百般受宠的公主,能如此善解人意,那是何其难得。她希望能先享受一场真正的恋爱之后才死去,这看似是很现代化的观念,其实是与日本皇家公卿的传统十分吻合。n  n  日本的皇家公卿,因为在政治上长期是傀儡,但作为一种象征又备受尊崇,所以人生的追求往往偏于爱欲——升华者为爱,下劣者为欲。这一点从《源氏物语》中对男欢女爱的描写是可见一斑的。从“明治篇”和《德川三代》也可以看见一二,男性(如和宫本来的未婚夫)无所事事,除了追求精致的游戏技能,或与上流女性偷情玩乐之外,他们没有——事实上也不允许有——事业上的追求。而一向以来人们就视女性的事业为爱情,于是反而是追求真正的恋爱的女性(像和宫)显得更有气魄。n  n  而和宫后来变成愿意为家茂找侧室,安排的理由也很能让人信服。那就是她明白到家茂必须亲自出征以安定幕府的统治,但以他身体的虚弱,此去是九死一生。而自己又难以受孕。因此,如果能让别的女子与家茂生下儿子,那么她可以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到家茂的影子,把他作为家茂留给她的纪念,亦可算于愿足矣。这种有“私心”的理由,可比那些所谓“大度”而接受丈夫与其他女子之间的爱的古代“贤妻”更像个人样。对于那些纯粹地“大公无私”的行为,我总是心存疑虑的。n  n  家茂的形象也同样比家光合理。看了“明治篇”就发现,其实“第一章”中关于家光的情节有不少是重复“明治篇”中的家定与家茂的。像家光开始时表现得对女色不感兴趣,但从他与隼人的谈话中透露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因为对女性的不信任。而家茂开始时表现得与和宫保持距离,也从后来他与和宫的谈话中透露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因为他不相信在政治婚姻中能有真正融洽的夫妻。n  n  但家茂的形象比家光显得合理,原因有二。其一,是家茂对和宫是真正的爱,这是历史的事实,不是剧集为了美化这个人物而刻意地安排,所以情节上的处理就方便得多了,不用费尽心思地扭曲史实来迎合对人物的美化。而历史上的家光虽然无疑是喜欢阿万的姿色,但不见得是真的把她当成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来爱恋,而他在历史上又是如此一个作风强硬的政治家,难以想象他为了爱一个女人而改变自己的政治决策。这些情节的安排自然就难免与史实中所竖立起来的家光的形象有所冲突。其二,正因为家光处于幕府的上升时期,是一个鹰派的强硬人物,要描写他“以情害公”,没有合理充分的铺垫就难以取信于人。而家茂处于幕府的衰败时期,他本来就并不是一个政治场中的强人,在感情生活上表现得更重私情(明明知道要尽快地立侧室以诞下继承人来稳定幕府的统治,仍然坚持一直与和宫共处)也就很可理解了。nn 泷山总管事刚开始的表现,让人觉得她与阿福没什么两样,甚至因为二人的神情太相似,我(以及后来在网上看到原来有不少网友也)竟觉得二人的样子也很相似。但如果说阿福只是个纯粹的“忠仆”的形象,而且如happytime MM所言,她竟然到最后本应“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之际,仍是对自己的儿子如此狠心绝情,与人之常情实在是大异其趣;可是泷山后来的表现却揭开她内心隐秘的一角,使这一角色的形象一下子血肉丰满起来。n  n  泷山作为家定的御内证,与家定行过一夜的男女之事,但与“一夜情”通常的暂不能久的含义不同的是,这一夜造就了她对家定一生的爱。这么一个相貌丑陋到常人甚至不敢正视的男子,却成了她永远埋藏心底中最柔软的一角。明明有初岛管事的前车之鉴,明明有实成院的虎视眈眈在侧,她仍然是禁不住为一个只是相貌酷似家定的僧人而一时迷惑。那僧人错了,泷山是坚强的,只是她有那柔软的一角;实成院也错了,泷山是冷酷的,但她决非无情。这跟阿福只有一种极端的信念相比,泷山更真实,更可信,这个人物的形象也更深刻。n  n  泷山的形象更进一步深化的,是最后她与笃子二人留守到大奥消失的最后一夜。她走到御铃廊上,要切腹自尽之时,笃子赶及前来阻止。当笃子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表示自己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奥里,她不知道自己怎么可能在大奥以外的世界生存。这一句话使我悚然惊觉,这与《金枝欲孽》中的如妃是何等的相似!她们都是如此有才华的女性,但后宫或大奥既成就了她们,却也困住了她们,她们已经变成一只不懂得在笼子之外生存的“囚鸟”。在这一幕里,笃子才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人这一点才完全展现出来。她说服了泷山,说像你这样坚强的人,怎么会害怕这一切,其实外面的世界与大奥之内没有什么不同。在这个意义上,“明治篇”并不是《金枝欲孽》那样的悲剧,而是正剧。我喜欢悲剧,但也欣赏激励人心的正剧,只要这激励不是勉强为之。n  n  而泷山作为总管事的威严与才干,剧中的描写也显得比阿福的更有说服力。尤其是和宫与实成院斗个两不相让之际,泷山突然回到大奥那一幕,真是很有震撼力。她公正严明,不偏不倚,一切行事只有一个明确的原则——就是为了幕府。所以,能够用道理说服的和宫由衷地服从她,而要以威严震慑的实成院虽然心底里并不服气,表面上也不敢公然违逆她。而“第一章”中众人何以如此服慑于阿福之下,似乎只不过是因为她是把家光推上将军之位的第一功臣,有家光在背后撑持她而已。到后来家光爱上阿万而不支持她的做法,她就显得没辙了。“明治篇”中的泷山却是能够排除家茂生母实成院的异议,促成家茂明知前面是死地也毅然出征。n  n  不过,泷山的故事中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是家定临死时,她还要把自己怀疑笃子与其他男人私通的事告诉家定。虽然以她当时的偏执,确实是不能相信笃子的清白,但她如果真的是爱着家定,明知家定爱笃子,他又已经命在垂危,怎么会跟他说这样的所谓的“真相”?这不是等于是要让他生气,催着他快死吗?只有是她对笃子的嫉妒超过了她对家定的爱时,才会有这样的表现。但从前后文来看,泷山不是这样的人。她会怀疑笃子,但不会告诉家定,以免他痛心,自己私下里想办法来阻止笃子的“背叛”。n  n  剧中的阿满也是我喜欢的女子,虽然她的一脸苦相本来是我不喜欢的那种类型。不过她的故事显得与剧集的主题没有太大的关系,更像是一个大奥中的女子的理想之梦的象征(所以最后初岛管事对她说,你肚里的孩子是我们大家的孩子)。而她这个人物的作用更多是功能性的,即像一条线索一样把各个事件与人物串连起来。nn“明治篇”表面看来结构有点散(笃子的故事在和宫、家茂的故事展开时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考虑到它其实比“第一篇”描写了更多的人物与故事,其实塑造的是“群像”,主题的表述之清晰与深刻也胜过“第一篇”,因此结构上有点弱是可以接受的。但它其中有一段故事确实是比较多余,脱离主线与主题太远,显得有点多此一举了,那就是众女中在盂兰盆节晚上讲鬼故事,结果真的发生了谋杀案的那一段。这一段与全剧的关系很微弱,独立性很强,但本身的故事很有趣味性,寓意也颇深刻(尤其是事件平息后那女史官写上“无事发生”的记载,非常富于象征意义),其实更适合放在“特集”(SP)那样的地方去。n  n  首先,这一段更像一部典型的推理短剧,又带有浓厚的惊悚剧的气氛,与全剧的风格完全是格格不入。其次,从主题上说,阿满从此事中得出“大奥是女子的怨念积聚之地”的结论,虽然与全剧的主题(“大奥对女性的压抑”)算是扯上一点关系,但那谋杀案的发生与将军一点关系都没有,而这类因同性恋而起的情杀,就是在大奥之外也是会发生的,与大奥制度本身又有什么关系呢?勉强说有关系,也不过是因为大奥集居了太多孤独寂寞的女子,于是容易产生这种变态的感情,但这其中的联系还是太弱,而且事实上剧集本身也没有十分强调这一点。n  n  最后总结起来,我竟是比较喜欢“明治篇”。“第一章”可能看起来比较华丽悦目,但其实故事很单薄,人物很简单,煽情太过火,刻意之处太多。“明治篇”比较阴暗低沉,却是比较丰满充实。不过,此剧的历史背景虽然置于幕末,也屡屡强调时代变动对人物命运的影响,但如前所述,那历史背景其实没起什么很特别的作用。毕竟大奥中的女子,差不多等于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世界里,而大奥崩溃后众人对外部世界转变的适应,只是一笔带过,没有细说。《新选组》那样的男人戏,才是真正展现历史辗压个人命运的悲剧。nn  以下转载的是一些真实的历史资料:n  n  德川家定,文政7年4月8日(1824年5月6日)-安政5年7月6日(1858年8月14日)),江户时代的江户幕府第13代征夷大将军。任将军由嘉永6年11月23日(1853年12月23日)-安政5年7月6日(1858年8月14日)。第12代将军德川家庆的4男,母亲身为侧室的迹部正贤的女儿。正室是鹰司政通的女儿,另外,侧室是一条忠良的女儿,岛津齐彬的继女的女儿天璋院(笃子)。乳名是政之助。原名家祥。n  n  经历n  出生于江户城。在1841年(天保12年)时祖父,德川家齐死去,他被认为是新将军德川家庆的世子,在1853年(嘉永6年)时以30岁就任第13代将军。同年来访问了的美国的佩理海军少将约定翌年带领7艘舰队再来日本听取幕府对于开放门户的态度,幕府最后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在1857年(安政4年)时,江户城接见著美国总领事哈里斯。幕府政治上被老中阿部正弘掌握,此后就由任大老的井伊直弼指挥了。井伊直弼向将军推举继任人由南纪派的纪州藩德川庆福(德川家茂),和推举一桥庆喜(德川庆喜)的一桥派对立,终于决定庆福的继任。n  n  尽管是这样困难的局面,家定从就任和紧接之后浮现的继任问题时体质都很弱,一说是损伤性脑麻痹也说,不过,不能取消作为将军的继承权。1858年德川家定死去,享年34岁。n  n  据说家定是像孩子一样的将军。同时,一般认为与哈里斯接见后,在后方向后仰头,踏响脚这样的异常的动作也改了。n  n  死因也有说是因为决定了庆福为接班人之后,一桥派毒杀了家定的。n  n  墓地是东京都台东区上野宽永寺。法名是温恭院。nn  天璋院,(1836年2月5日-1883年11月20日),名笃子,江户时代后期至明治时期的女性,是江户幕府13代将军德川家定的正室。父亲是萨摩国(鹿儿岛县)藩主岛津家的一门·今和泉领主岛津忠刚。姓岛津,原名敬子,之后再改名笃子。n  n  于鹿儿岛出生。嘉永6年(1853年),成为萨摩藩主岛津齐彬的养女,同年从鹿儿岛进入江户将军府。n  n  笃子被认为是为了肩负齐彬政治上的目的被送了江户城,齐彬围绕将军继任问题,在分开成推举一桥庆喜(德川庆喜)为下任将军的一桥派和推举纪州庆福(德川家茂)的南纪派对立中,为实现庆喜继任为将军而让笃子做了新娘送入德川家。n  n  安政3年(1856年),笃子成为右大臣近卫忠熙的养女,那年的11月作为家定的正室进入大奥。可是,1858年齐彬和家定先后死去,14代将军德川家茂就任,笃子剃发法号“天璋院”。幕府推行公武合一政策,在文久2年(1862年)时自朝廷决定以天皇妹妹和宫作为家茂正室进入到大奥。萨摩藩提出天璋院回萨摩,不过,天璋院拒绝回萨摩。在庆应2年(1866年)时,家茂死去。她与出家改号静宽院的和宫一起抵抗庆喜的大奥改革。另一方面,庆应3年(1876年)庆喜在大政奉还中提出幕府灭亡之后,江户城将会不流血而投降的条件,所以和宫向朝廷请求救济德川家和庆喜的性命两件事上被视为已经尽了力。n  n  晚年为田安龟之助,即是德川家16代德川家达的养育而费心。在明治16年(1883年)时在江户的一桥邸死去,享年48。被葬于东京都台东区上野的宽永寺,与丈夫家定葬在一起。nn  日本皇女和宫下嫁将军德川家茂之谜(摘自《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n  n  和宫是仁孝天皇的第八个女儿,贵为皇女的她在4岁时被许配给了贵族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然而,在长大后,她却嫁给了将军德川家茂,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n  有人认为,正像历史上中外古今许多弱女子被作为政治交易的筹码一样,贵为天皇之女的和宫也身不由己地做了牺牲品,被政治的狂风怒涛推到历史舞台的前面。在德川幕府后期,掌握政权的幕府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犯,不得不屈从其强大压力,同意与西方各国通商,这种做法受到朝廷和尊王攘夷派的猛烈抨击。为了缓和与朝廷的紧张关系,同时,也为了平息普通百姓的不满情绪,幕府决策机构一方面重新明确幕府受命于朝廷的上下委任关系,另一方面推进“公武合体”运动。“公武合体”运动就是二者的联合,而作为“公武合体”的一项重大步骤,便是幕府奏请朝廷,希望将孝明天皇之妹和宫下嫁给第14代将军德川家茂。为此,幕府进行了许多活动,首先,他们中止了家茂与贵族见宫贞教亲王之妹伦宫的婚姻谈判,并且散布和宫的婚约者有栖川宫因为封禄甚少而对与和宫结婚感到不安等流言。但尽管如此,和宫仍然一如既往地加以拒绝,但是幕府还是再三奏请。孝明天皇迫于无奈,最后16岁的和宫只得十分不情愿地于1861年12月从京都来到江户,第二年2月,与同年龄的德川家茂正式举行婚礼。 n  n  但是也有人持反对意见,比如据将军府中的人的说法,和宫与德川家茂夫妻感情甚笃,家茂出征前一夜夫妻俩彻夜长谈,和宫还要求家茂顺路到京都替她买西阵出产的腰带,这后来作为家茂最后的礼物按照家茂的遗言被送到和宫手中,和宫收到这个礼物后,睹物思人,竟然茶饭不思,终日饮泣。又如和宫在朝廷官兵临城之际为德川家族通融说情,也似乎不是完全被逼无奈。有人认为,就和宫而言,与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的婚约并非出于自由的选择,其实和宫本人希望避开传统的皇族内部通婚的习俗,为寻求新的人生而与家茂结婚。这样说来,和宫与家茂结婚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了。 n  n  下嫁将军的和宫究竟是一个勇于追求幸福生活的榜样,还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对象,这个问题和她下嫁将军的原因一样,成为解不开的谜。nn  1、和宫的身世:她原名亲子内亲王,母亲并不是天皇的正室,而是一位典侍,即被称为新典侍的藤原(桥本) 経子,其父是位权大纳言。和宫生父仁孝天皇40岁时,16岁的経子才入宫,因此并不是一段很相称的婚姻。皇女和宫则是降生于仁孝天皇死后,是位遗腹子。所以《大奥》中,家茂问和宫的父母是怎么相处的,其实是个BUG。因为世人都知道和宫并没有和父母相处的机会。 n  n  2、和宫在宫内受宠吗?答案是否。和宫在无父的情况下长大,其兄孝明天皇年长她多岁,虽然感情尚佳,但也并不太亲密。《大奥》中,和宫有收到其父皇寄来的书信,这是不太可能的事实。在她下嫁江户前六个月,才得到内亲王的封号。 n  n  3、为什么要选择和宫降嫁?因为当时皇族中适合的皇女只有三位,分别是和宫的姐姐敏宫,当时已30岁。以及其兄孝明亲王刚刚出生的女儿富贵宫。 n  n  4、和宫有过“前夫”:和宫6岁时和有栖川宫家的炽仁亲王有过婚约,因为幕府强求她下降,所以,通过运作,让栖川宫家主动与和宫解除了婚约。 n  n  5、和宫在大奥里并不那么孤苦无依:伴送和宫进入江户城的侍女有数十名,而且,她的生母新典侍(观行院)一直陪在她身侧,跟随她到江户一起举行婚礼,并且一直居住在江户城,直至四年后才去世。江户城里的女性,是不可能对皇女甚至皇妃有什么无礼的行为的。 n  n  6、关于和宫的长像:《大奥》中,选取安达佑实来扮演和宫,还是有一定的考虑的,因为和宫身高极低,仅有1米43,比一般人的水准还低,适合安达佑实的那种小女孩体型。但是,安达佑实长着一张大饼脸,实际上,和宫的脸非常瘦长。 n  n  7、和宫与実成院交恶吗?其实并非《大奥》中所写那样,当时大奥中掌权的是片中那个几乎尽善尽美的天璋院笃子,而不是家茂的生母实成院,天璋院极不尊重和宫。有时候故意让和宫居于下位,而自己坐在上位,而在礼法上,因为和宫是皇女,所以应当平行而坐的。因此和宫与天璋院其实不和,至于原因,是因她是萨摩的武家出身,看不起宫家出身的和宫罢了。 n  n  8、可怜的被恶化的実成院:真实的幕末大奥,并非像片中所说的那样,実成院独掌大权,天璋院远远避居。其实,大奥当时是天璋院的天下。那个时候的大奥,一共有四位“女主人”,分别是家定的生母本寿院、家定妻天璋院、家茂生母実成院与和宫。掌权的其实是本寿院,只不过在和宫入江户之时,26岁、年轻气盛的天璋院成为她正式意义上的婆母,因此夺得了大奥的权利,所以和宫与天璋院的对立非常明显。可其实大奥里的坏人実成院当时过着非常没权势的生活,这一点,其实从她女中数量只有天璋院的1/3就看得出来。実成院其实与和宫的关系相当好,因为在她这位乡下女人看来,皇女下降,就是天大的恩赐,哪里敢不敬呢?至于为家茂选侧室什么的,全是天璋院自己一人搞出来的。 n  n  9、和宫的后来:和宫后来在幕府还政后回到了京都居住,在明台时代,向朝廷力请保住了德川庆喜的家名,让德川一姓得以继续存世。不过她32岁就死于脚气病,死前得二品之位,死后追封一品。御法名“静宽院宫赠一品内亲王好誉和顺贞恭大姐”。nn  关于将军德川家茂的死n  n  幕末动荡时期,2次征长战争未结束时候, 以21岁之龄死于大坂……n  n  如果他死在江户,应该还可以让人相信是运气不好…… ,可是,就这样死在大坂……n  n  请问:n  n  史家是否有他是被谋害而死的说法呢?n  n  (同年,维新派视为不中意的三十余岁的孝明天皇的死也是被怀疑有问题的,不过,明治后维新派主导成立的新政府,想必是不会非要弄出明白说法的……)n  n  如果将军和天皇都是死于倒幕派……那他们也真够狠的,汗一个……n  慶応2(1866)年に長州への処分案を決定するが、長州が従わず、第二次長州征伐に突入する。n  しかし、諸藩に協力が得られず、幕府は苦戦を強いられる。n  その最中の7月20日、大坂城本営にて急死する。n  死因は、極限状態での職務のストレスのため兼ねてより病んでいた胃腸、脚気などによるものであると言われているが、暗殺説もあり、真相は明らかではない。 n  n  “脚气”是什么?汗……n  n  看来确有谋害一说啊。n  n  将军暴死在太阁殿下护佑的大坂城,想来,在当时一定给了天下极大的震撼吧。志士们一定鼓舞了……死在别的城市和死在大坂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啊。n  n  如果是在大坂被谋害而死,考虑到战争动荡未了,德川家应该可能不会公开的吧。n  下手方当时也许也会因为怕遭强烈报复而不出头承认吧。效果达到就行。n  至于动荡结束后,德川合法存续成为华族一员,恐怕知情方(比如假设萨摩)也不好撕破脸弄明吧。也许就这样成为历史迷案了。n  n  总之是存在谋害可能的……不过求证方面应该小心些,以后再说吧。n  n  家茂死了庆喜就交权了,萨摩,长门,土佐得势了……关原大坂为丰臣家而死的将士们,毛利,岛津,长宗我部盛亲们,可以安息否?

  • 头像
    mado1983
    把《大奥》三部看完,实在是件不小的工程。整个十一长假里,我和老妈各占据沙发的一端,每天晚上忠实守候在电视机前,在我回北京的前一天晚上终于把三十六集正剧结束。对于这样制作精良的剧集,不说几句对不起相关人等付出的心血,那么,就从我印象最深刻的《明治篇》说起吧。

    相较之下,《明治篇》应该算是《大奥》三部里最温和的一部,不像《第一章》那样剑拔弩张,也不像《华之乱》那般钩心斗角。笃子夫人和泷川总管最终握手言和,和宫内亲王和实成院也冰释前嫌。不过令人喟叹的是,这些女人竟都是在她们深爱的男人离开人世之后,才能放下心中的怨恨,自嘲地笑着说当初的争斗是那样无谓。

    “如果能早一点理解对方的心情,很多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吧”,回首往事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这样感慨着,可是彼时早就被愤怒和仇恨蒙蔽了双眼的大奥女人们,恨不能亲手将对方拖入地狱,又怎么可能停下脚步拢起双手从此滴血不沾呢。在那样华美压抑的牢笼里,当一切挣扎都失去了意义,甚至连爱情的施舍都不可得时,又还有什么能挡得住女人们绝望的自我放弃。

    张爱玲说过,“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为了男人,一个端庄秀美的女人可以变成恶魔;而也是男人,可以将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变成风姿绰约的女人。看着笃子夫人将最初冷漠抗拒的心化作甘愿为他出家为尼守护幕府的坚定,看着如洋娃娃般美丽精致的和宫内亲王脸上泛起羞涩的红晕,看着气场强大仿佛无坚不摧的泷山总管突然露出那样脆弱哀凄的眼神,就如同见到风再起时,花瓣从枝头盘旋着缓缓落入尘土的身姿。从开始笑着拒绝,到最后哭着寂寞,原来大奥所有的纷纷扰扰,只是为了冷眼轻笑几段注定的相遇和分离。

    披上华丽绫罗
    我的美只想给你欣赏
    但我爱的人啊
    你已不在世间

    这是和宫内亲王为去世的丈夫德川家茂所作的和歌。历史上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如花朵一般绚丽的31岁,据说在她的墓中找到一幅年轻男子的肖像,于是这便成了剧中互赠相片情节的构思来源。《明治篇》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位天真率直的公主;从小被呵护备至不知人间疾苦的女孩,凭着一张照片决定了自己的终身,当她怀着幸福的憧憬进入壁垒森严的大奥,发现面对的竟是一位木讷少言不善表达的丈夫和他尖刻严厉难以相处的母亲时,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她曾经被婆婆几近羞辱的要求惹得大发雷霆,也曾因为丈夫的冷漠倍感委屈,更多的时候独坐庭院中艳羡天空飞翔的鸟儿,寂寞快要把她掏空,可是那小小的身体里,竟然还能保留下那么多为爱的勇气。执着,甚至是不容拒绝的,和宫将自己的情意一点点植入德川家茂的心中,虽然这对年轻夫妻相守的时光是那么短暂,可是他们却拥有了连死亡也不能摧毁的东西。

    第二喜欢的人物呢,是泷山总管。中年的她气场庞大,一出现便抢眼得教人移不开目光,可是我偶尔会想看她年轻时候的样子。当她还没有被冠以这个令人生畏的头衔时,当她还是德川家定的御内证时,他会怎么称呼她,听到他呼唤她的姓名时,她微闭的眼眸会流露出怎样的光芒,她年轻的脸庞会轻侧出怎样的弧度,她的双肩是否会颤抖,嗓音是否会变得卑微,她小巧的头颅,会怎样慢慢地伏下去,垂在那个男人的脚边。

    泷山的一生,我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形容,她的情感,似乎永远封存在了遥远过去的某个时刻,此后剩余生命的每分每秒,无不是用来缅怀和追问。不,她甚至没有追问的资格,她只能拼命压抑着叫嚣的情感在人间日复一日地承受失去他的痛苦,就算死去,也不能冠上他的姓名躺在他身侧。

    因为这样,我终于可以理解泷山最初的心狠,也可以理解她最后的释怀了。既是一曲独舞,又何必在意有没有观众。

    乱世里,最大的痛苦便是战争带来的别离,而太平盛世中,个人最大的兵慌马乱也不过是幻灭。

    仅是这幻灭,已教人情何以堪。

热播榜

复制短链接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