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云当前播放组>

正片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猜你喜欢

    传奇的诞生(国语版)是由杰夫·泽姆巴利斯特,迈克尔·泽姆巴利斯特执导的一部拍摄于2016年剧情片在美国上映,主演由凯文·德·保拉,莱昂纳多·利马·卡瓦柳,塞乌·乔奇,马丽雅娜·努涅斯,米尔顿·哥恩卡维斯,塞思·迈克尔斯,文森特·多诺费奥,安德瑞·马托斯,菲尔·米勒,拉斐尔·亨里克斯,费利佩·西马斯,阿德里亚诺·阿拉贡,玛丽安娜·巴尔沙,小埃里克·贝尔,迪耶戈·博内塔领衔。本片讲述了球王贝利儿时从贫民窟擦鞋童,靠自己的努力克服重重阻碍,逆转绝境成为足球世界最强者的故事影片揭秘了贝利成名前不为人知的经历,家境贫穷、旁人的冷眼、队友的排挤并没有阻碍贝利的成长,父母的教育一直影响着贝利,从被人贬低到万人瞩目,他一个人的逆袭,燃动了数十亿人的斗志。
  • 头像
    带鱼先生

    《传奇的诞生》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球王贝利的成名之路,从童年到1958年为巴西队拿下世界杯冠军,基本符合事实,励志,令人感动,眼眶有些湿润。

    贝利于1940年10月23日出生于巴西特雷斯科拉索斯(Tres Coracoes)镇的一个贫寒家庭,父亲唐迪尼奥也是名球员,母亲确实也不希望他踢球。

    十岁时和小伙伴在街头踢球,也靠擦皮鞋给家里补贴家用,后来被巴西前国家队瓦尔德马尔·德布里托发现,带到圣保罗州的巴鲁竞技青年队,后来被布里托带到桑托斯队。

    他的队友其实也很厉害,济托、佩佩、瓦斯康塞洛斯、佛米加等球星都是他比较崇拜的对象。因为他当时才十五岁,身体比较瘦弱,只能被下放到青年队。不过在一次俱乐部比赛中,他首次为一线队出场并踢进一个球。

    慢慢地,贝利就获得重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为球队的主力,在圣保罗州联赛打进了36球,而那时他仅仅16岁。

    贝利的出众,国家队教练费奥拉也看在眼里,并有意让他参加1958年的瑞典世界杯。不过这导致科林蒂安俱乐部的明星路易济尼奥没能参与世界杯,巴西足协于是举办了一场训练场。正是这场训练赛,让贝利受伤,所以世界杯前2场比赛他都踢不了。

    世界杯巴西小组赛第一场巴西队3-0战胜了奥地利。

    第二场小组赛巴西和英格兰0-0打平了。算是侥幸,当时英格兰因为慕尼黑空难失去了一批重要球员,载着英格兰足球联赛球队曼联职业球员、球迷及随队记者的英航609班机在西德慕尼黑机场积雪的跑道上第三度尝试起飞时失败撞毁,8位曼联球员遇难。

    第三场小组赛巴西对苏联,教练力排众议,换上贝利,最后2:0成功击败苏联,以小组第一成功进入四分之一决赛。

    四分之一决赛,巴西对威尔士,双方很焦灼,直到第70分钟,迪迪把球吊到禁区,这时贝利灵光闪现,用一个漂亮的挑球过人动作转身打门,射进了全场唯一进球!成功进入半决赛。

    半决赛巴西对法国,踢出5:2的大比分。开场第一分钟巴西队瓦瓦首开记录,随后被法国的明星球员方丹追平,上半场迪迪一招远射反超比分,巴西队暂时领先。

    而下半场几乎是贝利的个人秀,他在23分钟就上演帽子戏法,提前锁定战局,帮助巴西队挺进决赛!

    决赛就不用我多说了,巴西队面对的是东道主瑞典队。开局不到5分钟,瑞典队长首开记录,随后巴西队瓦瓦接连打进2球,反超了比分。

    下半场没多久,贝利再次爆发,先是以娴熟的动作进一球,接着扎加洛再进一球,瑞典不甘示弱,扳回一球,比分4:2。

    此时胜负似乎已分,而临近终场结束时,贝利一记头球更是彻底踢灭瑞典队的希望,成功帮巴西队拿下世界杯冠军,也因此获得球王的称号。

    电影《传奇的诞生》确实有把这几场比赛的看点和细节拍摄出来,可惜就电影本身而言,比较中规中矩,叙事方式单一,戏剧性不够,每次主角开挂也是可以预见。相对而言,贝利爸爸反而演得还行。(带鱼先生特意做了一张电影人物关系图,如下)

    1958年瑞典世界杯后,贝利真正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他参加过四次世界杯,获得三次世界杯冠军,职业生涯一共出场1366场比赛,就进了1283球,1977年退役,正式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当时37岁。

    贝利对足球的贡献自然也不必多说,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他的踢法很原始,正如影片中所说的任加踢法,影响了一代球员,;

    2、为巴西争光,也埋下种子,日后巴西也诞生了大小罗纳尔多、里瓦尔多、卡卡等知名球员

    3、推广足球,完善足球规则和世界杯体制

    如果配合影片最后的花絮,即使是伪球迷也能对贝利有初步了解,并有兴趣深入了解他。

    有趣的是,贝利本人也在电影中客串露脸,主角还和他道歉。

    之前贝利因为预测球队,落下一个乌鸦嘴的称号,现在这届俄罗斯世界杯他都不敢乱预测了,因为被他看好的球队,结局都很悲惨。

    这就是球王贝利的事迹。

  • 头像
    chinaer
    《贝利,传奇的诞生》不仅是一部励志片,还是一部很好的亲子教育片。

    感受来自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对你自己经历的“不幸”,你还会不会让孩子去尝试?

    我想,多数人的回答可能是否定的。

    就像我老婆,她是一名医生。因为现在的医疗环境不好,她的辛苦不仅换不来让人艳羡的收入,还经常得不到患者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她累烦的时候,对我女儿会有一句经典名言,那就是:“你长大了,打死我,也不让你学医了。”

    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自己一样的罪。

    这很好理解。

    但贝利的父亲并不这样。

    贝利的父亲也曾是职业足球运动员,也加入过职业球队参加过大型比赛。但无名之辈,很早就因伤退役,连保险都没有,最后只能黯然回到家乡贫民窟,靠清扫厕所维持生计。

    所以,贝利的母亲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踢足球,重蹈他父亲的覆辙。可是,当贝利的父亲发现儿子是真热爱足球之后,不仅没有反对,反而私下鼓励他自行练习。到最后,终于感动了贝利的母亲,不仅同意而且协助贝利去追求理想。

    影片中有一节很感人。

    贝利离开家乡,进入国家队,却不适应欧式训练,受到队友的讥讽和教练的批评。在一次训练中,因为使用“劲伽”,雪上加霜导致膝盖摔伤,几乎无法参加世界杯。这个时候,贝利崩溃了,他后悔没有继续读书,然后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贝利的母亲却在电话里跟他说:“这个决定是我们一起做的,而且也是正确的!不管发生什么,我和你爸爸都永远爱你。”

    不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家长,面对孩子坚持的失败,只会说“谁让你以前不听我的”。



    第二个是:如果你的孩子遭到别人嘲笑,你会怎样和他一起应对?

    我想,多数人可能会愤怒,却又不知所措。

    因为,语言暴力,并不像肉体暴力那样,会有一个明确的伤害。大多数时候,孩子已经明显感到受辱,家长却还没感受到或者感受到了却视若无睹。

    贝利小时候也是这样。

    贝利,其实本不叫“贝利”,他的全名叫埃德森·阿兰特斯·多·纳西门托,“贝利”只是小时候别人送给他的一个带有侮辱性的绰号。

    贝利曾经因此和别人打架。他的父亲知道后,是这样告诉他的:“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经常和别人打架,特别是当那些大孩子给我取外号的时候。但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我意识到,一个好的球员,必须清楚一点,只有不安感才会给予你斗志。……如果你想成为职业球员,就必须接受最真实的自己。”

    后来,贝利被选入国家队。临走前,贝利的父亲特地送给他一件秀有“贝利”二字的衣服。贝利感到很不可思议,因为“贝利”是那些富家子弟嘲笑他给他起的绰号。但是,贝利的父亲却说,“不,这是当人们看到你踢球后,也是当我发现你身上有我所没有的潜质时,人们欢呼、呐喊着的名字。……所以,你一定要比我坚强!当有人对你恶语相向,对你的表现指手画脚时,你一定不能感到被羞辱了,一定要保持内心的强大,我的孩子。”

    说得多好!

    人活着世上,谁不被人说,谁又不说人。

    只有自己内心强大,才不会受别人影响。当全世界都知道“贝利”是球王的时候,谁还会认为“贝利”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羞辱?

    所以,生命是自己的,选择是自己的,即使任何人说你不行,你也应相信自己,努力!加油!

    我想,这不止是我们应当告诉孩子的,也是我们自己应当做到的。
  • 头像
    朝暮雪

    截止9月6日,《传奇的诞生》豆瓣7.8分,IMDb 7.2分,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

    它关乎励志、奋斗、成长,在充满趣味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一些思考。

    首先,这是一部不枯燥、娱乐性比较强的电影,剧情流畅,故事精彩,着实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电影有趣、刺激、紧张,很容易就让人入戏,让人仿佛置身于电影之中。

    而且这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强的电影,除了给人带来视觉感官的快乐之外,它还有着励志的内核,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和鼓舞,成为观众成长和前行的动力。

    除此之外,父母帮助儿子、陪伴儿子、支持儿子的过程也让人非常感动。

    《传奇的诞生》作为一部传记片,改编自真人真事是一大优点。

    俗话说“电影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往往比虚构的电影更能打动观众,更何况《传奇的诞生》的原型人物还是有着“20世纪最佳运动员”“史上最佳球员”“现代足球历史最佳球员”称号的贝利。

    《传奇的诞生》所讲述的就是贝利从贫民窟一步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足球世界最强者的故事。

    贝利的父亲曾经对他说:“如果你够聪明的话,就应该听你妈妈的话,你要专心学习,永远不要走上足球这条路。”

    而贝利的回答是:“爸爸,我会为巴西赢得一次世界杯的。”

    事实证明他不仅做到了,还带领巴西赢得了三次世界杯,使得巴西永久保存世界杯冠军奖杯——雷米特金杯。

    勤奋、刻苦、自信、坚持……这些都是贝利成功的原因,除此之外,父母的支持也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奇的诞生》不仅仅是一部运动片,还承载着父爱和母爱,亲情和家庭。

    贝利的父亲唐迪尼奥也是名球员,但并未获得成功,最终成为了一名清洁工,地位地下,收入低廉,所以刚开始贝利的母亲并不希望他重走父亲的路。

    她让贝利去诊所跟父亲一起打工,倒尿壶、打扫卫生间、疏通下水道……做的都是最脏最累的活。

    好在还有父亲是支持他的,教他踢球,教他成功的诀窍,教他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教他要不懈追求自己的梦想。

    父母当然是爱孩子的,但是母亲通常是严厉的爱,苛刻的爱;父亲是慈祥的爱,宽容的爱。

    鼓励让人充满希望,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批评让人再三反省,时刻做好最坏的打算。

    如果只有鼓励,就成了溺爱;如果只有批评,就成了虐待。鼓励和批评的结合才能给孩子塑造一个健康、阳光、强大的内心。

    电影讲述了“贝利”的绰号的来源,原来贝利并不叫贝利,“贝利”只是小伙伴们给他取的绰号。

    刚开始贝利并不喜欢大家这么叫他,但父亲说:“只有不安感才会给予你斗志。”

    正如当初梅西的黑粉讽刺他为“煤球王”,但当他凭借实力真正成为球王的时候,“煤球王”也由讽刺变为了褒义词。

    贝利也是如此,父亲的教诲让他学会了正视困难、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他在球场上叱咤风云,他凭借出色的球技渐渐的扭转了局面,让“贝利”这个最初带有贬义倾向的绰号变成了褒义词,让当初排挤他、嘲笑他、欺负他的人们转为尊重他、支持他、敬佩他。

    有一次贝利被不良少年欺负后,和对方打了起来。

    贝利当然知道打架是不对的,但他想要的是父母的安慰、呵护、理解。

    父亲最终不但没有把贝利打架的事告诉妻子,还支持他参加比赛,这一情节让人非常感动。

    而在比赛的时候,贝利开始怀疑自己,不知道该听从教练的,还是遵循自己的内心。

    于是,父亲告诉他:“你必须接受最真实的自己。”

    父亲教会他的“坚持自我”,正是贝利从一名足球少年逐步成为足坛巨擘的重要原因。

    而一开始并不支持贝利的母亲,最终也被贝利的坚持、父亲的温柔所打动。

    她主动联系了教练,让贝利加入了桑托斯足球队。

    她还提前领了薪水买蛋糕,又从另一份工作提前领了薪水买了新裤子送给贝利。

    当贝利在比赛时受伤,当贝利受到挫折的打击,当贝利说他应该听母亲的话好好上学的时候,母亲也选择了义无反顾的支持他。

    事实上父母不都是如此吗,他们或是鞭策你,或是批评你,或是责备你,都是爱你的表现,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真实写照。

    他们总是默默承担所有的困难,把所有的辛酸藏在心里,从不将负能量传递给孩子,只为给孩子一个温暖的环境。

    正是贝利的受伤,他才知道父母原来是那么的支持他、鼓励他、深爱他。

    正是父母为贝利无私奉献,我们才知道天下母亲为孩子做了多大牺牲。

    电影表面上讲述贝利逐步成为球王的经历,实际上是无处不在的对亲情、家庭的刻画。

    天下父母都像电影中那样,表面上戏份不多,丝毫不起眼,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为他们总是低调做事,默默奉献。

    父母身体瘦弱,却是孩子最稳固的后盾;

    父母两鬓斑白,却是孩子最坚实的壁垒。

    其实父母并不是不支持你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只是想让你像普通人那样步履平稳的前行,少走些弯路,少吃点亏。

    他们并不是非要与你为敌,也并不是故意和你唱反调。

    当贝利付出时间和努力来证明自己之后,父母看到了他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的决心,也终于开始支持他的梦想。

    关键并不在于父母的意见,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

    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让你放弃。

    所有的父母都是如此,他们都是刀子嘴豆腐心,表面上反对你追梦,但内心还是希望你能过得更好。

    只不过改变是有过程的,你需要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才能逐渐站在你这边,尊重你的选择。

    父母教会贝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教会他“与众不同造就了真实的我们”,教会他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他们明面上反对贝利,实则是联系教练,让贝利进入球队,又在背后为他加油打气……

    电影之所以叫“传奇的诞生”,传奇不仅仅是指成为“球王”的贝利,更是指一路同行,不离不弃的父母。

    记得高中的时候,班主任总是给我们播放《面对巨人》的“死亡爬行”片段。

    橄榄球运动员布洛克以为自己只能爬行30码(27米),结果他背着一个72公斤的人爬完了110码(100米)的整个球场。

    教练对布洛克说的9次“尽全力”,15次“加油”,17次“对了,就是这样”,23次“别放弃”,48次“继续”让人印象深刻。

    我相信不久之后学校的老师们也会纷纷给学生播放《传奇的诞生》,给予学生无限的动力。

    电影最让我感动的片段是教练开车载着贝利时出现的足球场。

    当我们的父母认为分数就是一切,踢球只是不务正业的时候;

    巴西却随处可见踢球的少年,即便是贫民窟的人们都不忘留出一块空地建造足球场。

    足球是他们的文化,是生活,更是希望和信仰。足球已经渗入他们的血液,当之无愧的“足球王国”。

  • 头像
    徐若风

    贝利,1940年出生,当年打进1958年世界杯时,才只有18岁。

    正如电影结尾的那段独白所言:“当我终于睁开眼时,眼前的一切都如梦似幻,我离开家只有18个月,但却像过了几年一样。我永远不会忘记1958那年,我成为贝利。”

    他被普遍视为是现代足球历史最佳球员,职业生涯共出场1366场比赛,进1283球,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1957,入选巴西国家队,1958,代表巴西队参赛92场打进77球,夺得当年的世界杯冠军,并在1962与1970再次获得世界杯冠军。n

    《传奇的诞生》以贝利的故事背书,在大银幕上展现了他充满磨难、困苦与跌宕起伏命运的“18岁球王诞生史”。

    这部电影能收获大多数观众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传记片——传记片,常以名人主角及其背后轶事来进行创作,而这部电影则更偏向于是一部戏剧反差强烈、类型元素成熟的剧情片。电影揭秘了贝利成名前不为人知的经历,涉及的时间跨度虽短,却充满了戏剧张力。

    《传奇的诞生》的优点,就是用一种落位准确的方式,把握住体育励志与家庭情感两个主题的讲述。而这让每位无论是否熟悉贝利身份的观众,都能在最后产生共情点。

    电影从贝利的孩童时光开始讲起,他出生在特雷斯科拉索斯小镇上的一个“贫民窟”家庭。影片将其家庭背景与现实间的冲突放大,贝利的父亲是一名膝盖受损的球员,只能以清理厕所、做基础清洁工作勉强维持生计,他的母亲也只能去当富人家的女佣,收入低廉。

    “贝利”这个名字,就是他和母亲一起做佣工时,那些富家子弟用来嘲笑他,给他取的绰号。母亲不希望贝利重走上父亲的“悲剧之路”,但无奈贝利从小爱好足球。10岁时,贝利和伙伴们组成了“街道俱乐部”,一边擦皮鞋给家里挣钱,一边在小镇街头踢球。但好景不长,一次意外,让贝利的好友遇险而死。

    就是在这样黯淡的,甚至可以说是带着痛苦的童年,影片也没有选择用苦情的方式进行铺垫。相反,在多数时刻,导演发挥了“苦中作乐”的精神,将贝利与他的伙伴们的人物形象用喜剧化的方式进行呈现。

    可以想见,“人生选择”无疑是所有体育励志片都会涉及的一个话题。这在《传奇的诞生》中,同样成为了最重的一环。

    家境的困苦、队友的排挤、对自我的怀疑,这些都是阻挡在贝利足球之路上的绊脚石。他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做出了第一个选择,成了他爬出贫民窟逆袭的第一步。

    但现实是残酷的。进入“少年组”的打击、发现自己的踢法与他人不同,又不禁令他开始怀疑自我。就在他想要离开球队回学校上课,踏上临别的火车时,伯乐费奥拉及时赶到,一席满腔热血的话语,又将选择权重新交到了他的手中,令他对坚守住了心中的梦想和信念。

    此外,电影中拿捏最准确的,还是对血浓于水的家庭情感的营造。

    整部电影中人物转变最大的,是一开始并不支持贝利学球的母亲。她最终也被贝利与丈夫的坚持所打动,主动联系了教练,获得了让贝利加入桑托斯足球队的机会。为了贝利,她提前申领自己的薪水;当贝利在比赛时受伤,她用“当初的选择是我们一同做下的”来揽下责任,来支持儿子的梦想。

    这部电影在这一层面上,让我想到了与它相似的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它们同属于体育励志题材“做衣”,本质则是“庶民剧”。

    虽说在部分剧情的处理上,这两部都有着非常牵强、套路化的一面,但同时也正因此,才令它们在面对主流观众时,有了普世化的情感力量。

    首发于:深焦

  • 头像
    雪里蕻

    传奇的诞生

    首播日:2018年9月7日 推荐指数:★★★★

    李宗伟:败者为王

    首播日:2018年9月7日 推荐指数:★★★★

    n

    最近看了两部运动/传记电影,看完就学会了写剧本。不要惊讶,如果知道了这个套路,你也能给大片儿写剧本。

    我说的两部电影是《传奇的诞生》和《李宗伟:败者为王》,虽然一部是美国电影,一部是马来西亚电影,但这两部电影的剧本,套路一模一样,仿佛同一个人写的。

    这两部电影的套路是:都包含了8个元素,如果掌握了这8个元素,换个运动类型和人名,你就能写运动/传记类电影的剧本。

    1.故事开头:穷山恶水出天才n

    故事的主角出生于贫穷的地区,特别热爱这项运动,同时父母中还有一个前职业运动员

    贝利出生于巴西贫民窟,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光着脚、踢破布做成的球,而他父亲曾经是职业足球运动员

    李宗伟出生马来西亚槟城大山脚镇,小时候和小伙伴用平底锅打羽毛球,父亲李亚才也曾是优秀羽毛球运动员。

    2.少年天才进职业队

    父母一开始都反对他搞这项运动,因为父母都被这项运动伤害过。但最终,以爱之名,他们还是同意儿子做职业运动员,这中间必定有一位善良负责的球探。

    贝利母亲一开始强烈反对贝利踢球,要他好好学习,但后来桑托斯队球探发现了贝利的天赋,苦口婆心劝了贝利母亲,贝利走上职业道路

    李宗伟父亲李亚才一开始也不让李宗伟打球,让他好好学习有文化后能多赚钱,最后是一个地方性的羽毛球俱乐部老板发掘了李宗伟,苦口婆心劝了李宗伟母亲,李宗伟走上职业道路。

    李宗伟的启蒙教练

    李宗伟在国家队的教练米斯本

    3.遇到成长烦恼:自身运动能力、队友欺负

    贝利刚进入桑托斯职业队,最擅长的任加踢法不被教练认可,因为1950年世界杯决赛巴西队兵败痛失冠军,巴西人反思,认为是任加踢法没有欧洲足球的踢法高效实用,因此国家队排斥任加踢法。

    李宗伟刚进入吉隆坡羽毛球学校的时候,身体瘦弱、经常受伤,也不被重视,因为他练习羽毛球起步晚,加上家庭条件差营养跟不上。

    李宗伟发育较晚,因为身高问题没被选入国少队

    贝利进入桑托斯队,就被队友欺负,其中一个欺负他的人还是少年时期,自己母亲打工的那家的少爷,而老队员更是让他买咖啡跑腿;李宗伟刚进入羽毛球学院,也被嘲笑是山里来的,也被别人捉弄,替别人洗衣服。

    富二代嘲笑贝利

    4.历经磨难终蜕变

    贝利一度甚至想放弃足球回到老家,桑托斯队的教练及时阻止了他,他继续走在职业赛场上,最终战胜了外界的非议和心魔,凭借任加踢法带领巴西足球登顶。

    李宗伟第一次落选国家队,也曾想过放弃,他的启蒙教练劝阻了他,最终他回到吉隆坡继续为羽毛球而战。

    5.关键一战一定要燃

    1958年世界杯,17岁的贝利在瑞士世界杯上披挂上阵,为国家而战。当时,巴西队很多队员负伤、缺兵少将,客场作战压力也很大,但最终贝利还是找到了自我,用任加踢法带领巴西赢得胜利,场内场外为贝利欢呼。

    2005年,马来西亚公开赛上,李宗伟正在经历人生低谷,他此前输给强大的林丹,比赛一开始他也是大比分落后,但最终他逐渐找回了自信,艰难赢得比赛,场内场外为李宗伟欢呼。n

    6.主角本人一定要客串出演

    贝利的传记电影里,演贝利的演员在瑞士世界杯期间,在运动员酒店那场戏的时候,假贝利不小心撞到了酒店里真贝利的桌子,把白糖罐子打翻;李宗伟传记电影里,一头一尾,拿督李宗伟都在教一个小孩打球。

    真贝利客串出演自己的传记电影

    7.一定要有点赛场之外的情节

    《传奇的诞生》里,贝利之所以特别擅长任加踢法,是因为巴西黑人土著的血液里流淌着任加,任加是他们的祖先在1822年巴西脱离西班牙的殖民独立前,为了生存逃进丛林里自创的搏击术,所以血脉相传。

    而李宗伟也在羽毛球学校遇到了妙珠,并与她卿卿我我恩恩爱爱,虽然没有任加诞生得那么惨烈,但也为平铺直述的剧情增加了色彩。更神奇的是:李宗伟与黄妙珠后来一直生活在一起,成为模范夫妻。

    8.一定要有个人因这项运动而死

    球王贝利和小伙伴,为了买球鞋参加一个少年比赛,偷了运输工人运送的土豆,被这些工人追赶,贝利和小伙伴躲到了小河边的山洞里,但山洞塌了,小伙伴被压死,贝利差点因此放弃了足球。

    而李宗伟的父亲李亚才本来也是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但因为一次赌球被赌场的人追打,另一个同伴在追逐中被汽车撞死,李亚才从此放弃了打羽毛球,也不准儿子再碰羽毛球。

    李宗伟和父亲李亚才


    空口无凭,现在实操

    给NBA传奇球星阿伦·艾佛森写一部运动/传记电影的剧本吧。

    1975年,阿伦·艾佛森在弗吉尼亚州汉普顿出生,这是一个南方的偏远小城,母亲安·艾弗森未婚先育。

    因为怀孕,15岁的安被高中女子篮球队开除。之后,安带着艾佛森来到了父亲所在的布鲁顿市。布鲁顿暴力、毒品横行,安很快离开,并结识了新男友,住进了廉价公寓,艾佛森的童年就在这样的贫困和颠簸中度过。

    阿伦·艾弗森9岁的时候,母亲带着他去篮球场练球,他一开始并不喜欢篮球,但后来为了改变家庭命运还是刻苦练习。在球场上,9岁的艾佛森展现了过人的天赋(穷山恶水出天才)。

    而他的养父是一个进进出出监狱的惯犯,并不喜欢他打篮球,希望他早点闯江湖弄钱。但最终,还是被艾佛森对于篮球的热爱所感动。1990年,艾佛森进入贝泽高中,成为学校的橄榄球和篮球队的绝对核心(少年天才进职业队)。

    虽然艾佛森很有运动天赋,橄榄球、篮球的双料天才,但他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在高人林立的篮球场上,他身高不高,高中时候只有一米七,停止生长后也才1.83米。

    而且,在白人四分卫统治的橄榄球赛场上,他这个黑人穷小子处处受排挤,更重要的:他是单亲出身,一直不知道生父是谁(自身运动能力和队友欺负)。

    即便这样,阿伦·艾佛森依然永不言弃,他疯狂地训练。但1990年,时常鼓励并关心艾佛森的好朋友克拉克被他的女友谋杀。艾佛森心里一直觉得是自己那天没有邀请克拉克去橄榄球场训练馆陪自己训练,所以才出的事儿,这让他很自责(一定要有个人因这项运动而死)。

    1993年2月14日,艾弗森和3个朋友在“环线“保龄球馆与一群白人少年发生争执,并迅速升级为50多人参与的斗殴,有超过20人在这场激战中身负重伤。之后,他们被捕,在法庭审判的这场戏里,艾佛森真人出境,作为陪审团一员注视这个黑人少年(主角本人一定要客串出演)。

    1994年艾佛森从圣地高中毕业,之后,他加入了乔治城大学篮球队。1994年-1996年艾弗森就读于乔治城大学,带领大学征战NCAA,并获得优异成绩。

    直到1996年的NBA选秀大会,阿伦·艾弗森被费城76人队以第一轮第一顺位选中,成为了NBA史上最矮的选秀状元并与球队签下了3年900万美元的合同。从此,他在NBA这个世界篮球殿堂里发光发热,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历经磨难终蜕变)。

    这一刻,艾佛森才坚定:个子不高的黑人穷小子,也可以获得成功。在费城76人队拿到第一笔薪水的时候,他去了童年好友克拉克的家里看望他母亲,同时给了他们一笔钱。在这一刻,他将篮球确定为自己一生的方向,同时也放下了童年时的心结,此后的几十年他一直都在资助克拉克一家(一定要有点赛场之外的情节)。

    2001年季后赛东部决赛,艾弗森带伤复出,将系列赛再次拖入第7场决胜场。艾弗森在决胜场攻入44分,带领76人获得东部冠军,杀入总决赛。在这场比赛上,他佛挡杀佛,神挡杀神,堪称无解(关键一战一定要燃)。


    运动/传记电影套路感特别强,用这8大要素,不仅能写出很多运动明星的传记电影剧本,也可以解构很多明星传记电影。你会发现:很多运动电影都可以用这个公司分析。

    当然,大多数电影剧本都有一套套路和流程,只不过,体育明星传记电影套路和流程更固定而已。这并不是说《传奇的诞生》和《李宗伟:败者为王》这两部电影不好,很多人看运动/传记电影都是为了看自己偶像传奇的一生。

    不过,这两部电影要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传奇的诞生》决不能看普通话配音版,我有30分钟的时间都是在适应这个声音,发行方脑子秀逗了。

    你告诉我这就是林丹,是欺负观众没看过电视不会上网是吧?

    而《李宗伟:败者为王》这部电影里,你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这部电影找的演员本来特别像,儿童李宗伟、少年李宗伟都很像,但找了个凌丹却一脸贱样儿,看得我尴尬癌发作,不知道是不是有意黑林丹。

    写到这里,更加期待陈可辛的《李娜》了,最新消息是:这部电影还在筹备制作中。大家觉得怎么样?也来聊聊运动/传记电影吧。

    ↓↓↓↓↓

热播榜

复制短链接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ystousu@gmail.com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