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云>

HD中字

非凡云>

HD中字

暴风云>

中字

牛牛云当前播放组>

正片

温馨提示:[DVD:标准清晰版] [BD:高清无水印] [HD:高清版] [TS:抢先非清晰版] - 其中,BD和HD版本不太适合网速过慢的用户观看。

猜你喜欢

    交错卢森堡是由安东尼奥·卢基奇执导的一部拍摄于2022年喜剧片在其它上映,主演由Amil,Nasirov,Ramil,Nasirov,Lyudmyla,Sachenko,Nataliya,Gnitiy,Karina,Cherchevych,Viktor,Drapikovsky,Doris,Maidanyuk,Kseniya,Mishina,Katerina,Onipko,Adrian,Suleiman,Damian,Suleiman,Anna,Alsheva领衔。  一对双胞胎兄弟听闻他们久未谋面的父亲在卢森堡抱恙,于是踏上了去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旅程。他们找到的男人会是他们记忆中的那个坏蛋父亲吗
  • 头像
    Money

    不是国内近年主流的喜剧片样式,它没有刻意讨好观众,笑点是合理的,就像生活里随机出现的幽默一样自然,不刻意,难得的高级。

    剧情主线是两个缺乏父爱的双胞胎兄弟因为不同缘故一起去找爸爸的故事,爸爸的具体情况没有交代,但是从故事的简要交代大概是个黑社会,给家里添了很多麻烦的那种。所以得知父亲病危,哥哥和妈妈的反应都是不要去找他,避免拖累。但最终哥哥还是带着弟弟出发去卢森堡找爸爸了。哥哥是个警察,是个好青年,被爱惹事的弟弟拖累无法升职,被妻子瞧不起,他决定陪弟弟去找生命垂危的爸爸只想把他骗出境,避免弟弟被抓去坐牢,如果弟弟没有再入境他就不存在罪犯家属了,而弟弟的动机相对单纯,只是想去找到那个小时候在他心里很伟岸的爸爸,重温幸福的童年时光。

    父亲当然是没有找到的,停尸房里的白胡子老头不是他们的爸爸,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对此表示抱歉决定请他们吃饭。弟弟此时无意接了哥哥的电话明白了他计划抛弃自己的打算,默默出走了。

    哥哥一个人开着车回去,路过边境加油站看到了老年员工手上的纹身,认出了这才是他们的父亲。这里呼应了前面大块头给弟弟的线索,只是弟弟当时不肯当真。哥哥坐在车里眼看着父亲给他擦车窗,眼睛一点点湿润了,等到父亲走向店门口捡烟盒看里面有没有烟,哥哥用手揉了下眼睛,然后踩着油门开走了。一言不发,也没有十八线演员的吹胡子瞪眼,除了湿润的眼眶几乎找不到面部表情的变化,但是就能让观众产生共情。

    最后哥哥揉碎了十几二十年前弟弟珍藏在磁带盒里的树叶,也一并揉碎了父子三人曾经的旧时光。

    电影的结尾不是happy ending,是温情脉脉的,从我的感受看更像是一种和解

  • 头像
    金豌豆

    真实,写实,现实。不是完美,也有瑕疵,但不妨碍他成为好片。

    双胞胎兄弟,性格迥异。生活在一起,有亲情,有摩擦。每个人物有优点,有缺点。真实又可爱。背景是现代生活。有黑色幽默,有嘲讽,有逗逼,还有温情。导演和编剧一定是洞察了生活,洞察了人性。

    那时候乌俄还没有战争。

    幺蛾赶紧停止战争。和平是多美好啊。

  • 头像

    语言思维不习惯,观念与我有冲突,没有很大共鸣。但作为电影拍的很有意思。镜头语言,最深刻的那个运用推拉,以为是特写,其实是老远放大的,再缩小变远景,好玩。各种耍你的叙述,以为戴金表很老钱的大胖子,实际开的破烂老爷车。开头兄弟俩背道而行的对比最有趣,开始还以为是一个人在生活里有两面。叶子的伏笔,开头到结尾很完整。用文身揭示真相,真正见到父亲却没有一句话,很妙的情节。本来觉得主角很混蛋,看到后来我也会开始理解,被导演洗脑了,这也是精明人。nn导演很会讲故事,虽然中途停了一段看不下去,看完了却忘不掉,越想觉得越妙。和东亚和欧美电影不一样,要多看看不同地方的人怎么拍片子,电影是有多样性才有趣味的。nn结尾的台词很喜欢:物体越轻,就越难判断它会在哪里着陆,很长一段时间,不可预知的,它的方向不断变化,就好像它选择了要降落的地方。另一方面,重物很快会掉下来,你总是知道它会在哪里着陆。难怪他们说:“苹果从来不会活在离树很远的地方。”然而,没有人说:“羽毛从来没有落在远离鸟的地方。”如果我们考虑到人的生命是有重量的,那么我们跌倒的方式就不一样了。但一个人越“轻”,就越难猜测他们最终会在哪里结束,风会把他们带到哪里。也许在他们家附近,也许在太空深处,也许一直到卢森堡。nn也很喜欢这一段情节:讲诉这一段话的时候,主角在桥上喝酒,大巴士来来往往,经过了后主角不见了,只剩桥桩上酒瓶,你以为他被巴士带走了,羽毛一样和风离开了,这时他从桥桩下直起身,用脚把发现的两半心形陶瓷踢拢合在一起,接着他在加油站偶遇二十年未见苦苦寻觅的父亲。

  • 头像
    大老师

    据说这部2022年出品的乌克兰电影的后期是在战火中完成的,让这部电影的观感增添了很多微妙况味。

    电影讲述一对双胞胎的寻父之旅,但实际上这次去卢森堡的旅程直到大约70分钟的时候才正式开始,电影将重点放在了失去父亲后,两兄弟不同的成长和变化。

    电影开始用一段“追火车”戏份交代了兄弟性格的不同以及神秘强大但朦胧的父亲形象。哥哥科里亚,常穿红色上衣,弟弟瓦西里,常穿蓝色上衣,两人扒上火车,又需要尽快跳下,弟弟总能找到合适时机,哥哥则愣在渐行渐远的火车上。弟弟马上找父亲求救,南斯拉夫人,西装革履,手枪,纹身,带着这些符号的父亲开车追上并逼停火车。回去的路上,父亲没有责怪兄弟俩,反而在树上摘了一片树叶送给他们,哥哥小心翼翼收藏在卡带盒里。

    电影以哥哥科里亚的视角推进,虽然过程中看似兄弟两人故事同时展开,但科里亚始终是推动故事的核心,因为真正放不下父亲、需要父亲的是他。

    父亲突然离开乌克兰,此后20年他们再未相见。母亲重新成立了家庭。

    弟弟瓦西亚一心上进,进入警队后认真工作,表现优秀,但因为父亲的身份,哥哥的不良表现,让他迟迟未能转为正式警员。他的妻子年轻漂亮,家庭优渥,但岳父岳母一直不满他的工作没有进展,妻子也越来越多地因为生活琐事与他争吵,她不喜欢瓦西亚规规矩矩安于现状的心态,她想去看大海,想过更好的生活。

    哥哥科里亚是一名公交司机,老大不小但整天混日子,参与赌博,在车上贩毒,脾气暴躁,粗枝大叶,某一天导致一名老太太摔倒,为了取得谅解不得不尽力照顾老太太。

    科里亚接到大使馆电话,说他的父亲在卢森堡出了事,情况危重。他急于去见父亲,但瓦西亚不置可否,母亲则大力反对,大家不欢而散。科里亚觉得,父亲第二次离开了他。

    科里亚和瓦西亚的不同通过不断地对比被逐渐放大。他们生活贫寒,瓦西亚去见岳父时不小心露出袜子上的洞,岳父送他新袜子,鼓励他努力赚钱,瓦西亚想说钱不是一切,但他的辩解虚软无力。瓦西亚没有太多野心,他想做的是默默耕耘,等待水到渠成的收获,与此同时安心快乐地活在当下。但妻子的压力、科里亚的掣肘让他骑虎难下,被动地寻求解决方法。

    与瓦西亚相比,科里亚更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他渴望改变,希望获得财富,获得爱情,但都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似乎从不考虑后果。不安分的他也获得了更多的关照,工作是叔叔安排,母亲又常常关心吃饭穿衣,因为事故被暂时关在警局时母亲送来吃的,瓦西亚带着怨念说:“妈妈。是不是只有我撞死一个老太婆才能让你给我送晚饭。”在母亲眼里,科里亚需要照顾,瓦西亚可以独立生活。

    侍宠骄纵的科里亚,上进但被冷落的瓦西亚,逐渐走上人生的岔路口。科里亚贩毒终于暴露,同事告诉瓦西亚,必须采取措施,不然危害会更大。

    兄弟俩启程去卢森堡。

    这是导演安东尼奥·卢基奇的第二部长片,他擅于利用生活化的细节制造喜剧效果,最显著的是利用身高做文章。之前的作品主人公是高于常人,本片的主人公兄弟是矮于常人,产生很多幽默段落,比如科里亚约女孩滑冰,女孩穿40码,他要穿37码;拍护照照片,要在椅子上垫几本书;去看老太太,要隔着木门蹦蹦跳跳说话,好让对方看见自己。还有许多借助镜头调度制造“预期违背”的喜剧效果,比如科里亚遇到父亲老朋友,他在停车场穿梭时,记忆和气势让人以为他开的是豪车,没想到他却打开了旁边的破旧老爷车;科里亚忧伤地站在窗边,伴随着伤感的旁白,雪花纷纷扬扬,前面的一组蒙太奇镜头让人以为这时已经是冬季,镜头拉开,原来是楼上在清理墙壁掉落了粉末;发现被欺骗后科里亚站在桥上独自饮酒,旁白谈论着死亡,一辆公交车驶过,人不见了,片刻后,科里亚站了起来,原来是他在地上发现一枚心形木块。

    电影的幽默虽然是精心设计,却自然顺畅地融入了剧情中,偶尔让人会心一笑,甚至让人误会了电影是部喜剧片,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生活的苦都包裹在笑容的糖衣里。父亲南斯拉夫人,母亲苏联人,故事发生地乌克兰,两兄弟一个蓝色一个红色,寥寥几笔就展示出在大国夹缝中生存的小国寡民的面貌。离去的父亲,强势的母亲,重组的家庭,底层生活,阶层差距,可以延展出许多解读空间。电影的剧情简单,人物不多,但处处举重若轻。

    缺失的父爱,宠溺的母爱,长不大的儿子,同样的故事一直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其实之前的电话通知是场误会,病重去世的老人不是他们的父亲。

    此时,科里亚意外发现了瓦西亚想把他独自抛弃在国外的想法。回国他会进牢房,会给更多人带来麻烦。很难说这是保护他还是害他。科里亚决定独自离开。

    瓦西亚自己开车返回,在一家加油站,他通过手上的纹身意外发现了父亲,垂垂老矣,孤独无依,甚至在路边捡到的烟盒里查看有没有剩烟。瓦西亚紧张,期待,失落,木然,开着车匆匆离开。路上,他拿出卡带盒里的树叶,揉碎了。

    所谓的“父亲”一直是一种幻象。

    是时候,告别父亲,告别过去,但没有摆脱牵绊的爽感,只有骨肉相连的痛感。

    电影最后一段旁白感触良多:

    物体越轻,就越难判断它会在哪里着陆,很长一段时间,不可预知,它的方向不断变化,就好像它选择了要降落的地方。另一方面,重物很快会掉下来,你总是知道它会在哪里着陆。难怪他们说:“苹果从来不会落在离树很远的地方。”然而,没有人说:“羽毛从来没有落在远离鸟的地方。”如果我们考虑到人的生命是有重量的,那么我们跌倒的方式就不一样了。但一个人越“轻”,就越难猜测他们最终会在哪里结束,风会把他们带到哪里。也许在他们家附近,也许在太空深处,也许一直到卢森堡。

    成长就是在不断告别,只是在一切都未知的时代,告别过去不一定能把握未来。“过去”成为唯一的“确定”,“成长”变成一次战战兢兢的冒险。

  • 头像
    数梦DDDream

    《交错卢森堡》以去卢森堡为引子,以公路片为外壳,从极致的高矮反差出发,实际上嵌套的是对乌克兰近百年来创伤记忆的反思。

    说起乌克兰电影,大家相对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实际上,那些被冠以“前苏联”之名的电影中,其实有非常多的影片,都拍摄于现在乌克兰的国家范围中。

    《战舰波将金号》海报

    影史上誉为经典的谢尔盖·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Battleship Potemkin, 1925),其中著名的敖德萨阶梯就发生在乌克兰城市敖德萨。

    《热情·顿巴斯交响曲》海报

    电影眼睛的提出者吉加·维尔托夫也在1931年拍摄了《热情·顿巴斯交响曲》(The Symphony of the Don Basin, 1931),这是乌克兰地区第一部有声纪录片。

    《大地》海报

    而标志着前苏联电影进入艺术巅峰的诗电影,也基本上都是乌克兰的导演拍摄的。出生在乌克兰的亚历山大·杜甫仁科,可谓是苏联诗电影起源的代表人物。他的《大地》(Earth, 1930)以深沉的目光注视着战争时代觉醒的乌克兰人民们,诗意呈现了乌克兰电影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当下乌克兰新一代电影人也已经涌现了不少代表性人物。其中安东尼奥·卢基奇( Antonio Lukich)就是一位风格独特的青年影人。

    安东尼奥·卢基奇

    在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天涯海角」中,有一部非常独特的乌克兰电影《交错卢森堡》(LUXEMBOURG, LUXEMBOURG, 2022)。这是安东尼奥·卢基奇的第二部剧情长片,影片曾入围第79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也在诸如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等世界各大电影节展中亮相。

    《交错卢森堡》海报

    影片以一对人生轨迹截然不同的双胞胎兄弟为主角,着力呈现了他们听闻失踪已久的父亲远在卢森堡的病危通知单后的不同反应。双胞胎哥哥瓦西亚积极向上,努力摆脱黑帮父亲给自己带来的阴影,是当地的正义巡警,有一位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小孩。双胞胎弟弟科拉则深受黑帮父亲的影响,走向了不务正业、深陷帮派文化的混混人生,他企图从父亲留下的点滴痕迹中拼凑出一个父亲形象。

    1. 导演创作生涯回溯:反差的高矮喜剧

    《曼彻斯特正在下阵雨》剧照

    导演安东尼奥·卢基奇在2015年以剧情短片《曼彻斯特正在下阵雨》(It Was Showering in Manchester, 2015)出道,影片以一个身高异于常人的“男巨人”为主角,以喜剧的形式讲述了高个子日常中与众不同的视角。

    《沉默吾思》剧照

    2019年卢基奇的处女长片《沉默吾思》 (My Thoughts Are Silent , 2019) 依旧延用了《曼切斯特正在下阵雨》的高个子男主角,也依旧以身高作为影片的核心笑料。但与前作不同的是,从这部长片开始,卢基奇就奠定了公路片和母子亲情和解的戏份,以此扩展纯粹身高笑料的维度和广度。作为处女长片,《沉默吾思》入围了多个电影节展,还入围了2020年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因此,中国内地的观众和这位乌克兰导演算是“再续前缘”。

    而在新作《交错卢森堡》中,卢基奇一改之前两部作品中的巨人形象,转而选用了两位身材较为矮小的男性双胞胎为主角。但是延续前作的,依旧是影片中对身高的戏谑幽默。

    这种对身高的揶揄,并非恶意的“body shame”,而是流露在生活中的自我调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处。

    《交错卢森堡》剧照

    第一处是科拉和女孩约会的时候,女孩选择了40码的鞋子,科拉则紧张的让女孩先行离开,随后自己才紧张报出了自己的尺码:男士37码。随后的一个大特写,是两人牵着手进入溜冰场的大特写,科拉明显比女孩娇小不少。

    《交错卢森堡》剧照

    第二处是科拉着急去办理护照出国时,他坐在椅子上要拍护照证件照,但是因为太矮小,导致够不上人脸拍照的画框,在椅子上垫了3本厚厚的书后,才到了可以识别的高度。

    除了熟悉的高矮反差笑料,《交错卢森堡》也延续了《沉默吾思》中的公路片类型和亲子和解,但是整个故事变得更加复杂与交错。

    2. 寻父之旅与家庭问题背后的深意

    从《沉默吾思》到《交错卢森堡》,卢基奇完成了从单一的母子和解向复杂的父子关系的转变上。《交错卢森堡》中,尽管影片始终围绕着双胞胎要不要去见位于卢森堡的父亲的最后一面展开,但影片盘根错节般的呈现了童年父亲失踪后,强势的母亲、重组的家庭、孩童长大成人后组建新家庭等多种复杂的家庭样貌与生态。

    《交错卢森堡》剧照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对哥哥瓦西亚的描写。影片虽然是以“坏弟弟”科拉为叙述主人公,但是以很大篇幅刻画了瓦西亚自己组建的家庭。

    《交错卢森堡》剧照

    瓦西亚一心向好,但是因为父亲是黑帮,只能当巡警,拥有漫长的考核期,迟迟不能转为正式的探员。他的妻子来自一个富裕的中产家庭,岳父岳母因为瓦西亚迟迟不能转正而轻视他。瓦西亚的妻子一直盼望能早日去巴厘岛,因为她的妹妹在巴厘岛拥有她所认为的完美生活。

    《交错卢森堡》剧照

    瓦西亚的努力得到认可,警队即将把他升为探员,但就在这时,瓦西亚亲爱的胞弟又惹事了,因此,上进的瓦西亚又一次与升值失之交臂了。这时,就在命运的岔路口,瓦西亚还是决定,与弟弟一起去卢森堡见他们失踪已久的父亲。

    《交错卢森堡》剧照

    奋发向光明靠拢而不得,自甘堕落走父亲老路的两人,带着各自成长中因为父亲缺位带来的创伤,踏上了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旅程。

    这不仅是一个虚构故事,更是乌克兰人民一百多年的写照。二战后失去父亲的一代,解体后因为混乱没有父亲的一代,以及此时此刻,陷入战争的一代。导演卢基奇在这样的故事中,表明了“希望人们关注战后乌克兰将面临的问题——再次陷入父亲缺席这一问题”。影片中的父亲,便是在90年代解体后,因为爱情,从南斯拉夫来到乌克兰结婚生子,但又因为局势匆匆离开,留下了两个活在创伤中的小孩。

    3. 特异视听:奇幻的霓虹黑色风格

    作为能够呈现当代乌克兰青年生活状况的电影,《交错卢森堡》以霓虹黑色的电影风格,为观众带来了非常现代的视听风格。

    《交错卢森堡》剧照

    当科拉出场时,影片中经常会出现饱和度极高的霓虹灯光,这样的霓虹色影响,暗示着科拉过着迷幻的生活。

    《交错卢森堡》剧照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这样的霓虹黑色氛围,也为科拉开辟出一个专属的空间,在这里,霓虹带来的暧昧氛围成为黑帮父亲的象征。每当霓虹灯光一闪一灭时,恰好都与父亲有关。

    Курган & Agregat

    与霓虹黑色相搭配的,往往是象征青年一代的说唱音乐,多以律动性极强的trap(说唱在当下极其流行的曲风)为代表。《交错卢森堡》也不例外,巧合的是,影片双胞胎主人公的饰演者,恰好就是被评为最正宗的乌克兰说唱团体Курган & Agregat。这对双胞胎坚持以乌克兰方言进行说唱,与导演卢基奇一样,对故土充满诚挚的热爱。

    《交错卢森堡》剧照

    总的来说,《交错卢森堡》以去卢森堡为引子,以公路片为外壳,从极致的高矮反差出发,实际上嵌套的是对乌克兰近百年来创伤记忆的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制作也相当坎坷。《交错卢森堡》的后期制作过程和战争几乎同步。在俄乌战争的前几天,导演卢基奇刚得知影片入围了威尼斯。战争爆发当日,导演带着妻儿逃离基辅,过程相当不顺利。待局势较为平稳后,导演只身一人回到首都基辅完成后期制作。导演安东尼奥·卢基奇今年不过30岁,但他却拍出了我们所不熟悉的、而乌克兰人正经历的生活。


    作者:Berger

    ©《交错卢森堡》(LUXEMBOURG, LUXEMBOURG, 2022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版权方

热播榜

复制短链接
本网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即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1-2025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